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年度投资介绍_第1页
贵州年度投资介绍_第2页
贵州年度投资介绍_第3页
贵州年度投资介绍_第4页
贵州年度投资介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投资介绍第一部分一、总体概况·人口:超过3931万人·面积:17.61万平方公里·主要城市:一、地理位置全省地处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地处中国西南部的云贵高原,平均海拔1100米。它是一个陆地省份,东与省接壤,北与省市接壤,西与省接壤,南与壮族自治区接壤。全省分为长江水系乌江和珠江水系南盘江两大水系。2.行政区划全省辖9个自治州(市、区)和87个县(市、区、特区),3.人口和民族全省总人口超过3800万,有4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477.5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7.85%。其中有汉、苗、布依、侗、土家族、彝族、仡佬、水、回、白、瑶、壮、毛南、蒙古、仫佬、羌、满等17个民族。4.气候条件属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5℃左右,冬季无严寒,夏季无酷暑,有光、雨、热。同一个季节。5.自然资源生物资源:生物种类繁多,是中国生物资源第一大省。全省有野生动物1000多种。贵州金丝猴、黑颈鹤等14种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占全国同类动物总数的13%。全省森林覆盖率为30.8%,有70种珍稀植物被列入国家珍稀濒危保护价值名录。其中,银杉、鸠树、秃杉、柏树等珍稀植物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树种,在全国同类植物中占比较高。食用野生植物500多种,工业用野生植物600多种,绿化、美化、抗污染野生植物240多种;药用植物3700多种,占全国中药材品种的80%。天麻、杜仲、厚朴、贵州党参、何首乌等名贵药材是中国四大药材产区之一,享誉全国。旅游资源:山、水、洞、林、石相得益彰,融为一体,是一座迷人的天然“公园”。有举世闻名的黄果树瀑布、龙宫、织金洞、马岭河峡谷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梵净山、茂兰岩溶森林、赤水柏树、威宁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多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和中华文化,浓郁神秘的民族风情,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是理想的旅游避暑胜地。矿产资源:全省已发现矿产110余种,其中已探明储量76种,储量居全国前10位的有40种,排名1至3位的有22种。煤、磷、汞、铝土矿、锑、锰、金、重晶石、黄铁矿、水泥和砖瓦原料比白云石、砂岩、石灰石等具有优势。铝土矿储量3.95亿吨,居全国第二;磷矿储量最大的省份,占全国总量的40%以上;排名全国第12位,是中国新兴的黄金生产基地。能源资源:是在建的南方重要能源基地。全省水电资源储量1874.5万千瓦,居全国第六位,其中可开发1683.3万千瓦。素有“江南煤海”之称的全省煤炭资源量2401亿吨,储量523亿吨,为南方12省(区、市)之和,居全国第五位。煤层还含有丰富的煤层气,可以开发利用。能源资源和良好的发展基础在实施“西电东送”战略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十一五”期间,全省将开工建设电力装机1400万千瓦,投产800万千瓦,总投资500亿元以上。

6、交通情况:----铁路:全省是西南地区的铁路交通枢纽。现有贵昆、湖南、四川、贵州、贵州、南昆、昆等干线,以及开阳、虎林、水达、攀西、马翁等干线。黄直、黄直等6条支线及120余条专线沿主线建设的厂矿线,形成以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与周边省市相连的以城市为中心的铁路运输。网络。全省铁路运营里程1559公里,其中电气化里程1369公里。黔昆、湘黔、川黔、黔桂、南昆、昆明6条铁路干线是云贵两省货物运输的主要通道。

----公路:全省先后建设了贵黄、贵州、贵新、贵壁、东北环线等高速公路,与黔黔、黔滇、川黔、黔桂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的高速公路高速公路为主轴。公路网四通八达,辐射全省9个州、州、市,其中320、326国道自西向东贯穿全省,321、210国道自北向南贯穿全省.乡镇公路已实现。

----航空:全省建成、、、等3个机场。4D级龙洞堡机场于2006年1月19日正式升级为国际机场。距市中心12公里,车程15分钟。可为B767飞机起降。目前已开通航线43条,每周800余班次,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500万人次。大中城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国外包括泰国曼谷。全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目标是:加快建设西南大通道和陆路交通枢纽,逐步构建和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2015年,建成多种交通方式协同的省级干线网络和连接江海的对外大通道,形成以全市综合交通枢纽为核心,以铁路、公路为主、航空、建设内河航运等。.

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2005年全省生产总值194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957元。第一产业增加值359.18元,比上年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822.83亿元,比上年增长13.1%;第三产业增加值759.99亿元,比上年增长13.3%。·2005年进出口总额:全年进出口总额14.04亿美元,比上年下降7.3%。其中,进口总额5.4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5.8%;出口总值8.59亿美元,比上年下降0.9%。·对外投资总额:2005年对外直接投资1076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4.8%。八、发展新动向通过开发能源、矿产、生物、旅游等资源,发展轻工、机电、原材料、乡镇企业等重点产业,将全省建设成为西南通道和陆路交通枢纽,是长江上游和珠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南方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以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自然风光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的旅游大省。2.税务状况2005年,全省财政总收入366.28亿元,比上年增长23.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82.41亿元,高于上年。增长22.2%。一般预算支出520.49亿元,比上年增长24.4%。2006年全国税收超过200亿元入库,呈现五个特点2006年末,全省国税系统共组织税收245.07亿元,比上年增长18.70%,比年度计划增加38.6亿元,增长4.29%。全省国税收入呈现五个特点:一是税收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月收入规模在18亿元以上,平均月收入20.4亿元,比2005年平均月收入17.2亿元增加3.2亿元;二是税收与经济发展更加协调。据有关部门预测,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260亿元,比2005年增长14.2%(按现价计算),税收弹性系数为1.32。其中,占全省收入50%以上的工业部门增值税弹性系数为1.09,当期工业增加值价格涨幅为15.5%,工业部门同比增长16.94%。税收与经济增长基本一致。三是税收占地区GDP的比重逐年上升。2005年,全省税收占地区GDP的比重超过10%,达到10.6%。2006年预计达到10.8%左右,比2005年提高0.2个百分点左右,比“十五”之初的2001年提高2.4个百分点。百分点。四是各地区、各层级、各类税种实现增长、增收。其中,三地、黔西南地区收入增速超过2005年收入增速;地方收入增速超过20%,高于中央收入增速近2个百分点,但比2005年下降10个百分点;税收收入中,企业所得税、车辆购置税、个人利息税增长较快,而增值税、消费税、涉外企业所得税增幅明显回落。五是企业税收的类型和结构发生了变化。国有企业税收稳步增长,但占全部税收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国有企业税收收入比重逐年下降。尽管2006年税收收入增长比2005年提高1.4个百分点,但税收收入占税收收入的比重仍下降了1.8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和涉外企业税收收入比重逐年上升。2006年税收收入分别增长54.3%和32.81%,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三、人力资源状况:各地区员工年平均工资单位:元区域在职员工平均年薪员工平均年薪城市17988165131739716560六盘水市1791916779城市1556013954区域1432013790区域1497514057黔东南州1596114981黔南州1534214487黔西南州1580015300四、投资环境土地利用状况:土地面积:1、农业用地:1529万公顷,占全省面积的86.85%。2、建设用地:53.5万公顷,占全省面积的2.94%。3、未利用土地:179万公顷,占全省面积的10.21%。截至2004年,全省土地总面积:1761.5万公顷,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8%。.1.耕地:469万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26.68%;其中,25度以上坡度耕地84.5万公顷,占耕地总量的18.00%。2、园林:10.6万公顷,占全省面积的0.61%。3、林地:7672027.06公顷,占全省面积的43.55%。4、水域面积:206063.87公顷,占全省面积的1.17%。土壤状况:土壤面积15.9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0.4%。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土-黄土区。土壤类型众多且分布错综复杂。有黄壤、红壤、红壤、红棕壤、黄红壤、高原黄棕壤、山地草甸土、石灰土、紫壤、水稻土等土壤类型。黄土广泛分布于海拔700-1400米的黔中、北部和东部山区和海拔900-1900米的黔西南和西部山区。生长于湿润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混交常绿落叶阔叶林。森林环境。红土和红土分布在海拔500~700米的红水河和南、北盘河流域的丘陵谷地,而红肉桂土分布稍高,均在季风雨林中形成南亚热带谷地环境。黄红壤是介于红壤和黄壤之间的过渡类型。分布于东北地区海拔500-700米的低山丘陵和东南部独流江流域。它生长在潮湿的常绿阔叶林环境中。高原黄褐色土分布于黔西海拔1900-2200米的高原山地和黔北、黔东部分海拔1300-1600米的山区。生长于凉爽湿润的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环境中。山地草甸土仅分布于海拔1900米以上的少数山顶和山脊上,发育于山地灌丛、灌丛和草甸中。石灰土为岩性土壤,在出露石灰石的省内几乎随处可见,常与黄土、红土等土壤交错。紫土主要分布于黔北赤水、习水,散布于省内其他地区,主要发育在紫砂页岩出露的环境中。水稻土是主要耕作土壤之一,具有特殊的理化性质,分布于全省各地。农业生产方面,土壤资源量明显不足,可用于农林牧业的土壤仅占全省总面积的83.7%。二、九省(地、州)供水价格清单序列号姓名水价评论居民生活行政生涯行业商业服务特殊行业1城市1.401.401.452.208.202城市1.251.201.402.203.003城市2.1060%2.3040%3.1060%2.2040%2.8060%3.0040%3.8060%5.1040%6.104Duyun1.481.701.701.923.245LiupanshuiCity1.501.701.702.8010.006city1.802.602.603.407.207city1.601.502.306.308city1.703.202.605.007.209西秀区1.601.602.102.903.90注:以上价格包括污水处理费。三、省外事侨务部门为构建和谐做实工作省外事侨务办公室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外事侨务工作服务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不断实现新的成就。积极服务我省招商引资。2006年,省外侨办配套或直接引进项目9个,资金70.25亿元。并通过工作渠道,做好日本政府的工作,引进市白云区水源涵养林建设“小渊基金”项目。在定向遴选参加“第四届东盟华商投资西南项目推介会暨首届亚太华商论坛”的28个项目中,与东盟华商签订合作意向40余个,其中仅7个项目入选由六盘水市参展。协议总投资达68亿元。发挥功能优势,积极引进国外友好团体和人员,资助我省贫困地区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2006年,省外侨办引进32个无偿捐赠项目,总资金超过600万元,涉及我省10多个贫困县的农村学校、卫生院、公路建设。.同时,与我省有关部门密切合作,争取日本政府惠民项目3个,无偿援助资金200万元以上。三年来,省外侨办引进境外捐赠项目60多个,资金超过1400万元。优化政务环境,为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提供优质服务。去年,省外事侨务办公室接待的海外考察团数量明显增加。重视接待海外重要经贸集团、大型跨国集团高管等商界有影响力人士,推动项目落地和推广。他们积极支持和帮助我省有条件和需要的企业开展对外经贸活动,为宏富实业、赤天化、茅台酒厂、中铁五局、水港、贵航集团、振华集团等提供服务。.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优质服务。省外事侨办也将境外技术人员在我省新兴产业和企业的聘用作为服务工作的重点之一,对相关用人单位急需的境外高素质人才“请进”。.2006年,应邀来华工作和活动的外国专家、学者、各类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外籍人员200余组,来自20多个国家的350余人次和地区。5.我省第一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挂牌大学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实验室通过教育部专家组验收,标志着我省首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正式成立。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尹楚为首的验收小组认为,实验室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定位准确,特色明显,承担了多项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并使这个以中青年研究人员为主的学术团队在国外同行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以学校精细化工研发中心和农业生物工程省重点实验室为依托,依托学校“211”工程绿色制药工程重点学科和农药博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底组建。实验室的研究方向是充分利用西南喀斯特山区特色植物资源,从天然产物和化学合成的化合物中寻找新的药物先导结构,通过交叉学科,结合现代生物技术,探索制备绿色药物的新途径。将为我国绿色新型农药、新药和生物质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6.乡村旅游提出以“三农”为重点,依托农村民族村落、文化遗产、自然环境和山地农业等资源,坚持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旅游的发展为乡村创造了新的生活方式,也为城市设计了新的生活方式。2006年,全省开展乡村旅游的村3192个,接待游客1683.6万人次,占全省游客总数的35.82%。8.67%。7.建立41个GAP中药材种植基地以GAP种植技术研究和GAP试验基地建设为重点,逐步推广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方法,41个标准化种植基地进展顺利。2005年投入中药现代化专项资金180万元,启动白术、石蒜等5种中药材的GAP种植技术研究。至此,“十五”期间,共有41个中药材品种列入专项开发,种植面积1.9万亩。部分品种的GAP种植技术体系已基本形成。通过省科技厅验收,天麻、杜仲、淫羊藿、玉竹、艾纳香、黄柏6个品种的GAP研究成果通过科技部验收。在基地建设中,按照资金渠道不变、叠加整合、因地制宜的原则,发展中药材基地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综合开发、退耕还林和农业产业化项目,重点引导企业积极参与中药材基地建设,采取公司加基地加农户、合同农业的组织形式,做好GAP种植技术培训在使用GAP种植试验的基础上,论证基地的主导作用。通过“以培训促项目,以项目促发展”,推动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规模化、规范化、集约化。目前,新邦、新田、宏宇、恒霸、圆圆、百灵等15家药企和吉仁堂、新田石斛、森泰实业等18家专业种植企业参与建设中草药种植基地。,种植基地占地18万亩。其中,何首乌和太子参两个品种在去年顺利通过国家GAP认证后,维门药业头花梨基地今年又顺利通过了国家GAP现场认证。8、施秉县打造“西南药城”振兴乡村经济——中药材种植基地施秉县委、县人民政府积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认真组织实施种养产业优势产品和特色产品区域布局规划,贯彻“两个种一育”(烤烟、中药材、种草养畜),持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势优势产业优势不断显现,无公害生产中药材在全省保持领先地位,农民从中受益匪浅。对何首乌、何首乌、何首乌进行GAP认证,重点调整中药材布局,全面实现“药北迁南”。今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4.1万亩,药农收入超过4000万元。同时,该县着力改善投资环境,着力招商引资,建设龙头企业,促进农业发展。该县先后与新邦、渭门、华宇、甘方等药企合作,开发了一批中药材,形成了企业与农民的利益共同体。至此,全县龙头企业已达5家,形成了和谐的工农业关系。发展情况。去年,施兵工业形势逐步好转,实现总产值77370万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352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6.97%和29.84%。五、投资优惠政策外商投资优惠政策:外商投资(包括在特区、台湾和澳大利亚的外商投资,下同)设立生产性项目(石油、天然气、稀有金属等资源开发项目除外)和其他省(市、自治区,下同)下)投资设立生产性企业经营期超过10年的,自营利年度起免征企业所得税2年,第三年至第五年缴纳企业所得税由同级财政部门全额退还;外商及外省投资兴建能源、交通、水利、市政公用设施等基础设施和绿色产业、旅游开发项目,经营期在15年以上的,自盈利年度起,免征企业所得税两年,第3年至第10年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由同级财政部门全额退还。相关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的实施期限尚未届满的,以后可以按照上述规定顺延。外商、外商投资企业利用非耕地资源设立农业开发项目的,自取得所得之年起免征农业税3至5年,具体适用期限由市政府确定。同级财务部门。自取得所得之年起免征农业特产税3年。二、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按下列规定执行:(一)经营期限在10年以上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石油、天然气、稀有金属、贵金属等资源性开采项目除外),自首年至从盈利年度第三年开始缴纳所得税,第四年至第五年企业所得税减半。(二)外商投资的农业、林业、畜牧业、环保项目、生态环保项目的外商投资企业位于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经营期限在10年以上,须符合(一)项目规定,减税及纳税期限届满后,税务管理机关可报批,未来可继续减征15%-30%的企业所得税10年。(三)外商投资企业免征或减征企业所得税期限届满后,当年出口产品产值达到原产值70%(含70%)以上的企业当年的产品,可依照税法适用税法。企业所得税的规定税率减半。(四)具有先进技术的外商投资企业,在第(一)、(二)项规定的减免税期届满后,仍被认定为先进技术企业的,可以征收企业所得税。三年减半征收。(五)外商投资企业的境外投资者,将企业取得的利润直接再投资于企业增加注册资本,或作为资本投资设立其他经营期限不少于5年的外商投资企业5年内,经投资者申请,经税务机关批准,退还已缴纳的投资部分所得税的40%,如将投资收益再投资于设立、扩大产品出口企业或高新技术企业等;经营期限不少于5年的,经申请批准,全额退还再投资部分已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六)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场所发生的年度亏损,可以用下一纳税年度的收入弥补;最长期限不得超过5年。(七)在本市设立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享受按24%的税率征收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八)根据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在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生产的外商投资企业,可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投资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项目和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报国家税务总局批准后,可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一般免征地方所得税7年,华侨、港澳台同胞投资的企业免征地方所得税10年。投资能源、原材料、交通、通信、农业等开发项目,在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举办产品出口企业、先进技术企业和企业,免征地方所得税10年。投资企业免征地方所得税15年。3、外商投资企业可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享受相应优惠条件。(一)外商投资土地开发经营,依法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在法定有效期内,可以转让、出租、出租土地使用权,依法抵押继承。(二)外商投资企业,原划拨土地使用权或者依法划拨取得土地使用权,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可以缴纳场地使用费3至5年根据不同的项目条件。折扣。(三)在国务院或者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确定的经济开发区内,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地价可以根据地块的不同位置和用途给予以下优惠:产业政策与供需关系:1、经国家或省科委认定的高新技术开发项目,可按地价的25%至35%折价出售。2、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建设项目,可按地价的20%至30%优惠出让。3、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建设项目,可按地价的15%至25%折价出售。4、外商投资企业产品出口用地,可按地价的10%至20%折价出售。5、投资人一次性交付土地使用权和地价确有困难的,经出让方同意,可分期支付,但利息按银行利率计算分期付款时;当地政府也可以以土地价格购买股份。6、省设立的经济开发区:1、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全省唯一的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开发区辖区面积63.13平方公里。一期规划建设面积9.55平方公里。目前建成区面积6.55平方公里。开发区位于省中部,省会城市中心区。开发区东10公里是4D级国际机场——济阳,北3公里是铁路客运站——火车站。开发区距西南最大的铁路货运编组站南站2公里,车辆货运站西站位于开发区内。投资产业重点:经济技术开发区鼓励发展具有经济效益的高新技术企业、创汇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节能、节水、节地、无污染企业,附加值高,技术强度高。:生物工程、IT产业、天然药物、绿色产品、光电技术、光机电设备、航天技术及产品、精密机械、数码家电、计算机软件开发、精细化工、新材料、汽车及飞机零配件等。2、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产业园:科技产业园位于城市新城区——新区,位于城区西北部,距市区12公里。市中心,开车15分钟即可到达。占地面积4.02平方公里,毗邻市行政中心和大学城。高起点、非凡大方,建设五个特色生态、智慧、花园式科技园区。生物科技园、IT科技园、新材料科技园、光机电一体化科技园、创业园。科技产业园将采取开放经营、封闭管理的模式。3、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田园:新田工业园位于市区东北部,距市中心6公里,距龙洞堡国际机场9公里。新田工业园规划建设面积7.3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4平方公里。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制药四大支柱产业初步形成。4、白云经济开发区:位于西北部,距市中心13公里。是全国最大的铝工业基地,素有“高原铝城”之称。开发区已形成铝加工、建材、化工、冶炼、医药等支柱产业23大类。建成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产业集聚区。投资产业重点:特色种植业、畜牧业、旅游农业、高科技农业、生态农业;铝及铝加工行业、建材行业、精细化工行业、生物制药行业、新材料、机械行业、光电集成、电子信息技术行业、食品行业、医药生产、磨料;市场建设、交通运输、信息通信、房地产、科研教育、商务服务、文化教育等。5、中山经济开发区:位于六盘水市区总体规划的中部,总开发面积10平方公里。开发区是西部最具经济潜力的热点和新的生产力增长点。6、经济开发区: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郊区,规划面积53.7平方公里,其中工业园区规划面积23.8平方公里。、精细化工等后续支柱产业,带动生态农业和旅游发展。7、省级红果经济开发区:红果位于西部,是“盘西-六盘水综合开发试验区”。最便捷的出海口和物资集散地,被誉为江南煤都的“门户”。初步形成了以煤炭为主体、化工、建材、轻工齐头并进的产业体系。8、大龙经济开发区:大龙与省交界,素有“黔东门户”之称。规划建设面积15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2平方公里。投资行业重点:重点鼓励依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冶炼、化工、轻工、农副产品加工、食品、机电、建材、生物医药和高新技术产业、市场建设等产业项目投资关于电力的优势。9、省都匀经济开发区:开发区位于都匀市北部,规划面积80.5平方公里,初步开发面积7.5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以电子机械、精密仪器、机床、纺织、医药为主的产业体系;10、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开发区所属的市级国家A级旅游开放城市。有著名的黄果树瀑布、龙宫、织金大吉洞、红枫湖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喀斯特地质博物馆”。初步形成以机械加工业、化工、医药、食品工业为主体,以旅游商品、建材等支柱产业为主体的产业体系。11、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市中心北部,面积85平方公里,人口13万。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以工业为主的新兴城市地区。初步形成了以汽车及零部件、冰箱、高低压电器、继电器、烤烟、酿酒、化工、医药为主的产业体系。12、中国定孝经济开发区:定孝经济开发区位于市区东北部,距市区12公里。全区总面积107.07平方公里。开发区地处三省(区)交界处,距省会321公里,距省会312公里,距省会470公里。主要产业重点:能源工业、机械工业、冶金工业、有色金属工业、化学工业、加工贸易、建材工业、医药工业、农林工业、旅游业等十多个行业。7、医药产业园龙力医药工业园医药工业园六枝医药工业园清镇医药工业园市新田东风医药园华西医药工业园西丰医药工业园扎佐医药工业园八、新农村建设一、各地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础建设2.67亿元,完成投资1809万个项目,完成土石方1745万立方米。2、全省将建设1000个“农民文化家园”“十一五”期间,将在1000个村开展“农民文化家园”建设。“农民文化之家”是由村级组织活动室、村图书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电影“2131工程”、远程教育接待点等组成的多元文化村。,以及农家书店的建设。资源与设施建设总集,集科技培训、文化活动、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开放式村级文化建设体系。三、要建设好“农民文化家园”建设好“农民文化家园”,是建设“和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我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73.7%。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建设“和谐”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要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又要着力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农民,满足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广大农民的文化需求。4、新农村政策省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会议提出扎实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促进全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首批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省份,我省提前一年取消农业税。国家决定开展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后,我省立即确定花西等10个县(区)牵头。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省委、省政府在继续做好修文、花溪等10个县(区)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决定2007年选择六盘水市进行综合试点。今年,我们将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开展“村物资和村管用村”改革试点,实施农业“一次性优惠”——相关补贴。第二部分一、总体概况一、地理位置该市为省会,东与龙里县、瓮安县接壤,南接惠水县、长顺县,西接平坝县、织金县,北接黔西、金沙等县。国土总面积8034平方公里,市区面积2403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4.56%。行政区划市辖6区、1市、3县。全市行政区划辖六区(云岩区、南明区、白云区、武当区、花溪区、小河区)、一市(清镇市)、三县(修文县、开阳县、西丰县)。拥有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白云经济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正在建设的新区,规划建筑面积106K㎡,人口50万,是集行政办公、文教、居住、金融、商贸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一体的新城区。新区将建设成为生态环境友好型、花园式、数字化、可持续发展的新兴现代城市,力争成为“浦东”,与老城区形成城市双中心区。3.人口和种族2005年全市总人口353.09万人,少数民族有37个,占总人口的15.4%。4.气候条件该市属亚热带湿润温和气候。平均海拔1250米。夏季无酷暑,冬季无严寒,雨量充足,雨量充沛,无干燥空气,无地震,无沙尘暴四时,年平均气温15.3℃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197毫米,年日照时间约1278小时,年相对湿度76.9%。,无霜期约270天。5.自然资源资源主要来自自然雨。全市年自然径流量546-640毫米,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量56.3万立方米,水资源总量53.4亿立方米。距市区1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98条,其中长江流域90条,珠江流域8条。主要河流有乌江、南明、毛条、鸭池、暗流、渔梁、姑萨,西峰河和阳水河与珠江水系的孟江相连。人工湖主要有红枫湖、百花湖、阿哈水库和花溪水库。能源资源火电总装机容量107.5千瓦,年发电量24.21亿千瓦时。水电储量较为丰富,达1000万千瓦。是电网的主要供电区域,该区域用电量较为丰富。旅游资源是“金三角”旅游区的支撑点和旅游业的支撑点。区内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特色突出。开发的景区涉及山水、峡谷、湖泊、岩溶、洞穴、瀑布、温泉、原始森林、人文、古城亭阁等旅游类型32种。资源。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红峰湖)、省级风景名胜区(花溪、白花湖、修文、西峰、开阳、香枝沟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峰集中营;省历史文化名镇青岩镇;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甲秀楼、阳明寺等。全市有30多个少数民族,有16个重大民族传统节日,民族风情浓郁。矿产资源全市已探明矿产52种,主要有煤、铁、硅、重晶石、石料、耐火粘土、铝土矿、磷、硫、汞等矿产资源。铝土矿储量4.3亿吨,占全国的五分之一。矿床主要集中在修文县和清镇市。其中,清镇市茂昌铝土矿储量1.5亿吨,是全国著名的超大型铝土矿。矿。拥有磷矿4.64亿吨,是全国三大磷矿基地之一,集中了全国705以上的优质磷矿。煤炭含量9亿吨,分布在“一市三县”三郊区;2396万吨铁矿石和2683吨汞(金属含量)。7门,脊椎动物202种(亚种),藻类62种,真菌37种,苔藓植物128种,蕨类植物63种,种子植物63种。316种,近700种药材6、交通情况:公路交通:全市现已形成国道2条(至321、至210),5条高等级公路(贵黄、贵尊、贵必、青黄、贵新)和5条省道(贵开、贵修)、华磊、展枝、九通)作为城市公路交通网络的骨架。铁路运输:以枢纽为中心,以黔黔、川黔、贵昆、湘黔四大铁路线为交汇点(电气化程度居全国第一),东、西、南、北到川渝,形成四通八达的连接点。轨道交通网络。火车南站是铁路干线货运列车的集结点。它不仅是全省最大的物资集散地,也是西南地区最大的铁路枢纽编组站,日处理车辆9000辆。还拥有年货运吞吐量的国际集装箱货场。超过400万吨。火车站是全省铁路客运中心,目前每天有50多列旅客列车到达。.空中交通:有4D级国际机场、3C级军用机场和民用机场。目前有28条航线,可从始发地到达、、、、、等城市。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2006年,全市全年生产总值600亿元,比上年增长15%左右;全市全年财政收入157.58亿元,增长18.35%,地方财政收入77.15亿元,增长23.4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13%。亿元,比上年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6亿元,比上年增长16%,直接利用外资7010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万元,增长12.8%;农民人均纯收入3450元,增长10%。全市GDP跃升至600亿元据初步测算,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26亿元,同比增长15%,产销率达到95%。烟草制品、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医药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等九大支柱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70%。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2%。2006年有28种产品为省名牌产品,占省名牌产品的60%以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6%,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2%。我市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目前,8个优质农产品产业带初步形成,蔬菜、花卉、畜牧业等产业成为农业新的增长点。以“中国夏都”称号为契机,该市加大了旅游宣传和营销力度。去年全市旅游接待外国游客1780万人次,增长22%;全国旅游收入81.22亿元,增长39%;接待境外游客8.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3.88亿元。八、新趋势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打造特色产业集群。通过招商引资,重点发展全市铝加工、磷化工、新材料、现代中药、旅游环保等优势产业,形成产业集群。提高和加强新材料、现代中药、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全市五个方面开始推进产业强市战略,力争五年内实现工业总产值1800亿元:我市启动产业强市战略规划:老城区和新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三开发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郊区(市县)重点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优势产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拉动、现代农业为基础的产业体系,力争实现工业增加值600亿元、工业总产值五年内产值1800亿元。为此,我市重点从五个方面推进工业强市战略。优化产业结构,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实施名牌、名企战略,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竞争力的优秀强企业。打造一批以大企业为龙头、大批中小企业为支撑的特色产业集群。围绕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打造磷煤化工产业集群、铝产业集群、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形成一批销售企业收入超过100亿元。产业集群、企业集团规模超过50亿元。推进新型工业化,增强产业竞争力。广泛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提高卷烟、食品、橡胶、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做大做强新材料、现代中药、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大幅度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推进清洁生产,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城市经济圈建设,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完善交通干线,构建交通网络,促进资源整合,大力推进圈内基础设施、市场、产业融合。小河区建设孟关产业带,武当区发展罗湾区,白云区做大做强新材料产业园,花溪区建设清华紫光科技园,清镇市建设西部产业集聚区,修文全县将建设铝铝加工基地和中药现代化基地。开阳、西丰建设循环经济磷化工基地。实施项目驱动的战略。以项目招商引资、引领产业、调整结构、促进发展。提高生产项目在重点项目中的比重,加快建立重点项目银企沟通协调机制,提升重点项目服务水平,确保一批建成投产、在建、下建设,每年预留。批项目。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引导消费升级。继续以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为重点,发展金融、保险、中介、信息服务、知识产业、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培育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重要支柱产业,建设成为全省旅游服务中心和西部地区重要旅游目的地。积极培育会展业,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知名会展品牌。依托交通枢纽优势,大力发展物流经济。提升服务能力,吸引大型外资企业和大型集团总部入驻,大力发展总部经济。9.支柱产业化学工业、食品工业、机械制造工业、电子信息工业、有色冶金工业、新材料工业、现代中药工业2.税务状况2005年,财政总收入达到133.15亿元,地方财政62.5亿元。三、投资环境一、瞄准三大经济圈招商引资今年前5个月,我市共引进招商引资项目441个,实际到位资金24.32亿元,同比增长151%;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2家,合同外资金额1934.91万美元,直接利用外资1289.99万美元。同比增长378%。招商引资一站式服务办公室受理外商咨询10000余次,办理投资交易7000余笔。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引进的资本企业80%以上来自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经济圈。与此同时,去年落户的娃哈哈集团、汉禾集团、海信产业园等,正在加紧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安装,近期将投入运营。三大经济圈企业率先招商引资,开创了具有“特色”的招商引资新模式。为提高招商引资成效,根据全市产业发展规划,从去年开始,我市锁定招商引资目标区域,聚焦三大经济圈,抢抓产业规模发展机遇。三个经济圈的调整和转移。机遇,利用技术、资金和人才优势,大力引进和发展铝加工、磷化工、新材料、现代中药、机电、旅游等优势产业,形成产业集群,实现与经济一体化。三大经济圈。今年,全市领导带领招商团队三度开展系列招商推介活动,先后走访摩托罗拉、电器集团、上海分公司等十几家国外知名集团公司日本当地银行,并讨论了一些具体的合作领域。.4、5月,为不因受非典影响而放慢引进步伐,市招商局收集整理了一批符合实际、便于具体操作的项目及相关政策。.沟通和谈判。目前,市供水公司、威神源食品(集团)、三联乳业资产重组、三桥中路商业步行街建设等项目正在洽谈签约中。2、鲜切花底:近年来,我市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花卉产业。并决心把鲜切花作为发展工作的第一步,以农民开发花卉作为结构调整的抓手,逐步发展盆栽花卉,引导大户根据区域布局方向进行调整,规模化开发,专业化生产。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建设非洲菊、马蹄莲、玫瑰、康乃馨四大鲜切花卉基地。迄今为止,共建成花卉大棚3962个(1321亩),带动农户1000余户,年产鲜切花8000万朵,产值近2000万元。采取“企业投资为主体,政府投资为辅”的模式,建设了以蝴蝶兰和大花蕙兰为主的两大名贵花卉工厂化生产基地。兰花、大花蕙兰等20万株,年产值近500万元。到2005年,全市花卉苗木和草坪总面积达到1.53万亩,销售总额10925.84万元,实现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4月鲜切花基地产销情况1、武当区康乃馨基地本月生产鲜花近150万株,其中A级康乃馨8万株,B、C级康乃馨60万余株,发往等地,其余在当地销售。目前,本地日挂牌量约5万套,本地市场占有率提升至100%。2、金源公司采购各种等级康乃馨近40万株,其中A、B级康乃馨占50%,C级康乃馨占50%,涉及错花农户682户,已获得4万元。兑元,5月10日,康乃馨收购价格为A级0.3元/支,B级0.2元/支,C级0.14元/支。3、白云区玫瑰基地今年4月开始开花。迄今为止,已生产鲜花48万朵,其中6万朵销往、等地。其余的在当地出售。当地均价0.2-0.3元/支。4、白云区白马蹄莲基地今年生产花卉60万株,其中约40万株销往、、、、等地,其余在当地销售,综合平均售价0.2元/支。三、投资优惠政策一、城市优惠政策■企业所得税设在本市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按24%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在下列情况下,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①外商投资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项目;②外商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投资回收期长的项目;④位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⑤成立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对国家鼓励资金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2001年至2010年,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经营10年以上的外商投资生产企业,从盈利年度起,第一年、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第四、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年。●对技术先进的外商投资企业,按规定减免税期满后仍为先进技术企业的,企业所得税3年减半。●外商投资产品出口企业,按规定减税期满后,当年出口产品产值达到企业当年产品产值70%以上的,企业所得税减半。%收藏。●位于经济不发达边远地区的从事农、林、牧业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减税期限届满后,经国务院税务部门批准,可以继续减税。未来10年。15%至30%的企业所得税。地方所得税(3%税率)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外商投资企业可免征地方所得税10年。■技术转移与技术开发外国企业向中国转让技术免征营业税;技术先进或者条件优越的,经国务院税务部门批准,免征企业所得税。单位和个人(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研发中心、外国企业和外国个人)取得的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及相关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所得,免征营业税。外商投资企业的技术开发费用比上年增加10%以上的,经税务机关批准,可以按照技术开发费用实际发生额的50%从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招聘下岗职工当年新开办的服务业(广告、桑拿、按摩、网吧、氧吧除外)和商业(从事批发、批发、零售等非零售业的除外)企业,当年新招收下岗职工人数较多员工总数的30%(含30%)以上,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免征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时限经劳动保障部门批准、税务机关审核后由国家规定。新录用下岗失业人员占当年职工总数30%以下,但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由劳动保障部门确认税务机关会审核。所得税。对现有服务型企业(广告、桑拿、按摩、网吧、氧吧除外)和现有商业企业(从事批发、批发、零售等非零售业务除外)新增岗位,如当年新招聘下岗失业人员达到职工总数的30%以上(含30%),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劳动保障部门确认并由税务机关在国家规定的期限内审核缴纳年度所得税。30%的金额。■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商企业不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农产品特产税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一般纳税人)购买农业生产者销售的免税农产品,进项税额扣除率由10%提高到13%。实施生态保护、退耕还林(生态林占80%以上)的农业特产收入,可自取得收入之年起10年内申请免征农业特产税。■耕地占用税省道、国道、省道建设用地,以及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国道、省道以外的其他公路建设用地,免征耕地占用税。“西电东送”和省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用地免征耕地占用税。■土地退耕还林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林,对退耕还林实行粮食补贴、现金补贴、苗费补贴、减免农业税、粮食收购任务等政策。认真落实退耕还田计划。谁归田,谁种林,谁种草,谁管理,土地使用权和林草所有权归谁。国有荒山、荒地等未利用地依法出让给单位和个人用于造林、种草等生态建设的,可减免土地出让金,土地使用权50年不变;应达到转让合同约定的投资金额,并与生态建设相适应。符合条件的,土地使用权可以转让、出租、抵押和以价出资。土地使用权到期后,可以申请续期。将农村集体所有的荒山、荒地等未利用土地用于造林、种草等生态建设的,可以通过承包、出租、拍卖等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权50年不变;继承、转让(出租)、抵押。■进出口经营权生产企业申请自营进出口经营权,注册资金200万元,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机电产品生产企业注册资金100万元(均为100万元)低于东部地区)。■发展对外贸易为实施外贸“多元化”战略,设立外经贸发展促进基金,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培养外经贸人才。全市各类进出口企业按出口业绩给予奖励。奖励标准如下:每赚取一美元的外汇将获得3分;(二)企业实际出口比上年增加的,以出口增加值作为奖励基数,增加值超过100万美元(含100万美元)的,给予2分奖励每美元;将奖励超过100万美元的附加值。,每1美元将获得3分;(三)企业成功开拓新兴国际市场,以在新市场的出口额为奖励基数,每1美元奖励2分人民币;⑷省内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产品出口值每1美元奖励5分;对省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每1美元奖励2分;每赚取一美元的外汇将获得3分。二、高新区优惠政策一、税收优惠政策:(一)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1、高新区有关部门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可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2、高新技术企业自投产之日起2年免征企业所得税。软件生产开发企业增值税优惠政策:软件产品退税。2000年6月24日至2010年底,自行开发生产销售的软件产品,或者进口软件本地化后销售的软件产品,按法定税率17%征税后,其部分实际税负超过3%的,增值税即征即退。(二)进口生产设备增值税优惠政策:1、投资自用设备免税。对国家鼓励和支持的外商投资项目和国家投资项目,按投资总额进口的自用设备及配套件、备件和技术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2、技改自用设备免征。国家批准的技术改造项目进口的自用设备,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3、用于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设备免税。企业为生产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产品目录》的产品而进口的自用设备,以及按照合同规定随设备进口的技术及配套件、备件,但列入《国家投资项目进口不免税商品目录》的商品,免征进口增值税。软件费用豁免政策:企业进口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产品目录》的先进技术,按照合同约定缴纳境外软件费用,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软件生产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设备免税政策:对获得认证的软件生产企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自用所需设备以及随设备进口的技术(含软件)及配套件、备件无需出具进口确认函。合同。不占投资总额,除国家不予免税的进口货物外,自2000年7月1日起,免征进口增值税。(三)集成电路产品境外加工增值税退税政策:自2000年7月1日起,对经认定为国家设计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电路产品,因国家不能在国外生产、分接和加工,进口增值税超过6%将立即征收。撤退。(四)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购买国产设备的所得税优惠政策:对符合我国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投资的企业,其项目所需国产设备投资的40%,可在企业技术改造设备购置当年增加的企业所得税中扣除。改造项目与上年相比。2、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一)外国投资者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利润免征所得税。(二)生产性企业减免税。经营期限在10年以上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石油、天然气、稀有金属、贵金属等资源开采项目除外),自盈利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所得税,第三~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三)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1、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所得税。2、新设立的经营期限在10年以上的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企业,自盈利年度起第一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二年至第三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四)外商投资设立的出口企业,在税法规定的减免税期届满后,当年出口产品产值达到企业产值70%以上的企业产品当年的,可以按税法规定的税率一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已按15%缴纳企业所得税并符合上述条件的企业,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五)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国投资者,将企业取得的利润直接再投资企业,增加注册资本,或退出后设立其他外商投资企业作为资本投资,经营期限不少于5年,经投资者申请并经税务机关批准,可退还再投资部分缴纳的企业所得税40%。(六)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在总投资中购买国产技术改造设备或在总投资外购买的,属于《投资法》鼓励类和限制类B类。《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除《外商投资项目进口不予免税的商品目录》外,购买国产设备的投资额的40%可在当年加征的企业所得税中扣除与上年相比,购买的设备。(七)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商企业暂不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外商投资企业及其在华机构使用的土地不征收土地使用税。(八)境外企业在中国境内投资不动产或无形资产,参与被投资单位利润分配,分担投资风险的行为,免征营业税。(九)自2003年至2010年,外商投资企业免征车船牌照税5年。三、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一)对需要在建设用地上新建、扩建的工业建设项目,对符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建设项目准入标准》的,给予产业发展资金支持。财政扶持金额按占用土地面积计算。具体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000万元,每亩土地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一般不低于100万元的,按土地面积,每亩给予产业发展资金3.6万元。亩地。固定资产投资超过2000万元但未达到1亿元的,每增加1000万元投资,按面积计算,每亩可增加2000元产业发展资金。土地。2、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亿元,每亩土地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一般不低于120万元的,按照土地面积,每亩给予产业发展资金5.6万元。亩地。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亿元但未达到2亿元的,每增加1000万元投资,按面积计算,每亩土地可增加产业发展资金2000元.3、固定资产投资达到或超过2亿元,每亩土地固定资产投资强度一般不低于150万元的,按土地面积,可安排产业发展资金7.6万元。每亩土地发给。但财政支持的最高金额不得超过土地总价。4、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的产业项目,产业发展资金可按地价总额给予。5、对高新区确定的产业链项目,可按上述条件适当增加资金支持额度。对需要在建设用地增建、扩建的工业建设项目,符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建设项目准入标准》的,也可给予三年任期。项目建成投产,根据企业纳税情况。一年内,根据下列情况给予产业发展财政支持:实际年纳税总额超过300万元,每亩土地缴纳税金达到8万元的,财政扶持金额按占用土地面积计算,可给予2万元产业发展基金扶持每亩;实际年纳税总额超过500万元,每亩土地征税达到10万元的,财政扶持金额按占用土地面积计算,可给予4万元产业发展基金扶持每亩;实际年纳税总额超过1000万元,每亩土地缴纳税金达到12万元的,按占用土地面积计算财政扶持金额,给予产业发展财政扶持6万元每亩。6、以上1、2、3项均扣除(2)各款所给予的资金部分。下款应扣除前款给予的部分资金。(三)世界500强企业来区投资,跨国公司总投资500万美元以上,入区国有企业集团总部建设项目总投资500万美元以上20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上,并连续三年;年增长15%以上的,第三年给予高新区地方财政出资50%的一次性资金支持,专门用于企业技术改造和市新产品的开发。同时,企业自筹配套资金必须与高新区配套资金总额相匹配。(四)对在高新区设立的世界500强企业研发中心,一次性给予100万元以上补助;对国际知名企业设立的研发机构、上市公司设立的国家级研发机构、国家上市公司设立的国家级研发机构,省部级工程技术中心一次性补助30万元。(五)五年内新设企业,按新设企业所得税区级收入的50%给予财政扶持。(六)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定期更新发布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四、行政事业性收费优惠政策:高新区是市人民政府批准的“零收费区”,只收税款,不收费。即:免征一切行政事业性收费,市区两级财政收入的部分。5、创业扶持政策:1.企业入驻留学生孵化器或创业园,留学生持股不低于50%,租赁面积50平方米的,首年免租金,50%房价的第二年将支付。租金,第三年支付房价的70%;留学生持股50%以下的公司,出租面积50平方米,第一年按房价的50%支付租金,第二年按房价的50%支付租金年。租金的70%付清,房价的90%在第三年付清。(不包括物业管理、水、电、中央空调运行等非租金费用)2.硕士及以上留学归国人员,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在高新区设立的创业企业由企业提出申请,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区组织审查。经批准,可一次性给予10万元的开办补贴。3、对进入高新区企业孵化器的创业孵化器,将50%-100%的配套资金用于高新技术应用获得的国家和省级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区。六、招商引资激励政策:(一)取得高新区土地使用权的项目,按实际固定资产投资的相应比例给予项目、投资人和推荐人奖励。岗位投资项目奖励标准为2‰;‰;非在职投资项目推荐人4‰;5‰的社会投资项目推荐人。(二)未取得高新区土地使用权,但实际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00万元以上,在高新区直接生产、经营、支付的项目,奖励标准为招商引资者的1‰;2‰的职位投资项目介绍人;3‰窗口投资项目介绍人;5‰的社会投资项目介绍人。(投资额500万以下参考执行)(一)高层次人才开展科研活动时,高新区在立项、资助、成果申报、学术交流和培训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1.具有博士或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在高新区紧缺紧缺人才从事科研工作。高新区财政与用人单位可根据其科研项目和课题情况,按项目按1:1的比例使用。进展将分阶段、分批联合资助8万元至12万元的科研启动资金。2.取得硕士学位并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科研项目和课题,视情况由高新区财政和用人单位按1:1的比例共同资助4-7万元。研究启动资金。(二)高层次人才带技术、项目、专利在高新区研发新产品,推广应用新成果产生经济效益,高新区给予一定奖励。(三)高新区税务机关征收管理的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年技术、工贸收入5000万元以上(软件企业1000万元)),年税收250万元以上(软件企业50万元),引进高级管理人才(曾在世界500强或国际行业20强或国内10强行业担任高级管理职务超过3年;在引进企业担任副总裁以上1年以上;年薪30万元经高新区管委会批准,按已缴个人所得税的40%给予补助。项目准入标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建设项目准入标准:为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快速健康发展,现设立准入制度实施工业建设项目。按照《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开发区建设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决定》精神,本着开放规范、节约用地的原则,为加快产业集聚、促进高新区经济发展,社会实现历史性跨越,实施规范化运作,提升高新区竞争力,制定本准入标准结合高新区的实际情况。第一章产业准入:重点优先发展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和中医药现代产业,鼓励发展其他高新技术产业,给予相应产业建设准入项目,优先安排建设用地。考虑到其他产业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原则上对相应产业建设项目给予准入,但严格控制。第二章规划准入:所有准入工业建设项目必须符合新区和高新区的建设规划和用地规划。三、白云区土地政策外商投资工业企业投资规模在1000万元以下的,地价按照区公布的土地基准地价执行。1000万元以上的外商投资企业项目建设用地。可根据企业的投资规模、投资密度和技术含量,进行土地优惠供应。1000元/平方米以下的生产性国资企业以租赁方式提供土地。■凡在规划工业园区内投资建设运营标准厂房,建成后由区财政按50元/平方米给予补助。四、全市城市经济概况工业是该市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初步形成了以机械电子、冶金、煤炭、化工、电力、建材、橡胶、医药、食品等行业为主的产业体系。优化发展以铝、特钢为主的冶金工业、以磷、橡胶为主的化工、以绿色食品、卷烟为主的食品工业等实用支柱产业;积极培育和发展生物制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环保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运用先进适用技术,调整、重组、转变机械、装备制造、建材、轻纺等传统产业发展思路,全市完成产业技术改造项目100项,新产品开发项目300项。工业经济呈现多年未见的高增长。自1992年被批准为大陆开放城市并设立开发区10年来,我市已形成以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型工业四大优势产业为特色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药材与现代化.是以机械、电子、航空航天为重点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以铝及铝加工、建材、食品、磨料、水泥、医药、钻具、新材料为特色的省级白云经济开发区。目前已开发三个开发区。凭借政策便利、服务便利等优势,初步发挥了城市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我市在招商工作中逐步形成了自己新的特色招商模式:一是引进外资项目力求“实”、“大”,突出招商引资在形成优势产业和培育优势产业中的作用。产业集群。关注引进企业实力,密切关注“高、大、外”项目和世界500强企业,重点在铝加工、磷化工、新材料等领域通过招商引资形成产业、现代中医药、旅游、环保。簇。五、城市投资优势1、库存优势“三线建设”期间搬迁的大量工厂和1980、1990年代逐步从省内搬迁的军工企业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和管理人才;全市大量闲置工厂,12万专业人才,200万劳动力,可为投资者提供较为理想的生产要素。2、市场优势市政市场建设日益完善,资金、技术、劳动力、信息等生产要素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加快了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融合。到2004年底,全国有各类集贸批发市场373个,其中年交易额过亿元的市场21个。人力资源、劳动力、证券交易、房地产交易、产权交易、信息等市场发展良好。200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5.52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79%。工业产品多为中间产品,大量消费品来自省外,公众的消费观念较为先进。因此,市场广阔且充满潜力,再加上其先天的区位优势,自然延伸至全省、西南地区乃至全国。3、区位优势这座城市是连接华中、华南和西南的重要通道。是西南“三省一市”南下出海的必经之地。是重要的陆路交通枢纽和物流节点。川黔、湘黔、贵昆、黔黔、南昆有5条铁路干线。南站编组场是西南地区最大的货运编组场。瑞丽、直两条国道主干线穿境而过,形成了8条出境公路的放射状公路网。龙洞堡国际机场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500万人次,开通国际航线32条,曼谷国际航线2条。距长江口岸直线距离300公里,距港口直线距离500公里,距华东、华南地区最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航运港口分别为2037公里和1554公里公里分别。西南地区区位优势明显。4、资源优势矿产资源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铝土矿、磷、煤、铁、黄铁矿、汞、重晶石、石灰石、石头等30多种。矿业。其中,铝土矿储量3.2亿吨,铝硅比大于8的铝土矿占67.4%;磷矿储量4.28亿吨,五氧化二磷含量在32%以上的富矿占全国富矿的78%,居全国首位。三大磷矿基地之首。能源环境中大小河流98条,水资源总量46.79亿立方米,可开发电力615万千瓦,水电站装机容量近100万千瓦,位居全国前十名之一国内水电基地;煤炭总储量8.95亿吨,品种多,埋藏浅,易于开发,火力发电装机容量98.5万千瓦。形成了水煤并举、电火相助的格局。全省丰富的电力资源保证了电力供应充足、稳定、价廉。生物资源生物资源种类繁多。有香果树、郁金香棕榈、乐东单性木兰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刺梨、猕猴桃、哲尔根等特色野生植物;花木等宝树种;大鲵(salamanders)、猕猴、穿山甲等珍稀野生动物。中药材1140余种,其中天麻、杜仲、茯苓、贵州党参、芦笋等驰名海外,动物药材80余种,天然药材库4290余种。在全省药材资源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旅游资源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公园省”旅游服务中心和旅游集散地。“物美价廉”是旅游景区的一大特色。大型城市公园——黔灵公园和森林公园,深受海外游客的好评。甲秀楼、翠微园、阳明寺等名胜古迹均位于城内。红枫湖风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花溪公园、天河湖、南江峡谷、百花湖等景区位于城郊,风景秀丽,交通便利。方便的。5.气候优势属亚热带湿润温和气候,夏季无酷暑,冬季无严寒,雨量充沛。空气不干燥,无地震,四时无沙尘暴,年平均气温约15.3℃,年平均降水量1197毫米,年日照约1278小时,年相对湿度为76.9%,无霜期约270天。宜人的气候是我们的骄傲,赢得了“上天,下杭州,气候宜人”的美誉。享有“森林城市”美誉的现有森林面积275万亩,森林覆盖率34.79%。周边宽1~7公里、长70多公里的林带,为城市提供了一道绿色生态屏障。2010年前,全市人均林带面积达到207平方米。6、成本优势该市自然资源丰富,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低廉。居民用电、工业电价、水价、燃气价格远低于东部地区,在职职工平均工资和土地等其他要素成本普遍低于东部地区沿海地区(各项费用见附表)。电价表电价(元/千瓦时)基本电价小于1kV1-10kV35-110千伏110-220千伏220kV及以上最大需量(元/千瓦/月)变压器容量(元/kV/月)一、居民电价0.4500.440.442.非住宅照明电价0.6670.6570.6473.商业电价0.8790.8694.非工业普通工业电价0.5320.5220.5125.大工业电价0.4020.3820.3670.35727186.农业生产用电0.3470.3370.3277、贫困县农业排灌用电0.1970.1920.1872、供水价格表用户性质测量单位价格(元)居民生活吨1.40行业吨1.45商业吨2.203、市区基准地价单位:元/平方米(地)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一种二级高水平多层1级750015509601190440中学54003级330013508609704级230011505706405级13607003704103806级7605902702803304.控制中心区以外城市规划区地价单位:元/平方米(地)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一种二级蔬菜区其他区距离市中心5-10KM480310200260160距离市中心10-15KM300250150230150距离市中心超过15KM1901901102101405、人工成本人均劳动力成本单位:元年人均人工成本人均月人工成本全市238371986年1.采矿业225041975年2.制造221401845年其中:化工原料及化工产品制造173381445医药制造2010516754.建筑业169881415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3102425856、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5903149197、批发零售贸易1961016348、住宿餐饮业230031916年9.金融业57638480310、房地产行业24967208011.租赁和商业服务31924266012.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其他行业238151984年六、新区、高新区地价标杆单位:元/平方米等级利用1级中学3级4级商业用地1070840670460住宅用地820620670340工业用地390340290六、各区市县产业布局1.云岩区和南明区。作为省会中心城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城市工业为辅,常规农业全面退出。在服务业中,商业、商贸、金融是主导产业。以交通、电信、教育为主。积极发展旅游、科技、房地产、市场中介产业和文化、健康、体育等产业。城市产业主要是信息产品生产等技术和知识密集型、附加值高、产品终端化、无污染的高新技术产业。农业应限于发展具有绿化、美化、净化城市和观赏功能的城市景观农业。发展科技街、金融街、游乐街等专业街道、特色道路和市场带。形成半小时经济圈核心区,向其他城区延伸。2.新区:作为省会城市级行政区的新兴中心城区,其生产力布局以高新技术发展和成果产业化为主,尤其是知识创新工程实施为辅,服务业。发展微型硬盘等高新技术产业不仅是该区的主导产业,也是全市乃至全省的连续高端产业。集中在区东的科技产业园和南边的大学城。以行政办公、产业发展和市民生活服务为主的服务业,以贸易、房地产和旅游(包括会展业)为主。积极发展金融、教育、科技、文化、体育等产业和事业。3.小河区、白云区:这两个区基本完成了工矿区向市区、市区向副中心区的转变,生产力布局要按照经济行政区和现代工业城市。要依托开发区振兴新兴产业,带动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发展。新型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建设走在全市、全省前列。白云区:以铝及铝加工产业为主体,继续建设省级白云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成为优势突出的中国铝城。同时,继续建设(国际)新材料产业园,发展新材料产业及配套产业。继续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利用铝冶炼排出的赤泥发展水泥等建材工业。服务业以服务区域为主,面向全国乃至世界,发展会展(会展)推广经济。依托铁路,发展大宗工业品等货物的转运和仓储。农业方面,主要发展都市农业、花卉等特色农业。小河区:是开发区与行政区相结合的经济行政区。科学安排和调整全区生产力布局。要继续坚持以产业为重点、以利用外资为重点、以外汇出口为重点的“三大”方向,依托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完善航空产业基地,建设江南航天高新技术产业园、海信消费电子产业园、西部大开发产业园、出口加工产业园、中小企业科技园、金珠外商投资产业园等,发展航空航天、机电一体化等产业、汽车零部件、新材料等,逐步成为国家重要的先进产业。电子信息产品及装备制造基地之一。服务业以商贸业为主,积极发展房地产、信息、交通、金融、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产业。以汽车、工程机械等机电产品、本地区产业所需生产资料等专业市场和粮食期货市场为重点,建设商圈和市场带,形成现代市场体系,发展商贸业为整个国家。同时,依托西站发展集装箱运输、粮食和货物仓储业。依托省农科院。建设金竹生态产业示范区。发展科技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农业,发挥药用植物园观光功能。4.华西区和武当区。作为中郊区。以发展都市农业为主,积极发展旅游、教育、科技、工业和乡镇企业,突出高技术产业化特色,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方面走在全市前列。花溪区:突出自然生态、田园风光、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等。大力发展国内和国际旅游。为发展会展业创造条件,带动相关产业向前和向后发展。加强景区建设。力争将花溪景区从省级提升到国家级,与清镇旅游融合,提升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充分发挥全区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优势,开发推广现代农业技术。以都市农业、科技农业、特色农业模式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大学科技园和洋爱工业园。发展信息、生物、医学、材料等技术。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城市产业。主要产业布局在孟关和雷庄。武当区:依托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积极发展现代中药制造、都市农业、现代农业、乡镇企业、旅游等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继续建设和完善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火炬软件园、新天高新技术产业园、科技产业园和魔道科技街,发展科技型企业.微电子、信息技术、光机电一体化、精细化工、新材料、生物工程等领域的研发和产业化取得新突破。继续建设和完善农业高科技科技园、无公害蔬菜(果树)科技园、花卉苗木科技科技园、畜牧业科技园、中草药科技园农业科技园下属园区等,发展科技农业、都市农业,加快农业现代化。要加强全区与开发区的联系,继续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战略,让开发区带动区域农业、乡镇企业和服务业发展。乡镇企业社区建设以农产品加工、旅游、商贸为主,在规模和经营水平上取得重大突破。5.清镇市和开阳县。作为远郊省级经济强县(市),要继续发挥优势,在城市一小时经济圈中发挥作用。发挥向城外辐射的经济功能,对全省发展发挥积极推动作用,加快推进全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进程。清镇市:以旅游和工业为主导产业,积极发展各类服务业,逐步建设成为黔中旅游生态城市。要利用国家级红峰湖和省级百花湖景区带动省级潜流河景区、敖河、帽条河景区建设,建设国家级水上运动训练基地,加强与华西旅游区相连,形成周边区域。以城市、水景旅游圈为主,积极发展国内和国际旅游。带动其他服务业发展。建设茅宿山、站街高新技术园区,积极发展现代中药制造,推进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发展能源、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