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45则范文_第1页
《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45则范文_第2页
《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45则范文_第3页
《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45则范文_第4页
《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45则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45则范文

第一篇:《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4一、导练内容:丁有宽教材第十一册的第十六课《桂林山水》第一、二自然段的内容。二、导练目的要求:1、学会生字新词,同时理解荡漾、波澜壮阔、水平如镜、无瑕、翡翠等词语。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学习课文12自然段,体会漓江水的特点,赞美漓江水的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陶冶爱美的情趣。3、初步学会课文抓住景物特点,有次序地进行具体描写的方法,并能仿写句子。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并能熟读成诵。三、导练重点: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漓江水的特点,赞美漓江水的美。三、导练难点: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仿写句子。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游览胜地参观,好吗?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来作一次遐想旅行:我们乘上隆隆的飞机,穿过密密的云层,很快就到了目的地。请你们睁开眼睛,看!我们已经到了什么地方?(老师引导的同时播放着音乐,此时画面出现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桂林在我们祖国南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因为这里山青、水秀、石奇、洞美,所以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1、说说甲是什么意思?2、再说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是什么意思?下面,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桂林山水的奇异的风光。(二)、整体感知、初读课文。出示挂图或放映投影片,同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使学生在图文声并茂中整体感知全文,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感受美,激发求知欲望。1、学生边欣赏课文边想:桂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用一句话来概括。2、理清文章脉络:(1)、课文写桂林山水那么美,是分几部分来写的?概括每段的主要意思。(2)、理清课文的结构,看看作者如何表达了自己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然后以填空的形式完成上面的题目:A、这篇文章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B、这篇文章可分_______段。第一段:写作者观赏桂林山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段:写了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第三段:总起来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这篇文章主要写了桂林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三)、深入学文,体会感情。桂林的山水真的很美,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来描绘这旖旎的桂林风光的。1、学习第一自然段。(1)、观看荡舟漓江上的录像,并配以课文录音。(2)、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去观赏桂林山水?请有画出句子。(3)、引说:正是因为(桂林山水甲天下),所以我们(去观赏桂林的山水),可以说我们是慕名而来的。现在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先来观赏漓江的水。2、学习第二自然段。(1)、观察录像中的漓江的水,问;漓江水与别处的水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运用了什么手法突出漓江水与众不同的特点?(有图画或录像展示波涛汹涌的大海和风光旖旎的西湖,帮助学生理解波澜壮阔和水平如镜,分析后指导朗读,重点读好却从没看见地漓江这样的水一句。)(2)、作者是怎样写出了漓江水之美的呢?它有着什么特点呢?自读课文,用笔画出描写漓江水特点的句子,圈出有关的关键词语,想想作者是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的?(出示第二句话,体会三个分句的特点: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裴翠。)(特点之一静,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静)(特点之二清,课文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出了清)(特点之三绿,课文用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裴翠这一形象的比喻,突出漓江水是那么纯,那么可爱。释无瑕裴翠)(3)、句子比较,体会A、B两句哪一句好?B、C两句哪一句好?C句为什么好?说说好在哪里。(用同样方法引导学生朗读、体会描写漓江水清、绿两句)A、漓江的水很静。B、漓江的水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C、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4)、指导朗读第二句话,注意啊的读音以及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的特点,用赞叹的语气,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5)、读读最后一句话,想想这句话写作者游览漓江水的什么?说明了漓江水怎么样?(分析后指导朗读)(6)、指导背诵第二自然段:漓江的水真美呀!课文先拿大海、西湖的水与漓江的水进行比较,然后用一个排比句具体写出了漓江水的静、清、绿三个特点,最后还写了人的感受,你能按这样的顺序把这段文字背下来吗?(四)、仿写训练,读写结合:(1)比较下面句子,说说哪一句写得好?为什么?A、漓江的水真静、真清、真绿啊!B、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裴翠。(2)照样子,练习把句子写具体:例:漓江的水很绿。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裴翠。A、公园里的花多香。公园里的花___________,香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节日时街上的人真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妈妈的手真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总结。这节课,我们不但欣赏了美丽的漓江水,体会了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并进行了有感情的诵读和背诵。同时还学习了作者怎样把景物写具体的方法,并能仿写句子。下节课,我们再去欣赏桂林的山。(六)、布置作业;1、背诵第二自然段。2、自学理解课文第三自然段。板书设计:桂林山水甲天下大海(波澜壮阔)静漓江的水清西湖(水平如镜)绿

第二篇: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桂林山水》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澜、瑕”,理解“波澜壮阔、无瑕”的意思。2、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漓江水的特点,感受漓江水的独特的美。3、领悟作者抓住特点、运用排比和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并能仿照课文例句写句子。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背诵描写漓江水特点的句子。重点:了解漓江水的特点,感受漓江水独特的美。难点:领悟作者抓住特点、运用排比和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引读启智前两节课,我们随着唐代的几位大诗人一起领略了江南的美景,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江南。到“甲天下”的桂林去看一看。二、初读感悟1、自由朗读课文桂林的山水真的天下第一美吗?今天我们就走进桂林,验证这一句名言的真假。2、检查生字的读音刚才我们已经把课文认真地读了几遍了,现在老师来验收你们对生字的读音是否过关,谁愿意带头拼读?[读得字正腔圆!]全班来展示一下。这两个多音字也不会难倒你们吧?3、默读课文:想想每一个自然段写了什么?下一关是要求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每一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开始吧!第一段总述桂林山水甲天下,[很聪明,懂得抓中心句来归纳。]第二段写了漓江的水,第三段写了桂林一带的山,[概括得相当准确。]最后一段写了山水相融的美景。这样的结构就是总—分—总。三、精读理解1.引导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出示挂图,教师进行范读,对图文进行整体感知,然后让学生谈感受。2.由人们对桂林山水的评价切入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1)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找出来读一读。“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将是多么美的景象啊,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去观赏名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吧。3.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自然段)师:我们先来欣赏漓江的水。观察图画中的漓江水,用自己的话来描述。(1)作者是怎样描写的?A齐读(根据课堂读的实际情况,可以让学生个体再读,要求投入自己感情地读),找出概括漓江水的三个特点的词。B品读作者怎么写出漓江水与众不同的“静、清、绿”?(特点之一“静”。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静”)(特点之二“清”。课文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特点之三“绿”。课文用“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这一形象的比喻,从色彩和品质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绿”和“纯”。翡翠:绿色的硬玉,有光泽。无暇:没有斑点,非常纯净)C根据课堂实情,教师点拨:为什么开头先提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在读议中让学生体会,用对比的方法突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和作者的赞美之情。(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感受。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3)引导学生“发现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让学生谈对排比句的感性认识)注意通过范读指导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三个“啊”的变调。四、品读感悟1、指导背诵:这么美的景,这么美的语句,值得我们记在脑海中。现在来一个男女大比拼,看谁的记忆力强,给你们一分钟左右的时间练习背诵。老师提示一下:背诵的时候只要记住“静、清、绿”三大特点的写作顺序,就容易多了。2、学生试背。3、出示关键词,学生背诵。4、巩固识字,练习书写五、延读拓展我是小导游(根据课文中描写桂林山水的语句,设计一段导游词)六、板书设计桂林山水水:静清绿山:奇秀险

第三篇:《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课标四年级下册【设计理念】“桂林以盛产桂花,桂树成林而得名,它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城市。这里山秀、水清、石美、洞奇,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誉。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骚人墨客为它写下了优美的诗文,唐代大诗人韩愈就曾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诗句来赞美它。本课教学,第一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树立“教是为了学”的观念。在重视改进教法的同时,更要重视学法的指导;在让学生“学会”的同时,更要指导学生“会学”。第二要重视语言文字的学习。抓好语言文字的训练,做到因道学文,以文悟道,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言文字课。【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一、二自然段。4.通过看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独特的风景,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点】1.了解桂林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教学准备】①教学挂图。②搜集图片或制作课件。(课文配音的桂林山水风光片,各种形态的漓江水、桂林山的图片资料)【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带入情境。1.范读课文。(播放桂林山水的录像)2.此时,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让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1、学习第一自然段导语:那么,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找出来读一读。“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将是多么美的景象啊,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去观赏名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吧。①自读全文,学习字词。②读准字音,找出新词,对不懂的词句,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或者请教同学、老师。2、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自然段)导语:我们先来欣赏漓江的水。观察课件中的漓江水,用自己的话来描述。我们再来读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的?问:漓江的水与别处的水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突出的特点?(用课件展示波涛汹涌的大海,以帮助学生理解“波澜壮阔”;展示风光旖旎的西湖,以帮助学生理解“水平如镜”。)(特点之一“静”。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静”。)(特点之二“清”。课文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特点之三“绿”。课文用“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一形象的比喻,从色彩和品质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绿”和“纯”。翡翠:绿色的硬玉,有光泽。无瑕:没有斑点,非常纯净。)教师点拨:为什么开头先提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在读议中让学生体会,用对比的方法突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和作者的赞美之情。3、品读,充分感悟(注意指导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导语:漓江水的美,我们真的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对它的喜爱之情吧!(轻声读、个别读)4.体会最后一句导语:真美呀!别说作者连我们在座的人都被陶醉了,当作者从美景中醒过来,才发觉自己的船在前进,作者是从什么地方感觉到船在前进的?5、本段小结:这一段作者通过仔细观察,抓住了水的特点,具体写出了漓江水的奇特美。三、理清叙述顺序,指导学生背诵。(1)这段话共三句。先用大海、西湖引出漓江的水,再具体写漓江水的特点最后一句是感受,也写出了水的静。(2)播放画面,音乐伴奏,学生试背。四、读中学写(1)引导学生“发现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让学生谈对排比句的感性认识)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谁真绿啊,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2)总结写法:先概括的写特点,再具体的写。采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方法。(3)仿说写:大连的海真_啊,_________我们的校园真_啊,_________五、识记生字,练习书写漓:注意右半部的写法。澜:前鼻音。右边“门”里面是“柬”。瑕:可与“假”进行比较。注意右上是“尺”。翡:上下结构,下边是两个“习”,整个字要写紧凑。峦:前鼻音,与“澜”比较读音。与“恋”比较字形。筏:上下结构,右下不要丢撇。六、作业练习背诵课文一、二自然段。

第四篇:《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联珠一小吕霞一、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同时理解“荡漾”、“波澜壮阔”、“水平如镜”、“无瑕”、“翡翠”等词语。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学习课文1—2自然段,体会漓江水的特点,赞美漓江水的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陶冶爱美的情趣。3、初步学会课文抓住景物特点,有次序地进行具体描写的方法,并能仿写句子。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并能熟读成诵。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漓江水的特点,赞美漓江水的美。三、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仿写句子。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游览胜地参观,好吗?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来作一次遐想旅行:我们乘上隆隆的飞机,穿过密密的云层,很快就到了目的地。请你们睁开眼睛,看!我们已经到了什么地方?(老师引导的同时播放着音乐,此时画面出现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桂林在我们祖国南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因为这里山青、水秀、石奇、洞美,所以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1、说说“甲”是什么意思?2、再说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是什么意思?下面,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桂林山水的奇异的风光。(二)整体感知、初读课文。出示挂图或放映投影片,同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使学生在图文声并茂中整体感知全文,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感受美,激发求知欲望。1、学生边欣赏课文边想:桂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用一句话来概括。2、理清文章脉络:(1)课文写桂林山水那么美,是分几部分来写的?概括每段的主要意思。(2)理清课文的结构,看看作者如何表达了自己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然后以填空的形式完成上面的题目:A、这篇文章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B、这篇文章可分_______段。第一段:写作者观赏桂林山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段:写了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第三段:总起来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这篇文章主要写了桂林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三)、深入学文,体会感情。桂林的山水真的很美,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来描绘这旖旎的桂林风光的。1、学习第一自然段。(1)观看荡舟漓江上的录像,并配以课文录音。(2)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去观赏桂林山水?请有画出句子。(3)引说:正是因为(桂林山水甲天下),所以我们(去观赏桂林的山水),可以说我们是慕名而来的。现在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先来观赏漓江的水。2、学习第二自然段。(1)观察录像中的漓江的水,问;漓江水与别处的水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运用了什么手法突出漓江水与众不同的特点?(有图画或录像展示波涛汹涌的大海和风光旖旎的西湖,帮助学生理解“波澜壮阔”和“水平如镜”,分析后指导朗读,重点读好“却从没看见地漓江这样的水”一句。)(2)作者是怎样写出了漓江水之美的呢?它有着什么特点呢?自读课文,用笔画出描写漓江水特点的句子,圈出有关的关键词语,想想作者是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的?(出示第二句话,体会三个分句的特点: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裴翠。)(特点之一“静”,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静”)(特点之二“清”,课文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出了“清”)(特点之三“绿”,课文用“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裴翠”这一形象的比喻,突出漓江水是那么纯,那么可爱。释“无瑕裴翠”)(3)句子比较,体会A、B两句哪一句好?B、C两句哪一句好?C句为什么好?说说好在哪里。(用同样方法引导学生朗读、体会描写漓江水“清、绿”两句)A、漓江的水很静。B、漓江的水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C、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4)指导朗读第二句话,注意“啊”的读音以及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的特点,用赞叹的语气,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5)读读最后一句话,想想这句话写作者游览漓江水的什么?说明了漓江水怎么样?(分析后指导朗读)(6)指导背诵第二自然段:漓江的水真美呀!课文先拿大海、西湖的水与漓江的水进行比较,然后用一个排比句具体写出了漓江水的静、清、绿三个特点,最后还写了人的感受,你能按这样的顺序把这段文字背下来吗?(四)仿写训练,读写结合:(1)比较下面句子,说说哪一句写得好?为什么?A、漓江的水真静、真清、真绿啊!B、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裴翠。(2)照样子,练习把句子写具体:例:漓江的水很绿。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裴翠。公园里的花多香。公园里的花___________,香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总结。这节课,我们不但欣赏了美丽的漓江水,体会了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并进行了有感情的诵读和背诵。同时还学习了作者怎样把景物写具体的方法,并能仿写句子。下节课,我们再去欣赏“桂林的山”。(六)布置作业;1、背诵第二自然段。2、自学理解课文第三自然段。

第五篇:桂林山水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学习课文1、2自然段,了解桂林山水总的特点和漓江水的特点。3.对照课文观察图,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手法。教学重点学习课文1、2自然段,了解桂林山水总的特点和漓江水的特点。教学难点对照课文观察图,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手法。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学习《桂林山水》这一课。桂林是世界闻名的游览胜地。那里的山青,水秀,洞奇,石异,园美。“桂林山水甲天下”道出了她独特的美和人们对她的由衷赞叹。1.出示书中插图(或投影);2.播放《桂林山水》录像;3.教师范读课文;4.学生谈谈感受。(二)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大家思考:文中哪些词语引起我们对桂林山水的向往呢?这一段在全文起了一个什么作用?2.重点体会“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提示:这里的“都”字,道出了桂林山水在人们心中的位置。那么,桂林山水是不是人人赞美呢?还要我们在亲身感受后才能得出结论。“甲天下”就是天下第一,本段作者抓住了桂林山水总的特点,在文中起了总起的作用。)(三)学习第二自然段1.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2.默读课文,用笔画出漓江水的特点,想一想课文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3.交流讨论静: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感觉)清: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视觉)绿: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想象)板书:3.体会词语和句子。投影:“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是什么句?说说“无瑕、翡翠”的意思。(这是比喻句,从色彩和质地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美。无瑕:没有一点斑点,非常纯净;翡翠:一种绿色的硬玉,有光泽。)4.练习朗读,读出漓江水的美来,读出对漓江水喜爱赞美之情。5.检查朗读,注意指导“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中“啊”的正确读法。(四)作业1.背诵第一、二自然段。2.朗读第三、四自然段。《浅水洼里的小鱼》优秀老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出对小鱼的怜惜和对小男孩的敬佩之情。3.进一步树立保护小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鱼的可怜,对小男孩产生敬佩之情。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教学时数: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同学们,森林是小鸟的家,小鸟在美丽的森林里快乐地歌唱;大海是小鱼的家,小鱼在蔚蓝的大海里自由地遨游。你们看![播放课件:鱼在大海里游来游去,自由快活的生活情景。]看了刚才的画面,你想说些什么?2、可是有一天,大海涨潮了,巨浪一层一层阵拍打着岸边,小鱼也被冲到了沙滩上。后来,潮水退去了,可是可怜的小鱼回不了家了,留在了沙滩的浅水洼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十八课《浅水洼里的小鱼》。(板书课题,齐读课题)3、你们知道什么是浅水洼吗?[出示课件:浅水洼图片。]过渡:这些浅水洼里的小鱼,离开了美丽的大海,离开了亲爱的伙伴,它们的命运将如何呢?让我们一起去读读课文。二、随文识字,读通课文。1、初读课文、交流识字方法。①翻开书132页,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做上记号。②遇到生字,你准备怎样认会它?(相机提醒学生:①借助拼音认字,这是个很好的办法,要注意将拼音多读读,把字音读准。②问问同学,也是个不错的办法,同学有困难,你要帮帮他,同学读对了,你要夸夸他。)③现在大家就用这些方法将生字认会吧!2、检查生字。①生字都会读了吗?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②下面我们开火车读一读。③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出示课件]那我们来试试,如果读对了,小鱼就会游起来呢!(指名、男生读、女生读、全班读)3、初步感知课文。生字小鱼游啊游,游回了课文中。请大家再读读课文,看看课文说了些什么?三、深入学文、感悟真情。1、现在我们就到沙滩上走一走,去看一看浅水洼里的小鱼。自己读一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看看读完后你有怎样的感受呢?(学生谈感受。)2、那你们的这些感受是从第一自然段的哪句话体会到的?[课件随学生发言出示句子]相机指导朗读。“它们被困在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板书写“困”)还有哪些同学也是从这句话体会出来的?谁能将小鱼的困境读出来?自己试着读读,指名读。

第一篇:《买矿泉水》教学设计及反思《买矿泉水》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在二年级时学生对连乘的运算顺序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位于运用连乘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并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本节课的原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买矿泉水”,在“试一试”中有一道题“估计你们学校大约有学生多少人”,本节课的实际教学内容正是因此所得到的灵感。备课时我考虑到估计学校约有学生多少人,必须基于学生对学校基本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我将教学的具体内容换成了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题材,在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学校的了解,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同时增强学生爱校护校的情感。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才刚是一个转型期,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时候是被动的学习,老师灌输性的教学,三年级的时候开始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思想;并且,学生的自主学习开始有了层次性,有一定的差距,就计算能力和理解能力有明显的差别,习惯决定了性格,性格决定了学习习惯,有些同学很粗心,有些同学很慢,有些学生太贪玩......情况各异。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并掌握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合作、交流,体验估算方法的多样化,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解释估算的过程。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1、口算(课件出示)学生口答。20×3=15×2=60×4=30×7=我发现:上下两(1)指名口答个算式相关,上(2)师:请大家仔面算式的得数细观察每组两个算是下面算式的这个环节的设置使一、复式,你发现了什么?第一个数。得学生能够通过观习导你能不能将他们改20×3×4察、思考了解连乘算入成一个算式?15×2×7)式的与分步算式的(3)观察这两个算关系,为学生探究例式的运算符后,你发都是两个乘号题打下基础。现了什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连乘。独立尝试(板书课题:连乘)同桌交流让学生自己体会什(4)在练习本尝试么是连城算式,自然上做一做。导入新课。独立尝试解决,1.课件出示师生到在练习本上解商场购物的情境:笑答出来。已经有导课的基础,笑要买两箱矿泉水,让学生先尝试解决,每箱24瓶,每瓶3元,更能发现问题,针对请同学们帮老师算问题交流、点拨,既二、创一算,老师大约需要能提高课堂效率,也设情准备多少钱呢?能使得学生通过自境、自交流自己的解主探究、合作交流中主探究法,其余同学要掌握解决连乘问题2.小组进行交流认真听,并对其的方法。方法进行研讨。组长选一位同学做好记录。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3、全班交流算法生1:我估算20×3×2=120(元)要比1204、同学们估计的怎元多。么样,我们怎么来验生2:150元就够证呢?了。算式是25×2×3=150(元)指名汇报: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生1:先求一瓶矿泉水多少钱,再求一箱多少钱,算式是24×让学生通过练习发3=72(元)72现自己问题、并解决×2=144(元)问题。生2:我的想法和生3的一1.课后练习“试一试样,只不过列了三、拓1”教师巡视检查综合算式。展应用24×3×2巩固提2.试一试2:估算学=72×2高校学生人数。=144(元)3.课件出示课后“练一练”第3题。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小组代表汇报说说是怎样这么快比较出来的。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体会计算粗心的危4.试一试(1)有3箱毛巾,每独立完成箱装12包,每包4条,共有多少条毛巾?全班订正。(2)老师买了6包日记本,每包8本,每本3元,共花多少五、课钱?堂总结:出示数学故事《失之毫厘,谬之千里》,读一读,说一说你体会到了什么。(后附故事)结合自己课堂害,培养学生良好的练习以及平时作业书写及检查习作业情况谈对惯。故事的体会。板书设计连乘24×2=48(瓶)24×3=72(元)24×3×248×3=144(元)72×2=144(元)=72×2=144(元)答:两箱矿泉水一共需要144元。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课堂自主探究中激励学生动手动脑,把学生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将操作与思考相结合,手脑并用,让学生在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获取新知。引导学生尝试完成、讨论交流,使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摘取智慧星等形式激发自主探究、独立、合作的积极性。教学反思本节课根据日常生活情况创设了“买矿泉水”的生活场景,让学生进行实际估算,然后再进行计算。本设计最精彩之处就是导课部分:我设计了两组相关的口算,学生通过口算,观察发现两个算式可以写成一个连乘算式,自然而然引出本课教学内容——连乘。这样的设计,既使得学生通过自己观察实践的出分步算式与连乘算式的关系,也为解决连乘问题打下基础,课堂教学重点难度得到分化。其次在课堂重点教学中注重学生自我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师只是在关键处进行点拨指导。第三在课堂习题设计打破课后练习,对课后习题进行创新,增加一些与课堂相连、有层次的练习。本课的不足是给后进生展示空间不够,关注较少。

第二篇:买矿泉水教学反思买矿泉水教学反思篇一:买矿泉水>教学反思《买矿泉水》是教材P36-P37的内容,是在学生之前已经掌握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乘法的两步运算,本节课要求学生能结合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连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计算;同时学会通过具体情境进行估算,提高估算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在课前进行复习,复习乘法计算的一步应用题,让学生巩固乘法的意义,把新授课中的例题改为两道一步计算的应用题,这样就为后面学习两步连乘应用题打下了铺垫,降低了难度,适合学生的生理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讲授新课时,我设计了“买矿泉水”的具体情景,先让学生进行估算,然后再进行计算,估算是本节课的一个重难点,学生的估算方法不同,每箱有24瓶矿泉水,有的同学将24看成25,有的学生看成20,30等等,在肯定学生的估算的同时,讲授在实际生活中估算的好处,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在进行计算时候,让学生先探索计算方法和计算的顺序,本节课尊重学生的自主权,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提出多样化的解决策略,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这节课上得不很理想.原因主要有两点:1.算术本身具有枯燥乏味的特点;2.我自身的教学方法存在问题.在上课的过程中,我总是怕学生听不懂,想不明白,试图自己帮助学生解决所有问题。忘记了学生的能力的培养,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提高课堂效率。篇二:买矿泉水教学反思本课从学生身边的实际情景入手,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通过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探索解决问题中乘法的估算方法和连乘运算顺序。整个教学活动注重了情境在学生解决问题中的突出作用,教学中创设了买矿泉水这一情景,利用学生的估算的基础根据已有的信息寻求适当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加深了学生的应用意识。生活中处处是数学,生活中处处用数学,数学紧密联系于我们的生活,因此,我们必须把知识应用于实践,从而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和活动经验,逐步提高我们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能力。在学生熟悉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让学生逐步建立在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知识数学知识。在解决问题探索的过程中,让学生独立思考,获取数学信息。准确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第一环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第二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鼓励学生并与同伴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使得每一个学生对解决一个数学问题都有自己的想法,都能够力独立地尝试解决问题。第三,一定要让让学生独立地去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自己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常用数量之间的关系。第四,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动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提出多样化的解决策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篇三:买矿泉水教学反思课堂上我先让学生复习了前面学习的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在进位乘法中,进位叠加的乘法难度最大,学生既要记住进上来的数,又要做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稍有疏忽,就会产生错误。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我在课中安排了口算,在板演题中又要求学生说说计算过程,(先算个位„„再算十位„„)。教学例题和试一试时又在黑板上把过程板书出来,让学生了解到笔算乘法其实可以拆分成一个表内乘法算式和一到两个乘加算式来进行计算,再通过口答进行强化,化难为易,一步步进行突破。整节课为学生创设了生活情境,激起他们的探究欲望,我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的探究,在练习本上大胆的尝试着计算,这样学生能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出18×3的结果,学生的方法肯定不一样,这时让学生在小组内把自己的方法互相的说一说,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得到提升,为什么他会这样做,“这样做对吗”等等。很多问题在他们的脑海中形成,他们积极的思考,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会从这多种方法中提炼出最简便,最容易理解的方法,那就是用竖式进行笔算,笔算的方法在学生的探讨中形成了,学生比较容易接受,自然也就掌握了知识,锻炼了能力。从学生的当堂作业上来看,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学生都能较熟练地说出算理,笔算正确率是92%,另外练习中还准备了挑战题,待学生完成课堂作业后,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拓展。

第三篇:《买矿泉水》教学反思《买矿泉水》教学反思本节课要求学生能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连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计算;同时学会通过具体情境进行估算,提高估算的能力。备课时我考虑到学生之前已经掌握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今天学习的新知识点是在这个基础上的两步计算,并能理解两步计算算式在具体实际中所表示的意义。对于我班学生的学情我分析:要把两步计算写成综合算式,和用正确的方法进行估算是他们的难点。所以设计教学环节时,我按下面几个环节来安排教学:1、根据已知条件提出问题。2、根据提出的两个一步计算的问题的阶段来帮助学生用两种方法来解答两步计算的问题,并理解每步的算理。3、根据两步计算的分步算式,写成连乘的综合算式。理解连乘的运算顺序。4、再对连乘算式进行正确的估算后,用估算结果验证精算结果。5、完成巩固练习。在我的备课期间,由于太过注重教学流程,而忽视了学生的生成性,导致了在课堂上学生的实际反馈不在我的预设之内,而我自己也没有能够进行灵活的调整。开课时学生没有按我预先设想的先列出分步计算的算式,两种方法请上来的两个学生都一口就说出了连乘的解答方法于是我犯了以点带面的错误,没有考虑到后进生对连乘算式解答算式意义理解上的困难,对算式意义的理解和怎样把相关联的两个分步算式写成综合算式一带而过,没有反复理解和强调。使得教学重点没有突出的体现,教学难点也没能很好的突破。估算部分,学生估算出结果后应该多追问几个为什么?从而指导学生的估算方法。总之,本节课的教学没能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学困生。

第四篇:买矿泉水教学设计《买矿泉水》教学设计孙瑞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36—37页教学目标:1.应用连乘计算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理解估算的过程,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3.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4.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作用,进一步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5.培养学生爱校护校的主人翁情感。教学重点:通过具体操作,感受大数目物品平均分方法的多样化与合理性。教学难点:如何组织有效的小组活动,在实践和交流中,培养优化策略的意识和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课前口算练习(开火车)2×53×620+30×624+212-822×4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同学们,我们学校就要开运动会了!有比赛项目的同学在赛场上奋力拼搏,那没有参加的同学你们能帮他们干些什么呢?有同学说了,可以帮他们提衣服,当拉拉队给运动员助威,你们的集体观念可真强,还有同学说了给运动员送水,你们的服务可真周到,那下面我们就一起去买矿泉水吧,看看买矿泉水时存在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好吗?[设计思考:创设情境不但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和参与欲望,更是为了让学生从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以帮助小朋友分糖果为情境,让学生本能产生互动,同时能让每个学生得到参与。]1、提出数学问题。课件出示“买矿泉水”情境图。理解图意,引导学生思考“大约花了多少钱?”这个问题。2、引导估算。(1)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在小组内交流各自估算的方法,展示各小组在交流中出现的典型做法。(2)全班交流,展示估算方法的多样化。口答估算过程及结果,学生在交流中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估算方法:①把24瓶看成25瓶,25×2×3=150(元),所以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