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二单元第二节第2课时大气的运动课件鲁教版必修1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893849ae6591258189dce9aa3277314/6893849ae6591258189dce9aa32773141.gif)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第二节第2课时大气的运动课件鲁教版必修1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893849ae6591258189dce9aa3277314/6893849ae6591258189dce9aa32773142.gif)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第二节第2课时大气的运动课件鲁教版必修1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893849ae6591258189dce9aa3277314/6893849ae6591258189dce9aa32773143.gif)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第二节第2课时大气的运动课件鲁教版必修1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893849ae6591258189dce9aa3277314/6893849ae6591258189dce9aa32773144.gif)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第二节第2课时大气的运动课件鲁教版必修1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893849ae6591258189dce9aa3277314/6893849ae6591258189dce9aa3277314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设计1设计2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课前预习·巧设计名师课堂·一点通知识点一第
二
节大
气
圈
与
天
气、气候知识点二创新演练·大冲关第2课时大气的运动设计1设计2第课前预习·巧设计名师课堂·一点通知识点一第知高中地理-第二单元-第二节-第2课时-大气的运动课件-鲁教版必修1高中地理-第二单元-第二节-第2课时-大气的运动课件-鲁教版必修1高中地理-第二单元-第二节-第2课时-大气的运动课件-鲁教版必修11.知道热力环流的概念及常见的表现形式。2.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的自然现象。3.掌握等压线图和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及应用。1.知道热力环流的概念及常见的表现形式。高中地理-第二单元-第二节-第2课时-大气的运动课件-鲁教版必修1一、热力环流1.大气运动(1)垂直运动:表现为气流的
和
。(2)水平运动: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
。
2.热力环流
上升下沉风一、热力环流上升下沉风冷热不均上升低高下沉高低高低冷热不均上升低高下沉高低高低二、大气水平运动——风1.风形成的直接原因
力。2.不同情况下风向特点水平气压梯度风理想状态高空风近地面风示意图作用力(F、P、f)
(填字母)
(填字母)
(填字母)风向(v)与等压线
与等压线
与等压线斜交FF、PF、P、f垂直平行二、大气水平运动——风水平气压梯度风理想状态高空风近地面风示其中F为
力,P为
力,f为
力,v为风向。水平气压梯度地转偏向摩擦其中F为力,P为一、教材P38图2-2-6探究1.在A、B、C三地受热均匀、差异极小的情况下,等压面是怎样的?当A地受热较多,B、C两地受热较少时,在垂直方向上空气会发生怎样的运动?提示:在A、B、C三地受热均匀、差异极小的情况下,等压面是平直的。当A地受热较多,B、C两地受热较少时,A地空气上升,B、C两地空气下沉。一、教材P38图2-2-6探究2.空气垂直运动对三地近地面和高空气压有何影响?近地面和高空的等压面会发生怎样弯曲?提示:A地空气上升,近地面气压低,高空气压高;B、C两地相反。表现在等压面上,A地近地面等压面向下凹,高空向上凸,B、C两地相反。2.空气垂直运动对三地近地面和高空气压有何影响?近地
二、热点探究3.我国夏季南北方普遍高温,许多家庭在房间高处安装壁挂式制冷空调,夏季空调制冷使室内温度降低;而北方学生宿舍冬季用的取暖设备却安装在房间窗户的下方。为什么需要这样安装?试用学过的地理学原理分析。提示:制冷空调排出的是冷性气体,密度较大,下降运动,故安装在高处有利于室内降温;而取暖设备排出的是热气,密度较小,上升运动,故安装在低处有利于室内升温。二、热点探究高中地理-第二单元-第二节-第2课时-大气的运动课件-鲁教版必修11.热力环流的形成1.热力环流的形成A地B、C地气温高低大气垂直运动上升下沉气压和等压面近地面低/下凹高/凸出高空高/凸出低/下凹大气水平运动近地面B、C两地流向A地高空A地流向B、C两地A地B、C地气温高低大气垂直运动上升下沉气压和近地面低/下凹2.常见的热力环流(1)海陆风: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增温快,气温比海洋上高,空气膨胀上升,高空气压升高,空气由大陆流向海洋;近地面,陆地形成低气压,海洋上因有空气流入,形成高气压,使近地面空气由海洋流入大陆,
形成海风(如图a)。夜间,陆地降温快,气温比海上低,空气冷却收缩,地面气压比海洋高,使近地面空气由陆地吹向海洋,形成陆风(如图b)。2.常见的热力环流(2)山谷风: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增热强烈,气温高,于是暖空气沿坡上升,形成谷风(如图c)。夜间因近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如图d)。(2)山谷风: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增热强烈,气温高,于(3)城市热岛环流: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并不断增多,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的燃料,释放出大量的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当大气环流微弱时,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称为城市热力环流即城市风(如图e)。市区空气中浮尘多,凝结核多,加上气流上升冷却,因而多云雾;城市风可将郊区新鲜空气输送到市区,有利于净化城市空气。研究城市风对搞好城市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污染严重的企业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外,绿化带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内。(3)城市热岛环流: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并不断增多,工业高中地理-第二单元-第二节-第2课时-大气的运动课件-鲁教版必修1(4)沙漠与森林之间的热力环流:白天在太阳照射下,沙漠地区增温强烈,气温高,空气上升,在高空形成高气压,在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林区升温慢,气温相对较低,空气下沉,在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于是在近地面风由林区吹向沙漠地区,在高空风由沙漠地区吹向林区(如图f)。夜间,沙漠地区降温强烈,近地面气温低,林区降温慢,气温相对较高,在近地面,沙漠地区形成高气压,林区形成低气压,风从沙漠地区吹向林区,高空风从林区吹向沙漠地区(如图g)。(4)沙漠与森林之间的热力环流:白天在太阳照射下,沙3.等压面的分布规律(1)在垂直方向上,高度越高,气压越低(如图a)。(2)若地面海拔相同、冷热均匀,等压面与等高线重合且与地面平行(如图a)。(3)若地面冷热不均,等压面发生弯曲,等压面向上凸的地方为高压区,向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即“凸高为高,凹低为低”(如图b)。(4)近地面气压与高空气压高低相反(如图b)。3.等压面的分布规律“热低压、冷高压”仅适用于同一水平面上两地区相比较,不适用于垂直方向上。在垂直方向上,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气压也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热低压、冷高压”仅适用于同一水平面上两地区相比较,根据等压面的凸向判断气压的高低(1)先根据“凸高为高,凹低为低”的规律,判断水平气压高低。如图c中PB>PA,PC>PD。(2)再根据“海拔越高,气压越低”的垂直变化规律判断不同高度的气压高低。如图c中C、D处气压小于A、B处,A、B、C、D间的气压高低顺序是PB>PA>PC>PD。根据等压面的凸向判断气压的高低(1)先根据“凸高为[例1]
(2011·全国高考)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时气温状况剖面,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20千米/时。据此完成(1)~(2)题。[例1](2011·全国高考)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1)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
)A.甲地比乙地稳定B.乙地对流最旺盛C.乙地比丙地稳定 D.丙地最稳定(2)正午前后 (
)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C.丙地刮起东北风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1)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解析]本题组考查大气运动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读图析图能力。第(1)题,一般情况下,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垂直方向自下而上,温差越大,对流运动越强,温差越小,气流越稳定。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和试题中提供的新知识,近地面与高空比较,甲地附近垂直方向上气温变化最大,大气稳定度最差;乙地水汽含量大(地面有湖泊),大气垂直状况不稳定;丙地等温线比较平直且分布均匀,垂直温差最小,因此其最稳定,D正确。第(2)题,图中信息显示,8时甲地附近地面和高空温差最大,故寒冷气流应位于甲地附近上空。正午前后应该指当地12点前后,图示甲地西侧[解析]本题组考查大气运动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读高空的冷空气移至乙地附近(8时至12时历时4小时,移动速度每小时20千米,共计自西向东移动80千米),垂直温差大,而且空气中水汽丰富,近地面大气密度乙地小,容易导致乙地产生强对流天气,B正确。乙地为低压,甲丙两地为高压,因此气流从甲丙两地流向乙地,北半球向右偏,丙地为东南风,甲地出现偏北风,C、D不正确。[答案]
(1)D
(2)B高空的冷空气移至乙地附近(8时至12时历时4小时,移动速度每1.读“北半球某地区上空等压面状况图”,完成下列问题。(1)a、b两个等压面中数值较大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C、D两处气压较高的是________。
(3)仅考虑热力因素,在图A、B、C、D间画出海陆间的热力环流。(4)此时,在一天中为________(昼或夜),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读“北半球某地区上空等压面状况图”,完成下列问题。(1)解析:第(1)题,同一地区地面与高空比较,总是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气压。因为越往高空大气越稀薄,气压越低。第(2)题,C处等压面上凸,比D处气压高。第(3)题,热力环流绘画的切入点是根据等压面知识找出近地面海洋、陆地何处气压低、何处遇热、何处受冷,进而根据热力环流四过程,即“受热不均—垂直运动—同-水平面气压差异—水平运动”画出。第(4)题,海水热容量大于陆地,升温慢降温也慢,陆地则相反,故夜晚气温海洋高于陆地,白天气温海洋低于陆地。答案:(1)b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2)C
(3)略(A、B、C、D间环流为顺时针方向)。(4)昼白天陆地升温快、气温高、气压低、等压面下凹,海洋则相反,等压面上凸解析:第(1)题,同一地区地面与高空比较,总是近地面气压高于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三种力的比较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定义由单位距离上水平气压的差异而产生的使空气水平运动的力由地球自转而产生的使运动物体发生偏向的力大气水平运动时与近地面空气摩擦而产生的力方向垂直于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与风向相反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三种力的比较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大小由气压梯度决定(比较等压线疏密)随风速增大而增大,随纬度升高而增大随风速增大而增大作用促使空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促使风向偏离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对风有阻碍作用,可减小风速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大小由气压梯度决定(比较等压线
风向和风力的判读1.风向的判断(以北半球为例)第一步:定水平气压梯度力。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过切点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第二步:定地转偏向力。分清图示是哪个半球,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若是北半球,风向向右偏;若是南半球,风向向左偏。风向和风力的判读第三步:定最终风向(1)近地面:在三力作用下,最终风向与等压线呈一定夹角(30°~45°)。(2)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按以上步骤绘出的风向(绘成实线箭头)如下:
第三步:定最终风向2.风速(V)的判断(1)在同一幅等压线分布图上,等压线密集的地方,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大;反之,等压线稀疏的地方,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速小。如甲图中,风速VB>VA(2)相同图幅、相同等压距的地图相比,比例尺越大,表示单位距离间的等压线就越密集,则风力越大;反之,比例尺越小,则风力就越小。如甲、乙两图中,VB>VC(3)相同图幅、相同比例尺的地图相比,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反之,数值差越小,风力就越小。如甲、丙两图中,VD>VB2.风速(V)的判断(4)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同的情况下,摩擦力越小,风速就越大;反之,就越小,如海面上的风力大于沿海陆地、内陆荒漠地区的风力大于绿洲。
(4)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同的情况下,摩擦力越小,风速3.风向的判读应用①近地面等压线数值的大小:顺着风向,等压线值越来越小。②南北半球:向右偏——北半球;向左偏——南半球(未考虑地形与其他因素的影响)。③近地面和高空(高空忽略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斜交——近地面;平行——高空。④高压和低压:观测者背风而立,北半球高压中心位于其右后方,南半球高压中心位于其左后方
3.风向的判读应用[例2]
(2011·江苏高考)下图是“某区域某时地面天气简图”。图中M地的风向是 (
)A.东北 B.东南C.西北 D.西南[例2](2011·江苏高考)下图是“某区域某时地[解析]
本题考查了对风向的判断,意在考查考生根据等压线判断风向的能力。图中M地东侧气压低于西侧的气压,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东,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西北风。[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了对风向的判断,意在考查考生根据等2.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回答(1)~(2)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箭头中正确表示风向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图中①、②、③、④四处风力最大的是 (
)A.①B.②C.③D.④2.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回答(1)~(2)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等压线分布图中风向的判断和风力大小的比较。第(1)题,首先过该点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它总是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其次,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右偏30°~45°,即为过该点的正确风向。第(2)题,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答案:(1)C
(2)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等压线分布图中风向的判断和风力大小的比较。设计1设计2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课前预习·巧设计名师课堂·一点通知识点一第
二
节大
气
圈
与
天
气、气候知识点二创新演练·大冲关第2课时大气的运动设计1设计2第课前预习·巧设计名师课堂·一点通知识点一第知高中地理-第二单元-第二节-第2课时-大气的运动课件-鲁教版必修1高中地理-第二单元-第二节-第2课时-大气的运动课件-鲁教版必修1高中地理-第二单元-第二节-第2课时-大气的运动课件-鲁教版必修11.知道热力环流的概念及常见的表现形式。2.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的自然现象。3.掌握等压线图和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及应用。1.知道热力环流的概念及常见的表现形式。高中地理-第二单元-第二节-第2课时-大气的运动课件-鲁教版必修1一、热力环流1.大气运动(1)垂直运动:表现为气流的
和
。(2)水平运动: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
。
2.热力环流
上升下沉风一、热力环流上升下沉风冷热不均上升低高下沉高低高低冷热不均上升低高下沉高低高低二、大气水平运动——风1.风形成的直接原因
力。2.不同情况下风向特点水平气压梯度风理想状态高空风近地面风示意图作用力(F、P、f)
(填字母)
(填字母)
(填字母)风向(v)与等压线
与等压线
与等压线斜交FF、PF、P、f垂直平行二、大气水平运动——风水平气压梯度风理想状态高空风近地面风示其中F为
力,P为
力,f为
力,v为风向。水平气压梯度地转偏向摩擦其中F为力,P为一、教材P38图2-2-6探究1.在A、B、C三地受热均匀、差异极小的情况下,等压面是怎样的?当A地受热较多,B、C两地受热较少时,在垂直方向上空气会发生怎样的运动?提示:在A、B、C三地受热均匀、差异极小的情况下,等压面是平直的。当A地受热较多,B、C两地受热较少时,A地空气上升,B、C两地空气下沉。一、教材P38图2-2-6探究2.空气垂直运动对三地近地面和高空气压有何影响?近地面和高空的等压面会发生怎样弯曲?提示:A地空气上升,近地面气压低,高空气压高;B、C两地相反。表现在等压面上,A地近地面等压面向下凹,高空向上凸,B、C两地相反。2.空气垂直运动对三地近地面和高空气压有何影响?近地
二、热点探究3.我国夏季南北方普遍高温,许多家庭在房间高处安装壁挂式制冷空调,夏季空调制冷使室内温度降低;而北方学生宿舍冬季用的取暖设备却安装在房间窗户的下方。为什么需要这样安装?试用学过的地理学原理分析。提示:制冷空调排出的是冷性气体,密度较大,下降运动,故安装在高处有利于室内降温;而取暖设备排出的是热气,密度较小,上升运动,故安装在低处有利于室内升温。二、热点探究高中地理-第二单元-第二节-第2课时-大气的运动课件-鲁教版必修11.热力环流的形成1.热力环流的形成A地B、C地气温高低大气垂直运动上升下沉气压和等压面近地面低/下凹高/凸出高空高/凸出低/下凹大气水平运动近地面B、C两地流向A地高空A地流向B、C两地A地B、C地气温高低大气垂直运动上升下沉气压和近地面低/下凹2.常见的热力环流(1)海陆风: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增温快,气温比海洋上高,空气膨胀上升,高空气压升高,空气由大陆流向海洋;近地面,陆地形成低气压,海洋上因有空气流入,形成高气压,使近地面空气由海洋流入大陆,
形成海风(如图a)。夜间,陆地降温快,气温比海上低,空气冷却收缩,地面气压比海洋高,使近地面空气由陆地吹向海洋,形成陆风(如图b)。2.常见的热力环流(2)山谷风: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增热强烈,气温高,于是暖空气沿坡上升,形成谷风(如图c)。夜间因近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如图d)。(2)山谷风: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增热强烈,气温高,于(3)城市热岛环流: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并不断增多,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的燃料,释放出大量的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当大气环流微弱时,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称为城市热力环流即城市风(如图e)。市区空气中浮尘多,凝结核多,加上气流上升冷却,因而多云雾;城市风可将郊区新鲜空气输送到市区,有利于净化城市空气。研究城市风对搞好城市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污染严重的企业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外,绿化带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内。(3)城市热岛环流: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并不断增多,工业高中地理-第二单元-第二节-第2课时-大气的运动课件-鲁教版必修1(4)沙漠与森林之间的热力环流:白天在太阳照射下,沙漠地区增温强烈,气温高,空气上升,在高空形成高气压,在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林区升温慢,气温相对较低,空气下沉,在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于是在近地面风由林区吹向沙漠地区,在高空风由沙漠地区吹向林区(如图f)。夜间,沙漠地区降温强烈,近地面气温低,林区降温慢,气温相对较高,在近地面,沙漠地区形成高气压,林区形成低气压,风从沙漠地区吹向林区,高空风从林区吹向沙漠地区(如图g)。(4)沙漠与森林之间的热力环流:白天在太阳照射下,沙3.等压面的分布规律(1)在垂直方向上,高度越高,气压越低(如图a)。(2)若地面海拔相同、冷热均匀,等压面与等高线重合且与地面平行(如图a)。(3)若地面冷热不均,等压面发生弯曲,等压面向上凸的地方为高压区,向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即“凸高为高,凹低为低”(如图b)。(4)近地面气压与高空气压高低相反(如图b)。3.等压面的分布规律“热低压、冷高压”仅适用于同一水平面上两地区相比较,不适用于垂直方向上。在垂直方向上,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气压也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热低压、冷高压”仅适用于同一水平面上两地区相比较,根据等压面的凸向判断气压的高低(1)先根据“凸高为高,凹低为低”的规律,判断水平气压高低。如图c中PB>PA,PC>PD。(2)再根据“海拔越高,气压越低”的垂直变化规律判断不同高度的气压高低。如图c中C、D处气压小于A、B处,A、B、C、D间的气压高低顺序是PB>PA>PC>PD。根据等压面的凸向判断气压的高低(1)先根据“凸高为[例1]
(2011·全国高考)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时气温状况剖面,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20千米/时。据此完成(1)~(2)题。[例1](2011·全国高考)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1)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
)A.甲地比乙地稳定B.乙地对流最旺盛C.乙地比丙地稳定 D.丙地最稳定(2)正午前后 (
)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C.丙地刮起东北风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1)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解析]本题组考查大气运动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读图析图能力。第(1)题,一般情况下,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垂直方向自下而上,温差越大,对流运动越强,温差越小,气流越稳定。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和试题中提供的新知识,近地面与高空比较,甲地附近垂直方向上气温变化最大,大气稳定度最差;乙地水汽含量大(地面有湖泊),大气垂直状况不稳定;丙地等温线比较平直且分布均匀,垂直温差最小,因此其最稳定,D正确。第(2)题,图中信息显示,8时甲地附近地面和高空温差最大,故寒冷气流应位于甲地附近上空。正午前后应该指当地12点前后,图示甲地西侧[解析]本题组考查大气运动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读高空的冷空气移至乙地附近(8时至12时历时4小时,移动速度每小时20千米,共计自西向东移动80千米),垂直温差大,而且空气中水汽丰富,近地面大气密度乙地小,容易导致乙地产生强对流天气,B正确。乙地为低压,甲丙两地为高压,因此气流从甲丙两地流向乙地,北半球向右偏,丙地为东南风,甲地出现偏北风,C、D不正确。[答案]
(1)D
(2)B高空的冷空气移至乙地附近(8时至12时历时4小时,移动速度每1.读“北半球某地区上空等压面状况图”,完成下列问题。(1)a、b两个等压面中数值较大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C、D两处气压较高的是________。
(3)仅考虑热力因素,在图A、B、C、D间画出海陆间的热力环流。(4)此时,在一天中为________(昼或夜),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读“北半球某地区上空等压面状况图”,完成下列问题。(1)解析:第(1)题,同一地区地面与高空比较,总是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气压。因为越往高空大气越稀薄,气压越低。第(2)题,C处等压面上凸,比D处气压高。第(3)题,热力环流绘画的切入点是根据等压面知识找出近地面海洋、陆地何处气压低、何处遇热、何处受冷,进而根据热力环流四过程,即“受热不均—垂直运动—同-水平面气压差异—水平运动”画出。第(4)题,海水热容量大于陆地,升温慢降温也慢,陆地则相反,故夜晚气温海洋高于陆地,白天气温海洋低于陆地。答案:(1)b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2)C
(3)略(A、B、C、D间环流为顺时针方向)。(4)昼白天陆地升温快、气温高、气压低、等压面下凹,海洋则相反,等压面上凸解析:第(1)题,同一地区地面与高空比较,总是近地面气压高于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三种力的比较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定义由单位距离上水平气压的差异而产生的使空气水平运动的力由地球自转而产生的使运动物体发生偏向的力大气水平运动时与近地面空气摩擦而产生的力方向垂直于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与风向相反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三种力的比较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大小由气压梯度决定(比较等压线疏密)随风速增大而增大,随纬度升高而增大随风速增大而增大作用促使空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促使风向偏离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对风有阻碍作用,可减小风速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大小由气压梯度决定(比较等压线
风向和风力的判读1.风向的判断(以北半球为例)第一步:定水平气压梯度力。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过切点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第二步:定地转偏向力。分清图示是哪个半球,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若是北半球,风向向右偏;若是南半球,风向向左偏。风向和风力的判读第三步:定最终风向(1)近地面:在三力作用下,最终风向与等压线呈一定夹角(30°~45°)。(2)高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课时作业14后赤壁赋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蚜
-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寒假作业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新人教版
- 电梯安全使用规范与维护培训汇报
- 电商模式下的消费者隐私保护
- 社交媒体的动态与静态视觉艺术设计探索
- 平治东方商务智能电话(COM2008学习手册)
- Unit 2 We are family!Section B(1a-2b)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七年级上册英语教案人教版(8篇)
- 2不一样的你我他 第二课时《与“不同”友好相处》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 安全教育与就业安全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
- 反面典型案例剖析材料范文(通用6篇)
- 五金英语词汇盘点
- 内容讲义说明案例nxt pop trainning
- 消毒供应中心打包区教学要点 ppt课件
-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复习重点
- 年“职工书屋”示范点申报材料(2篇总结汇报报告参考)
- 部编本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材解读
- 入职申请表完整版
- 基于Java的药店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
- 《约哈里之窗》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