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70/283前言本规程是依照焦化厂炼焦生产实际的具体要求进行改编。本规程改编的目的,要紧是完成对传统操作规程具体内容的修改,使之更适应炼焦的操作需要。要紧对整个操作规程结构进行调整,使之成为联系紧密并协调的规程。使操作规程内容更全面、更完善、更接近实际,以便操作人员能按此规程进行生产操作,并作为职工培训教材。本规程编制部门:炼焦作业区目录第一章工艺技术规程 6第一节工艺概述 6第二节焦炭的质量标准 6第三节原料煤及其质量指标 6第四节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6第五节工艺系统治理制度 6第六节焦炉热工制度规定 6第二章操作规程 6第一节值班长岗位规程 6一、岗位职责 6二、工作内容 6三、工作标准 6第二节维修工段长岗位规程 6一、岗位职责 6二、工作内容 6三、工作标准 6第三节热工工段长岗位规程 6一、岗位职责 6二、工作内容 6三、工作标准 6第四节调火工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6一、岗位职责 6二、技术规定 6三、一般操作 6四、专门操作 6五、设备维护保养 6六、安全操作规程 6第五节测温工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6一、岗位职责 6二、技术规定 6三、一般操作 6四、专门操作 6五、设备维护保养 6六、安全操作规程 6第六节交换机工作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6一、岗位职责 6二、技术规定 6三、一般操作 6四、专门操作 6五、设备技术参数 6六、设备维护保养 6七、安全操作规程 6第七节铁件工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6一、岗位职责 6二、技术规定 6三、一般操作 6四、专门操作 6五、设备技术参数 6六、设备维护保养 6七、安全操作规程 6第八节热修工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6一、岗位职责 6二、技术规定 6三、一般操作 6四、专门操作 6五、设备技术参数 6六、设备维护保养 6七、安全操作规程 6第九节炉门修理工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6一、岗位职责 6二、技术规定 6三、一般操作 6四、专门操作 6五、设备技术参数 6六、设备维护保养 6七、安全操作规程 6第十节推焦车司机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6一、岗位职责 6二、技术规定 6三、一般操作 6四、专门操作 6五、设备技术参数 6六、设备维护保养 6七、安全操作规程 6第十一节除尘拦焦车司机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6一、岗位职责 6二、技术规定 6三、一般操作 6四、专门操作 6五、设备技术参数 6六、设备维护保养 6七、安全操作规程 6第十二节熄焦车司机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6一、岗位职责 6二、技术规定 6三、一般操作 6四、专门操作 6六、设备维护保养 6七、安全操作规程 6第十三节导烟车司机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6一、岗位职责 6二、技术规定 6三、一般操作 6四、专门操作 6五、设备技术参数 6六、设备维护保养 6七、安全操作规程 6第十四节捣固机司机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6一、岗位职责 6二、技术规定 6三、一般操作 6四、专门操作 6五、设备技术参数 6六、设备维护保养 6七、安全操作规程 6第十五节侧装煤车司机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6一、岗位职责 6二、技术规定 6三、一般操作 6四、专门操作 6五、设备技术参数 6六、设备维护保养 6七、安全操作规程 6第十六节地面除尘工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6一、岗位职责 6二、技术规定 6三、一般操作 6四、专门操作 6五、设备技术参数 6六、设备维护保养 6七、安全操作规程 6第十七节炉顶工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6一、岗位职责 6二、技术规定 6三、一般操作 6四、专门操作 6五、安全操作规程 6第十八节炉前工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6一、岗位职责 6二、技术规定 6三、一般操作 6四、专门操作 6五、设备维护与保养 6六、安全操作规程 6第十九节上升管工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6一、岗位职责 6二、技术规定 6三、一般操作 6四、专门操作 6五、设备维护与保养 6六、安全操作规程 6第二十节粉焦抓斗工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6一、岗位职责 6二、技术规定 6三、一般操作 6四、专门操作: 6五、设备技术参数 6六、设备维护与保养 6七、安全操作规程 6第二十一节凉焦台放焦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6一、岗位职责 6二、技术规定 6三、一般操作 6四、专门操作 6五、设备技术参数 6六、设备维护保养 6七、安全操作规程 6第二十二节熄焦泵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6一、岗位职责 6二、技术规定 6三、一般操作 6四、设备技术参数 6五、设备维护保养 6六、安全操作规程 6第二十三节运焦皮带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6一、岗位职责 6二、技术规定 6三、一般操作 6四、专门操作 6五、设备技术参 6六、设备维护保养 6七、安全操作规程 6第二十四节振动筛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6一、岗位职责 6二、技术规定 6三、一般操作 6四、专门操作 6五、设备技术参数 6六、设备维护保养 6七、安全操作规程 6第二十五节维修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6一、岗位职责 6二、安全操作规程 6附图Ⅰ炼焦工艺流程图 6第一章工艺技术规程第一节工艺概述配合煤在炭化室内隔绝空气加热到1000±50℃,通过干燥、热解、熔融、粘结、固化、收缩等时期,最终形成焦炭,这一过程叫高温干馏1.高温炼焦最终的要紧产品是焦炭和荒煤气。2.要紧产品的用途:2.1焦炭可用于高炉冶炼、烧结、铸造、生产电石、造气及有色金属冶炼。2.2荒煤气经回收和精制得到各种芳香烃和杂环化合物,供合成纤维、染料、医药、涂料和国防等工业作原料。经净化后的煤气既是高热值燃料,又是合成氨、合成燃料和一系列有机合成工业的原料。第二节焦炭的质量标准冶金焦炭的质量标准(GB/T1996-2003)≥40≥2525~40灰份Ad%Ⅰ≤12.00Ⅱ12.01~13.50Ⅲ13.51~15.00硫份Std%Ⅰ≤0.60Ⅱ≤0.80Ⅲ≤1.00机械强度抗碎强度M25%Ⅰ≥92.0按供需双方协议Ⅱ≥88.0Ⅲ≥83.0耐磨强度M10%ⅠM40时≤7.0;M10时≤7.5Ⅱ不大于8.5Ⅲ不大于10.5反应性CRI%Ⅰ≤30Ⅱ≤35Ⅲ——反应后强度CSR%Ⅰ≥55Ⅱ≥50Ⅲ——挥发份≤1.8水分含量%4.0±1.05.0±2.0不大于12.0焦末含量%不大于4.05.012.0注:水分只作为生产操作中操纵指标,不做质量考核依据。第三节原料煤及其质量指标1.原煤的种类1.1气煤(QM)Vdaf=>37%Y=<25mmG=﹥35%有一定的粘结性,能结成焦炭,但由于挥发成分(V)大,使得焦炭裂纹多,焦炭强度差。配煤中加入气煤可提高收缩度,利于推焦。同时能够提高化学产品和煤气产量。1.2肥煤(FM)Vdaf=26-37%Y=25-30mmG﹥85%胶质层厚度最大,粘结性最好,炼出的焦炭熔融性好,化产品多,焦炭耐磨性好,膨胀压力不大,但横裂纹较多,焦炭气孔率高,有较多的蜂窝焦。因它具有专门强的粘结性能力,因此肥煤是配煤中的要紧成分。1.3焦煤(JM)Vdaf=10-20%Y=9-25mmG﹥50%其粘结性和挥发份都属中等,结焦性好,属最好的炼焦煤种,焦炭质量也最好,耐磨好,强度大,裂纹少。其缺点是结焦过程中收缩小,产生膨胀压力大,容易造成推焦困难,同时贮藏量少。另外由于焦煤的化产品少,因此在配煤中需配入气煤以增加化产回收率。1.4瘦煤(SM)Vdaf=10-20%Y=0-14mmG=20-65%有较弱粘结性,能结焦,焦炭的裂纹少,块度大,但由于粘结性和熔融性差,焦炭耐磨性低,强度大,不适于高炉炼铁。2.配合煤将几种不同牌号的煤,按一定比例配合起来,经粉碎到一定的细度后,作为焦炉的入炉原料,叫配合煤。3.配煤比的确定:为保证焦炭的质量,考虑到合理利用资源及炼焦过程对焦炉炉墙的阻碍,依照煤源的情况,综合平衡煤气、化产等因素,确定配煤比指标。4.装炉煤的工艺指标:Vdaf=24—30%Y=15—25mmG=58—72%细度:(≤3mm)>90%膨胀压力:<0.03Mpa第四节生产工艺流程简述重钢焦化厂三炼焦作业区工艺流程见附图Ⅰ。炼焦生产是将煤装入炭化室中进行隔绝空气高温干馏,通过一定的时刻,炼成焦炭,然后将焦炭从炉内推出、进行熄焦和筛焦,同时将从炭化室内产生的挥发物输送到化产作业区去分离提制各种化学产品。重钢焦化厂三炼焦作业区设计公称能力为120万吨冶金焦/年,5#6#焦炉炉型为JN60-6型,炉组设计规模为2×60孔。按一定比例配合好的煤,由备煤作业区经配煤、破裂、粉碎,加湿后,经皮带输送进入煤塔,通过炉顶装煤车将煤装入炭化室。配合煤在炭化室内隔绝空气加热至1000±50℃,在加热过程中分解出荒煤气,由炭化室顶部空间经上升管、桥管、集气管至吸气管。在桥管和集气管上有冷却煤气用的氨水喷嘴喷洒氨水(循环氨水压力为0.2MPa~0.3MPa,温度为60-70℃),氨水蒸发汲取大量的热量,使荒煤气的温度由700~850℃降至80—85℃左右。荒煤气中所含的绝大部分焦油冷凝在集气管中,随氨水和荒煤气一起经吸气管,在此荒煤气与氨水、焦油分离,液体进入机械化澄清槽,气体进入初冷器。荒煤气至化产作业区经冷却、回收、净化成为净煤气,供给用户或送回焦炉加热。氨水和焦油流至机械化氨水澄清槽,澄清后部分氨水由循环泵打回焦炉,剩余部分送去冷鼓、脱硫、蒸氨;焦油经泵送至焦油贮槽再经炭化室中煤的固态残留物,通过一定时刻(设计结焦时刻为19小时)成为焦炭,成熟的焦炭由推焦车推动焦饼经拦焦车的导焦栅进入熄焦车内,由熄焦车送至熄焦塔用水喷洒熄焦,熄焦后的焦炭由熄焦车送至凉焦台,经补充熄焦、凉焦后,由刮板放焦机放至皮带机送至筛焦楼进行筛分,将焦炭按粒度的大小进行分级供给不同的用户。(或经干熄焦焦罐车送至干熄焦作业区,经干熄焦工艺冷却,冷却后的焦炭经干熄焦作业区GX3或GX4皮带运输机至J1转运站至三炼焦作业区YJ503A或YJ503B皮带运输机进入三炼焦作业区运焦系统,送至筛焦楼进行筛分,将焦炭按粒度的大小进行分级供给不同的用户)。焦炉加热用焦炉煤气由外部架空管引入煤气预热器至焦炉地下室,从焦炉下部加热煤气管道喷入立火道。同时经蓄热室预热后的空气也进入立火道,在立火道内混合燃烧。由于部分废气循环,火焰加长,使高向加热更加合理。燃烧后的废气通过立火道顶部的跨越孔进入下降气流的立火道,再通过蓄热室、小烟道、废气开闭器、分烟道、总烟道、烟囱排入大气。(使用高炉煤气加热时,高炉煤气经外部架空管线分不引入焦炉地下室机焦两侧,掺混用焦炉煤气由地下室焦煤主管道分不接入机焦侧煤气掺混器中,掺混后的混合煤气经蓄热室预热后的空气也进入立火道,在立火道内混合燃烧。由于部分废气循环,火焰加长,使高向加热更加合理。燃烧后的废气通过立火道顶部的跨越孔进入下降气流的立火道,再通过蓄热室、小烟道、废气开闭器、分烟道、总烟道、烟囱排入大气)装煤过程中逸散的荒煤气经加煤车吸尘套管与连接装置接入焦侧除尘干管送至干式装煤除尘地面站系统进行处理,机侧一部分荒煤气经高压氨水形成的喷射力负压吸入焦炉吸气管进入荒煤气系统。赤热的焦炭从炭化室推出后跌落、破裂并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烟气及焦尘散发在空气中,这部分烟气中含尘量大,严峻污染环境,装煤、出焦除尘采纳地面除尘站系统进行处理。1.工艺特点我厂设计采纳了成熟、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改善操作环境,减轻工人劳动强度,要紧包括以下方面:1.1出焦产生的烟尘采纳地面除尘站除尘,除尘效率高,满足环保要求。装煤过程中逸散的荒煤气经加煤车吸尘套管与连接装置接入焦侧除尘干管送至干式装煤除尘地面站系统进行处理,机侧一部分荒煤气经高压氨水形成的喷射力负压吸入焦炉吸气管进入荒煤气系统。。1.2干熄焦电机车与湿熄焦车均采纳定点接焦,减少出焦时烟尘的逸散对环境的污染。1.3水封式上升管盖和桥管阀体,减少荒煤气的逸散。1.4采纳悬挂式弹簧刀边炉门,密封及隔热效果好。1.5集气管设荒煤气自动点火放散装置,在事故状态下荒煤气燃烧后排空,改善环境污染状况。1.6焦炉蓄热室封墙、炉门衬砖、上升管衬砖采纳专门保温隔热材料,减少散热损失,提高热工效率,改善操作环境条件。1.7煤塔漏嘴采纳双曲线结构、辅以空气炮振煤装置、摇动给料机给料,不易棚料,减轻工人劳动强度。1.8焦炉设置独立的DCS操纵系统(同时配备焦炉加热优化串级调控),提高焦炉操作的自控水平及热效率,降低能耗。焦炉加热优化串级调控1.9采纳车辆联锁操纵(装煤联锁与推焦联锁)治理工艺,提高设备操作安全可靠性。1.10配合高压氨水导烟除尘技术,焦炉上升管、集气管布置在焦侧。第五节工艺系统治理制度类不名称及检查部位测定检查周期要求备注一、温度测量1直行温度测量每班二次一趟7分钟,和标准温度相差±20℃(边炉±30间隔4小时2炉头温度测量每月两次不低于1100结焦时刻﹥24小时时,每周一次3横排温度测量每月两循环K横﹥0.954蓄热室顶部温度测量每月一次﹤1320发觉高温、下火及时处理5炉顶空间温度测量每季度一次,每次两炉。800±30℃,不超过结焦时刻2/3时测,结焦时刻改变1小时以上或配煤比变化大时加测6焦饼中心温度测量每季一次选有代表性炉室(每座焦炉测量炉数许多于三炉数结焦时刻改变1小时或配煤比变动专门大时也测一次同时测量炉墙温度7冷却校正值温度测量半年一次按规程结焦时刻变动、配煤比有专门大变化时加测一次8小烟道温度测量每季一次﹤450按规程9炭化室炉墙温度测量每季一次10煤焦线每季一次和焦饼中心温度同时测量二、压力制度1蓄热室顶部吸力测量每月一次按规程2格子砖阻力一年一次按规程3五点压力测量一年两次,测两个燃烧室按规程夏季和冬季4看火孔压力测量一月一次按规程5地下室横管压力测量一年二次按规程普测有记录6炭化室底部压力测量一年二次按规程结焦时刻变化较大时必须测量7空气过剩系数分析每周二次1.20-1.25专门情况及时分析三、砌体检查1炭化室炉头炉墙砌体检查一年一次每个炉室有记录2炉门框抹补检查二月一次重点号及时处理建帐3燃烧室封墙严密情况半年一次建帐有记录4蓄热室顶部每季一次建帐有记录四、斜道区检查1蓄热室封墙严密情况每季一次及时处理建帐有记录2废气瓣与砌体连接处严密情况半年一次有问题及时处理3炉体漏气率测定率一年一次建帐有记录五、护炉铁件1大弹簧负荷测量调节每月一次上16吨/组,下12吨/组建帐有记录2钢柱曲度测量每季一次曲度达大时及时调整建帐有记录3炉长测量每季一次年伸长量≤6mm建帐有记录4小弹簧测量调节一年一次建帐有记录5炉门框检查半年一次建帐有记录(门修检查、调节)6炉顶横拉条检查及测量一年一次小于设计2/3更换测量横拉条温度及直径7上升管、桥管、阀体检查每月一次及时处理8炉柱与爱护板间隙测量半年一次测量下横铁-斜道部位9测线架校正每年一次建帐有记录10上升管、抵抗墙垂直度测量每年一次建帐有记录11纵拉条吨位测量调节每年两次24吨建帐有记录六、交换装置检查1交换行程,扳把调节日查正反向行程一致,风门开度要正2加减考克加油每月一次开启灵活不漏气3交换考克清洗每月一次开启灵活不漏气视运行情况增加清洗次数4废气砣杆提高度测量每月一次及时处理建帐有记录5进风门开度测量每月一次及时处理建帐有记录6小烟道进风口清扫每季一次洁净,畅通7废气砣及风门严密检查每季一次不严密及时处理七、设备检查加油1荒煤气翻板阀门每日一次润滑灵活保证使用2回炉煤气总阀每季一次润滑灵活保证使用3预热器进出煤气阀门每季一次润滑灵活保证使用4氨水总,分阀门随时润滑灵活保证使用5分烟道吸力翻板半年一次润滑灵活保证使用6放散管翻板每周一次润滑灵活保证使用7总吸力大闸板半年一次润滑灵活保证使用8交换系统润滑点加油每班一次油路通畅9煤气废气四角轮加油每周一次油路通畅油杯洁净10煤气废气拉杆大链日查有隐患及时更换12集气管清扫每班许多于一次沉积物厚度〈3附:焦炉煤气特性:焦炉煤气为无色、有臭味、易燃、有毒的气体组成%H259.5CO6.0CH425.5CnHm2.2CO22.4N24.0O20.4干煤气密度(Kg/Nm3)0.450低发热值(KJ/Nm3)17890.4α=1.25时每燃烧1Nm3煤气生成废气量5.473提供4180Kj热量需煤气量(Nm3)0.223需空气量(Nm3)1.275产生废气量(Nm3)1.456湿废气组成%CO26.41H2O20.06O23.68N269.85废气重度kg/m31.213理论燃烧温度(煤气、空气不预热)1800~2000爆炸极限(体积%)6~30加热系统阻力比(由废气重度,废气量、废气温度、耗热量等估算)1火焰特征短、光亮、辐射能力较强毒性有对煤气质量要求含萘、焦油尽量少着火点600~650第六节焦炉热工治理制度规定1.全炉延长结焦时刻,应遵守以下规定:原结焦时刻每昼夜同意最大变动量26小时以上3小时22~26小时2小时21~22小时1小时2.全炉缩短结焦时刻,应遵守以下规定:原结焦时刻每昼夜同意最大变动量26小时以上2小时22~26小时1小时20~22小时0.5小时3.编排推焦打算时,最短结焦时刻不得短于规定结焦时刻15分钟,烧空炉时,不得超过30分钟。4.每昼夜同意最大升温不得超过60℃5.立火道温度在交换后20秒时,不得超过1450℃,不得低于1100℃。当推焦炉数较少时,降低燃烧室温度应保持边火道温度不低于1100℃6.硅砖蓄热室顶部温度不得超过1320℃7.小烟道温度不得超过450℃,分烟道温度不得超过4008.焦饼中心温度保持在1000±50℃,上下温差不大于709.集气管温度应保持在80-100℃之间。10.炉顶空间温度不同意超过850℃,一般操纵在800±3011.焦炉煤气加热时,煤气预热后温度为45—55℃12.炭化室底部压力在结焦末期时应大于5Pa。13.集气管压力以吸气管下方炭化室底部压力在结焦末期时不得小于5Pa来决定、保持,一般保持120-140Pa(该值可依照测量结果调整)。14.加热煤气支管压力不得低于500Pa。15.看火孔压力保持0-5Pa,严禁负压。16.机、焦侧烟道走廊,地下室空气CO含量不得超过30mg/m3。17.炉体伸长量每年不得超过0.035%。18.空气过剩系数保持1.20-1.25。19.氨水压力不小于0.2Mpa。20.除边部蓄热室外,每个蓄热室顶部吸力与标准蓄热室顶部吸力相比,上升时不应超过±2Pa,下降时不宜超过±3Pa。21.在所有操作条件下(包括正常操作、改变结焦时刻、停止加热、停止推焦等),结焦末期炭化室底部压力应大于蓄热室顶部上升气流的压力,即炭化室区域任何一点的压力都要高于相邻加热系统的压力。22JN60-6型焦炉要紧结构尺寸与炼焦差不多工艺参数:炉组规模:2×60孔炭化室全长:15980mm炭化室有效长:15140mm炭化室全高:6000mm炭化室有效高:5650mm炭化室平均宽:450mm炭化室锥度:60mm炭化室中心距:1300mm立火道中心距:480mm立火道个数:32个燃烧室墙厚:100mm炭化室有效容积:38.5m3每孔炭化室装煤量(干) 28.5t焦炉周转时刻 19h焦炉年工作日数 365d焦炉紧张操作系数 1.07装炉煤水分 10%煤气产率 320Nm3/t干煤成焦率 75%焦炉加热用混合煤气低发热值 4180kJ/m3其中高炉煤气低发热值 3266kJ/m3焦炉煤气低发热值 17432kJ/m323.推焦操作的几个时刻概念:23.1装煤时刻:装煤完毕关闭机侧炉门的开始时刻。23.2推焦时刻:推焦杆头接触焦饼的开始时刻。23.3结焦时刻:煤在炭化室内高温干馏的时刻,即:装煤完毕关闭机侧炉门到推焦杆开始推焦的时刻间隔。23.4周转时刻:是一个炭化室两次推焦相距的时刻,即包括煤的干馏时刻和推焦、装煤等操作时刻。23.5推焦电流:推焦杆头接触焦饼时的最大电流。(极限电流规定为183A) 23.6操作时刻:周转时刻—结焦时刻。或:指某一炭化室从开始摘炉门到推焦、装煤,关上机侧炉门再至下一炉号开始摘炉门所需的时刻。23.7检修时刻:全炉所有炭化室都不出炉的间隙时刻。23.8推焦顺序:由于焦炉机械只能逐孔推焦、装煤,因此必须制定出一定的推焦、装煤顺序,那个顺序称为推焦顺序,我作业区采纳5-2顺序。第二章操作规程第一节值班长岗位规程一、岗位职责1.直属作业区领导,依照作业区日打算合理组织安排,全面完成生产任务。2.负责当日、当班生产的组织,协调工作,经常性地巡检,做好布置、安排、监督、检查、考核的严谨,确保各岗位操作规程的认真贯彻,各岗位操作规范。3.运行班组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各班组坚持设备巡检、维护、润滑、保养、负责本组基础治理工作。4.负责当日、当班职工劳保用品、防毒面具的穿戴和消防器材等的检查,保证职工在生产工作中的安全与健康。5.作为本班的安全第一责任人,坚持安全活动,对本班内发生的人身、设备、生产事故立即组织处理,按“四不放过”原则及时召开事故分析会,按规定写出书面事故报告。6.严格执行作业区奖惩制度、考核细则、做到奖惩合理。7.负责班组劳动纪律、考勤等的治理,严格执行自己的权限,认真履行工作汇报制度,8.准时、准点参加作业区的各项会议,听取作业区的工作安排,并认真向职工传达,负责解释厂文件,作业区会议精神。9.负责组织、安排、指挥当班专门事故的处理。10.负责本班组职工的业务教育,深入开展班组建设活动,做到安全、文明、清洁生产。二、工作内容1.班前会:布置当天要紧工作,做好“六必讲”。2.生产任务:依照作业区下达的焦炭生产任务,合理组织安排各岗位如期完成生产任务。3.日常检查:检查各位职员的日常操作情况。发觉违反“两大操作规程”的及时制止处理。对质量操纵点进行检查,保证其处于可控状态。4.设备巡检:做好设备巡检机设备润滑的检查工作,了解设备的性能及状态,合理安排备齐生产备件易损件,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关于设备发生问题,及时协调处理,并事后总结分析。5.技术培训:通过考试及技术竞赛等形式了解、提高职员的操作水平,并制定合理的培训打算。6.安全:组织好工段的安全活动,提高职员的安全意识,随时检查生产上的安全隐患,以及职员的违章行为,提高兼职安全员的素养,深入抓“三违”,并做好职员互保工作。7.考勤考核:督促各班做好休班打算,保证正常出勤人数,随时抽查职员考勤,保证各班考勤真实。做好班组内部考核,保证公平、公正、公开。8.成本操纵:细化费用操纵,及时记录领用物品台账。推行增收节支,合理操纵易耗品的消耗。9.现场治理:按照6S要求做好现场整理整顿,组织现场联查,发觉不合格项及时整改。10.临时任务:接收、落实、分工、检查。三、工作标准1.生产任务:合理组织安排各岗位如期完成焦炭生产任务。2.安全:保证生产现场无明显隐患,消防器材及设施完好有效。按时召开安全例会、安全培训。保证新职员必须培训合格方可上岗。严抓“三违”,及时通报,严格考核。3.岗位巡检:坚持每天巡检(设备运行状况、交接班记录、巡检记录等),发觉问题及时解决。4.技术操作:随时检查,严格考核,坚决杜绝违章操作以及野蛮操作。5.成本操纵:保证班组费用每月不超标,做到领用物品的合理使用。6.现场治理:保持现场整洁、有序,定置标志明显,责任明确。7.认真完成领导安排的各项临时任务。第二节维修工段长岗位规程一、岗位职责1.直属作业区领导,依照作业区生产打算安排,合理调配维修人员,按时完成各项维修项目及设备保养,保障作业区安全生产。2.生产过程中做好设备巡检,保障作业区设备正常运行,排除设备安全隐患杜绝设备事故发生。3.监督检查各班维修工的维修质量并进行技术指导,保证维修质量,减少生产线的非正常停机时刻。4.统计作业区设备的备品备件,向作业区申报,制订维修打算。5.与操作工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指导操作工正常使用设备。结合操作工的意见上报作业区,对设备进行技改,提高设备操作的使用便捷性,实现产能最大化。6.负责对维修工业务技能的培训,提升技术水平,同时增强责任意识和节约意识,提倡修旧利废和技术创新精神。7.严格执行作业区奖惩制度、考核细则、做到奖惩合理。8.操纵作业区维修成本、杜绝白费。9.做好班组的团队建设,使班组职员之间配合默契,沟通到位。10.准时、准点参加作业区的各项会议,听取作业区的工作安排,并认真向职工传达,负责解释厂文件,作业区会议精神。二、工作内容1.班前会:布置当天要紧工作,做好“六必讲”。2.生产任务:依照作业区下达的焦炭生产任务,合理组织安排各岗位如期完成生产任务。3.日常检查:检查各位职员的日常操作情况。发觉违反“两大操作规程”的及时制止处理。对质量操纵点进行检查,保证其处于可控状态。4.设备巡检:做好设备巡检机设备润滑的检查工作,了解设备的性能及状态,合理安排备齐生产备件易损件,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关于设备发生问题,及时协调处理,并事后总结分析。5.技术培训:通过考试及技术比武等形式了解、提高职员的操作水平,并制定合理的培训打算。6.安全:组织好工段的安全活动,提高职员的安全意识,随时检查生产上的安全隐患,以及职员的违章行为,提高兼职安全员的素养,深入抓“三违”,并做好职员互保工作。7.考勤考核:督促各班做好休班打算,保证正常出勤人数,随时抽查职员考勤,保证各班考勤真实。做好班组内部考核,保证公平、公正、公开。8.成本操纵:细化费用操纵,及时记录领用物品台账。推行增收节支,合理操纵易耗品的消耗。9.现场治理:按照6S要求做好现场整理整顿,组织现场联查,发觉不合格项及时整改。10.临时任务:接收、落实、分工、检查。三、工作标准1.设备检修:合理组织安排各岗位完成日常设备检修及打算大检修。2.安全:保证生产现场无明显隐患,消防器材及设施完好有效。按时召开安全例会、安全培训。保证新职员必须培训合格方可上岗。严抓“三违”,及时通报,严格考核。3.岗位巡检:坚持每天巡检(设备运行状况、交接班记录、巡检记录等),发觉问题及时解决。4.技术操作:随时检查,严格考核,坚决杜绝违章操作以及野蛮操作。5.成本操纵:保证班组维修费用每月不超标,做到领用物品的合理使用。6.现场治理:保持现场整洁、有序,定置标志明显,责任明确。7.认真完成领导安排的各项临时任务。第三节热工工段长岗位规程一、岗位职责1.直属作业区领导,依照作业区日打算合理组织安排,全面完成生产任务。2.负责当日、当班生产的组织,协调工作,经常性地巡检,做好布置、安排、监督、检查、考核的严谨,确保各岗位操作规程的认真贯彻,各岗位操作规范。3.坚持设备巡检、维护、润滑、保养、负责本组基础治理工作。4.负责当日、当班职工劳保用品、防毒面具的穿戴和消防器材等的检查,保证职工在生产工作中的安全与健康。5.作为本工段的安全第一责任人,坚持安全活动,对工段内发生的人身、设备、生产事故立即组织处理,按“四不放过”原则及时召开事故分析会,按规定写出书面事故报告。6.严格执行作业区奖惩制度、考核细则、做到奖惩合理。7.负责工段劳动纪律、考勤等的治理,严格执行自己的权限,认真履行工作汇报制度,8.准时、准点参加作业区的各项会议,听取作业区的工作安排,并认真向职工传达,负责解释厂文件,作业区会议精神。9.负责组织、安排、指挥当班专门事故的处理。10.负责本工段职工的业务教育,深入开展班组建设活动,做到安全、文明、清洁生产。二、工作内容1.班前会:布置当天要紧工作,做好“六必讲”。2.生产任务:依照作业区下达的焦炭生产任务,合理组织安排各岗位如期完成生产任务。3.日常检查:检查各位职员的日常操作情况。发觉违反“两大操作规程”的及时制止处理。对质量操纵点进行检查,保证其处于可控状态。4.设备巡检:做好设备巡检机设备润滑的检查工作,了解设备的性能及状态,合理安排备齐生产备件易损件,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关于设备发生问题,及时协调处理,并事后总结分析。5.技术培训:通过考试及技术比武等形式了解、提高职员的操作水平,并制定合理的培训打算。6.安全:组织好工段的安全活动,提高职员的安全意识,随时检查生产上的安全隐患,以及职员的违章行为,提高兼职安全员的素养,深入抓“三违”,并做好职员互保工作。7.考勤考核:督促各班做好休班打算,保证正常出勤人数,随时抽查职员考勤,保证各班考勤真实。做好班组内部考核,保证公平、公正、公开。8.成本操纵:细化费用操纵,及时记录领用物品台账。推行增收节支,合理操纵易耗品的消耗。9.现场治理:按照6S要求做好现场整理整顿,组织现场联查,发觉不合格项及时整改。10.临时任务:接收、落实、分工、检查。三、工作标准1.生产任务:合理组织安排各岗位如期完成焦炭生产任务。2.安全:保证生产现场无明显隐患,消防器材及设施完好有效。按时召开安全例会、安全培训。保证新职员必须培训合格方可上岗。严抓“三违”,及时通报,严格考核。3.岗位巡检:坚持每天巡检(设备运行状况、交接班记录、巡检记录等),发觉问题及时解决。4.技术操作:随时检查,严格考核,坚决杜绝违章操作以及野蛮操作。5.成本操纵:保证班组费用每月不超标,做到领用物品的合理使用。6.现场治理:保持现场整洁、有序,定置标志明显,责任明确。7.认真完成领导安排的各项临时任务。第四节调火工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岗位职责1.直属热调班班长领导,完成其分配的工作任务。2.熟悉炉体结构,加热系统流程,生产工艺流程,煤气、废气设备的性能。3.负责所使用的煤气、废气设备的维护、清扫、加油、检查和调节。4.制定和执行合理的加热制度,勤测细调,做到焦饼上、下、机、焦各点均匀成熟。5.努力做到提高焦炭质量,降低耗热量,维护好炉体,提高热工效率。6.维护好所属设备、仪表及工具,按规定进行加油润滑,保持设备正常运行,保证气流畅通无阻。7.按规定测量和调节各项温度、压力、吸力,并保证测量的准确。8.掌握各种与热工制度及生产操作有关的计算方法,保持各种有关记录的完整和清洁。9.在结焦时刻变化和配煤比变动较大时,要及时做好焦饼中心温度、炭化室底部压力和冷却温度的测量,并做好记录。10.发觉难推焦号,要及时观看焦饼情况,如属温度缘故需及时处理。11.定期检查蓄热室、小烟道等处砌体的损坏和漏气情况,并报告作业区,安排有关班组进行喷补和处理。12.负责处理交换及煤气中发生的事故及故障。13.指导四班测温工及交换机工的日常工作,每天与四班测温工共同研究炉温情况,努力减少炉温的波动。14.负责交换系统轮、链条的检查、维护,负责设备检修监督、配合工作,并落实防火防毒防爆的措施。(系统轮、链条的更换由维修工进行)15.负责所属卫生区域的卫生清扫工作。16.负责集气管与焦油盒定期清扫工作。17.负责检查地下室余水池水位情况,及时使用余水泵抽水,幸免水位偏高烧坏电机。二、技术规定1.温度1.1标准测温火道规定为第7火道和第26火道。1.2各燃烧室测点温度在交换后20秒时,超过1450℃为高温事故,低于1100℃为1.3炉头温度与其平均温度相比,差不能大于±50℃,边火道不大于±70℃。.炉头温度与标准火道温度相差不低于100℃;炉头温度机、焦侧平均温度≥1100℃,单孔温度≥9001.4测量横排温度时,单排实测火道与标准曲线相比超过±20℃的为不合格,10排火道的平均温度与曲线相比超过±10℃为不合格,全炉火道的平均温度与曲线相比超过±7℃为不合格。1.5焦饼中心温度应保持在950—1050℃之间。使用混合煤气(高炉煤气)加热时,焦饼上下温度差≯100℃;使用焦炉煤气加热时,焦饼上下温度差≯120℃1.6炉顶空间温度不超过850℃1.7硅砖蓄热室顶部温度一般应操纵在1000—1200℃之间,最高不得超过1320℃,不得低于9001.8小烟道温度不得超过450℃,分烟道温度不得超过4001.9集气管温度保持在80—100℃1.10硅砖焦炉在有打算加快炼焦速度时,同意昼夜提高火道温度不得超过60℃2.压力2.1集气管压力以保持结焦末期炭化室底部压力不小于5Pa。2.2焦炉吸力制度以下降气流看火眼压力为0~5Pa,α值1.20-1.25制定原则。2.3能保证加热系统安全压力,焦炉煤气主管压力≥500Pa,高炉煤气主管压力≥700Pa2.4能保证加热系统安全压力,焦炉煤气主管压力≥500Pa,高炉煤气主管压力≥700Pa。2.5全炉各蓄热室顶部吸力与标准蓄热室比不超过±2Pa(上升时),下降时不得超过±3Pa。2.6交换5分钟后看火孔压力平均应保持在0—10Pa。3.使用高炉煤气(混合煤气)加热时换向时刻间隔为20分钟;使用焦炉煤气加热时换向时刻间隔为30分钟。4.取小烟道样作废气分析时,当用焦炉煤气加热时空气过剩系数a值应操纵在1.15-1.25,最大值不得超过1.30。用高炉煤气(混合煤气)加热时空气过剩系数a值应操纵在1.10~1.20,最大值不得超过1.25。三、一般操作1.温度的测量1.1横排温度的测量1.1.1在交换后5分钟开始测量下降气流的立火道温度,测温地点在斜道和灯头砖交界中心处。1.1.2测温时双号燃烧室从焦侧开始测温,单号燃烧室从机侧开始测量,连续两个交换测完(6-8排),两天内测完全炉。1.1.3测温时,看火孔盖随测随开即盖,一次打盖不得超过3个看火孔盖。1.1.4测量速度应均匀,每个燃烧室一次测量时刻应保持在一分十五秒到一分三十秒内。1.1.4测量数据处理:(1)手工上账:测温后按温度记录上帐,并绘制横排曲线(包括单排、十排、全炉)。按机、焦侧标准温度差画出标准线算出横排均匀系数,单排:超过标准线±20℃为不合格,十排:超过±10℃为不合格,全炉:超过±7横排均匀系数:K均=(28-W)/28式中:28不包括机侧1至2孔和焦侧31至32孔的立火道数W表示第3—28火道之间超过规定温度的火道数(不合格数)(2)测温系统1.2炉头温度的测量1.2.1交换后5分钟从交换机端焦侧开始测量下降气流炉头火道温度,两个交换测完。1.2.2按测温结果,分不计算出机焦侧边火道的平均温度(不包括边燃烧室和检修炉号),并计算出炉头均匀系数(K炉头)。机焦侧各炉头温度分不和机焦侧炉头平均温度相差不超过±50℃K炉头均=(测温火道数-不合格火道数)/测温火道数1.2.3炉头温度平日随横排温度进行调节,一般炉头温度与标准火道温度相差不低于100℃,炉头温度不得低于11001.3小烟道温度的测量1.3.1事先预备好500℃的水银温度计,检查温度计是否牢固地插入木塞中,或用石棉绳缠紧,以免掉入废气盘内。1.3.2交换前将温度计插入上升气流的废气盘双叉部测温孔中,深度为200~300毫米。交换后10分钟开始从交换机端开始读数。(高炉煤气加热时只能测量空气侧废气瓣)1.3.3读数时不得将温度计全部拔出,以免阻碍温度准确。1.3.4读完温度后将温度计拔出,插入相邻的废气双叉部,等下一交换测量。1.3.5四个交换测完机、焦两侧小烟道温度。1.3.6小烟道下火时应禁止测量。使用焦炉煤气加热时小烟道温度范围在200-450℃,使用高炉煤气加热时小烟道温度范围在200~400℃。1.3.7发觉高、低温号要及时处理,上帐、计算平均数,并填写加热制度、测量日期人员等。1.3.8小烟道下火严禁测量。1.4炉顶空间温度的测量:1.4.1用热电偶法测量(1)预备好1300mm的热电偶,温度1000℃毫伏计及玻璃温度计,1300mm(2)选择两个处于结焦时刻达2/3温度正常的炭化室,提早1小时放入管子,并测量焦线。(3)关上所测炭化室上升管的翻板,打开上升管盖,在机侧除尘孔换上中间带眼的炉盖,并将孔眼放在炭化室中心线上,将外皮带有铁套管的热电偶插入机侧除尘孔,插入深度在炭化室顶与焦线之间,机侧加煤口浇浆封严,盖上升管盖。(4)隔1小时后用毫伏计测量,直至推焦前半小时,测量结果要加上冷端温度。(5)打开上升管盖,拨出热电偶及套管,将除尘孔用原炉盖密封好后,将上升管盖盖上。(6)将数据抄写上帐,并分析进行炉温调节。1.4.2插管法(1)装完煤测量完煤线后,在机侧加煤孔盖上特制的带孔大盖,把一根Φ57×3.5、长1500mm铁管插入炭化室,位于炉顶与煤线之间。(2)测温时用光学高温计或红外线测温仪测量铁管底部温度。(3)在三分之二结焦时刻后开始测量空间温度,以后每小时测量一次直到推焦前半小时,炉顶空间温度最高不得超过850℃。(4)测完温度后,打开上升管盖、关闭翻板、取出铁管。以备测量焦线。(5)测量完毕后计算出炉顶空间温度的平均值。1.5冷却温度的测量1.5.1测相邻的10个加热比较正常的燃烧室的测温火道,机焦侧标准火道二组共20个,于下降气流时测量,测点同直行温度。1.5.2测量前预备好2台至4台合格的高温计。1.5.3在测量过程中,该炉的加热制度应严格保持不变,推焦情况保持正常,应选在正常检修时刻测量。1.5.4机、焦两侧同时进行测量,两个交换测完一组,四个交换测完。1.5.5交换后20秒测第一次,1分钟时测第二次,以后每隔1分钟测一次,直到下次交换为止,10个燃烧室的冷却温度必须在四个交换内测完。1.5.6看火孔要盖严,只许在测温时打开,测完立即盖严。1.5.7高温计误差太大,不得使用,刮大风、大雨、大雪天气时不得测量。1.5.8算出两组20个燃烧室每分钟的平均温度,与20秒的平均温度相比,其差即为该炉温度下降校正植。然后按测直行温度顺序与速度(每分钟能测若干个燃烧室数)将全炉划分几段。1.5.9依照各个区段测温时刻确定其换向后20秒的校正值。1.5.10在结焦时刻变更或配煤比变化较大时,要重新测量,正常时一年测量两次。1.6焦饼中心温度的测量1.6.1插管法测焦饼中心温度(1)预备好焦饼中心测量管,一端为开口,一端为封闭的尖头,三个测温点分不为焦线以下600㎜,距炉底向上2500mm高度处,以及两者中间一点。检查测量管是否好用,辅助设备是否齐全。(2)插钢管前,先与炉顶班长联系,在平完煤后测量煤线。(3)铁管应通过特制的装煤孔盖,插入煤料中,并处于焦饼垂直中心面处。应在1#、4#装煤孔处插管。(4)在推焦前1~2小时,开始用高温计测量管内三点温度,以后每隔半小时测量一次,直到出焦前15分钟为止,在结焦末期,焦饼中心温度为1000±50℃。(5)在测量焦饼温度时,待装入煤后8小时,测定其两侧燃烧室的横排温度一次。当该炉焦炭推出时,应观看焦饼成熟情况和推焦电流等。(6)推焦前与炉顶班长联系好,测量焦线,以作对比。出炉后上好炉门,再次测横排温度。(7)在正常生产情况下,焦饼中心温度每季度至少测一次,每次测两炉。(8)标出机、中、焦和上、中、下各点几次测量的平均温度,并算出最后一次测量的上、中、下三点温度差,由调火班长对测量结果进行评价,并上报车间。1.6.2红外线测焦饼中心温度(1)测量前先将LD-200仪表箱放置于拦焦车适当位置。(2)打开仪表箱后,连接好箱体下部的航空插头与箱体上部的插座后,再连接好电源插座。(3)将测量仪表箱内三个红外线探头,按最长的探头线为“上部焦饼测点”,最短线为“下部焦饼测点”插入对应的上、中、下三个爱护管,拧上探头螺母,且要保证探头正确瞄准导焦槽上的开孔。(4)探头底部距导焦槽底位置为:600mm,中间探头到导焦槽底部位置为:2830mm;最上面的探头位置距导焦槽顶部位置为:900mm;导焦槽开孔高度为:70mm,长约570mm。探头距离导焦槽的位置为;2000m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贵州大学《混凝土结构原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州学院《音乐基础2》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区2024-2025学年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 保研面试自我介绍
- 皖江工学院《焊接检验与质量控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县2025年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常州大学《现代汉语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池学院《宏观经济学(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P组网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MOOC】工程材料学-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5年4月自考02134 信息系统设计与分析押题卷及答案
- 中国肺动脉高压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版)解读
- 深圳艺术学校初升高招生测试卷(英语)
- 左洛复和来士普对比学习培训课件
- GB/T 37234-2018文件鉴定通用规范
- 《中医学》泄泻-课件
- 固体饮料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 2022年电子元器件贴片及插件焊接检验规范
- 可下载打印的公司章程
-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课件-水果拼盘 全国通用(共15张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