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班科学活动教案8篇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0e27b191422ac89e490fba9270cd93b/40e27b191422ac89e490fba9270cd93b1.gif)
![关于中班科学活动教案8篇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0e27b191422ac89e490fba9270cd93b/40e27b191422ac89e490fba9270cd93b2.gif)
![关于中班科学活动教案8篇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0e27b191422ac89e490fba9270cd93b/40e27b191422ac89e490fba9270cd93b3.gif)
![关于中班科学活动教案8篇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0e27b191422ac89e490fba9270cd93b/40e27b191422ac89e490fba9270cd93b4.gif)
![关于中班科学活动教案8篇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0e27b191422ac89e490fba9270cd93b/40e27b191422ac89e490fba9270cd93b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关于中班科学活动教案8篇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篇1
活动目标:
⒈能积极探究不同玩具动起来的奥秘。
⒉学会共享,感受和伙伴一起玩玩具的欢乐。
活动预备:
⒈师幼共同收集各种会“动”的玩具,如惯性、电动、拖拉、机械〔条〕、遥控、声控等,数量与幼儿人数相仿。活动前统一放置在玩具柜上。
⒉在活动室内留出较大的空间,以便幼儿分散玩玩具。
活动过程:
一、我带来的玩具
⒈珍宝们都带来了自己喜爱的玩具,现在请你们玩一玩自己的玩具。
⒉说一说你带来的是什么玩具,是怎么玩的?
二、玩具“动起来”的奥秘
⒈现在老师要请你们和好伙伴一起玩玩具,待会说一说你们玩的是什么玩具,是怎么玩的。
⒉请大家交换玩玩具。
⒊想一想你换了一个什么玩具?你能找到它们“动”的奥秘吗?
⒋看看、说说玩具“动”的缘由:
⑴有些玩具需要用电池,电池里的电能使它们动起来。〔请带来电动玩具的幼儿展示玩具,并找找电池存放的位置〕
⑵有些玩具有奇妙的“发条”,拧紧发条,松开手,玩具就动起来了。〔请带发条玩具的幼儿演示发条玩具的运动状态〕
⑶有些玩具有一条绳子,拉动绳子,玩具就动了;有的玩具用手一推,它就向前走动了。〔清代相应玩具的幼儿演示玩法〕
三、我把玩具送回家
⒈请大家重新找一个好伙伴一起玩一玩玩具,相互交换后把玩的方法也介绍一下。
⒉我们都知道了玩具有各式各样的,玩法也不一样,现在玩具累了,我们把它送回家。
宝宝们都把玩具送到家了,真棒!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篇2
活动设计:
中班科学《瓶中吹气球》,这一活动的灵感来源于幼儿喜欢看的少儿电视节目“小小聪慧树”,里面蕴含着许很多多的贴合幼儿生活而又有趣的科学知识。因此,为了激发幼儿继续探究瓶中吹气球的爱好,让幼儿发觉在瓶中吹气球与瓶中空气压力之间的关系,积累科学知识,经受分析、尝试到判断的过程。我预设了本次活动,在活动中我预设幼儿的想法,经受三次尝试与分析,活动流程为:阅历的回顾〔吹气球〕——分两次探究得出瓶中吹大气球的奥秘——借课件提升“瓶中吹气球”的科学原理——“瓶中吹气球”竞赛——延伸到日常生活。在本次活动中我主见让幼儿自己去探究,与幼儿、与材料进行充分的互动,在不同的探究中发觉、分析得出不同的问题。盼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科学发觉的整个过程,从而提高幼儿的探究技能。
活动目标:
1、探究发觉在瓶中吹气球与瓶中空气压力之间的关系。
2、能记录自己的试验结果,并大胆地用语言表述自己的发觉。
3、关注身边的科学,体验科学发觉的乐趣。
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爱好。
5、情愿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通过动手试验与记录,得出瓶子上有洞就可以将瓶中的气球吹大。
活动难点:
理解在瓶中吹气球与瓶中空气压力之间的关系。
活动预备:
1、大小不一瓶口套好气球的瓶子假设干〔包括无洞、少洞和多洞〕。
2、幼儿记录纸、记号笔人手一份。
3、课件《瓶中吹气球》〔其中包含老师的记录表和原理动画〕。
4、气球,底托,差气球工具。
活动过程:
一、出示气球,援助幼儿掌控吹气球的正确方法。
1、〔出示吹好的气球〕师:看看,张老师带来了〔气球〕,你们都吹过气球的吧!
2、请2名幼儿在集风光前吹气球。
师:说说你是怎么吹的?你看到他是怎么吹的?
3、小结:吹气球时要嘴巴贴住气球口,然后用力,还要连绵不断地往气球里吹气,才能把气球吹大。
〔分析: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气球的涌现让幼儿有将它吹大的欲望。而且这个环节以这种形式调动起幼儿已知阅历,这样幼儿就能更好地掌控吹气球的方法,为下面的活动做好铺垫。〕
二、分批投放材料,让幼儿探究得出气球在有洞的瓶子里能吹大。
师:假如把气球套在〔瓶子〕上,还能吹大吗?〔记录下幼儿的猜想〕去试一试就知道了。〔第一次投放材料:小瓶无洞〕
师:谁来说说你的发觉?
幼:吹不起来。可能瓶子太小了,瓶口太小了,没有空气等等。
师:我们试下来发觉瓶子里的气球都没有吹大。争论:那为什么气球在这些瓶子里吹不大呢?
师:是不是瓶子不够大呢,张老师也不知道,这样吧,我再给你们些大点的瓶子去试一试。〔第二次投放材料:中、大瓶有洞无洞均有〕
师:有的气球吹大了,有的还是没有吹大,怎么会这样呢?这里肯定有奥秘,你们再去比一比、看一看、找一找。
师:奥秘是什么?
幼:瓶子底下有洞洞。
小结:原来,瓶中的气球能吹大,奥秘就是瓶子上有洞洞。〔点出洞洞〕
〔分析:从“吹气球”到“瓶中吹气球”,难度渐渐加深,激发了幼儿在瓶中吹气球的爱好,从而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预设幼儿的需要,以幼儿为主体,提供大小不一的瓶子,让他们在亲自试验中建构认识:在小瓶子里吹不大气球;能不能在瓶中吹大气球与瓶子的大小没有关系,瓶上有洞洞的气球才能被吹大,解决本次活动的重点。〕
三、借助课件,揭示“瓶中吹气球”的科学原理。
1、引导幼儿自由说说其中的缘由。
师:为什么有洞洞的瓶子气球能吹大,没有洞洞的瓶子气球吹不大呢?
2、播放课件,总结科学原理。
师: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来听听电脑小博士是怎么说的。
〔分析:此环节通过幼儿自由说说缘由、“电脑小博士来告知你”,发挥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作用,借助形象生动的课件,援助幼儿巩固了所学知识,又让幼儿体验了发觉的乐趣。能更好地向幼小的`幼儿揭示“瓶中吹气球”的科学原理,便于理解和内化。还起到了动静交替的作用,使科学活动不再枯燥。〕
四、引导幼儿再次探究,通过比较得出瓶上洞洞的多少与吹气用的力度成反比关系。
师:我给你们每人预备了两个瓶子,一个套红气球,一个套绿气球,哪只颜色的气球吹大更简单些呢?为什么?去试吧!〔第三次材料:红绿气球,洞多洞少〕
师:谁情愿把你的记录和发觉来共享一下!
小结:哦,原来红气球更简单吹大,由于瓶子上的洞洞〔多〕〔点出许多的洞洞〕,绿气球的瓶子上洞洞〔少〕,吹大气球就吃力些。
〔分析:第二环节中只有少部分幼儿吹到了有洞洞的瓶子,胜利将气球吹大。为了给每一位幼儿胜利吹大气球的体验,以此为契机,进一步给予幼儿探究的空间,给两个大小一样的瓶子进行一次吹气球竞赛。通过试验和记录发觉红色气球的瓶子吹起来更省力。最末通过观测瓶子身上的奥秘来培育幼儿良好的探究习惯。〕
五、活动延伸。
师:今日我们小伙伴通过做试验发觉了瓶上有洞洞可以将瓶中的气球吹得大大的。那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也可以可以将瓶中的气球吹大呢?回家后和爸爸妈妈想一想,也去试一试,假如胜利了也可以把你们胜利的奥秘告知大家哦!
〔分析:最末老师抛出的问题: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也可以可以将瓶中的气球吹大呢?通过这个问题与活动延伸自然连接,让此次活动有了很好的扩展。同时又提供了一次亲子之间、家园共育的机会。〕
活动反思:
本活动旨在让幼儿在看看、说说、试试、比比的过程中发觉瓶上有洞瓶中的气球就能被吹大,在探究发觉中了解瓶中吹气球与瓶中空气压力之间的关系,从而能更加关注起身边的科学,激发幼儿学习科学的爱好以及学习如何去探究科学神秘。这次的活动从“吹气球”到“瓶中吹气球”,难度渐渐加深,激发了幼儿在瓶中吹气球的爱好,积极投入到探究活动中。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试验、猜想与摒除,最终建构了认识:在小瓶子里吹不大气球;能不能在瓶中吹大气球与瓶子的大小没有关系,瓶上有洞洞的气球才能被吹大,解决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揭示出来的神秘不该就这样被搁置停留在原地,所以又增加了瓶中吹气球竞赛这一环节,使得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去体验胜利,并在此基础上又一次提升了科学认知。在这次的探究活动中老师虽放手但不忘指导,在幼儿遇到瓶颈之处,援助幼儿纵向探究从而使幼儿的认识得到升华。活动过程中,幼儿在探究之时,由于瓶中吹气球的有趣现象,很简单就转移了幼儿的留意力,所以个别定力不足的幼儿需要老师不断的提示他完成任务。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篇3
活动内容:小雨点去旅行
活动目标:
1、通过试验使幼儿初步感知“雨水不见”的神秘,并感受自然现象的改变。
2、激发幼儿观测、发觉、探究自然的爱好。
3、幼儿体验胜利的欢乐。
重点:通过试验使幼儿初步感知“雨水不见”的神秘。
难点:激发幼儿观测、发觉、探究自然的爱好。
材料创设:
1、电暖气1个
2、吹风机1个
3、小手帕14个
4、雨点图片4张
5、插线板
6、曾让幼儿感受雨天的欢乐及改变
活动流程:故事导入——争论、理解——动手操作——表达表现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T:今日,我带来了你们的好伙伴,和我们大家一起学本事、一起做游戏,你们能猜出来他是谁吗?
〔出示雨点的图片〕
S:小雨点〔雨点宝宝〕。
T:这里有好多的雨点宝宝。既然你们和雨点宝宝是好伙伴,那他有困难我们应当怎么办呢?
S:援助他。
T:小雨点呀,他很喜爱在外面旅行。可是呢,他已经旅行了好几天,他有点想云妈妈了,他想回家了。但是呢,他又不知道怎样才能从湿漉漉的地上回到云妈妈的身边。所以呀,他就想到了你们,想请你们帮帮他,看看你们能不能想出好的方法来援助他。
T:那你们就替小雨点想个方法吧,让他赶快回到妈妈的身边。
二、理解、争论
T:你们可以相互争论,也可以一个人想方法,然后把你们想出来的方法告知小雨点,让他快点回家。
〔幼儿争论〕
T:谁能告知小雨点,你想出了什么方法?
〔请3—4名幼儿回答,最好能说出用太阳,风等自然条件。〕
小结:小伙伴们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帮小雨点回家,小雨点真快乐。你们的本事真大,真聪慧。
T:对了,我差点忘却了,还有很多的雨点宝宝呀,他们在旅行的时候,都跑到了我的小手帕上,你们能不能也把这些雨点宝宝送回家呢?要是他们回不去家也会很难过的。
S:能。
T:那你们还能想出什么方法让雨点宝宝回家呢?
〔请3—4名幼儿回答,最好能说出用吹风机,电暖气。〕
三、动手操作
T:你们想的方法真多,真棒。
T:刚才呀,小伙伴们想出来的方法都是不一样的,有的说用太阳照,有的说用吹风机吹,有的还说用电暖气烤一烤。那我们自己动手来试一试,看看你们想的方法能不能把雨点宝宝送回家,行不行。
T:老师呀,给每个小伙伴都发一个小手帕,你们用自己相出来的方法把雨点宝宝送回家,好吗?
四、表达表现
T:你们把雨点宝宝都送回家了吗?
T:谁能告知我,你是怎样把雨点宝宝送回家的呀?
〔请幼儿说明、演示〕
总结:雨点宝宝都回家了,你们兴奋吗?那你想想,假如雨点宝宝跑到我们的身上,衣服上,鞋子上,我们应当怎么办呢?〔作为延伸〕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对滚动的物体发生爱好,发觉滚动物体的外形特征。
2、探究滚动轨迹与物体外形之间的关系。
3、培育幼儿对事物的新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试验。
4、情愿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究科学试验的乐趣。
活动预备:
方形的盒子、球、杯子等各种圆形的物体。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操作材料,发觉滚动物体的外形特征。
1、出示杯子,操作滚动。
小伙伴你们看,这是什么?现在它要和我们做游戏了〔操作滚动〕怎么样了?你们想不想来试试?老师给小伙伴预备了很多的材料,请你们去玩一玩。看看哪些东西可以滚动。
2、老师与幼儿共同总结试验结果。
(1)你玩的是什么?它会不会滚动?
(2)现在请小伙伴帮它们分分类,把不会滚的东西放到空筐内.
(3)除了小伙伴们刚才玩到的东西会滚动,你还知道哪些会滚动的东西?它们为什么会滚动?(都是圆形的).它们滚的一样吗?
3.请小伙伴们再去玩一玩,探究圆形物体滚动轨迹的不同.
它们滚的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出示表格
幼儿讲解并描述自己的想法
一次性纸杯
薯片盒
圆形笔
铃铛
4.幼儿再次操作,验证结果.
5为什么有的物体会向一个方向滚,有的物体会拐弯?
师幼共同沟通试验结果,物体的滚动与它们外形有关系,罐子可以滚直是由于是一样粗的,一次性纸杯会拐弯是由于两头的粗细不一样.
6.活动延伸:会滚的轮子.
出示两个旅行包,问:”这是什么?它们有什么不一样?”(是两个包,一个有轮子,一个没有轮子),运用起来哪一个更方便,省时间又省力气呢?(有轮子的包省时省力),老师在这两个包里装上相同数量的书,请小伙伴排成两队来运书,一队是运没轮子的包,一队运有轮子的包,看看哪队运的最快!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予以幼儿较宽松的氛围,老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舞者,合,引导者,上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实时的梳理与小结。幼儿始终是主体,他们通过观测、动手、探究,梳理出新的知识阅历使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能。当然,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当加强对幼儿思维技能的培育,加强他们的独立性、探究性,使幼儿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控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西红柿、小黄瓜的特征,大胆讲解并描述在观测中的发觉
2.知道多吃瓜果对身体有好处。
3.体验并享受科学观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活动预备:
1.物质预备:幼儿预备:每人一个西红柿、一个黄瓜、抹布、凉拌黄瓜、炒西红柿、汤匙、叉子。老师预备:西红柿、黄瓜、刀、凉拌黄瓜、炒西红柿、PPT。
2.知识预备: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身边的花草树木等物体特征,培育幼儿观测技能。
活动过程:
一、以谜语导入,激发幼儿对活动的爱好。
师:今日,老师带来一位新伙伴,我把它藏在了一个谜语里面。
谜语:圆圆脸儿像苹果,又酸又甜营养多,可以做菜吃,又能当水果。
师:西红柿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蕃茄”。西红柿还请来它的好伙伴,你们瞧,它是谁?
二、第一次观测,运用感官感知西红柿和小黄瓜的外部特征。
1.引导幼儿认识西红柿和小黄瓜的外部特征。
师:用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用小眼睛看一看,什么颜色?什么外形?用鼻子闻一闻是什么味道?
师:请小伙伴仔细宁静观测,观测完再回位置,和你的同伴争论。
2.幼儿运用感官观测,老师巡回指导。
重点指导幼儿认识它们的外部特征,并能大胆讲解并描述在观测中的发觉。
3.师幼共同小结,西红柿和小黄瓜的外部特征。
师:用眼睛看到的西红柿是什么颜色?什么外形?用手摸到的西红柿是什么样子,说说有什么样的感觉?用鼻子闻到什么味道?
小结:西红柿是圆圆的,它有红红的身体。用手摸上去滑滑的,凉凉的。闻起来有一点点西红柿的香味。
师:用眼睛看到的黄瓜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外形的?用手摸到的黄瓜有什么样的感觉?用鼻子闻到什么味道?
小结:小黄瓜是绿绿的,长长的。用手摸上去刺刺的,粗粗的,有很多毛毛的小颗粒。闻起来有小黄瓜特有的味道。
师:西红柿和小黄瓜它们长得有什么不一样?
三、第二次观测,感知西红柿和小黄瓜的内部特征。
1.引导感知西红柿和小黄瓜的内部特征。
师:用小眼睛看看它们小肚子里面藏着什么,用鼻子闻一闻它们有什么香味?用手摸一摸它们的小肚子,摸完要用抹布把手擦洁净。
师:请小伙伴仔细宁静观测,观测完再回位置,和你的同伴争论。
2.幼儿运用感官观测,老师巡回指导。
重点指导幼儿观测西红柿和小黄瓜的内部特征,大胆讲解并描述在观测中的发觉。
3.师幼共同小结,西红柿和小黄瓜的内部特征。
师:西红柿肚子里面藏了些什么?
小结:西红柿有一层薄薄的果皮,肚子里藏着几个小格子,每个格子里面有籽,还有汁,闻起来酸酸的。
师:小黄瓜肚子里面藏的是什么?
小结:小黄瓜肚子里有浅绿色的果肉,中间有许多一小粒一小粒的籽。
四、了解西红柿和小黄瓜的烹饪方法,并尝一尝知道多吃蔬菜有益身体健康。
1.了解西红柿和小黄瓜的烹饪方法。
2.品尝炒西红柿,凉拌黄瓜。
提品尝要求:①吃之前先请小伙伴们用能干的鼻子闻一闻是什么味道的。②炒西红柿用汤匙舀起来吃,黄瓜用叉子叉起来吃。③保持桌子洁净,衣服也干洁净净。
五、活动延伸,在品尝中自由结束。
师:请小伙伴和老师一起开着小火车,回教室到科学区切切小黄瓜。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探究用各种材料与纸板游戏,体验顶起纸板的胜利喜悦。
2、尝试用游戏棒顶纸板,积累使物体平衡的有益阅历。
3、发觉生活中“顶”的现象,体验沟通、共享阅历与合作游戏的乐趣。
活动预备:
1、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各种外形的废旧纸板。
2、薯片罐、牙膏盒、雪碧瓶、游戏棒、纸筒芯、塑料棍、固体胶、长纸筒、酸奶瓶等各种废旧操作材料。
3、多媒体课件:有关“顶”的现象。
活动过程:
1、顶一顶,引起幼儿活动的爱好。
设置情境:老师和幼儿快乐地外出郊游,遇上了下雨,一时找不到躲雨的地方,意外发觉了很多纸板,于是大家把纸板顶在头上当作小伞,由此引出活动。
2、试一试,用身体的其他部分顶纸板。
师:除了可以用头和纸板做游戏,我们还可以用身体的哪些部位玩纸板呢?(手、脚、背、膝盖……)
3、找一找,还有哪些材料也能顶起纸板。
师:原来身体的好多部位都可以和纸板做游戏,真有意思。瞧,这里还有很多材料呢(出示薯片罐、牙膏盒、大游戏棒等操作材料),请小伙伴们去找一找,还有哪些材料也能和纸扳玩游戏。
(1)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游戏,鼓舞幼儿说出自己用哪些材料玩了游戏,初步获得有关平衡的阅历。
(2)启发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发觉“面”大的物体简单顶起纸板,“面”小的物体不简单顶起纸板。老师提问:你们发觉哪些材料简单顶起纸板?(薯片罐等)哪些不简单顶起纸板?(游戏棒)这是为什么?大家都来试一试。(幼儿自由尝试用游戏棒顶纸板,提示幼儿留意安全。)
(3)引入难题,鼓舞幼儿想方法解决。师:怎样才能用游戏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产品销售策划委托合同范本
- 知识产权保护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应用
- 班级德育工作创新实践的探索与成果分享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课时作业14后赤壁赋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蚜
-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寒假作业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新人教版
- 电梯安全使用规范与维护培训汇报
- 电商模式下的消费者隐私保护
- 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的维护策略
- 石墨材料在新能源科技中的地位与挑战
- 社交媒体的动态与静态视觉艺术设计探索
- 2024-2025年第二学期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二)
- 2025年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二零二五年度博物馆场地租赁与文物保护合作协议3篇
- 2025年春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全册课件
- 岛津气相色谱培训
- 2024年03月四川农村商业联合银行信息科技部2024年校园招考300名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睡眠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骆驼祥子-(一)-剧本
- 临床思维能力培养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第十章静电场中的能量10-1电势能和电势练习含答案
- 渔业行业智能化海洋牧场养殖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