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检测题-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1页
第四单元检测题-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2页
第四单元检测题-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3页
第四单元检测题-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4页
第四单元检测题-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检测题一、积累运用。(30分)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A.卑劣(bēi)蛮横(hèng)反诘(jié)束缚(fó)B.逸事(yì)浩劫(jié)拙劣(zhuó)丰硕(shuò)C.溺水(nì)奔走(bēn)堕落(duò)倘若(tǎng)D.枷锁(jiǎ)肤浅(fū)萦绕(yíng)气氛(fēn)2.下面字形有误的一项是()(3分》A.若无其事格物致知出类拔萃不修边幅B.强词夺理如日中天挑拔离间阳奉阴违C.自圆其说暴风骤雨行将就木分崩离析D.相辅相成融为一体一呼百应招摇撞骗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A.聪明的重庆人因地制宜,依山建楼,跨水筑桥,让重庆呈现一种独特的美。B.晚上,我悠闲地在花园里散步,明亮的路灯戛然而止,四周一片漆黑,原来是停电了。C.课间十分钟,班上的“开心果”小松使尽浑身解数,搞怪逗乐,整个教室充满了欢乐的气氛D.留学生小婷对故乡的思念与日俱增,收看国际频道成了她每天的必修课。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千百年来的先贤哲人们给我们留下了灿烂辉煌的许多精神财富。B.据介绍,这次公车改革将涉及近5000多辆公车。C.本次客机失事,再次引发了人们对过往失联航班的追忆。D.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手机综合症”是一种病,而是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防止孩子不玩手机。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无误的一项是()(3分)A.“一二·一”是昆明的光荣,是云南人民的光荣。B.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C.名人和凡人差别在什么地方呢。名人用过的东西,就是文物了,凡人用过的就是废物。D.所幸,奥林匹克主义没有成为这场浩劫的牺牲品,而是无所畏惧,无可指摘地挺了过来。6.综合性学习。(15分)【材料】新学期开学,伴随的是学校教室的打扫和布置。在开学前两天,某地多家家政公司接到了来自学生家长的订单,这些学生家长都是预约钟点工到学校做教室卫生。对于这件事,网友们开启了一轮辩论。有人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也有人说,假期开学打扫教室的要求很高,边边角角都要打扫一遍,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存在困难…(1)针对【材料】中的“雇人打扫教室”一事,某班同学准备以“该不该雇人打扫教室”为辩题,进行一场辩论赛。正方的观点是“应该雇人打扫教室”,假设你是反方辩手,请陈述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至少说出两点理由)(8分)(2)请你结合我国的教育方式,给“雇人打扫教室”的家长发一条邮件,对他们进行劝阻。要求:邮件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30个字。(7分)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18分)竹鸡之性,遇其俦①必斗。捕之者扫落叶为城,置媒②其中,而隐身于后操罔③焉。激媒使之鸣闻者随声必至闭目飞入城直前欲斗而罔已起。无得脱者,盖目既闭则不复见人。鹧鸪性好洁,猎人于茂林间净扫地,稍散谷于上,禽往来行游,且步且啄,则以竿取之。麂行草莽中,畏人见其迹,但循一径,无问远近也。村民结绳为环,置其所行处,麂足一挂,则倒悬于枝上,乃生获之。江南多土蜂,人不能识其穴,往往以长纸带黏于肉,蜂见之必衔入穴,乃蹑寻得之,薰取其子。虫鸟之智,自谓周身矣,如人之不仁何?[注解]①俦:同类。②媒:媒介物。这里指用来诱感竹鸡的鸟。③罔:同“网”,捕猎的工具。7.对文中加点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古代,“城”的本义是“都邑四周的墙垣”,由此可以推测文中的“城”为“围墙”之意。B.成语“循序渐进”中“循”是“顺着”“按照”的意思,以此推断,“但循一径”中的“循”也可以解释为“顺着”“按照”。C.“往往以长纸带黏于肉”和“以其境过清”中的“以”的含义是一样的,都是“拿的意思。D.“乃蹑寻得之”中的“蹑”有“放轻(脚步)”“跟踪”等义项,依据前后语境,此处应选“跟踪”之义。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段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激媒使之鸣闻者/随声必至/闭目飞入城/直前欲斗/而罔已起B.激媒使之鸣/闻者随声必至/闭目飞入城/直前欲斗/而罔已起C.激媒使之鸣/闻者随声必至/闭目飞/入城直前/欲斗而罔已起D.激媒使之鸣/闻者随/声必至/闭目飞入城/直前欲斗/而罔已起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1)禽往来行游,且步且啄。(2)虫鸟之智,自谓周身矣,如人之不仁何?10.请结合本文及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人类应该怎样正确处理与自然的关系。(6分)【链接材料】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吕氏春秋》(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22分)讲规则的人,才有高洁的灵魂韩青①当年,孟子离开齐国,停留在休邑,公孙丑问道:“做官不受俸禄,合乎古道吗?”孟子说:“不是的。在崇邑我见到了齐王,退下来就有离去的意愿,不想改变,所以不受俸禄。随后齐国有战事,不能提出离开的请求。在齐国久留并不是我的本意。”这里边就包含着这样一个规则:无功不受禄。如果孟子当时接受了俸禄,而自己又没有做什么,那么就说明他是一个不讲规则的人,而这样的人,自然不是什么君子,也不会成为什么圣人。可见,一个人只有牢记规则,他才会做正确的事。②《道德经》中有言:“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可见,得道之人之所以与世俗之人不同,就是因为前者依靠的是道,而道,就是规则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要想做一个正常的人、大写的人就必须遵守规则,并将规则深植心中。事实早已说明:古今中外,那些杰出的人物无一不是守规则的人。③由此可见,无论做事还是做人,都要把规则带在身边,就是说,规则在,我们才能更好地成事、成人。④《世说新语》中有这样的记载。当年,康僧渊在豫章时,在郊外建造了一个用来修行的住所。他独居在那里研习、讲论佛理,并且专心致志地加以体会。可是,后来很多人都来探望他,甚至来者络绎不绝,而这严重影响了他的修行。再说,他无法忍受这种有名气的生活,于是偷偷离开了那里。而他离开那里的一个最重要原因就是他要遵守心中的规则一不想跟名利之类的东西纠缠在一起。可见,规则在关键时候挺身而出,为他保驾护航,让他继续过自己想要的淡泊生活。如果他丢失了规则,那么他就会重新回到这个俗世,继续做一个俗人。⑤其实,每个人都想做自己的主人,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自己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领要有自己做人的规则,并且,沿着自己的轨道前行。就像康僧渊一样。要很好地遵守、运用规则,才能让它真正发挥作用。⑥一位诗人曾写道:“规则如冬,为你降下高洁的雪。”规则虽然像冷酷的冬天,可是,正是因为这样的苦寒,它才会为我们降下一场场高洁的雪。(选自《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20年第6期,有剧改)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4分)12.第④段主要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