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下册教学设计范例_第1页
人教版历史下册教学设计范例_第2页
人教版历史下册教学设计范例_第3页
人教版历史下册教学设计范例_第4页
人教版历史下册教学设计范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历史下册教学设计范例历史,简称“史”,指对人类.过去的大事和活动,以及对这些大事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讨论和诠释。那么详细应当如何进行教学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历史下册教学设计范例5篇,盼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人教版历史下册教学设计范例1

繁盛一时的隋朝

【教材分析】

本课简要介绍了隋朝的建立,.经济的进展,大水道的开凿。重点叙述了大水道的开通和作用,这是本课的重点。隋初经济的富强难以理解,这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使同学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经济的富强,大水道的开凿及历史作用。

力量目标:培育同学全面分析“隋朝开通水道是好事还是坏事”的综合分析的力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同学熟悉大水道是古代世界最长的水道,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最宏大的工程之一,激发喜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中国封建.开头于公元前475年。1000多年过去了,经过了“战国、秦、汉,封建.的确立和初步进展”时期,又经过了“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581年,隋朝建立。589年,隋灭陈,重新统一南北。中国封建.进入新的时期,“封建.的富强——隋、唐。”

二、讲授新内容

板书: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1、南北重归统一

提问:为什么说是同归统一?

581年,北周外戚随国公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年号开皇。因怕时运随之而走,去掉“走之”,称为“隋”。于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合和江南经济的进展,重新统一的条件已经成熟。(板书:1.隋朝的建立时间;公元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决都;长安)

2.隋朝的统一

提问:南北朝的王朝挨次和重要年月

北魏分裂为西魏和东魏,西魏由北周替代。东魏由北齐替代。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时间581年,定都长安。(副板书)

南朝为宋、齐、梁、陈,都以建康为都,建康就是今南京市。589年,隋灭陈,重新统一南北方。晋王杨广,也就是后来的隋炀帝,是灭陈大军的统帅之一。(副板书)

板书:(581—589—618)

1隋朝统一的缘由

2隋朝统一的意义

提问:看图隋朝的疆域四至。(相当于现在中国除去内蒙.的领土大小。南边到越南,东边到朝鲜交接,北边到内蒙南边,西边到.以西。)

隋文帝杨坚是中国封建.的杰出皇帝。领导完成祖国南北方的重新统一。

3.隋朝初年经济富强

1表现:人口、垦田、粮食

2缘由:国家统一,.安定;隋文帝励精图治,进展生产。

结论;隋文帝在位期间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富强进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大水道的开通

1.开通大水道(出示《隋朝大水道图》)

时间:公元605年。解释三点四段五河六省(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北京)

2.开水道的缘由(目的)

3.开水道的意义

四、隋朝的覆灭

隋炀帝是中国封建.出名的暴君,他为了满意浪费生活和虚荣心,营建东都洛阳,修豪华的宫殿;沿水道南下游江都;三次对高丽作战。他滥用民力,征发的徭役兵役负担远远超过人民可承受的极限。最终,人民大起义爆发,全国起义农夫达几百万,重要的有30多支。隋朝的统治在人民起义的打击下陷于瓦解。隋朝的官吏,也趁机打起反隋旗号。太原起兵的李渊渡黄河占据长安,仿效当年汉高祖刘邦,与民约法,废除苛政,争得政治与军事上的主动权。618年,宇文化及在江都杀隋炀帝。李渊即皇帝位,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

【板书设计】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时间;公元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决都;长安)

2.隋朝的统一(581—589—618)

1隋朝统一的缘由

2隋朝统一的意义

3.隋朝初年经济富强

1表现:人口、垦田、粮食

2缘由:国家统一,.安定;隋文帝励精图治,进展生产。

二、大水道的开通

1.开通大水道(三点四段五河六省)

2.时间:公元605年

3.开水道的缘由(目的)

4.开水道的意义

三、隋朝的覆灭618年

人教版历史下册教学设计范例2

第2课贞观之治

【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题是唐朝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本课的重点是“贞观之治”。唐朝是我国历少有的封建盛世。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在中国封建帝王中是罕见的。唐太宗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的进展,符合历史进展的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贞观之治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同学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为进一步学习和把握唐朝的历史奠定基础。通过引导同学思索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缘由”,培育同学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力量;通过引导同学对唐太宗和武则天进行简洁的评价,培育同学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力量。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同学熟悉到唐太宗、武则天二帝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富强,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进展所起的肯定推动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如何关心同学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做出恰当的评价。对于学校学,他们评价一个人物,往往会带有感情颜色,从“好”或“坏”动身,而不能客观地分析,这就需要老师加以引导,使同学能够把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即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看他对历史进展,尤其是经济进展所起的作用。

难点:如何关心同学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任务作出恰当的评价。

【教学过程】

导入:引导同学回忆隋朝的繁盛,然后思索“为什么如此繁盛的隋朝很快就灭亡了”,使同学理解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各种冲突,导致农夫起义的爆发。在农夫起义过程中,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一、唐朝的建立

隋朝太原留守李渊在太原起兵,618年攻占长安,建立唐朝。

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都城:长安

出示《唐朝疆域图》,强调唐朝长安城的位置。

二、贞观之治

出示材料:

[贞观十八年(644年),太宗]又谓曰:“汝(指太子李治)知舟乎?”对曰:“不知。”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

同学争论这段话的含义及从中可以得到的结论:由于唐太宗对君民关系熟悉较为深刻(熟悉到人民群众的力气),贞观年间,他的治国政策和措施就是依据这一思想而制定的。

1.贞观之治出现的缘由:吸取隋亡的教训

2.贞观之治的表现: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民族方面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进展较快,出现富强景象,国力逐步强盛。历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3.盛世出现的表现:

4.盛世出现的缘由:

过渡:在唐朝历出现了我国的一位女皇帝,大家知道是谁吗?

三、女皇帝武则天

介绍武则天经受

1.武则天的措施:一是重视进展农业生产,二是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三是科举制的进展,四是设北庭都护。

最终,引用郭沫若对其统治评价的话:“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2.不足:用酷吏,滥杀无辜,修寺庙。

小结:唐太宗、武则天都推行了比较开明的政治经济措施,促进唐朝的富强强盛,对他们的统治应赐予确定。

【板书设计】

一、唐朝的建立

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都城:长安

二、贞观之治

1.贞观之治出现的缘由:吸取隋亡的教训

2.贞观之治的表现: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民族方面

3.盛世出现的表现:

4.盛世出现的缘由:

三、女皇武则天

1.武则天的措施:一是重视进展农业生产,二是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三是科举制的进展,四是设北庭都护。

2.不足:用酷吏,滥杀无辜,修寺庙。

人教版历史下册教学设计范例3

新文化运动

教学目标分析:

学问目标:(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论著.

(2)把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力量目标:

(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指导同学从历史背景动身,联系详细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的力量。

(2)通过指导同学阅读书中有关白话文的材料,培育同学对于历史新事物的鉴别和理解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陈独秀蔡元培、等人在反封建斗争中的英勇精神和先锋作用,激发同学喜爱祖国、建设有中国特色.主义的历史使命(2)感受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她的两面旗帜就是“民主”与“科学”,新时代的青年必需增加民主与科学意义。

教学重点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教学难点

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的矛头对准孔教?

一、导入

20世纪初期,在北大的讲坛上出现一种惊奇的现象。既有从海外归来的、西装革履的大力宣扬新思想的进步人士;也有拖着长辫子、身穿马褂的满口之乎者也的封建遗老,他们相互抨击对方的思想观点,出现了激烈的思想冲突。通过这次思想交锋,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新思想,中国出现了第三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今日我们学习了“新文化运动”,大家就会有所了解。

二、授课过程

(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同学们回忆一下辛亥革命的成果是什么?(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化人心)

师:中华民国成立后,从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公平、博爱等思想观念,受到学问阶层,尤其是青年同学的欢迎。

(同学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一小节的内容,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是什么?)

1、政治方面:

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国家支持袁世凯称帝;袁世凯死了之后,中国陷入军阀割据混战的动荡局面之中,经济遭到严峻破坏,这给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侵略中国供应了一个有利时机。

面对辛亥革命没有完成的革命任务,先进的中国人连续探究救国救民的道路。(强调: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领域里的连续。)

2、经济方面:

一战期间,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的进展,这就为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奠定了物质基础。

3、思想文化方面: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之后,利用人们绝望的心情来诋毁民主共和,妄图使人们信任只有尊孔复古才能救中国,为其复辟大造舆论。于是中外反动势力大搞尊孔复古,重谈“三纲五常”,使思想界乌烟瘴气,但是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介绍到中国,而且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思观念深化人心,袁世凯的行为使具有民主思想的.不能容忍,于是他们以西方的民权、公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武器在思想领域里向封建思想发起猛烈地冲击,新文化运动兴起。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同学活动:结合课文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详细状况如何?结合小字,了解蔡元培先生的主要思想。同学回答后,老师评价点拨。)

1、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2、前期的指导思想:民权、公平、达尔文的进化论

3、主要活动基地:北京高校

(蔡元培先生的主要思想:“思想自由”:实质是让新思想能在北大得以传播;“兼容并包”:鼓舞新思想的提倡者占据封建文化的阵地。正是由于蔡元培先生的这种进步的思想,使北大成为当时中国思想活跃、学术兴盛的学府,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在北大里,在《新青年》这个主要阵地中,资产阶级.提出了要以新文化取代封建旧文化,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要求,下边我们来学习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新文化运动以十月革命为界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在不同的时期内容也是不一样的。(同学看书争论、总结)

1、前期:

①提倡民主、科学

“民主、科学”既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民主即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科学主要指自然科学,也包括从西方传入的某些唯心主义.科学理论。

它体现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盼望在中国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盼望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剧烈愿望。但是我们也看到从西方传入中国的并非全是科学的事物,但是对于资产阶级.来说是全盘接受。

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所谓旧道德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是“三纲五常”,以此来维护封建专制制度。所以新文化运动中就把斗争矛头指向旧道德,提出“_孔家店”的口号,全盘否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同学活动:大家思索一下:他们这样做是否正确?)

对儒家传统道德要予以批判,但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思想来说,其中不乏有糟粕,但是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如:“仁”的学说、以德治民、选贤任能、训练思想方法等等,所以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要批判地继承,而不能全盘否定。

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文学是肯定思想和精神的载体。新文化运动又是一场文学革命,它包括文学的内容与形式两方面。

胡适提出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侧重于文体形式的改革;陈独秀要求文学不仅要在形式上,而且要在内容上进行一些改革,_旧文学,建设新文学。鲁迅把反封建礼教的革命内容与白话文的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被誉为是文学革命的主将。

也正是这一项内容促进了民主、科学思想的进一步传播,使人们进一步摆脱封建旧道德的束缚。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

(同学活动:新文化运动反映资产阶级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的愿望能否实现呢?)

辛亥革命的失败已经证明资本主义民主共和的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中国的出路毕竟在哪里?就在中国人民陷入迷茫之时,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了。

2、后期:宣扬.主义

(同学活动:阅读教材第111页关于《庶民的成功》的节选材料,回答先进的.对待十月革命是什么态度?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消息传到中国,先进的.开头大力宣扬十月革命。第一次在中国举起.主义大旗的是李大钊同志,他发表众多文章宣扬十月革命,传播.主义思想,号召人民向俄国学习,给中国人民指明白真正的出路。

作为资产阶级新文化与封建旧文化的这次激烈交锋,它毕竟产生了什么重要的影响呢?

(同学活动:阅读、总结)

(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以往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都没有彻底批判封建思想,经过此次运动,人们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同学活动:前两次思想解放潮流分别指的是什么?答:第一次是维新派和顽固派的论战,其次次是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2、弘扬(民主、科学),推动(自然科学的进展)

3、宣扬动员: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扬动员的作用。

4、最重要的成果:

后期传播的.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选择马克思主义作思想武器。

5、有利于文化富强、普及

五、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同学活动:阅读教材第110页节选材料——陈独秀:“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结合本节内容评价新文化运动。老师点评)

乐观:沉重打击了封建文化,宣扬、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文化,马克思主义在这一过程中传入中国,给中国人民指明白方向;

局限:由于前期新文化运动属于资产阶级.,其自身局限性打算他们提不出实际的反帝反封的政治方案,不能给中国人民指明真正的出路;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肯定否定,肯定确定的态度;脱离广阔人民群众,局限在.范围内,没有形成一场__。

人教版历史下册教学设计范例4

鸦片战斗

教学目标

基础学问了解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严峻危害,并由此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斗”

把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力量训练

过程方法探究分析鸦片战斗爆发的根本缘由和中英《南京条约》给中国.造成的影响

运用史料指导同学阅读插图、资料、自由阅读卡,从中猎取与本课相关的史识

规律思维训练同学从鸦片战斗的缘由、经过、结果、影响的时空坐标中,把握系统有序的历史学问网络,形成良好的规律思维习惯

情感、

态度

价值观思想意识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史实,熟悉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惟利是图的本质

爱国情感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记取鸦片战斗“落后挨打”的历史教训,培育同学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责任感

教学重点中国从主权独立、领土完整、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开头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过程(虎门销烟和南京条约)

教学难点分析鸦片战斗前后中国.政治和经济的重大变化,理解中国近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组织同学回顾初一学习状况,联系新学期课改趋势,修订课堂评价方法,并落实到位。

2、指导同学阅读第1页“导入框”。

组织同学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指导同学阅读本目以及第5页“自由阅读卡•从罂粟到毒品”,争论回答问题:

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为开拓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原料而侵华,为牟取暴利而走私鸦片。)

2.英国走私鸦片对中国造成哪些危害?

(a.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b.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加重农夫负担;c.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腐败;d.毒害中国人民身心健康,减弱军队战斗力。)

3.面对着鸦片的危害,林则徐实行了怎样的措施?(严峻禁烟)收到什么效果?(将缴获的230多万斤鸦片销毁在虎门,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表现了中华民族抵抗外来侵略的顽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4、林则徐处理鸦片是烧毁它们吗?(不是)为什么?(由于烧鸦片会产生大量毒烟,造成人们“被动吸毒”,所以才利用生石灰与海水化合反应产生的高温来熔化鸦片,避开污染。)

小结、过渡:林则徐虎门销烟打击了鸦片贩子的嚣张气焰,挫败了英国用鸦片打开中国大门的美梦。他们就悍然发动侵略战斗,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

二、中英《南京条约》

同学阅读本目,思索回答:

1、这场战斗是否因林则徐禁烟而引起?(不是。由于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政府的既定政策,他们要爱护肮脏的烟片贸易,推行殖民扩张政策,什么手段都耍得出来。即使没有林则徐的禁烟,他们也要用大炮说话的。德国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说过:“战斗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连续。”马克思也说过:“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接受一种名叫鸦片的麻醉剂”,因此,这场战斗被称作“鸦片战斗”。)

2、这场战斗的结局如何?(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定《南京条约》。)

3、依据课本第5页“练一练”:结合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请你分析一下,鸦片战斗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割让.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巨额赔款,增加了人民负担;开放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结果,中国开头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老师讲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涵义:“半封建”指原有的封建经济已被破坏,有了肯定成分的资本主义经济形式,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半殖民地”指当时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帝国主义压迫和掌握的国家。

4、依据课本第5页“活动与探究1”: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斗中失败?

中国和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几乎是同时产生的,但是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封建专制主义的严峻阻碍,始终处于萌芽状态。而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欧洲.的一系列活动和运动都在促进它的成长。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胜利,资本主义的生产力迅猛进展起来,欧洲的资本主义长成了参天大树。而英国这时已成为号称“世界工场”和“日不落帝国”的资本主义“老大”。它与清政府相比,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拥有明显的优势。“落后就要挨打”是中国在鸦片战斗中失败的根本缘由和深刻的历史教训。

5、小表演活动: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仪式上双方代表的对话(可自由发挥)。

巩固小结

1、指导同学依据“学问网络”,进行“接龙复习”,并完成第3页“自我测评”。

2、指导同学完成课本第5页“练一练”。

3、提示同学预习第2课《其次次鸦片战斗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人教版历史下册教学设计范例5

其次次鸦片战斗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教学目标

基础学问

了解其次次鸦片战斗期间,列强侵华的罪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农夫起义军的抵抗斗争等史实

记住圆明园被烧毁,主权进一步丢失,领土被大量割占的耻辱

力量训练

过程方法综合理解

探究分析同学自主学习,通过听、看、议,透过现象熟悉本质,理解列强肆无忌惮侵略我国的根源以及太平天国运动将清政府作为自己斗争首要目标的缘由

识图填图新学案91页第三题:沙俄割占我国领土及其条约名称

情感、态度

价值观爱国情感民族的强弱同国家的先进或落后是息息相关的,要为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强大而发愤学习,努力奋斗

思想意识要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坚决抵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

教学重点其次次鸦片战斗的发生以及列强侵华的罪行

教学难点其次次鸦片战斗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

教学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