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训练卷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_第1页
2020-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训练卷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_第2页
2020-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训练卷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_第3页
2020-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训练卷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_第4页
2020-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训练卷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训练卷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020-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训练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阡陌(bǎi)窈窕(tiáo)怡然自乐(yí)俶尔远逝(chù)

B.篁竹(huáng)蒹葭(jiā)白露未晞(xī)悄怆幽邃(qiǎo)

C.溯洄(shuò)萋萋(qī)豁然开朗(huò)往来翕忽(xī)

D.俨然(yán)垂髫(tiáo)佁然不动(yǐ)辗转反侧(zhǎn)

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悉如外人(全,都)无论魏晋(不要说,更不必说)

B.隶而从者(跟随)俶尔远逝(快速)

C.长约八分有奇(零数、余数)神情与苏、黄不属(类似)

D.君子好逑(配偶)蒹葭采采(茂盛鲜明的样子)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不足为外人道也为宫室、器皿、人物

B.以其境过清能以径寸之木

C.高可二黍许潭中鱼可百许头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乃记之而去

4.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潭中鱼/可百许头

C.其岸/势犬牙差互

D.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汉语表意十分丰富,同一对象可以有不同的说法,如“垂髫”也指“童年”,“夫妻”又称“伉俪”,“汗青”也指“史册”等。

B.我国古代儒家经典“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尚书》。

C.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小石潭记》是他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中的一篇。

D.二十四节气中,“清明”过后是“谷雨”。

6.古诗文默写。(5分)

(1)关关雎鸠,____。窈窕淑女,____。(《诗经.关雎》)

(2)____,悠悠我心。纵我不往,____?(《诗经.郑风》)

(3)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日光下澈,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4)____,波撼岳阳城。____,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桃花源记》中,描述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的句子是:____,____。

7.综合性学习。(7分)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为了让传统文化更广泛地走进学生生活,某中学将开展以“传统文化,你我共享”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魅力汉字】草隶篆行,异彩纷呈,绽放出中国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韵味。下面是一个汉字的演变过程,请根据前几个字形将其简体楷书写在田字格内,并总结出汉字从早期甲骨文到简体楷书的演变规律。(2分)

演变规律:____

(2)【传统文化】下面诗句中的四句可以组成两副对联。请根据对联特点完成组合,并把答案写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填写序号)(2分)

①松间鸣好鸟②鸟鸣山更幽③泉和万籁声④风定花犹落⑤窗外见南山

A.上联:____下联:____

B.上联:____下联:____

(3)【众说纷纭】最近,某校开展践行《弟子规》活动。一晚,妈妈因某事严厉批评小明。小明刚要反驳,想到《弟子规》中“父母教,须敬听”的训规,低头不语了。对于小明的表现,作为他的同学,你想对他说些什么?(3分)

___

二、阅读理解(48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5分)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8.这首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____

9.这首诗共三章,每章开头都写蒹葭茂盛,霜露茫茫,这是《诗经》中常见的什么手法?有何作用?(3分)

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1分)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隔篁竹,闻水声(听到)

(2)潭中鱼可百许头(表示约数)

(3)斗折蛇行(像蛇那样)

(4)悄怆幽邃(深)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____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____

12.文中高度概括潭中氛围的是哪八个字?(2分)

____

13.文中两次写“乐”,这和文章哀伤凄凉的感情基调矛盾吗?为什么?(3分)

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12分)

龙安①自陂②下东入其山,蹑浮云而上之,极十里,有群石环会突立。石顶有双瀑淙下,有石涧广六七寻③,傍无荒茅萑苇④之秽。而其水无泥沙,皆清冷可啜,游鱼沉泳,历历可见。而水间之石,或哮然如岩,或剜然如臼,或偃然如槽,或落然如盂,端正莹彻,类非镌凿之能及。

凡若此行数十步,即至其所谓石笼者。笼之状类巨槽,而圜⑤围斗壁,下阔五丈,会一涧之水而环之,已即复泄而为涧。前之岩者、槽者、盂者,又纷罗错列,亦无苔藓泥沙之秽焉。由此少进,而涧下之石乃坦然成盘,纵数十尺,盘之中直发小甽⑥,广才盈咫。而一涧之水,又悉流于盘之下,其声珑珑若雷。窥其底,广深不可穷,而水涓涓可爱。(选自《天下名山记钞》)

【注释】①龙安:宋时龙安驿,在今江西黎州县西南。②陂(bēi):斜坡。③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④萑(huán)苇:芦苇。⑤圜(huán):围绕。⑥甽(zhèn):田间水沟。

1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有/群石环会突立

B.笼/之状类巨槽

C.即至/其所谓石笼者

D.而涧下之石/乃坦然成盘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历历可见()

(2)会一涧之水而环之()

(3)窥其底()

16.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

(1)石顶有双瀑淙下,有石涧广六七寻,傍无荒茅萑苇之秽。

____

(2)而一涧之水,又悉流于盘之下,其声珑珑若雷。

____

17.用自己的话说说石涧里水中石头的形状,并谈谈选文两次强调“无……秽”的作用。(3分)

____

(四)(2020.温州中考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20题。(8分)

听蕉记

[明]沈周

夫蕉者,叶大而虚,承雨有声。雨之疾徐、疏密,响应不忒①。然蕉曷②尝有声,声假雨也。雨不集,则蕉亦默默静植;蕉不虚,雨亦不能使为之声:蕉雨固相能③中也。蕉静也,雨动也,动静戛摩④而成声,声与耳又能相入也。迨⑤若匝匝⑥,剥剥滂滂,索索淅淅,床床浪浪,如僧讽堂,如渔鸣榔⑦,如珠倾,如马骧⑧,得而象之,又属听者之妙矣。

长洲胡日之种蕉于庭,以伺雨,号“听蕉”,于是乎有所得于动静之机者欤?

(选自《石田先生文钞》)

【注释】①不忒(tè):没有差别。②曷:疑问代词。何,什么。③相能:相互配合,关系和睦。④戛摩:击撞摩擦。⑤迨:等到。⑥匝匝(zhá):象声词。⑦鸣榔:渔人敲击船舷发出声音,用以惊鱼,使入网中。⑧骧:奔驰。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承雨有声()

(2)声假雨也()

(3)则蕉亦默默静植()

19.蕉和雨的“相能”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2分)

____

20.《听蕉记》是如何用文字表现雨打芭蕉的声音美?结合画线句,加以分析。(3分)

____

【参考译文】芭蕉(这东西),叶子大而空虚,承受雨水时会发出声响。(随着)雨水落下的快慢、疏密,而发出不同的声响,没有差误。然而芭蕉哪里曾有声音,声音不过是借助雨水滴落罢了。没有雨水,那么芭蕉也只能默默地立在那里;(若是)芭蕉不空虚,雨水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正是芭蕉与雨水互相配合啊。芭蕉是静止的,雨水是流动的,一动一静相互摩擦而产生声音,声音与人的耳朵又相互作用。等到好像发出匝匝、剥剥滂滂、索索淅淅、床床浪浪(等各种各样的声音),如同僧人在堂上诵经,如同渔人敲榔,如同倾倒珍珠,如同骏马奔驰,听到这些声音而产生各种各样的想象,这又是听到这些声音的人各自的妙想了。

长洲的胡日之在庭院中种上芭蕉,来等候下雨,(并且自己)取号为“听蕉”,从此以后(他大概会)从(大自然的)动静之机中有所感悟吧?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1~23题。(12分)

【甲】桃花源记(节选)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小国寡民

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选自《道德经》)

21.解释加点的字词。(4分)

(1)豁然开朗()

(2)阡陌交通()

(3)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4)虽有甲兵()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____

(2)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___

23.甲、乙两文的作者从相似的角度分别对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国”展开了想象,请根据甲、乙两文完成下表。(4分)

甲 ①

设酒杀

鸡作食 屋舍俨然 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乙 美其服 ② ③ ④

乙【参考译文】缩小国土,减少人口。即使有各种器具也不使用,使人民珍重生命而不远走他乡。虽然有船只车辆也不乘坐,虽然有铠甲兵器也不陈列。让人民再恢复到远古结绳记事的自然状态中。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以自己的习俗为乐事。相邻国家互相看得见,鸡鸣狗叫的声音相互听得见,(但)人民直到老死也不相互往来。

三、写作(5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是一个不断前行的过程。前行的路上,有风景、有梦想、有期盼、有关爱,有欢笑、有痛苦。前行需要目标和坚持,需要勇气与力量,需要激励和引导……一路前行中,你有过怎么样的经历和体验?又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请以“前行”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体裁不限(戏剧、诗歌除外);③表达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④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2分)

A.阡陌(bǎi)窈窕(tiáo)怡然自乐(yí)俶尔远逝(chù)

B.篁竹(huáng)蒹葭(jiā)白露未晞(xī)悄怆幽邃(qiǎo)

C.溯洄(shuò)萋萋(qī)豁然开朗(huò)往来翕忽(xī)

D.俨然(yán)垂髫(tiáo)佁然不动(yǐ)辗转反侧(zhǎn)

【解析】A.“陌”应读“mò”,“窕”应读“tiǎo”;C.“溯”应读“sù”。D.“俨”应读“yǎn”。

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2分)

A.悉如外人(全,都)无论魏晋(不要说,更不必说)

B.隶而从者(跟随)俶尔远逝(快速)

C.长约八分有奇(零数、余数)神情与苏、黄不属(类似)

D.君子好逑(配偶)蒹葭采采(茂盛鲜明的样子)

【解析】“俶尔”应解释为“忽然”。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2分)

A.不足为外人道也为宫室、器皿、人物

B.以其境过清能以径寸之木

C.高可二黍许潭中鱼可百许头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乃记之而去

4.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2分)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潭中鱼/可百许头

C.其岸/势犬牙差互

D.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2分)

A.汉语表意十分丰富,同一对象可以有不同的说法,如“垂髫”也指“童年”,“夫妻”又称“伉俪”,“汗青”也指“史册”等。

B.我国古代儒家经典“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尚书》。

C.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小石潭记》是他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中的一篇。

D.二十四节气中,“清明”过后是“谷雨”。

【解析】“四书”中不含《尚书》,包含《孟子》。

6.古诗文默写。(5分)

(1)关关雎鸠,__在河之洲__。窈窕淑女,__君子好逑__。(《诗经.关雎》)

(2)__青青子衿__,悠悠我心。纵我不往,__子宁不嗣音__?(《诗经.郑风》)

(3)潭中鱼可百许头,__皆若空游无所依__,日光下澈,__影布石上__。(柳宗元《小石潭记》)

(4)__气蒸云梦泽__,波撼岳阳城。__欲济无舟楫__,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桃花源记》中,描述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的句子是:__黄发垂髫__,__并怡然自乐__。

7.综合性学习。(7分)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为了让传统文化更广泛地走进学生生活,某中学将开展以“传统文化,你我共享”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魅力汉字】草隶篆行,异彩纷呈,绽放出中国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韵味。下面是一个汉字的演变过程,请根据前几个字形将其简体楷书写在田字格内,并总结出汉字从早期甲骨文到简体楷书的演变规律。(2分)

演变规律:__由繁到简。__

(2)【传统文化】下面诗句中的四句可以组成两副对联。请根据对联特点完成组合,并把答案写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填写序号)(2分)

①松间鸣好鸟②鸟鸣山更幽③泉和万籁声④风定花犹落⑤窗外见南山

A.上联:__①__下联:__⑤__

B.上联:__④__下联:__②__

(3)【众说纷纭】最近,某校开展践行《弟子规》活动。一晚,妈妈因某事严厉批评小明。小明刚要反驳,想到《弟子规》中“父母教,须敬听”的训规,低头不语了。对于小明的表现,作为他的同学,你想对他说些什么?(3分)

__示例:小明,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弟子规》的精髓之一。我们应遵从,但也应活学活用。你应该主动和妈妈沟通,表明自己的想法,相信妈妈会尊重你的意见的。__

二、阅读理解(48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5分)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8.这首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__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萧索、凄凉)的晚秋画面。__

9.这首诗共三章,每章开头都写蒹葭茂盛,霜露茫茫,这是《诗经》中常见的什么手法?有何作用?(3分)

__托物起兴(比兴)。开头描写深秋景色,渲染凄清氛围,为主人公思念意中人设置背景。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1分)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隔篁竹,闻水声(听到)

(2)潭中鱼可百许头(表示约数)

(3)斗折蛇行(像蛇那样)

(4)悄怆幽邃(深)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__小石潭中的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__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__因为它的环境过于凄清,不能够长久地停留,就题字离去了。__

12.文中高度概括潭中氛围的是哪八个字?(2分)

__凄神寒骨,悄怆幽邃。__

13.文中两次写“乐”,这和文章哀伤凄凉的感情基调矛盾吗?为什么?(3分)

__不矛盾。作者当时被贬永州,他寄情山水,当他听到清脆的水声,看到鱼儿的游态时,感到了自然间的乐趣,心情也暂时欢快起来,从而成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压抑心情的反衬,更有力地揭示了痛苦的深度。__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12分)

龙安①自陂②下东入其山,蹑浮云而上之,极十里,有群石环会突立。石顶有双瀑淙下,有石涧广六七寻③,傍无荒茅萑苇④之秽。而其水无泥沙,皆清冷可啜,游鱼沉泳,历历可见。而水间之石,或哮然如岩,或剜然如臼,或偃然如槽,或落然如盂,端正莹彻,类非镌凿之能及。

凡若此行数十步,即至其所谓石笼者。笼之状类巨槽,而圜⑤围斗壁,下阔五丈,会一涧之水而环之,已即复泄而为涧。前之岩者、槽者、盂者,又纷罗错列,亦无苔藓泥沙之秽焉。由此少进,而涧下之石乃坦然成盘,纵数十尺,盘之中直发小甽⑥,广才盈咫。而一涧之水,又悉流于盘之下,其声珑珑若雷。窥其底,广深不可穷,而水涓涓可爱。(选自《天下名山记钞》)

【注释】①龙安:宋时龙安驿,在今江西黎州县西南。②陂(bēi):斜坡。③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④萑(huán)苇:芦苇。⑤圜(huán):围绕。⑥甽(zhèn):田间水沟。

1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B)(2分)

A.有/群石环会突立

B.笼/之状类巨槽

C.即至/其所谓石笼者

D.而涧下之石/乃坦然成盘

【解析】B项句子中的主语是“笼之状”,谓语是“类巨槽”,根据句子主谓之间要停顿的原则,可知此句的正确划分应在“笼之状”之后。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历历可见(看见)

(2)会一涧之水而环之(环绕)

(3)窥其底(观察)

16.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

(1)石顶有双瀑淙下,有石涧广六七寻,傍无荒茅萑苇之秽。

__石崖的顶端有两条瀑布飞流而下,形成了一条涧水,有六七丈长,旁边没有茅草、芦苇等杂草。__

(2)而一涧之水,又悉流于盘之下,其声珑珑若雷。

__整个石涧的水,又全部流到这块巨石的下面,那水流声“隆隆”的很像雷声。__

17.用自己的话说说石涧里水中石头的形状,并谈谈选文两次强调“无……秽”的作用。(3分)

__有的像咆哮的山岩,有的像挖成的石臼,有的像仰倒着的石槽,有的像凹进去盛食物的器皿。选文两次强调“无……秽”,主要是突出石笼所在地的水清石美。__

(四)(2020.温州中考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20题。(8分)

听蕉记

[明]沈周

夫蕉者,叶大而虚,承雨有声。雨之疾徐、疏密,响应不忒①。然蕉曷②尝有声,声假雨也。雨不集,则蕉亦默默静植;蕉不虚,雨亦不能使为之声:蕉雨固相能③中也。蕉静也,雨动也,动静戛摩④而成声,声与耳又能相入也。迨⑤若匝匝⑥,剥剥滂滂,索索淅淅,床床浪浪,如僧讽堂,如渔鸣榔⑦,如珠倾,如马骧⑧,得而象之,又属听者之妙矣。

长洲胡日之种蕉于庭,以伺雨,号“听蕉”,于是乎有所得于动静之机者欤?

(选自《石田先生文钞》)

【注释】①不忒(tè):没有差别。②曷:疑问代词。何,什么。③相能:相互配合,关系和睦。④戛摩:击撞摩擦。⑤迨:等到。⑥匝匝(zhá):象声词。⑦鸣榔:渔人敲击船舷发出声音,用以惊鱼,使入网中。⑧骧:奔驰。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承雨有声(接受,承受)

(2)声假雨也(借,凭借)

(3)则蕉亦默默静植(竖立)

19.蕉和雨的“相能”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2分)

__蕉叶大而空,承接雨的时候发出声音。或:蕉叶为静态,雨为动态,动静相碰撞而有声。或:雨有大有小,有疏有密,不同的雨落在蕉叶上,发出不同的声音。__

20.《听蕉记》是如何用文字表现雨打芭蕉的声音美?结合画线句,加以分析。(3分)

__画线句用一组叠音拟声词,生动传神地表现了雨落蕉叶上或疾或徐、或疏或密等特点;通过僧人诵经、骏马奔驰等比喻来描摹雨打蕉叶的声音,极富新意,有通感之趣。运用排比句式,读来节奏分明,极富音乐的律动感,让人联想到雨中芭蕉摇曳生姿的美感。__

【参考译文】芭蕉(这东西),叶子大而空虚,承受雨水时会发出声响。(随着)雨水落下的快慢、疏密,而发出不同的声响,没有差误。然而芭蕉哪里曾有声音,声音不过是借助雨水滴落罢了。没有雨水,那么芭蕉也只能默默地立在那里;(若是)芭蕉不空虚,雨水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正是芭蕉与雨水互相配合啊。芭蕉是静止的,雨水是流动的,一动一静相互摩擦而产生声音,声音与人的耳朵又相互作用。等到好像发出匝匝、剥剥滂滂、索索淅淅、床床浪浪(等各种各样的声音),如同僧人在堂上诵经,如同渔人敲榔,如同倾倒珍珠,如同骏马奔驰,听到这些声音而产生各种各样的想象,这又是听到这些声音的人各自的妙想了。

长洲的胡日之在庭院中种上芭蕉,来等候下雨,(并且自己)取号为“听蕉”,从此以后(他大概会)从(大自然的)动静之机中有所感悟吧?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1~23题。(12分)

【甲】桃花源记(节选)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