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关于爬山教案
关于爬山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引人留意、匀称、重叠、空隙、叶柄、触角、痕迹、渐渐、休想”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表达顺次。
3、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习细心观测的方法,培育留心四周事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学习细心观测的方法,培育留心四周事物的意识。
老师预备〔包括媒体〕:
预备教学挂图,将读文与看图结合起来。
同学预备:做好预习:
预习生字
朗读课文
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质疑。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挂图:爬山虎
2、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墙壁上爬着的一种绿色的植物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你能用一两句话把这些特点连起来说吗?
3、老师依据同学回答板书:爬山虎
二、初读感知
1、读课文,同学思索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爬山虎的?
2、同学沟通,老师归纳出本篇课文的两个探究点(多媒体显示):
a、爬山虎的叶子是怎样的?
b.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的,又是怎样爬的?
小结过渡: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爬山虎的叶子是什么样子的?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三、理解课文
1、同学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提问: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哪些地方写得美?你喜爱哪些句子?
3、自己感受一下风吹时爬山虎叶子的美。做一做拂过、漾起的动作,你能读好这句话吗?想观赏一下风吹爬山虎的样子吗?
4、老师指导读出美感来。可以采用老师读前半句,同学补充后半句。
5、拓展
为什么能把爬山虎的叶子写得这么美呢?思索:光光的墙上为什么能铺满生气勃勃的叶子呢?
6、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生气勃勃爬满墙,这跟它的什么有关系呢?下节课再来学习。
【学法指导】调动同学的多种感官参加学习过程,激发同学爱好。
四、学习本课生字。
1、读生字词
2、留意易错的字
关于爬山教案2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爬山虎、空隙、拂过、漾起、叶柄、弯曲渐渐、瞧不起”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3、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表达顺次,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4、学习的观测方法和表达方法,培育留心四周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观测事物的方法,培育观测事物的技能。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激趣导入:爬山虎,是一种攀援植物,它不用像是葡萄或葫芦等植物那样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这是什么缘由的呢?今日,我们学习25课《爬山虎的脚》,就能找到答案了。〔板书课题〕
2、检查预习的状况
二、了解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1、轻声读第二自然段,理解“刚长出来”和“长大了的”叶子各有什么特点。
2、填空:
刚长出来的叶子的特点、。
长大了的叶子的特点、、、。
3、看插图,理解课文怎样写长大了的叶子。〔抓住“新鲜”“一顺儿”“匀称”〕
4、朗读指导:读出美感来。
三、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引言: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会这样生气勃勃铺满墙,跟它的脚关系亲密,它的脚究竟是怎样的呢?请自学第三自然段,边默读边画出写爬山虎脚的有关句子。
1、屏幕显示描写爬山虎的脚的句子,同学说说每句话讲了什么,了解爬山虎的脚的位置、样子、颜色。
2、让全班同学选择适当的彩笔,边默读描写爬山虎脚的句子,边画爬山虎的脚。
3、对比课文有关内容,小组评议画的状况。
4、观测实物,再一次默读课文有关内容,进一步了解爬山虎的位置、样子、颜色。
5、结合板书小结:由于“留意”了,所以对爬山虎脚长的位置、样子、颜色才了解得这么认真,那么它是怎么爬的呢?请自学课文第四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了解爬山虎是如何往上爬的
1、老师范读,同学一边听,一边圈出写爬山虎如何爬的动词。
2、同学汇报,老师板书:触巴拉贴
3、同学自主探究爬山虎是如何爬的,留意“变”“弯”与“贴””的因果关系的理解。
4、小结:正是精确地运用这些动词,把爬山虎的脚如何爬的过程写得很详细。正是根据爬山虎生长的顺次来观测的,所以写得才这么有序。
5、观测电脑演示的爬山虎的脚爬墙的过程,用课文语句来解说这一过程。
6、重点理解什么叫“一脚一脚”往上爬。
〔1〕假设黑板就是一堵墙,这是爬山虎的一根茎〔老师用彩色粉笔画〕,这是嫩叶〔画叶〕。让同学上台用手演示爬山虎的脚,用动作演示爬山虎是怎么爬的。
〔2〕评议同学在黑板上的演示对不对。
〔3〕再让同学上台演示爬山虎往高处爬的情景。
〔4〕老师小结:原来爬山虎可不像动物那样只有几只脚交替着爬,而是长一只脚巴住墙,再爬需要再长出一只,再巴住墙,一贯往上长,需要不断长出新脚。所以,叶圣陶爷爷说爬山虎是“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5〕电脑演示爬山虎爬的过程,请同学用自己的话描述。
爬山虎不只往上爬,还往左边、右边爬,茎紧贴在墙上,爬满整个墙。所以课文第二自然段才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水纹,好看得很”。
7、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爬山虎触着墙的脚是如何爬的,那么没触着墙的脚会怎么样呢?请同学们默读最末一个自然段。
二、学习第5自然段
1、对比学习触着墙和没触着墙的不怜悯况。
没触着墙:〔板书〕萎了
触着墙:〔板书〕坚固
2、爬山虎的脚与墙的关系怎样?
3、课文哪个自然段也告知我们这个意思?
三、总结
1、同学归纳2、3、4、5自然段各讲的是什么内容。
2、复习3、4、5这几段,讲讲围绕爬山虎的脚,先讲了什么,再讲了什么,最末讲了什么。
3、了解在观测方面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4、总结:这篇课文重点围绕“爬山虎的脚”来写,为了说清晰这个意思,进行细心而有序地观测,并且用精确、生动的语言描写,使爬山虎的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关于爬山教案3
教学目标:
1.了解爬山虎的脚的位置、样子、颜色,它是如何一步步向上爬的,以及与墙的关系。
2.学习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详细地描写事物。
3.学习细心观测的方法,培育留心四周事物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爬山虎的叶子,那么今日我们来继续深入学习爬山虎的脚。
二、明确学习任务,交代学习方法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3、4、5自然段,边读边想你打算从哪几方面去了解爬山虎的脚。3个方面:
〔1〕爬山虎脚的位置、样子、颜色;
〔2〕它是如何爬的;
〔3〕它与墙的关系。
出示学习方法:
第一部分由老师引导完成,第二部分由同学之间争论完成,第三部分由同学自学完成,学习方法非常简约,找出关键句用﹏﹏画出来,再找出关键词用▲▲标出来。
三、导学第三自然段
1.同学自由读,找出写爬山虎的脚的关键句子,读一读。
2.请在这3个关键句中找出写位置.外形.颜色的关键词,用这些关键词援助老师完成板书:
〔1〕脚的位置: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
〔2〕脚的外形:枝状、细丝。
①细丝是什么样的呢?全班齐读。〔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谁见过蜗牛的触角?〔蜗牛的触角很细,而且头上还有小圆点。〕
②屏幕显示:蜗牛的触角与爬山虎脚的细丝的对比图。瞧,爬山虎的脚的细丝与蜗牛的触角都特别细,而且头上还有小圆点,所以在这儿的比方用的特别精确。
全班齐读比方句,好好体悟。
③脚的颜色:嫩红色。
3.小结:同学们一块儿把这三个关键句连起来读一读,留意读出特点。
4.用电脑演示验证一下大家刚才读对了没有。
5.再读本段,留意读出脚的可爱来。
四、争论完成第四段
1.组成4人学习小组,也用刚才找关键句的方法学习爬山虎是怎么往上爬的。
2.同学汇报争论状况
关键句、词: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3.全班齐读关键句。
4.同学观看电脑演示。
师解说,引导同学了解向上爬的过程。
5.小练习:把关键词空出,请同学填空。
6.刚才我们讲的是一个脚怎么爬,现在我们来探讨一下它是如何一脚一脚向上爬的。
〔1〕组成4人小组争论。
〔2〕请同学上台表演。
小结:爬山虎的脚不像动物的脚交替爬行,而是长一只脚巴住墙,再长一只脚再巴住墙,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向上爬的。
五、自学完成第五段
1.同学自由读,找出关键词.句提示:从触着与没触着入手。
2.请一位同学上台把两个关键词写到板书中。〔萎.坚固〕全班齐读关键句。
3.请一生朗读,你打算怎么读?〔萎了读的轻些,表示生命的完结,坚固读得剧烈些,展示坚韧的生命力。〕
4.个别读.齐读感悟。
5.小结:你们瞧,爬山虎的根扎得多坚固呀!它的生命力多么坚韧,让我们再来细细欣赏这一墙爬山虎,体会它坚韧的生命力。〔录像展示〕
六、整合提升,紧扣单元阅读训练要点
1.默读全文,思索:是怎样抓住特点观测事物的?〔一是细心观测,所以才能看见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匀称,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才能发觉爬山虎的脚是枝状的六七根细丝及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二是连续观测,所以才会发觉原先是直的细丝,后来变弯了;没触着墙的脚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才会发觉细丝和小圆片渐渐变成灰色〕
2.让同学找出表达细心观测.连续观测的语句多读几遍,借以学习的观测方法,培育良好的观测习惯。
七、总结全文
今日我们学习了《爬山虎的脚》,了解到大千世界,万物百态,大自然的奇妙。老师盼望同学们做有心人,留心四周的事物,用你们的慧眼去发觉世界,用手中的笔去描绘美妙的世界。
八、课外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读写迁移:仔细观测一种自己感爱好的植物,仿照课文的观测方法.表达方法抓住特点写一篇小练笔。
关于爬山教案4
一、教材分析:
《爬山虎的脚》是学校语文第七册里的一篇观测描写植物的精读课文。是中国现代闻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叶圣陶在本篇课文中用细致简洁的文笔分别介绍了爬山虎叶子和脚的外形特点及它是怎样用“脚”爬墙的,来引导同学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要留意留心细致地观测身边的事物。本篇课文是安排在本册中的第二单元组中,其目的是在读懂,理解字、词、句、段的基础上了解课文的表达顺次;继续学习和进一步巩固如何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的知识点、学习观测事物的方法,培育同学们观测事物的技能,具有留心身边事物的习惯。
二、教学目标:
1、能流畅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2、学习的观测方法和表达方法,培育细致、有序的'观测习惯。
3、学习生字、词语,积累好词好句,背诵2~3自然段。
三、教学重难点:
了解是怎样用生动精确的语言描写出爬山虎叶子和脚的特点,通过对本课词句的理解,进一步来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是本课的重点。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这是课文的理解难点。
四、教具预备】
1、爬山虎实物展示。
2、同学预备水彩笔及白纸一张。
3、多媒体课件:幻灯片八张。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实物,你在哪儿见过?爬山虎是一种植物,一般的植物都是怎么组成的?〔由根、茎、叶组成,可爬山虎还有脚,觉得古怪吗?〕
学了这篇课文你就会明白爬山虎的脚到底是怎么样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闻名作家叶圣陶爷爷写的《爬山虎的脚》。齐读课题。
2、介绍〔课件出示〕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闻名作家、教育家。他创作了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我国现代文学史世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
〔二〕初读检查
1、请大家自由读读课文,留意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找一找课文中那几个自然段写的是爬山虎的脚,剩下的自然段写的是爬山虎的什么?
检查沟通:
1、开火车读,齐读词语。〔课件〕
嫩绿舒畅匀称重叠空隙漾起拂过
叶柄蜗牛紧贴蛟龙枯萎渐渐坚固
随机理解“叶柄”、“重叠”
2、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爬山虎的脚?〔3——5写的是爬山虎的脚〕
剩下的自然段写的是爬山虎的什么呢?〔剩下的自然段写的是爬山虎的生长的位置和叶子。〕
3、小结:按顺次先写〔〕再写〔〕最末写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思索:在哪儿看到了爬山虎?
这两处地方有什么共同点?〔都在墙上〕
2、老师小结:这样写是以这两处的爬山虎生长的状况,告知我们爬山虎长在什么地方。其实爬山虎还可以长在岩石上。
3、齐读第一自然段,思索:这两句话除了告知我们爬山虎长在什么地方外,你还能从句中看出爬山虎的哪些特点?
从“满是”,“一大片”看出爬山虎长得很茂密。
4、再读第一自然段。
〔四〕讲读第二段: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把你最喜爱的句子划出来。
2、小组沟通,说说你为什么喜爱这个句子。
3、品尝语言。随机理解:新鲜、舒畅、匀称、拂过、漾起等词语。
新鲜指爬山虎的叶子绿得醒目,叶子生长旺盛,充斥生气。
舒畅指看上去会让人觉得赏心悦目。当你心情烦躁时,看一看爬山虎,会觉得全部的苦恼都抛到了九霄云外;当你哀伤的时候,看着它心情会舒服。当你疲乏的时候看到它会觉得神清气爽。
一墙的叶子漾起水纹,好看得很。闭上眼睛,想象一下风吹时爬山虎叶子的美。做一做拂过、漾起的动作,你能读好这句话吗?这句话写出了爬山虎的动态美。我们一般描写植物只会写植物的静态,而叶圣陶爷爷把爬山虎的动态也写得惟妙惟肖,值得我们借鉴。
区分“荡起”与“漾起”的含义。
5、指名朗读,要求读出对爬山虎叶子的赞美之情。
6、练习填空。
那些叶子绿得那么〔〕,看着特别〔〕。叶尖〔〕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没有〔〕起来的,也不留〔〕。一阵风〔〕,一墙的叶子就〔〕,好看得很。
7、为什么把叶子写的这么美呢?〔仔细观测〕所以我们要学习仔细认真地观测事物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观测习惯。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生气勃勃地铺满墙,这跟它的脚有亲密的联系,爬山虎的脚又是什么样的呢?
〔五〕学习第三自然段
1、默读;用~~划出爬山虎脚的句子,这几句话分别讲了什么?
2、出示课件,读相关句子。
沟通争论:生长位置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的反面。
脚的样子:枝状的——指六七根细丝构成的样子,像蜗牛的触角——指每根细丝的样子。
脚的颜色——嫩红的。
3、指名在已画好的爬山虎茎上添画叶子和脚,要求同学在几种彩色粉笔中,选择正确颜色画脚。
以课文的语言为依据,对比同学在黑板上画的爬山虎的脚,评议。
4、再次出示实物,让同学观测爬山虎的脚,如此细小的脚却描写得那么细腻,这都是由于在认真的观测课文哪个词语突出了这一点?〔留意〕?
指导写作方法。我们不了解爬山虎的脚,但是看见过蜗牛的触角,即使没看见过蜗牛的触角,你也能想象得出龙的爪子,所以说采纳比方的写法能让我们对描写的事物了解得更加形象。那么爬山虎的脚有哪些作用呢?它到底是怎样一步一步往上爬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关于爬山教案5
【教学内容】
《爬山虎的脚》。
【教学要求】
1、能流利的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了解爬凯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表达顺次,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的观测方法,培育细致、有序的观测习惯。
【教具预备】
1、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台。
2、同学预备水彩笔。
3、爬山虎实物。
【教学过程】
引入语:同学们,大自然是奇妙的,你们曾跟随老师一起体味过钱塘江大潮的宏伟壮丽;观赏了奇丽无比的五彩瑶池;感受了高大的皂夹树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今日老师带同学们欣赏一种植物──爬山虎。
一、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
1、你看到了什么?
2、有什么特点?
3、你能用一两句话把这些特点连起来说说吗?
4、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爬山虎的叶子怎样呢?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5、读了有什么感受?〔美〕哪些地方写的美?你喜爱哪句?
6、自身感受一下风吹时爬山虎叶子的美。做一做拂过、漾起的动作,你能读好这句话吗?想观赏一下风吹爬山虎的样子吗?
7、老师指导读出美来。可以采用老师读前半句,同学补充后半句的读法,也可以男女生分组读,让同学充足感受爬山虎叶子的美。
8、为什么把叶子写的这么美呢?〔仔细观测〕考虑:光光的墙上为什么能铺满生气勃勃的叶子呢?
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生气勃勃地铺满墙,这跟它的脚有亲密的联系,爬山虎的脚又是什么样的呢?
二、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爬山虎的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测:脚的样子、脚的外形、颜色
1、谁来告知老师你观测的结果。
2、书上又是怎样写的呢?找出写脚的句子读一读。
3、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4、依据你们观测和学习,请画出爬山虎的脚,看谁画得最好。
〔老师巡察,拿一张好的评价〕
5、这一段哪一个词说明进行了仔细认真的观测?
〔留意〕
由于留意了,所以把爬山虎脚的特点写得这么详细。爬山虎有自身独特的爬的身手,想尽快知道答案吗?那就请你们赶快学习第四自然段吧。聪慧的你肯定会找到答案的。
三、依据以下几个方面自身分组学习,看哪一些同学学得仔细,学得更快
〔老师巡察〕
1、找出爬山虎爬的句子来;
2、找出爬的动作词;
3、自身演示爬的过程:〔怎样爬〕
⑴
谁来告知老师你们学懂了些什么?
〔同学自由发表看法,其它同学补充,老师充足褒扬〕
⑵
哪一组的同学能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怎么爬的吗?
你们同意他的这种爬法吗?
〔抽扮演得不同的同学演示〕
⑶
你们想知道到底怎么爬的吗?看大屏幕演示,同学可依据演示说出怎么爬。
⑷
你们知道答案了吗?谁正确?〔长一只脚,巴住墙,再长出另一只脚,再巴住墙,它要不停的向上爬,就要时常的长出新脚来,所以叶圣陶爷爷说,“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⑸
它是不是只往上爬的?你怎么知道的?
它不只往上爬,还往左爬,右爬,爬满整个墙,所以才有叶圣陶爷爷在第二自然段中所描写的“一阵风吹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水纹,好看的很”。
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能爬,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不怎么样呢?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1、学完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
〔自由说〕
〔没触着墙的脚萎了,触着墙的坚固,脚与墙有亲密关系。〕
2、课文哪一个自然段还说明白这种关系呢?
〔第一自然段〕
运用了首尾照应的方法,使文章的结构显得更加完整,把一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读一读。
〔男、女分开读〕
五、发散思维
1、学了这课,你知道了些什么?
2、你要向叶圣陶爷爷学习什么?
〔留心细致地观测四周的事物〕
3、生活中,还有哪些与爬山虎相像的植物呢?〔葡萄、冬瓜、牵牛花……〕它们最根本的'区分是什么?
4、你们喜爱植物吗?说说你喜爱的植物的特点好吗?
〔同学说〕
【板书设计】
爬
位置:茎上长叶柄的反面
山
特点
样子:像……像……〔细丝〕
虎
颜色:嫩红〔灰色〕
的
脚
爬
触→巴→拉、贴〔坚固〕
关于爬山教案6
【教学目标】
1、认识“均、柄”等4个生字,掌控“曲”这个多音字,会写“虎、操”等13个生字。了解重点词语。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次。
3、学习细心观测的方法,培育留心观测四周事物的习惯。
重点
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并体会是怎样用精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它的特点的。
难点
学习细心观测的方法,培育留心观测四周事物的习惯。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有13个,会认的字有5个,其中有一个多音字。生字教学中,采用集中教学的方式,先引导同学对生字进行分类,再指导书写,如:“操、均”是左窄右宽,“占、叠、茎”上窄下宽。“曲”是多音字,让同学通过查字典了解读音,了解不同读音对应的字义,并能够分别组词。
2、阅读理解
这篇文章具体介绍了爬山虎的特点,用词丰富,语言生动。在教学中,要突出“读”,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让同学了解爬山虎的脚的构造以及功能。同时,在读中让同学学习这类文章的基本写法,为本单元习作练习打下基础。
3、表达运用
熬炼同学的表达很重要。在本课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同学用“我知道了……”这样的句式谈谈感悟和启示。
【学前预备】
1、预习提纲
〔1〕搜集有关叶圣陶的资料。
〔2〕自同学字词,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识记生字,借助工具书了解生字词的意思。
〔3〕读课文,了解这篇文章的说明对象。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均、柄”等4个生字,掌控“曲”这个多音字,会写“虎、操”等13个生字。了解重点词语。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爱好
课件出示:
1、同学们,大家认识这是什么植物吗?〔爬山虎〕你们知道它是怎样爬到墙上的吗?确定有许多人是不知道的。今日,老师就带大家认识一下这种植物,看看它是怎样爬到墙上的。
〔板书:爬山虎的脚〕
2、简介。
请同学们出示预习中搜集到的有关叶圣陶的资料,并向大家介绍一下,看谁介绍得最全面、简洁。
课件出示: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生于江苏苏州。现代闻名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主要作品有童话集《稻草人》、长篇小说《倪焕之》等。
设计意图:
用图片的形式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让同学出示有关的资料,一方面检查预习状况,另一方面提高同学预习的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请同学们识记这些生字,并把自己的识字方法和大家共享。
课件出示:
虎操占嫩顺均叠隙茎柄萎瞧固
〔1〕生识记生字,师引导识字:我们可以把这些生字分类来记。
左右结构:操嫩顺均隙柄瞧
上下结构:占叠茎萎
全包围结构:固
半包围结构:虎
〔2〕老师指导书写:“操、均”是左窄右宽,“占、叠、茎”上窄下宽。
〔3〕本课要求掌控多音字“曲”,这个字有两个读音,分别是“qū”和“qǔ”,要留意区分不同读音对应的意思。
3、分小组合作读课文,相互检查读书状况,相互订正读音,读顺句子。
4、老师指名读课文,评价读书状况。
设计意图:
这篇文章生字词较多,夯实字词基础,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为理解课文内容打好基础。
三、把握内容,理清顺次
1、课件出示问题,把握写作对象。
课件出示:
课文主要介绍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
2、生自由朗读课文,依据问题,在文中作出标记。师巡回指导。
3、集体沟通。
4、课件出示爬山虎的图片,引导同学概括爬山虎叶子、脚的特点。
课件出示:
〔1〕仔细观测叶子,说说爬山虎的叶子有什么特点,脚又有什么特点。
〔2〕读一读描写叶子的段落,体会叶子的特点。读一读描写脚的段落,体会脚的特点。
〔板书:叶子脚〕
设计意图:
整体感知课文,引导同学抓住文章的写作重点,进而把握的写作目的。
四、布置作业
1、掌控生字,认清字形,将每个生字书写三遍。
2、熟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你觉得写得精确、生动、形象的句子,抄写下来。
设计意图:
让同学书写生字,有助于同学把字写规范、写美观,提高同学识字、写字的技能。熟读课文,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预备。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重点学习第2~5自然段,抓住重点词语,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次。
2、学习细心观测的方法,培育留心观测四周事物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这篇文章主要描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和脚。这节课,就让我们去深入了解它们,看看它们有什么奇妙之处。
设计意图:
总结上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明确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直截了当,言简意赅。
二、精读课文
1、赏读第2自然段。课件出示问题:
课件出示:
这一自然段中哪些地方表达出观测得特别认真?
〔1〕生朗读第2自然段,思索问题。
〔2〕指名读第2自然段,集体沟通。
〔3〕引导同学抓住“嫩红、嫩绿、一顺儿朝下、匀称、不留一点儿空隙”等词句,体会爬山虎叶子颜色的改变以及叶子浓密、匀称的特点,突出叶子给人的“舒畅感”,从而感受观测得特别认真的优点。
2、赏读第3、4两个自然段,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把自己喜爱的句子画出来,并说说喜爱的理由。
〔1〕生朗读这两个自然段,通过抓重点词语把握爬山虎脚的特点。
〔2〕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3〕指名回答,集体沟通。师实时进行鼓舞性评价。
〔4〕引导同学抓住重点句子体会爬山虎的脚的特点。
课件出示:
1、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
2、假如你认真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你觉得这两句话好在哪里?试着分析一下。
预设:这两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以“蜗牛的触角”来表现细丝的特点,形象生动,让人简单理解;用“蛟龙的爪子”来形容爬山虎的脚,写出了爬山虎脚的外形,很形象。
〔5〕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课件出示填空题。
课件出示:
茎上伸出六七根细丝→〔〕→〔〕→一步一步往上爬
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第4自然段,沟通自己的感受,完成填空。
预设:茎上伸出六七根细丝→细丝的头上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由直变弯曲,使嫩茎紧贴在墙上→一步一步往上爬。
〔6〕师:在阅读这些重点段落的过程中,我们除了了解了文章的写作对象,还感受到文章语言的生动性,感受到观测的仔细细致。我们也要向叶圣陶爷爷学习,学习他仔细细致的观测,生动形象的描写。
〔板书:细致观测〕
设计意图:
读悟结合,在读中悟,在悟中读。介绍爬山虎脚的内容较为浅显,如何让同学学会仔细观测和形象描绘是本课的难点。在教学中,引导同学品尝重点词句,突破重难点。
三、赏读全文,总结全文
1、赏读全文。这篇文章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爬山虎的特点。文章虽然是说明文,但是语言生动形象,趣味横生。
2、指名说读完课文后的感受。
生:读了课文,我感受到那仔细细致的观测,让人敬佩。
生:说明文的语言还能这样生动形象,值得我们学习。
3、老师总结:我们要擅长观测,擅长发觉。愿你们人人都有一双擅长发觉的眼睛,去挖掘大自然中隐藏的神秘吧!
设计意图:
让同学畅谈学习后的感受,加深对文章主题内容的理解;鼓舞同学仔细观测,擅长发觉,去捕获、挖掘大自然中的神秘!
四、布置课外作业
阅读类似课文《爬山虎的脚》这样的说明文,学习如何认真观测,如何把事物写详细。
【教学反思】
一、着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学习爱好的培育。
教学设计中通过展示爬山虎的画面,让同学认识爬山虎的同时,感受心情趋于舒适、平缓的过程,从而激发学习的爱好。品读课文流畅精美的语言,享受语文学习的欢乐,从而激起同学对大自然的喜爱,对语文课堂的喜欢。
二、以读为主,重视对同学语感的培育和训练。
在读中明确写作对象;在读中感悟语言的生动形象;在诗意化的教学情境中,引导同学入情朗读、入境诵读,学习课文诗一般的语言,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三、珍视同学的独特感受,给同学自由表达的空间,让同学有话可说,有感可言,让课堂充斥琅琅的读书声,让欢乐溢满整个课堂。
关于爬山教案7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生词。
〔2〕自渎课文,重点学习本课第1、2段。
〔3〕学习描写事物的方法,然后学习如何去观测一个事物。
〔4〕激发同学观测的爱好,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观测事物的方法。
〔2〕通过对词语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教学难点:
爬山虎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动物会爬墙吗?然后那有没有会爬墙的植物呢?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种会爬墙的植物。老师板书——爬山虎的脚
二、初读课文,解疑,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划出本课的生字、生词,并通过上下文理解词义。
2、可见出示本课生字,生词,同学读,师订正
3、读课文,找出课文的哪几段写了爬山虎的脚。
4、老师讲解本课体裁——说明文。
三、讲读课文。
1、课文的1、2自然段写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A、个别读课文,思索:第1自然写什么?
B、这两处地方有什么共同点?
C、齐读思索:你能从这两句话中看出爬山虎的什么特点?
2、讲读第2段、
A、指名读第2自然段,思索;这一自然段讲什么?
B、这一段共有几句话?然后每句话写什么?
C、叶子颜色的美表现在哪里?
D、叶子的匀称、整齐表现在哪里?
3、导读。
A、爬山虎叶子的颜色改变。
B、爬山虎长大了的叶子颜色很美。
C、爬山虎的叶子长的很整齐。
D、爬山虎的叶子的很匀称。
E、当风吹过,满墙的叶子也很漂亮。
4、理解:拂漾
5、齐读课文,个别读
6、归纳短意。
四、背诵第二自然段。
五、小结,预备下课。
关于爬山教案8
一、教材解读
《爬山虎的脚》是六年制学校语文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根据从整体到部分再到环节的顺次,介绍了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脚的外形、特点以及是怎样用脚在爬的,启发人们留心和细致地观测四周的事物。
第七单元是第七册教材的最末一个单元,训练重点是“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断”,除了要从读到学写,训练围绕一个意思写片断之外,还要复习巩固本学期学到的读和写的基本功,使阅读技能和作文技能得到提高。《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担负着学习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断”的任务,因此在本组教材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对于同学来说,很少有见过爬山虎的,对课文可能就理解不好
由于四班级的同学已经具备了肯定的阅读技能,教学中通过抓重点词语来理解课文,并让同学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讨论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同时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同学就更了解了爬山虎的脚的特点。然后再让同学演示,加深理解。
三、教学目标
1、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
2、学习抓住事物特点写的方法。
3、培育同学留心观测事物的爱好。
【德育目标】通过体会对事物观测的认真培育同学做事仔细的立场。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词语,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理解动词,了解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师:这节语文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5课《爬山虎的脚》。上节课我们通过初读课文知道了这是一篇写植物的文章,谁见过爬山虎这种植物?给大家介绍一下它的样子。(同学依据自己的见闻简约介绍)
师:说的不错,假期时,老师去了千山在沿途看到住户的房子上、马路大桥的墙上、山壁上,处处是一片片绿绿的爬山虎,就像一匹匹绿色的绸缎一样,老师告知你们,它小的时候,也只是一根小茎,有了充分的水分,适合的温度,它就爬呀爬呀,爬的满墙都是,这是什么缘由呢?那么我们就在课文中去看看叶圣陶老先生是怎样解开这个迷的。
师:请同学们把书轻轻打开到16课,自由读课文看看你读懂了爬山虎的哪些特点?假如有不明白的地方,边读边作上记号,开始吧!(同学自由读老师巡察指导)
2、同学讨论发觉
师:现在请认真结合课文内容在小组里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不懂的问题请小组同学援助你解决,假如在小组内不能解决年在提出来,我们共同讨论解决,好不好?(同学讨论争论)
3、合作胜利
师:刚才同学们都学的很仔细,争论的也很激烈。现在请各小组汇报学习状况,先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从哪看出来的?留意抓住重点词来说。
同学汇报第一自然段的收获,包括:⑴
爬山虎生长在墙上。⑵
“满是”看出长得许多、很茂密。⑶
“占了一大片”看诞生长的快。⑷
爬山虎的生长离不开墙等等。
师:这部分还有问题吗?
那好,同学们的学习效率真高,收获也很大,我们就按这种方法继续汇报。
(同学汇报1、叶子杂成长中的改变。2、叶子的颜色、外形分布状况。
4、理解“漾起水纹”这句话体会用比方写出叶子的好看。)指导朗读。
师:请一名同学带有感情地朗读大家看画面。(多媒体:叶子随风浮动的画面)
这部分描写你还有问题吗?
(生没有后继续汇报爬山虎的脚的特点抓住:“脚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生出六、七根枝状的细丝,像蜗牛的触角,”及“颜色是嫩红色的”来理解爬山虎脚的样子。)
师:好!现在请大家拿出笔画一画爬山虎的脚,你怎样理解的就怎样画,谁情愿到前面来画?(一生板演)
(大家评议脚的位置对不对)
出示多媒体画面,谁情愿说说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子的?(同学边看画面边说爬山虎的脚样子)
师:你除了读懂了脚还读懂了什么?(生继续汇报爬山虎是怎样爬墙的)
师:出示课件请同学门看
这一自然段把表示爬山虎爬墙的动词画出来。(生边读边画)
师:说说看,(动词有:触、巴、拉、贴、爬老师点出)
谁能理解一下这些词?(就是说爬山虎的脚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变成小圆片巴住墙,把茎相上拉一把,让它紧紧地挨着墙。)指名几个同学说。
师:现在我们来一起做个游戏,把你们的手当做爬山虎的脚,手掌当做小圆片,在桌子上试着做一做爬山虎爬墙的动作。谁情愿到黑板来演示一下。
(请一名同学来边演示边说)
师:这部分还有一句话你读懂了吗?说说看。
(“认真看那些细小的脚,就会想起它像蛟龙的爪子”这是说,爬山虎的脚……有能量,像蛟龙的爪子一牢牢巴住墙。)
师:刚才大家共同讨论的这部分你还有什么问题吗?假如没有了请大家继续汇报。
(同学抓住重点词,体会“墙”对于爬山虎的重要)
这说明爬山虎离不开墙,稳重还有哪些地方提到爬山虎与墙的关系亲密?(第一自然段)像这样开头写,结尾也写的方法叫做首尾呼应。这篇课文大家读懂了吗?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小结:
老师想问问大家你认为这篇文章哪个片段描写的最精彩?为什么?
(同学各抒己见)
师:现在就带着感情把你喜爱的段落美读给同学听,并试着背下来。
总结:这篇课文围绕爬山虎的脚这一事物开展描写,这一片段不仅使我们了解了有关爬山虎的脚的知识,而且好象亲眼看到了那满墙的爬山虎,是怎样巴住墙,一脚一脚向上爬的,我们同学在今后的文章中也要学习这样的写作方法,通过细致的观测,能围绕一个意思写好一个片段。
下面,把这节课你学到的知识概括性的写在纸上,争论把一下板书写完。
(同学把爬山虎的叶子及爬墙动词填上)
六、开发课程资源
老师给大家留个作业,请你回家认真观测一种植物,抓住植物的特点,围绕茎呀、叶呀、花呀、或者是果实等写一个片段。
附板书:
叶子:
新鲜
匀称
尖朝下
脚
触
巴
拉
贴
爬
关于爬山教案9
教学目标:
1、学习有顺次,深入细致的观测方法,培育观测技能。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脚,把意思写清晰的。
3、朗读课文,能背诵第二至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及爬墙过程。
2、学习抓住爬山虎脚的特点,把一个意思写清晰的方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预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第二自然段,揭示目标。
上节课学习了闻名作家叶圣陶爷爷所写的
叶圣陶爷爷把爬山虎的叶子写得美极了,你们还记得吗?
下面我们一边看录像(出示课件),一边回忆课文是如何写爬山虎的叶子的。〔边看录像,指名读课文〕
爬山虎爬满整整一墙,的确好看,它是靠什么爬的呢?〔靠脚〕
爬山虎的确有脚,它的脚是什么样的,是怎样靠着脚往上爬的,文章又是怎样围绕它的脚来写的呢,这就是我们今日来学习的内容。
二、讲读第三自然段。
1、打开书本,回忆课文哪几自然段讲爬山虎的脚?〔3-5
〕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思索: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哪几句话详细写了爬山虎的脚?
〔3-5句〕
2、指读这三句话,思索:这三句话告知我们哪几层意思?〔位置、样子、颜色〕板书
3、沟通
位置:A、看实物
B、位置在哪儿?〔茎上长叶柄的地方的反面〕板书
C、多媒体显示
样子:A、看课件
B、是什么样子的?〔六七根丝构成的枝状的,每根细丝象蜗牛的触角。〕
C、这里用了比方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蜗牛的触角见过吗?有什么特点?〔头上有两对触角,在长触角的尖端长着很小的眼〕
爬山虎的脚就是这样的。〔投影显示〕
颜色:嫩红色
4、这些内容是如何说的呢?齐读课文3-5句。
5、看着图,跟老师说。
按课文顺次说说看。
6、同桌独立练说,说说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的?
指名说,齐说。
师:“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第六句话起了小结的作用。
7、第三自然段的3-6句就写了爬山虎的脚,为什么还有第一,二句呢?这两句话又告知了我们什么呢?〔指读〕
点拨:“今年我留意了”是什么意思?说明白什么?〔由于不知道爬山虎怎样爬,今年特别留心观测,原来是有脚的,说明正是由于如此
留意观测,才能把脚的外形、颜色写得生动。〕
三、讲读第四自然段
过渡:原来爬山虎的脚是这样的,那么爬山虎又是如何靠着它的脚往上爬的呢?
〔板书:爬墙〕
1、默读第四自然段。
思索:哪几句话详细写了爬山虎靠脚往上爬?〔第一、二句〕
2、指读第1、2句,其余同学圈出写爬山虎往上爬的几个动作的词。
〔板书:触、巴、拉、贴〕
3、看爬山虎往上爬的动画。
师讲解〔为什么原来是直的,现在弯曲了?发生了什么改变?〕
〔由直到弯缩短了距离,所以产生了拉力,
拉力使爬山虎在墙上贴得更紧了。〕
原来爬山虎是这样爬的,一起有感情地读1、2句话。
4、自己练说爬山虎靠脚往上爬的过程。
指名说
齐说
5、假如认真看细小的脚,你会产生丰富的联想,你会想到什么呢?〔蛟龙的爪子〕为什么?〔看实物,颜色、有力、脚在墙上的样子〕
6、课件演示
7、填空
四、讲读第五自然段。
过渡:第四自然段通过一些恰当的动词和丰富的联想,向我们介绍了爬山虎的脚怎样爬墙,那么第五自然段写了什么呢?
1、指读,思索:第五自然段写了什么?
〔讲爬山虎的脚触着墙和没触着墙的不同改变。〕
〔板书:改变
萎了
坚固〕
2、分读
想想这两种状况下爬山虎的脚有哪两种不同的改变?
3、怎样相当坚固?〔齐读〕
4、从爬山虎的脚触着墙和没触着墙的不同结果,可以说明什么?〔说明墙对爬山虎的作用多么重要,同时也照应了开头,回答爬山虎顺着墙往上爬的缘由。〕
5、齐读
五、总结全文。
1、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的第三、四、五自然段,课文围绕“爬山虎的脚”的特点从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表达。是哪三个方面呢?
同学沟通,后齐读。
2、写爬山虎的脚,还有很多别的内容可写,为什么选取了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宜宾学院《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云计算产业借款合同三篇
- 供应链物流配送管理仓储协议三篇
- 推动多元化与包容性的重要性计划
- 围绕生活部制定发展战略的思考计划
- 邢台学院《固体物理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信阳师范大学《书法与篆刻》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信阳师范大学《电磁场与电磁波》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推广计划
- 《机械零件加工》课件用于呈现教学内容的资源
- 函数的奇偶性课件PPT
- JGJ_T139-2020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高清-最新版)
- 2022高端新款个人简历模板(可编辑)2 (9)
- 下穿新长铁路箱体顶进施工技术方案
- 肺结核CT征象分析PPT课件
- 甘肃省庆城县马莲河东川张家沟至斩山湾段护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 内蒙古包头市天彩稀土技术责任有限公司办公楼工程毕业设计
- 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申请自查表
- 外企年终总结英文版
- 一种电机顶丝的研究与应用
- 松下传感器FX501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