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20世纪欧美文学第一节综述_第1页
第十章20世纪欧美文学第一节综述_第2页
第十章20世纪欧美文学第一节综述_第3页
第十章20世纪欧美文学第一节综述_第4页
第十章20世纪欧美文学第一节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20世纪欧美文学

第一节综述一、20世纪的社会状况与文学日趋一体化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快速运转,财富、人类的能力在不断增长,但是,一方面人类面临的许多固有难题如贫富两极分化、民族矛盾及其导致的战争,不但没有解决而且以新的形式在加剧,另一方面,又有许多新的难题出现,如环境的污染及科学发展带来的伦理危机等。两次世界大战绵延地区之广、规模之大、死伤之多、破坏之重,远远超过十字军东征与蒙古旋风的西侵。两次世界大战则使欧美传统的整个信仰体系、价值体系崩溃了。第一节综述资本主义世界出现裂缝,裂缝中诞生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尖锐对立在文学创作及对文学的评价中有着深刻反映。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进程,文学的"全球化"、宽容精神将进一步深化。20世纪是一个大众参与的时代,一个大众文化兴盛的时代,这是20世纪与以前不同的又一突出特征。以传统的、通俗易懂的方法为创作手段的影视作品取代了传统的严肃文艺、高雅的新型文艺。第一节综述二、20世纪的哲学思想与文学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瓦解后,欧美哲学进人新的发展阶段。19世纪后半朝,唯科学主义思潮(孔德、斯宾塞等人的实证主义)和人本主义哲学(叔本华、尼采的唯意志论)直接影响了20世纪哲学的发展演变。20世纪欧美哲学论坛,各种思潮此起彼伏,竞相角逐,又互相浸透。互相影响。而哲学思想的繁荣与革命,是导致20世纪欧美文学和批评繁荣与革命的决定性因素。第一节综述(一)从唯意志论到生命哲学德国哲学家叔本华(1788一1860)是唯意志论的创始人,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819),他认为意志是世界的内容和本质,而可见的世界(客体)只不过是意志的影子。世上一切都受意志制约,只为主体而存在,都是意志派生出的,是意志的表现,故"世界是我的表象"。第一节综述德国哲学家尼采(1844一1900)继承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并以"强力意志"和"超人哲学"克服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尼采对建立在从孔子、柏拉图到基督教基础上的传统价值体系做了全面批判,提出"重估一切价值"。他指出,传统的和现代流行的一切文化是使人成为非人,使生命成为病态的文化,而出路在于提高强力意志,强化人的生命力。他的著作有《悲剧的诞生》(1872)、《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1883一1884)《反基督》(1889)等。第一节综述与唯意志论一脉相承,强调生命的创造力,赋予生命本质以本体论意义的生命哲学,贯穿整个20世纪。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1859一1941)是生命哲学的典型代表。他的著作有《形而上学导论》(1903)、《创造进化论》(1907)、《道德和宗教的两种起源》(1932)等。他指出,世界在本质上是一个不间断的"生命之流",生命之流的本质靠人的理性无法认识,而只能凭直觉把握,生命之流的状态是"绵延"。第一节综述它融过去、现在、未来于一体,不分彼此,不能被切分成片断。它是互相交融、反复循环的流动,而不是一个接一个的单向的连贯。柏格森把时间分为两种。一是习惯上用钟表度量的时间,即物理时间,是人为的、根据实用目的而作的抽象、拼合、固定;另一一种则是通过直觉体验到的时间,即心理时间,这是真正的时间,它是绵延、无形的。柏格森认为艺术无论创作还是欣赏都与理性无关,而是纯粹的直觉活动。第一节综述(二)从弗洛伊德、荣格到拉康西格蒙特·弗洛伊德(1856一1939)是奥地利医生,但他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是关于人、关于人性的文化理论,这一理论大大改变了人对自身的认识,对20世纪哲学和文艺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著作有《梦的释义》(1900)、《性学三论》(1905)、《图腾与禁忌》(1913)、《精神分析学概论》(1924)《文明及其缺憾》(1929)等。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ed)、自我(ego)、超我(superego)。第一节综述"本我"即无意识结构,是人的本能(性本能)欲望的贮存库,它混沌、盲目、冲动,遵循的原则是快乐、满足,但它处在最低层,不能随心所欲,它上面压着"自我"(意识结构,遵循现实原则,调节"本我"与外部世界的冲突j,"超我"(意识结构的最高层,又称"道德自我",遵循至善原则)。文明的进步是以对人的本能的限制为前提的,文明的问题是能否和在多大程度上能控制人的本能对人的集体生活的干扰和破坏,因此现代文明越发展,对"本我"压抑越重。但被压抑并非消失,它转入潜在状态继续活动,形成"潜意识"。而它,正是人的一切行为和一切精神现象(包括艺术)的原动力,是生命力的基础,人的个性的基础。第一节综述瑞典心理学家卡尔·荣格(1875一1961)是弗洛伊德的学生,但后来开创了分析心理学。主要著作有《精神分析理论》(1912)、《分析心理学文集》(1916)、《心理类型》(1923)、《心理学与宗教》(1938)、《人及其象征》(1964)。相对于弗洛伊德的个体无意识,荣格提出了集体无意识学说。荣格认为,人先天遗传着"种族的记忆",这种集体无意识是潜藏在每个个人心底深处的超个人的内容,它由一系列的意象和模式构成,即原型。集体无意识学说和原型理论是20世纪真正具有国际性的文学批评理论和文学研究方法之一。第一节综述法国哲学家雅克·拉康(1901一1981)的主要著作有《文集》(1966)、《精神分析学的四个基本概念》(1973)等。他运用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重新阐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试图克服传统精神分析学说的过分主观性和任意性而更科学地探讨个体无意识与社会的关系。拉康的哲学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欧美哲学和文学批评界影响广泛。第一节综述(三)从现象学到存在主义哲学现象学首先在20世纪初的德国兴起,代表人物是胡塞尔(1859一1938)和马丁·海德格尔(1889一1976)等。现象学强调研究"现象",“回到事物本身"(gobacktothingsthemselves),相信自我直观的可靠性。海德格尔把胡塞尔纯粹的、自我的现象学改变成首先要关注人的存在的存在论。海德格尔认为任何显现都是对人的显现,是人对自身存在的理解,存在不是物的实体而是过程。第一节综述二战以后,让-保罗·萨特(1905一1980)、阿尔伯特·加缪(1913一1960)等将现象学发展为存在主义哲学思潮,在五六十年代的欧美产生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以至被称为"时代"的象征。萨特的主要著作有《存在与虚无》(1943)、《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1946)、《辩证理性批判》(1960)等。第一节综述萨特强调哲学应以人为中心对象,是研究人的存在的"人学"。人的存在状态表现为存在先于本质。先有主观性的无本质的存在,而本质也不是客观的,是由存在的关切和自由地选择决定的。人注定是自由的,人的存在不取决于他活着,而在于他是否能不断地绝对自由(无条件)地选择。在自由选择的过程中,人赋予对象以意义,同时造就了自已,因此人必须自己对自己负责。第一节综述加缪认为一个文学家必须同时是哲学家,他的哲学作品《西西弗斯的神话》(1942)、《反抗的人》(1956)分别与他的小说《局外人》(1942)和《鼠疫》(1947)相对应。加缪哲学的中心点是荒谬和对荒谬的态度。加缪指出,世界杂乱无章,不可理喻,而人却保留了他的洞察力,以及对于封闭他的一堵堵围墙的明确认识,他在自身中体验到对幸福和理性的欲望。"荒谬就产生于这种人的呼唤和世界不合理的沉默之间的对抗。"面对荒谬,人应当承认它并藐视它,以勇敢的、创造性的态度对待它,并在这个过程中赋予生命以价值。第一节综述(四)从马克思到西方马克思主义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无疑是人类哲学和思想发展的一个里程碑。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不断加深,随着巴黎公社起义、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马克思主义广为流传。20世纪,欧美许多哲学家、社会学家、艺术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第一节综述二战以后,形成"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以赫尔伯特·马尔库塞(1898一1979)、尤尔根·哈伯马斯(1929一)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以路易斯·阿尔杜塞(1918一1990)为代表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组成部分。他们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否定、批判精神,异化学说,又依据自己的哲学主张对马克思主义加以修正和阐发。第一节综述(五)从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结构主义发端于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1857一1913)在20世纪初期创立的现代语言学理论。索绪尔的语言学包含着结构主义的哲学原则和基本概念。到60年代,经过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1908一)、雅克·拉康、路易斯·阿尔杜塞等人的推动,结构主义扩展到哲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文艺学等各个学科。结构主义认为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对社会、文化及对人本身的研究部应关注其结构特征。在系统结构中,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结构先于要素。结构决定构成结构的要素的意义和功能,或曰要素的结构(要素之间的关系)决定意义。第一节综述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开始,拉康、罗兰·巴尔特(1915一1980)的思想发生变化;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1926一1984)、雅克·德里达(1930一2004)的哲学引起越来越大的反响。他们都从认可结构转向否定结构。他们不承认世界是一个具有原则、具有中心的结构,认为一切没有中心,没有深度,没有木质。他们消解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消解建立在理性主义基础上的人道主义、本质主义、人类中心主义,消解了一切结构。因此,被称为解构主义或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与文艺学、社会学等领域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合流,成为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以来在欧美影响广泛的社会思潮。第一节综述三、现代主义(Modernism)与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许多作家依然继承几个世纪来形成的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传统,以传统的观念、传统的方式进行创作,如英国的托马斯·哈代、萧伯纳、高尔斯华绥、毛姆,法国的罗曼·罗兰、莫里亚克(1885一1970),德国的亨利希·曼(1871一1950)、托马斯·曼(1875一1955)、雷马克(1898一1970),奥地利的茨威格(1881一1942),苏联的高尔基、肖洛霍夫,美国的马克·吐温、德莱塞、海明威。这个传统在整个20世纪仍然是强大的。它一方面有着从严肃到通俗的大量作品,一方面也拥有着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包括知识阶层的大量读者。第一节综述但是同时,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这个强大传统的革命性反叛已经开始。这就是后来被称为"现代主义"的文学。有人把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时期;②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兴盛时期;③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期。20世纪60年代后期,与哲学界解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兴盛相应,文艺界"后现代主义"概念出现并逐渐流行,有人据此把50年代以后的文学称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第一节综述"后现代主义"概念是复杂、多样的,人们对它有各种理解和阐发。现在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后现代主义是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产物,是对二战后欧美文化现象的总体描述。它是多元的、探索的。第一节综述后现代主义在哲学和社会学领域的代表就是解构主义思想家:①米歇尔·福柯,著有《疯狂与非理性》(1961)、《词与物》(1966)《性史》(1976一1984)、《权力/知识》(1980)。②雅克·德里达,著有《写作和差异》(1961)《语言和现象》(1962)《哲学的边缘》(1972)等。③尤尔根·哈伯马斯(1929一,德国),著有《知识与人类旨趣》(1968)、《文化与批判》(1973)等。④托马斯·库恩(1922一1996),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著有《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必要的张力》(1977)等等。第一节综述它在美学和文艺理论界的代表:法国之罗兰·巴尔特(1915一1980),著有《写作的零度》、《符号学原理》、《S名》、《文本的快乐》;美国之伊哈布·哈桑,约翰·巴思,戴维·洛奇,弗里德里克·杰姆逊;英国之伊格尔顿;法国之克莉丝蒂娃;荷兰之佛克马等。它在文学上的代表:荒诞派戏剧,"新小说",黑色幽默小说,魔幻现实主义,结构现实主义。第一节综述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都以反叛传统为特征,但现代主义很大程度上还是在传统的范畴中反抗传统,如追求本质,探问历史,后现代主义则彻底瓦解了传统。它消解了传统的思维模式和艺术模式。解构性,是后现代主义文学不同于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标志。第一节综述1、消解深度传统文学在现象与本质、现在与历史、符号与意义之间建立起深度模式。人们在阅读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的作品时,总要思考作品所传达的诸如历史的必然、现实的问题、人生的意义之类。在现代主义文学中,深度模式并未消失。卡夫卡的"寓言"故事,福克纳骚动而混乱的世界,都引导读者利用"能指"理解"所指",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在后现代主义文学中,世界没有中心,没有意义(或意义在过程中不断变化、生成、消失,无定性),它在那里存在着,如此而已,不可解释也无需解释——深度模式消亡。第一节综述2、消解历史深度消失,意义不确定,历史(传统、连续性)使成为神话。世界和人都弥漫在“循环”中,断裂在"碎片"里。约翰·巴思、米兰·昆德拉、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等人的作品所以是拼贴画,像大拼盘,根本原因就在于传统历史意识的消失。3、消解主体没有意义,没有历史,主体(人)被抛在空中,轻如鸿毛。人的优越感和人的主体中心意识没有了存在的依据。第一节综述四、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本质特征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本质特征,一言以蔽之,就是全面的反传统。(一)思想方面其一,科学的发展,理性的启蒙一起打击了宗教神学,确定了人的崇高,弘扬了人道主义。但人们发现,当理性的权威代替了上帝的权威,当把科学理性推到至上时,自由便被扼杀了。人是理性的动物变成了人是理性的奴隶。现代社会使人感到了理性的全部压力。第一节综述20世纪欧美人文主义思潮(生命哲学、精神分析学、存在主义等)都具有非理性甚至反理性的倾向。他们不是要否定理性本身,而是指出理性与感性没有一致,没有和谐,强调人的本能、欲念、直觉。艺术家则在其作品中试图建构一种全新的人道主义(全面肯定人的本能、感性),有的则走向对人的理性、人的尊严的怀疑和否定。第一节综述其二,欧美有个人主义的传统。从古代希腊之人本主义到文艺复兴之人本主义,从文艺复兴到现在的数世纪的历史,是一个"个体化"的历程。人一步步从自然,从部落,从奴隶主、封建主,从教会、宗教中解脱出来,到了现代,似乎获得了个性的独立,获得了自由。然而现代社会没有使人自由,没有使个性的潜能充分发展,没有使人格健康、全面地发展。因此,反社会,就是要弘扬真正的个性主义,要抗议,要表现社会与个人的异化,以及个人与个人的异化、个人与自我的异化。第一节综述其三,传统理性主义坚信有一个终极目标,指引着人类历史,同时也指引着人的文艺创作。文学应该标明善恶,探求本质和意义。但现代主义尤其是后现代主义作家拒绝承认人类世界有现成的意义。作家们宣扬人生无意义,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但他们却进行创作。创作的意义何在?对许多作家而言,意义就在创作本身。总之,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反传统,在思想上表现为对世界、对生命的重新认识和清醒感受。这种认识和感受具有强烈的非理性色彩、反社会倾向、强烈的危机意识,具有对传统文化、理念的强烈的批判性、否定性。第一节综述

(二)艺术方面1、文艺观的改变传统文艺观的一致根本在于都强调"再现",建立在古希腊"模仿说"基础上。柏拉图认为,理念决定物质世界的一切事物(现实),现实是对理念的模仿;文艺是对现实的模仿,乃"模仿的模仿"和"影子的影子",故不真实。亚里士多德也认为文艺是对现实的模仿,只是这模仿不是消极的抄袭,而具创造性(想像),故文艺是真实的。第一节综述由于哲学、社会学发展的影响,20世纪欧美文坛反对传统的"模仿说"和"反映论",在文艺观上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这种转变在两个方向上体现出来。一是由向外(对外部世界的观察、摹写)转而向内(对心理世界的描述、显示);二是由强调文学的外部功能转而关注文本本身。那么,究竟如何用有形的语言显示无形的真实?如何在有限的、看上去是按顺序(章节、页码)排列的时空中表述无限的、杂乱的、盲目的主观感受?显然传统的方法已不能解决问题。于是许多作家寻求新的途径,开始大胆尝试。第一节综述2、表现形式的创新表现形式的创新在诗歌、戏剧、小说中,在各个国家、不同时期有各种不同的表现,但以下两点带有根本性和普遍性。

1)意识流威廉·詹姆斯(1842一1910)在其《心理学原理》中说:"意识并不是片断的衔接,而是流动的。用一条‘河’或者是一股流水的比喻来表达它最自然的了……就把它叫做思想流、意识流,或者是主观生活之流吧。"第一节综述意识流在文学中,带来语言上的变异。跨度大,跳跃性强;不使用标点符号(使用标点是为了停顿、换气,而心理活动不需要);使用不规范的句子、不完整的句子甚至不完整的词,以显示意识之流动,之漂浮不定,之或急或慢或跳或停。意识流作为技巧常采用内心独白和感官印象。传统文学中写心理可谓内心分析,是理性控制下的一种叙述体,在一定时空中按因果关系顺序展开。第一节综述内心独白则是一种纯粹的人物话语。它有两个基本前提:①不是叙述的。包括其一,不是“他想”或“他思忖”等动词引导的人物的直接话语(这在内心分析中常出现);其二,不是承担了叙述者功能的人物的话语。②不是有声的,即没有听话着。感官印象仅与意识的一小部分有关,只受瞬息即逝的印象的约束,接近于完全无意识,因此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常使用破折号、删节号、大写字母、斜体字、新造词语、拟声词、不正常的句式等手段,接近于机械的书写。有学者认为《尤利西斯》中描写海妖的那一段就是运用感官印象最成功的典范。第一节综述意识流也是结构上的,即整部作品以人物意识的流动构成框架。如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以主人公的回忆来结构作品。作品没有情节,构成作品结构布局的是主人公意识的流程。再如福克纳的《喧嚣与骚动》,前3部分以3个人物的内心独白构成。这使得小说不再是情节性结构,而是展示性、象征化的结构。因此,意识流不只是一种技巧,而是一种文体、一种风格、一种内容要素和结构要素。第一节综述2)同时性科学理性只承认时间与空间的客观性、物理性,时间之一维与空间之三维构成传统的四维时空观。受这种时空观限制,传统文学把人生、把社会按先过去后现在再未来的顺序安排,按先因后果来理解。新的时空观以柏格森为代表,他认为时间与空间不是客观事物的存在形式而是人的主观的先验的心理结构。第一节综述他提出"绵延"概念,以"我是一个绵延存在的东西"代替笛卡儿"我是一个思想的东西"。这个"绵延存在"融过去、现在、未来于一体,不能切分成片断,每一时空部蕴涵过去与未来、微尘与宇宙。它是互相交融反复循环的而不是单向的。因此,生活不能作为一种"历时性"的过程加以把握而应作为一种"共时性"的横断面加以描绘。新的时空观在文学中产生了"同时性"的结构安排与语言描述。而“同时性”导致了传统"时间概念"和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情节"的淡化甚至消失。第一节综述"同时性"的运用,在结构上,表现为按人物的内心活动而非按时序组织结构,以人物的联想、回忆、印象等来体现时空概念,从而导致时空错置。在叙述上表现为从一个角度同时描述几个场面或从多种角度描述同一场面(事件)。因此,作品中、场景、时间、事件、人物迅速转换,时前时后,时断时续,时分时合。第一节综述多角度叙述,常分几种情况:①叙述采取几种人称(第一、第二、第三人称)并用的形式,但总是根据同一人物对事件的观察,写同一人物的内在感受,如卡夫卡的《城堡》先用第一人称,后用第三人称,但都是写K。②分别描述几个人物共同看、共同感同一事件,即同一事件被多次描述,称之为"立体观察"。如福克纳的《喧嚣与骚动》前3部分里3个人物(班吉、昆丁、杰生)各自从自己的主观角度对同一事情(康普生家的痛苦、堕落)做出自己的感应;第4部分从客观上对前3部分作了总结式叙述。作品把同一个事情从4个不同角度讲了4遍。第一节综述总结: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学,尽管无法否认与传统的联系,但无疑是对传统艺术的激烈反叛,全面革命。正是在传统文学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对立中,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和区别两者的本质特征。在认识论上,前者遵循的是建立在模仿说基础上的反映论;后者则是在现代哲学、心理学影响下形成的"表现说"。在价值论上,前者强调文学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后者则强调价值的多元、不确定,强调语言的本体论意义。在表现形态上,前者是在情节性结构中塑造性格,从因事写人发展到因人写事;后者则是在展示性结构、象征化体系中寻求真实,表达感受与情绪。第一节综述五、流派与代表(一)意象派(后期象征主义)1886年9月15日,年轻诗人让·莫雷亚斯(1856一1910)在巴黎《费加罗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名《象征主义宣言》,首先使用了"象征主义"一词,主张用这个词称呼早已开始的、反传统的诗歌运动,并阐述了象征主义的基本原则。美国的爱德加·爱伦·坡(1809一1849)、法国的查理·波德莱尔(1821一1867)被视为象征主义的先驱;法国的保尔·魏尔伦(1844一1896)、阿瑟·兰波(1854一1891)、史推方·马拉美(1842一1898)则是象征主义的杰出代表。第一节综述象征主义文学反对浪漫主义式的直抒胸怀,反对现实主义式的陈述、描写,而主张以象征暗示要表达的东西。象征主义认为诗人处于宇宙的中心,诗人赋予世界以意义(精神创造世界),因此,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之间存在着一种深刻的统一性,一切都是互相应和、可以转换的;世界就是一座"象征的森林",万事万物互为象征、互为感应,因此诗人不是创造象征而是去发现、感知象征。第一节综述象征主义诗人在诗中表现万物的互通,表现视觉、听觉、味觉等多种感觉的互通。波德莱尔的《交感》和兰波的《元音》两首诗很有代表性:从声音中看到颜色,从颜色中嗅到香味,从香味中听到声音;给声音着色,使颜色带声,所谓"有色听觉"(colourhearing)。意象派被看做是后期的象征主义,但不少意象派诗人坚决反对把他们看做是象征主义的。意象派与象征主义有联系,又有本质不同。第一节综述英国诗人、美学家T.S.休姆和弗林特在1909年3月组织了一个团体(当时末命名,被后人称作"意象主义者的团体")。何谓"意象主义”?弗林特在其《意象主义》中定了三条规则:①直接处理无论主观的或客观的"事物";②绝对不用任何无益于表现的词;③至于节奏,用音乐性短句的反复演奏,而不是用节拍器反复演奏来进行创作。庞德的"几不"包括:"不用多余的词,不用那种不能揭示什么的形容词……";"不赞成抽象……";"不用装饰,甚至不用好的装饰……";"不把你的材料剁成零碎的肢体,不让每一行诗句结尾时突然停住,接着猛一抖动地开始第二行……"。庞德给"意象"下的定义是:"在一刹那的时间里表现出一个理智和情感的复合物的东西。"在后来的文章中,庞德又解释到:"那一刹——那一刹中一件外向的和客体的事物使自己改观了。突变入一件内向和主观的事物。"他认为这一刹不是理性发现的,反而能感动理性。这一刹,意象的产生靠直觉和创造性的艺术联想力。第一节综述综上,意象派强调"意象",意象是中心,要求语言简短、直接、具体,没有叙述,没有描绘,而直接呈现某种意象,唤起形象。因此,常采用"意象叠加"(意象不加评论地、直接地放在一起)。如庞德的《地铁车站》(InAStationoftheMetro):人群中这些脸庞的隐现;Theapparitionofthesefacesinthecrowd;湿渡渡黑幽幽树枝上的花瓣。Petalsonawet,blackbough.第一节综述象征主义与意象主义区别何在?在象征主义里,象征的事物之间是一种一一对应的明确关系,这就有一个理性的背景;而意象主义的意象传达的是非理性的直觉的神秘世界,意义是多层的、变化的。除以上提到的诗人,20年代最活跃的两位诗人一一瓦雷里和T.S.艾略特,被看做是意象派两个重要代表。第一节综述法国诗人保尔·瓦富里(1871一1945),1920年发表代表作《海滨墓园》,名声大噪。这首长诗共计24节,先写太阳与大海,接着写大自然使诗人感到的生命之短促多变,然后由墓园转而写死,写死的变化,死后一切皆空,最后再写太阳和大海。

T.S.艾略特(1888一1965)1922年他的长诗《荒原》在文艺杂志《标准》上连载,该诗震动文坛并给他带来国际声望。长篇组诗《四个四重奏》(1936一1943)被看做是他后期的代表作。第一节综述意象派诗人的主张与他们诗作之间有距离;他们的主张常常自相矛盾;作为团体,意象派也已在1917年告一终结。但是意象派的意义是深远的。其一,正如T.S.艾略特在《美国文学和美国语言》的演说(1953)中所说:“出发点,即人们通常地、便利地认作现代诗歌的起点,是1910年左右伦敦的一个名为‘意象主义者的团体'。”其二,意象派对诗歌、对世界的认识及其语言表现影响至今。惠特曼只是消灭了传统的诗歌的格律,意象派则真正把诗歌带人现代。第一节综述(二)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

表现主义最初指美术流派。此术语最早出现于1901年:茹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在巴黎举行画展,共展8幅作品,总题《表现主义》。1917年12月,德国的埃德施密特发表了题为《论文学创作中的表现主义》的演讲,论述了表现主义与自然主义、印象主义、未来主义的区别。埃德施密特论及的表现主义的美学原则为:其一,要改变关于现实的观念。真的现实是我们创造出来,挖掘出来的,不要满足于人们信奉的、标示出来的事实。其二,要表现经久不衰的激情。其三,艺术以呈现本质和表达主题为前提。其四,打破形式上的法则。第一节综述在文学理论和批评史上,表现主义一词指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和英国美学家科林伍德为代表的以艺术为表现的理论。表现主义在诗歌方面的代表人物是奥地利的格奥尔格·特拉克尔(1887一1914)、弗朗茨·韦尔弗;德国的格奥尔格·海姆(]887一1912)、高特弗里德·贝恩(1886一1956)。第一节综述表现主义在戏剧方面的代表有:瑞典作家斯特林堡(1849一1912),被视为表现主义戏剧前驱;德国戏剧家恩斯特·托勒(1893一1939),代表作《转变》,19l8在柏林上演;德国的格奥尔格·凯撒(1878一1945),他是创作了70多个剧本的多产作家,著名的有《犹太寡妇》(1911)、《加来的市民》(1914)等。20世纪2年代初,德国表现主义戏剧传播到美国,产生了以尤金·奥尼尔(1888一1953)为代表的美国表现主义戏剧家。表现主义在小说方面的主要代表是奥地利的弗兰兹·卡夫卡(1883一1924),代表作品为《城堡》、《审判》、《变形记》、《饥饿艺术家》等。第一节综述表现主义文学反对传统。从文艺观上看,表现主义反对以文学作为对现实的反映,主张舍弃客观外在表象,直接表现本质。而要表现的本质,是直觉的东西,是创作者对生活的体验、感受。从内容上看,表现主义文学全面抨击传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凯撒在其《犹太寡妇》中引用尼采的话作为题词:"啊,朋友们,起来砸碎那传统的旧道德、旧思想吧!"(《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表现主义文学表现世界的喧嚣、邪恶,生活的混乱、空虚,社会对人的压抑、扭曲。第一节综述在艺术上,表现主义倡导新的表现手法,反对形象的清晰性、明确性、具体性,而追求夸张、变形、模糊,追求奇异和梦呓般的混乱,将事物的本来的形象打碎,重新组合。在剧中常常是疯子般的动作,梦呓般的对语,莫名其妙的嗥叫,令人费解的情节。在小说中,大段的内心独白,语言或极为简短,"电报式";或冗长繁复,"梦呓式"。情节淡化为一两个,甚至浓缩为一股情绪;事件背景抽象化,没有具体时间、地点;人物形象抽象化,没有具体年龄、身份、姓名、性格特征。第一节综述卡夫卡的两部长篇小说《审判》和《城堡》的主人公都叫K。所以如此,是因事件发生在何地何时何人身上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感受、体验,而感受不是现象而是本质,故具有普遍意义。K在城堡外的荒诞经历,表现着人生的荒诞;萨姆沙变为甲虫是人的非人化的象征。第一节综述"现代主义"是个历史概念,"表现主义"可谓是个艺术的或曰诗学的概念。所有现代主义流派都同表现主义那样:①追求表现本质而非现象。②追求表现内心而非外界。③由前两者带来的新的形式:结构上的时空错置,视角转换,场景转换;人物的漫画化、类型化;语言的变异(语法、语义)。第一节综述(三)未来主义(Futurism)发源于意大利,后影响涉及俄、法、英、德等诸国,盛行于20世纪初。意大利诗人和理论家菲利波·托马索·马里奈蒂(1876一1944)是未来主义的创始人和积极倡导者。未来主义在马里奈蒂这里表现出反传统、全面否定过去的强烈倾向。认为过去的文化遗产与新的时代完全不相容,只能阻碍人们的创造力量。未来主义面向未来,崇尚创造,崇尚运动。作为文学,要表现运动中的人和物,体现运动感和力感,因为速度、力就是美。第一节综述基于对过去的蔑视,对现在生活沉闷、乏味的厌恶,基于对速度、运动、力、创新的崇拜,未来主义者美化战争,支持战争,亲自参加战争。未来主义在俄国一开始就分为"自我未来主义"和"立体未来主义"两大翼。"自我未来主义"的代表是谢维里亚宁(1887一1941),他在1911年发表《自我未来主义序幕》。"立体未来主义"的代表是布尔柳克(1882一1967)和马雅可夫斯基(1893一1930),他们在1912年出版了诗集《给社会趣味一记耳光》,其中包括他们的宣言。第一节综述俄国未来主义在否定过去,崇尚创新、速度、运动、力等方面与意大利未来主义相同。他们宣称要把普希金、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从"现代生活的轮船上扔出去",把自己视为"未来的"文学艺术的代表。马雅可夫斯基在长诗《战争与世界》(1915一1916)中说:"每个青年都有马里奈蒂的火药。"马雅可夫斯基迷恋未来主义,同时向往社会主义,1908年加入布尔什维克党。他力图把未来主义与布尔什维克革命结合起来,"用未来主义的一切手段来表现整个巨大的社会题材"。第一节综述未来主义在法国的代表是阿波利奈尔(1880一1918)。未来主义在艺术上的共同点就是对传统艺术形式的彻底否定而追求全新的艺术形式。提倡无线索的想像和不连续的"自山不羁的字句";用拟声、数字符号、乐谱,取消标点;用多种套色、不同的字体;用高低不一、忽起忽落的字行(楼梯式,阿波利奈尔首创)追求视觉效果。第一节综述在戏剧方面,未来主义主张打破传统戏剧的一切形式,而在装置、布景、化妆上任意设计;打破演员和观众的界限;演员可以故意制造混乱,可以向观众泼水,撒胡椒粉等。他们主张写惊愕剧和综合剧。惊愕剧追求狂乱,使人惊愕。未来主义的出发点是对传统、对无力的现实的激烈反抗,表现出激烈的叛逆色彩,无论在思想上、艺术上,还是作为一种生活态度。第一节综述(四)意识流小说指20世纪二三十年代盛行于英法美的一种小说。它既无什么组织,也未发表什么宣言,只是这时期出现了一批小说家和他们基于"意识是流动的"的认识而创造的一批小说。第一节综述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1871一1922),他的长篇巨著(7部15卷)《追忆逝水年华》,自1909年写起,至死未完成。这部300多万字的巨著以主人公回忆的方式表现主人公复杂的内心世界。除第一部中有关斯万的恋爱故事采用第三人称外,其余皆用第一人称,"我"的回忆、意识贯穿全书。时间,对时间的独特理解是这部小说的关键所在。作者显然接受了柏格森关于时间的理论,把各个时间范畴熔为"绵延"之一体。在这个绵延体中,作者说出他的想法、感受,说出他的一切。第一节综述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1882一1941),1916年出版长篇小说《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1916)。1922年出版长篇小说《尤利西斯》,这部100多万字的长篇,人物只有3个,时间从1904年6月16日晨8点到次日凌晨2:40分。作者运用大量的内心独白写了他们从晨到夜近19个小时瞬息万变、跳跃漂浮的内心活动,考察他们那些不受意志支配的感情冲动和本能欲望。小说戏仿荷马史诗《奥德修纪》。富有幻想、不成熟的艺术家,现代的特莱默克斯——斯蒂芬,寻求"精神上的父亲",找到平凡的市民,现代的尤利西斯——布鲁姆。布鲁姆之妻,现代的佩涅洛佩——莫莉,已没有了十年如一日的忠贞,但有着旺盛的精力和繁殖力。第一节综述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一1941),著有《雅可布的房间》(1922)、《达罗维夫人》(]925)、《到灯塔去》(1927)、《海浪》(1931)。她还有论文,倡导"意识流"。论文多收在题为《普通读者》的两本论文集(1925,1933)中。第一节综述美国的威廉·福克纳(1897一1962),一生写了18部长篇和75部中短篇小说,其中15部长篇和许多中短篇都是写南方生活的。故事都发生在他杜撰的约克纳帕塌法县(原是福克纳家乡附近一条小溪的名字)。这些作品各自成篇又互相关联,类似巴尔扎克之《人间喜剧》。1929年出版的他的《喧嚣与骚动》即是"约克纳帕塌法体系"中最优秀的一篇。小说分4部分,前3部分采用第一人称,分别由三子白痴班吉、长子昆丁、次子杰生的内心独白构成,第4部分为第三人称叙述。第一节综述整个故事内容(圣诞节,班吉生日,凯蒂婚礼,昆丁自杀,祖母、父亲之死)在第一段里就全部交待了,但只有读完了整部小说才能弄懂故事的意义。这是典型的福克纳手法。福克纳在《喧嚣与骚动》、《在我弥留之际》、《押沙龙,押沙龙》及其他作品里都使用了这种结构方式。它要求读者在听完叙述者从几个角度讲述的同一个故事后再来领会故事的真谛。第一节综述多元性是意识流小说和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许多作品的共同特征。而这种多元性不是首先来源于读者(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而存在于作品本身。在福克纳的小说中,几个叙述者叙述同一事件而叙述的互相矛盾冲突是小说多元性的根源。小说提供这样的那样的甚至是矛盾的信息,不断地对试图得到确定的、终极意义的努力加以破坏。第一节综述(五)超现实主义(Lesurréalisme)

超现实主义产于法国,20世纪50年代以前颇为盛行。超现实主义涉及绘画、雕塑、电影、音乐、文学等诸领域。其前身是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一词最早见于法国作家阿波利奈尔写于1917年的剧本《蒂蕾齐娅的乳房》。1920年,安德列·布勒东(1896一1966)和菲利普·苏波(1897一1990)共同发表第一篇超现实主义作品《磁场》。1924年发表了由布勒东起草的《超现实主义宣言》(第一个宣言)。建立了超现实主义机构,名为"超现实主义研究室",办了机关刊物。第一节综述布勒东在1924年第一篇宣言中给超现实主义下的定义是:

超现实主义,阳性名词。纯粹的无意识的精神活动。人们通过它,用口头、书面或其他方式来表达思想的真正作用。它是思想的笔录,不受理性的任何控制,没有任何美学或道德的偏见。第一节综述超现实主义建立在对于一向被忽略的某种联想形式的超现实的信仰上,建筑在对于梦幻的无限力量的信仰上,和对于为思想而思想的作用的信仰上。超现实主义由于推崇弗洛伊德,因而极力强调梦幻,强调下意识。第一节综述在超现实主义者看来,"真实"不是外在现实,也不是心灵,而是"第三种"东西,即"超现实"。它既是客观又是主观,既是现实又是梦幻,超两者之上又包容两者而存在。超现实主义者像未来主义者一样,表现出极大的政治热情(布勒东、艾吕雅、阿拉贡都曾是法国共产党党员和领导人),宣传文艺为社会革命服务,但又强调艺术不应受思想、政治立场的支配,而应听命于作家的灵感、下意识。第一节综述在创作上,他们倡导"自动写作",即把下意识运用到写作中去,在动笔写作时只需把在脑子里自发涌现出来的东西快速地记录下来,词与词、句子与句子间的联系完全是偶然的。这样写出的东西即使梦呓似的混乱,难以看懂,但也有价值,因它摒弃了理性的支配,原原本本地记录了作者的内心活动。超现实主义追求新奇,在语言上表现为要打破传统的文学语言的常规,要把逻辑、语法扔到一边。因为,一方面语言之常规使语言失去活力,变得陈腐。另一方面,对下意识的自然流露的记录不能遵循与理性直接联系着的逻辑、语法。第一节综述(六)存在主义文学

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也是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让-保尔·萨特(!905一1980),其哲学著作有《存在与虚无》(1943)《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1946)、《辩证理性批判》(1960),文学著作有日记体小说《恶心》(1938),短篇小说《墙》(1939),三卷集长篇小说《自由之路》(1945一1949),剧本《苍蝇》(1943)、《禁闭》(1944)、《死无葬身之地》(1946)、《毕恭毕敬的妓女》(1946)、《脏手》(1948)、《魔鬼与上帝》(1951)。1964年,瑞典皇家学院决定授予萨特诺贝尔文学奖,萨特拒绝:"我一向拒绝一切来自官方的荣誉。"第一节综述阿尔伯特·加缪(1913一1960),著有哲学随笔《西西弗斯的神话》(1942),小说《局外人》(1942)、《鼠疫》(1947)、《堕落》(1956),剧本《戒严》(1948)、《正直的人们》(1949—1950)。1957年,加缪获诺贝尔文学奖。西蒙娜·德·波伏瓦(1908一1986),著有小说《女客》(1943)、《他人的血》(1945),论著《庇吕斯和西奈加斯》(1949)、《第二性》(1949)。第一节综述存在主义作家把他们的文学作品当成一种哲学范本,在他们看来,或许文学能更好地表达存在主义观念。因此,他们不像其他一些现代主义作家那样致力于艺术形式本身的大力试验、创新,他们的作品在结构、语言上基本是传统的。然而,建立在反对传统理性思维的存在主义哲学基础上的存在主义文学与以理性主义为基础的传统文学,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形式上有所不同:第一节综述其一,传统文学中故事受因果关系支配,构成情节的基础;同样有故事,但由于存在主义强调荒谬、偶然,就不能不打破因果关系,如鼠疫如何发生(《鼠疫》),从何而来,不予交代,也无法交代。此乃恶之象征,荒谬之象征。其二,传统文学重视环境与人的有机联系,描写特定环境中的特定的人物,揭示性格、命运形成的社会、历史原因,或生理、遗传原因。但是,存在主义认为人的生存状态,人的孤独、痛苦、恶心、绝望等不是具体的、历史的,而是本质的、超越时空的。故存在主义文学不热衷于探索性格的形成,精神状态的客观背景,而是直接地、孤立地把人作为一种存在状态,把人的"处境"展现出来。第一节综述(七)荒诞派戏剧荒诞派是20世纪50年代初首先出现于法国而后风靡欧美的现代戏剧流派。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法国的尤金·尤奈斯库(1912一]994),作品《秃头歌女》(1950年首演)、《椅子》(1951)、《国王正在死去》(1963)。法国的塞缪尔·贝克特(1906一1989),作品有《等待戈多》(1952)、《啊,美好的日子》(1961)。1969年,贝克特获诺贝尔文学奖。贝克特的最后一部作品是不足2000个词的小说《不尽的骚动》,1989年3月出版,只印了200册。法国的阿达莫夫(1908一1970),作品《弹子球机器》(1955)。第一节综述英国的哈洛尔德·品特(1930一),作品《生日晚会》(1957)、《送菜升降机》(1957)、《情人》(1963)。美国的爱德华·阿尔比(1928一),作品《美国之梦》L1960)、《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1962)。荒诞派戏剧起初遭到人们的鄙视和嘲弄,常因观众太少而无法开演。1953年《等待戈多》上演成功,从此荒诞派戏剧受到重视。50年代后期影响迅速扩大,风靡欧美。第一节综述起初,人们称这个流派为"先锋派"或"反戏剧派";1961年英国戏剧理论家马丁·艾斯林出版《荒诞派戏剧》一书,研究贝克特、尤奈斯库、阿达莫夫、热奈的戏剧,"荒诞派戏剧"(theatreoftheabsurd)之名被广为采用。荒诞派戏剧的基本主题就是世界的荒诞性。荒诞派戏剧作为一个流派,其突出特征在其戏剧形式的独特新奇。第一节综述荒诞派戏剧中,结构,支离破碎,杂乱无序;情节,似有似无,荒唐可笑,无关紧要;人物,毫无个性,酷似木偶;语言,啰里啰唆,毫无条理,言不及义,答非所问。整个戏剧似乎不知所云,毫无意义。1958年,美国上演《等待戈多》,导演问作者"戈多"到底意味着什么,贝克特回答:"我要是知道,早说出来了。"荒诞派戏剧看上去没有主题,没有意义,没有条理,不可理喻,而这正是作者们要表达的:生活、世界的没有意义,不可理喻。在荒诞派戏剧这里,内容完全溶化为形式了。第一节综述(八)"新小说"20世纪50年代的法国文坛,戏剧界以"荒诞派"风行,小说界则崛起"新小说"。

1950年,法国女作家娜塔丽·萨洛特(1902一)出版了一部叫《怀疑的时代》的论文集,被视作"新小说"的宣言书。1956年他发表论文《未来小说之路》,系统地提出了他关于小说的新观点。1957年,评论家米尔·昂里欧(1889一1961)在《世界报》上发表文章,第一次使用"新小说"(nouveauroman)这一概念。第一节综述1970年和1971年法国文学界两次召开国际讨论会,对"新小说"20年来的理论和实践进行回顾和探讨。一般认为"新小说"的代表有:阿兰·罗布-格里耶;娜塔丽·萨洛特,著有《金果》(1963)、《生死之间》(1968)、《童年》(1983)等;克劳德·西蒙(t913一)著有《弗兰德公路》(1960)、《三折画》(1973)、《农事诗》(1981)等;米歇尔·布托尔(1926一),著有《变》(1957)、《度》(1960)等。第一节综述

"新小说"作家之间,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创作实践上都有很大不同,但他们有两点一致:

其一,强调必须创作不同于传统小说的新小说。萨洛特说:那种讲叙一个故事,通过描绘人物的言行、着装等塑造"栩栩如生"的典型人物的小说已经过时,读者不再轻易地相信小说人物,怀疑他的真实性,这是个怀疑的时代。要寻求独特的创作途径和表现方式,现代小说应把不属于自己范围的东西让给其他艺术。第一节综述其二,反对小说的思想性、倾向性。他们对传统小说的倾向性、对存在主义"介入文学"的主张表示反对。他们认为,小说的存在价值,不在它的社会意义,而在它自身。因此,他们主张“回到文学本身”。基于以上两点,新小说对小说的思想意义、社会意义等没有兴趣,而致力于技巧和表现手法。因此,新小说之新,就在于以新的形式写小说。新的形式各个作家各有不同。相对传统小说,主要体现为:时空错置;人物情节淡化甚至彻底消失;以"同时性"取代时间性;语言变异。第一节综述(九)黑色幽默最早使用这个词的是法国超现实主义者。1937年,布勒东和艾吕雅合写一部论著,题为《黑色幽默》(HumorNoir),1940年他俩合编一部《黑色幽默文选》,1950年布勒东又编了一部《黑色幽默选》。这时,这个词还尚未广为人知。1965年3月,美国作家布鲁斯·杰伊·弗里德曼收集了11名美国当代重要作家和一名法国作家的作品的片断,集成一个集子。他认为"黑色幽默"是这些颇不相同的作品的共同的东西,故把此集定名为《黑色幽默》。于是。"黑色幽默"在美国流行开来。第一节综述作家、评论家们对"黑色幽默"的理解和看法有所不同。有人把它看做是一种风格,有人则把它看做是一种特定流派。一般公认的"黑色幽默"作家有:约瑟夫·海勒(1923一),作有《第二十二条军规》(1961)等;小库尔特·冯尼格特(1922一)著有《黑夜母亲》(]961)、《第五号屠场》(1969)等;托马斯·品钦(1937一)著有《万有引力之虹》(1973)。第一节综述何为"黑色幽默”?通常传统意义上的幽默是运用双关、移植、颠倒等修辞手法,在笑中或揭示生活的不达情理、可笑,或表达某种情趣。这种幽默是善意的、温和的、明快的,笑声的发出者充满优越感。黑色幽默是一种视生活为痛苦不幸、毫无希望而又无可奈何只有嘲笑以为解脱的幽默。这里的笑毫无优越感,而只显示出人的无能为力,只能耸耸肩,一笑了之。这里的笑是一个人在绞刑架上绝望的冷笑,用冯尼格特的话说,人们在笑声中找到的是"暂时缓和存在的痛苦的痛药"。第一节综述无疑,黑色幽默不仅标志着某种写作风格,更重要的是,它渗透着一种对生活、人生的看法和情绪。"黑色幽默"显然受到存在主义的极大影响,以"世界是荒谬的"、世界无序、无意义为认识的基本前提。在黑色幽默作家看来,人类境况的荒诞可以看做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因此,当这些小说家把现代生存状况的阴郁黯淡予以突出表现时,他们寻求的反应既非不以苦乐为意的顺从,亦非加缪式的轻蔑,而是笑声。

"黑色幽默"小说艺术的上特点:①常选择似有似无、似真似假的事件。②结构上有意打破时序,时空混乱、含糊、错置。③常用极度扭曲、变形的夸张,奇特、反常的比喻,滑稽的颠倒,重复而无实意的对话。第二节美国小说创作一、社会背景

20世纪尤其是二战以后的美国,有几件事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影响着文学的创作:战争、黑人民权运动、女权运动、青年反文化运动。二、小说的类型(一)从内容上看美国20世纪小说可分为青年反文化小说、战争小说、黑人小说、妇女小说等。第二节美国小说创作从内容上看,美国20世纪小说的一个最突出特征,也可说是美国20世纪小说的一个总体主题,是对人的生存状况(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命运的本质、生存的意义的探索。所以如此,有三方面的原因:①文学的传统,爱伦·坡,霍桑,梅尔维尔等形成的传统。②美国社会的发展变化。③存在主义哲学的流行。第二节美国小说创作(二)从作法上看美国20世纪小说大致可分为两类:传统的和反传统的。海明威、菲茨杰拉德、斯坦贝克、塞林格、约翰·契弗、厄普代克,以及大量黑人小说、妇女小说,都采用传统的手法,注重故事的讲述和人物的塑造。所谓反传统的,主要以"黑色幽默"为代表,代表作家如冯尼格特、约瑟夫·海勒、托马斯·品钦等。数量虽不多,但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第二节美国小说创作三、重要作家与作品(一)20世纪初期的美国小说美国的小说家,在19世纪前半期,有欧文、库柏、爱伦·坡、梅尔维尔、霍桑,后半期有马克·吐温、欧·亨利、德莱塞、杰克·伦敦等。刘易斯20年代红极一时,193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是美国作家中第一位获此殊荣者。30年代后,刘易斯的创作逐渐不被人注意。尽管他一生写了20多部长篇小说,但以《大街》和《巴比特》最为成功。第二节美国小说创作(二)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多产期

20世纪20年代中期(1925年)开始,到30年代,是美国小说的多产期。有海明威、菲茨杰拉德、斯坦贝克、福克纳、帕索斯等等。海明威无疑是美国文坛的一颗巨星,中外任何一本谈论美国文学的著作都给海明威以足够的重视。1922年开始写作,他曾写过诗歌、剧本,但以小说著称。1954年,他获诺贝尔文学奖。第二节美国小说创作战争是海明威多部重要小说的共同主题,如1926年的《太阳照样升起》、1929年的《永别了,武器》、1940年的《丧钟为谁而鸣》。《太阳照样升起》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表现了曾抱着英雄气概积极参加战争的一代青年,战后流落欧洲,生活无着,而感到幻灭与迷惘。

《丧钟为谁而鸣》一反海明威对战争的厌恶态度。《丧钟为谁而鸣》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写一个支持西班牙共和政府的美国人乔顿奉命炸桥,负伤而死。乔顿临死前回顾一生,觉得自己为反法西斯而牺牲是值得的、光荣的。第二节美国小说创作1932年,他发表了写西班牙斗牛的《死在午后》,其中他总结了他的创作经验,提出冰山的比喻。"这就是所谓"冰山原则"。海明威的作品文体简约含蓄,语言是所谓"电报式"而内涵丰富。1936年,海明威发表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以其意识流手法的成功运用而著称。1952年,海明威发表了他的著名中篇小说《老人与海》。桑拉亚哥老头是海明威笔下"硬汉形象"的又一范例,他自强自尊,失败而不屈服:"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海明威的创作坚持两个原则:硬汉形象与冰山原则;主要有三个意象:爱情、战争、死亡;表达了两个主题:创伤(战争)与孤独。第二节美国小说创作(三)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高潮期

20世纪40年代美国小说创作不景气,自50年代开始进人高潮,大量的作家、大量的作品,风格各异,流派纷呈。首先,J·D·塞林格(1919一)以其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1951)打破了小说创作的沉寂。塞林格笔下的肯定式人物都是儿童或青少年。他们不是英雄,但都有一颗真诚的心。作者从儿童的眼光出发,指出世人都陷入虚伪而不能自拔,表达了对纯朴自然的向往。第二节美国小说创作索尔·贝娄(1915一2005)是当代著名小说家,人们常把他看做是"犹太小说"的主要代表。他的小说写犹太人的生活,但不仅是探索犹太人问题,而是更广泛地探索人生、社会。他于1953年发表《奥吉·玛堪历险记》一举成名。1958年,他发表《雨王汉德森》,写一个怪僻的亿万富翁在非洲的经历,表达了对人生真谛的追求。197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第二节美国小说创作(四)战争题材小说战争是20世纪美国小说的一个重要题材和主题。传统型的,比较有代表和影响的,如赫尔曼·沃克的姐妹篇《战争风云》(1973)和《战争与回忆》(1978)。海勒和其《第二十二条军规》是"黑色幽默"的典型代表。第二节美国小说创作海勒是犹太人,二战中参加美国空军,在欧洲前线打仗。《第二十二条军规》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它用完全不同于传统的结构方式,以战争为背景,以尤索林为中心人物,表达了"人生荒谬"这一沉重主题。小说以战争为背景,但战争在这里是战后当代生活混乱、反常的集中表现,世界之荒谬的极端形式。在欧洲前线,没有什么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人人怕死,人人思归。长官只想拿士兵的尸体铺就他们升级的道路。第二节美国小说创作尤索林意识到这是一个人人都病了的、地狱般的世界,它好坏无辨,不可理喻。尤索林认识到根本就没有一个具体的第二十二条军规这样一个条文存在,只是每个人都相信它存在。它的确存在,无形地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捉弄着每个人。这是存在的逻辑、生活的诡计(Catch),是世界荒谬的象征。尤索林对生活有清醒的认识,被周围的人看做疯子,而在尤索林看来,他周围的人都是疯子。第二节美国小说创作也许是为了更真实地表现这个疯狂混乱的世界,作者打破了传统小说的时空限制,以尤索林的思考、回忆、下意识联想为中心,事件——住院、罗马度假、战斗等,按这个中心的需要或者说随着这个中心的活动而逐渐地、时断时续地展开。所以说,小说表面上的混乱无序(时间前后错置,事件不完整,死人再现等)没有使小说真的支离破碎,却更好地渲染了小说的主题——人生荒谬。第二节美国小说创作(五)黑人文学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黑人民权运动的发展,黑人民族意识不断觉醒,黑人文学也不断成熟和繁荣。在美国20世纪小说中,第一部具有世界影响的黑人小说是理查德·赖特的《土生子》(1940)。小说表现了生活在城市的黑人的艰难困苦,表现了他们对白人社会的愤怒和仇恨,并预示这种仇恨会化为斗争。第二节美国小说创作50年代以来,代表性的作家有埃利森、鲍德温、黑利、沃克等。拉尔夫·埃利森(1914一1994),他的《看不见的人》(1952)一发表,受到白人和黑人的共同欢迎和称赞。在]965年由美国200名作家和评论家参加的一次民意测验中,该书被评为自1945年至1965年20年间美国出版的所有小说中"最杰出的、独树一帜的著作"。第二节美国小说创作《看不见的人》所以受到如此高的赞扬,从创作上看,作者做了大胆尝试,以多种手法结构他的小说,如:对黑人语言、黑人幽默的运用;意识流手法的运用;大量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人物心理、精神状态的刻画(混乱、病态而又清醒);通过引用民歌、爵士乐等加强小说的乐感和节奏感。第二节美国小说创作从内容上看,该小说不同于前面赖特及后面其他黑人的小说。赖特和后来鲍德温等人的小说,因表现了强烈的对白人的仇视,过激的政治观点和浓烈的火药味而被称为"抗议小说"。《看不见的人》也表现了美国的种族歧视并指出它的不公平,但埃利森认为,小说表现的首先是社会中的人。然后才是社会中的黑人。第二节美国小说创作埃利森之后,著名的黑人作家是詹姆斯·鲍德温(1924一1987),著有小说、剧本、散文。他的散文充满激清,铿锵雄辩。散文集有《土生子札记》(1955)、《下一次将是烈火》(1963)、《魔鬼找到工作》(1976)等。他看到了黑人受到深重的歧视和压迫,种族问题是美国的严重问题,他同时认为,这一严重问题的造成,白人有责任,黑人也有责任。他表达了对白人社会的仇恨,预言了烈火将起,同时,他又反对暴力,主张白人、黑人互相谅解。不管怎样,有一点他是对的,他指出,白人同样是种族歧视的受害者,他们受了"白种人优越"这一谬论的毒害。第二节美国小说创作1979年,阿历克斯·黑利的小说《根》的出版,引起巨大轰动。小说从第一代被掠的冈比亚黑人青年写到他的第七代子孙即作者本人,描述了黑人的苦难与反抗,追溯美国黑人的历史,他们的"根"之所在——黑非洲。第二节美国小说创作另一位值得一提的黑人小说作家是女作家艾丽丝·沃克(1944一)。沃克写小说、诗歌,最著名的是1983年发表的长篇书信体小说《紫色》。写了白人对黑人的歧视与压迫,从而要求黑人的平等。同时写黑人社会内部男人对女人的虐待,要求男女的平等。小说格调凄婉、真实,优美如诗。第二节美国小说创作(六)妇女小说随着女权运动的开展,女性作家不断涌现并引起人们的关注。1984年,美国3种小说奖及传记奖的获得者全是女作家;黑人女小说家托妮·莫里森(1931一)于199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20世纪美国妇女小说的特点是:第一,倾间性强(要求男女平等);第二,自传性强;第三,篇幅一般不长。妇女小说一般文风细腻,真实感人,朴实无华,多用传统写实手法,故而很是流行。第二节美国小说创作乔伊斯·卡洛尔·奥茨(1938一)是妇女小说家的重要代表。她的小说创作大致可分为前后两期,以1971年为界。前期的小说有《人间乐园》(1967)、《他们》(1969)、《奇境》(1971),短篇小说集《爱的轮盘》(1970)等,基木采用传统的写实手法;后期的有长篇小说《任你摆布》(1973)、《刺客们》(1975)、《查尔德伍德》(1976)、《黎明女神的儿子》(1978)、《不神圣的爱情》(1979)、《贝尔弗勒》(1980)、《光明天使》(1981)、《布勒兹摩传奇》(1982)等,无论从形式上看("意识流"手法的大量运用,时空错置等),还是从内容上看(生活的贫乏与人格的分裂,生活的无意义与社会的无正义),都可谓是"黑色幽默"式的小说。第二节美国小说创作(七)厄普代克当代美国小说家中,还有一位特别值得提及的是约翰·厄普代克(1932一),他于1981年出版《兔子富了》(RabbitIsRich),此小说获1982年美国三大文学奖——普利策奖、美国图书奖和全国书评家协会奖,令人瞩目。此小说与他1960年出版的《兔子跑吧》(Rabbit,Run)和1971年出版的《兔子归来》(RabbitRedux)构成所谓的"兔子三部曲"。第二节美国小说创作厄普代克1990年出版了《兔子安息》(RabbitatRest),这是他兔子系列小说的第4部也是最后一部。此书获美国书评家协会1990年美国最佳图书的"最佳小说奖"和1991年度普利策奖。作者把视线对准家庭,对准平凡的日常生活,揭示日复一日的平庸生活对人的生命力的窒息。第二节美国小说创作厄普代克不是抽象地思考,而是通过对日常生活琐事的写实描述,如接送孩子、妻子分娩、死亡、性爱(小说中有大量性爱场面描写),来表达对人生的思索,对生活的探求。纵观百年来的美国小说,成就是巨大的,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半个世纪可谓新人辈出,新作不断,从而使得美国文学受到全世界的瞩目。第三节存在的勘探者一一米兰·昆德拉

昆德拉(MilanKundera)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可笑的爱情》,长篇小说《玩笑》(1967)、《生活在别处》(1973)、《为了告别的聚会》(1976)、《笑忘录》(1976)、《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1984)、《不朽》(1990)、《身份》(1998)。后两部用法语写成。昆德拉的作品语言生动而又凝练,结构巧妙而又严谨。其总体风格是,以一种轻浮、游戏、散漫的方式表达严肃、深沉的内容。他说:"把极为严肃的问题与极为轻浮的形式结合在一起,……一个轻浮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