2021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考点4句子的理解与赏析课件_第1页
2021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考点4句子的理解与赏析课件_第2页
2021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考点4句子的理解与赏析课件_第3页
2021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考点4句子的理解与赏析课件_第4页
2021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考点4句子的理解与赏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向1句子的理解(2017.18)(统编九上《故乡》“积累拓展”)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的含义。1.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2.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教材设问学考点考点探源考向1句子的理解(2017.18)教材设问学考点考点探源【解题思路】第1句描写人物,通过“站”“欢喜”“凄凉”“叫道”等标志性词语可以判断描写角度,联系文章情节可以看出这种描写是为了展现闰土复杂的心理活动,为下文写“隔膜”和揭示小说的主旨做铺垫。第2句是描摹“我”离开故乡时的心理活动,联系这种五味杂陈的心理活动产生的前提,很容易判断作者强烈的感情倾向。【解题思路】第1句描写人物,通过“站”“欢喜”“凄凉”“叫道【参考答案】1.这一段对于闰土的外貌和语言描写,突出地展现了闰土始则欢喜、继而犹豫、终究与“我”隔膜而称“我”“老爷”的过程。这里的描写,充满感情,既展现了闰土的心理活动,也间接写出了“我”的情感波动,令读者深受震动,从而和作者一样痛切地思索:这种隔膜是如何造成的?怎样才能打破这种隔膜?2.这段话揭示了“我”对故乡的失望和悲哀之情。本来在“我”心目中,故乡是非常美好的。然后这次回乡的见闻却使之前的印象破灭了。故乡人与人之间、“我”与故乡人之间,充满隔膜,所以才会有“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的感觉。而少年时期活泼可爱的小伙伴闰土更是变成了另外一个“辛苦麻木”的人,浑浑噩噩地活着。“我”对故乡人的生活现状和命运感到痛苦和悲哀。【参考答案】1.这一段对于闰土的外貌和语言描写,突出地展现了◎统编其他设问(统编八上《白杨礼赞》“思考探究”)作者说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既“极普通”又“不平凡”,这样表达是否矛盾?试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参考答案】①不矛盾。②“普通”即“平凡”,“不平凡”即“伟大”,这个看似矛盾的表述,其实包含着辩证法,即平凡当中蕴含着伟大。说“普通”,是因为白杨树在西北高原极常见,也极易生长;说“不平凡”,是因为白杨树独特的外形,特别是内在的品格和精神风貌,也就是作者赋予它的正直、质朴、坚强不屈等。作者用这看似矛盾的表述,更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统编其他设问【参考答案】①不矛盾。②“普通”即“平凡”,2017广东18题:文章结尾写“一缕阳光”正好照在父亲的脸上,有什么深意?2019云南省卷26题:请谈谈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2019江苏常州17题:说说朗读第⑤段画线句子时应采用怎样的语气,并简述理由。2019山东临沂18题:结合上下文,体会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中考常见设问2017广东18题:文章结尾写“一缕阳光”正好照在父亲的脸上理解句子含义的“六条路径”(1)把握中心,整体领悟。有些文章,寓深刻的道理于平凡的小事中,其中有些句子就需要着眼于全文的中心主旨,从整体上领会其含义。(2)瞻前顾后,审读语境。必须把句子放在文章具体语境中分析,通过对具体句子前后句语境的分析,弄清所问语句的含义。一般来说,语句的含义常在其前面的句子或后面的句子中有所表述,答题时,或者直接答原句,或者理解前后句后进行转述。方法指导理解句子含义的“六条路径”方法指导(3)抓关键词,揣摩句意。句子中的关键词往往是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它们常常是揭示事物性质或状态的重要信息。我们可通过抓关键词,替换词语的方法来揣摩句子在文中的含义。(4)看句子的位置。就重要句子来说,揭示段意的,一般处于段首或段尾;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往往是那些具有总领性、过渡性、总结性的语句。理解这类句子的含义,需要考虑它在文中的位置。(5)辨析修辞,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文中的有些句子,往往采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运用特定的修辞方法都有一定的表达效果和目的。辨析修辞方法,有助于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3)抓关键词,揣摩句意。句子中的关键词往往是动词、形容词、(6)抓句子主干和句子间关系,关注修饰、限制成分。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揭示句子内涵的作用。对较为复杂的单句,可通过理清文句的主干和枝叶,来达到理解句意的目的;对复句来说,要分析层次,明确层次之间的关系,然后分条进行叙述。答题规范:内容+手法+在修辞、情感、主旨等方面的作用。答题要点:先表层,后深层;先句内含义,后句外含义;先关键词语,后作者表达的意图和情感。(6)抓句子主干和句子间关系,关注修饰、限制成分。句子的修饰考向2句子的赏析(全国常考考点)(统编七上《济南的冬天》“积累拓展”改编)品味下列语句,体会句中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一座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考点探源考向2句子的赏析(全国常考考点)考点探源【解题思路】题干已经明确要求“体会句中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找出能够体现拟人修辞手法的语句“暖和安适地睡着”“把他们唤醒”,这两句赋予山水以人的情感,营造出一种优美、温馨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于济南的喜爱。【参考答案】“暖和安适地睡着”“把他们唤醒”运用了拟人手法,把山水比成人,具有人一样的动作——“睡着”和“唤醒”,增添了趣味性。几个句子组合起来,创造出一种优美、温馨的意境。【解题思路】题干已经明确要求“体会句中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统编其他设问(统编八上《背影》“积累拓展”改编)本文的语言素朴而又典雅,简净而又细致,试以下列语句为例,加以赏析。1.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2.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统编其他设问【参考答案】1.语句都很短,没有多余的话。其中“典质”“亏空”“惨淡”“赋闲”等词很文雅,但总体而言是口语,明白易懂。短促的语句,将事件、氛围、原因概述得清清楚楚,带给读者一种忙碌、沉重的感受。2.作者基本上是以叙述代描写,表现父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父亲“拣定椅子”,反复叮嘱,都是极琐细的事,作者却不厌其烦地一一写来,看似细碎,却并不让人觉得繁冗,因为其中的点点滴滴,都是父爱的真实流露。其中写“我”用父亲“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座位,点出一个重要的细节,变换了叙事的视角,消减了从一个角度连续叙事可能存在的单调感。【参考答案】1.语句都很短,没有多余的话。其中“典质”“亏空(统编七上《散步》“积累拓展”)课文多处运用对称的句子。画出这些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例句: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统编七下《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思考探究”改编)下列语句读起来像诗,能引发丰富的感受与思考。试揣摩并体会其表达效果。例句: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统编七上《散步》“积累拓展”)课文多处运用对称的句子。画出2019安徽7题:请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2019北京20题:文中两处画线语句都是对梯田的描写,二者在内容、情感、语言、手法等方面有共同点。请你任选一点,结合这两处语句,作简要分析。2019湖南长沙23题: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⑨段中划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中考常见设问2019安徽7题:请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中考常见设问句子的赏析根据题干要求分为:给出赏析角度和没有给出赏析角度两种。(1)给出赏析角度的,直接按照题干要求角度进行赏析。(2)没有给出赏析角度的,一般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①从修辞角度。格式一般为:该句运用了××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使……(作用)。②从用词角度。a.动词、形容词:运用××等一系列动词(形容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b.叠词:运用叠词,起到了加深语意的作用,使语句朗朗上口、富于音韵美。c.拟声词:运用拟声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的情态美,流露出……的情感。方法指导句子的赏析根据题干要求分为:给出赏析角度和没有给出赏析角度两③从描写方法角度。格式一般为:该句运用了××的描写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使……(作用)。④从表现手法角度。格式一般为:该句运用了××的表现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使……(作用)。⑤从句式特点角度。陈述句语气平缓;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设问句、反问句加重语气;感叹句抒情强烈;排比句层层深入,气势磅礴。⑥从情感角度。对句子的赏析,应结合上下文语境和文章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③从描写方法角度。格式一般为:该句运用了××的描写方法,生动八、(2019湖北荆门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7分)1.根据小说的情节,以小伟为陈述对象,完成下列表格。(4分)考点针对练4文章八《灯》详见学生用书•

P108

时间情节主要事件周末开端小伟回乡看望父亲吃罢晚饭发展(1)来到江边高潮(2)回家路上结局小伟感到很踏实八、(2019湖北荆门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解析】第一处空格所要填写内容可以从第③段的“吃罢晚饭,父亲提出要带小伟到东江钓鱼”中概括出答案;第二处空格所要填写的内容,可以从第⑧段的“孩子,人跟这蛤蟆鱼一样,不能太出风头”和第⑪段“父亲说,你是单位的一把手,有时不能太招人眼,让人揪住把柄,可就不好喽”中分析概括出答案。(1)父亲带小伟去钓鱼(2)父亲借鱼说理【解析】第一处空格所要填写内容可以从第③段的“吃罢晚饭,父亲2.小说第③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解析】第③段“晚上钓鱼?黑灯瞎火的能钓到吗?父亲要给自己做鱼吃?还是父亲缺钱花啊?”连用四个问句既表现了小伟的复杂想法,也设置了悬念,引发读者对“父亲”真实意图的猜测,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同时引出下文,为父亲抓蛤蟆鱼做铺垫。①设置悬念,提出疑问:父亲为什么晚上去钓鱼?引发读者兴趣。②引出下文,为父亲抓蛤蟆鱼做铺垫。2.小说第③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3.联系上下文,简要赏析文中画线句子。(4分)来到江边,天已经完全暗下来,江和天似乎连接到一块儿了,只能听到江水不安分的波涛声。【解析】句中“江边”交代了“父亲”捉鱼时的地点;“江和天似乎连接到一块儿了,只能听到江水不安分的波涛声”交代了“父亲”捉鱼时的时间及昏暗的环境。另外作者用“不安分”一词赋予江水人的情感,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江水波浪起伏的状态。①运用了拟人手法,“不安分”一词赋予江水人的情感,写出了江水波浪起伏的状态。②交代了“父亲”捉鱼时的地点、时间及昏暗的环境。3.联系上下文,简要赏析文中画线句子。(4分)【解析】句4.结合文章内容,写出你对“要做灯塔发出的光,不要做蛤蟆鱼身上的光!”这句话的理解,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此的感悟。(5分)【解析】分析“要做灯塔发出的光,不要做蛤蟆鱼身上的光”这句话的内涵以及在文中的作用,需从人物形象、内容主题等角度进行分析。从人物形象上看是父亲告诫儿子的话,足以见得父亲对儿子的谆谆教诲,也能看出父亲无私奉献的精神。从主题上看,深化了无私奉献的主题,据此分析概括即可。4.结合文章内容,写出你对“要做灯塔发出的光,不要做蛤蟆鱼理解:①“灯塔发出的光”指引人走向光明,是无私奉献精神的象征;“蛤蟆鱼身上的光”是为了诱捕食物,象征着自私和张扬。②这句话是指人应该有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精神,不能太张扬和自私。③这句话既表明了父亲对小伟的谆谆教导,丰富了人物形象,也深化了文章主题,同时也照应了小说的标题“灯”。感悟: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做无私奉献的人,不能做自私张扬的人。(能联系自身生活实际谈,言之成理即可)理解:①“灯塔发出的光”指引人走向光明,是无私奉献精神的象征九、(统编七下17课《紫藤萝瀑布》类文推荐)现代文阅读。(17分)1.根据全文,按要求填写下表。(4分)文章九《好一朵木槿花》详见学生用书•

P110

木槿花起初的印象木槿开花土埋大半截,还开花木槿枝繁叶茂“我”的情感(1)(2)(3)(4)九、(统编七下17课《紫藤萝瀑布》类文推荐)现代文阅读。(1【解析】作答此题,在文中找到表现作者对木槿花的情感态度的句子,进行分析概括即可。从第①段中的“木槿以前给我的印象是平庸”“我从未仔细看过”,可概括出“轻视”;从第③段中的“见一朵紫色的花缀在不高的绿枝上”和第⑥段中的“惊喜之余”,可概括出“惊喜”;从第⑨段中的“我的心也震颤起来,一种悲壮的感觉攫住了我。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可概括出“震撼”;从第⑮段中的“我常在它身旁徘徊,期待着震撼了我的那朵花再来”,可概括出“期待”。据此分析作答即可。轻视惊喜震撼期待【解析】作答此题,在文中找到表现作者对木槿花的情感态度的句子开篇点题,引出下文,同时开篇中对木槿花的“抑”为下文“我”对木槿花的“扬”埋下伏笔,欲扬先抑,增强了文章表现力,也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悲壮”指“悲哀而壮烈”,此处指作者看到木槿花在土石、钢筋的重压下,仍不畏生存条件恶劣,顽强地生长、开花时引发的感慨。2.文章开篇写“我”对木槿花的最初印象,这样写用意何在?(4分)3.品味下列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1)我的心也震颤起来,一种悲壮的感觉攫住了我。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开篇点题,引出下文,同时开篇中对木槿花的“抑”为下文“我”对(2)忽然觉得这是一朵童话的花,拿着它,任何愿望都会实现,因为持有的,是面对一切困难的勇气。“童话”指“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来编写的适合于儿童欣赏的故事”,此处指作者看到坚强的木槿花生发的面对一切困难的勇气。“童话”指“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来编写的适合于儿童欣赏4.请自选角度,对第⑥段画线句子作简要赏析。(5分)一阵风过,草面漾出绿色的波浪,薄如蝉翼的娇嫩的紫色在一片绿波中歪着头,带点调皮,却丝毫不知道自己显得很奇特。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木槿花比作蝉翼,赋予木槿花以孩童的情态,表现了木槿活泼、坚实的生命状态,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以及对木槿的赞美与期待之情。4.请自选角度,对第⑥段画线句子作简要赏析。(5分)运用了下面是《紫藤萝瀑布》中的一段感悟。请结合本文内容和下面的感悟,说说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人生启示。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拓展设问下面是《紫藤萝瀑布》中的一段感悟。请结合本文内容和下面的感悟【解析】作答此题,需结合本文主题和所给语段中的感悟进行分析。文章主要赞美了木槿花身处逆境之中,也能隐忍、坚韧、积极向上。给出的语段揭示了在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的道理。据此分析作答即可。当我们身处逆境或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自怨自艾,要有面对一切困难的勇气,有坚定的信念以及乐观豁达的心态,这样才能有冲破迷雾,走向成功的一天。【解析】作答此题,需结合本文主题和所给语段中的感悟进行分析。考向1句子的理解(2017.18)(统编九上《故乡》“积累拓展”)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的含义。1.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2.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教材设问学考点考点探源考向1句子的理解(2017.18)教材设问学考点考点探源【解题思路】第1句描写人物,通过“站”“欢喜”“凄凉”“叫道”等标志性词语可以判断描写角度,联系文章情节可以看出这种描写是为了展现闰土复杂的心理活动,为下文写“隔膜”和揭示小说的主旨做铺垫。第2句是描摹“我”离开故乡时的心理活动,联系这种五味杂陈的心理活动产生的前提,很容易判断作者强烈的感情倾向。【解题思路】第1句描写人物,通过“站”“欢喜”“凄凉”“叫道【参考答案】1.这一段对于闰土的外貌和语言描写,突出地展现了闰土始则欢喜、继而犹豫、终究与“我”隔膜而称“我”“老爷”的过程。这里的描写,充满感情,既展现了闰土的心理活动,也间接写出了“我”的情感波动,令读者深受震动,从而和作者一样痛切地思索:这种隔膜是如何造成的?怎样才能打破这种隔膜?2.这段话揭示了“我”对故乡的失望和悲哀之情。本来在“我”心目中,故乡是非常美好的。然后这次回乡的见闻却使之前的印象破灭了。故乡人与人之间、“我”与故乡人之间,充满隔膜,所以才会有“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的感觉。而少年时期活泼可爱的小伙伴闰土更是变成了另外一个“辛苦麻木”的人,浑浑噩噩地活着。“我”对故乡人的生活现状和命运感到痛苦和悲哀。【参考答案】1.这一段对于闰土的外貌和语言描写,突出地展现了◎统编其他设问(统编八上《白杨礼赞》“思考探究”)作者说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既“极普通”又“不平凡”,这样表达是否矛盾?试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参考答案】①不矛盾。②“普通”即“平凡”,“不平凡”即“伟大”,这个看似矛盾的表述,其实包含着辩证法,即平凡当中蕴含着伟大。说“普通”,是因为白杨树在西北高原极常见,也极易生长;说“不平凡”,是因为白杨树独特的外形,特别是内在的品格和精神风貌,也就是作者赋予它的正直、质朴、坚强不屈等。作者用这看似矛盾的表述,更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统编其他设问【参考答案】①不矛盾。②“普通”即“平凡”,2017广东18题:文章结尾写“一缕阳光”正好照在父亲的脸上,有什么深意?2019云南省卷26题:请谈谈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2019江苏常州17题:说说朗读第⑤段画线句子时应采用怎样的语气,并简述理由。2019山东临沂18题:结合上下文,体会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中考常见设问2017广东18题:文章结尾写“一缕阳光”正好照在父亲的脸上理解句子含义的“六条路径”(1)把握中心,整体领悟。有些文章,寓深刻的道理于平凡的小事中,其中有些句子就需要着眼于全文的中心主旨,从整体上领会其含义。(2)瞻前顾后,审读语境。必须把句子放在文章具体语境中分析,通过对具体句子前后句语境的分析,弄清所问语句的含义。一般来说,语句的含义常在其前面的句子或后面的句子中有所表述,答题时,或者直接答原句,或者理解前后句后进行转述。方法指导理解句子含义的“六条路径”方法指导(3)抓关键词,揣摩句意。句子中的关键词往往是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它们常常是揭示事物性质或状态的重要信息。我们可通过抓关键词,替换词语的方法来揣摩句子在文中的含义。(4)看句子的位置。就重要句子来说,揭示段意的,一般处于段首或段尾;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往往是那些具有总领性、过渡性、总结性的语句。理解这类句子的含义,需要考虑它在文中的位置。(5)辨析修辞,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文中的有些句子,往往采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运用特定的修辞方法都有一定的表达效果和目的。辨析修辞方法,有助于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3)抓关键词,揣摩句意。句子中的关键词往往是动词、形容词、(6)抓句子主干和句子间关系,关注修饰、限制成分。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揭示句子内涵的作用。对较为复杂的单句,可通过理清文句的主干和枝叶,来达到理解句意的目的;对复句来说,要分析层次,明确层次之间的关系,然后分条进行叙述。答题规范:内容+手法+在修辞、情感、主旨等方面的作用。答题要点:先表层,后深层;先句内含义,后句外含义;先关键词语,后作者表达的意图和情感。(6)抓句子主干和句子间关系,关注修饰、限制成分。句子的修饰考向2句子的赏析(全国常考考点)(统编七上《济南的冬天》“积累拓展”改编)品味下列语句,体会句中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一座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考点探源考向2句子的赏析(全国常考考点)考点探源【解题思路】题干已经明确要求“体会句中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找出能够体现拟人修辞手法的语句“暖和安适地睡着”“把他们唤醒”,这两句赋予山水以人的情感,营造出一种优美、温馨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于济南的喜爱。【参考答案】“暖和安适地睡着”“把他们唤醒”运用了拟人手法,把山水比成人,具有人一样的动作——“睡着”和“唤醒”,增添了趣味性。几个句子组合起来,创造出一种优美、温馨的意境。【解题思路】题干已经明确要求“体会句中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统编其他设问(统编八上《背影》“积累拓展”改编)本文的语言素朴而又典雅,简净而又细致,试以下列语句为例,加以赏析。1.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2.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统编其他设问【参考答案】1.语句都很短,没有多余的话。其中“典质”“亏空”“惨淡”“赋闲”等词很文雅,但总体而言是口语,明白易懂。短促的语句,将事件、氛围、原因概述得清清楚楚,带给读者一种忙碌、沉重的感受。2.作者基本上是以叙述代描写,表现父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父亲“拣定椅子”,反复叮嘱,都是极琐细的事,作者却不厌其烦地一一写来,看似细碎,却并不让人觉得繁冗,因为其中的点点滴滴,都是父爱的真实流露。其中写“我”用父亲“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座位,点出一个重要的细节,变换了叙事的视角,消减了从一个角度连续叙事可能存在的单调感。【参考答案】1.语句都很短,没有多余的话。其中“典质”“亏空(统编七上《散步》“积累拓展”)课文多处运用对称的句子。画出这些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例句: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统编七下《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思考探究”改编)下列语句读起来像诗,能引发丰富的感受与思考。试揣摩并体会其表达效果。例句: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统编七上《散步》“积累拓展”)课文多处运用对称的句子。画出2019安徽7题:请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2019北京20题:文中两处画线语句都是对梯田的描写,二者在内容、情感、语言、手法等方面有共同点。请你任选一点,结合这两处语句,作简要分析。2019湖南长沙23题: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⑨段中划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中考常见设问2019安徽7题:请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中考常见设问句子的赏析根据题干要求分为:给出赏析角度和没有给出赏析角度两种。(1)给出赏析角度的,直接按照题干要求角度进行赏析。(2)没有给出赏析角度的,一般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①从修辞角度。格式一般为:该句运用了××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使……(作用)。②从用词角度。a.动词、形容词:运用××等一系列动词(形容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b.叠词:运用叠词,起到了加深语意的作用,使语句朗朗上口、富于音韵美。c.拟声词:运用拟声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的情态美,流露出……的情感。方法指导句子的赏析根据题干要求分为:给出赏析角度和没有给出赏析角度两③从描写方法角度。格式一般为:该句运用了××的描写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使……(作用)。④从表现手法角度。格式一般为:该句运用了××的表现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使……(作用)。⑤从句式特点角度。陈述句语气平缓;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设问句、反问句加重语气;感叹句抒情强烈;排比句层层深入,气势磅礴。⑥从情感角度。对句子的赏析,应结合上下文语境和文章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③从描写方法角度。格式一般为:该句运用了××的描写方法,生动八、(2019湖北荆门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7分)1.根据小说的情节,以小伟为陈述对象,完成下列表格。(4分)考点针对练4文章八《灯》详见学生用书•

P108

时间情节主要事件周末开端小伟回乡看望父亲吃罢晚饭发展(1)来到江边高潮(2)回家路上结局小伟感到很踏实八、(2019湖北荆门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解析】第一处空格所要填写内容可以从第③段的“吃罢晚饭,父亲提出要带小伟到东江钓鱼”中概括出答案;第二处空格所要填写的内容,可以从第⑧段的“孩子,人跟这蛤蟆鱼一样,不能太出风头”和第⑪段“父亲说,你是单位的一把手,有时不能太招人眼,让人揪住把柄,可就不好喽”中分析概括出答案。(1)父亲带小伟去钓鱼(2)父亲借鱼说理【解析】第一处空格所要填写内容可以从第③段的“吃罢晚饭,父亲2.小说第③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解析】第③段“晚上钓鱼?黑灯瞎火的能钓到吗?父亲要给自己做鱼吃?还是父亲缺钱花啊?”连用四个问句既表现了小伟的复杂想法,也设置了悬念,引发读者对“父亲”真实意图的猜测,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同时引出下文,为父亲抓蛤蟆鱼做铺垫。①设置悬念,提出疑问:父亲为什么晚上去钓鱼?引发读者兴趣。②引出下文,为父亲抓蛤蟆鱼做铺垫。2.小说第③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3.联系上下文,简要赏析文中画线句子。(4分)来到江边,天已经完全暗下来,江和天似乎连接到一块儿了,只能听到江水不安分的波涛声。【解析】句中“江边”交代了“父亲”捉鱼时的地点;“江和天似乎连接到一块儿了,只能听到江水不安分的波涛声”交代了“父亲”捉鱼时的时间及昏暗的环境。另外作者用“不安分”一词赋予江水人的情感,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江水波浪起伏的状态。①运用了拟人手法,“不安分”一词赋予江水人的情感,写出了江水波浪起伏的状态。②交代了“父亲”捉鱼时的地点、时间及昏暗的环境。3.联系上下文,简要赏析文中画线句子。(4分)【解析】句4.结合文章内容,写出你对“要做灯塔发出的光,不要做蛤蟆鱼身上的光!”这句话的理解,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此的感悟。(5分)【解析】分析“要做灯塔发出的光,不要做蛤蟆鱼身上的光”这句话的内涵以及在文中的作用,需从人物形象、内容主题等角度进行分析。从人物形象上看是父亲告诫儿子的话,足以见得父亲对儿子的谆谆教诲,也能看出父亲无私奉献的精神。从主题上看,深化了无私奉献的主题,据此分析概括即可。4.结合文章内容,写出你对“要做灯塔发出的光,不要做蛤蟆鱼理解:①“灯塔发出的光”指引人走向光明,是无私奉献精神的象征;“蛤蟆鱼身上的光”是为了诱捕食物,象征着自私和张扬。②这句话是指人应该有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精神,不能太张扬和自私。③这句话既表明了父亲对小伟的谆谆教导,丰富了人物形象,也深化了文章主题,同时也照应了小说的标题“灯”。感悟: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做无私奉献的人,不能做自私张扬的人。(能联系自身生活实际谈,言之成理即可)理解:①“灯塔发出的光”指引人走向光明,是无私奉献精神的象征九、(统编七下17课《紫藤萝瀑布》类文推荐)现代文阅读。(17分)1.根据全文,按要求填写下表。(4分)文章九《好一朵木槿花》详见学生用书•

P110

木槿花起初的印象木槿开花土埋大半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