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练习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1页
六下练习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2页
六下练习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3页
六下练习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4页
六下练习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练习七第1页孔府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山东曲阜[qūfù]

“三孔”第2页孔庙祭奠孔子地方第3页孔林孔子墓地第4页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

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率领弟子周游列国。孔子正直、乐观向上、主动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社会。孔子第5页韦编三绝周游列国杏坛讲学三月不知肉味不耻下问孔子让路孔子第6页《论语》[lúnyǔ]第7页《论语》:统计孔子和他弟子言行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门人和再传弟子编纂,共二十篇。从宋朝以来,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成为封建时代读书人必读书。第8页《论语》[lúnyǔ]是一部统计孔子和他弟子言行书。共二十篇。是儒家主要经典之一。第9页孔子名____字____,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____国人,我国____时期著名____家、_____家,是____学派创始人。先秦儒家典籍是《____》,它属于______体,由____________编纂,共____篇。考考自己丘仲尼鲁春秋思想教育儒家论语语录二十孔子门人和再传弟子第10页

注意句读(jùdòu)

听划出停顿,并给难读字词注音。第11页

放声朗诵读读准字音,正确停顿,体味五千年前圣哲教诲。第12页

结合重点字词解释翻译句意译第13页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志同道合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愉快吗?

对远道而来朋友表示欢迎。第14页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也温习学习了知识,并经常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时常,经常yuè高兴它,指所学知识第15页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走路,行走必定在其中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能做我老师人。

表现出孔子虚心好学精神。第16页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却,表示转折就迷惑不解精神懈怠只读书而不思索,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读书,便会对思想有害。

学习和思索关系第17页温故而知新,可认为师矣。有新收获、新发觉旧温习学过旧知识,能有新收获、新发觉,这么就能够做老师了。温习第18页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记了忧愁,不知道衰老就要到来。第19页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整表示出来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假如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重复地给他举例了。第20页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主张启发式教学,要启发学生自己去思索和琢磨,要启发学生自己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要轻易地把答案告诉学生,也不要过多地替学生思索。第21页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志同道合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愉快吗?

孔子名言第22页孔子名言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了知识,并经常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能做我老师人。

只读书而不思索,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读书,便会对思想有害。

第23页5.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6.温故而知新,可认为师矣。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记了忧愁,不知道衰老就要到来。温习学过旧知识,能有新收获、新发觉,这么就能够做老师了。第24页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整表示出来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假如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重复地给他举例了。第25页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第26页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第27页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第28页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小不忍则乱大谋。第29页①虚心好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②复习重要性: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认为师矣。③学习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④启发式教学方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⑥学习态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第30页爷爷老朋友从海外归来,爷爷高兴极了,紧紧握住客人手说:第31页爷爷老朋友从海外归来,爷爷高兴极了,紧紧握住客人手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第32页小红在学习中虚心好学,经常请教他人,因为她知道“”;她还知道“”,把学习和思索结合起来,考究学习方法。平时,她也非常重视复习,因为她深知“”和“”。她刻苦学习,“”告诉她第33页活到老学到老道理;“”让她知道与同学相处时要学习他人优点,要取长补短;“”让她明白孔子主张启发式教学,学习中要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第34页小红在学习中虚心好学,经常请教他人,因为她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她还知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把学习和思索结合起来,考究学习方法。平时,她也非常重视复习,因为她深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和“温故而知新,可认为师矣”。她刻苦学习,“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告诉她第35页活到老学到老道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让她知道与同学相处时要学习他人优点,要取长补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让她明白孔子主张启发式教学,学习中要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第36页诵读与积累第37页学而不厌苦心孤诣闻过则喜见贤思齐有教无类不偏不倚诲人不倦乐此不疲托物言志喻之以理逝者如斯川流不息孔子教育教学思想精华:第38页学而不厌: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厌,满足。苦心孤诣:苦心钻研,到了他人所达不到地步。也指为寻求处理问题方法而煞费苦心。闻过则喜:听见他人指出自己错误就很开心。见贤思齐:见到有德行人就向他看齐。(儒家修身养德座右铭)第39页有教无类:不论什么人都能够受到教育。类,类别。不偏不倚:指不偏向任何一方,保持中立或公正。倚,偏。诲人不倦:教诲人尤其耐心,从不厌倦。诲,教诲。乐此不疲: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尤其兴趣而沉醉其中。第40页托物言志:经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某种感情、理想和志趣。喻之以理:将自然界事物作为描摹对象,在对事物细致入微描写中来说明客观存在事理。逝者如斯:时间就像这奔流河水一样,不论白天黑夜不停地流逝。(光阴似流水一样一去不回,要倍加珍惜)第41页川流不息:形容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停。川:河流。息:停顿。长江水川流不息。X长江水奔流不息。马路上,行人、车辆川流不息。第42页学而不厌苦心孤诣闻过则喜见贤思齐有教无类不偏不倚诲人不倦乐此不疲托物言志喻之以理逝者如斯川流不息孔子教育教学思想精华:第43页1.知识没有止境,我们要有()劲头。2.一切恍然大悟都不是凭空而得,其之前必定有一个()过程。3.每一个人都应该习惯于虚心接收同志们批评,这就是中国古人所说“()”态度,是很好。第44页1.知识没有止境,我们要有学而不厌劲头。2.一切恍然大悟都不是凭空而得,其之前必定有一个苦心孤诣过程。3.每一个人都应该习惯于虚心接收同志们批评,这就是中国古人所说“闻过则喜”态度,是很好。第45页4.假如每个人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那么就会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会得到久远发展。5.()地教书育人,才能成为一个好老师。6.我们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纠纷时,应该实事求是,()。第46页4.假如每个人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见贤思齐,那么就会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会得到久远发展。5.有教无类地教书育人,才能成为一个好老师。6.我们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纠纷时,应该实事求是,不偏不倚。第47页7.他用()精神,诠释了为人师表内涵。8.他总是没日没夜地搞研究,天天()。9.这首诗利用()手法,借荷花表示了自己志趣。10.法官把双方当事人找到一起,动之以情,(),晓之以法,终于做通了双方工作。第48页7.他用诲人不倦精神,诠释了为人师表内涵。8.他总是没日没夜地搞研究,天天乐此不疲。9.这首诗利用托物言志手法,借荷花表示了自己志趣。10.法官把双方当事人找到一起,动之以情,喻之以理,晓之以法,终于做通了双方工作。第49页11.人生苦短,白驹过隙。短其实不在于时间“()”,而在于我们总在彷徨中迷失,在正确和错误选择间徘徊。12.马路上,行人车辆(),一派繁忙景象。第50页11.人生苦短,白驹过隙。短其实不在于时间“逝者如斯”,而在于我们总在彷徨中迷失,在正确和错误选择间徘徊。12.马路上,行人车辆川流不息,一派繁忙景象。第51页离别是永恒话题,从古至今,有写不完诗,唱不完歌。谁能背诵几句送别诗句。第52页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高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第53页3.从这些千古传诵诗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依依惜别之情,对朋友勉励、祝福、对朋友间深情厚谊思念、留恋。第54页4.大家想一想,我们在给老师、同学、母校说赠言,能够说哪些方面内容呢?我们可以写写对过去美好往事回忆;对美挚友情回忆、怀念,表达依依惜别之情;我们可以祝福和鼓励挚友;我们可认为好朋友提出建议;还可以表达我们感激……第55页临别之际,许多同学把自己心里话表示出来,我们来听一听,专心感受一下,他们是怎样把自己惜别、勉励、感激等情感真切地表示出来。

第56页【写给老师临别赠言】一句轻柔表彰,心里是那么甘甜;一句亲切勉励,满身充满了力量……谢谢您,老师!我会带着您话语踏入中学大门。第57页【写给老师临别赠言】临别时刻即未降临,忘不了:在教室里总能看见您那一丝不苟讲课情景,在办公室里总能看见您那专心致志批改作业身影……粉笔染白了您青丝,从未听到您叫一声苦,一声累。老师,感激您,祝您桃李满天下!第58页【写给老师临别赠言】六年光阴如白驹过隙,时间老人严厉地将时针拨向离别。曾记得,刚进校园,我是多么幼稚,可爱。经过六年洗礼,我似乎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满腹经纶,那是因为有了老师辛勤培育。老师,谢谢您!第59页老师,是您用智慧钥匙为我们打开知识宝库大门;是您用辛勤劳动,让我们遨游在文学世界。临别时,让我对您说一声:谢谢您,老师。诗词歌赋,颂不完您对我们关心。您是钥匙,为我们开启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