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碍的防治课件_第1页
睡眠障碍的防治课件_第2页
睡眠障碍的防治课件_第3页
睡眠障碍的防治课件_第4页
睡眠障碍的防治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睡眠(shuìmián)障碍的防治

宁波市精神病院

胡恒章1第一页,共四十一页。睡眠障碍的防治目录21、什么是睡眠(shuìmián)障碍2、睡眠障碍分类3、睡眠障碍的防治第二页,共四十一页。睡眠障碍的防治睡眠障碍(zhàngài)的定义睡眠障碍是指睡眠出现问题,包括睡眠前、后及睡眠过程中;入睡和觉醒时出现出现的异常行为或感受;可伴有或不伴有不适体验。失眠(shīmián)是最睡眠障碍中最常见的一种,是对睡眠的质和量的不满意状态,同时伴有明显的思睡和不适感,如疲乏无力、精神委靡等。第三页,共四十一页。睡眠障碍的防治睡眠(shuìmián)障碍的发病率2002年3月21日国际睡眠日调查,失眠者占总人群28%,可疑失眠者占17.4%。日本统计因睡眠每年造成300亿美元经济损失。

2015年国际睡眠日主题(zhǔtí):健康心理,良好睡眠。第四页,共四十一页。睡眠障碍的防治失眠(shīmián)的危害痛苦感——就医的主要(zhǔyào)原因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剥夺睡眠可致人衰竭死亡对行为的影响——50%交通事故对工作效率的影响——生产率下降可以导致心理问题或引发精神疾病——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第五页,共四十一页。睡眠障碍的防治睡眠障碍(zhàngài)的常见类型1、失眠。如心理、生理性失眠等2、与呼吸(hūxī)相关的睡眠障碍。呼吸(hūxī)暂停综合征3、过度睡眠。如发作性睡病4、昼夜睡眠节律障碍。如时差变化、倒班5、异态睡眠。如睡行、夜惊、梦魇6、与运动相关的睡眠障碍。如磨牙7、独立症候群。如打鼾、梦呓8、其他睡眠障碍。如环境性睡眠障碍9、与其他疾病相关的睡眠障碍。癫痫10、其他精神行为障碍。各种精神疾病第六页,共四十一页。睡眠障碍的防治失眠(shīmián)国际分类1、适应性睡眠障碍(急性失眠)2、心理、生理性失眠3、矛盾性失眠(睡眠状态感知不良)4、特发性失眠5、精神障碍所致失眠6、睡眠卫生不良7、青少年行为(xíngwéi)性失眠8、内科疾病所致失眠9、药物或物质乱用所致失眠10、非器质性失眠11、生理性失眠(待分类型)第七页,共四十一页。睡眠障碍的防治宾夕法尼亚队列研究:

慢性失眠患者(huànzhě)高血压风险为睡眠正常者的2.2倍Fernandez-MendozaJetal.Hypertension.2012Oct;60(4):929-35.8宾夕法尼亚队列研究纳入1741例完成实验室睡眠评估的人群。其中786无高血压,平均长达7.5年的随访。记录(jìlù)高血压事件的发生数。使用正常睡眠者结果作为基准,矫正其他两组OR。慢性失眠患者高血压风险OR=2.24(1.19-4.19;CI=95%,矫正年龄、性别、睡眠呼吸障碍、肥胖等风险因素)。其中,慢性失眠且睡眠时长<6h的亚组,OR=3.75(1.58-8.95;CI=95%)。高血压比值(bǐzhí)比OR(CI=95%)高血压事件定义为自述存在因较高的血压获得相应治疗。慢性失眠定义为抱怨出现为期一年以上的失眠症状。睡眠质量差定义为存在中度至重度的睡眠问题抱怨,包括难以入睡、睡眠难以维持、早醒或是睡后无恢复。睡眠正常者为排除以上两类外的人群。p=NSp<0.01p<0.05第八页,共四十一页。睡眠障碍的防治荟萃分析(fēnxī):

失眠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SofiFetal.EurJPrevCardiol.2014Jan;21(1):57-64.9一项含有2011年12月之前发表的13项前瞻性研究的荟萃(huìcuì)分析。覆盖共计122,501名患者,随访时间3-20年。共计发生6332例心血管事件发生(含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卒中及因上述疾病死亡者)。失眠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RR=1.45(95%CI,1.29-1.62;p<0.0001)。第九页,共四十一页。睡眠障碍的防治失眠患者(huànzhě)卒中患病风险比非失眠者高54%WuMPetal.Stroke.2014May;45(5):1349-54.10失眠(shīmián)组患卒中入院风险IRR95%CI一项纳入21,438名失眠患者和64,314名非失眠者的长达四年的回顾性队列研究。人群数据来源于台湾健康保险(bǎoxiǎn)数据库。使用国际医学操作分类(第九版修订稿)ICD-9-CM定义失眠及卒中,并排除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所有试验者试验开始前均未被诊断为卒中、睡眠呼吸暂停和失眠。主要结局指标为第一次卒中急性发作入院治疗。结果显示:失眠患者的卒中患病风险比非失眠者高54%(IRR=1.85;矫正风险比HR=1.54;95%CI1.38-1.72)。65岁以上组,失眠同样显著增加卒中风险(IRR=1.71,p<0.0001)。IRR:发生率比(失眠患者较非失眠者患有卒中的相对风险)p=0.0268p=0.0002p<0.00001p<0.00001p<0.00001p<0.00001第十页,共四十一页。睡眠障碍的防治HUNT研究:失眠可能与罹患多种疾病(jíbìng)有关SivertsenBetal.JSleepRes.2014Apr;23(2):124-32.11失眠患者(huànzhě)患病风险OR95%CI*矫正年龄(niánlíng)、性别、教育及基线时的焦虑与抑郁情况+矫正年龄、性别、教育及基线时多种疾病情况HUNT试验数据来源于挪威北特伦德拉格健康研究(HUNT2:1995-1997;HUNT3:2006-2008)平均11年的随访,人群样本24,715例,用以评估失眠作为风险因素对身体及精神疾病发生的影响。DSM-IV用以评估失眠;身体及精神状况为自述诊断结果,其中精神问题使用HADS、DSM-III、DSM-IV、ICD-8、ICD-9等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失眠患者为右图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CI=95%,OR>1)。第十一页,共四十一页。睡眠障碍的防治老年人失眠及睡眠问题高发,

且有发病率逐年上升(shàngshēng)的趋势1.FoleyDJetal.Sleep.1995Jul;18(6):425-32.2.LiuXetal.Sleep.2005Dec;28(12):1579-87.3.刘海(liúhǎi)娟等.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8):2198-200.12FoleyDJ1995(n=9282)1LiuX2005(n=1679)2刘海(liúhǎi)娟2010(n=2102)3老年人睡眠问题发生率

FoleyDJ研究依托于1982年开始的美国老年确定人群流行病学调研(EPESE),包括美国三个地区65岁及以上的10,294名受访者。LiuX研究于1997年进行,包括山东五市65岁及以上的1820名受访者,采用DSM-IV定义失眠。刘海娟研究于2007-2008年间进行,纳入22省市60岁及以上的2200名受访者(每省100名),PSQI>7定义为存在睡眠问题。根据已有的三份较大样本量的研究显示,老年人失眠及睡眠问题高发,且近年来达到近50%水平。第十二页,共四十一页。睡眠障碍的防治老年人的失眠多种表现(biǎoxiàn)共存刘海(liúhǎi)娟等.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8):2198-200.13一项2007-2008中国22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睡眠问题的问卷调查,成功回收有效问卷2102份,1048名老人存在睡眠问题。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睡眠质量。定义PSQI>7为存在睡眠问题;单项得分>1时,则表明存在该项睡眠问题。在存在睡眠问题的老人中,日间功能、入睡时间(shíjiān)、睡眠效率及睡眠质量问题是最常出现的问题。老年人存在的具体睡眠问题分布第十三页,共四十一页。睡眠障碍的防治多种因素(yīnsù)可能引发老年人的睡眠问题14浅度睡眠(N1/N2)随年龄增加而延长,速动眼相及慢波睡眠(SWS)却随年龄增加而比重减少,而SWS是组织(zǔzhī)代谢恢复的核心常伴随关节炎、慢性疼痛、抑郁等,高血压、胃肠道问题、泌尿系统问题、骨关节炎、髋损伤、纤维肌痛、消化性溃疡、呼吸系统(hūxīxìtǒnɡ)疾病及其他睡眠障碍都可能增加失眠的风险除作用于精神系统的药物外,α/β阻滞剂、茶碱、沙丁胺醇、伪麻黄碱、糖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等都可能引起老年人失眠问题白天睡眠过多且睡眠时间不固定、存在某些不良生活习惯,如睡前引用咖啡、浓茶、剧烈运动等1.CrowleyKetal.NeuropsycholRev.2011Mar;21(1):41-53.2.Siddiquietal.Agingandlungdiseaserespiratorymedcine2012,pp173-188.3.陈果果等.全科护理.2011;9(3):747.疾病药物生活生理第十四页,共四十一页。睡眠障碍的防治老年人日间过度睡眠可能是认知功能下降(xiàjiàng)的

一个相关风险因素JaussentIetal.Sleep.2012Sep1;35(9):1201-7.15一项1999-2001年开始的法国三城市4896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长达八年的探究睡眠问题与认知(rènzhī)功能下降相关性的研究。研究排除了痴呆患者。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测MMSE评价认知能力(≥24为认知功能正常)。对应睡眠问题主要包括日间睡眠过度(EDS)、难以入睡(DIS)、起夜(DMS)、早醒(EMA)。矫正MMSE基线值、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等基线特征及BMI、慢性疾病、抑郁、服用催眠药物等混杂因素,OR=1.26(1.02-1.56,CI=95%,p=0.03)。EDS可能是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的独立相关风险因素。第十五页,共四十一页。睡眠障碍的防治老年人过长或过短的睡眠均可能伴随

多种心血管疾病(jíbìng)风险AggarwalSetal.ClinCardiol.2013Nov;36(11):671-6.16一项横断面研究睡眠时长和心脑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样本来源自2007年至2008年间美国国家(guójiā)健康与营养调查的6538例报告睡眠时长的调查。平均年龄60以上,睡眠平均时间6.85小时。以每日睡眠6-8小时为基准,计算<6h(n=599)和>8h(n=138)时心血管疾病发生的OR值,矫正性别、年龄、BMI、总胆固醇水平、高密度脂蛋白、吸烟、收缩压、睡眠呼吸暂停病史、家族心脏病史等因素。睡眠<6h组卒中、心肌梗死(MI)、充血性心力衰竭(CHF)风险增加;>8h组冠脉疾病(CAD)和心绞痛高发。各睡眠时间的心血管事件(shìjiàn)风险OR

95%CI******:p<0.05第十六页,共四十一页。睡眠障碍的防治睡眠障碍(zhàngài)的治疗治疗原则1、寻找(xúnzhǎo)可能的致病原因2、可以非药物治疗3、药物治疗——单一用药4、中西医结合治疗5、合适的药物、合适的剂量、充足的治疗时间6、耐心、细致的解释7、心理治疗8、慎用安眠药、抗焦虑药第十七页,共四十一页。睡眠障碍的防治失眠治疗(zhìliáo)药物的合理选择和合理使用合理选择(xuǎnzé)1较短的起效时间治疗入睡困难适宜的作用时长治疗睡眠维持困难&避免宿醉效应重视安全性减少摔倒、呼吸抑制、认知损伤、药物依赖的发生合理使用2,3注意使用剂量注意使用方法重视共病治疗重视药物相互作用1.DolderCetal.CNSDrugs.2007;21(5):389-405.2.Schutte-RodinSetal.JClinSleepMed.2008Oct15;4(5):487-504.3.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中华(Zhōnghuá)神经科杂志.2012;45(7):534-40.18第十八页,共四十一页。睡眠障碍的防治2013年中国(zhōnɡɡuó)失眠患者中

使用BZDs(苯二氮䓬)的患者比例高达92.5%1.USIMSData2013.2.IMSDatainChina(MAT2013.Jun.)19来自(láizì)于IMS市场调研结果。与美国不同,中国使用BZDs的患者比例高达92.5%,也与中国失眠管理指南推荐的标准用药具有极大的差异。non-BZDs:唑吡坦、佐匹克隆(kèlónɡ)、扎来普隆BZDs17.5%non-BZDs82.5%non-BZDs7.5%BZDs92.5%第十九页,共四十一页。睡眠障碍的防治BZDs多起效慢、半衰期较长,

睡眠潜伏期缩短(suōduǎn)不显著艾司唑仑1阿普唑仑氯硝西泮劳拉西泮奥沙西泮2达峰时间(h)31-20.4-42-42-4半衰期(h)10-246-2718-5010-205-201.艾司唑仑说明书2.PaquinAMetal.ExpertOpinDrugSaf.2014Jul;13(7):919-34.3.HolbrookAMetal.CMAJ.2000Jan25;162(2):225-33.20起效慢可能导致缩短睡眠潜伏期不显著,而在快速起效的BZDs中,这一问题同样显著。一项早期纳入8项临床研究的荟萃分析针对(zhēnduì)BZDs的使用和睡眠潜伏期进行了分析,使用药品包括氟西泮、三唑仑和咪达唑仑(达峰时间均小于1h)。相比安慰剂,BZDs平均减少4.2分钟(-0.7-9.2,CI=95%)的睡眠潜伏期,且效果并不显著3。第二十页,共四十一页。睡眠障碍的防治BZDs多起效慢、半衰期较长,

影响次日日间(rìjiān)功能1.DassanayakeTetal.DrugSaf.2011Feb1;34(2):125-56.

2.HemmelgarnBetal.JAMA.1997Jul2;278(1):27-31.21一项纳入224,734名67-84岁老年人的成组病例对照研究,样本来源自1990年至1993年间加拿大魁北克的驾驶记录和健康保险。BZDs按照半衰期时间分为两组,记录药物暴露时间和驾驶事故发生率。矫正年龄、性别、慢性疾病(jíbìng)及其他药物影响。半衰期>24h的BZDs带来更高的事故风险,且在使用一个月后,事故风险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以驾驶情况为例。根据荟萃(huìcuì)分析BZDs的使用可能带来60%(OR=1.59,95%CI1.10-2.31)至80%(OR=1.81,95%CI1.35-2.43)的交通事故增加1。这一问题在半衰期较长的BZDs更为显著2。驾驶事故风险(RR)第二十一页,共四十一页。睡眠障碍的防治老年人使用BZDs伴随(bànsuí)更多的跌倒致骨裂XingDetal.OsteoporosInt.2014Jan;25(1):105-20.22一项纳入2013年1月前发表的25项针对BZDs与跌倒致骨裂的研究(含19项病例对照研究和6项队列研究)的荟萃分析。涵盖BZDs包括地西泮、氯硝西泮、氯氮䓬、美达西泮、硝西泮等。排除仅以跌倒,而为统计骨裂的研究。其中有共计18项研究仅针对65岁及以上老人。使用BZDs伴随更高的骨裂风险RR=1.25(1.17-1.34,95%CI,p<0.001)。针对65岁及以上老人,使用BZD同样可能伴随更高的骨裂风险RR=1.26(1.15-1.38,95%CI,p<0.001)。根据已有文献(wénxiàn),跌倒与BZDs的镇静及肌松作用相关。据推测,BZDs可能导致的知觉、步态、视觉和平衡损害有关。第二十二页,共四十一页。睡眠障碍的防治BZDs加重呼吸系统疾病(jíbìng)老年患者症状VozorisNTetal.2014Aug;44(2):332-40.23一项新纳入2003-2009年177,355名66岁及以上患有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老年患者的队列研究,最终分别选取48,915名使用BZDs和不使用BZDs的患者。记录上图中各项终点。使用BZDs可能伴随(bànsuí)COPD老年患者的呼吸功能恶化。BZDs使用老年(lǎonián)患者COPD恶化风险OR95%CI第二十三页,共四十一页。睡眠障碍的防治老年人长期使用BZDs可能(kěnéng)引发痴呆矫正ORa95%CIp长期使用BZDsb1.241.01-1.530.043累积剂量(DDDc)0.017<90DDD1.00Ref.90-180DDD1.070.80-1.42≥180DDD1.321.05-1.64总使用时长(D)<0.001<90D1.00Ref.90-180D1.250.93-1.67≥180D1.431.16-1.77WuCSetal.AmJGeriatrPsychiatry.2009Jul;17(7):614-20.24一项基于台湾健康(jiànkāng)保险数据库的队列研究。纳入779名痴呆患者及4626名对照者。平均年龄75.6岁(SD=9.1)。使用至少满足两项ICD-9-CM定义的痴呆诊断项定义痴呆,作为研究结局。BZDs使用情况分为两个亚组,即使用BZDs、佐匹克隆、唑吡坦组和仅使用BZDs组。并依据累积剂量和总使用时长分别划分3个亚组。定义使用超过180天为长期使用。长期使用BZDs伴随着更高的痴呆风险(OR=1.24),且累积使用剂量越高,使用时间越长,风险越高。a:矫正包括情绪障碍、焦虑、精神障碍、酗酒、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脑血管疾病b:仅为使用长期(≥180D)使用BZDs者,排除使用佐匹克隆和唑吡坦c:DDD即每日标准(biāozhǔn)使用剂量,累积剂量至使用周期内总使用剂量第二十四页,共四十一页。睡眠障碍的防治老年人使用(shǐyòng)BZDs多自察出现耐受性及依赖性VoyerPetal.CanJAging.2010Jun;29(2):205-13.25肯定(kěndìng)回答率一项包含2785名65岁以上加拿大魁北克省老年人健康问卷调查,其中707名为BZDs使用者,涉及的BZDs包括劳拉西泮(42.3%)、奥沙西泮(21.3%)、氯硝西泮(9.9%)和替马西泮(8.3%)等。使用DSM-IV-TR量表衡量(héngliáng)是否存在依赖性。根据DSM-IV-TR量表,9.5%(67名)的老年人存在依赖性。然而43%(304名)的患者认同自己存在依赖性。同时还存在大量的老年人认同自己出现耐受性及成瘾性,且药效出现下降。第二十五页,共四十一页。睡眠障碍的防治BZDs类药物的非选择性可能(kěnéng)导致其多种不良反应DolderCRetal.CNSDrugs.2008;22(12):1021-36.26α1镇静(zhènjìng)安眠α2抗焦虑(jiāolǜ)α3肌肉松弛α5认知记忆障碍唑吡坦,扎来普隆:选择性作用于α1,不良反应相对少佐匹克隆、BZDs:作用于所有GABA受体亚型与BZRAs结合的GABAA受体α亚基主要分为α1、α2、α3、α5四种亚型以唑吡坦为代表的non-BZDs选择性作用于α1,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第二十六页,共四十一页。睡眠障碍的防治老年人失眠指南(zhǐnán)推荐以唑吡坦为代表的

non-BZDs/短-中效BZRAs27药物宿醉效果失眠反跳耐受性成瘾性唑吡坦0+00佐匹克隆+++++++氯硝西泮+~++++~+++++~+++++劳拉西泮0+++阿普唑仑+++艾司唑仑+++2008美国《成人慢性失眠评估及管理指南》建议使用短-中效BZRAs,包括唑吡坦、右佐匹克隆、扎来普隆及替马西泮,或使用雷米尔通;老年患者用药策略与年轻患者大体相似,但是使用剂量更低(雷米尔通除外),需更慎重考虑药物相互作用和副作用。2012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建议老年患者推荐应用non-BZDs或褪黑素受体激动剂(雷米尔通,不包括褪黑素);呼吸系统(hūxīxìtǒnɡ)疾病患者BZDs慎用。共病精神障碍患者应由精神科执业医师按照专科治疗原则和控制原发病,同时治疗失眠症状。0:无影响(yǐngxiǎng);+:轻度后果;++:中度后果;+++:严重后果。1.Schutte-RodinSetal.JClinSleepMed.2008Oct15;4(5):487-504.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中华神经科杂志.2012;45(7):534-40.常见BZRAs的安全性评价第二十七页,共四十一页。睡眠障碍的防治调查表明,Non-BZDs镇静安眠(ānmián)效果确切HoffmannFetal.GerMedSci.2013Jul18;11:Doc10.28GPs回答(huídá)为强非常强的比例一项包括458名全科医师(GPs)和202名社区药师(CPs)的问卷调查,调查围绕BZDs和Z-drug(Non-BZDs)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讨论,并按照GPs和CPs分开统计。疗效方面针对减少睡眠时间、减少起夜次数(cìshù)、增加总睡眠时长、醒后有恢复感和改善日渐功能的效果分为缺乏/很小/小、中等、强/非常强三类。以GPs为例,认为使用non-BZDs具有较强疗效的GPs多于BZDs的。这在CPs组也有类似的看法。第二十八页,共四十一页。睡眠障碍的防治调查表明(biǎomíng),Non-BZDs总体被认为获益大于风险HoffmannFetal.GerMedSci.2013Jul18;11:Doc10.29一项包括458名全科医师(GPs)和202名社区药师(CPs)的问卷调查,调查围绕BZDs和Z-drug(Non-BZDs)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讨论,并按照GPs和CPs分开统计。安全性方面针对(zhēnduì)耐受性、停药反应、成瘾(渴求药物)、混乱和跌倒发生频率分为从不/很少/少见、有时、经常/非常频繁三类。以GPs为例,认为使用non-BZDs经常出现以上不良反应的GPs少于BZDs的。这在CPs组也有类似看法。针对老年人,GPs认为使用BZDs和non-BZDs利大于弊的比例分别为14.0%和46.5%,CPs组则为21.3%和41.2%。GPs回答为经常(jīngcháng)/非常频繁比例第二十九页,共四十一页。睡眠障碍的防治唑吡坦可有效(yǒuxiào)改善老年人失眠问题王雪芹等.中华(Zhōnghuá)精神科杂志.2010:43(2):106-110.30一项中国纳入115名≥65岁的老年原发性失眠患者的多中心自身对照试验。每晚睡前服用5mg唑吡坦,治疗3周。分别记录基线及治疗后第一周周末和第三周周末的总睡眠时长和睡眠潜伏期,并使用PSQI评价睡眠质量。使用唑吡坦,显著增加睡眠时长,减少(jiǎnshǎo)睡眠潜伏期,改善日间功能。总睡眠时间(h)睡眠潜伏期(min)*与基线比较p<0.01第三十页,共四十一页。睡眠障碍的防治唑吡坦达峰时间(shíjiān)短、半衰期适中1.思诺思(唑吡坦)说明书.2,三辰(sānchén)(佐匹克隆)说明书.3.百介民(扎来普隆)说明书.4.TsutsuiSetal.JIntMedRes.2001May-Jun;29(3):163-77.

5.王雪芹等.中华精神科杂志.2010:43(2):106-110.6.RogerMetal.ClinTher.1993Jan-Feb;15(1):127-36.

31药代性质唑吡坦(10mg)1佐匹克隆(7.5mg)2扎来普隆(10mg)3达峰时间(h)0.5-3.01.5-2.01半衰期(h)2.45.01以唑吡坦为代表的non-BZDs多能较快达峰,且半衰期较短。唑吡坦较佐匹克隆可显著减少睡眠潜伏期4。针对于老年人,相比基线唑吡坦可缩短40min睡眠潜伏期5。因老年人肝脏清除率降低,平均半衰期平均可达3小时。根据(gēnjù)已有的临床研究,5mg和10mg的唑吡坦可分别维持平均6.8和7.1小时的睡眠时长6。第三十一页,共四十一页。睡眠障碍的防治唑吡坦日间功能(gōngnéng)损伤相对较少ZammitG.DrugSaf.2009;32(9):735-48.32数字符号替代测试存在3项成人和1项老年人的DSST(数字符号替代测试)得分可能受唑吡坦的影响。但大多数(9篇相关文献)临床研究的药效评估并未显示具有唑吡坦的使用具有显著影响。精神-运动表现相关日间行为研究显示,唑吡坦的精神-运动作用取决于时间和剂量。如20mg的唑吡坦使用可能损害3-6小时内的精神-运动表现,而大剂量在老年人中与跌倒有关。驾驶表现针对驾驶表现,夜间(上床时间及半夜)服用10mg唑吡坦未显示相关的驾驶能力减退问题,20mg时则可能带来负面作用。需强调安眠药的使用(shǐyòng)剂量和使用(shǐyòng)时间,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而这一点在老年人中尤为重要第三十二页,共四十一页。睡眠障碍的防治使用唑吡坦不显著增加(zēngjiā)跌倒风险ObayashiKetal.DrugsRD.2013Jun;13(2):159-64.33变量样本量跌倒数未跌倒数OR95%CIp年龄1.021.01-1.040.002镇静安眠171.44-3.28<0.001唑吡坦382113710.6980.35-1.410.315溴替唑仑696526442.4361.61-3.68<0.001佐匹克隆408323.7731.36-10.40.011三唑仑827751.4660.58-3.680.416艾司唑仑315264.0271.35-12.10.013一项回顾性分析,旨在评价住院病人服用镇静安眠药后的跌倒风险。样本来自于2007年10月至12月三个月间的3683名患者,其中(qízhōng)跌倒病人共计92例,平均年龄为64.7岁(SD=19.5),人群平均年龄56.5(SD=18.6)。针对安眠药单药,矫正利尿剂及抗凝剂等可能增加跌倒风险的因素。年龄的增加及镇静安眠药的使用均显著增加跌倒风险(OR=1.02/2.17)。其中,溴替唑仑、佐匹克隆、艾司唑仑的使用均可能显著增加跌倒风险;唑吡坦及三唑仑的使用不显著增加跌倒风险(p=NS)。第三十三页,共四十一页。睡眠障碍的防治唑吡坦不显著增加呼吸暂停(zàntínɡ)或低气流事件QuadriSetal.JClinSleepMed.2009Apr15;5(2):122-9.34Index=事件(shìjiàn)数/总睡眠时间呼吸(hūxī)暂停/低气流系数*中枢性呼吸暂停/低气流系数阻塞性呼吸暂停/低气流系数晨起事件系数ESS得分p<0.001p<0.001p<0.001p<0.001p=0.21一项长达三年的纳入20名特发性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ICSA)患者的研究,平均年龄55岁(SD=9)。患者每晚临睡前30min服用10mg的唑吡坦,并于每三周评估一次药物治疗的副作用,使用ESS评价日间思睡程度,并于治疗开始的6-10周后进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控来评价疗效。结果显示使用唑吡坦ICSA患者中枢性呼吸暂停/低通气减少发生率显著减少(p<0.001),且不显著增加阻塞性呼吸暂停/低气流事件发生(p=0.21),显著改善睡眠连续性及日间思睡状况明显改善。第三十四页,共四十一页。睡眠障碍的防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