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课北宋的政治第6课北宋的政治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1.北宋的建立2.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3.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1.北宋的建立1.北宋的建立公元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今河南封丘)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定都开封,史称北宋宋太祖赵匡胤1.北宋的建立公元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今河南封丘)发动1.北宋的建立黄袍加身石碑陈桥兵变遗址1.北宋的建立黄袍加身石碑陈桥兵变遗址1.北宋的建立
时间:960年人物:赵匡胤事件:陈桥兵变定都:开封(东京)1.北宋的建立时间:960年2.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宋太祖和后继者按照先南后北的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2.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宋太祖和后继者按照先南后北的3.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阅读P29相关史事“杯酒释兵权”思考:为什么宋太祖要这么做?宋太祖担心大将拥有兵权会危及他的统治3.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阅读P29相关史事“杯酒释兵权”宋太祖3.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背景:唐末五代,军阀武将飞扬跋扈,影响到政局的稳定,宋初统治者牢记这个教训。为了巩固统治,宋太祖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3.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背景:唐末五代,军阀武将飞扬跋扈,影响3.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军事上,吸取唐末武将专权的教训,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并经常调换军队将领,使兵不识将,将不识兵3.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军事上,吸取(2)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宰相不止一人),并设副宰相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还设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2)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宰相不止一人),(3)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取代过去藩镇的爪牙,并对州县长官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权力;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利,陆续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3)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取代过去藩镇的爪牙,3.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影响:通过上述措施,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3.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影响:通过上述措施,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君臣礼仪的变化说明了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君臣礼仪的变化说明了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二、重文轻武的政策1.重文轻武的政策2.重文轻武的影响二、重文轻武的政策1.重文轻武的政策1.重文轻武的政策内容:(1)宋太祖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出现,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宋太祖赵匡胤1.重文轻武的政策内容:(1)宋太祖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宋太宗赵光义(2)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形成文臣统兵的格局宋太宗赵光义(2)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这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3)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3)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宋初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宋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宋初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重文轻武“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点在客观上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但强化了为当官而读书的观点重文轻武“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点在客观上推动了文化教2.重文轻武的影响影响: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共23张PPT)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共23张PPT)2.重文轻武的影响影响: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课后习题1.“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其中建立北宋的“宋祖”是()A.刘备B.苻坚C.李世民D.赵匡胤D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是()A.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B.将地方财政权收归中央C.用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D.在地方上设节度使,掌握经济和军事大权D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共23张PPT)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共23张PPT)课后习题1.“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课后习题3.唐朝时期,大将李靖、侯君集等,遇有战事,就统兵出征,军事行动结束,就回朝任宰相、尚书等高级文职。两宋时期,在掌管军政事务的官员中具文官资历的人数占91%。这反映了宋代的治国方略是()
A.强干弱枝B.分散军权C.重文轻武D.守内虚外C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共23张PPT)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共23张PPT)课后习题3.唐朝时期,大将李靖、侯君集等,遇有战事,就统兵出1.书面语是由口语加工而成的,大多采用书面形式表达,由于言者与听者、作者与读者不是直接接触,所以在修辞上要求有严密性、系统性和规范性。2.本文是一篇充满激情、现场发挥的讲演词,口语色彩极浓,从而更好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情。3.通过对经济危机爆发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历次危机爆发的形式虽有所不同,但就其根源来讲,都是源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4.通过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影响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罗斯福新政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调整改革,克服了危机,但不能根本消除危机。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和内部调整。5.了解“三角贸易”的背景,知道“三角贸易”路线和内容,能概括出殖民扩张的大致手段。
6.说出玻利瓦尔在拉美独立运动中的主要事迹,简要了解拉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独立运动。
7通过了解日本大化改新是学习和模仿中国文明的史实,懂得善于学习和模仿他人是提高自身素质的一种重要途径。8通过了解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学习他不畏困难的坚强意志和为阿拉伯民族统一与幸福而奋斗的远大抱负。9.掌握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联系当今考试的实际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对唐朝人衣食住行的时尚和博大宏放的精神面貌的了解,感知科举制度的创新对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想象唐朝人的生活,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1.书面语是由口语加工而成的,大多采用书面形式表达,由于言者第6课北宋的政治第6课北宋的政治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1.北宋的建立2.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3.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1.北宋的建立1.北宋的建立公元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今河南封丘)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定都开封,史称北宋宋太祖赵匡胤1.北宋的建立公元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今河南封丘)发动1.北宋的建立黄袍加身石碑陈桥兵变遗址1.北宋的建立黄袍加身石碑陈桥兵变遗址1.北宋的建立
时间:960年人物:赵匡胤事件:陈桥兵变定都:开封(东京)1.北宋的建立时间:960年2.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宋太祖和后继者按照先南后北的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2.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宋太祖和后继者按照先南后北的3.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阅读P29相关史事“杯酒释兵权”思考:为什么宋太祖要这么做?宋太祖担心大将拥有兵权会危及他的统治3.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阅读P29相关史事“杯酒释兵权”宋太祖3.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背景:唐末五代,军阀武将飞扬跋扈,影响到政局的稳定,宋初统治者牢记这个教训。为了巩固统治,宋太祖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3.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背景:唐末五代,军阀武将飞扬跋扈,影响3.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军事上,吸取唐末武将专权的教训,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并经常调换军队将领,使兵不识将,将不识兵3.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军事上,吸取(2)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宰相不止一人),并设副宰相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还设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2)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宰相不止一人),(3)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取代过去藩镇的爪牙,并对州县长官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权力;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利,陆续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3)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取代过去藩镇的爪牙,3.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影响:通过上述措施,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3.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影响:通过上述措施,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君臣礼仪的变化说明了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君臣礼仪的变化说明了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二、重文轻武的政策1.重文轻武的政策2.重文轻武的影响二、重文轻武的政策1.重文轻武的政策1.重文轻武的政策内容:(1)宋太祖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出现,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宋太祖赵匡胤1.重文轻武的政策内容:(1)宋太祖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宋太宗赵光义(2)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形成文臣统兵的格局宋太宗赵光义(2)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这严重束缚了统军的指挥权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3)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3)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宋初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宋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宋初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重文轻武“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点在客观上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但强化了为当官而读书的观点重文轻武“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点在客观上推动了文化教2.重文轻武的影响影响: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共23张PPT)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共23张PPT)2.重文轻武的影响影响: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课后习题1.“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其中建立北宋的“宋祖”是()A.刘备B.苻坚C.李世民D.赵匡胤D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是()A.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B.将地方财政权收归中央C.用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D.在地方上设节度使,掌握经济和军事大权D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共23张PPT)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共23张PPT)课后习题1.“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课后习题3.唐朝时期,大将李靖、侯君集等,遇有战事,就统兵出征,军事行动结束,就回朝任宰相、尚书等高级文职。两宋时期,在掌管军政事务的官员中具文官资历的人数占91%。这反映了宋代的治国方略是()
A.强干弱枝B.分散军权C.重文轻武D.守内虚外C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共23张PPT)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共23张PPT)课后习题3.唐朝时期,大将李靖、侯君集等,遇有战事,就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省济宁市泗水一中下学期2025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5月)生物试题含解析
- 南京理工大学《居住区规划及住宅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火力发电厂施工中的暖通工程管理考核试卷
- 矿物加工厂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考核试卷
- 玻璃熔化过程中的节能减排考核试卷
- 硅冶炼厂的生产成本控制考核试卷
- 监理工程师合同条款解释与应用能力考核试卷
- 海洋工程船舶拆解与回收考核试卷
- 棉花加工设备的自动化改造案例考核试卷
- 期货市场业务外包管理与合作考核试卷
- 血液科疾病诊疗规范诊疗指南诊疗常规2022版
- PDCA降低I类切口感染发生率
- 幼儿园《开关门要小心》
- 《运营管理》第2版题库与参考答案
- 基于PLC的自动配料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 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表范本
- 烟花爆竹工程设计安全规范
- 回旋加速器的五个有关问题
- 四川省中学生学籍卡片
- 夕阳箫鼓-钢琴谱(共11页)
- 地面沉降监测技术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