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心理学复习_第1页
临床心理学复习_第2页
临床心理学复习_第3页
临床心理学复习_第4页
临床心理学复习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词解释癔症:又称歇斯底里,是由明显精神因素(如重大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所导致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感觉或运动障碍、意识范围缩小,选择性遗忘或情感爆发等精神症状,无器质性基础强迫症:是一种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特征的神经症,患者意识到它不必要,但不能控制,并为此苦恼而不安,自知力完好,求治心切。自知力:又称领悟力或内省力,是指病人对自己精神疾病的认知能力。即能否察觉或识辨自己有病和精神状态是否正常,能否正确分析和判断,并指出自己既往和现在与现在的表现与体验中哪些是正常的哪些是变态的。(临床上常将自知力作为判断病情轻重或病情好转的重要指标)双相(1型)情感障碍:患者交替出现抑郁和狂躁症状,每一种症状都会持续几周或几个月,在某些患者身上可能会出现几个狂躁或抑郁时期,其间有一段“正常”时期,一些患者在一天之内既有抑郁的经历又有狂躁的经历。病理性赘述:思路障碍,患者思维活动迂回曲折,讲话罗嗦,无意义的繁枝细节掩盖主要内容,思维速度缓慢,但不离题或离题不远,最后能达到预定的终点。躁狂掩饰:个体经历一些不幸的事件时,便会出现抑郁的情绪以及与低自尊相关的认知,或者对这些事件做出防御性反应,在这种反应中他们通过躁狂掩饰表现出正常的自尊水平。广泛性焦虑障碍:简称广泛焦虑症,是以持续的显著紧张不安,伴有植物神经功能兴奋和过分警觉为特征的一种慢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简称惊恐症,是以反复出现显著的心悸、出汗、震颤等植物神经症状,伴以强烈的濒死感或失控感,害怕产生不幸后果的惊恐发作为特征的一种急性焦虑障碍二、 选填性偏好障碍:恋物症、异装症、露阴症、窥阴症、摩擦症、性施虐和性受虐狂、混合型性偏好障碍等几种不同类型人格障碍的主要特征:反社会人格障碍:高度的攻击性,缺乏羞惭感,不能从经历中取得经验教训,行为受偶然动机驱使,社会适应不良等偏执型人格障碍:总是怀疑别人的可信度,怀疑他人,将善意的行为误解为隐含的关系或威胁,不愿或害怕向人倾诉边缘型人格障碍:担心被抛弃,不稳定且紧张的人际关系,自我认同混乱,反复自残,空虚感强迫型人格障碍:过分重视规则和细节,事必恭亲,完美主义,吝啬,喜欢储藏东西精神障碍的成因:遗传模型,生物模型,心理模型,社会文化模型,系统模型,系统模型,生物一心理一社会模型•生物一心理一社会模型包括(对精神障碍具有易感性还是适应力取决于这三个因素):生物因素:基因的构成、病毒的感染、损伤心理因素:童年的创伤、对环境事件的不良认知反应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压力、人际交往困难、社会支持缺失导致精神分裂症的心理社会因素有:经济地位、-精神分裂症基因型母亲、NEE家庭(高度消极情绪表达)神经病学基础:多巴胺过量,病毒感染,妊娠分娩并发症,母亲的压力认知技术包括:自我指导训练和认知挑战人本主义治疗:其中罗杰斯以来访者为中心的疗法的最为杰出。影响情绪和行为的许多关键结构位于间脑,包括丘脑、下丘脑和边缘系统行为主义治疗的基础是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理论药物疗法通过提高或降低神经递质水平来影响人脑系统内部的活动水平精神分裂症最显著的特征是思维过程紊乱直面刺激和反应阻止是对强迫症的典型行为疗法心境障碍是一种以抑郁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季节性情感障碍的假说:褪黑激素假说、生物节律假说、5-羟色胺假说强光疗法是目前治疗季节性情感障碍的最佳方法。治疗抑郁症的常用药百忧解♦:♦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不良反应和安全性差♦:♦三环类抗抑郁剂(丙米嗪,阿密曲替林)・♦♦选择性5-羟色胺重吸收抑制剂(SSRIs百忧解)主要的神经递质:5-羟色胺、多巴胺、儿茶酚胺,去肾上腺素,氨基酸、Y一氨基丁酸莫勒提出的双因素模型,贝克列举非现实性假设,韦尔斯95年提出广泛性焦虑障碍的认知模型,GAD的核心特征是过度焦虑,认为广泛性焦虑障碍就是II类焦虑情绪程度过高I类焦虑在大部分人身上能找到,但这里的程度较高,焦虑对象通常都是工作、社交、健康或者其他问题;II类焦虑即“元焦虑”,是对自我焦虑的消极评价。异常行为被看成是精神障碍的标志:歪曲的心理过程所致,起因于或导致了苦恼或功能失调,对特定情景的非正常反应,由于对世界的歪曲认知而使其处于危险之中时基于经典条件反射的干预技术是系统脱敏和倾注(暴露疗法)治疗师必须具备的三个特性:•在与来访者的关系中是包容的和真诚的•对来访者的观点获得共情理解并就此与来访者交流•提供无条件积极关注20.德国克雷丕1896年对早发性痴呆作为病理性障碍研究21.感觉障碍(出症状,分析是么障碍,四):感觉过敏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感觉性增高。多见于神经症、更年期综合征等。感觉减退对外界一般刺激的感受性减低。(感觉消失)见于抑郁状态,木僵状态和意识障碍。内感性不适(体感异常)是躯体内部产生的各种性质不明确、部位不具体的不舒适感和(或)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三、简答DSM系统从哪五个轴来评估个体心理状态?轴1:是否出现大多数临综合症状,包括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焦虑障碍、性障碍和进食障)轴2:是否出现稳定、长期的异常状态,包括人格障碍和学习障碍轴3:有关个体身体健康状况的信息轴4:心理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轴5:对个体机能的整体评价DSM指出人格障碍的三个要素?早年开始,于童年或少年起病人格的一方面过于突出或显著增强,导致牢固和持久的适应不良对本人带来痛苦或贻害周围神经衰弱的定义神经衰弱指一种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为主的神经症。以精神易兴奋却又易疲劳为特征。表现为紧张、烦恼、易激惹等情感症状,及肌肉紧张性疼痛和睡眠障碍等生理功能紊乱症状。•:•这些症状不是继发于躯体或脑的疾病,也不是其他任何精神障碍的一部分。•:•衰弱症状:精力不足,困倦思睡,注意力不能集中,•:•兴奋症状:回忆和联想增多,对指向性思维感到吃力•:•情绪症状:激惹。烦恼,易于感伤、有焦虑情绪•:♦其他心理生理障碍:头昏、消化不良四、论述几种心理障碍的模型及讨论心理障碍的成因:精神分析模型:童年创伤和潜意识是成年期各类问题的原因。人本主义模型:认为精神障碍是自我实现动机发生偏离的结果行为主义模型;认为精神障碍是源自条件反射过程认知或认知行为模型:认为精神障碍的关键因素是不恰当的、机能失调的认知重性抑郁的核心症状•:•情绪低落病人常诉自己心情不好,高兴不起来•:•兴趣缺乏病人对各种以前喜爱的活动缺乏兴趣,如文娱、体育活动,业余爱好等・•♦乐趣丧失病人无法从生活中体验到乐趣•:•重性抑郁的病因:遗传因素生理机制社会-文化因素精神动力学解释认为,抑郁是爱和尊重的象征性丧失所致行为主义解释:操作条件反射,习得性无助(认知行为解释)抑郁现实主义假说依据认知观点的ABC理论分析精神障碍的形成A:激活事件,引起某种情感反应事件B:中介的认知加工,个体关于该事件的信念C:对该事件的情感或行为反应影响精神分裂症预后的因素提示预后良好的因素有:a良好病前适应能力,已婚,女性,急性起病和丰富的精神病性症状b情感性症状和有情感性疾病家族史,有明显的诱发因素,居住于低情感表达家庭内c及早治疗,坚持服药。提示预后不良的因素有:男性或起病年龄小或慢性起病,精神分裂症家族史,长期未治疗CT或MRI有大脑结构异常,儿童期较差的社会功能,儿童期智商低和/或未受良好教育。社交恐怖症的表现【临床表现】・•♦对人恐惧(一对一)•:•对视恐惧(怕看别人的眼睛;怕用余光看人,或自认为眼睛的余光在窥视别人,因而惶恐不安)•:•害怕在公共场所遇见陌生人或熟悉的人•【诊断标准】•(1)害怕对象主要为社交场合(如在公共场合进食或说话、聚会、开会,或怕自己做出一些难堪的行为等)和人际接触(如在公共场合与人接触、怕与他人目光对视,或怕在与人群相对时被人审视等)•:・(2)常伴有自我评价低和害怕批评•:・(3)排除其他恐惧障碍精神分裂症个性特征•:•分裂人格特质突出:主动性差、依赖性强、胆小、犹豫、孤僻、敏感、内倾、害羞、思维缺乏逻辑性,好幻想等。•:•精神分裂症和分裂样人格可能有共同的遗传基础。♦:♦临床表现•:・1、早期症状--性格改变,类神经症症状•♦•2、阳性症状:幻觉,妄想,-怪异行为等・♦•3、阴性症状:-情感淡漠,思维贫乏,缺乏主动性等案例分析相关知识点:1.创伤相关障碍、急性应激反应的症状、诊断、治疗(七)临床表现:茫然状态或麻木,并有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自发只言片语,词句零乱不连贯,令人难以理解;木僵状态,自发活动明显减少;激越性活动过多,如兴奋、失眠、逃跑或无目的的漫游活动,并伴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病程短暂,一般几个小时至一周内症状消失;恢复后对病情可有部分或大部分遗忘,难以全面回忆。CCMD—2R发病前突然遭遇异常的应激生活事件,而无其他精神障碍的影响;症状的出现与应激源之间必须有事件上的明确联系,一般几分钟至几个小时内发病;精神运动性抑郁(伴有一定程度的意识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