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解析课件_第1页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解析课件_第2页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解析课件_第3页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解析课件_第4页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解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主题: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解析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选讲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主题:提纲:1.引言2.“异化”概念的由来3.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3.1马克思“异化”概念的逻辑演进3.2“异化劳动”的具体内容4.思考题5.参考文献提纲:1.引言1.引言“异化劳动”(alienationoflabour)概念是贯穿《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一个经济学—哲学范畴。它是马克思在这一时期批判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及其理论表现所获得的最重要的成果。作为经济学范畴,它揭示出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的劳动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反人道性质,反映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尖锐对立。作为哲学范畴,它揭示出私有财产的本质、起源和发展规律,论证了无产阶级的世界历史作用和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1.引言“异化劳动”(alienationoflabo2.“异化”概念的由来“异化”起源于商品经济生活中形成的货物出售及财产转让的日常观念,是一种经济学概念。异化的客体并不是与主体相对立的,反而是为主体服务的。后来,在近代自然法则理论和社会契约论中引申为人们自然权利的让渡,成为了法学和政治学理论概念。(1)缘起2.“异化”概念的由来“异化”起源于商品经济生活中形成的货物2.“异化”概念的由来私有制出现以后,人们自然权利的让渡形成了社会和国家权力,但这种权力会变成一种与出让权力的人相分离的、相对抗的独立力量,反过来压制和剥夺他们。(2)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第一个将“异化”概念从无批判的实证概念转变为批判的价值概念。

让-雅克∙卢梭2.“异化”概念的由来(2)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第一个将“异化2.“异化”概念的由来在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中,整个世界都成了绝对观念自我异化的否定之否定过程。人不过是处于扬弃异化阶段上的绝对概念(即“自我意识”)自身,其本身也经历了异化和扬弃异化的过程。

作为绝对观念和“自我意识”自行生成的必然环节,“异化”是黑格尔哲学整个体系的核心。(3)把“异化”真正提升为一个哲学概念来运用始于黑格尔。

黑格尔2.“异化”概念的由来(3)把“异化”真正提升为一个哲学概念(4)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1841)中用“异化”来分析宗教的本质,并提出“上帝”观念是人类特征的异化。“上帝越是万能,人就越是无能。上帝越是无所不知,人就越是愚昧无知。总之,为了使上帝成为一切,人就成了无。”

主体所产生的对象物、客体,不仅同主体本身相脱离,成为主体的异在,而且,反客为主,反转过来束缚、支配乃至压抑主体。费尔巴哈3.“异化”概念的由来(4)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1841)中用“异化”来分3.“异化”概念的由来(5)真正使异化概念流行起来的人是马克思。

工人不可避免地失去对自己工作的控制,从而失去对生活及自我的控制。工人从来都不是自主、自我实现的人类存在,他只能以资产阶级欲其所是的模式而存在。此时,“异化”是指主体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将自己的本质外化出去,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客体),然后这个对立面又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转过来反对主体自身。马克思3.“异化”概念的由来(5)真正使异化概念流行起来的人是马克3.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3.1马克思“异化”概念的逻辑演进:

(1)政治异化:《克罗茨纳赫笔记》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市民社会本身的分裂导致了政治异化。

(2)经济异化: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与《犹太人问题》私有财产使本来是“类”的人分裂为“原子主义”的“利己主义者”。

(3)劳动异化:《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财产是人的劳动的产物,所以经济异化的根源在于人的生命活动的分裂即劳动的异化。3.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3.1马克思“异化”概念的逻辑3.青年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3.2“异化劳动”的具体内容:四个规定1劳动产品与工人相异化2劳动活动本身与工人相异化3劳动者与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4人与人的异化3.青年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3.2“异化劳动”的具体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工人自身并不能够占有其劳动产品,其劳动生产的对象越多,他能够支配的对象就数量越少,他受自己产品的统治就越厉害。一句话,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自己就越贫穷。“按照国民经济学的规律,工人在他的对象中的异化表现在:工人生产得越多,他能够消费的越少;他创造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有价值、越低贱;工人的产品越完美,工人自己越畸形;工人创造的对象越文明,工人自己越野蛮;劳动越有力量,工人越无力;劳动越机巧,工人越愚钝,越成为自然界的奴隶。”因此,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关系就是同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3.2“异化劳动”的具体内容:四个规定(1)劳动产品和劳动者相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工人自身并不能够占有其劳动产品,其劳动(2)劳动活动和劳动者相异化。劳动本来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点,是人的需要,因而它具有自觉性。但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工人不得不出卖他的劳动。劳动对他来说不是一种自愿的而是被强制的活动,它不是为了满足劳动者的需要,而是满足资本增殖的一种手段。“首先,劳动对工人说来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与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异化劳动首先发生在生产过程本身中,然后才发生在产品的分配中。产品异化的根源在于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3.2“异化劳动”的具体内容:四个规定(2)劳动活动和劳动者相异化。3.2“异化劳动”的具体内容(3)劳动者与他的类本质相异化。

通过把人和动物相比较,马克思分析了人的“类本质”。他指出人是“一种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纯粹是为了满足肉体需要;而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这种活动包含肉体和精神两方面的内容。

“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人不仅能够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而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3.2“异化劳动”的具体内容:四个规定(3)劳动者与他的类本质相异化。3.2“异化劳动”的具体(3)劳动者与他的类本质相异化。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劳动行为本身变成了异化劳动,人不再是占有自然界和把它按照自己的方式加以改造,而是脱离了这个自由活动的领域。在私有制条件下,工人必须出卖自己的劳动,这意味着人先前自由的生命活动反而变成了维持肉体的动物般生存的手段,从而把人与他的类本质对立起来。由此可见,劳动对象中的异化和生产过程中的异化,必然导致人的类本质的异化。3.2“异化劳动”的具体内容:四个规定(3)劳动者与他的类本质相异化。3.2“异化劳动”的具体(4)人与人相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既然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同他自己的劳动活动是异己关系,这些产品和活动不再属于他自己,那就一定属于一个在他之外的存在物。这个存在物“不是神也不是自然界,只有人本身才能成为统治人的异己力量。”“如果劳动产品不属于工人,并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同工人相对立,那么,这只能是由于产品属于工人之外的另一个人。如果工人的活动对他本身来说是一种痛苦,那么,这种活动就必然给另一个人带来享受和欢乐。”这个人就只能是资本家。工人不仅被剥夺了自己的劳动产品与劳动自由,也就被剥夺了人的类本质,还受到那本身不生产而以主人身份对待工人的劳动产品并支配他的生产活动的资本家的奴役和剥削,因而工人就与资本家之间就表现为一种格格不入的对立性。劳动者同他的劳动产品和劳动活动间的异化关系,归根结底就是工人和资本家彼此间的异化关系。3.2“异化劳动”的具体内容:四个规定(4)人与人相异化。3.2“异化劳动”的具体内容:四个规定

小结: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阐述的异化劳动理论主要是站在工人阶级的立场上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通过政治经济学研究与哲学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这为他后来创立唯物史观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奠定了基础。3.2“异化劳动”的具体内容:四个规定异化劳动工人与劳动产品工人与资本家工人与劳动活动工人与类本质小结: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阐述4思考题:(1)异化劳动的根源是什么?(2)“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之间的关系如何?(3)马克思“异化劳动”概念在当代的意义何在?4思考题:(1)异化劳动的根源是什么?5参考书目:[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北

京:人民出版社,1979。[2]阮青:《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精选导读》。北京:中共

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3]姚顺良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从创立到第二国

际》。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张建林王立柱编著:《马克思恩格斯哲学原著英汉对照

选读》。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5参考书目:[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主题: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解析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选讲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主题:提纲:1.引言2.“异化”概念的由来3.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3.1马克思“异化”概念的逻辑演进3.2“异化劳动”的具体内容4.思考题5.参考文献提纲:1.引言1.引言“异化劳动”(alienationoflabour)概念是贯穿《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一个经济学—哲学范畴。它是马克思在这一时期批判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及其理论表现所获得的最重要的成果。作为经济学范畴,它揭示出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的劳动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反人道性质,反映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尖锐对立。作为哲学范畴,它揭示出私有财产的本质、起源和发展规律,论证了无产阶级的世界历史作用和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1.引言“异化劳动”(alienationoflabo2.“异化”概念的由来“异化”起源于商品经济生活中形成的货物出售及财产转让的日常观念,是一种经济学概念。异化的客体并不是与主体相对立的,反而是为主体服务的。后来,在近代自然法则理论和社会契约论中引申为人们自然权利的让渡,成为了法学和政治学理论概念。(1)缘起2.“异化”概念的由来“异化”起源于商品经济生活中形成的货物2.“异化”概念的由来私有制出现以后,人们自然权利的让渡形成了社会和国家权力,但这种权力会变成一种与出让权力的人相分离的、相对抗的独立力量,反过来压制和剥夺他们。(2)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第一个将“异化”概念从无批判的实证概念转变为批判的价值概念。

让-雅克∙卢梭2.“异化”概念的由来(2)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第一个将“异化2.“异化”概念的由来在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中,整个世界都成了绝对观念自我异化的否定之否定过程。人不过是处于扬弃异化阶段上的绝对概念(即“自我意识”)自身,其本身也经历了异化和扬弃异化的过程。

作为绝对观念和“自我意识”自行生成的必然环节,“异化”是黑格尔哲学整个体系的核心。(3)把“异化”真正提升为一个哲学概念来运用始于黑格尔。

黑格尔2.“异化”概念的由来(3)把“异化”真正提升为一个哲学概念(4)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1841)中用“异化”来分析宗教的本质,并提出“上帝”观念是人类特征的异化。“上帝越是万能,人就越是无能。上帝越是无所不知,人就越是愚昧无知。总之,为了使上帝成为一切,人就成了无。”

主体所产生的对象物、客体,不仅同主体本身相脱离,成为主体的异在,而且,反客为主,反转过来束缚、支配乃至压抑主体。费尔巴哈3.“异化”概念的由来(4)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1841)中用“异化”来分3.“异化”概念的由来(5)真正使异化概念流行起来的人是马克思。

工人不可避免地失去对自己工作的控制,从而失去对生活及自我的控制。工人从来都不是自主、自我实现的人类存在,他只能以资产阶级欲其所是的模式而存在。此时,“异化”是指主体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将自己的本质外化出去,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客体),然后这个对立面又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转过来反对主体自身。马克思3.“异化”概念的由来(5)真正使异化概念流行起来的人是马克3.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3.1马克思“异化”概念的逻辑演进:

(1)政治异化:《克罗茨纳赫笔记》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市民社会本身的分裂导致了政治异化。

(2)经济异化: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与《犹太人问题》私有财产使本来是“类”的人分裂为“原子主义”的“利己主义者”。

(3)劳动异化:《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财产是人的劳动的产物,所以经济异化的根源在于人的生命活动的分裂即劳动的异化。3.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3.1马克思“异化”概念的逻辑3.青年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3.2“异化劳动”的具体内容:四个规定1劳动产品与工人相异化2劳动活动本身与工人相异化3劳动者与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4人与人的异化3.青年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3.2“异化劳动”的具体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工人自身并不能够占有其劳动产品,其劳动生产的对象越多,他能够支配的对象就数量越少,他受自己产品的统治就越厉害。一句话,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自己就越贫穷。“按照国民经济学的规律,工人在他的对象中的异化表现在:工人生产得越多,他能够消费的越少;他创造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有价值、越低贱;工人的产品越完美,工人自己越畸形;工人创造的对象越文明,工人自己越野蛮;劳动越有力量,工人越无力;劳动越机巧,工人越愚钝,越成为自然界的奴隶。”因此,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关系就是同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3.2“异化劳动”的具体内容:四个规定(1)劳动产品和劳动者相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工人自身并不能够占有其劳动产品,其劳动(2)劳动活动和劳动者相异化。劳动本来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点,是人的需要,因而它具有自觉性。但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工人不得不出卖他的劳动。劳动对他来说不是一种自愿的而是被强制的活动,它不是为了满足劳动者的需要,而是满足资本增殖的一种手段。“首先,劳动对工人说来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与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异化劳动首先发生在生产过程本身中,然后才发生在产品的分配中。产品异化的根源在于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3.2“异化劳动”的具体内容:四个规定(2)劳动活动和劳动者相异化。3.2“异化劳动”的具体内容(3)劳动者与他的类本质相异化。

通过把人和动物相比较,马克思分析了人的“类本质”。他指出人是“一种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纯粹是为了满足肉体需要;而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这种活动包含肉体和精神两方面的内容。

“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人不仅能够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而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3.2“异化劳动”的具体内容:四个规定(3)劳动者与他的类本质相异化。3.2“异化劳动”的具体(3)劳动者与他的类本质相异化。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劳动行为本身变成了异化劳动,人不再是占有自然界和把它按照自己的方式加以改造,而是脱离了这个自由活动的领域。在私有制条件下,工人必须出卖自己的劳动,这意味着人先前自由的生命活动反而变成了维持肉体的动物般生存的手段,从而把人与他的类本质对立起来。由此可见,劳动对象中的异化和生产过程中的异化,必然导致人的类本质的异化。3.2“异化劳动”的具体内容:四个规定(3)劳动者与他的类本质相异化。3.2“异化劳动”的具体(4)人与人相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既然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同他自己的劳动活动是异己关系,这些产品和活动不再属于他自己,那就一定属于一个在他之外的存在物。这个存在物“不是神也不是自然界,只有人本身才能成为统治人的异己力量。”“如果劳动产品不属于工人,并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同工人相对立,那么,这只能是由于产品属于工人之外的另一个人。如果工人的活动对他本身来说是一种痛苦,那么,这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