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艺设备的布置,在满足工艺要求的情况下,宜限制和缩小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工艺设备应布置在厂房或生产设施区的一端、一侧或顶部,并应采取相应的防爆、泄爆措施为防止结焦或堵塞,控制温降或压降,避免发生副反应等有工艺要求的相关设备,靠近布置时应有相应的安全措施。釜及塔的顶部冷凝器、塔底重沸器与分馏塔,压缩机的分液罐、缓冲罐、中间冷却器等与压缩机,以及其他与主体设备密切相关的设备或系统,可直接连接或靠近布置。但相关的设备或系统应有防火、防爆的安全措施。526以甲B、乙A类液体为溶剂的溶液法聚合液所用的总容积大于800m3的掺合储罐与相邻的设备、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7.5m;总容积小于或等于800m3时,其防火间距不限。反应器反应器设计参数(压力、温度、腐蚀裕度等)应符合现行工艺设备设计和制造规范的要求。反应器应设置相应的紧急压力释放、承受负压影响或真空破坏设施。反应器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与工艺系统设计所采用的材质一致;抗腐蚀性能符合工艺要求;适应操作温度和压力变化;适应非正常操作条件。反应器的搅拌器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承受反应过程的最高压力和温度;适应反应物料的粘度;转速可调,且能监控;搅拌器轴应有适当的冷却和密封。泵、压缩机可燃气体压缩机宜布置在敞开或半敞开式厂房内。当受工艺条件限制,与其它甲、乙、丙类设备布置在同一厂房内时,应符合以下规定:压缩机的上方,除自用的高位润滑油箱外,不应布置甲、乙、丙类工艺设备;压缩机房宜设置调节通风的百叶窗,楼板宜采用格栅板;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机械排风设施;压缩机及设备(设施)的上方易泄漏部位和房间内顶部易于集聚可燃气体的部位,应设置可燃气体报警仪和通风措施;压缩机房的地面不宜设地坑或地沟;压缩机房内应应有防止可燃气体集聚措施。液化烃、可燃液体泵宜露天或半露天布置。液化烃、操作温度等于或高于自燃点的可燃液体的泵上方,不宜布置甲、乙、丙类工艺设备;若在其上方布置甲、乙、丙类工艺设备,应用不燃烧材料的隔板隔离保护。液化烃泵、可燃液体泵在泵房内布置时,应符合下列规定:液化烃泵、操作温度等于或高于自燃点的可燃液体泵、操作温度低于自燃点的可燃液体泵应分别布置在不同房间内,各房间之间用防火墙分隔;操作温度等于或高于自燃点的可燃液体泵房的门窗与操作温度低于自燃点的甲B、乙A类液体泵房的门窗或液化烃泵房的门窗的距离不应小于4.5m;甲、乙a类液体泵房的地面不宜设地坑或地沟,泵房内应有防止可燃气体积聚的措施;在液化烃、操作温度等于或高于自燃点的可燃液体泵房的上方,不宜布置甲、乙、丙类工艺设备;液化烃泵不超过两台时,可与操作温度低于自燃点的可燃液体泵同房间布置。6距丙A类液体储罐不应小于8m。输送可燃液体、可燃蒸汽或气体的泵或压缩机应采取减振措施,并应设置在紧急情况下控制机泵的远程开关和关闭阀门。可燃气体压缩机、液化烃和可燃液体泵不得使用皮带传动;在爆炸危险区范围内的其他转动设备必须使用传动带时,应采用防静电传动带。5.5导热油炉导热油炉房宜独立设置。当工艺要求需与甲、乙类的厂房贴邻布置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导热油炉房应靠外墙,位于可燃气体、液化烃和甲、乙类设备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布置,并与贴邻的甲、乙类的厂房采用防火墙分隔;导热油炉及加热附属设备间的门和窗、排气筒应位于爆炸危险区域以外;燃气导热油炉房应设可燃气体报警仪。导热油炉、输送泵、换热设备周围应设置防止热媒外溢的措施。导热油炉系统应安装压力释放设施。热媒管道上的泄压阀排出管道不能排回到热媒循环系统低位槽的,应采用管道连接至室外安全地点。导热油炉加热燃料气管道应采取下列保护措施之一:1设低压自动保护仪表,压力降到0.IMPa(G)时,发出声光报警;降到0.05MPa(G)时,调节阀自动关闭;在每个燃料气调节阀与热媒炉之间设置阻火器。阻火器的选用和安装应符合《石油化工石油气管道阻火器选用、检验及验收》SH/T3413的规定。节未规定部分应按现行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导热油加热炉系统规范》SY/T0524的规定执行。5.6管道可燃气体、液化烃和可燃液体管道宜地上敷设,局部地段可根据实际需要埋地敷设。必须采用管沟敷设时,管沟内应充沙填实,并在进、出生产设施及厂房处密封隔断。与道路平行敷设的可燃气体、液化烃、可燃液体管道和含可燃液体的污水管道不应布置在管廊下、路面下或路肩范围内。563管道及其桁架跨越厂内道路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5m在跨越道路的液化烃、可燃气体和可燃液体管道上不应设置阀门及易发生泄漏的管道附件。可燃气体、液化烃和可燃液体的管道不得穿过与其无关的建筑物。564与甲B乙A类可燃液体容器的管道连接应从容器下部接入;若必须从上部接入,应延伸至距容器底200mn处。56.5液化烃、甲B、乙A类可燃液体设备出液管道应在靠近设备处设置切断阀。容积大于50吊的液化烃设备与其抽液泵的间距小于15m时,该切断阀应为具手动功能的遥控阀,遥控阀就地操作按钮距抽液泵的间距不应小于15m。在输送腐蚀性液体、有毒气体及不产生凝结液的气体管道上,不宜设放空和排空设施,如须设放空和排空设施,应密闭收集凝液。油气管道不应敞开排放。除可燃气体放空管道外,进、出生产工艺区的可燃液体、液化烃和可燃气体管道,应在生产工艺区边界处设隔断阀和8字盲板。在隔断阀处应设操作平台。蒸汽和热水管道不得与可燃液体、可燃气体和液化烃的管道敷设在同一条管沟内。5.7泄压排放在非正常情况下,可能超压的下列设备应设安全阀:顶部最高操作压力大于等于O.IMPa的压力容器;顶部最高操作压力大于等于0.03MPa勺蒸馏塔、蒸发塔和汽提塔(汽提塔蒸汽通入另一蒸馏塔者除外);往复式压缩机各段出口或电动往复泵、齿轮泵、螺杆泵等容积式泵的出口(设备本身已有安全阀者除外);凡与鼓风机、离心式压缩机、离心泵或蒸汽往复泵出口连接的设备不能承受其最高压力时,鼓风机、离心式压缩机、离心泵或蒸汽往复泵的出口;可燃气体或液体受热膨胀,可能超过设计压力的设备;顶部最高操作压力为0.03~0.1MPa的设备应根据工艺要求设置。单个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定压),不应大于设备的设计压力。当一台设备安装多个安全阀时,其中一个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定压)不应大于设备的设计压力;其他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可以提高,但不应大于设备设计压力的1.05倍。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设备的安全阀出口连接管应符合下列规定:可燃液体设备的安全阀出口泄放管应接入储罐或其他容器,泵的安全阀出口泄放管宜接至泵的入口管道、塔或其他容器;可燃气体设备的安全阀出口泄放管应接至燃烧系统或其他安全泄放设施;泄放后可能立即燃烧的可燃气体或可燃液体应经冷却后接至放空设施泄放可能携带液滴的可燃气体应经分液罐后接至燃烧系统。有可能被物料堵塞或腐蚀的安全阀,应在安全阀前设爆破片或在其出入口管道上采取吹扫、加热或保温等防堵措施。甲、乙、丙类的设备应有事故紧急排放设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对液化烃或可燃液体设备,应能将设备内的液化烃或可燃液体排放至安全地点,剩余的液化烃应排入燃烧系统;对可燃气体设备,应能将设备内的可燃气体排入燃烧系统。或安全放空系统。5・7・6两端阀门关闭且因外界影响可能造成介质压力升高的液化烃、甲b、乙a类液体管道应采取泄压安全措施。较高浓度环氧乙烷设备的安全阀前应设爆破片。爆破片入口管道应设氮封,且安全阀的出口管道应充氮。氨的安全阀排放气应经处理后放空。受工艺条件或介质特性所限,无法排入燃烧系统或处理排放系统的可燃气体,当通过排气筒、放空管直接向大气排放时,可燃气体的排气筒、放空管的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连续排放的排气筒顶或放空管口应高出20m范围内的平台或建筑物顶3.5m以上,位于排放口水平20m以外斜上45°的范围内不宜布置平台或建筑物;间歇排放的排气筒顶或放空管口应高出10m范围内的平台或建筑物顶3.5m以上,位于排放口水平10m以外斜上45°的范围内不宜布置平台或建筑物;安全阀排放管口不得朝向邻近设备或有人通过的地方,排放管口应高出8m范围内的平台或建筑物顶3m以上。有突然超压或发生瞬时分解爆炸危险物料的反应设备,当设安全阀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装爆破片或导爆管,导爆管口必须朝向无火源的安全方向;必要时应采取防止二次爆炸、火灾的措施。因物料爆聚、分解造成超温、超压,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的反应设备应设报警信号和泄压排放设施,以及自动或手动遥控的紧急切断进料设施。严禁将混合后可能发生化学反应并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几种气体混合排放。液体、低热值可燃气体、含氧气或卤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可燃气体、毒性为极度和高度危害的可燃气体、惰性气体、酸性气体及其他腐蚀性气体不得随意排放,应设独立的排放系统或处理排放系统。可燃气体放空管道内的凝结液应密闭回收,不得随地排放。携带可燃液体的低温可燃气体排放系统应设置气化器,排放管道选材应考虑事故排放时可能出现的最低温度。装置的主要泄压排放设备宜采用适当的措施,以降低事故工况下可燃气体瞬间排放负荷。过程检测及自动控制设备和管道,应根据其内部物料的火灾危险性和操作条件,确定重点监控的工艺参数,设置相应的仪表、自动连锁保护设施,装备自动控制系统。危险程度较高的工艺系统应设置紧急停车和紧急切断系统等安全防护设施。存放易燃液体物料的设备,应按工艺生产和安全要求安装压力、温度、液位等检测仪表,并配置间接监测和观察仪表。使用或产生可燃气体或甲、乙类液体的工艺生产和储运设施区内,应按区域控制和重点控制相结合的原则,设置火灾报警、可燃气体报警和电视监控设施。工艺生产和储运设施中重要的泵、风机和压缩机的操作控制,应能实现控制室遥控操作及现场就地操作。现场电气、仪表设备,应符合爆炸危险环境的防爆要求。可燃气体、液化烃和可燃液体的在线分析仪表间与工艺设备的防火间距可按工艺要求布置,但布置在爆炸危险区内时,应采用防爆型电气设备,当采用非防爆型电气设备时应符合第10章有关规定。5.9防静电可燃气体、液化烃、可燃液体和可燃固体的管道,应设置可靠的静电接地措施。下列设备和设施应设置可靠的静电接地:使用或生产可燃气体、液化烃、可燃液体的反应器、储罐、压缩机和输送泵的转动部件;使用或生产有爆炸性粉尘或粉体的生产和输送设备;使用金属等导体材料制作的操作平台和检修平台。在加工或处理爆炸性粉尘或粉体的场所,设备之间连接和接地应采用金属或其他导体材料。在可能散发可燃蒸汽-空气混和物的场所,金属管道的绝缘部分应与系统的其它部分连接、或接地,以防止外部火花导致起火。当采取导体之间连接和接地措施,仍不能防止分散的粉尘或粉体产生静电荷的场所,须安装静电消除器。5.10其他散发爆炸危险性粉尘或可燃纤维的场所,其火灾危险性类别和爆炸危险区范围的划分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和《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的规定执行。可燃气体的电除尘、电除雾等电滤器系统,应有防止产生负压和控制含氧量超过规定指标的设施。生产或储存不稳定的烯烃、二烯烃等物质时应采取防止生成过氧化物、自聚物的措施。散发比空气重的甲类气体、有爆炸危险性粉尘或可燃纤维的封闭厂房应采用不发生火花的地面。凡在开停工、检修过程中,可能有可燃液体泄漏、漫流的设备区周围,应设置高度不低于150mm的围堰和导液设施;机泵、压缩机、设备设施等在装置正常运行中易泄漏部位以及低点排放的部位周围,宜设置高度不低于150mm的围堰和导液设施。生产设施内部的设备、管道等布置应考虑检修、保养和人员的安全疏散。企业应将工艺生产的开、停车工作纳入消防管理,建立开、停车和紧急停车应急预案,进行员工培训,定期检查关系消防安全密切的设备和控制系统、确保相关工艺设备、管道系统和公用工程系统的状态完好,确保紧急停车系统的安全。6仓储设施1一般规定6.1.1可燃气体、助燃气体、液化烃和可燃液体储罐的选型、基础、罐体外保温层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的规八定。6.1.2可燃液体、液化烃储罐组防火堤或隔堤的建筑构造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GB50351的规定。6.1.3车间(厂房)储罐组应集中布置在车间(厂房)设施的边缘,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罐组总容积:液化烃大于50m3、小于等于100m3,可燃气体大于200m3、小于等于1000m3,可燃液体大于100m3、小于等于1000m3;储罐与车间(厂房)建筑设施的防火间距应符合表6.1.3规定。表6.1.3车间(厂房)储罐组布置的防火间距(m>项目办公控制化验变配电室明火设备厂房或设施甲乙丙储罐总容积(卅)可燃气体>200~1000甲1515997.5乙997.57.5液化烃>50~100甲A22.522.51597.5可燃液体>100~1000甲B乙A1515997.5乙B丙A997.57.57.5注:1容积不大于2om的可燃气体储罐与其使用厂房的防火间距不限;2容积不大于50m的氧气储罐与其使用厂房的防火间距不限。3丙B类液体储罐的防火间距不限。6.2可燃液体储罐6.2.1沸点低于45C的甲B类液体储存宜选用压力或低压储罐。B6.2.2固定顶罐或低压罐储存的甲B类液体储罐应采取减少日晒升温的措施B6.2.3储罐应成组布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在同一罐组内,宜布置火灾危险性类别相同或相近的储罐;2沸溢性液体的储罐不应与非沸溢性液体储罐同组布置;3可燃液体的低压储罐可与常压储罐同组布置;4可燃液体的压力储罐可与液化烃的全压力储罐同组布置。6.2.4工厂储罐组的总容积应符合下列规定:甲B、乙类液体储罐组总容积不应大于1000用,单罐容积不应大于200m3;B丙类液体罐组总容积不应大于5000mi,单罐容积不应大于1000m3;当不同类别储罐布置在同一罐组内时,其容积可按1m3甲B、乙类液体相当5m丙类液体折算。6.2.5工厂储罐组内相邻地上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6.2.5的规表6.2.5储罐组内相邻地上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m)液体类别储罐型式固定顶罐浮顶、内浮顶罐卧罐甲B、乙0.75D0.4D0.8m内A0.4D丙B2m注:1D为相邻较大罐的直径;不同液体、不同形式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本表规定的较大值;采用固定冷却消防方式时,甲、乙类液体的固定顶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0.6D4同时设有液下喷射泡沫灭火设备、固定冷却水设备和扑救防火堤内液体火灾的泡沫灭火设备时,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小,但不宜小于0.4D;5沸点低于45C的甲B类液体压力储罐,按全压力式液化泾储罐的防火间距执行。6.2.6罐组内的储罐布置不应超过两排,丙B类的储罐布置不应超过4排、其中润B滑油的单罐容积和排数不限。6.2.7两排立式储罐的间距应符合表6・2・5的规定,且不应小于5m,两排直径小于5询勺立式储罐及卧式储罐的间距不应小于3m6.2.8罐组应设防火堤。防火堤内的有效容量不应小于其中最大储罐的容积;对于浮顶罐,防火堤内的有效容量可为其中最大储罐容积的一半。6.2.9多品种的可燃液体罐组内应按下列要求设置隔堤,且隔堤内有效容积不应小于其中最大储罐容积的10%。123甲B、乙类液体与其他类可燃液体储罐之间;B水溶性与非水溶性可燃液体储罐之间;互相接触能引起化学反应的可燃液体储罐之间;4助燃剂、强氧化剂及局域腐蚀性液体储罐与可燃液体储罐之间。6.2.10防火堤及隔堤应符合下列要求:防火堤及隔堤应能承受所容纳液体的静压,并不应渗漏;立式储罐防火堤的高度应比计算高度高出0・2m,且其高度应为1.02.2m;卧式储罐防火堤的高度不应低0.5m;立式储罐组内隔堤的高度不应低于0・5m;卧式储罐组内隔堤的高度不应低于0.3m;在管道穿堤处应采用不燃烧材料严密封堵;在雨水沟穿堤处应采取防止可燃液体流出堤外的措施;在防火堤和隔堤的适当位置设置人行台阶。6.2.11立式储罐的外壁至防火堤内堤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该罐罐壁高度的一半;卧式储罐的外壁至防火堤内堤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3m。6.2.12相邻罐组防火堤的外堤脚线之间应留有宽度不小于7m的消防空地。6.2.13可燃液体罐区泡沫站应布置在防火堤外的非防爆区,与储罐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20m。6.2.14车间(厂房)储罐组内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组内甲B、乙类液体单罐容积不大于200m3时,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B小于2.0m,卧式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0.8m;丙类液体单罐容积不大于500m3时,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限。6.2.15工厂罐组的专用泵(房)应布置在防火堤外,与储罐的防火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距甲B、乙类固定顶储罐不应小于10mB2距浮顶储罐、丙A类固定顶储罐不应小于10m距小于或等于500m的内浮顶A储罐、丙A类固定顶储罐不应小于8m储罐的专用泵单独布置时,应布置在防火堤外,与储罐的防火间距不限。6.2.16车间(厂房)罐组的相关机泵,应布置在防火堤外,与储罐的防火间距不限。6.2.17甲B、乙类液体的固定顶罐通向大气的通气管上应设阻火器和呼吸阀;对于B采用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气封的储罐还应设置事故泄压设备。6.2.18设有蒸汽加热器的储罐应采取防止储存温度超过设计温度的控制措施。6.2.19可燃液体的储罐应设液位计和高液位报警器,必要时可设自动联锁切断进料设施。6.3液化烃、可燃气体、助燃气体储罐6.3.1液化烃储罐与可燃气体储罐和助燃气体储罐应分别成组布置。6.3.2液化烃、可燃气体、助燃气体的罐组内,储罐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的规定。
表632液化烃、可燃气体、助燃气体的罐组内储罐的防火间距(m)介质球罐卧(立)罐水槽式气柜干式气柜液化姪有事故排放至火炬的措施0.5D1.0D**无事故排放至火炬的措施1.0D**助燃气体球罐0.5D0.65D**卧(立)罐0.65D0.65D**可燃气体水槽式气柜**0.5D0.65D干式气柜**0.65D0.65D球罐0.5D*0.65D0.65D注:1表中液化烃指全压力式或半冷冻式储罐,D为相邻较大储罐的直径;2液氨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要求应与液化烃储罐相同;3氧气储罐与可燃气体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相邻较大罐的直径;沸点低于45C的甲B类液体压力储罐,按全压力式液化泾储罐的防火间距执行;液化泾单罐容积w200m3的卧(立)罐之间的防火间距超过1.5m时,可取1.5m;助燃气体卧(立)罐之间的防火间距超过1.5m时,可取1.5m;“*"表示不应同组布置。6.3.3液化烃、可燃气体、助燃气体的罐组内储罐布置不应超过2排,两排卧罐的间距不应小于3m。6.3.4工厂设置液化烃储罐组的总容积不应大于200m,单罐容积不应大于503m。6.3.5全压力式或半冷冻式液化烃储罐组,宜设不高于0.6m的防火堤,防火堤内堤脚线距储罐不应小于3m防火堤内设置隔堤的,隔堤不宜咼于0.3m。6.3.6全压力式或半冷冻式液氨储罐的防火堤和隔堤的设置同6.3.5条规定。6.3.7沸点低于45c的甲B类液体的压力储罐,防火堤内的有效容积不应小于1个B最大储罐的容积。当其与液化烃压力储罐同组布置时,两者之间应设隔堤,防火堤及隔堤的高度尚应满足第6.2.10条规定。6.3.8液化烃储罐的泵(房)应布置在防火堤外,与储罐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5・0m,当泵房面向储罐一侧的外墙采用无门窗洞□的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可减少至6・0m,泵露天布置在储罐区内时,泵与储罐之间的距离不限。6.3.9液化烃储罐应设液位计、温度计、压力表、安全阀,高液位报警和自动联锁切断进料设施。6.3.10液氨储罐应设液位计、压力表、安全阀;低温液氨储罐尚应设温度指示仪。6.3.11可燃气体气柜应设上、下限位报警装置,并宜设进出管道自动联锁切断装置。6.3.12液化烃储罐安全阀放空排气管口应高出8m范围内储罐罐顶平台3m以6.4液化烃、可燃液体汽车装卸设施6.4.1液化烃汽车装卸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液化烃严禁就地排放;装卸车鹤位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4m;装卸车鹤位与可燃液体装卸车鹤位之间距离不应小于8m;距装卸车鹤位10m以外的装卸管道上应设便于操作的紧急切断阀;装卸车鹤位与集中布置的泵的距离不应小于10m;装卸场地应采用现浇混凝土地面。6.4.2可燃液体汽车装卸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可燃液体装卸车应采用液下装卸车鹤管;装卸车鹤位与缓冲罐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m无缓冲罐时,距装卸车鹤位10m以外的装卸管道上应设便于操作的紧急切断阀;3甲B、乙A类液体装卸车鹤位与集中布置的泵的距离不应小于8m装卸车鹤位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4m;5甲B、乙、丙A类液体装卸车鹤位与液化烃、丙B类液体装卸车鹤位之间距离不应小于8m;6装卸场地应采用现浇混凝土地面。6.5厂内仓库6.5.1厂内化学品或危险品仓库应单独设置。甲、乙、丙类仓库,距其他建筑设施的防火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有关规定6.5.2当甲类物品仓库储量小于5t时,可与乙、丙类物品仓库共用一栋建筑,但其防火设计应符合第7章有关规定。6.5.3可燃气体和助燃气体的钢瓶(含实瓶和空瓶),应分别存放在位于生产车间(厂房)设施区边缘的敞棚内。可燃气体的钢瓶距明火或操作温度等于或高于自燃点的设备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5m。6.5.4桶装、瓶装甲B类液体或液化烃、液氨或液氯等的实瓶不应露天存放。7厂房(仓库)建筑防火厂房(仓库)的耐火等级与构件耐火极限甲、乙、丙类单层、多层厂房(仓库)、变配电装置室、电气设备室、消防设备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高层厂房(仓库)、中央控制室、油浸式变压器室、其它使用或储存特殊贵重的机器、仪表、仪器等设备或物品的建筑,其耐火等级应为一级。7.1.3厂房(仓库)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除本规范另有规定者外,不应低于表7.1.3的规定。表7.1.3厂房(仓库)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h)构件名称耐火等级—级二级墙防火墙不燃烧体4.00不燃烧体4.00不燃烧体(丙类厂房3.00)
承重墙不燃烧体3・00不燃烧体2.50楼梯间和电梯井的墙不燃烧体2.00不燃烧体2.00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不燃烧体1.00不燃烧体1.00非承重外墙不燃烧体0・75不燃烧体0・50房间隔墙不燃烧体0・75不燃烧体0・50难燃烧体0・75柱不燃烧体3・00(单层2.50)不燃烧体2.50(单层2.00)柱间支撑不燃烧体3・00不燃烧体2.50梁不燃烧体2.00不燃烧体1.50次梁水平支撑不燃烧体1.50不燃烧体1.00楼板不燃烧体1.50不燃烧体1.00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楼板(多层)0.75h屋顶承重构件、上人屋面板不燃烧体1.50不燃烧体1.00不上人屋面板不燃烧体不燃烧体疏散楼梯不燃烧体1.50不燃烧体1.00吊顶(包括吊顶搁栅)不燃烧体0・25难燃烧体0・25不燃烧体不限7.1.4甲、乙类厂房(仓库)外墙及屋面的保温材料应选用燃烧性能等级不应低于A2级的材料。厂房内有可燃液体设备的楼层,作为防火分区的楼板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楼板或复合楼板,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0h,并应采取防止可燃液体流淌的措施。7.1.6钢结构厂房(仓库)当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全保护时,其构件的耐火保护要求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执行。7.1.7不直接承受和传递水平荷载、设备荷载的钢构件及不作为楼层防火分区的格栅钢板可不采取耐火保护措施。7.1.8设备构架的承重结构构件应采用不燃烧体。可燃液体、可燃气体及助燃气体球罐从地面到支腿与球体交叉处以下0.2m采用钢结构支腿时应覆盖耐火保护层,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0h。7.1.9本规范另有规定外,设备的承重钢结构及管廊钢结构的耐火保护,应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的有关规定钢结构抗火设计、防火保护措施及防火保护工程施工质量与验收应符合现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CECS2002006的规定及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防火涂料》GB14907的有关规定。厂房(仓库)的耐火等级、高度、层数、面积和平面布置厂房的耐火等级、层数和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除本规范另有规定者外,应符合表7.2.1的规定。表7.2.1厂房的耐火等级、层数和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生产类别厂房的耐火等级最多允许层数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mf)单层厂房多层~房高层厂房1甲—级除生产必须采用多层者外,宜采用单层40003000二级30002000乙—级不限500040002000二级6400030001500丙—级不限不限60003000二级不限800040002000注:防火分区之间应采用实体防火墙分隔。除甲类厂房外的厂房,当其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大于本表规定,且设置防火墙确有困难时,可采用防火卷帘或防火分隔水幕分隔。采用防火卷帘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规定;采用防火分隔水幕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的有关规定;仓库的耐火等级、层数和面积除本规范另有规定者外,应符合表7.2.2的规定。储存物品类别仓库的耐火等级日-<7取多允许层数每座仓库的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和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m2单层仓库多层仓库高层仓库每座仓库防火分区每座仓库防火分区每座仓库防火分区3、4项—级118060——————1、2、5、6项―、二级1750250————————1、3、4项―、二级32000500900300————表7.2.2仓库的耐火等级、层数和面积甲乙2、5、6项一、二级528007001500500————丙1项一、二级5400010002800700————2项一、二级不限600015004800120040001000注:1仓库中的防火分区之间必须采用实体防火墙分隔;2本表中“一”表示不允许。723厂房(仓库)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本规范的规定增加1.0倍。厂房内局部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防火分区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0倍计算。全厂性的控制室、化验室、办公室、变、配电所等宜全厂性或区域性统一独立设置,并应布置在爆炸危险区范围以外。布置在附加2区的办公室、化验室室内地面及控制室、机柜间、变配电所的设备层地面应高于室外地面,且高差不应小于0.6m。厂房(仓库)内严禁设置员工宿舍。精细化工生产厂房根据生产工艺需要可设计为联合厂房。联合厂房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当同一厂房内分隔为不同火灾危险性类别的房间时,中间隔墙应为实体防火墙。该防火墙可为实心混凝土砌块、实心水泥砖或实体轻质混凝土墙板。防火墙上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防火分区面积按不同火灾危险性类别防火分区面积确定。甲、乙、丙类敞开式厂房,其层数、高度、防火分区和任一层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工艺及设备布置需要确定。半敞开式厂房其层数、高度、防火分区和任一层最大允许建筑面积按封闭式厂房执行,当半敞开式厂房的敞开部分与封闭部分采用防火墙分隔时,厂房敞开部分的层数、高度和任一层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工艺及设备布置要求确定,其面积不计入厂房的防火分区面积,该防火墙高度应高出厂房较低部分屋面4米,当该防火墙不能高出厂房屋面时,厂房屋面靠近防火墙4m范围内的屋面板及屋顶承重构件耐火时间提高1h。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房间应集中布置在单层厂房的一端或布置在多层厂房的最上层。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房间与其他火灾危险性类别的房间之间的隔墙应采用防火防爆墙。由防爆墙分隔的各区之间宜通过室外通廊相互联系。如防爆墙上确需开设相互连通的门时,应采用防爆门斗,防爆门斗上的门应为错位设计的甲级防火门。在丙类厂房内设置的办公室、休息室、仪表控制室、化验室等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1.00h的楼板与厂房隔开,并应至少设置1个独立的安全出口。如隔墙上需开设相互连通的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车间办公室、休息室、仪表控制室、化验室等不应设置在甲、乙类厂房内,当必须与厂房贴邻建造时,应靠外墙布置,与厂房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4.00h的防火防爆墙隔开并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防爆墙上开门要求同本款第3条规定。变、配电站不应设置在甲、乙类厂房内或贴邻建造,且不应设置在爆炸性气体、粉尘环境的危险区域内。供甲、乙类厂房专用的10kV及以下的变、配电所,当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隔开时,可一面或二面贴邻建造,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等规范的有关规定。乙类厂房的配电所必须在防火墙上开窗时,应设置密封固定的甲级防火窗。厂房内设置甲、乙类中间仓库时,其储量不应超过1天的需要量。中间仓库应靠外墙布置,并应采用防火防爆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不燃烧体楼板与其它部分隔开。厂房内设置丙类中间仓库时,必须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楼板与厂房隔开。仓库的耐火等级和面积应符合本规范第7.2.1条和第7.2.2条的规定。有爆炸危险的钢瓶储存间应单独布置,当必须与厂房建筑贴邻布置时,应布置在建筑的靠外墙处,采用防火防爆墙与厂房的其他部分隔开,并应满足泄压要求。厂房内的各种设备及管道穿越防火分区的楼板、防火墙,应视为防火分区已被连通。当采取与楼板及防火墙相同耐火极限的防火材料封堵时可视为不同的防火分区。防火封堵技术应按《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规程》CECS154:2003的相关规定执行。729仓库建筑设计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和《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的规定执行。化学品库应按其储存物品的化学物理特性分类储存,当物料性质不允许同库储存时,应用实体墙隔开,并各设出入口。其它厂房(仓库)的安全疏散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联合厂房各防火分区的疏散按各防火分区生产类别的疏散要求设计。2个或2个以上防火分区的建筑物,可在相邻防火分区之间防火墙上设置甲级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其相邻2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每个防火分区应至少有1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敞开式厂房和半敞开式厂房的疏散楼梯,当位于厂房中间时应采取实体墙封闭的楼梯间,当位于厂房端部时应应符合室外楼梯的设计规定。厂房的设备操作及检修平台的安全疏散通道应符合下列规定:1)设备操作及检修平台应设置不少于两个通往地面的梯子,作为安全疏散通道,当甲类厂房设备平台面积小于等于100m2乙类厂房设备平台面积小于等于150m2丙类厂房设备平台面积小于等于250m2时,可只设一个梯子。2)相邻的设备平台宜用走桥连通,与相邻平台连通的走桥可作为一个安全疏散通道。3)当设备平台操作人数不超过3人时,通往地面的垂直梯(其净宽度不应小于0.6m)可作为第二个疏散梯。配电装置室、电容器室、电缆夹层、发电机室、电气开关室等设备室通向公共走道或其他房间的门,建筑物内的消防控制室、消防设备室和通风空气调机房等与其他部位隔墙上的门以及电梯机房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爆炸危险区域范围内的疏散门,其开启方向应朝向爆炸危险性较小的区域一侧;爆炸危险场所的外门口应做成防滑坡道,且不应设置台阶。本条未规定部分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和《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的规定执行。泵和压缩机厂房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的有关规定。厂房(仓库)的防排烟设计应符合的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DGJ08-88-2006有关规定。厂房(仓库)的防爆设计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和《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的规定执行。建筑物的内部装修设计均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和《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中的有关规定执行8消防及其设施一般规定精细化工企业应设置与生产、储存、运输的物料和操作条件相适应的消防设施。精细化工企业应按同一时间内一处火灾考虑,并按需水量最大的一座建筑物(或堆场、储罐)计算灭火用水量。消防给水系统及灭火设施等的设计应根据精细化工企业的建筑类型、生产(储存)类别、火灾特性和火灾危险性等综合因素进行。消防中心及消防水源不符合公共消防站服务半径的精细化工企业应设置企业消防站。企业消防站的设计宜根据《上海市专职消防队建设标准》的规定,自建专职(兼职)消防队或企业联合专职消防队。符合公共消防站服务半径以内的精细化工企业,应根据企业的规模、生产、储存火灾危险性设置消防中心。消防中心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级:由消防控制室、消防器材室、消防值班室组成(兼职消防人员3人);二级:由消防器材室、消防值班室组成(兼职消防人员23人);其他:消防值班室(可与门卫统一设置)。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或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机械防(排)烟设施的企业,应设置消防控制室,并应配备一定的兼职消防人员以及相应的消防装备。消防用水水源可由园区(市政)给水管网以及企业自设的消防水源等供给。企业的室外消火栓用水与生产、生活给水管道合并的给水系统,当生活、生产用水达到最大小时用水量时(淋浴用水量可按15%计算,冲洗用水量可不计算在内),系统仍应保证达到消防最大秒流量的供给要求;管网供水压力不低于0.15MPa。由园区(市政)给水环网直接提供消防水源时,且企业室内、外消防用水量之和大于25L/s时,给水管网的进水管不应少于2条,且其中一条发生故障时,其余管道应仍能满足100%的消防用水量和70%的生产、生活用水总量的要求;并达到消防用水压力要求。消防水池(罐)及消防水泵房消防用水水源可由园区(市政)给水管网以及企业自设的消防水源等供给。企业的室外消火栓用水与生产、生活给水管道合并的给水系统,当生活、生产用水达到最大小时用水量时(淋浴用水量可按15%计算,冲洗用水量可不计算在内),系统仍应保证达到消防最大秒流量的供给要求;管网供水压力不低于0.15MPa。由园区(市政)给水环网直接提供消防水源时,且企业室内、外消防用水量之和大于25L/s时,给水管网的进水管不应少于2条,且其中一条发生故障时,其余管道应仍能满足100%的消防用水量和70%的生产、生活用水总量的要求;达到消防用水压力要求。当直接供水水源不能满足企业消防用水水量、水压和火灾延续时间内消防总用水量要求时,应建消防水池(罐)及消防水泵房。消防水池(罐)应符合下列规定:消防水池(罐)的有效储存水量,应满足企业火灾延续时间内消防用水总量的要求。当火灾发生时外部水源能保证向水池(罐)连续补水的量可作为有效的消防水量考虑。消防水池(罐)有效储存水量的补水时间,不宜超过48h。宜采用带盖消防水池(罐),总容量大于600m时,应分隔成两个,并设带切断阀的连通管;连通管管径应通过消防秒流量计算确定。当消防水池(罐)与生活或生产水池(罐)合建时,应有确保消防总用水量不作它用的技术措施。消防水池(罐)应设液位检测、高低液位报警、自动补水设施及防污染的措施。消防给水系统采用稳高压给水系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系统应设稳压泵:单独为消火栓系统供水的消防稳压泵,设计流量为5L/S;为消火栓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合用供水的稳压泵,设计流量为3L/S。消防稳压泵供水设计压力按消防泵设计压力的1.1倍计算。消防稳压泵启动压力值、停止压力值与联动消防启动压力值的差值不应小于0.05Mpa。系统应设稳压罐:稳压罐的总容积应根据供水情况设置:对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不应小于50L,对室内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合用的稳高压系统稳压罐的总容积不应小于80L,对室内、外消防系统合并的稳高压系统稳压罐的总容积不应小于120L。系统管网的最高处宜设自动排气阀。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的消防水泵应能依靠管网压降信号自动启动。消防水泵、稳压泵应分别设置备用泵;备用泵的能力不得小于最大一台泵的能力。当室外消防用水量小于等于25L/s或建筑的室内消防用水量小于等于10L/s时,可不设置备用泵。消防泵房应符合下列规定:消防泵房宜独立设置,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消防泵的供电:除对不设消防备用泵的按三级负荷要求提供消防供电外,其他消防泵按二级负荷要求供电。消防泵房内应有消防泵、稳压泵的手动开启和关闭装置。839消防水泵应在任何液位的情况下,采用自灌式或可靠迅速的充水设备引水。8.3.10消防水泵的吸水管、出水管应符合下列规定:消防泵应设置独立的吸水管和出水管;出水管与环状消防水管网直接连接,并应在管网连接的两处间设置阀门。消防泵吸水管应设闸阀或带有锁定装置的蝶阀。消防水泵出水管道应设置止回阀、闸阀(蝶阀)、压力表及试验和检查用的回水池管道,并设置压力表和放水阀门。系统存在超压可能时,水泵的出水管上应设置防超压设施。消防水泵与动力机械应直接连接。8.4消防用水量厂区的消防用水量应按最大处室内、外一次灭火用水量计算确定。厂房、仓库和民用建筑一次灭火的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不应小于表8.4.2的规定。表8.4.2厂房、仓库和民用建筑灭火的室外消火栓用水量(L/s)耐火建筑物体积V(m3等级建筑物类别1500v3000v5000v20000vV>VW1500V<VwVwVw30005000200005000050000甲、乙类101520253035厂房丙类101520253040、丁、戊类101010151520甲、乙类15152525——级仓库丙类151525253545丁、戊类101010151520民用建筑101515202530注:成组布置的建筑物应按消防用水量较大的相邻两座计算;厂房、仓库和民用建筑灭火的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不应小于表8.4.3的规表8.4.3室内消火栓用水量建筑物名称高度h(m)、层数、\3消火栓用水量同时使用水枪每根竖管最小本积v(m)(L/s)数(支)流量(L/s)厂房hw24Vw10000525V>100001021024vhw5025515hw24V<5000515仓库V>50001021024vh<5030615试验楼h<24,V<1000010210h<24,V〉1000015310办公楼等其它民用建筑层数》5层或V〉1000015310注:1丁、戊类高层厂房(仓库)室内消火栓的用水量可按本表减少10L/S,同时使用水枪数量可按本表减少2支;2室内消火栓用水量应根据水枪充实水柱长度和同时使用水枪数量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小于表内规定;844室内消防用水量应按室内需要同时开启的各个消防给水系统用水量之和计算。厂房、仓库和民用建筑室内灭火的固定消防设备用水量应按现行的有关设计规定确定。8・4・6以露天布置为主的工艺生产设施,其室外消防用水量应按90L/S及火灾延续时间3小时计。室外可燃液体储罐(区)宜采用低倍泡沫灭火系统;消防用水量应为储罐的灭火用水量和冷却用水量之和确定。灭火用水量应按最大罐泡沫灭火系统、泡沫枪灭火所需的灭火用水量之和确定。扑救一次火灾的泡沫混合液设计用量,应按最大罐罐内用量、辅助泡沫枪用量及管道剩余量之和确定。设置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的储罐区,应配置辅助泡沫枪用于扑救液体流散火焰,每支辅助泡沫枪的泡沫混合液流量不应小于240L/min;泡沫枪的数量、混合液连续供给时间不应小于表8.4.7-1规定。表8.4.7-1泡沫枪的数量、混合液连续供给时间储罐直径(m配置泡沬枪数(支)连续供给时间(min)w10110>10且w20、•—、71,1■(I,-rr#1~丄—入m\11-、、、,、|“—、204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的设计,应满足在消防泵启动后,泡沫混合液送达至保护对象的时间不大于5min。5甲、乙类可燃液体及闪点等于或小于90C的丙类可燃液体的固顶罐及浮盘为易熔材料的内浮顶罐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应采用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1)单罐容积大于等于500m3的水溶性可燃液体储罐;2)单罐容积大于等于1000m3的非水溶性可燃液体储罐。6罐壁高度小于7m或容积等于或小于200m3非水溶性可燃液体储罐以及润滑油储罐、地面流淌火灾,宜采用移动泡沫灭火系统。除以上二款规定外的其他可燃液体储罐宜采用半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冷却用水量应按立式罐区一次灭火最大冷却水量计算。润滑油罐及其他储罐的冷却方式可采用移动式或固定式。着火罐和距着火罐罐壁1.5倍直径范围内的相邻储罐皆应进行冷却,其冷却水的供给范围和供给强度不应小于表847-2的规定;表8.4.7-2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冷却水的供给范围和供给强度设备类型储罐名称供给范围供给强度移动式水枪着火罐固定顶立式罐(包括保温罐)罐周长0.60(L/sm)浮顶罐(包括保温罐)罐周长0.45(L/sm)相邻罐固定顶立式罐不保温罐罐周长的一半0.35(L/sm)保温罐0.20(L/sm)固定式设施着火罐立式罐罐周长0.50(L/sm)相邻罐立式罐罐周长的一半0.50(L/sm)注:1当相邻罐采用不燃材料作绝热层时,其冷却水供给强度可按本表减少50%当邻近立式储罐超过4个时,冷却水量可按4个罐的消防用水量计算;当着火罐为浮顶、内浮顶罐(浮盘用易熔材料制作的储罐除外)时,其邻近罐可不考虑冷却。地上、半地下和地下卧式可燃液体罐以及地下立式罐宜米用移动式水枪冷却;冷却面积应按无复土罐壁表面积计算。供水强度:着火罐和邻近罐冷却水量皆不应小于0・10L/s-m2。当计算出的冷却用水量小于15L/S时,仍应采用15L/S可燃液体地上卧式罐应考虑对着火罐直径与长度之和的一半范围内的邻近罐进行冷却全压力式、半冷冻式液氨储罐应采用固定式水喷雾系统和移动消防冷却水系统。并应符合以下要求:固定式水喷雾冷却水供给强度不宜小于0.1L/sm2持续喷雾时间为4小时。移动消防冷却水不应小于30L/s;当罐组为一个储罐时,计算水量可减半。液化烃储罐区(组)的消防用水量应由储罐固定冷却用水量、移动消防冷却用水量组成,其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储罐区(组)总容积大于5om或单罐容积大于2om的地上、半地下储罐应设置固定喷水冷却装置和移动消防冷却系统。着火罐固定喷水冷却供水强度不应小于0.15L/S-m,用水量计算应按储罐的全表面喷水冷却确定。距着火罐直径(卧式罐按其直径和长度之和的一半)1.5倍范围内的相邻储罐,应按储罐表面积的一半计算用水量。储罐区(组)移动消防冷却用水量不应小于30L/s;储罐区(组)总容积小于50m3或单罐容积小于20m3的地上、半地下储罐可单独设置固定喷水冷却装置或移动式水枪;消防冷却水量不应小于30L/s。可燃气体储罐室外消防水量为15L/s。室外高出其所处地面15m的甲、乙类设备的框架平台,宜沿梯子敷设半固定式消防给水竖管,并应符合下列规定:给水竖管不小于100mm并在每层设置带阀门的DN65管牙的室内消火栓接口;框架平台长度大于25m时,宜二侧梯子处各设消防给水竖管,且竖管间距不宜大于50m。3消防水量宜按框架平台面积50m■—支水枪计算;大于50m.平台按二支考虑;每支水ii枪按5L/S计。设置水喷雾灭火系统保护的室外油浸电力变压器,其消防用水量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219的有关规定确定。不同场所的火灾延续时间不应小于以下规定:可燃液体储罐火灾延续时间为4h;液化烃储罐火灾延续时间为6h;可燃气体储罐火灾延续时间为3h;甲、乙、丙类仓库火灾延续时间为3h,丁、戊类仓库为2h;甲、乙、丙类厂房火灾延续时间为3h,丁、戊类厂房为2h;公共民用建筑火灾延续时间为2h;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防火分隔水幕火灾延续时间按相关现行国家规范确定室外消防给水管道及室外消火栓精细化工企业生产厂房(敞开、半敞开、封闭)、仓库、罐区等,宜设置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不应与其他供水系统合并,且不应用于其他用途。室外消火栓系统采用低压消防给水时,其压力应确保灭火时最不利点消火栓的水压不低于0.15MPa(自地面算起)。8・5・2除室外消防用水量小于等于15L/s外,全厂消防给水管道应环状布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环状管道应有不应少于两条进水管。环状管道应采用阀门将其分成若干个独立管段,每个独立管段内消火栓的数量不宜超过个。当某个独立的消防环段发生事故时,其余环段仍应满足100%的消防用水量的要求。消防管道的管径应经过计算确定,独立的消防给水管道的流速不宜大于3.5m/s。精细化工企业应设置布局合理的室外消火栓设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室外宜选用地上式消火栓。消火栓应有1个DN150或DN100和2个DN65栓口;当消火栓设置的场所有可能受到车辆冲撞时,应对其周围设置防撞设施。甲、乙、丙类室外设备区及储罐区消火栓间距不应大于60m其他区域消火栓间距不应大于120m。设有固定泡沫消防系统的储罐区,应在罐区周围设置泡沫型室外消火栓,间距不应大于60m。消火栓宜沿道路敷设;消火栓宜设置在距路面边1叶5m之间;距建筑物外墙不宜小于5m;设置在稳高压系统管网中的室外消火栓,宜采用具有防撞调压型的室外消火栓。与生产或生活合用的消防给水管道上的室外消火栓应设置切断阀或采用防撞型的室外消火栓。5室外消火栓、阀门、水泵接合其器等设置处应设置相应的永久性固定标识。室内消防给水管道及室内消火栓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建筑物内应设置室内消火栓高层厂房(仓库)以及建筑占地面积大于300斥的甲、乙、丙类厂房(仓库);超过5层或体积大于10000帛的办公、实验楼等民用建筑;停车数大于5辆的汽车库和大于2车位的修车库。厂房、仓库内存有与水接触能引起燃烧爆炸的物品的部位,可不设置室内消火栓;但应采取相应的灭火设施或防火保护措施。室内消防给水管道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建筑室内消火栓消防管道应连成环状,并应设置消防水泵接合器;室内环状管网至少应有两条进水管与室外消防给水管网的不同的管段上连接。并在任何一条进水管发生事故时,其余的进水管应仍能满足全部消防用水量的供给;管径应通过计算确定。1)高层厂房(仓库)室内消火栓竖管;2)室内消火栓超过10个且室外消防用水量大于15L/s时。2设置室内消火栓的建筑:层数超过4层的厂房(仓库)和层数超过5层的办公、实验楼建筑,其室内消火栓系统应设置消防水泵接合器。消防水泵接合器应设置在室外便于消防车使用的部位;并设置明显、永久的固定表识。对室外消火栓与室内消防为非同一系统时,应设置与消防水泵接合器距离宜为15.0m40.0m内供消防车取水的室外消火栓;对室外消火栓与室内消防为同一系统时,应设置消防车从消防水池直接取水的措施。每个消防水泵接合器的流量宜按10L/s15L/s计算。室内消防给水管道应采用阀门将其分成若干独立段,检修停止使用的消火栓不应超过5个,并应保证管道检修时,能正常供水的竖管不得少于1根。阀门应有明显的启闭标志或信号,并应保持常开。室内消防竖管直径应经过计算确定,并不应小于DN100。室内消火栓给水管网宜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管网分开设置。室内消火栓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设置室内消火栓的建筑物,其各层均应设置消火栓;且宜在平屋顶上设置试验和检查用的消火栓;消防电梯间前室内应设置消火栓。2甲、乙类厂房、高层厂房(仓库)和高架仓库中室内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30・0m;其它单层和多层建筑中室内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50.0mo室内消火栓的布置应保证每一个防火分区同层有两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任何部位。建筑高度小于等于24.0m且体积小于等于5000m的多层仓库,可采用1支水枪充实水柱到达室内任何部位。4水枪的充实水柱:高层厂房(仓库)、高架仓库不应小于13.0m;甲、乙类厂房、层数超过6层的办公、实验楼建筑和层数超过4层的厂房(仓库),不应小于10・0m;其它建筑,不宜小于7.0mo5室内消火栓应设置在位置明显且易于操作的部位。栓□离地面或操作基
准面高度宜为1・1m,其出水方向宜向下或与设置消火栓的墙面成90°角;栓口与消火栓箱内边缘的距离不应影响消防水带的连接。建筑物宜配置卷盘型式的室内消火箱,同一建筑物应配备统一规格的消火栓、水枪和水带。7室内消火栓栓□处的出水压力大于0・5MPa时,应设置减压设施。自动灭火系统的设置场所下列场所宜采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1高层丙类厂房、高架仓库和高层仓库(不宜用水保护、不燃物品仓库及冷库除外)2超过防火分区规定的建筑物。设有送回风道(管)的集中空气调节系统、建筑面积大于300m的多层办公区域的办公室和公共部位。敞开式厂房和半敞开式厂房的敞开部分宜在楼板下设置半固定式干式喷水灭火系统;并设置相对应的消防水泵接合器,供消防车使用。消防水泵接合器应设置在室外便于消防车使用的部位。5丙类厂房的建筑面积大于最大允许建筑防火分区且无法采用自动灭火系统时,宜设置固定消防炮等灭火系统。下列部位应设置水幕系统:1防火墙的局部开口部位无法设置防火分隔物处;2需要冷却保护的防火卷帘的上部灭火器设置控制室、机柜间、变配电所、实验室宜设置气体型灭火器,生产区等场所宜设置干粉型泡沫型灭火器。生产区内设置的单个灭火器的规格宜按表8.8.2选用。表8.8.2灭火器的规格灭火器类型干粉型(磷酸铵盐)泡沬型二氧化碳手提式推车式手提式推车式手提式推车式灭火剂容量(L)——960——充装量重量(kg)6或820或50——5或730注:冋一场所选用的火火器应考虑火火剂的相容性;公用、辅助生产区设施灭火器的选型及灭火剂充•装量可按本表配制。883生产车间(厂房)内手提式灭火器的选型及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甲类车间(厂房)灭火器的最大保护距离不宜大于9m乙、丙类车间(厂房)不宜大于12m2每一配置点的灭火器数量不应少于两个,并应按自然层配置;危险场所或重要场所宜增设推车式灭火器4设有固定灭火的场所,灭火器配置数量可减半。8.8.4可燃液体地上储罐按防火堤内面积每400吊配置一具8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并按每个储罐区不超过6具配置。8.8.5本规范未作规定处,应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的有关规定执行。9消防排水对于可能造成水体污染的消防废水,应设置消防排水收集设施。消防废水宜利用工厂生产废水或雨水管道系统以密闭形式收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当利用工厂生产废水管道系统、雨水管道系统收集消防排水时,应按最大消防水量校核排水系统的收集能力。含有可燃液体的消防排水收集管道应在出装置区(罐区)时设置水封,且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的相关规定。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精细化工企业内的甲、乙、丙类生产车间(厂房),甲、乙类库房和建筑面积大于50平方米以上的丙类仓库;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施。工厂中央控制室、变配电室、办公楼、化验楼等全厂性重要建筑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施。生产车间(厂房)的控制室、机柜间、变配电室等公用和辅助生产建筑宜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施。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施的精细化工企业应设置消防控制室。消防控制室应与工厂消防室结合布置,或与工厂中央控制室、生产调度中心结合布置。工厂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应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如果厂区内未独立设置消防控制室,则火灾报警控制器可设置在工厂中央控制室或主门卫室内,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能满足火灾报警控制器供电电源和接地装置要求;2可安装直接向当地消防部门报警的直线电话;消防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容量必须留有余量。每一总线回路的设备总数应有10%的余量。每一个联动总线回路的设备总数应有10%的余量。罐区四周道路边应设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其间距不应大于100m。敞开式厂房(仓库)的每一层均应设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设置火灾警报装置或消防应急广播系统。当企业设置扩音对讲系统时,扩音对讲系统可作为消防应急广播系统使用。当火灾发生时,扩音对讲系统应自动切换至消防应急广播状态。消防水泵房、变配电室、防排烟风机机房、通风和空调机房、消防电梯机房及其他与消防联动控制有关的且经常有人值班的机房等重要场所,应设置消防电话。厂区内的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的检测与控制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493的有关规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浓度检测报警的电平信号如需联接进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做二次显示,可以通过信号输入模块予以联接。消防控制室接地板及接地干线的设置应符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勺要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勺有关规定。9采暖通风与空调9.1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的防火防爆甲、乙类生产厂房和处在爆炸危险区域内的辅助建筑物的送风系统与正压通风系统的室外进风口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设在爆炸危险区域以外。2宜位于可燃气体、液化烃和甲B、乙A类设备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且取风□高度应高出地面9m以上或爆炸危险区1.5m以上,两者中取较大值。3与事故通风系统的排风□或者消防排烟系统的排烟□距离不应小于20m,当水平距离不足20m时,排风口必须高于进风口,并不得小于6m用于甲、乙类生产厂房的送风系统,可共用同一进风口,但不得与其它类别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的进风口共用,送风系统干管上应设止回阀。下列厂房不应采用循环空气:1甲、乙类生产厂房。2空气中含有可燃粉尘和纤维的丙类生产厂房,其含尘浓度大于其爆炸下限的25%。空气中含有刺激性或异味物质的生产厂房。以上各种情况下新风排风之间只可以采用显热式热回收装置,不应使用全热交换式热回收装置。对于安装在甲、乙类生产厂房内的全面和局部排风系统,以及安装在其他类生产厂房内用于排除空气中含有爆炸危险性物质的局部排风系统,其排风机和电动机应采用防爆型。对于非甲乙类的化验室、分析室,当其通风柜排风系统中含有易燃易爆物质时,所选用排风机和电动机,宜采用防爆型。用于净化含有爆炸危险性粉尘空气的干式除尘器,应布置在生产厂房外,且距有门窗孔洞的外墙不应小于10m或布置在单独的建筑物内;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除尘器可布置在生产厂房内的单独房间中:1具有连续清灰能力的除尘器;2定期清灰的除尘器,当其风量不大15000m3/h,且集尘斗中总贮尘量不大于60kg时。甲、乙类生产厂房的通风系统和排除空气中含有爆炸危险性物质的局部排风系统的设备及管道,均应采取静电接地措施,上述设备及管道,不应采用容易积聚静电的绝缘材料制作。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均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对接触腐蚀性气体的风管及柔性接头,可采用难燃烧材料制作。输送空气中含有爆炸危险性气体、蒸气和粉尘的排风管,不应暗设。甲、乙类生产厂房内的通风系统和排除空气中含有爆炸危险性物质的局部排风系统的活动部件及阀件,应采取防爆措施。正压室送风位于爆炸危险区域的房间,当室内安装有非防爆型的仪表、电气设备等,且难以做局部防爆处理时,应设计正压通风。正压室的围护结构应严密,宜设固定窗和两道密闭门,如设可开启窗,应采用密闭型。面对爆炸危险装置的墙上不应开窗。管道、电缆、管沟等穿过地面、屋顶及墙时,应做密封处理。在门窗关闭的条件下,正压室应保持25-60Pa的正压值。送入正压室的新风量应取下列各项中的最大值:1为保证室内正压值所必需的新风量;2为稀释室内有害物质所必需的新风量;室内工作人员每人不小于50m3/h的新风量.正压通风系统必须设置备用机组或通风机,其供电负荷等级应与工艺等级相同,并且在室内应设正压指示仪表和失压报警装置,且与正压通风系统联锁。当室内正压值低于25Pa持续1分钟后,应发出报警信号,并使备用通风机自动投入运行。正压通风系统宜与室内其他仪表、电气设备的电源设程序联锁,必须先开启正压通风系统,置换室内空气,置换合格并达到设计正压值后,再向其他仪表、电气设备供电;必须在室内其他仪表、电气设备的电源切断后,方可关闭正压通风系统.正压通风系统的电气开关装置如设在正压室内,应采用防爆型。正压室送风系统的供电负荷等级应与工艺等级相同(与事故通风,电动机正压送风统一)。电动机正压通风安装在爆炸危险区域内的正压型电动机及其附属设备,应设计正压通风。正压通风的电动机及其附属设备,在运行中可能发生泄漏的外壳及连接管道内的每一部位,应保持不小于50Pa的正压值。电动机及其附属设备的正压通风量、空气阻力及空气参数等,应采用制造厂提供的数据。当缺乏资料时,风冷式电动机的正压通风量不应小于电动机冷却需要的空气量,进风温度不应超过40C,出风温度不宜高于55C。电动机正压通风系统应设置备用通风机。当一个正压通风系统固定服务于一个机组的电动机,且机组有备用时,可不设置备用通风机。电动机的正压通风系统应设置正压指示、进排风温度检测仪表和失压报警及联锁装置,当电动机内的正压值低于50Pa时,发出报警信号,备用通风机自动投入运行。正压通风系统宜与电动机的电源联锁,必须先开启通风机,置换系统内及电动机内的气体,置换合格并达到设计正压值后,再接通电动机的电源;必须在电动机的电源切断后,方可关闭通风机。电动机正压通风系统的供电负荷等级应与工艺等级相同。事故通风可能突然产生大量有害气体或爆炸危险性气体的生产厂房,应设事故排风装置.事故排风量应根据有害气体或爆炸危险性气体的性质和散发量,通过计算确定。当缺乏资料时,可按正常排风与事故排风总量不小于12次/h换气计算:但对甲、乙类生产的泵房和压缩机室,应在正常排风量外,再附加不小于8次/h的事故排风量。当事故排风系统不能使用通风机直接排出爆炸危险性气体或蒸气时,可采用诱导排风系统或送风事故通风系统。用于排除氢气与空气混合气体的事故通风系统,宜采用事故送风系统,并在顶部设自然排风口,当采用事故排风系统时,吸风口应紧贴顶棚布置,其上缘距顶棚不宜大于0.1m。事故排风的吸风口,应设在爆炸危险性气体或有害气体、蒸气散发量可能最大的地点.对于放散比空气轻的可燃气体或蒸气(氢气除外),吸风口应紧贴顶棚布置,其上缘距顶棚不宜大于0・4m•当正常排风系统兼作事故排风时,宜在可能发生事故的设备附近布置一定数量的吸风口。事故排风的排风口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不应布置在人员经常停留或经常通行的地点;2排风口与机械送风系统进风口的水平距离应符合第9.1.1条第3款规定。当排放的空气中含有可燃气体或蒸气时,排风口距发火源应大于20m;排风口不得朝向不易扩散的地段。放散极毒物质的厂房,不应设置事故排风,当必须设置时,应按进行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设有全淹没气体灭火系统的房间,应设置事故排风系统,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吸风口下缘与地面距离不宜大于0.3m;2排风量应根据灭火剂种类和要求通风稀释时间经计算确定,但不小于4次/h换气;排风总管上应设与排风机的开停而相应启闭的阀门。对于设置不易燃易爆但能对人产生窒息性作用且无色无味的气体(如氮气,二氧化碳等)压缩机的生产厂房应设置事故通风系统,事故排风量应根据窒息性气体的性质和散发量,通过计算确定。当缺乏资料时,可按正常排风与事故排风总量不小于12次/h换气计算,并应在室内设置窒息性气体或氧气的浓度探头,当窒息性气体浓度偏高或氧气浓度偏低时,联锁打开风机。事故通风的通风机电气开关,应分别设置在室内和室外便于操作的地点,其供电负荷等级应与工艺等级相同。放散剧毒物质或爆炸危险性物质的厂房,当设置有毒气体或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时,事故通风机应与其联锁。一般厂房事故排风不需设置补风系统;对于无窗的密闭房间应设置机械补风系统,补风量为排风量的70%,事故排风系统应与补风系统联锁。4.12本规范未规定的生产厂房、控制室等建筑的空调系统设计,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规定执行。10电气10.1消防电源、配电及一般要求消防泵、消防电梯、防烟排烟设施、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系统、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以及电动的防火门、窗、防火卷帘、阀门等消防用电设备,其电源应符合下列规定:下列建筑物、储罐(区)和堆场的消防用电应按二级负荷供电:1)室外消防用水量大于30L/s的工厂、仓库;2)室外消防用水量大于35L/s的可燃材料堆场、可燃气体储罐(区)和甲、乙类液体储罐(区);消防电源的负荷分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的有关规定。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和泡沫消防水泵、防烟与排烟风机、消防电梯等重要的低压消防设备的供电,应在其最末一级配电装置或配电箱处实现自动切换。消防用电设备应采用专用的供电回路。配电设备应有明显标志。配电线路宜采用阻燃耐火电缆。消防用电设备,当采用自备发电设备作备用电源时,自备发电设备应设置自动和手动启动装置,且自动启动方式应能在30s内完成。电气装置10.2.1变、配电所(配电室)、控制室应布置在爆炸危险区域范围以外,当为正压室时,可布置在二区。对于易燃物质比空气重的爆炸性气体环境,位于1、2区附近的变、配电所(配电室)、控制室室内地面,应高出室外地面0.6m.10.2.2距可能散发比空气重的可燃气体、可燃粉尘或有可燃液体泄漏场所30m范围内的电缆沟、电缆隧道,应有防止可燃气体、可燃粉尘或含可燃液体的水进入的措施。污电缆沟通入变配电所、控制室的墙洞处应填实、密封。10.2.3电力电缆与可燃液体管道、可燃气体管道不应敷设在同一管沟内10.2.4生产设施区内电缆引至电气柜、盘或控制显示屏、台的开孔部位,应采用电缆防火封堵材料进行封堵,其防火封堵组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被贯穿物的耐火极限,且不应低于1.00h。10.2.5在可能散发比空气重的甲类气体设施内的电缆应采用阻燃型,并宜架空敷设。电气线路宜在有爆炸危险的建、构筑物的墙外敷设。10.2.6在爆炸性气体环境内,低压电力、照明线路用的绝缘导线和电缆的额定电压,必须不低于工作电压,且不应低于500V。工作中心线的绝缘的额定电压应与相线电压相等,并应在同一护套或管子内敷设。10.2.710KV及以下架空线路严禁跨越爆炸性气体环境,架空线线路与爆炸性气体环境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杆塔高度的1.5倍。在特殊情况下,采取有效措施,可适当减少距离。10.2.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设计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的有关规定执行。消防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统10.3.1下列场所应设置消防应急照明:生产设施区的露天地面层;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配电室、防烟与排烟机房、自备电源室(包括发电机房、UPS室和蓄电池室等)、通讯机房、大中型电子计算机房、中控室等电气控制室、仪表室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正常工作的其他房间。10.3.2火灾发生时需正常工作的房间的消防应急照明,应保证正常照明的照度,连续供电时间应满足火灾时工作的需要,且不应少于3.0h。3.3消防应急照明在主要通道地面上的最低水平照度值不应低于1Lx,消防应急照明灯具和疏散指示标志灯具的蓄电池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30min。3.4设置消防疏散指示标志的场所,不宜采用蓄光自发光疏散指示标志。10.3.5生产设施区露天地面层设置的工作照明可兼用消防应急照明,且应满足本规范第条的有关规定。防雷和防静电10.4.1生产设施区内建筑的防雷分类及防雷措施,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有关规定执行。10.4.2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圭寸闭气罐,当高度小于或等于60m,顶板厚度大于等于4mm时,可不设避雷针、线保护,但必须设防雷接地。其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接地点应沿设备外围均匀布置,其间距不应大于30m。10.4.3在爆炸危险环境内,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采用专业的接地线可靠接地,包括安装在已接地的金属结构上的电气设备,并不得利用输送易燃物质的管道;爆炸性气体环境的金属管线,电缆的金属包皮等,只能作为辅助接地线。10.4.4在爆炸危险区域的接地干线应在不同方向不少于二处与接地体连接。10・4.5可燃液体储罐的防雷和防静电设计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074的有关规定执行。10.4.6防雷和防静电接地与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宜采用共用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值应取其中最低值。10.4.7可燃气体、液化烃、可燃液体和煤粉等可燃固体的管道,在进出装置或单元处,应设置静电接地设施。附录A防火间距起止点A.0.1区域规划、工厂总平面布置,以及生产设施内平面布置的防火间距起止点为:设备——设备外缘建筑物(敞开或半敞开式厂房除外)——最外侧轴线敞开式厂房——设备外缘半敞开式厂房——根据物料特性和厂房结构型式确定铁路——中心线道路——路边码头——输油臂中心及泊位汽车装卸鹤位——鹤管立管中心线储罐或罐组——罐外壁架空通信、电力线——线路中心线生产设施(厂房)——最外侧的设备外缘或建筑物的最外侧轴线附录B耐火保护材料的设计规定B.O.1簿型防火涂料分有机溶剂型和水性型两种,均为膨胀型防火涂料;通常由有机树脂、发泡剂、阻燃剂、碳化剂等组成,其原理为涂膜受热软化后,发泡剂发生分解并产生气体,气体使软化的涂膜鼓泡、膨胀,使其脱水形成膨胀层的骨架,从而形成隔热良好的发泡层,耐火极限可达2.00h以上。B.O.2厚涂型防火涂料为隔热型防火涂料(或称无机型防火涂料);主要由无机成膜物和耐火填料组成(多为无机物,其胶结料多为水泥),通过涂层的不燃性能而防燃,阻止火焰的转播而阻燃,耐火极限可达3.00h以上。表B.0.2—1中防火涂料代号NB、WB、NH、WH依据《钢结构防火涂料》GB14907的规定确定。表B.0.2—1钢结构的防火涂料名称、代号及涂层厚度范围名称代号涂层厚度范围(mm备注室内簿型防火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麻风的临床护理
- 紫癜的临床护理
- 【小学】重阳节主题班会课件 爱在重阳
- 巨细胞动脉炎的健康宣教
- JJF(陕) 086-2022 同轴度测试仪校准规范
- 课课件-严重创伤
- 《设计变更讲座》课件
- 学期班级教学计划任务工作安排
- 《放置冠状动脉支架》课件
- 学生自主管理与评价方案计划
- 器械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 英语四线三格线A4纸打印
-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综合试点业务培训班课件 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
- 外墙保温防火措施
- 介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思维导图+要点必背】 高考英语能力提升必背清单 (全国通用版)
- 菏泽学院中外教育史期末考试复习题
- TQGCML 757-2023 硫酸钙晶须规程
- 驾培学校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
- 房屋互换协议(4篇)
- 半月板损伤护理PPT
- 孟子三章文言文对比阅读测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