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学案_第1页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学案_第2页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学案_第3页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学案_第4页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带格式的:行距:固定值1磅自学指导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1.1社会生活与化学学习目标1、注意和发现身边的化学物品和现象。2、认识化学课的学习内容。3、感受化学实验中出现的ー些奇妙的现象。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化学课的学习内容。难点::感受奇妙的化学现象并产生猜想。学习过程及指导自学指马ー1、阅读课本2—5页,阅读后分组讨论5分钟。2、就下列方面,学生发言,列举知道的化学物品和现象:(1)、家里的塑料。(2)、用化学纤维做的衣服。(3)、食品中的添加剂。(4)、制作交通工具的材料。(5)、药品。(6)、与化学相关的生命现象。(7)、化学对社会的作用。自学指导二观察趣味实验,谈感受。练习巩固ー、必做题1、下列不属于化学这门自然科学研究范畴的是( )A、物质的组成 B、物质的运动状态C、物质的变化与性质D、物质的用途与制取2、化学是ー门非常有趣的学科,生活中有许多物质都与化学有关,请你判断下列所列举的物质与化学研究关系不密切的是( )①塑料②化学纤维③色素④电磁波⑤蛋白质⑥氢氧化铝片⑦阳光A、B、④@@C、④⑦D⑤⑦3、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见到以下说法或做法,其中没有科学性错误的是()A、100%天然果汁,绝对不含化学物质B、“绿色食品”是指安全、无公害的绿色营养食品C、富含营养成分的物质摄取的越多越好D、吸烟、酗酒有害健康4,专家把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所得的食品叫做绿色食品,海洋提供的食品叫做蓝色食品,通过微生物发酵制得的食品叫做白色食品.下列属于绿色食品的是( )A、大米B、海带C、酸奶D、食盐5、你认为不利于学好化学的方法是( )A、学好化学要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B、重视实验室学好化学的必要条件C、化学是ー门独立的科学,无需注意与其他学科的渗透和联系D、学习化学,要注意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认识物质的组成、变化和性质6、某果冻的标签中写着,“配料:水、白砂糖、果汁、卡拉胶、柠檬酸、乳酸钙、甜蜜素、山梨酸钾、食用香精、柠檬黄、胭脂红”。其中山梨酸钾是防腐剂,加入防腐剂的作用是,柠檬黄、胭脂红是色素,它的作用是,食用香精的作用是。7,对化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想制什么物质就可以制什么物质B、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C、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注意环境保护,使人类生活得更美好D、不仅研究自然界已经存在的物质,还要根据需要研究和制造自然界不

存在的新物质8、在你喜欢的小食品、饮料中常会含冇ー些食用色素,下列关于食用色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色素能使食品的外观更具美丽B、被认可的使用色素,其所谓的无害只是相对的C、食用色素可以经常或大量地使用D、绝大多数食用色素并不含有营养成分,不能把它误作调味品而滥用9、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所示一些节日喜庆用品,与化学有密切关系的是()①红色中国结②鞭炮③糖果包装纸④气球A、①②③B、C、②③④D、①②®®10、同学们吃小食品时,在包装内常常会看到ー个盛有白色颗粒固体的小纸袋,袋里面装的是,它的作用是。]1、化学课的学习内容是«二、选做题12、你家里有哪些用品是那料的?你能说出你的学习用品是什么材料制成的吗?13、在你的生活环境中进行观察,找出你感兴趣但不知原因的现象,并建立问题档案,这些问题也许在你今后学习过程中能得到答案。课前预习:1、你所知道的常用化学仪器有哪些?2、在实验室里如何取用所需的液体药品或固体药品。3、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应注意什么?1.2化学实验之旅学习目标1、认识常用的化学仪器,了解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2、学会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等化学实验常用操作。3、了解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养成良好的化学实验习惯。学习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常面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会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等化学实验常用操作。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学习过程及指导自学指导ー参观实验室要点:(1)、进入化学药品室,看看化学药品柜中的药品摆放有什么规律?(2)、进入化学仪器室:看看哪些是你认识的?说出它们的名称。(ー边参观,ー边交流)自学指导二1、阅读化学实验室规则。2、阅读并记忆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介绍。自学指导三常用操作练习(边听边实验)1、固体药品取用操作要点:。2、液体药品的取用操作要点:(1)、:⑵、:⑶、;3、给物质加热操作要点:(1)、;⑵、;

⑶、;4、仪器选择仪器操作要点:(1)、;(2),;(3)、〇自学指导四1、阅读实验室的安全知识。2、完成课本检查站。练习巩固ー、必做题1、下列实验应注意事项不正确的是( )A、不能用手接触药品 B,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气味C、不得尝试药品的味道D、实验剩余的药品要放回原瓶2、下列关于药品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用试管取固体药品,未说明药量时,一般只需盖满试管的底部②取用液体药品,未说明药量时,一般取1毫升ーー2毫升③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酒精的体积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④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3A、全部正确B、①②C、①③④D、①②④3、下列操作或做法正确的是( )A、未经老师允许,擅自把实验室的药品帯回家B、用滴管滴加液体完毕,把它放在桌面上C、实验室中用尝味道的方法鉴别食盐和蔗糖D、实验室完毕,把仪器洗涤干净,并整理好实验桌4、液体药品通常保存在 里。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量出体积,量取液体时,眼睛的视线必须与液体的在同一水平线ヒ,再读出液体的体积数。如果仰视读数会,如果俯视读数会〇倾倒液体时,取下瓶塞要放,标签要向着。瓶口要试管口。5、用已燃着的的酒精灯去引燃另ー只酒精灯可能产生的后果是,一但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最便捷的灭火方式是。6、请把下列错误的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填在横线上。(1)用过的胶头滴管未经清洗去取另ー种试剂。(2)给外壁冇水珠的试管直接加热。(3)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对着他人。(4)用嘴吹火酒精灯。(5)取用细ロ瓶中的液体时,细ロ瓶的标签没冇正对着手心。二、选做题1、下列仪器不能做反应容器的是( )A、量筒B、烧杯C、试管D,锥形瓶2,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是( )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②加热前试管外壁上的水没有擦干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④加热时没有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⑤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液体的中上部A、①③⑤B、②®⑤C、②③④D、③©⑤3、正确量取15毫升液体,应选用的ー组仪器是( )①5毫升量筒②10毫升量筒③20毫升量筒④胶头滴管A、③④B、①②④C、(2)@D、只有③4、自主探究: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的火焰中,约1s一2s后取出,可观察到处的火柴梗最先碳化,说明 温度最高,因此加热时,试管应放在酒精灯的上。课前预习: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分别是什么?3、怎样观察实验?1.3物质的变化学习目标1、体验对各种变化现象的观察过程。2、认识观察和思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3、认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基本特征。4、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5、初步学习观察化学变化的方法。6、理解反应现象与本质的联系。学习重点、难点重点:观察的重要性及其方法,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学习过程及指导自学指导ー1、阅读课本所列五个变化,观察、联想,及时填空。2、在上述实验变化过程中,有的只是变化,但是它们的没有变化,即没有。3、结论 4、完成检查站。5、教师讲述液晶被发现的过程。自学指导二I、演示课本试验,认真观察、填表。2、结论 自学指导三发光、放热、放出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吗?水受热沸腾前有大量的气泡冒出,这是化学变化吗?黄泥水静置一段时间后,上层是透明的,经搅拌变浑浊,这个搅拌过程是化学变化吗?自学指导四阅读课文,填写“检查站”中的表格,交流,教师归纳。练习巩固ー、必做题1、日常生活中发生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电灯发光B、洗衣服晾干C、煤气燃烧D、水结成冰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一定同时发生B、在化学变化中不会伴有物理变化C、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伴有物理变化D、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3、判断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A、发出耀眼的白光B、生成白色粉末C、镁条逐渐变短D、放出大量的热4、下列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A、铁片燃烧B、镁带燃烧C、玻璃破碎D、火药爆炸5,下列对火柴燃烧时所伴随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发出明亮的火焰B、放出热量C、生成黑色的固体D、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6,中华民族有许多传统的风俗习惯,例如除タ之夜,人们燃放鞭炮欢庆新年的到来,在鞭炮燃烧的过程中,鞭炮的纸皮破碎属于变化,判断的依据是;鞭炮中的火药燃烧属于变化,判断的依据是。7、小明与同学讨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时,明确了几个问题: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主要有:!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8、下列内容可能是指①反应条件②反应现象③实验结论。试从这三者中选择合适的内容(用序号回答),分别填在下面的横线上。(1)点燃硫粉ー,硫粉燃烧ー,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ー,硫粉变成二氧化硫气体ー〇(2)加热碱式碳酸铜固体,绿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管壁出现小水滴ー,同时生成•种能使成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明生成了氧化铜、水、二氧化碳〇9、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A、有颜色变化B、有气体生成C、放出热量和发光D、有"新物质生成

10、化学变化就在你身边,请你判断,ド列事实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剩饭变馔B、自行车生锈C、牛奶变酸D、玻璃杯被摔碎11、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回答ド列问题:(1)夹持镁条的仪器是(2)实验时伴随的现象是、、,其中能说明镁条燃烧时化学变化的实验现象是。(3)实验完毕后,发现桌面被烫坏了,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是(4)写出这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12、化学探究活动或探究实验,通常要注意观察物质变化全过程,观察的主要内容是:反应前的现象(如反应物的、),反应进行时的现象(如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现象如ヽヽヽヽ),反应后的现象(如生成物的、)三个阶段现象。并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描述和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二、选做题13、点燃ー张白纸,观察燃烧前、燃烧时、燃烧后三个过程的现象,填入下列表。现 象燃烧前燃烧时燃烧后14、联系生活实际,想ー想:我们常见的变化中哪些是物理变化?哪旳是化学变化?将你的想法和同学们交流。课前预习1、你知道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吗?2、你想用什么方法来验证自己的假设?3、你用那些方法去收集所需资料?4物质性质的探究学习目标了解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的含义。2、体验到科学探究是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3、认识如何探究物质的性质。4、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如何探完物质的性质,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难点:逐步提髙学生对探究活动的认识和参与程序。学习过程及指导自学指导ー1、阅读教材内容,回答(I)、叫做化学性质。(2)叫做物理性质,如ヽヽヽヽ和等。2,记忆。3、完成课本21页讨论与交流。自学指导二1、探究活动:金属铜化学性质的探究。2、学生阅读,完成下列问题:(1)、科学探究的步骤:一一一(2)、一般来说,在以上步骤中,ZZ 是中心环节。3、完成检査站。练习巩固一、必做题TOC\o"1-5"\h\z1、通常情况下,物质的物理性质可直接观察或用物理方法测定。下列表述中属于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A、酒精容易燃烧B、稀有气体一般情况ド性质比较稳定C、二氧化硫是ー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2,对考试用的纸张来说,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白色的B、不溶于水C,可燃性D、易撕碎3、下列关于铜性质的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纯净的铜是有金属光泽的红色固体B、铜的密度比水大C、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延展性D、在加热条件下,铜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4,物质的下列用途中,利用了该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用水银作温度计B、用金属鸨制成灯丝C、用酒精作酒精灯中的燃料D、用铁制成剪刀、锤子等5、请区分下列各组物质并说明是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1)白酒和自来水方法:,结论:是白酒,是自来水。这是根据他们的性质不同来区分的。(2)厨房里的白糖和食盐方法:,结论:是白糖,是食盐。这是根据他们的性质不同来区分的。(3)岩石和石蜡(用二种本质不同的方法区分)(参照ヒ面的要求回答)方法一: 方法二: 〇6、下列描述中,不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A、食盐易溶于水 B、水在4°C时密度最大C、镁条在空气中能燃烧 D、ー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7、一元硬币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ー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吸一下。“拿磁铁吸一下”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实验B、假设C、观察D、做结论8、1806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电解法从苏打中得到ー种新金属,他对新金属做了如下实验:取ー块新金属,用小刀切下ー小块投入水中,金属浮于水面与水发

生剧烈反应,立刻熔化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在水面急速转动,发出嘶嘶声,并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根据上面的叙述,归纳出这种金属的物理性质:(I)颜色。(2)密度(3)熔点(4)硬度(5)状态,化学性质.9、物理性质一般是指物质 10、在空气中加热铜片时,观察到的现象是11、将你所知道的具有下列性质的物质填写到表格中并与同学们相互交流。物质性质物质名称物质性质物质名称物质性质物质名称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常温为固态有颜色有气味肠胃为气态二、思考题12、自主探究: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提出了如ド的问题:石蜡的性质如何?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有何现象产生?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物质?并进行了如下探究:(已知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溶于水,硬度 』(2)点燃蜡烛,观察到石蜡,说明石蜡的熔点0观察蜡烛的火焰分为,把ー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为1s后取出可以看到的现象是,结论:〇(3)在把ー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震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蜡烛燃烧的生成物为。课前预习:1、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空气的“海洋”里,你知道它的成分吗?2,科学家是怎样发现空气组成的?3、你能举出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吗?4、怎样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5,怎样用实验证明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大于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6、怎样用实验证明呼出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大于吸入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第一章《大家都来学化学》检测题ー、选择题1、下列各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由物质分类知识可知,属于同•类物质的ー组是()A.红磷、医用酒精、甲烷B.加碘盐、纯碱、石灰水C.食醋、氧气、酱油D,海水、糖水、雨水2、(06兰州)下列物质中,前者是单质,后者是混合物的是()A干冰、石油8水、啤酒C氢气、氯化钠D水银、石灰水3、(06兰州)人们对空气污染程度的关注不断加强,我市也是空气污染较严重的城市之一。下列气体中可造成空气污染的有:①NO2②NO③CO④CO2⑤SO2()A.①②③⑤ B.②③©⑤ C.①②③@D.①②©⑤4、(06广东肇庆)下列家庭常用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牛奶 B.酱油 C,蒸储水D.葡萄酒5、(06广西柳州)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观察到白烟的是()A、PB、SC、H2D、CO6、(06河北)从空气质量报告中可以看出,造成我市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下列对其形成主要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环境绿化不好,粉尘随风飘扬 B,生活和生产中燃烧煤炭C.エ业生产排放废水 D,机动车排放尾气7、(06河南非课改)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A.胆帆洁净的空气 B«液氧 碘酒C,冰水共存物纯碱 D。盐酸加碘食盐8、(06河南课改区)ド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A)冰水共存物、干冰、氮气(B)石油、煤、天然气(C)洁净的空气、氯化氢、液态氧(D)纯碱、酒精、水银9、(06长春市)生活离不开水。下列各种水,属于・纯净物的是()A,矿泉水 B、蒸储水 C、海水 D、糖水10、(06长春市)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需要空气中的()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D、稀有气体11、(06吉林省)通过化学的学习,我们重新认识了早已熟悉的空气和水,知道了自然界的水是()A、纯净物B、混合物 C、氧化物D、化合物12、(06江苏南通)1777年舍勒在《火与空气》ー书中指出:空气由两种性质不同的“火空气”和“浊空气”组成,其中“火空气”可以帮助燃烧,维持生命。(下列物质不能与“火空气”发生反应的是()A,木炭 B.石蜡 C.烧碱D.乙醇13、(06江苏苏州)《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关于资源环境发展的目标,其中有利于控制我市空气污染的是()

A.二氧化硫年排放总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5%以上B,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5%以上C.氨氮等主要水污染物年排放总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8%以上D.通过资源空间配置,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14、(06江苏南通)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食用醋 B.天然气C.含碘盐D.蒸徳水15、(06江苏南通)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冇关氧气说法错误的是()A.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B.用加热高镒酸钾的方法可以制取氧气C,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D・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溅,产生黑色固体16、(06江苏徐州)水冷却后,除了会凝固成冰晶体外,还会形成玻璃态。它是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ー1080c时形成的,玻璃态的水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减小B.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膨胀C.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是物理变化D.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是化学变化17、(06江苏徐州)夏天从冰箱中拿出ー瓶饮料,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说明空气中含有()A.二氧化硫B,稀有气体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18、(06辽宁省锦州)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在空气中加热铜片,铜片表面有黑色固体生成19、(06山西太原)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电解水B.木炭跟氧化铜的反应C.红磷燃烧D.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20、(06上海)水是生命的源泉,下列“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矿泉水B、蒸储C、雨水 D、自来水21、(06韶关)下列物质中属ア纯净物的是()A,银B.碘酒C.不锈钢D.矿泉水22、(06四川雅安)据报道,某地一名幼女误将涂改液当饮料吸食,食道被严重烧伤。经医院检测后发现,涂改液中含有苯、甲基环己烷等多种有毒物质。由此可知,涂改液属于()A.混合物 B.纯净物 C.单质D.化合物23、人类需要洁净的空气。目前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中的污染物不包括()A、可吸入颗粒物B、二氧化碳C、二氧化氮 D、二氧化硫24、(06厦门)小明发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他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C.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

D.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25、(06厦门)小明利用蜡烛进行下列实验,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切ー小块蜡烛放入水中,蜡烛浮于水面,说明蜡烛的密度小于水B,用空气流可吹灭蜡烛的火焰,说明物质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C,在密闭容器中,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D.燃烧的蜡烛质量与收集到的生成物质量相等,说明实验结果符合质量守恒定律26、(06厦门)小明用右图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正确的是()A.使用红磷的量多或少,都不会影响实验结果B,燃烧足够的红磷可使进入容器的水占容器的4/5C.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容器内压强下降,水面上升D.红磷ー燃烧完,就要立即观察,并记录水进入容器的刻度27、(06益阳)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〇A.空气中分离出来的稀有气体B.部分结冰的蒸储水C,冶炼铁矿石后得到的生铁 D,加热高镒酸钾反应后的剩余物第二章认识空气、保护空气1空气的成分学习目标1,认识空气的成分,说出各成分的大致含量。2、了解混合物及纯净物的概念。3、知道空气各成分的主要用途。4、体会呼出和呼入的气体成分含量的探究过程和方法。学习重卢难点重点:空气的卡要成分及其体积分数、混合物与纯净物。难点:混合物与纯净物的概念及其运用。学习过程及指导自学指导ーI思考回答:1、“空旷”的野外,在ー个瓶口向下的无盖瓶中,那里有什么东西?2、请你列举ー个实实在在感觉到空气存在的例子。3、空气与我们的生活有何关系?空气的成分是什么?(空气是一种物质吗?如何测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自学指导二1、演示实验,观察填课本表格。2、记忆要点,空气中体积成分。自学指导三阅读教材内容,讨论归纳。(1)、空气中各种成分的体积分数是多少?(2)、空气的组成是怎样发现的?(3)、氮气和稀有气体有什么特性和用途?(4)、空气各组成成分的比例是否固定不变?自学指导四1、Cu、CuO,〇ら'.©。。』好它们分别代表什么物质?如果Cu和CuO两种粉末混在ー起,能叫做铜粉吗?把。ッ和川,混合起来呢?2X结论:(1)、混合物是 (2)'纯净物是练习巩固ー、必做题1、空气中的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2,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约为( )A、5:1B、1:5C、!:4D、4:53、2004年人类对火星的探索取得了重大突破,右图是火星大气成分含量示意图。与空气的成分相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火星大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小于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B、火星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小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C、火星大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D、火星大气中有稀有气体,空气中没有稀有气体4,空气的成分按体积百分数计算,大约为氮气占,氧气占,占0.94%,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5、某同学发现饼干受潮会变软。该现象说明了空气中含有〇请你结合生活经验或化学知识另举两例说明空气中含有这种物质。 6、気气常用来填充汽艇和气球,这是利用。7,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在包装食品时可以采用真空包装或冲入保护气的方法,对于一些易腐的食品,常常冲入氮气以防腐,原因是。8、首先证明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科学家是()A、普罗斯特里B、舍勒C、阿伏加德罗D、拉瓦锡9、在100毫升空气里,氧气大约占()A、2.I千克B、21升C、21克D、21毫升10、若将1升空气中的氧气清除,剩余气体的体积为()A、0.5升B、0.21升C、0.78升D、0.79升11、下列关于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消耗的是氧气B、产生大量白雾C、产生大量白烟D、生成五氧化二磷12、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较活泼的气体是()A、水蒸气B、氮气C、氧气 D、二氧化碳

13、如果把自然界水中溶解的气体收集起来,分析的结果是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21%,而氯气则小于78%。此现象说明〇14、已知: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镁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固体),能否用镁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简要说明理由15、为测定空气中氧气所占的体积分数,某同学设计了如ド图所示的实验,在ー个耐热活塞的底部放ー块(足量)白磷,然后迅速将活塞压下,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冷却至原来温度时,慢慢松开手,活塞最终将回到刻度处,试回答白磷燃烧的原因016、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纯净的食盐水B、冰水混合物C,净化后的空气D、自来水17、我们经常接触到的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矿泉水B、铜丝C、食醋D、人体呼出的气体18、将人呼出的气体收集在集气瓶中,加入呈请的石灰水震荡,便混浊,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A,二氧化碳B、氧气C,水蒸气D、其它气体4,下列广告语从化学角度看,没有科学性错误的是()A、“K”牌咖啡,滴滴香浓,绝不含任何化学物质B、“雪山牌”矿泉水,真正的纯水C、“大自然”牌蔬菜,天然种植,真正的“绿色”食品,不含任何金属元素D、为预防甲状腺疾病,请使用合格“碘盐”19、某盛满空气的容器内约含有氮气8L,则该容器的总体积约为()A、6LB、10LC、8LD、30L20、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中,每天都要接触很多物质,如:①海水②白酒③铜④自来水⑤空气⑥牛奶⑦食醋⑧铁粉⑨糖水⑩氮气属于混合物的有: (填序号,下同)

属于纯净物的有: 21、冇我国已故著名化学实验家吴蕴初先生创办的上海天原化工厂,目前生产的液氯含氯99.6%,含水小于0.05%。在化工生产中这种氯可看作〇(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2、下列物质中是混合物的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糖水23、下列关于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B、混合物一定有两种物质组成C、纯净物指含有一种元素 D、混合物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24、下列江亭常用的调味品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酱油B,食醋C、白酒D、白糖25、下列物质不属于混和物的是()A、矿泉水B、水煤气C、汽水D、蒸储水26、擦玻璃时,人们时常先在玻璃上“哈气”,再擦会更干净,这一事实说明与空气相比“哈气”含较多的(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27、列举两种在生活中常见的混合物,试说出它们分别是由哪些物质组成? 28、现有半盆水和ー只空杯子,不用其它物品,你能说做ー个简单实验,证明空杯子实际上是不空的?课前预习:1,空气的污染源有哪些?2、常见的空气污染物有哪些?2.2保护空气的纯净清新学习目标1、感受生活环境中空气质量的对比。2、知道造成空气污染的污染源和污染物。3,认识空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空气污染的意义。4、了解防治空气污染的各种措施。5,树立保护空气清新的环保观念。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空气的污染源,空气的污染及防治。难点:树立环保观念。学习过程及指导1、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1)空气是怎样被污染的?(2)常见的空气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有哪些危害?(3)如何保护好大气环境?2、记忆。3、做习题2.2练习巩固1、目前我国城市空气质量H报的监测项目不包括()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二氧化氮 D、可吸入颗粒物2、许多城市都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原因是燃放烟花爆竹时()①产生有毒气体②产生噪音③产生粉尘④易引起火灾A,①②®④B,①®@C、②④D、②③④3,下列活动中,对人类生存环境不会造成污染的是()A、有些农民将球后农作物的秸秆就地焚烧 B、随意排放生活污水C、燃烧含硫量较高的煤 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4、向空气中排放下列气体,不会造成污染的是()A,二氧化氮B,氮气C、ー氧化碳D、二氧化硫5,污染空气的悬浮颗粒物超标,对人体会造成侵害,造成这种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面粉尘②沙尘暴③在河里淘沙④建筑工地的粉尘⑤大量煤的不完全燃烧A、①©⑤ B,①®④⑤ C、②④⑤D、③④⑤6,现代人正进入以“室内空气污染”为标志的第三个污染时期,以下不属于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是( )A、烹饪时产生油烟B、劣质粘合剂释放的甲醛等有毒物质C、水果散发出的香味 D、石材释放出的有害放射性气体7、为改善生态环境,下列措施切实可行的是()①控制工业’‘三废”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②努力完成燃煤区的改造,提高空气质量③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④将生活垃圾分类放置、处理、合理使用可再生资源A、①®③B、①®④C、②®④ D、①®③④8、现代エ业的发展使排放到空气中的、,造成了对空气的污染。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有、、。9、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气象局每日对发布的部分城市空气质量口报主要内容包括、、,被计入每日发布的空气污染物包括 、 、 等三种。

10、提倡使用ド列产品中,与环境保护无关的是()A、加碘食盐B、无磷洗衣粉C、无氟冰箱D、无铅汽油11、生活中ド列做法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A、新居装修B、随地吐痰C、开窗通风D、饮酒、吸烟12、从2000年6月起,新调整的空气质量监测指标中指出,影响空气质量的ー组主要污染物是()A、C02,あ、02B、S02,NOユ、可吸入颗粒物C、C02,〇ノ、S02D,Nz、NO/、可吸入颗粒物13、下列气体组成中,三种气体都是空气污染物的是()A、二氧化硫、氮气、二氧化氮 B、二氣化碳、ー氧化碳、氮气C、ー氧化碳、甲烷、氧气 D、二氧化硫、ー氧化碳、二氧化氮14、(1)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正常体积分数为,主要来源是:自然界中能消耗二氧化碳的是作用。(2)为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我们应提倡使用的能源是()A、风能、煤、电能B、太阳能、煤、潮汐能C、石油、核能、草木燃料D、太阳能、风能、水能(3)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被称为全球性的三大环境危机,除了上述三个方面之外,你能列举其他造成环境污染的有关因素吗?15、自主探究:今天,反污染的前线,已不单是在工厂,室内有害污染已经不容忽视。书室内污染主要有哪些?你家中是否存在?你想怎样去消除?课前预习:1、分子有哪些特性?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3物质构成的奥秘学习目标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理解分子、原子和离子的概念,了解它们的特征和存在的状态,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3、了解原子内部的构成,看懂原子结构示意图。4、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化学现象及化学反应的实质。5、了解原子的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6,感受世界的物质性,物质运动的永恒性和物质的可分性等观点。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分子、原子和离子的概念及其特征,原子的内部结构,相对原子质量。难点:解释某些现象,相对原子量,分子、原子和离子之间的异同点。[第一课时:分子]学习过程及指导自学指导ー观察实验,填写以下空白: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 2,在物理变化中,分子的性质改变。即一种分子没有变成另ー种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性质改变,即ー种分子变成另外一种分子。3、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而言,分子是保持的最小微粒。4、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由种分子组成的物质称为纯净物,由种分子组成的物质为混合物。自学指导二师生共同完成课本实验,并填空。阅读分子有多大。结论:分子的特征: ,〇练习巩固1、同一种物质在何状态ド其构成微粒的间隙最大?()A、气态B、液态C,固态D、无法判断2、秋冬季节干燥的天气易给人带来不适,为此医生建议在室内放盆热水増加空气湿度。这种方法说明( )A、分子很小B、分子之间有间隙C、分子是可以分的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3、水发生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构成水的()A、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B,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化学变化C、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D、分子发生了化学变化4、王芳用100m!酒精和100mL水配制泗精溶液,两种液体混合后,发现液体的体积小于200ml,王芳的实验证明了()A、分子变小了B、分子可以在分C、分子间有间隙D、分子在不断运动5、生活中的下列变化,是由于发生了化学变化所引起的的是()A、水蒸气冷凝成水B、食物腐败C、水变成冰D、洗衣服晒干6、分子是保持的ー种微粒。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没有变化,物质的化学性质。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发生了变化,变成别的物质的,原物质的不能保持。7、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果是由构成的就是混合物,由构成的就是纯净物。8,在下列有关叙述后的空格里,填写有关的序号。①分子的体积很小②分子在不断运动③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④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⑤分子的质量非常小(1)湿衣服晒一段时间就会变干,主要是因为。(2)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量的气体受压时体积缩小,主要是因为。(3)墨汁滴入一杯清水里,清水很快变黑了,主要是因为ー。(4)1滴水里大约有1.67X1021个水分子,说明。(5)水分子的质量大约是3X103Kg,说明。(6)即使是ー个氧分子也可以跟镁发生反应,说明。

9、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间都有间隔B、分子都是在不断运动C、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不发生变化10、用打气筒为瘪了的篮球充气,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A、分子的体积B、分子的质量C、分子间的间隙D、分子的种类11、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将深颜色的衣服和浅色的衣服浸泡在ー起,可能会使浅色衣服染山深颜色,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 )A、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B、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隙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1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A、洗衣粉晾干ー分子不停地运动B、水结成冰一分子发生变化C、干冰升华ー分子间间隔变大 D、轮胎充气一分子间有间隙13、碘能使淀粉变蓝,碘蒸气也能使淀粉变蓝,这ー现象说明»14、根据分子的性质解释下列现象:(1)酒精灯不用时必须把灯冒盖上,否则不易点燃,这说明。(2)每段铁轨之间要留有一定的缝隙,原因是〇(3)空气充满我们生存的空间,我们却看不见它,因为。(4)5毫升水和5毫升酒精混合后体积不小于10毫升,说明。15、倒开水时,当你打开暖水瓶塞时,会观察到瓶口出现白雾,白雾上升一段距离后消失,这主要是因为:①水分子很小②水分子在不断③水分子间的间隔〇16、自主探究:王安石有一首咏梅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请说出诗中蕴含的化学知识,并设计ー个实验来验证这ー化学知识。课前预习I、原子与分子由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2,物质是由哪些微粒构成的?[第二课时:原子及其结构]学习过程及指导自学指导ー1、演示动画图,思考交流。(1)、在化学变化中,反应物氧化汞的分子发生了什么变化?构成氧化汞分子的汞原子和氧原子有无发生变化?(2)、反应生成的物质——氧气和汞分别由什么微粒构成?2、结论:.自学指导二1、阅读教材,讨论如ド各题。(1)、原子与分子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2)、回忆分子的特征,归纳原子的特征。(3)、原子——分子论是怎样提出来的?(4),原子又是由哪些更小的微粒构成的?(5),原子很小,原子核和电子就更小了,所以原子里面有很大的空间。你是如何理解的?(6),为什么原子不显电性?(7),同一个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及核外电子总数三者之间有何数学关系?(8)、如何认识原子结构示意图?2、完成课本检查站。1、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C、原子不能再分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2,以下现象由原子重新组合引起的是()A、水沸腾B、水结冰C、水蒸发D、水分解3、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但原子可以再分B、核外电子在原子核外的空间作高速运动C、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构成,呈电中性D、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构成物质4、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A、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B、分子体积大,原子体积小C、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D、分子不停地运动,原子不动5、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原子一定比分子小B、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微粒C、原子是化学反应中最小微粒D、ー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6,原子是中最小微粒。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新物质的,而没有变化。科学实验证明,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电的和核外带电的构成的,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 7、用原子和分子的观点解释。(1)墙内开花,墙外香。(2)气体容易压缩,而固体、液体难以压缩。(3)液氧和氧气状态不同,但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分子大,原子小②分子之间有间隙,原子没有③分子、原子都在不断运动④分子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原子不能⑤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在分,原子不能再分。A、①③B、③⑤C、①④⑤D、①③⑤9、下列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水B、氧气C、二氧化碳D、汞10、下列事实或现象能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的是()A、水受热可以变成水蒸气B、走进花园可以闻到花的芳香C、物质有热胀的现象 D、氧化汞受热分解成汞和氧气11,用原子和分子的观点来分析下列儿种变化。①水蒸气冷凝成液态水②氧化汞受热分解成汞和氧气③50毫升酒精和50毫升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毫升④湿衣服晾干(1)①@能证明 (2)②能说明分子化学变化中,而原子。(3)④能证明 12、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这些微粒中:(1)能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有:(2)一定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有:(3)呈电中性的微粒有:(4)带正电荷的微粒有:(5)带负电荷的微粒有:(6)质量最小的微粒是:(7)参加化学反应,一定发生变化的微粒有:课前预习:1、什么是相当对原子质量?2、相对原子质量有单位吗?如果没有请说明原因。第三课时:相对原子质量学习过程及指导1、填写下列空格。原子名称氢钠铁核电荷数626核外电子总数11质子数82、已知一只小猪的质量是16千克,该小猪的质量是1千克的祛码的质量的倍?又是1克祛码质量的倍?3,阅读教材可知,ー个碳原子的质量是千克,这样小的数字在运算或记忆时方便吗?4、阅读教材内容,讨论(1)、原子的实际质量与原子的相对质量从比较的标准来看,有什么不同?(2)、相对原子质量有物理量的单位吗?5、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计算教材表中四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填入表中06、结论:叫做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练习巩固1、下列相对原子质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是以ー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之比较所得的比值B,相对原子质量就是ー个原子的真实质量C、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克”D、相对原子质量就是ー个比值,没有单位2、化学上,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I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和,如表示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则' 37 6CI35和CI5()A,原子中含有相同数目的中子 B、属于同种元素C、原子核外电子数不同 D、原子核中质子数不同3、已知一个铁原子的质量为akg,一个标准碳原子的质量为bkg,则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akgB、aC、12a/bD、12b/a4、ー种碳原子和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是12和24,则该碳原子和镁原子的质量比为()A、2:1B、1:2C,1:24D、24:1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D、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6、铀ー235是制造原子弹的ー种原料,这种铀原子的相对质量为235,核电荷数为92,其核内中子数为,和外电子数为«7、中子数为18,核电荷数为17的原子核外有一电子,核内质子数为_。8、ー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每个氢原子的核电荷数为!,每个氧原子的质子数为8,则ー个水分子共有个质子,电子总数为个,ー个水分子中所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为18,则ー个水分子中共有个中子。9、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12gB、12C、1.9993X1026kgD,1.66X1027110、碳!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I相对原子质量为14,下列关于碳14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中子数为6B、质子数为6C、电子数为6 D、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411、下列微粒中带正电的是()A、原子B、中子C、原子核D、电子12、钠原子核内有12个中子,核外有11个电子,钠原子的相对质量为()A、24B、23C、22D、1213、已知钾原子核外有19个电子,相对原子质量为39,则钾原子有个质子,个中子。14、ー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试推断在ー个水分子中共有个原子核,共有一个质子,共有一个电子。15、已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93X10.26kg,某元素的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是657XlO^kg,则该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式是。16、已知电子的质量为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846,下表是几种原子的组成和他们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种类原子核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氢1011気2224氮77714氧88816铁26262656铀9214392235通过此表可总结出如“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等结论,请你在总结出两条。(1): (2): 课前预习:1、什么叫离子?2、离子与原子的区别是什么?第四课时:离子学习过程及指导自学指导ー1、为了建立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科学家选用什么作为原子质量的比较标准?2,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则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核内有个电子层,共有个电子。自学指导二1、阅读教材内容,讨论钠原子的原子与氯原子怎样生成氯化钠?⑴、什么叫阳离子?(2)、什么叫阴离子?(3)、带上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称为什么?2、物质由ヽ或等微粒构成。1、下列关于离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种微粒B、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C,由离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显电性D、由离子构成物质中一定含有阳离子和阴离子。2,某微粒中含有10个电子,则()A、该微粒一定是原子B、该微粒一定是阳离子C、该微粒一定是阴离子D、无法确定该微粒的种类3、某ー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则它的中子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分别是()A、16、32、32B、32、32、32C、16、16、16D、16、16、324、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总数的关系为()A、•定相等B、不相等C、不一定相等D,质子数大于电子数=核电荷数5、某微粒含有16个质子、16个中子和18个电子,该微粒是()A、分子B、原子C、阳离子D、阴离子6、离子是原子在一定条件下,或电子形成的,离子的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所以电。7,某阳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核外有10个电子,核内有14个中子,则该粒子核内有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是。8、关于钠原子和钠离子的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A、它们的质子数相同 B、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C、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D、钠原子比钠离子多1个电子9、阳离子X”中有10个电子,那么X原子核的质子数为()A、!3B、7C、8D、510、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C、原子是不能再分的一种微粒D、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11、1999年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艾哈迈德、泽维尔开创了“と秒化学”的新领域,是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察化学反应的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到的是()A、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B、反应中原子的运动C,化学变化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D、原子核的内部结构12、按下列要求,举例。(1)由分子构成的纯净物,例如:(2)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气体纯净物,例如:(3)有两种分子构成的混合物,例如:(4)有多种分子和原子构成的混合物,例如13、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请各举一例: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有原子构成的物质,如:;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如:«课前预习:1、你知道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吗?2、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屮能够复燃,说明氧气具有。3、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下列化学反应。(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2)红磷在氧气中燃烧0(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0(4)蜡烛在氧气中燃烧-4、氧气具有哪些用途?第二章《认识空气、保护空气》检测题ー、选择题TOC\o"1-5"\h\z1、下列物质中含氧分子的是( )A、二氧化镒 B,二氧化硫 C、高锌酸钾 D、空气2、ユ表示氧气,还可以表示( )①氧元素;②ー个氧分子:③二个氧元素:④氧气由氧元素组成:⑤二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⑥二个氧原子A、①②③B、②©⑤ C、②④⑥D、①④⑤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是( )A、氧气 B、氮气C、二氧化碳 D、惰性气体4、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一定具有相同的( )A、质子数 B、核外电子数C、电子层数 D、最外层电子数5,下列关于原子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量只是ー个比值,它的单位为丄B、原子量是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C、原子量是一个原子的质量,以克为单位D、原子量是ー个原子的质量,以千克为单位TOC\o"1-5"\h\z6、原子中,决定原子量大小的主要是( )|A、质子数和中子数 B、质子数和电子数C、中子数和电子数 D、核电荷数和电子数7,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12克B、!2C,1.993X10-26D、1/128、分子与原子的主要区别在于( )A、分子可分割,原子不能分割 B、分子比原子体积大|C、分子比原子质量大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在分,而原子不能再分9、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B、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C、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构成物质的粒子只有分子和原子10、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B、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C、分子、原子不显电性,离子显电性D、分子、原子、离子的化学性质相同11、下列有关A原子和A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原子和A离子都具有相同核电荷数B、A原子和A离子都具有相同电子数C、A原子和A离子都不显电性

D、A原子在水中电离生成A离子TOC\o"1-5"\h\z12、在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是( )A、离子 B、原子C、电子D,分子13、化学反应前后必定发生改变的是( )A、元素种类B、原子数目 C、分子种类D、物质的质量总和14、以下对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物理性质的ー种微粒B、发生化学反应时,分子没有发生变化|C、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ー种微粒TOC\o"1-5"\h\z15、下列对分子、原子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在化学反应前后种类不变 B、原子在化学反应前后种类不变C、原子在化学反应前后总数不变 D、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16、以下是有关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氢分子能保持氢气的化学性质B、硫酸含有氢分子|C、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D、物质参加化学反应前后,其分子总数保持不变17、元素是指( )A、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 B、具有相同的中子数的原子C、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原子 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或离子18、以下是有关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硝酸、氢氧化铁的组成中都有氧元素B、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元素构成的|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微粒称为同种元素D、电子层数相同的微粒称为同种元素TOC\o"1-5"\h\z19、元素的种类决定于原子的( )A、最外层电子数 B、中子数C、质子数D、电子层数20、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稀硫酸 B、五氧化二磷C、粗盐 D、空气21、下列物质中,属纯净物的是( )A、液态空气B、液态氮 C、浓硫酸 D、稀硫酸2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煤 B.石油 C、澄清石灰水 D、液态氢2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净化的空气 B、冰和水的混合物C、髙铳酸钾受热分解后的固体产物 D、海水24、下列物质中,属化合物的是( )A、蒸储水B、氮气C、硫粉D、澄清石灰水25、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和物的是( )A、氧气 B、新鲜的空气 C、液态氧D、二氧化碳气26、下列物质中,属混和物的是( )A、铁粉B、硫粉C、水蒸气 D、液态空气27、现有下列物质:①木炭、②甲烷、③酒精、④ー氧化碳、⑤硫,其中属有机化合物的是( )

A、①④B、②③C、④⑤D、①③©TOC\o"1-5"\h\z28、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水是氧化物②硫酸钢是盐③氢氧化亚铁是碱性氧化物④苛性钠是金属⑤硝酸是酸性氧化物⑥氧化铁是碱A、①和②B、③和④C、⑤和⑥D、只有④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 B、由同种元素组成纯净物叫单质C、由不同种分子组成的物质叫化合物 D、ー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单质30、美国和日本的三位科学家以导电有机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成果荣获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在其相关技术中用碘来掺杂聚合物,使其导电能力增强,具有金属般的导电能力。碘(12)属于( )A、非金属单质 B、金属单质C、化合物D、混合物3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以及大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可以组成的化合物是( )A、Fe(NO)3B、A12(SO4)3C、Al203D、A1(NO3)3二、填空题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氧约占,氮约占02、ド列物质中:①二氧化碳;②海水:③氢气;④高镒酸钾;⑤铁(选择合适的代号填空),属于混合物的是.3、分子是微粒。原子是微粒。分子与原子的主要区别在于4、构成物质的粒子有ヽ、等。如二氧化碳是由构成的。铁是由构成的。氯化钠是由和构成的。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 氧气1认识氧气学习目标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知道氧气的主要用途,形成,“性质决定用途”这ー重要化学思想。2、学会使用集气瓶、燃烧匙、用烟钳、酒精灯等常见的化学仪器。3、初步懂得用实验来探究物质性质的科学方法。4,初步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理解化合反应的定义并能判断化合反应。5、掌握氧化反应的化学性质,会写碳、铁和石蜡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学习重点、难点重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2、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概念的建立。难点: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区别与联系。学习过程及指导自学指导ー阅读课文,总结氧气的物理性质。自学指导二1、观察老师演示实验,完成课本空格。2、完成课文中的讨论与交流。3、总结:(1),属于氧化反应。(2)、叫做化合反应。4、讨论:氧化反应与化和反应的区别和联系。自学指导三结合插图,阅读教材,总结氧气的用途。1、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氧气在任何情况ド都是无色的B、任何物质都能在氧气中燃烧C、鱼可以在水中生活,说明氣气易溶于水D、氧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2、下列用途中,不属于氧气的用途是()A、气焊、气割 B、炼钢C、宇航中作燃料D、供登山队员呼吸3,蜡烛燃烧时,发生的变化()A,只有物理变化B、只有化学变化C、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D、只有状态发生了变化4、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的气体,它在氧化反应中提供,具有性,是常用的 剂.它具有和的用途。5,根据下列变化,回答下列问题。①铁在氧气中燃烧②木炭在氧气中燃烧③磷在氧气中燃烧④蜡烛在氧气中燃烧⑤镁在空气中燃烧(1)发出耀眼的白光,用作照明弹的是。(2)生成物中含有植物光合作用所需气体的是.(3)既不属于化合反应又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4)实验前,瓶底需铺ー层细沙或水的是。6、小明在实验室在“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出现了下列问题,请你帮助他分析其中的原因:(1)铁丝未发生燃烧: (2)集气瓶底爆炸: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只是化合反应不是氧化反应B,石蜡在氧气中燃烧,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C、硫在氧气中燃烧,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D、氧化反应就是物质和氧气的反应8、ド列叙述可用氧气的物理性质解释的是()A、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着火B、把氧气鼓入炼钢炉,可以提高炉温,加速冶炼过程C、鱼可以在水中生活D、红磷在空气中能燃烧9、ド列各组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物在通常状况下都是固体的是()A、硫、铁丝B、磷、镁C、蜡烛、木炭D、磷、硫10、自主探究:小红想除去ー个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并且不能混入其它气体,你能帮助小红吗?谈谈你的做法课前预习1、实验室可以采用哪些药品制氧气?2、在化学反应中,能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和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如就是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催化剂。3、写出实验使用过氧化氢溶液、高铳酸钾和氯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3.2制取氧气学习目标1、了解催化剂的概念,知道二氧化猛在分解过氧化氢反应中的催化作用。2、理解分解反应的定义及其与化合反应的区别。3、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了解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4,初步懂得用实验来探究物质性质和制备的科学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分解反应。难点:对催化剂和二氧化钵在分解过氧化氢反应中所起催化作用的理解。第一课时学习过程及指导1、实验室制取氧气需用什么药品?需要什么条件?下面我们对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进行探究。2,学生观察现象、填表。3、完成课本讨论与交流1、2题。4、阅读解释与结论、填空。 叫做催化剂。5、用文字表达式来表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镒催化剂下产生氧气的变化06、阅读知识视窗。练习巩固1、下列对氧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氧气不溶于水B、液态氧无色C、有氧气参加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跟多种物质其反应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的作用是()A、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B、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C、使生成物的质量增加D、减慢化学反应的速率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高猛酸钾中含有氧气,加热时就可以放出氧气B,从空气中可分离得到氮气和氧气,这是ー个化学变化C、实验室用加热高镒酸钾的方法制氧气时,试管底端应略高于试管口D、凡是含有氧的物质都可以用来制取氧气。4、实验室中常用在常温下分解或加热的方法制取氧气,他们都属于变化,写出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1)(2)〇在这两个反应中都有二氧化钛,在反应中它是催化剂,在该反应中二氧化镒的质量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り。5、下列物质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是()A,空气B、氯酸钾C,高慌酸钾D、双氧水6、某气体即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应该是()A、难溶于水,比空气重B、易溶于水,比空气轻C,难溶于水,比空气轻D,易溶于水,比空气重7、小明在实验室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他应进行的第一步操作是(),最后ー步操作是()A,装药品B,检查装置的气密型C、熄灭酒精灯D、把导管移出水槽8、已知通常状况下,水是•种无色的液体,过氧化氢溶液也是无色的液体。小明不小心将盛水和过氧化氢溶液的两个试剂瓶上的标签都碰掉了,请你帮她想个办法把标签重新贴上。

9、现有一个集气瓶,想要测量该集气瓶最多能收集气体的体积,请你写出最简单的方法。10、某同学想测定某专用实验室内空气的含量,需要对室内空气取样检验。请你帮她设计ー个简单的方法,取出实验室内的空气样品。课前预习1、什么是化合反应?什么是分解反应?2、工业上制取氧气用方法,属于变化,在蒸发液态空气时,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原因是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填高或低)第二课时学习过程及指导[实验探究]用高镒酸钾制取氧气。1、注意事项:(1)、在安装实验仪器时,应遵循的实验步骤为从一到 ,从卜,到上。(2)、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固体药品怎样装入试管中?塞紧胶塞前要在试管口塞ー团玻喀棉。(4)、试管口应该稍向下倾斜。(5)、怎样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6)、用什么方法收集,为什么用排水法收集?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收集?应该在什么时候开始收集?(7)、怎样检验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并如何验证该气体是否已收集满。(8)、实验完毕时,应先将导管移开,再熄灭酒精灯。2、学生分组实验。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3、分组讨论,完成课本实验的“思考和讨论ニ4、阅读课木内容,填写实验室制取氧气:反应原理(1)、:⑵、;⑶、:装置要点:(1)、试管口应;(2)、导管不宜深入试管:(3)、铁夹要夹在距试管口处。(4)、药品要在试管底部。操作步骤:⑴、 (2), ⑶、 (4)、 (5)、 (6), (7), 收集方法:(1)、排水法:因为。(2)、向上排空气法,因为。验满方法:取ー带火星木条,,则证明氣气已收集满。操作要点:(1)、姿验结束后,应先后,以防止水倒流造成试管炸裂。(2)、如果所用药品为高镒酸钾,通常要在试管口塞,防止加热髙镒酸钾随氧气溅入导管。(3),制备出的氧气应瓶口向,正立放置在桌面上。5、观察三个反应,它们冇什么共同的特征?与化和反应有什么区别?6、,叫做分解反应。7、阅读课文,总结エ业制取氧气的办法。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练习巩固1、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碳酸 二氧化碳+水 B、氧化汞 汞+氧气C、碳酸钙 セ氯化钙+二氧化碳+水D、水 ►氢气+氧气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高镒酸钾中含有氧气,受热时放出氧气B、分解反应是ー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质的反应C,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氮气和氧气是分解反应D、对氯酸钾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的物质只有二氧化镒3、某种无毒气体的密度约为空气的5/9,且极难溶尸水,收集该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①向上排空气法②向ド排空气法③排水法A、①或②B、①或③C、②或③D①@③4、实验室用高镒酸钾制取和收集氧气时,要用到的ー组仪器是()A、集气瓶、药匙、导管、胶头滴管B、集气瓶、漏斗、量筒、铁架台C、酒精灯、蒸发皿、烧杯、石棉网D、铁架台、酒精灯、试管、导管、集气瓶5,某实验小组用高铳酸钾制取氧气并进行氧气性质的实验时,发生下列事故,试分析操作上可能的错误的原因:(1)水槽中的水染成红色:(2)试管破裂:(3)收集不到氧气:6,用高钵酸钾为原料,用排水法收集两瓶氧气,下列实验操作顺序不正确的是()A、检査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B、检査装置的气密性,先用手捂住容器外壁,再将导管末端放入水中C、给试管加热,应先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然后再集中药品的部位加热D、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7,组装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时,顺序一般为()A、自上到下,从左到右B、自上到下,从右到左

C、自下到上,从左到右 D、自下到上,从右到左8、在实验室中,收集一氧化碳可选用的收集方法是()A、排水集气法 B、向上排空气法C、向下排空气法D、排水集气法或向上排空气法9、电石是灰色块状固体,焊接金属使用的乙块气体就是由电石跟水反应制得的。(1)根据上述的描述推断,乙快气体的两点特性是ヽ0(2)实验室制取乙焕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填“过氧化氢制氧气”或“高锌酸钾制氧气”)(3)收集乙快气体应采用法。课前预习1、燃烧必须具备哪些条件?2、灭火的原理是什么?3,爆炸、缓慢氧化、自燃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4、爆炸是怎样发生的?5,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学习目标I、了解燃烧和燃烧的条件,灭火原理;了解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现象,知道它们与燃烧之间的区别和联系。2、了解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过程与方法。3、使学生在学习燃烧条件的同时,能应用到探究灭火的方法上。4、逐步了解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难点:燃烧与缓慢氧化、爆炸及自燃的区别。学习过程及指导自学指导ー1、观察课本实验,得出物质燃烧的条件。⑴、;(2),:⑶、02、阅读课文内容,了解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等有关知识。(1)、燃烧是 (2)、称为缓慢氧化。(3)、叫做自燃。3、阅读教材内容,填写课本表格,得出灭火的原理是:第一 し第二:第5、完成课本检查站。自学指导二1、[讨论交流]鞭炮为什么能爆炸?2、结论:爆炸是指»3、阅读教材,爆炸与防爆安全。练习巩固1、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发光现象的一定是燃烧B、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C、燃烧一定是氧化反应D、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就不可能燃烧2、下列情况处理不当的是()A,酒精洒在桌上燃烧时,立即用湿抹布扑盖B,炒菜时锅里的油过热着火,立即盖上锅盖熄灭C、家里用剩的汽油倒入下水道里D、实验用剩的药品放入指定容器内3,在空气中发生的燃烧,缓慢氧化和自燃的共同点是()A、都需要达到着火点B、都发光C、都放热D、都属于氧化反应4、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A、温度到不到火柴梗的着火点B、火柴梗的着火点高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D、火柴梗接触的氧气少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物只要与氧气接触或温度达不到着火点就可以燃烧B,凡是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都不能与氧反应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D、糖溶于水形成糖水,是化合反应6、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灭火的ー些安全知识。请举出日常生活或化学学习中常见的灭火事例,并说明其中的灭火原理。7、火灾会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如果我们的住房着火,是否要打开所有的门窗?为什么?从火灾中逃生中,常用湿毛巾捂住鼻和嘴,其主要作用是什么?8、下列变化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点燃蜡烛B、酒精挥发C、电灯发光D、呼吸9、当高层楼房起火,火势凶猛无法扑灭时,ド列逃生措施中正确的是()①沿楼梯迅速下楼②用湿毛巾堵住口鼻③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④封闭房门⑤迅速转移至阳台,用绳索ド坠⑥跳楼

A、①@③④B、②®④⑤C、③©⑤⑥D、①@④⑤10、在宇宙飞船上划燃火柴,火柴会立即熄灭,这是为什么?11、我们在生活中常常冇以ド情况:①食物变质②铁生锈③久置的煤堆着火燃烧④存放汽油的油库接触到火星⑤用蜡烛照明⑥动植物的呼吸,其中属丁燃烧的是,属于自燃的是,可引起爆炸的是。12、炒菜时锅中的油着火,熄灭的最好方法是()A、浇水B、撒沙土C、盖上锅盖D、使用灭火器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在通常状况下不能燃烧的物质,都是与氧气反应的物质B、燃烧、爆炸(化学变化)、缓慢氧化、自燃的实质都是氧化反应C、夏天可燃物可以燃烧是因为夏天可燃物着火点低D、缓慢氧化既放热又发光,只是速率低14、现有下列事实:①动物呼吸②白磷自燃③食物腐烂④火药爆炸,他们的共同点是()A、都发光B、都有热量产生C、都是物理变化D、都很剧烈15、交通部门规定,旅客乘坐车船时,严禁随身携带易燃易爆物品。有以下物品:①蔗糖②酒精③烟花鞭炮④汽油、煤油,其中都不准随身携带的是()A、①©③ B、①©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氧化反应都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B、钢铁生锈属于氧化反应C、爆炸一定是化学反应 D、缓慢氧化一定会引起自燃17、大堆的煤可能发生自燃,其主要原因是:而小堆或散放的煤就不会自燃,其原因是。18、下面是几种灭火实例,试分析其灭火原理。(1)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2)仓库着火时,可用水扑灭。(3)扑灭森林大火时,常将大火蔓延路线的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19、ド列物质与空气混合,接触到明火,又发生爆炸危险的是()

①氢气②汽油蒸汽③面粉粉尘④棉尘⑤天然气A、①B、①②® C、①②®⑤ D、①@③④⑤课前预习1、什么是元素?它与原子有什么区别?2、元素大约冇・多少种?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元素冇哪些?3、元素是的总称;由元素组成的 叫单质,由 元素组成的 叫化合物。3.4辨别物质的元素组成学习目标1、了解元素的含义及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记住并会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符号,会运用元素概念区别单质和化合物。2、通过元素的学习进行从微观到宏观认识方法的教育。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元素的概念,能正确运用元素概念区分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会正确写出应掌握的27种元素符号。难点;元素概念的理解,27种元素符号的记忆。学习过程及指导自学指导ー1、二氧化碳、水和氧气三种物质的分子中,共同的原子是哪种?氧原子是怎堂构成的?它们的核电荷数是多少?2、元素是。3、地壳中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