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理论-原理题库_第1页
电路理论-原理题库_第2页
电路理论-原理题库_第3页
电路理论-原理题库_第4页
电路理论-原理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习题1、电路和及其对应的欧姆定律表达式分别如图1-1、图1-2、图1-3所示,其中表达式正 (a)图1- (b)图1- (c)图1-+U+U RIU+U=I图1- 图1- 图1-2、在图1-4所示电路中,已知U=4V,电流I=-2A,则电阻值R为 +U +U图1-3、在图1-5所示电路中,,均为正值,其工作状态是 +U(a)电压源发出功 (b)电流源发出功 +UI图1-4、在图1-6所示电路中,,均为正值,其工作状态是 +(a)电压源发出功 (b)电流源发出功 (c)+图1-5、图1-7所示电阻元件R消耗电功率10W,则电压U为 2图1-6、图1-8所示元件供出电功率10W,则电压U为 I -2I -2图1-7、非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是一条 通过电压-电流平面直角坐标原点的一条曲不通过电压-电流平面直角坐标原点的一条曲通过电压-电流平面直角坐标原点的一条直8、非线性电阻两端的电压与其中电流的关系 定 (b)非定值,但与该电阻两端的电压或通过的电流无(c)非定值,且与该电阻两端的电压或通过的电流10、一个实际电源可以用电压源模型表示,也可以用电流源模型来表示。在这两种模型中,该实际电的阻应为( c 。 (c)定11、 1- 所示为一族独立直流电源的外特性曲线,其中理想电压源的外特性曲线是 UaUaS 图1-UacOI12、 1- 所示为一族独立直流电源的外特性曲线,其中理想电流源的外特性曲线是UacOI图1-13、理想电流源的外接电阻越大,则它的端电压 (a)越 (b)越 (c)不能确14、理想电压源的外接电阻越大,则流过理想电压源的电流 (a)越 (b)越 (c)不能确 (a)变 (b)变 (c)不R+I U图1-16、图1-12所示电路中,当1增加时,电流2将 (a)变 (b)变 (c)不+R+RR17、把图1-13所示的电路改为图1-14的电路,其负载电流1和2将 (a)增 (b)不 (c)减I1I1+I1I 图1- 图1-18、把图1-15所示的电路改为图1-16的电路,其负载电流1和2将 (a)增 (b)不 (c)减II +I.I2 图1- 图1-19、在图1-17所示电路中,已知电流1=1A3=-2A,则电流2为 I..R.II..R.IIR图1-20、图1-18所示电路中电流I2为 10

6 34

I2.I2图1-S=10V1=-4A2=1A II.U+-I13.I图1-22、在图1-20所示电路中,已知:US=5V,I1=1A。电流I2为 I4

U+ - . I5I1 1.I I图1-23、在图1-21所示电路中,已知S=2VS=2A。电流I为 ..I+-IS1..I+-IS1..1图1-24、在图1-22所示电路中,电流I为 8 5U12-

4 .图1-25、在图1-23所示电路中,U、I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S-L (cSIIR0+IR0+-.+U图1-26、在图1-24所示电路中,已知S=12VS=2A。A、B两点间的电压A为 A+BA+B图1-27、在图1-25所示电路中,已知S=2VS=2A。A、B两点间的电压A为 IA 1 1.图1-28、在图1-26所示电路中,已知S=2VS=1A。A、B两点间的电压A为 cAIAI11.+图1-S=2VS=2A )供给(a)电压 (b)电流 (c)电压源和电流..+..+UI.R.11图1-30、在图1-28所示电路中,已知S=2VS=2A,则供出电功率的是 b.1 1+.(a).1 1+.图1-31、图1-29所示电路中,理想电压源发出的功率P为 .+U6.+U6.4I图1-32、图1-30所示电路中,理想电流源发出的功率P为 . 2U I6.图1-33、在图1-31所示电路中,已知L消耗功率20W,则理想电压源S供出电功率为 .6I+.6I+U5.R34、在图1-32所示电路中,U、I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S+)0 (S-)0 +I.U图1-35、图1-33所示电路中,电压A为 IS4

. 6.-

2ISB图1-36、图1-34所示电路中的电压A为 .+US

US20

IS 6 A -UABA图1-37、在图1-35所示电路中,电压A为 A+-

3IS

IS 2

U12-图1-38、当电路中电流的参考方向与电流的真实方向相反时,该电流(B A、 B、 C、40、当电R上的u、i参考方向为非关联时,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应为(BA、u B、u

uRC41R上、参考方向不一致,令=-10V,消耗功率为0.5WR为(A (× (× (∨ (× (∨ (× AI11.+48、在图1-11电路中已知US=2V,IS=1AAB两点间的电AI11.+1-A-1V B0 C1V D提示:应用KVL列出电压方程,UAB11A249、一个由线性电阻构成的电器,从220V的电源吸取1000W的功率,若将此电器接到110V的电源上则吸取的功率为 A、 B、 C、 D、50、电流与电压为关联参考方向是指 A.电流参考方向与电压降参考方向一 B.电流参考方向与电压升参考方向一C.电流实际方向与电压升实际方向一致 51、C点的电位是( 22 2B5 -A、 B、 C、 D、- 52、物体带电是由于(A)(A)失去电荷或得到电荷的缘故;(B)既未失去电荷也未得到电荷的缘故;(C)由于物体是由于物体是53、把提供电能的装置叫做(A)(A)电源;(B)电动势;(C)发电机;(D)电54、直流电路中,把电流流出的一端叫电源的(A)55、电荷的基本特性是(A(A(B(C)(D56、在电路中,电流之所以能流动,是由电源两端的电位差造成的,把这个电位差叫做(A) 57、在一恒压的电路中,电阻R增大。电流随之(A(A)任一回路;(B)任一独立回路;(C)任何电路;(D)简单电路。59、关系式Uab=-E+IR满足图1-37所示电路的下列(B)图。图1-(A)图1-37(a);(B)图1-37(b);(C)图1-37(c);(D)图1-37(d60、载流导体的功率大小与 )无A、电流的大小B、时间的长 C、电压大 D、不能确61、把额定电压为220V的灯泡接在110V电源上,灯泡的功率是原来的 A B C D 62、图1-示电路中A点的电位为 )图1-A、24.3 B、60.7 C、- D、-63、在图1-36所示电路中,如果把每个元件作为一条支路处理,则图中支路数和结点数分别为 (a)8和 (b)11和 (c)11和1-6、图1-37所电中,果电压(立或控和电的联组、流源电的并组作一支处,图结数支数别( a 。(a)8和 (b)11和 (c)8和1-65、电路分类按电路参数分 ,按电路性质分 B.集数电路 A.电 B.电 C.强 A.电 B.弱 C.电 D.数 B.集 习题1、在图2-1所示电路中,电阻R=40,该电路的等效电阻RAB为 R RRAB

图2-2、图2-2所示电路的等效电阻A为 ..ARA 图2-3、图2-3所示电路中,A、B两端间的等效电阻A为 AB图2-4、图2-4所示电路中,每个电阻R均为8,则等效电阻A为 .R.R.RRRR.RB图2-5、图2-5所示电路中的等效电阻A为 ..A图2-6、用△–Y等效变换法,求图2-6中A、B端的等效电阻A为 图2-7、图2-7所示一端口网络的输入电阻RAB为 (a)R1(1 (b)R1 (c)R2(1图2-8、图2-8所示电路中A、B两点间的等效电阻与电路中的L相等,则L为 AB

R 图2-9、在图2-9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U=10V,电阻R=30,则电流I值为 R+I.R+I.U.RR图2-10、在图2-10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U=2V,若使电I=3A,电阻R值为 .I II2U2 .图2-11、图2-11所示电路中电流I为 .1.1 2+-2.I图2-12、图2-12所示电路中,电流I是 .I .I 2IS.363图2-13、所示电路中,已知电流1=6A,则电流I为 图2-14、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间

II..+U-.. (a)有等效变换关 (b)没有等效变换关 (c)有条件下的等效变换关15、图2-14所示电路中,对负载电阻L源是 IU++U(a)理想电压 (b)IU++U图2-16、已知图2-15中的S1=4VS1=2A。用图2-16所示的等效理想电流源代替图2-15所该等效电流源的参数为 ABABUIB图2- 图2-17、图2-17所示电路中,对负载电阻RL而言,点划线框中的电路可用一个等效电源代替,该等效电 (a)理想电压 (b)理想电流 (c)不能确I++UI++U IU图2-图S1=4VS1=2A图替图效电压源的参数S为 A+A+BA+B图2- 图2-19、已知图2-20电路中的S=2V。用图2-21所示的等效电流源代替图2-20所示的电路,则等 (a)IS=2A,R=1 A1A1+-B.R.图2-

B图2-20、把图2-22所示的电路用图2-23所示的等效电压源代替,则等效电压源的参数为 (a)US=4V,R=2 R2 2 U 图2- 图2-21、已知图2-24中的S=2V。用图2-25所示的等效电流源代替图2-24所示的电路,该等效电 (a)IS=1A,R=2 .A.AR.BA.1+U -.B图2-

图2-22、把图2-26所示的电路用图2-27所示的等效电压源代替,该等效电压源的参数为 ,.1.112.ARAR+U-BB图2-

图2-23、已知图2-28中的S1=4VS2=2V。用图2-29所示的理想电压源代替图2-28所示等效电压源的参数S为 ++ ++A+A+BB图2- 图2-24把图2-30所示的电路用图2-31所示的等效理想电流源代替该等效电流源的参数 .A42.BA.A42.BAB图2- 图2-25、图2-32所示电路中,当1增加时,电流2将 (a)变 (b)变 (c)不+R+RR图2-26、图2-33所示电路中,供出功率的电源是 (a)理想电压 (b)理想电流 (c)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II+图2-27、图2-34所示电路中,供出功率的电源是 (a)理想电压 (b)理想电流 (c)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I.IR.+图2-图5S1.S2I均为值,供出功的电源( a 。(a)电压源S (b)电压源S (c)电压源S和S++R++图2-SSS2S1, .+I.(a)电压源 (b)电流源S (c)电流源IS2.+I.U图2-30、图2-37所示电路中,理想电流源IS发出的电功率P为 .+.+US6+I3.5图2-31、电路分析的基本依据 方程A、两类约 B、 C、 元件的电路,其电路方程是微分方程 33、5F的线性电容的端口特性为A、u B、 C、u34、端口特性为3i4 35I1=0.8mA,I2=1.2mA,R=50KΩRU RURU2-36、一个由线性电阻构成的电器,从220V的电源吸取1000W率,若将此电器接到110V的电源上,则A、 B、 C、 D、37、图示单口网络的开路电压uoc等于 D、

++++++_-_38、一电阻R上u、i参考方向不一致,令u=-10V,消耗功率为0.5W,则电阻R为A 40、若将满偏电流为100uA,内阻为1000Ω的表头,改装成量程为1A的表,应与表头连接的电是A、串联0.1Ω的电 C、串联10KΩ的电 42、图示电路中,I16A,I28A,则总电流I A、14AB、10AC、2AD、10

••I•I•I•IRCUA、全是10Ω B、两个30Ω一个90Ω C、全是90Ω44CBA 45、电路如图A所示,电压源A、吸收120W功 B.、吸收0功 C、产生120W功 D、无法计+c+cd Bb

A46、电路如图B所示,Rab A、 B、 C、 D、 A、负载电阻增、负载电阻减小 48、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 49、当恒流源开路时,该恒流源B 50、两个电阻串联,R1:R2=1:2,总电压为60V,则U1的大小为BA、 B、 C、51Y30Ω,则等效Δ形的三个电阻阻值为(CA、全是 B、两个30Ω一个 C、全是52、一个输出电压几乎不变的设备有载运行,当负载增大时,是指(CA、负载电阻增、负载电阻减小 A.固定电 B.可变电 C.线性电 D.非线性电54、阻值随外加电压或电流的大小而改变的电阻叫 A.固定电 B.可变电 C.线性电 55a、bRabK打开与闭合时分别为AA. B. C. , D. 44b56C1=3μF,C2=6μFD C. 57、某元件功率为负(P0说明该元件A功率,则该元件是 (A.产 B.吸 C.电 D.负载58、图示(a)电路中端电压U (b 3U U+-—A.83U U+-—5

=4

电流源的参数为 (A.6 B.2 C.-2图 图60、电容器C的端电压从0升至U时,电容器吸收的电能为 1A.

CU B.2CU

UC.61、下图所示电路中A、B A.40 B.30 C.20

相等,则R AB

62U6VRU14VR +U-R+U-(A.2 B.4+U-R+U-1 电感L是BC元件,流过电感的电 ,电感上的电压 C.D.无E.能跃 ,电感具有 66、求下图U=C(A.16V C.-10VA元件是A(A.负 B.电源该元件是(A.消 B.产生)功率67、图示电路中电流I等 。 D.4AVivi 126号北 -2168、图示电路中,流过元件A的电流I=C,该元件在电路 B.发出 69、图示电路中a、端的等效电A。A.B.C.aab70、电容器并联电路有如下特点 ) 并联电路的等效电容量等于各个电容器的容量之 B.每个电容两端的电流相C.并联电路的总电量等于最大电容器的电 71、在导体中的电流,越接近于导体表面,其 ),这种现象叫集肤效应A.电流越.电压越 C.温度越 D.电阻越 通过电压-电流平面直角坐标原点的一条不通过电压-电流平面直角坐标原点的一条曲通过电压-电流平面直角坐标原点的一条73、非线性电阻两端的电压与其中电流的关系 定 (b)非定值,但与该电阻两端的电压或通过的电流无(c)非定值,且与该电阻两端的电压或通过的电流有7个际源以电源型示可用流模来示这种型实电源内应( c 。 (c)定76、理想电流源的外接电阻越大,则它的端电压 (a)越 (b)越 (c)不能确77、理想电压源的外接电阻越大,则流过理想电压源的电流 (a)越 (b)越 (c)不能确习题1、在计算线性电阻电路的电压和电流时,用叠加定理。在计算线性电阻电路的功率时,叠加 (a)可以 (b)不可以 (c)有条件地使2、在计算非线性电阻电路的电压和电流时,叠加定理 不可以 (b)可以 (c)有条件地使3、图5-1所示电路中,电压UAB=10V,当电流源IS单独作用时,电压UAB将 变 (b)变 (c)不A .R I U-图5-4、图5-2所示电路中,电压UAB=10V,IS=1A当电压源US单独作用时,电压UAB将 变 (b)为 (c)不A . R U I-图5-时,电压UAB应为( I U.+.B图5-那么当电流源IS单独作用时,通过电阻RL的电流IL是( .3.3k+U-6k.I

ILR图5-7、在图5-5所示电路中,已知:US1=US2=3V,R1=R2,当电压源US1单独作用时,电阻R两端UR=1V。那么,当电压源US2单独作用时,R的端电压UR又将为 .+US

R US .图5-8、在图5-6所示电路中,当电压源US单独作用时,电阻RL的端电压UL=5V,那么当电流源IS单独作用时,电阻RL的端电压UL又将变为( +R U

R2

- 图5-

R -电流I是( .II'1 U 图5-么,当电流源和电压源共同作用时,流过电阻R的电流I值为( . RI RU.S.-图5-11、图5-9所示电路中,已知:IS1=3A,IS2=6A。当理想电流源IS1单独作用时,流过电阻R是1A,那么,当理想电流源IS1和IS2共同作用时,流过电阻R的电流I值为 ..IIS..IISS..图5-12、在图5-10所示电路中,当IS1单独作用时,电阻RL中的电流IL=1A,那么当IS1和IS2共同作用时 .4.4IS 2 IS.I图5-13、在图5-11所示电路中,已知:US=15V,IS=5A,R1=3。当US单独作用时,R1上消耗电功27W。那么当US和IS两个电源共同作用时,电阻R1消耗电功率为 .R I U-.图5-14、已知图5-12中的US=2V。用图5-13所示的等效电流源代替图5-12所示的电路,该等效电流 A.A.1+U -.B.AR.B图5- 图5-15、把图5-14所示的电路用图5-15所示的等效电压源代替,该等效电压源的参数为 .112. .112.ARAR+U-BB图5-

图5- 电压源的参数US和R0分别为( 10 1012图5-17、某一有源二端线性网络如图5-17所示,它 等效电压源如图5-18所示,其中US值 ARAR+-B A B.图5- 图5-18、某一有源二端线性网络如图5-19所示,已知:US1=1V,IS1=2A。该网络 等效电压源图5-20所示,其中US值为 US US-..AR+U-B图5- 图5-19、图5-21所示为一有源二端线性网络,它 等效电压源的内阻R0为 .A 3 图5-20、图5-22所示为一有源二端线性网络,A、B 等效电压源的内阻R0值为 .+U-.+U-S.图5-21、图5-23的等效电压源电路如图5-24所示,已知图5-24中的R0=5,则图5-23中R2 (c)+US+US-ISR2A+U-B

图5-

图5-22、图5-26是图5-25所示电路 等效电压源。已知图5-26中US=6V,则图5-25中电压US2的值应是 (c)1+U1+US-+US-R+B图5-

U 图5-23、图5-27所示电路的等效电压源电路如图5-28所示。已知图5-28中US=8V,则图5-27电流源IS的值应是 22IAR+U-BB图5- 图5-5-29所示电路的等效电压源电路如图5-30所示。则图5-30USR0的值分别为 I2+US8I2+US8- R0+UB图5-

图5-5-31所示电路的等效电压源电路如图5-32所示。则图5-32USR0的值分别为 +2+2- R+U B图5- 图5-26、实验测得某有源二端线性网络的开路电压为6V,短路电流为2A。当外接电阻为3时,其端 27、实验测得某有源二端线性网络的开路电压为6V。当外接电阻R时,其端电压为4V,电流为2A, 习题1、在图6-1所示电容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正确关系式应是 (a)u (b)iC

uCu 图6-2、在图6-2所示电容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正确关系式应是 iCdu (b)u=Cdi (c)iCdu +u+ 图6-3、在图6-3所示电感电路中,压与电流的正确关系式应是

(c)uL 图6-4、在图6-4所示电感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正确关系式应是 iL

uL

u+ 图6-5、电容器C的端电压从U降至0时,电容器放出的电场能为

CU (b)2UI2

U C6、电容器C的端电压从0升至U时,电容器吸收的电能为

UCU (b)2CU (c) C7、流过电感L的电流从0升至I时,电感L吸收的磁场能为 (a)1LI (b)2LI (c)LI28、流过电感L的电流从I降至0时,电感L放出的磁场能为 (a)1LI (b)2LI (c)LI29、图6-5所示电路中a、b端的等效电容为 图6-10、图6-6所示电路中a、b端的等效电感为 图6-11、图6-7所示电路中a、b端的等效电感为 图6-12、图6-8所示电路中a、b端的等效电容为 图6-习题1、图7-1所示电路在换路前处于稳定状态,在t=0瞬间将开关S闭合,则uC(0)为 ++U6-S-+图7-2、图7-2所示电路在换路前处于稳定状态,在t=0瞬间将开关S闭合,则iC(0)为 +6-UCS图7-3、在图7-3所示电路中,开关S在t=0瞬间闭合,若uC(0)0V,则iC(0)为 SSi+Ci+C+12--图7-4、在图7-4所示电路中,开关S在t=0瞬间闭合,若uC(0)0V,则i(0)为 11+uF图7-5、在图7-5所示电路中,开关S在t=0瞬间闭合,若uC(0)4V,则uR(0) S++-12+-+ -图7-6、在图7-6所示电路中,开关S在t=0瞬间闭合,则i3(0) ii+U10-SL图7-7、在图7-7所示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已达稳定状态,在t=0瞬间将开关S断开,则u(0 +U+U-10-u+1图7-8、在图7-8所示电路中,开关S在t=0瞬间闭合,则iR(0) RR1L1图7-9、在图7-9所示电路中,开关S断开前已达稳定状态,在t=0瞬间将开关S断开,则i2(0 i+i+U10-L10mCS图7-10、在图7-10所示电路中,开关S在t=0瞬间闭合,若uC(0)0V,则i3(0) S++-U10L1+-图7-11、在图7-11所示电路中,开关S在t=0瞬间闭合,若uC(0)0V,则uL(0) (a)10V + U+ U10 k +-S图7-12、图7-12所示电路在稳定状态下闭合开关S,该电路 不产生过渡过程,因为换路未引起L要产生过渡过程,因为电路发生换要发生过渡过程,因为电路有储能元件且发生换++RU-L图7-13、图7-13所示电路在达到稳定状态后改变R2,则该电路 因为换路后C的稳态电压要发生变化,要产生过渡过因为换路后C的电压稳态值不发生变化,不产生过渡+UR-2因为有储能元件且发生换+UR-2C图7-14、在图7-14所示电路中,开关S在t=0瞬间闭合,若uC(0)5V,则uR(0) + S

1.2图7-15、图7-15所示电路在换路前已处于稳定状态,而且电容器C上已充有图示极性的6V电压,在t=0瞬间将开关S闭合,则iR(0)=( ++i10 -S图7-167-16t=0SuC06VuL(0 ++U++U-C+10 图7-17、图7-17所示电路在换路前已处于稳定状态,在t=0瞬间将开关S闭合,且uC(020V,uL(0 ++80-+C-S0.5-图7- (c)1++U-SRRC图7-19、图7-19所示电路在开关S闭合后的时间常数值为 +-1+-1CkS图7-20、图7-20所示电路在开关S断开后的时间常数值为 S+S+10-L5图7-21、图7-21所示电路在开关S闭合后的时间常数为1,断开后的时间常数为2,则1和2 SS+RuLSR-图7-22、工程上认为图7-22所示电路在S闭合后的过渡过程将持续 S+-S+-L50图7-23、图7-23所示为一已充电到uC8V的电容器对电阻R放电的电路,当电阻分别为3k和4k时得到4条uC(t)曲线如图7-24所示其中对4k电阻放电的uC(t)曲线 图7- 图7-24、R,L串联电路与电压8V的恒压源接通,如7-25所示。在t=0瞬间将开S当电图7- 图7-图7- (a)i,uL和 (b)i,uR和 (c)uL,uR和 (a)电感电 (b)电容电 (c)电容电29、在换路瞬间,下列各项中除 )不能跃变外,其他全可跃变(a)电感电 (b)电容电 (c)电感电30、图7-27所示电路,t=0时将开关S闭合,开关S闭合后的时间常数为 RR CC R (a)(R1 R2R3) (b)(RRR CC R (c)(R1R2R3)(C1C2CC图7-31、电容端电压和电感电流不能突变的原因是 同一元件的端电压和电流不能突电场能量和磁场能量的变化率均为有限电容端电压和电感电流都是有限327-28所示电路原已稳定,t=0时开S由"1"换接至"2"。已知US2=8V。求换路后的uC(t)+1+1R+-u1-USC+-US图7-解:uC(0uC(0US112uC()US28RC30103

uC(t)uC()[uC(0)uC()]e8(128)e8 求S闭合后的电流iL(t)。+U- +U-S图7-解:

)

(0)

UR

3i()UL

6L1104

104iL(t)iL()[iL(0)iL()]e6(36)e6 习题1、已知某正弦交流电压u380cos(t)V,则可知其有效值是 2、电流幅值Im与有效值I的关系式Im 2I适用于 (a)任何电 (b)任何周期性电 (c)正弦电3、交流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通常用其 )来表示(a)平均 (b)有效 (c)幅值(最大值 (a) 5、已知两正弦交流电流i15cos(314t60)Ai25cos(314t60)A,则二者的相位关系是 (a)同 (b)反 (c)相差6、某正弦电流的有效值 7.07A,频率f=100Hz,初相角 60°,则该电流的瞬时表达式 (a)i5cos(100t (c)i10cos(200t7、与电流相量 (7.07j7.07)A对应的正弦电流可写作 (b)102cos(t (a)Um537

(b)Um537909、与电压相量 (3j4)V对应的正弦电压可写作 (a)5cos(t (b)52cos(t (c)52cos(t10u10cos(314t30)V施加于图8-1所示的电阻元件上,则通过该元件的电流 (a)2cos (b)2cos(314t (c)2cos(314t 图8-11、如图8-2相量图所示的正弦电压 施加于图8-3所示感抗XL=5的电感元件上,则通过该元的电流相量 j10(a)5 (b) (c)2j10 IU U图8- 图8-12、如图8-4相量图所示的正弦电压 施加于图8-5所示容抗XC=5的电容元件上,则通过该元的电流相量 a(a)j(c)260A 10U10U-+-+图8- 图8-13、图8-6所示正弦电流通过电阻元件时,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IR

iR

iR+u+u-R图8-14、图8-7所示正弦交流电路中,电感元件的瞬时值伏安关系的表达式为 uiX

iLdd

uLdd+u+u-L图8-15、图8-8所示正弦电流通过电容元件时,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u1

uC

iC+u+u-C图8-16、图8-9所示正弦交流电路中,电阻元件的伏安关系的相量形式是 U (b)I (c)UjR+u+u-R图8-17、图8-10所示正弦交流电路中,电感元件的伏安关系的相量形式是 UXL (b)UjXL (c) jXL+u+u-L图8-18、图8-11所示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容元件的伏安关系相量形式是 UXC+u+u-

UjXC (c) jXCC图8-19、在图8-12所示正弦交流电路中,各支路电流有效值为I1=1A,I2=1A,I3=3A,则总电流i的有效值I为( 5i+u-ii5i+u-iiiRLC图8-20、在图8-13所示正弦交流电路中,已知电i的有效值为5Ai1有效值为3A,则i2有效值 (a) iiiL+u-C图8-21在图8-14所示正弦交流电路中已知=80V,UL=100V=40V则电压U uR C 图8-22、在图8-15所示正弦交流电路中,用电压表测得U=500V,U1=300V,则U2为 ++-U1-+-1j8-238-16所示电路中,u1

u2100cos(t60)Vu(a) (c)+u+u-u-+-图8-24、图8-17所示电路中,若i1 2costA,i2 2cos(t+90)A,则电流表的读数 AiA图8-所示,则u为

V,U2m100V,给定u1,u2的相量图如图8-(a) (b)2002 (c)2002cos(t图8- 图8-习题1、在正弦交流电路中, 件的复阻抗可表示为 R2XC(a)Z (b)ZR R2XC2、在正弦交流电路中, 件的复阻抗可表示为

1R2XL(a)Z (b)ZRjXL (c)ZR2XL3、已知复阻抗ZZ11Z22,则其阻抗角为 (a) (b) (c)arctanX1X R Z2212(RZ2212(R1R2)2(X1X2)

5、复阻抗Z1与Z2并联,其等效复阻抗Z为 (a)Z1Z (b)1 Z

(c)Z1ZZ1Z6、复阻抗Z1与Z2串联,其等效复阻抗Z为

Z

1(Z2Z(Z2Z2

7、图9-1所示正弦电路中,相量 50 50V,电感电压有效值U=25V,则阻抗L为 (a)(7.07 (b)(7.07

(7.07.I.I+-+-图9-8图9-2所示正弦电路中,RXL10,UABUBC且 与 同相则复阻抗Z (a)(5 (b)(5 (c). j -C图9-9、4的电阻和3感抗串联,接到u10sin(t180)V的电源上,则电感电压uL为 (a)6sin(t 10、图9-3中30电阻与40容抗并联接到

S10A的电流源时,则

(a)

(b)0.8

(c)47图9- 4,则

L与总电压 的相位关系(bL滞后于U36.9(b)UL超前于U36.9++R.U+ j--1j图9-12、图9-5所示正弦电路中,R=6,L=8, 4,则

C与总电流 的相位关系(a) 超前于I36.9 (b) 超前于I53.1 (c) 滞后于I36.9 .++-.R1图9- +u+u-iRiLi图9-14、在所示串联正弦交流电路中,各电压表读数如图9-7所示,当电流频率增大一倍而保持 =RLCi图9- ,且电流有效值I=4A,I=3A,则总电流有效值I ++LuC1-图9-16、图9-10所示电路中,AB间 等效电路中的电压源的内复阻抗ZS为 +100+1000。-j5jB图9-17、图9-11所示电路中,AB间的等效电路中,理想电压源US为 (a) (b)150 (c)jj5j- 。100+图9-18、正弦交流电路的视在功率定义为 (a)(b)(c)SSQ21、正弦交流电路(a)(b)(c)SSQ21、正弦交流电路的视在功率S,有(a)SPQ (b)S2P2Q2Q (c)S2P2(QQ 负载1为感性的,负载2为容性的,则电路的总视在功率S为( (P1P2)2(Q1Q2(P(P1P2)2(Q1Q2(P1P2)2(Q1Q223、已知某用电设备的复阻抗Z=(3+j4),则其功率因数为 24、已知某负载无功功率Q=3kVar,功率因数 0.8,则其视在功率S为 25、已知某电路的电压相量 10030V,电流相量 530A,则电路的无功功率Q 3 (b) 326、已知某电路的电压相量 14145V,电流相量 545A,则电路的有功功率P (a)705W 27、供电电路采取提高功率因数措施的目的在于 (a)减少用电设备的有功功 (b)减少用电设备的无功功(c)减少电源向用电设备提供的视在28、提高感性电路的功率因数通常采用的措施是 (a)在感性负载的两端并接电 (b)给感性负载串联电(c)给感性负载串联电容或并接电容都可29、某感性负载用并联电容器法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后,该负载的无功功率Q将 (a)保持不 (b)减 (c)增30、图9-12所示正弦电路中,R=XL=XC=10,则电路的功率因数为c图9-31、图9-13所示正弦交流电路中,R=XL=10,欲使电路的功率因数=1,则XC为 图9-32、图9-14所示电路中,US10060V, 260A,则US供出的有功功率P .NIN+.U-图9-33、图9-15所示正弦电路中,IS100A,R=10,XC=10,电流源供出的平均功率P2 2 .I.IRXC图9-34、已知源二端网络在外加电压U=200V,=10A无功功率=1200Var则它的等效复阻( b 。(a) (b)16 (c)35、如图9-16所示的正弦交流电路中,已知I1=I2=10A,U=100V,且U 与I 及I,并画出U、I、I和I 解:相量图如I 245A,UC100135V,UR100RU

10 U

102 UC5 流有效值I。iii+Ru-LC图9-解IP75.76 R

1.74U IZIL

2.9 X 2.32Z2RZ2RarctanR

i75.762sin(314t53.1)C

U

(tantan)I U

48习题1、判断耦合电感同名端的实验电路如图10-1所示。在开关S闭合瞬间,若电流表指针正向偏转, )为同(a)a与c (b)a与d (c)b与c图10-210-2UU1U端(a)a与c (b)a与d (c)b与c

,则 )为同图10-3、某单相变压器如图10-3所示,两个原绕组的额定电压均为110V,副绕组额定电压为6.3V,若电源电压为220V,则应将原绕组的( (a)2和 (b)1和 (c)2和图10-4、某理想变压器的变比n=10,其副边的负载为电阻RL=8。若将此负载电阻折算到原边,其阻值 5、一个RL=8的负载,经理想变压器接到信号源上,信号源的内阻R0=800,变压器原绕组的匝N1=1000,若要通过阻抗匹配使负载得到最大功率,则变压器副绕组的匝数N2应为 6、如图10-4所示电路中,耦合电感元件的等效感抗Zab为 (b) 图10-7、如图10-5所示电路中,耦合电感元件的等效感抗Zab为 (b) 图10-8、如图10-6所示电路中,耦合电感元件的等效电感Lab为 (a) (b)11 (c)15图10-9、如图10-7所示耦合电感元件的等效电感Lab为 (a) (b)11 (c)15图10-习题十1、如图11-1所示电路的电压转移函数Hu为 R1

(R1R2)

R1(R1R2)图11-12、若电感L变为原来的4,则电容C应为原来的 ,才能保持在原频率下的串联谐振1(a)4 (b)4 (c)23、收音机原调谐至600kHz,现在若要收听1200kHz电台的,则可变电容的电容量应调至原的 (a)2

(b)2 (c)44、在电源频率和电压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调节L使R,L,C串联电路发生谐振,则该电路的电流 (a)达到最大 (b)达到最小 (c)随L增大而减5、R,L,C串联电路发生谐振时,个别元件上的电压有效值 )超过电源电压有效值(a)可 (b)不可能(c)一6、R,L,C串联电路发生谐振时电路的功率因数 (a)小于1感性 (b)小于1容性 (c)等于7、某串联电路由交流恒压源供电,用调频率法或调参数(L或C)法使其发生谐振。这两调节方法对谐振时R上的压降UR值的影响是( c 。增大8、如图11-2所示电路正处于谐振状态,闭合S后,电流表A的读数将 A+RuL-C增 (b)A+RuL-CS图11-9、如图11-3所示电路正处于谐振状态,闭合S后,电压表V的读数将 +RuLSV-C增 +RuLSV-C图11-10、R,L,C串联电路谐振时发生电容电压大于电源电压这一现象的条件是 (a)RL

RL

RL11、如图11-4所示电路处于谐振时,电压表V的读数应是 +++-+Ruu -VuCC图11- (b)

(c)2 (a)可 (b)不可 (c)一14、在电源频率和电压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调节C使R,L,C并联电路发生谐振,则该电路中总电流 (b)达到最小 (c)随C增加而增 (a)无影 (b)使谐振电流增 (c)使谐振电流减16、如图11-5所示电路处于谐振状态时,电流表A的读数应是 iiA+u-RiiLCLC图11-17、如图11-6所示电路已达谐振状态,且i,iR和iL的有效值均为1A,则iC的有效值为 i+u-Rii+u-RiiCLC图11-18、如图11-7所示正弦电路中,RXC5,UABUBC,且电路处于谐振状态,则复阻抗Z (a)(2.5 . +. -C图11-19、如图11-8所示电路为 )滤波器(a)高 (b)低 (c)带图11-20、如图11-9所示电路为 )滤波器(a)高 (b)低 (c)带图11-习题十 AB=38013V,UBC=380107V,UCA=380133V,当t=12s时,三个相电压之和为( 2A (c) 2A2、三相交流发电机的三个绕组接成星形时,若线电压uB =

2sintV,则相电压u (b)2202sin(t30) (c)2202sin(t150)3、在三相交流电路中,负载对称的条件是 (a)ZAZB (c)ZAZB4、某三角形连接的三相对称负载接于三相对称电源,线电流与其对应的相电流的相位关系 (a)线电流超前相电流 (b)线电流滞后相电流 (c)两者同5、三角形连接的三相对称负载,接于三相对称电源上,线电流与相电流之比为 32 326、如图12-1所示对称三相电路中,若

a720AZ100Ua(a) (b)240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