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与孔子-完整版课件_第1页
老子与孔子-完整版课件_第2页
老子与孔子-完整版课件_第3页
老子与孔子-完整版课件_第4页
老子与孔子-完整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Ⅲ)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进程及其重要内容,共有6个单元。

本模块共分7个专题: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3.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其理论成果4.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5.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6.近代以来世界科技革命的历史足迹

7.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中国史世界史

思想文化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思想文化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程,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单元学习提示:2、“史识”分析理解:“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要善于分析说明思想文化形成的社会原因)1、两条线索:一是中国古代思想领域由“百家争鸣”演变为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二是中国古代在科技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第1课

孔子与老子

自1984年以来,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已经连续举办了25届“国际孔子文化节”,被誉为中国最能代表汉民族历史文化内涵的节庆活动。目前,海内外一些国家和地区现有孔庙1300多座,每年孔子诞辰日都有祭孔活动,在世界上有广泛影响。走近孔子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创始人。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享年73岁。他3岁丧父,17岁丧母,生活惨淡。曾先后担任过下级官吏和地方官,但仕途失意。55岁之后离开鲁国,周游列国达十四年之久,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然而屡遭冷遇。晚年开始专心从事文教活动,相传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他还对《诗》《书》《礼》《易》《乐》进行了整理,并编写了《春秋》是为“六经”。思考仁礼仁者爱人忠恕为政以德克已复礼正名仁与礼的关系?“仁”“仁者爱人”道德、修养内在自觉自律“礼”“克己复礼”规范、准则外在约束他律仁者的叮咛仁礼爱人忠恕为政以德克已复礼正名中庸君子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君子中庸,和为贵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中庸——

即掌握分寸,不偏不倚,既不保守也不过分,恰到好处的处理问题,它是为人处世的方法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中庸思想可谓博大精深,它要求执政者“执其二端,用其中于民”(《中庸》),妥善协调各方面的矛盾,实现和谐(“和为贵”)的价值目标。

应该说中庸思想倡导的崇尚和平,讲究信义,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人与群体的和谐,是社会政治稳定与发展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对调适、化解、规范社会各方面利益的矛盾与冲突,使社会不至于在无谓的利益冲突中频繁动乱乃至消亡,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孔子:中庸之道并非不讲原则孔子的教育成就整理一、创办私学,有教无类,扩大教育范围;二、总结出一套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三、整理六经,继承传播文化。(《诗》《书》《礼》《易》《乐》《春秋》)孔子的思想可谓博大精深,但为什么在春秋战国时期不被各国统治者所采纳?讨论探究孔子周游列国“颠簸流离,游说列国,惶惶如丧家之犬不可终日。”

(1)春秋末年,诸侯争霸,社会动荡,战争不断,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当时社会发生剧烈变革,旧的井田制、分封制、宗法制日趋崩溃,社会秩序混乱不堪,社会的价值观遭破坏。(2)孔子“仁爱”、“德治”等主张不太符合诸侯国迫切的军事、经济需要;“恢复周礼”的这一保守思想主张也不适应当时新兴封建制形成发展的需要,而且缺乏统一的中央政权实施礼制;(3)可见,孔子的“仁”和“礼”的主张不适合天下由分裂走向统一过程中的社会需要。(比较适合天下一统后巩固国家统治的社会需要)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为什么后来受到推崇,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1、孔子的主张顺应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仁”“德”“礼”都有利于稳定封建秩序。2、后代的儒家学者发扬儒学中提出适应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主张,提高了儒学的地位,自然儒家创始人孔子的地位也提高了。3、历史上政治秩序稳定,统治巩固后,孔子受到重视孔子拜谒老子

孔子对弟子说:老子道德高深,真是能上天入海的龙一般的人物。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生活于春秋时期,楚国人,曾任东周王室的图书馆馆长。但有关老子本人的记载留下得不多,这就给后人创造了一个巨大的想像空间,有关老子的传说不胜枚举,种种遐想赋予了老子众多的神秘色彩。老子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是一本叫《道德经》的著作,他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老子简介老君岩(宋代建于福建泉州清源山)《道德经》又称《老子》,全书只有5000多字,却几乎涉及了当今社会的所有问题,涵盖了很多妙义----这也就是几年前美国《纽约时报》将老子列为古今10大作家之首的原因所在。从1816年至今,出版的各种西文版的《道德经》已有250多种,如今几乎每年都有一、两种新的译本问世。在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大的世界文化名著中,《道德经》排名第二。因此,虽然老子生活的时代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但老子和他的《道德经》一直活跃在许多人的身边,有关老子的研究几乎成了一个世界性话题。那么,《道德经》到底讲了些什么呢?道是万物本原智者的低语道是万物本原辩证法智者的低语辩证法无为而治智者的低语无为而治1)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是最高的哲学概念。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否定了“天命”的绝对权威。2)提出了辩证法思想,指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方面,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主张“守静”可以“以弱胜强”。3)政治上“无为而治”,反对使用权谋,威逼百姓,要以“无事取天下”。老子的哲学思想及其政治主张(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4)向往“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原始纯朴的小国寡民的社会,还主张对百姓进行愚民统治,这些保守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消极影响。

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他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老子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