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1
教材分析
本局部教材是围围着河湖的根底学问、我国不同类型河湖的特点,以及各自然地理要素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而绽开的;
1、本节内容的学问体系是:河湖的根底学问,教材实行了以地图叠加文字说明和主图叠加附图的形式,淡化了内外流域的界限,突出了内流河和外流河这一根本概念、内外流域面积的差异及我国的河流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外流区等内容。
2、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
(1)能够运用地图与统计资料说明中国河湖概况。
(2)提高学生读图、识图、用图和材料分析的力量。
(3)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初步学会弄宏观的角度去学习地理,从而培育学生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力量。
(4)通过教学,培育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进展的观念。
学情分析
八年级有45位学生,他们已经有了肯定的地理根底学问,把握了肯定的地理学习方法且对地理学习有了肯定的兴趣。但是,也有少数同学对地理课兴趣不大,学习地理根本学问和根本技能的把握较差。所以本节课要充分利多媒体手段和网络资料对学生进展地理兴趣教育和我国的国情教育是很好的题材,既能提高对地理学问的学习情趣,又能进展爱国主义和根本素养的教育。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学问目标
1.熟悉我国河湖众多的特点及其河湖在人类活动中的作用。
2.明确外流区(河、湖)、内流区(河、湖)的概念,以及外、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3.能够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
(二)力量目标
1.培育学生运用地图分析河流水文特征及成因的力量。
2.能够运用地图和统计资料说明中国河、湖的根本概况,培育学生归纳地理问题的力量。
(三)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培育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进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内、外流河的共同水文特征.
教学难点:
外、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及其成因。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2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能够运用地图说明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并能初步分析其缘由。2.把握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理解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3.学会阅读等温线图、年降水量分布图、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年降水量安排柱状图、温度带图、干湿地区图,并能猎取相应数据进展分析,归纳出正确结论。
过程与方法
通过地图及相关资源分析、归纳、总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气候也是一种资源。
【重点与难点】
1.我国气温的特点,温度带的地区分布。2..读图、识图技能的培育。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读图分析。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观看视频:冬季的广州和哈尔滨
同一个季节,为什么广州和哈尔滨的风光有如此大的差异?导入新课学习。二、新课学习
第一课时
(一)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1.冬季气温分布特点
(1)计算:海口和漠河的温差(16℃-(-28℃)=44℃)特点:南北温差大
读图可知,气温自南向北渐渐降低(2)思维拓展
冬季气温分布特点的成因
探寻缘由
成因①:纬度位置的影响
中国位于北半球,南北跨纬度近50度,冬季时,太阳直射南半球,至使北半球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越低,昼长越短。北方太阳高度比南方小,北方昼长比南方短,太阳照耀时间短,所以北方得到的热量少于南方。
成因②:冬季风的影响
北方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风使北方降温幅度大。距离和地形对冬季风的消弱与阻挡,冬季风对南方影响小。这些加剧了南北温差。
(3)总结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①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②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限2.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1)计算:海口和漠河的温差(28℃-16℃=12℃)全国平均气温在多少摄氏度以上?(20℃)特点:普遍高温
读图可知,气温自南向北渐渐降低(2)思维拓展:夏季气温分布特点的成因
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太阳高度比南方小一些,北方昼长比南方长一些,北方得到的光热与南方相差不大。所以夏季南北气温相差不大
(3)探究:夏季我国哪里气温偏低?为什么?
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气温随海拔上升而降低
(4)总结我国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青藏高缘由海拔高,夏季气温偏低)
(5)拓展延长:我国南北温差顺口溜
领土面积广,南北跨度大;冬季温差显,北棉南穿夹;夏季普高温,南北差不大;秦岭淮河线,零度等温划;最寒在1月,高温在7月。
(6)了解我国冬季最冷和夏季最热的地方3.温度带
(1)温度带的划分依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和农业生产实际(2)读图,了解5个温度带和1个高原气候区位置。(3)总结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③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限
(4)对号入座: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海南岛、漠河、塔里木盆地它们分别位于哪个温度带?(高原气候区、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寒温带、暖温带)
(5)体会我国气温南北差异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1.水果
拓展延长:中国各个温度带的主要植被2.房屋
3.农作物及其熟制
总结过渡:我们已经知道了我国气温分布特点,那么你知道我国降水的状况吗?现在让我们一起去探究吧!
其次课时
(二)东西干湿差异显著1.降水空间分布特点
(1)读“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分析从整体看,降水的空间分布匀称吗?(不匀称)(2)观看分析
图中的等降水量线有几个数值?(如图)
图中等降水量线数值变化的方向有何规律?(如图)降水空间分布特点:(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总结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④800毫米年降水量线过的地方(4)了解我国降水量最多和最少的地方2.降水时间分布特点:
(3)读“中国南北四个城市的季节差异”图,回答下列问题标出四城市降水较多的月份(如图)四城市降水集中在____月~_____月(4;10)在图中从南向北圈出这四个城市(如图)
总结:南方雨季____,开头____,完毕____;北方雨季____,开头____,完毕____:(早;长;晚;短;晚;早)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地球仪及其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中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以进一步培育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学问的力量。
2.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中国的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中国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培育学生的操作力量。
3.使学生能在中国疆域图上区分及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中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4.通过学习中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骄傲感,并进展喜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立祖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教学难点
学会阅读中国政区图,形成对中国疆域的空间想像力。
教学手段
《唱歌祖国》歌曲录音磁带及录音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一套四张,同一底图),地球仪(学生每人一个,并附有彩色胶带),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拟表,世界主要国家大陆海岸线比拟表,“世界政区挂图”。
教学方法
谈话法、学习指导法。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播放《唱歌祖国》歌曲录音,用以制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了解祖国的学习欲望。
听着这美丽的旋律,动人的歌词,不禁使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我们宏大的祖国在地球上处于什么位置?这样的地理位置又有哪些优越性?中国的国土毕竟有多大?濒临哪些海洋?中国有哪些陆上邻国?有多少个国家与中国隔海相望?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学问,深入地熟悉我们宏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
【板书】
一、从世界看中国
【投影】“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
【提问】划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界限是什么?从图上看出中国位于哪个半球?
【归纳】南北半球的分界限是赤道,东西半球的界限为西经20°和东经160°。因此通过观看地图可知,从东西半球来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中国位于北半球。
【活动】指导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西经20°和东经160°,用黄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找出赤道,用红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并用红色胶条剪成五角星,贴在中国首都北京的位置。
【板书】1.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提问】观看地球仪,说出中国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临?与它们的相互位置如何?
【归纳】中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板书】2.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提问】观看地球仪,将中国的面积与其它国家的面积相比拟,你认为中国面积是大还是小?
【投影】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拟表。
【提问】读图并答复,中国领土面积有多大?居世界第几位?
【归纳】中国陆地面积达96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15,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和整个欧洲差不多,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宽阔的国家之一。
【板书】
二、宽阔的国土
1.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承转】中国的面积很大,中国领土的最北端、最南端、最东端以及最西端分别在什么地方呢?
【练习】读《中国地图册》中的“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中国领土的四至点,并按要求完成练习1。
练习1.对比《中国地图册》中的“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中国领土的最北、最南、最东、最西点,用红笔将它们标注在课本的“中国疆域示意图”上,并读出它们的经、纬度。
最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纬度53°N多。
最南: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纬度4°N四周。
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经度135°E多。
最西;新疆帕米尔高原,经度75°E四周。
学生练习,教师巡察。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①(中国的疆域示意图)。
请同学在图上依次指出中国领土的四至点,并请若干学生依次说出习题答案,教师辅导。
【提问】请你算一算中国最南与最北纬度相差约多少度?哪条重要的纬线穿越中国的南部?按五带划分,中国最南处于哪个热量带?最北接近哪个带?大局部领土位于哪个带?
【归纳】中国领土南北相差约50个纬度,北回归线穿越中国的南部。中国大局部领土处于四季清楚,寒暖适度的北温带,南部有一小局部在热带,最北部接近北寒带。
【读图】读教材中的“中国领土南北冬季风光的差异”图。
【提问】2月份,位于中国北部的黑龙江省和南部的海南省风光有何不同,为什么?
【归纳】中国南北纬度跨度大,气候差异显著,纬度越低,气温越高。因此当祖国北方处于冰天雪地的隆冬时,而南国的海南却早已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景象了。
【分组争论】分析中国的纬度位置对经济进展有何好处。
【归纳】中国领土南北跨越近50个纬度,这样的纬度位置,使中国具备简单多样的气候,为进展多种农业经济供应了有利条件。
【板书】2.跨进50个纬度→南北气候差异显著→相宜进展多种农业经济
【读图】读“中国政区图”,算一算中国领土东西跨越多少经度,分属几个时区。
【归纳】中国东西跨越了60多个经度,分属于东5区至东9区,共5个时区,即最东与最西时间相差5小时。
【读图】读教材中的“中国领土东西部的晨昏差异”图。
【提问】夏季,当北京时间为6点时,中国东部的乌苏里江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各是什么景象,为什么?
【归纳】中国东西跨越60多个经度,由于地球自转,东边的地方时刻早,当北京时间为早晨6点时,最东端乌苏里江的地方时约为早7点左右,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的地方时则是凌晨2点52分。因此,当东部的乌苏里江已经撒满金色的晨光,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则还是星斗满天的黑夜。
【练习】
1.阅读地图册《中国政区图》,利用图中的比例尺,量算中国领土最东端到最西端的距离约为多少千米。
2.纬度相差1度,距离约为110千米,计算中国南北距离相差约多少千米。
【归纳】中国东西之间距离约5000千米,南北之间的间隔约5500千米,再加上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因此,人们常用“纵横一万里,上下五千年”来表述我们宏大的祖国拥有宽阔的国土和悠久的历史,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傲慢和骄傲。
其次课时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①。
【复习提问】中国的四至点分别在什么地方?中国纬度位置的特点是什么?中国的纬度位置有何优越性?
【新课导入】我们宏大的祖国不仅陆地面积广阔,而且还有宽阔的海疆。
【板书】
三、宽阔的海疆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②(中国的临海示意图)。
【提问】由北向南中国濒临的海洋分别是哪些?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4
教材分析
《黄河的治理》选自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其次章第三节的其次课时,初中地理教材编排的重要原则是以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为主线,正确说明人地关系。本节正是侧重叙述了黄河对人类的功与过,突出了黄河水患的自然、人为缘由及人类如何治理黄河,从而使学生明确人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人类必需爱护和合理利用环境。
学情分析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进展有用的地理”;初中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表现出稳定性差和可塑性大的特点,易承受以感性材料为主的富于情感颜色的地理内容,因此,在教材中适当增加风土人情、奇闻趣事、名胜古迹等内容。留意培育和维持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适当的增加“乡土地理学问”(身边的地理)。如在学习完本节内容后,我要求学生调查汉江的河流现状并提出合理建议。
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把握黄河的自然特征;了解黄河的三个奉献;理解“地上河”的成因;知道如何根治黄河。
(2)、技能目标(力量的培育)
通过学生读图、填图,使学生运用地图的力量得到提高;通过分析下游“地上河”的成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力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黄河治理的今昔比照,培育学生爱国情感;通过黄河多泥沙的人为缘由,加深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通过黄河利与弊共存的事实,增加学生的辩证观,学会一分为二的对待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黄河自然特征是了解黄河的根底;
(2)、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是理解黄河水患的关键,也是根治黄河措施提出的依据;
(3)、根治黄河的措施是最终表达学习地理为人类效劳的落脚点。都是本节的重点。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地壳是在运动变化中的,以及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
2、能通过思索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了解魏格纳科学讨论的过程和方法。
观看、质疑、假设、验证——
3、练习表达自己的观点。
4、尝试着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
5、有意识的培育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制造性思维习惯。
6、尝试对学生的观点进展鼓舞性评价和量化。
7、理解世界是在变化进展中的,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8、提出问题也是一种奉献。
9、理解科学讨论既需要大胆的质疑、假设和验证,还需要有坚韧的毅力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10、培育敬重不同意见的胸怀,学习与持不同意见的人沟通。
二、教学重点:
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海陆变迁的实证。
三、教学难点:
激活学生思维,培育学生批判和质疑的思维品质。
四、教学方法:
质疑、表达法。
五、课时安排:
1个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由海陆分布导入海陆变迁。
教师引导
海陆分布在很久以前就是这样的吗?指导阅读,鼓舞学生将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
学生活动:到讲台前陈述自己的问题。
教师评价:对每位学生的发言赐予恰当的评价,重点在于开掘问题中的制造性思维。
乘转:让我们来看一下一位的地理学家它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如何思索、如何去做的。
教师讲解:重点阐述魏格纳的观看、思索、验证以及科学讨论的方法和过程,通过魏格纳探险遇难这一史料,对学生进展科学精神的培育。
学生活动:查找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到台前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发言过程和内容进展评价,重点鼓舞其在方法方面的阐述。
教师引导:由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重点讲解由假说到学说这一科学讨论的方法。
教师叙述:举例说明板块构造学说对火山地震的解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学生活动:学生宣读自己搜集的资料,或发表自己的问题或观点。
课后作业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6
一、教材分析
学生通过学习上一节长江,对学习河流的方法有肯定的了解,本节教材主要从中国其次长河,“母亲河”的奉献中国的忧患,根治黄河四方面概况了黄河的整体地势特征本节的教学对学生今后学习我国的水资源,水能源,生态环境的爱护西部大开发等学问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由于具备了学习地理的一般方法,具有了肯定的读图和析图的力量,同时学生学过《长江》一课,对河流的学习方法有了了解,为学习本课供应了很大的帮忙。但学生对于本课提及的地上河的成因的分析及产生的危害和治理的分析,还不够详细和深入,需要在教师的帮忙下进一步探究完成。
三、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读图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省区、注入的海洋、长度和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并了解黄河的开发利用状况。
(2)力量目标:培育学生读图用图力量,学会用地图等资料,说明黄河的根本概况;能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难的缘由以及治理的根本方案,从而培育学生的制造性思维力量;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力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黄河治理的案例,帮忙学生初步形成因地制宜、兴利除弊的观念;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进展的观念;不断增加民族骄傲感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黄河的水文特征,了解黄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探究黄河开发和治理的方案。
难点:运用有关资料和已有学问储藏,探究黄河成为地上河的成因和黄河的治理措施。
分析:从了解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过程中可表达诞生态环境的破坏,人地关系的不协调,从而可引出治黄的根本措施,所以“地上河”的成因是本节的重点。黄河的水资源和水能资源都很丰富,假如利用好这些资源将有利于加快西北内陆区域经济和社会进展,而不合理利用也将产生一系列问题,所以黄河的开发是本节的另一个重点。现实中,由于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等缘由使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峻,下游形成“地上河”且近年消失断流现象,这是人地关系不和谐的后果,也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进展。所以黄河的治理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五、教学方法
学法:
(1)自主探究这是教学的预备阶段,我设计学案了提前发下去,为学生预习和自主学习供应了帮忙。
(2)合作沟通我采纳组内沟通、组际沟通、同桌沟通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给每一个学生以时机。
教法:
(1)目标重现:重在考察学生对学问的整体把握,熬炼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评价力量。
(2)自主学习,通过小组内展现预习学案,检测预习效果
(3)合作探究,通过做综合题来联系所学的学问,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精讲点拨,对于学生在学习中消失的疑问、重难点、易错的、易混的、易漏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探究。
(5)稳固检测,针对学生对本节课的检测查漏补缺,提高学习效率。
六、教具预备:多媒体课件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观看黄河录像导出本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3分钟)[引入]用课件播放黄河景观视频,激扬的音乐伴着滚滚黄河水呈现在学生眼前。
[教师过渡]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古代就有很多文人墨客歌颂过它。请同学们展现搜集的有关黄河的诗。
[学生展现]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等等。
[师过渡]今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黄河。
(二)(10分钟)[课件出示]黄河探险
[教师]先请同学们完成学案上的题:读图思索。
[课件展现]黄河流域图
“动态移入”法首先画好黄河“几”字外形作为文本。
[师]“黄河的干流像什么外形?”
[生]像个巨大的“几”字。
[师]鼠标点击动态移入地图上黄河的原位契合并重复几次。
[学生自主学习]
请学生读“黄河流域水系略图”,并在小组内总结以下几个问题。
1、找出黄河的发源地和入海口:巴颜喀拉山脉和渤海;
2、读课本及地图,明确黄河干流的长度和外形:5500多千米;
3、找出黄河干流流经的省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共九个省区;
[课件出示中国地形图]
4、看看黄河流经了哪些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5、在图上明确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内蒙古自治区河口镇和河南旧孟津;
6、找到黄河的主要支流:汾河和渭河,并请学生留意,这两条支流分别位于黄河的哪一个河段。
[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由各小组充分争论后,派代表上台沟通。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黄河的简图,并依据自己画的图进展讲解。
[学生活动]自探空间: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国其次长河,而不是其次大河?
学生争论、答复]黄河仅仅是长度居全国其次位,而年入海水量却远远少于长江、珠江。
[师]黄河源于雪域高原,曲折东流,注入渤海湾,那么,它有哪些主要特征?
(三)[课件出示]黄河的水文特征(10分)
[师]请学生自学课本49—50页的阅读来找出正确答案。
[学生小组合作争论]总结出上游的水文特征。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7
其次章第三节河流
【课题】义务教育教科书广东人民出版社地理八上其次章第三节河流【所需课时】3-4课时【课标要求及分析】
课标要求:
1、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2、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进展的影响。课标分析:
1、本条标准是在运用《中国水系图》,了解我国主要河流的位置、流向、最终归宿,能依据我国主要河流的最终归宿推断河流所属的水系,并将其分为外流河和内流河两类。结合《中国内、外流区分布图》,归纳其分布特点。
2、本条标准是分别运用长江和黄河的水系图,了解长江和黄河的根本概况。其次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整理、归纳长江、黄河的水文特征,理解长江、黄河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开发利用,在社会经济进展中的利、弊影响,培育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材及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湘教版八年级中国地理下册其次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的内容,在本册书中上承地形、气候,启下水资源。
本节教材从我国的河湖概况、母亲河——黄河、我国最大的河流——长江等三大方面介绍中国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和对人类的影响,表达了河流在中国自然环境的特别性,及社会经济进展的重要性。呈现了地形、气候及人类活动与河流之间的相互影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关注。
教材在介绍长江、黄河时,采纳了例举现实材料的方式,能从实际生活动身,清晰的表现长江、黄河的问题所在。对于课文中所给材料虽然典型,但不够新奇,可适当补充一些近年的相关资料,来让学生意识到河流流域环境岌岌可危。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思想开放活泼,有极强的奇怪心和求知欲。学生已把握肯定量的世界地理学问和中国地理根本概况,能从网络、电视、科普书籍等信息渠道,对中国的河流有肯定的了解。在中国自然地理的学习中,学生较为娴熟的把握了学习自然地理的方法,具有肯定归纳总结自然地理学问的力量,并能初步分析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然而,以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熟悉自然环境对社会经济进展的影响还有肯定困难,需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入手进展推理分析。
【教学目标】
1、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依据河流的归宿区格外流河、内流河,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2、运用资料,比拟我国南、北方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3、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以及各河段的主要特征。4、举例说出长江、黄河的开发
利用;感悟它们对社会经济进展的影响。
5、通过对现实问题的分析,知道长江、黄河存在的问题与治理的对策,感悟合理利用和爱护河流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我国内、外流河的分布特征;长江和黄河的开发和利用。难点:长江、黄河开发和利用对社会经济进展的影响。
【教学方式与方法】启发式教学、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在构造安排上,主要分为我国的河湖状况、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我国最大的河流——长江三大局部。在学习新课中首先是通过直观材料来激发学生对本节学问的学习兴趣。并围绕内、外流河分布、长江黄河特征及开发利用等核心内容整合相关的课程资源,为学生创设贴近生活,源于生活实际的学习情境,并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合作探究,让学生在情境体验和合作探究中熟悉我国的河流的分布特点,及河流开发利用对社会经济进展的影响,感悟合理利用和爱护河流的重要性。每节的课后拓展借助热点问题,引发学生对我国环境的关注,培育学生思索、探究力量和关注现实的精神。使学生的认知过程是由浅到深,由根底到提高,循序渐进,逐步突破的。
【教学资源】课本、图册、多媒体课件、空白水系图。【教学过程设计】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8
教学目标
1、从地图上找出我国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主要外流河,以及最终未注入海洋的主要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2、从河流流量、水位、汛期、冰期、含沙量等方面描述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水文特征,理解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读图归纳我国内、外流河的分布以及水文特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展现:河流航运、浇灌、旅游等图片,洪水泛滥图片,思索争论:河流和湖泊能给我们生活供应哪些便利?也给我们造成了哪些灾难?
争论答复:利:浇灌、航运、渔业、盐、旅游、水能等;害:洪水灾难等。
我国疆域宽阔,有很多源远流长的大江巨川,奔腾不息,它们与人类的关系特别亲密,既可兴利,又可作害。我们讨论河流,就是为了在今后的生产活动中,兴利除害。今日,我们就来学习我国河流的概况。
出示板书课件第三节-河流
二、自主研读,初步感知
同学们自主预习教材42~44页内容,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引导学生结合阅读教材42页2.30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图,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
结合教材图,找出主要河流:长江、黄河、松花江、黑龙江、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怒江。引导学生阅读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图,提问:
1.我国全部河流都东流吗?
2.有没有流入其他大洋的河流?(提示:流入北冰洋和印度洋的河流),请说出该河流的名称及所注入的海洋。
3.塔里木河最终流向哪里?
(教师点拨)订正学生指图缺点。着重指出:在图上指河流或观看河流,要顺着从源头到下游的方向指或观看。把这些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作外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叫作内流河。我国河流以外流河为主,大多数外流河曲折东流,注入太平洋,少局部河流注入印度洋,注入北冰洋只有唯一的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地势对我国的河流流向有何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局部河流向东流。外流河的流域称为外流区,内流河的流域称为内流区。
内流区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部,外流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部。为什么内、外流区的水量有这么大的差异,主要是什么因素带来了影响?
【学生答复】是降水。认真读图,你会发觉内、外流区的分界限与哪条年等降水量线大体全都?
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限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体全都,我国东部外流河河流的水量受什么气候的影响很大?为什么?它的主要补给水源是什么?我国西北内流河主要的补给水源是什么?外流河受季风气候影响很大;夏季风盛行时,降水多,河流流量大,反之,河流流量就小;东部外流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自然降水。内流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包括流量、流速、汛期与枯水期、含沙量、水量水位、结冰期等。流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水流体积,它反映河流水资源多少,通常以米3/秒为单位。水位指河流在某地某时段的水面高度,它是反映水体水量大小的最直观的重要标志。含沙量指单位体积水中所含泥沙的重量。结冰期指河流封冻的时间长短。接下来我们重点学习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河流在汛期简单泛滥成灾,在枯水期,水量削减,人们生活用水能以满意,轮船不能正常航行。
三、小组合作,深化探究
河流有无结冰期是以哪条线为界?主要影响结冰期的因素是什么?
以秦岭—淮河为界。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河流冬季有冰期,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河流冬季无冰期。
以下面四条河为例,教材43页图2.31,留意这四条河的分布状况。我们把它们按自北向南的挨次编号。松花江、黄河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长江、西江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这幅图是什么图?横纵坐标各表示什么?单位是什么?能用来分析哪些水文特征?怎样分析?水量、水位、汛期、结冰期。
1.四条河流什么季节流量最大?什么季节流量最小?(夏季流量大,冬季流量小;夏季盛行夏季风,降水多;冬季盛行冬季风,降水少。我国外流河大都流经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多,形成汛期,汛期径流量一般占全年径流量的60%~80%;而冬季降水少,形成枯水期。)
2.黄河、松花江为什么在冬季消失枯水期,甚至断流?(黄河、松花江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流量小,冬季消失枯水期,有结冰现象,甚至断流。)
3.从北到南,河流汛期开头和完毕时间有何不同?汛期长短有何变化?(一般北方河流汛期开头较晚,完毕时间较早,汛期较短;南方的河流汛期开头较早,完毕时间较晚,汛期较长。)
在祖国宽阔的大地上,除了众多的自然河流外,还有很多人工开凿的河流——水道,从古至今,它们为我国的航运、浇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举世著名的京杭水道就是一个典型实例(教材44页阅读材料)。
四、学问梳理,释疑解惑
板书设计
水量
汛期
结冰期
含沙量
秦岭—淮河以北
较小
较短
有
大
秦岭—淮河以南
丰富
较长
无
小
外流河共性
大
夏季
五、当堂检测,提高升华
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教师讲解答案。
六、课后作业测评
学习至此,请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第2课时?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运用流域图和相关水文资料,描述长江的主要水文特征,能够说出长江不同河段突出的开发或治理问题,进一步理解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说出长江不同河段突出的开发或治理问题。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9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播放由《话说长江》剪辑的《长江之歌》
每每听到这首深情的赞歌,我的心都犹如长江水一样汹涌澎湃。长江与黄河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时至今日,长江依旧在我国的经济建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我们赞美长江,我们依恋长江。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熟悉长江,了解长江的开发和治理。
出示板书课件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二、自主研读,初步感知
同学们自主预习教材44~49页内容,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长江行程万里,现在请同学们跟随教师的景观图,行走长江,做一次考察旅行,了解长江的源流概况。
指导学生读图,明确长江的概况。
1.阅读教材45页2.34长江流域水系图,结合中国地形图,找出长江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找出长江干流流经的地形区。
2.结合中国政区图,依次找出长江干流流经的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3.在长江流域水系图上,找出划分长江上、中、下游的宜昌、湖口所在的省份。
4.在长江流域水系图上,找出长江支流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和洞庭湖、汉江、赣江和鄱阳湖。
三、小组合作,深化探究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长江干流的外形象大写的英文(V+W),干流全长6300千米,长度居我国第一。
投影“我国主要河流的长度、流量、流域面积比拟表”,提问,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请学生结合投影资料说明为什么说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
长江在这三个方面是全国之最,长度最长(6300千米),水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长江流量为什么是全国第一?争论得出结论:长江所流经的地区是潮湿地区,降水丰沛,水量大。
长江作为我国的第一大河,它有着巨大的开发价值,长江被称为“水能宝库”,被誉为“黄金水道”。那么长江哪些河段的水能最为丰富呢?哪些河段适合开发航运?长江的开发需要我们按长江不同河段进展科学考察,合理开发。
长江上、中、下游各河段各具特点,怎样依据各段的不同特点合理地加以开发?要进展科学地分析,还需借助教材46页2.35“长江干流剖面图”。
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目前开发建立了许多大型水电站,请学生阅读长江水系主要水电站分布图,我们可以看到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水电站的分布与地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水电站集中分布在地势阶梯交界处。
连续读图,请同学们查找长江三峡水电站和葛洲坝水电站的位置。
(在长江干流的外形幅员上强调两个水电站位于V和W之间)三峡工程成为世界最大的水电站,它具有防洪、发电、浇灌、航运等综合效益。
长江航运(教材46页2.36长江航运图)主要集中在下游,宜宾以下四季通航,江阔水深,终年不冻,支流众多,干流横贯东西。长江干流航线与京广、京九、京沪等多条铁路干线以及京杭水道相交,形成一个纵横宽阔的水运网。实现“铁水联运”,是当之无愧的“黄金水道”。“九曲回肠”的荆江河段,除了使通航受阻外,还会带来怎样的危害?讲解,荆江河段水位高出两岸的江汉平原,河道曲折,水流不畅,简单积水,造成洪灾。荆江河段(教材47页2.37三峡工程和2.38荆江治理图)是长江洪灾最严峻的河段,素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之说。1954年以来,我国政府大力整治荆江,疏浚与固堤并重,分洪与蓄水相结合,屡次战胜洪灾,保证了荆江大堤的安全。三峡水区建库后,可以掌握荆江河段下泄洪水来量的95%。
长江各河段还存在哪些生态问题?它们之间有联系吗?应当如何治理和爱护长江?
四、学问梳理,释疑解惑
板书设计
黄金水道(水能宝库)
五、当堂检测,提高升华
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教师讲解答案。
六、课后作业测评
学习至此,请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第3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运用黄河流域图和相关水文资料,描述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能够说出黄河不同河段突出的开发或治理问题,进一步理解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说出黄河不同河段突出的开发或治理问题。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10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中国地理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一章重要的组成局部。教材主要安排了“土地资源的利用,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三个内容,其意图是让学生熟悉土地
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和分布以及人类面临的诸多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耕地急剧削减等土地资源问题,人类合理利用土地
资源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而培育学生的危机感和责任感,并
从自身做起的必要性。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思维活泼,感情丰富,求知欲强,在承受学问上
带有浓烈的感情颜色,乐于承受好玩的感情内容,所以在处理
教材内容上,让学生实际操作练习实际生活,绽开争论,使其
在活动中发觉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使学生知道土地资源的类型和分布,理解
人类所面临的土地资源问题以及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阅读土地资源类型分布图
2分析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缘由,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的教学,帮忙学生建立起可持续进展的审美标准,从而树立起可持续进展的审美观,并以此来衡量人类活动的正确与否及善恶美丑。
2通过我国在爱护土地资源方面取得的成就,使学生树立起信念,信任祖国的将来肯定会更加美妙。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1)土地资源的主要类型和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
(2)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耕地急剧削减等土地资源问题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含义。
2难点: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的缘由及土地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和对策。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11
一、教学内容分析
《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是八年级上册的其次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其次节内容,本节主要介绍中国的气候,教材在编排上也留意突出中国的气候特征。气候特征可以通过其根本要素——气温柔降水的特点反映出来,要了解气候特征首先应了解气温柔降水,而且气温柔降水的分布及特点是学习中国地理的根底学问,把握这些学问,对后面的河流、自然资源、农业、区域地理的学习都特别有利,所以我对本节内容准时给以稳固。
二、学生学习状况分析
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读图、利用地图解决问题的力量,本节课进一步培育学生分析综合、比拟归纳等力量;在技能训练方面,进一步培育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和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
三、设计思想
结合我们中考的大纲要求,这章节是学好中国地理的根本章节,在这章节中我认为情感教育目标的实现相对简单,而学问和力量的`实现比拟难。因此,在落实学问目标方面,我设计了三个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读图分析,比拟归纳得出结论,逐步形成完整的学问体系;在培育力量的目标方面,我重点训练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以及通过阅读某地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描述其气候特点的技能。由于我们学校学困生人数所占比重大,因此,问题的设计尽量简洁化,让学生体验胜利的乐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兴趣。在教学中注意表达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由于本节中有些学问点是年年中考必考的,因此在复习时特殊强调。
四、教学目的
1、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培育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初步学会分析气温柔降水特点的形成缘由。
2、了解我国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和划分地区,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
3、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培育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使学生明确气候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我国特别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同时我国也是灾难性天气频发的国家,所以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进展是至关重要的。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培育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初步学会分析气温柔降水特点的形成缘由。
2、我国季风气候的根本规律及季风气候的影响范围,季风给我国带来的好处及不利影响。
难点: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培育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
六、教学过程
提倡探究式学习,引导和鼓舞学生独立思索,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结合多媒体进一步培育学生读图、析图、分析综合、比拟归纳等力量。
导入:播放几张反映气候与人们生活生产亲密联系的图片。以此引入本节课的教学。
探究一:我国气温分布特点是什么?影响因素是什么?
互动一:出示“我国1月份平均气温图”指导学生阅读等值线图的方法,共同分析、归纳我国气温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出示)阅读等值线图的步骤是:
(1)依据图例,读数值,了解气温递变规律,概括总结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
(2)观看等温线的延长方向及突变局部,了解、分析气温空间分布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
(3)依据等温线的疏密了解气温空间变化的梯度或变化幅度;
(4)阅读南北气温极端数值,了解气温空间分布的详细差异。
(练习一)阅读分析“我国7月平均气温图”,争论答复以下问题。(让学生依据以上方法阅读“7月份气温图”,总结7月份气温分布特点,从而到达技能训练的目的。)
(1)夏季最北的气温在℃以下,最南的气温在℃以下,我国南北气温大约相差℃。
(2)与1月等温线分布特点相比,7月等温线分布(密集或稀疏)。说明夏季我国气温南北温差(大或小)。主要是受因素的影响。
(3)等温线在消失向南的弯曲,并且的气温明显低于全国其他地区,这主要是受因素的影响。
(4)泉州夏季气温大约是℃。
互动二:出示“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观看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限与我国1月0°C等温线的对应关系。
小结:(学生完成练习二)归纳我国气温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探究二:我国降水分布特点是什么?影响因素是什么?
互动一:学生阅读“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在图上找出1600毫米、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并观看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与哪条等温线相吻合,加深秦岭-淮河自然地理分界限的印象。说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互动二:出示“我国的干湿地区”图,问: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是什么?(降水量和蒸发量的比照关系。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潮湿,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枯燥。);出示“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和“我国的干湿地区”图,学生观看各干湿地区之间的界限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相吻合,了解不同干湿地区的降水量状况。
学生完成练习三:归纳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探究三:分析总结我国的气候特征,说说你对我国气候特征有何评价?
互动一:教师讲清描述气候特征的方法,出示图2。26,学生阅读四幅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说出四个地区的气候特点。出示泉州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说出泉州的气候特点。在“不同的气候类型图”中找出这五个地区,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出我国的气候特征之一——气候简单多样。
互动二:学生阅读“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及“不同的气候类型图”,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出我国的气候特征之二——季风气候显著。
互动三:学生完成练习四,(阅读北京、上海、广州三地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完成:从图上可以看出,季风区内哪几个月降水量较多?哪几个月气温较高?这种降雨和热量的协作特点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好处?)总结季风气候的特点:雨热同期。
互动四:争论我国的季风气候会带来哪些灾难性天气?
学生完成(练习五):总结我国的气候特征,说说你对我国气候特征有何评价?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12
学问与技能
1、能运用地形图,总结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根本特征。
2、了解我国各阶梯的主要特征,并能识记各阶梯分界限的名称。
3、学会分析地势对我国气候和河流的影响。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北纬36?剖面)”图,了解我国地势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我国地势特征,了解我国国情,树立科学的人地观。
重点
读图分析总结我国的地势特点。难点
读图分析总结我国地势对气候和河流的影响。
一、导入新课
我国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阔,纵横交叉的山脉之间镶嵌着众多的地形区。地势是指地表凹凸起伏的总趋势,换句话说也就是哪边高,哪边低的问题。读我国地势分布图,分析我国地势有何特点。
二、讲授新课
读图争论:读图2.9“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北纬36?剖面)”,争论以下问题:
(1)这是一张分层设色的中国地形图,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的海拔大约是多少?
(2)请同学们读图分析中国地势哪边高,哪边低。
(3)谈谈你是如何分析的。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请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适时指导订正,学生派代表展现争论的成果。
学生:西部棕黄色的区域代表海拔4000米以上,中部浅黄色的区域代表海拔1000~20xx米,东部绿色的区域代表海拔500米以下。西部的海拔高,东部的海拔较低,所以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教师总结:西高东低就是我国的地势特点。同学们可以想象一下(教师用学生的教材展现说明西部高,东部低)。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通过读图分析、探究争论,大家把握了读图的方法,理解了我国地势的特点。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13
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其特点,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2.知道我国的面积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学会在亚洲地图上查阅我国陆疆和陆上邻国、海疆与濒临的海洋及海上邻国;
3.学会运用世界地图及有关统计资料,比拟中国和其他面积居世界前列的国家的面积大小和位置优劣。
重点难点要求学生理解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空间分布
地名许多,要把握其地理位置
步骤问题设计、学问要点(含分工)点拨
导入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二分它居东,头指世界最大洋,尾靠全球最大陆。指的就是我国的地理位置。
自主学习
1.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半球。
2.我国大局部位于五带中的____带,少局部位于___带,没有带。
3.我国位于_____洲的东部,东部濒临_______洋,有很多的海岛,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4.我国的陆地领土面积平方千米,仅次于和,居世界第位。
5.自北向南我国频临的海有海、海、海、海。独立自学完成
团队合作
6.与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相比,我国的纬度位置的优越性。(从所属地区的气温对农业影响去思索)
7.与蒙古、日本相比,我国的海陆位置的优越性。(从海陆位置对国家对外贸易、海洋事业及国土范围的影响去思索)
8.阅读图1.4说出我国四至点
头上顶着黑龙江,脚踏曾母暗沙岛;嘴喝两江集合水,帕米尔上摆摆尾。
9.在图1.4中国疆域示意图找出陆上邻国、海上邻国,其中陆上邻国中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海上邻国中亚州经济最兴旺的国家是___________。
10.阅读图1.5、1.6,说说我国东西端的晨昏差异和南北的季节差异,试分析缘由。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14
一、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了解地球是人类成长的摇篮,也是人类生活的唯一家园。
2、了解世界海陆分布的根本状况以及海洋与陆地面积的比例关系。
3、要求学生撑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
4、培育学生的读图分析力量。
二、教学重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和大小;大陆、大洲、岛屿、半岛、海峡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外形和相对位置。
四、教具预备:世界政区图和空白填充图。
五、教学方法:阅读读图法、比照法。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板书设计
一、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1、海陆面积
类别面积(亿平方千米)比例
海洋3.6171%
陆地1.4929%
地球外表3.61+1.49=5.1100%
2、海陆分布
类别南北半球东西半球
海洋南半球西半球
陆地北半球东半球
二、七大洲
1、概念:大洲、大陆、岛屿、半岛。
2、大洲的名称及分界限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有的借助了自然的界限,如山脉、河流、湖泊、海峡等;有的借助了非自然界限,如水道等。
如:亚洲―――欧洲(自然界限);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非自然界限)。
3、大洲的大小
最大是亚洲,最小是大洋洲。顺口溜: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三、四大洋
1、概念:海峡
2、分布
太平洋:东面是南、北美洲,西面是亚洲和大洋洲北部凭借白令海峡与北冰洋相通。
大西洋:位于南、北美洲与欧洲及非洲之间南接南极洲,北通北冰洋,外形如“S”。
4、大小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新课
入:同学们,上一学年我们学习过地球的外形和大小,但是我们生活在这个星球里,它的真正的面目是怎样的呢?(让学生形容一下各抒己见)
生:各抒己见。
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进展,人们对地球的熟悉越来越多,发觉地球是太阳系里最漂亮的一个星球。
活动:指导学生完成“观看月球了解地球”的活动。(地球上具有液态水)
承转:正是由于这样,地球具备了生命生存的最根本的条件之一,所以我们首先熟悉地球的外表。
【板书】一、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1、海陆面积(略)
师:同学们通过“观看月球了解地球”的活动,已经知道了海洋的面积比陆地的要大得多,那么,它们的大小和比例是怎样的呢?
生:阅读、看图C、D、E。海洋面积为3.61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外表积的71%;陆地面积为1.49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外表积的29%,因此人们通常说“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师:那么,陆地和海洋是不是分别集中分布在一个地方?
生:不。是分散的。
师:它们的分布有什么规律吗?
生:阅读、看图E。海洋把陆地分割成若干块,海洋相互连成一体。按南北半球分,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按东西半球分,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
【板书】2、海陆分布(略)
承转:既然海洋把陆地分割成若干块,我们用什么方法去记忆它们呢?
生:我们可以给它们都起了名字。
师:对。
【板书】二、七大洲
1、概念:(略)
师: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几个概念:大洲、大陆、半岛、岛屿。
生:阅读、争论、比照,找出自己的记忆方法。
师:我们了解了大洲的概念,那么把它们分成了多少个大洲?又起了什么名称?
生:七个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板书】2、大洲的名称及分界限。(略)
生:读图F、G、H、I进展分析比拟。
【板书】3、大洲的大小(略)
师:通过对图I的比拟,七大洲中的大小排列是怎样的呢?
生:?(各抒己见)
师:我们可以通过这个顺口溜来记忆: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日我们学习了海陆分布和七大洲的分布,熟悉到地球是人类生活的唯一家园,在地球外表分布着宽广的陆地,但是从海陆比例来看我们得知海洋的面积比陆大得多,在今日的21世纪里将海洋的世界。
作业布置:
收集有关海洋和陆地的资料。
其次课时
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海陆分布和七大洲的分布和置,现在我们又来讨论地球上的海洋。
承转:海洋把陆地分割成若干块,反过来陆地也把海洋分割成若干块,把海洋分成多少块?
生:四块。
【板书】三、四大洋(略)
师: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海峡?
生:四大洋是海洋的主体局部,大洋的边缘局部称为海,沟通两个海疆之间的狭窄水道叫做海峡。
师:对,同学们对课文的预习很充分,那么,这四大洋的名称、大小及特点又是怎么样的呢?
生:思索、争论、发言。(略)
课堂练习:课后的复习题1、2、3题。
师:示出第1、2题的空白挂图。
生:让学生上讲台填,其余在课本上填。
师:巡察学生填写状况。
师:示出第3题的世界政治地图。
生:自告奋勇上讲台指出划定这些界限借助的地里事物名称。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陆地和海洋的大小及分布,熟悉到地球是人类生活的唯一家园,在地球外表分布着宽广的陆地和浩瀚的海洋。陆地是人类居住和生活的根本空间,海洋为人类供应着丰富的资源,在21世纪里将是海洋的世界。
作业布置:
1、课后查阅世界地图,识别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和位置。
2、收集海陆变迁的证据。
其次节海陆变迁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地壳是在运动变化中的,以及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
2、能通过思索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了解魏格纳科学讨论的过程和方法。
观看、质疑、假设、验证——
3、练习表达自己的观点。
4、尝试着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
5、有意识的培育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制造性思维习惯。
6、尝试对学生的观点进展鼓舞性评价和量化。
7、理解世界是在变化进展中的,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8、提出问题也是一种奉献。
9、理解科学讨论既需要大胆的质疑、假设和验证,还需要有坚韧的毅力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10、培育敬重不同意见的胸怀,学习与持不同意见的人沟通。
二、教学重点: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海陆变迁的实证。
三、教学难点:激活学生思维,培育学生批判和质疑的思维品质。
四、教学方法:质疑、表达法。
五、课时安排:1个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由海陆分布导入海陆变迁。
教师引导
海陆分布在很久以前就是这样的吗?指导阅读,鼓舞学生将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
学生活动:到讲台前陈述自己的问题。
教师评价:对每位学生的发言赐予恰当的评价,重点在于开掘问题中的制造性思维。
乘转:让我们来看一下一位闻名的地理学家它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如何思索、如何去做的。
教师讲解:重点阐述魏格纳的观看、思索、验证以及科学讨论的方法和过程,通过魏格纳探险遇难这一史料,对学生进展科学精神的培育。
学生活动:查找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到台前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发言过程和内容进展评价,重点鼓舞其在方法方面的阐述。
教师引导:由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重点讲解由假说到学说这一科学讨论的方法。
教师叙述:举例说明板块构造学说对火山地震的解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学生活动:学生宣读自己搜集的资料,或发表自己的问题或观点。
课后作业
小论文:已经发生的大地震和火山爆发
教学目标1.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趋势,初步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2.读图分析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及其形成缘由。
3.知道规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根本国策,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履行的义务。
精要分析1.我国所面临的人口问题及解决对策。
2.树立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进展相适应,环境资源相协调的科学人口观。
教学设备与资源多媒体课件
教学实施过程
活动立意师生活动
感知图片,比拟分析,引发思索。
培育学生运用已有学问探求新知的力量。
培育学生读图力量,从图上猎取有用信息的力量,以及学问迁移力量。
充分调动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关注社会问题。
因存在人口迁移的现象,为避开造成误会,进展争论,培育学生的表达力量和综合思维力量。
培育读图力量,学习生活中的地理。
培育分析问题的力量。
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关注社会的进展。
培育学生的动手力量、表达力量和综合思维力量,升华所学学问。一、人口分布
活动一:发觉问题,提出假设
教师活动:出示西藏、江苏两省学校图片和2023年新疆、山东参与高考的人数,引发学生思索“图片和资料中四省分别位于我国什么方位。”
学生活动: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四省的位置,谈一谈这四个省份的图片和资料在人口方面带来的最直观的感受是什么?
教师活动:出示《我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的人口与面积柱状图》
学生活动:通过计算四省人口密度进一步推断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结论:我国的人口分布可能是东多西少。
活动二:查找证据,得出结论
教师活动:出示我国地形、降水、资源、交通、四幅图,引导学生看图。
学生活动:依据图例简洁分析我国在地形、降水、资源、交通等方面东西局部布的差异。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复习聚落学问。
学生活动:依据上述四方面分布上的特点以及聚落学问,进一步印证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并阐述自己的理由。
教师活动:出示图《我国人口密度图》,学生读图。
学生活动:读图总结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活动三:分析结论,引发思索
教师活动:出示一组漫画,引导学生熟悉人口稠密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影响,帮忙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学生活动:看图片,辩论人口众多带来的人口问题,明确人口的增长应同社会经济进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
活动四:针对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活动:出示图片,提出问题。为缓解东部压力,同时进展西部,可否进展人口迁移?
学生活动:争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结论: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有限,不相宜大量移民。适合的方法应进展规划生育。
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活动一:人口的变化
教师活动:
1.提问,规划生育政策从什么时候开头的?
2.出示表格:1949年、1970年、2023年、2023年我国人口数量
学生活动:分别说出四年的人口数量,分析人口是不断变化的。
教师活动:
出示《我国人口的增长》图,引导学生共同分析我国人口增长趋势。
供应资料:《温总理的乘除法》,引导学生了解实行规划生育的必要性。
学生活动:看图及资料,总结规划生育势在必行。
活动二:规划生育根本国策
教师活动:依据以上分析,应如何制定规划生育政策?
学生活动:说出我国规划生育政策根本内容──掌握人口数量,并结合11页图1.10对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做必要解释。
教师活动:出示放羊娃故事和我国人口受教育现状,请同学分别谈一谈这两组资料分别反映了什么?
学生活动:总结我国实行规划生育,除掌握人口数量,还应提高人口素养。
活动三:规划生育的宏大成就
教师活动:出示2023年1月6日我国第十三亿人口资料,明确规划生育使“世界60亿人口日”和我国“13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4年。
学生活动:观赏并感受几十年来规划生育的宏大成就。
活动四:“课外拓展”
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给国家、社会、资源、生态等方面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实行规划生育是我国一项根本国策,请大家为宣传规划生育设计一则广告。
教学目标1.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趋势,初步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2.读图分析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及其形成缘由。
3.知道规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根本国策,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履行的义务。
精要分析1.我国所面临的人口问题及解决对策。
2.树立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进展相适应,环境资源相协调的科学人口观。
教学设备与资源多媒体课件
教学实施过程
活动立意师生活动
感知图片,比拟分析,引发思索。
培育学生运用已有学问探求新知的力量。
培育学生读图力量,从图上猎取有用信息的力量,以及学问迁移力量。
充分调动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关注社会问题。
因存在人口迁移的现象,为避开造成误会,进展争论,培育学生的表达力量和综合思维力量。
培育读图力量,学习生活中的地理。
培育分析问题的力量。
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关注社会的进展。
培育学生的动手力量、表达力量和综合思维力量,升华所学学问。一、人口分布
活动一:发觉问题,提出假设
教师活动:出示西藏、江苏两省学校图片和2023年新疆、山东参与高考的人数,引发学生思索“图片和资料中四省分别位于我国什么方位。”
学生活动: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四省的位置,谈一谈这四个省份的图片和资料在人口方面带来的最直观的感受是什么?
教师活动:出示《我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的人口与面积柱状图》
学生活动:通过计算四省人口密度进一步推断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结论:我国的人口分布可能是东多西少。
活动二:查找证据,得出结论
教师活动:出示我国地形、降水、资源、交通、四幅图,引导学生看图。
学生活动:依据图例简洁分析我国在地形、降水、资源、交通等方面东西局部布的差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工程建设项目合同标的及服务范围详细描述
- 2024年度特许经营合同服务内容与条款2篇
- 中国绿色资本市场绿皮书2023-2024
- 《龙湾区永强中学》课件
- 2024年度网络安全评估与维护合同
- 2024中国电子进出口限公司校园招聘45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中国电信湖北咸宁分公司招聘9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导与练随机抽样》课件
- 2024年度艺人经纪合同关键条款及注意事项
- 2024中国华电科工集团限公司社招21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茶百道整合营销方案
- 腰椎间盘突出症一病一品
- 2024-2024英语全国卷一完形填空整合
- 2024年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脑梗死伴高血压3级病例分析专题报告
- 孕妇心衰健康宣教
- 手机测试流程课件
- 灭火器的规格与使用培训
- 《麦肯锡沟通》课件
- 建筑专题摄影培训课件
- 急诊科的工作风险与安全防范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