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一轮总复习优选练习1:专题7语言表达_第1页
2022届一轮总复习优选练习1:专题7语言表达_第2页
2022届一轮总复习优选练习1:专题7语言表达_第3页
2022届一轮总复习优选练习1:专题7语言表达_第4页
2022届一轮总复习优选练习1:专题7语言表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40专题7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第一节2022-2022年高考真题备选题库考法一客观题型1.2022·全国卷Ⅰ,3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借助算盘和口诀,通过人手指拨动算珠,就可以完成高难度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①即便是不识字的人也能熟练掌握②珠算算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③包含了珠算的所有秘密④蕴含了坐标几何的原理⑤用珠算运算,无论速度还是准确率都可以跟电子计算器媲美⑥珠算口诀则是一套完整的韵味诗歌A.②③⑥④⑤①B.⑤②③⑥④①C.⑤①②⑥③④D.②④⑥③①⑤解析:本题从排序的角度考查语言的连贯。解答本题要着眼于话题“中国珠算”,围绕“中国珠算”的特点及优点分别从不同方面来解说,再考虑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②句承接上句,总说算盘的结构,第④句紧接第②句,介绍算盘蕴含的原理;第⑥句承接上文,介绍珠算口诀,第③句紧接第⑥句说明口诀的作用;第①句进一步描述“中国珠算”的优点,第⑤句描述珠算可以与电子计算器相媲美。答案:D22022·全国卷Ⅱ,3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马是中国人喜爱的动物,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之一,是极其温顺又充满野性魅力的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已经成为力量与神行的代表。①还让人们有了敬马王、打马球、赛马等习俗②对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③它帮人们种地运货,和人们一起南征北战④作为六畜之首⑤马是人类的朋友和伴侣⑥千里马、老马识途等故事也十分深入人心A.③②④①⑤⑥B.③⑥①④⑤②C.⑤③②⑥①④D.⑤④②③①⑥解析:本题从排序的角度考查语言的连贯。第⑤句是总说句,排除A、B两项。①③⑥三个句子都属于马“对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具体表现,故②统领①③⑥三个句子。且“它帮人们……”“还让人们……”“……也十分深入人心”由具体到抽象,步步深入,因此这三个句子的顺序应为③①⑥,据此即可得出答案。答案:D32022·江苏,3分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A.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B.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C.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D.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B项,“敝”是称呼自己的谦辞,“敝校”意为“我们学校”,色彩上是谦辞,但因为交际对象是校方,所以在本句中运用不当,可以改为“母校”。“躬”意为“亲自”,“躬临”是敬辞,不能用于自己,“不能躬临”可以改为“不能参加”。答案:B42022·广东,3分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然而,我们的大脑对音乐的感知却不是这样。②所以要有交响乐,也正是这样的“和声”才使得我们这个世界充满趣味。③例如管弦乐的合奏,音波虽然混合,但是管乐声和弦乐声仍然保持各自的特点。④物理学家们长期热衷于研究的现象都是整体等于所有部分的加合,声音就是这样的。⑤整体可以大于部分之和,这一事实现在对大多数人来说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了,但是曾经让物理学家们感到非常窘困。⑥虽然管乐声和弦乐声独立地进入我们的耳朵,但是这两种声音的“和声”对我们的情感所产生的影响却远远大于这两种乐器的单独作用。A.④①③⑥②⑤B.④③①⑤⑥②C.⑤③④①②⑥D.⑤④③①⑥②解析:通读材料,可发现文段是“总分”结构,先提出“整体可以大于部分之和”的观点,然后举音乐的例子加以说明。⑤“整体可以大于部分之和”直接提出观点,排在第一位,故排除A、B两项。④紧承⑤谈物理学家窘困所在,并引出后文,故排除C项。答案:D52022·辽宁,3分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比如告诉你的父母,陪他们一起逛街感觉非常开心②如果只是将快乐私藏,积极的情绪便会很快消失③它不仅有助于快乐感的延续,还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④告诉你的朋友,很怀念在一起时开心的时光,并开始筹划新的聚会等等⑤传递快乐其实很简单⑥积极与他人分享快乐的记忆和经历,是放大快乐感的最佳方法A.⑤⑥①②④③B.⑤③②⑥①④C.⑥③②⑤①④D.⑥⑤①④②③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该类题目,应关注各句子之间的联系,寻找有关联词语、代词或者列举事例的语句,分析与之联系密切的其他语句。为总分关系的可先找出总说句,经过分析,本题的总说句应为⑥句,而③句中的代词“它”指的是⑥句中的“积极与他人分享快乐的记忆和经历”。③应紧跟⑥。②是对⑥中说法的反面论证,应接③后。①④列举两个事例,证明⑤中观点,故为⑤①④。答案:C62022·北京,4分日常交际中,“得体”是语言表达的一项基本要求。完成①②题。①下文是一份请柬中的四句话,其中表述不得体的一句是2分甲我校文学社定于本月18日晚7点在学校礼堂举行“民俗文化报告会”。乙您是著名民俗专家,对民俗文化的研究造诣颇深。丙今诚挚邀请您莅临会议,为我社民俗文化活动的开展做出认真的指导。丁敬请届时光临。A.甲B.乙C.丙D.丁②午宴上,某中学生遇到父母的朋友劝酒,下列回应得体的一项是2分A.下午还有两门考试呢,别劝了,行不B.谢谢足下,家父从来不准许我喝酒。C.不喝,不喝。中学生不是不能喝酒吗D.谢谢,谢谢!我年龄还小,不能喝酒。解析:本题考查语言的得体。①邀请对方进行指导,却提出“认真”的要求,显然不得体,将“做出认真的指导”改为“提出宝贵的意见”。②A项,“别劝了,行不”是对劝酒人的诘问,用语太不礼貌,不得体;B项,“足下”“家父”文言色彩很浓,不适于劝酒的场合;C项,“不喝,不喝”口气生硬,另外,反问语气也太生硬。不得体;D项,礼貌拒绝,最为得体。答案:①C②D7.2022新课标全国Ⅱ,3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在学校的日子里,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默默地注视着学校红色的大门,由衷地感谢她带给我的一切。①很多时候你可能觉得今天跟昨天没什么不同②这时你可能非常留恋过去的日子③突然发现它写得真好④你回过头来,其实一切都在改变⑤不禁哼出一句“月亮的脸偷偷地在改变”⑥现在要离开这个工作了七年的学校A.①②④⑤⑥③ B.①⑥②⑤③④C.⑥②⑤①④③ D.⑥⑤③①④②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可以采用排除法。先通读所给语句了解大意,然后从局部入手。第一空前有“在学校的日子里,我……”,⑥句说“我”现在要离开学校,符合第一空的要求,排除A项和B项。第③句“突然发现它写得真好”中的“它”应指“月亮的脸偷偷地在改变”这句歌词,所以应该是⑤③。排除C项。此时可再通读一遍,看是否通顺。答案:D8.2022广东,3分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生产能力的增强,加上与生俱来的动物性,使人类对生物形成了过分的优越感,产生了过度的欲望,________。________,更使一些人误以为可以无视生物的生存权,________。但对自然界造成危害的不是生产能力和科学技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使人类能够在尽可能少地影响自然的情况下生存,并且能不断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还可以更有效地保护物种和自然环境。①生产力的发达和科学技术的进步②是人类的观念③科学技术的发达④看不到生物对人类的重要作用⑤以至对生物的破坏和干预远远超出了维持生存的需要⑥是人类怎样运用它们的问题A.④①⑤②⑥③ B.④③⑤⑥②①C.⑤①④⑥②③ D.⑤③④②⑥①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题目从语段中句子逻辑关系的角度考查语意的连贯,做此题需要先通读文段,了解文段的大致意思及句间关系,然后才能确定正确的选项。⑤句中有“维持生存的需要”,紧承第一句中的“过度的欲望”,故⑤句排首位。据此可排除A、B两项。文段第三句中有“不是生产能力和科学技术”,而第一句中有“生产能力的增强”,缺少与第三句照应的“科学技术”,而③是“科学技术的发达”,可知第二空应填③,据此即可确定前两空的顺序为⑤③,排除C项,确定答案为D项。答案:D9.2022安徽,4分请根据上下文,从所提供的四个选项中选择相应语句分别填入文中的横线处。只填字母《兰亭集序》见右图这幅传颂千古的书法名迹,通篇遒美劲健,变幻万端,如有神助,在章法、结构、用笔上都达到了行书艺术的高峰。章法上,凡二十八行,行的疏密大致相等,唯首尾偶显宽密;字与字之间,大小参差,长短配合,错落有致,____①____。结构上,极尽变化之能事,不求字体结构的平正、对称、均匀,____②____;或修长,或浑圆,突破了隶书扁平方正的形貌。全篇三百二十四字,每一字都被王羲之用笔画赋予了鲜活的生命,有筋骨,有血肉,____③____;尺幅之内,众相毕现;异字异构,同字别构,匠心独运,韵味无穷,____④____。A.秉性、精神、风仪各异B.可谓极尽运笔使锋之妙C.强调欹侧、揖让、对比D.颇具天然潇洒飘逸之美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①前“大小参差,长短配合,错落有致”,后面另起一层意思。因此,①处是总结字体之美。“颇具天然潇洒飘逸之美”言字的外在之美。选D。②前言结构变化之美,“强调欹侧、揖让、对比”。选C。③前有“筋骨”“血肉”,与之相照应,“秉性、精神、风仪”也是运用了拟人手法。选A。④前“异字异构,同字别构”言字的构成即运笔的方法。选B。答案:①D②C③A④B10.2022浙江,3分依次填入下面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有地上之山水,有画上之山水,有梦中之山水,有胸中之山水。地上者妙在________,画上者妙在________,梦中者妙在________,胸中者妙在________。①位置自如②笔墨淋漓③景象变幻④丘壑深邃A.④③②① B.①②④③C.②③①④ D.④②③①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根据“地上”“画上”“梦中”“胸中”山水的特点,选择相应的短语就行了。答案:D11.2022湖南,3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闲情,是________,什么也不做,也不想了。也是________,去水边品茗。有时,从午后一直坐到日暮黄昏,________。人散去,一回头,仿佛看见丰子恺先生那幅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只见天空淡月一弯,竹帘半卷,竹椅几把,桌上剩茶几盏,就是________。①偷得浮生半日闲,邀三两知己②不见一个人,却有着说不出的意境③不知不觉,一弯月儿挂上柳梢④三月间看桃花开遍陌上,听杜鹃鸣A.②①③④ B.④③①②C.④①③② D.②③④①解析:选C本题从排序的角度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解答本题可以先通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从简单处入手。“从午后一直坐到日暮黄昏”写时间的变化,只有第③句“不知不觉,一弯月儿挂在柳梢”能与之相承接。仔细阅读文段可以发现,文段前半部分写两种闲情:一种是独处的闲情,一种是与朋友共处的闲情。“什么也不做,也不想了”是写独处的闲情,紧承第④句;“去水边品茗”是写与知己相处的闲情,紧承第①句。第②句句中“不见一个人”“意境”等词语紧承“人散去”“那幅画”等语句,因此应排在文段最后。答案:C12.2022新课标全国,3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②用葫芦作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③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④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瓤,即可当容器使用⑤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⑥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非常悠久A.⑥②③⑤④① B.⑥①④②③⑤C.⑤③④①⑥② D.③⑤④⑥①②命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析:横线前面的句子引出说明对象——葫芦,③⑤④介绍葫芦这种物品,要注意其中“它”的指代作用。⑥①介绍我国使用葫芦的历史,②为总结句。要特别注意横线前后标点符号的提示作用。答案:D13.2022辽宁,3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过去的儿童教育是注入式教育,只要把种种的死知识、死教训装入他头脑中,就以为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儿童自由的读物,实在极少。我们出版这个《儿童世界》的宗旨就在于弥补这个缺憾。①教师教一课,他们就读一课②刻板庄严的教科书,就是儿童的唯一读物③我们虽知道之前的不对④然而小学校里的教育仍旧不能十分吸引儿童的兴趣⑤而且各种教育,仍旧是被动的,不是自动的⑥也想尽办法去启发儿童的兴趣A.③⑥④②⑤① B.③⑥④⑤②①C.①③⑥④⑤② D.①③⑤⑥④②命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解析:解答本题要着眼于话题“儿童教育”,围绕“注入式教育”的缺点分别从不同方面来解说,然后考虑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横线前面的内容指出了“注入式教育”的缺点,第③句“不对”与之照应,故首排第③句,第⑥句是认识到错误后的行动,紧接第③句,第④句“然而”一转,指出现在仍旧存在的问题,第⑤句进一步说明错误所在,紧承第④句,第②句和第①句分别从教科书和教学方法两方面进一步指出弊端,可接后面“儿童自由的读物,实在极少”一句。答案:B14.2022湖南,3分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夏日西斋书事》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________,满庭鸟迹印苍苔。A.只道林间无人至 B.小院地偏人不到C.门巷深深过客稀 D.寒气偏归我一家命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准确、连贯,及古诗文阅读理解的能力。解析:作答本题,可采用排除法。此诗的题目指明了季节和处所,这是做题的重要依据。根据题目中的“夏日”和诗中的“榴花”,可排除D项;根据题目中的“西斋”,可排除A项;根据“满庭鸟迹印苍苔”,可排除C项。答案:B15.2022新课标全国,3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我国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消费安全感。①强化执法措施,严惩违法犯罪分子②食品产业涉及环节多,哪一环出现漏洞都会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③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机制④坚决淘汰劣质企业,以震慑所有企业使之不敢越雷池半步⑤保障食品安全需要生产经营者诚信自律,更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管⑥因此,必须保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态势,及时消除各环节的隐患A.②⑥①③④⑤ B.②⑤⑥①④③C.⑤②⑥③①④ D.⑤⑥②④③①命题分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准确的能力。解析:解答此题,要抓住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这几句话之间是递进关系,⑤②强调食品安全所涉及的部门以及不监管的危害,⑥用“因此”承上启下,谈具体措施,③①是从监管部门谈,④是从企业角度谈,由大到小。答案:C16.2022湖南,3分下面是某校校庆前夕,四位校友发给联络办老师的短信,其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获悉母校华诞,甚喜,届时定拨冗出席庆典,特此通知。B.因事务繁忙,恐难以按时光临母校参与庆典,深表歉意。C.虽身体欠安,但一定准时前往母校列席庆典,谨此奉告。D.因航班取消,故不能及时赶到母校参加庆典,敬请谅解。命题分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解析:A项,“拨冗”,指推开繁忙的事务,抽出时间,谦敬辞不当;“特此通知”语气不当。B项,“光临”,敬辞,称宾客来到,此处使用不当。C项,“列席”“谨此奉告”用在此处,语言不得体。答案:D考法二主观题型12022·全国卷Ⅰ,5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大气保温气体之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导致全球变暖,造成天气干旱或旱涝不均,甚至可能造成海洋水位上升,淹没大量沿海城市,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而,也有研究指出,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如增加的二氧化碳可以给植物“施肥”,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但这必须有个前提,植物还活着!如果土壤被污染,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就失去了这些向大气中释放氧气的“氧气工厂”和“空气净化器”。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首先要准确理解所给材料的基本意思:二氧化碳的益处与害处。第一个空应为上文的总结,第二个空应为下文的总领句,第三个空是假设的结果。答案:示例①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②二氧化碳增加会带来好处③植物就会生病甚至死亡写出一句,给1分;写出两句,给3分;写出三句,给5分22022·全国卷Ⅱ,5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大家都知道,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倘若呼吸停止,生命也将终结。人体通过呼吸,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排出二氧化碳。那你可知道土壤也有呼吸土壤呼吸和人的呼吸一样,也是一个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首先要准确把握材料的陈述对象:生命的呼吸。再分析这段话的层次,第一层从正反两方面说明“生命需要呼吸”,第二层说明人体呼吸的过程,第三层类比说明“土壤呼吸”和“人的呼吸”是相同的。据此,根据连贯的要求可以补写出相关语句。答案:示例①一个人活着就必须呼吸②从大气中吸入氧气③吸入氧气释放二氧化碳32022·安徽,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徽菜发端于南宋,兴盛于清代,如今更是享誉海内外。徽菜地方色彩鲜明,文化底蕴深厚,具有三大特色。一是__甲__。徽州地处山区,林木葱茏,溪流遍布,盛产山珍野味、河鲜家禽,为徽菜制作提供了丰富多样、四时常鲜的食材。二是精于烧炖,讲究火功。①常以木材为燃料,或柴禾急烧,或树块缓烧,充分呈现食材的特点。②加以木炭火单炖,原锅上桌,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汤汁的鲜美。③清炖是烹制徽菜的另一种重要方法,习用火腿佐味,汤色清白,香气浓郁。④红烧是烹制徽菜的主要方法,多用酱油着色,色泽油亮,味道浓厚。三是__乙__。徽菜在发展过程中秉承“医食同源、药食并重”的传统,原料的选择和搭配都十分讲究。比如,多用具有药效的野菜入食,就体现了传统的滋补养生之道。1材料中画线的句子顺序已打乱,请准确排序。只写序号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根据上下文,在甲、乙两个空格处补写出相应内容。要求:语意连贯,表达简明,每处不超过10个字。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第1问为排列句序题,横线前“精于烧炖,讲究火功”为总说句,统领横线处的四句话,排列时应与之照应,先“烧”后“炖”,因此,句④放在最前面。句②中的“原锅上桌,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汤汁的鲜美”照应句③中的“习用火腿佐味,汤色清白,香气浓郁”,因此③②相连。句①谈论的是红烧时所用的燃料,因此应置于③②之前。第2问为补写式连贯题,甲处横线后面的句子围绕徽菜的取材和新鲜度来谈论,据此甲处可紧扣“取材”和“新鲜”两个关键词补写;乙处横线后说明徽菜重传统和养生的特点,因此乙处可紧扣“传统”和“养生”两个关键词来补写。答案:1④①③②2示例甲:就地取材,讲求新鲜乙:秉承传统,注重养生42022·福建,7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渔民在夜间先用灯光诱集趋光性鱼类,然后围捕,称“光诱围网捕捞”。这种科学的捕鱼方法,渔获量高。有些渔民运用这种方法,拿网眼极小的密网围捕,连筷子粗细的、硬币大小的幼鱼,都统统捞了上来。用密网进行光诱围捕,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考生一定要审清题目,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材料阐明理由,在阐明理由时要做到语言简明连贯,条理清楚。从材料可以看出,密网光诱围捕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考生可从多个角度阐述观点,如说明密网光诱围捕不可取的原因,如何制止这种行为,以及在以后的渔业发展中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答案:示例一:这种“密网光诱围捕”的做法是违背科学精神的。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不同的目的,不同的价值取向,其结果大相径庭。“光诱围捕”原本是提高渔获量的科学方法,但由于利益的驱动,一切“向钱看”,使用“密网”围捕,将会使我们的渔业资源受到毁灭性的破坏。我们要加强正确价值观的引导,遵循科学精神,合理地利用科学技术。示例二:这种唯利是图的做法,是对渔业资源的毁灭性破坏。为了眼前的利益用密网进行光诱围捕,致使鱼子鱼孙都被赶尽杀绝,中国近海无鱼可捕已不是耸人听闻的事。我们的古人尚且知道“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的道理,作为现代文明人的我们更应该具备长远眼光,为自己、为子孙后代着想,制止这种杀鸡取卵的做法,保护自然资源。看法合理2分,表达简明连贯5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52022·浙江,4分根据下面的内容,拟写信的正文,字数不超过90字。张先生订购了一件衣服,店家发货时,误发了一条围巾给他。就此情况,请你以店家身份拟一封处理此事的信给张先生。地址、姓名等信息用××代替。尊敬的张先生:您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致敬礼!店主:××××年×月×日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简明、得体的能力。这是道题与时代生活相结合,体现了语文学以致用的原则。此类书信的写作,重在解决问题,要求写清事情的起因与问题的解决办法。同时要体现语言得体这一要求。根据题目所给的语料,考生需要答出四方面的内容:一是交代写信的原因,即错将衣服发成了围巾;二是表明歉意;三是写明围巾要寄回的地址;四是表示诚意,欢迎顾客再次惠顾。答案:示例:由于我们的失误,将您订购的衣服错发成了围巾,给您添麻烦了,深表歉意!您的衣服已寄出。烦请您在收到后将围巾寄回,地址是××××,邮资由我们承担。欢迎再次惠顾。62022·天津,5分阅读下面示例,按要求作答。“丢手绢”是几代人童年时的游戏,多少小朋友学会洗的第一件衣物就是自己的小手绢。现在的你还有手绢吗今天的小朋友可能已经不知道手绢为何物,纸巾的泛滥几乎让“手绢”成了只存在于词典中的一个词。“美丽天津·重拾手绢行动”倡导大家:少用纸巾,多用手绢。活动主题:把丢掉的手绢捡起来宣传语:捡起的是童年记忆留下的是绿树蓝天。生活中还有什么有趣的、美好的或是有价值的东西正在离我们远去为了留住它,请你策划一个小活动,拟出活动主题和宣传语。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生动、简明的能力。考生首先应设计活动的内容,活动要符合“为了留住”“正在离我们远去”的“有趣的、美好的或是有价值的东西”这一要求。然后据此拟出活动的主题。宣传语要深化活动的主题,表明活动的意义,语言表达要准确、生动、简明。答案:“美丽天津·绿色出行活动”倡导大家:少开汽车,多骑自行车,让蓝天更蓝,绿色常在。活动主题:让自行车上路宣传语:骑自行车上下班强身健体零污染。72022·湖南,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一次,妈妈忽见阿必一脸狼狈相,鼻子上抹着一道黑。问她怎么了,她装作若无其事,只说:“我囫囵着跌下来的。”“囫囵着跌下来”,用语是幼稚的创造,意思却很明显,就是整个人从楼上滚下来了。问她跌了多远,滚下多少级楼梯,她也说不清。她那时才两岁多,还不大会说,也许当时惊魂未定,自己也不知道滚了多远。她是个乖孩子,只两件事不乖:一是不肯洗脸,二是不肯睡觉。每当佣人端上热腾腾的洗脸水,她便觉不妙,先还慢悠悠地轻声说:“逃——逃——逃——”等妈妈拧了一把热毛巾,她两脚急促地逃跑,一迭连声喊“逃逃逃逃逃!”总被妈妈一把捉住,她哭着洗了脸。节选自杨绛《记杨必》请为上文续写一段阿必“不肯睡觉”的文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就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和有创意地设计文本的能力。文段写的是杨必小时候的事情,选取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杨必从楼梯上滚下来,不哭不闹,表现了她的乖巧;一是杨必不肯洗脸和睡觉,表现了她的不乖。文段在写杨必不肯洗脸时,先写她看到佣人端来洗脸水,就慢悠悠地轻声说“逃——逃——逃——”;然后写等到妈妈拧好热毛巾时,她就急速逃跑,但最终还是哭着洗了脸。题干要求续写杨必“不肯睡觉”的文字,从所给文字分析,杨必睡觉一定也是不老实的,也有一些与睡觉无关的动作、语言等。续写时,就可以从描写杨必的不肯入睡写起,写她的语言、动作等。答案:我在家时专管阿必睡午觉。她表示要好,尽力作乖孩子。她乖乖地躺在摇篮里,乖乖地闭上眼,一动都不动,让我唱着催眠歌摇她睡。我把学校里学的催眠歌都唱遍了,以为她已入睡,停止了摇和唱。她睁开眼,笑嘻嘻地“点戏”说:“再唱《喜旦娄》。”原来她一直在品评,选中了她最喜爱的歌。我火了,沉下脸说:“快点困!”阿必觉得我太凶了,乖乖地又闭上了眼。我只好耐心再唱。她往往假装睡着,过好一会儿才睁眼。82022·湖北,4分下边的绘画和书法作品,展现了画家和书法家心中的奔马的神韵。请用诗或文的形式描绘你心中的奔马。要求:①必须原创;②运用比喻、比拟两种修辞手法;③不超过6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运用比喻、比拟修辞手法,及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注意所写内容是“用诗或文的形式描绘你心中的奔马”,注意“奔马”两个字,确定所写内容不是笼统的任何形态的马。其次要注意联想和想象,运用比喻、比拟两种修辞手法,从而使文字富有文采。最后,注意所写字数不能超过60。答案:示例一奔跃气如虹,昂首啸长空。龙马抖精神,奋蹄疾如风。示例二哒哒哒哒,蹄声敲醒草原;萧萧长嘶,鸣声激荡群山!啊,草原的精灵,大地的骄子,迅疾如风,快似闪电!骏马奔驰,一往无前。9.2022新课标全国Ⅰ,6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水是植物主要的组成成分,植物体的含水量一般为60%~80%,有的甚至可达90%以上。____①____,土壤中的矿物质、氧、二氧化碳等都必须先溶于水后,____②____。水还能维持细胞和组织的紧张度,以利于各种代谢的正常进行。水是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原料,它还作为反应物参与植物体内很多生物化学过程。因此,____③____。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作答本题,第一步是整体阅读,了解文段的主要内容。这段文字属于说明文,介绍的是水对植物的重要作用,一共由5个句子组成。第二步要结合语境明确每处横线上要填写的内容。第一处和第二处在一个句子中,第一处要填的应该是总括句,因为,接下去的句子是对它的解释,第二处填写的内容应跟前面的内容构成条件关系。从第三、四句可以推断,第一处所填内容应该是就水的作用方面来讲的。根据“因此”可以推断,最后一处应该填写总结句。答案:水是很多物质的溶剂才能被植物吸收没有水就没有植物的生命10.2022广东,3分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按照要求续写。要求:①点明主题;②语意连贯;③不少于50个字含标点符号。磨盘围绕着磨心不停地转动着,一圈,又一圈……终于有一天,磨盘忍耐不住了,冲着磨心大发脾气:“我受够了!我这么大个儿,凭什么要以你为中心,一天到晚围着你团团转别在这里碍事,没有你,我会做得更好!”磨心无法再呆下去了,只好走开。磨盘心想,现在终于可以随心所欲了。它铆足劲地转,但转不了几圈,就一骨碌滚到地上去了。这时候,磨心平静地对磨盘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的能力。磨盘想离开磨心,觉得自己会做得更好,结果滚到了地上。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只有分工合作,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把工作做好。此外,续写的内容还必须与原文衔接,同原文的语体风格一致。答案:示例一你别生气,听我解释。虽然我是中心,你围着我转,但并不代表我比你重要。其实,这是我们各自的职责所在,我们只有互相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共同完成我们的工作。6分示例二磨盘老兄,你听我说,虽然我们都有各自的自由,但自由这东西不是绝对的。追求自由固然是好事,但任何自由都要受到一定的约束。希望你能知道,我不是你追求自由的障碍,而是与你同甘共苦的好兄弟。6分示例三你做事很有干劲,也有自己的想法,这是一件好事,但这个世界上人与人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每个人都不能以自我为中心,随心所欲,如果没有你磨盘,我这个磨心又有什么用呢11.2022江苏,4分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不超过15个字。有个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一位长者对他说:“你想保护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比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作答此题,首先要注意画横线句前面的内容:有些人总是抱怨环境。横线句的内容便是长者告诫青年的话。长者运用的是类比,“穿上一双鞋子”比喻改变自己,“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意味着改变环境。把握了这一点,用平实的语言进行表述即可。答案:改变自己比改变环境世界更容易。12.2022安徽,5分在某班宣传交通文明的文艺节目中,李华扮演的志愿者对路萍扮演的违规行人进行了耐心劝导。下面是表演的对话片段,请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情境,简明得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李华: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路萍:哟,红灯啊我没注意。李华:阿姨,您看,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路萍:嗯,是不该跟着别人抢。李华: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路萍:小伙子,你讲的在理。下次我会注意的。李华:谢谢您,再见!路萍:也谢谢你,再见!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及根据情境进行补写的能力。①处,后文路萍的语言提示①处的主要内容应是责问路萍闯红灯,但表达要委婉、得体。②处,根据下文“是不该跟着别人抢”,提示②处是关于抢红灯的话题,谈抢红灯的害处。③处,继续上文抢红灯的话题,结合后文“你讲的在理”说明此处应是遵守交规,不抢红灯的好处。答案:①阿姨,您好!刚才是红灯,您怎么就过来了②跟车抢红灯,多危险啊!再说,大家这样抢红灯,也容易影响交通;这不,堵上了。③人人遵守交规,大家出行才会安全、顺畅。阿姨,您看我的话对吗13.2022福建,7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材料1:校门建筑是校园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交通和安保。它与校园内的教学楼、实验楼等一样,重要的是实用价值。因此,校门建筑首先应当注重实用。材料2:校门建筑是一所学校的“门面”,是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它应当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并努力体现该校的办学理念。因此,校门建筑首先应当彰显校园文化。你对校门建筑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校门建筑是注重实用还是注重文化内涵,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考生只要围绕一点展开,言之有理即可。解答该题时考生应分析全面、完整,表述简明、连贯。如果认为校门建筑应注重实用,那么可从校门建筑是校园交通的门户、校园安全的锁钥的功能说起,强调校门建筑应实用、简约、大方,而不能盲目攀比,一味追求高大、奢华等。如果认为校门建筑应注重文化内涵,那么可从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办学特色等谈起,要讲究个性,不能千篇一律,要体现出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等。答案:示例一校门建筑的设计应秉持实用、简约、大方的原则。校门建筑是校园交通的门户,是校园安全的锁钥,实现这两大功能是校门建筑的基本要求。在此前提下,再讲求造型美观。因此,校门建筑要实用、简约、大方,而不应盲目攀比。那种一味追求高大、奢华,耗巨资建造校门的做法,不仅造成很大的浪费,还会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示例二校门在建筑造型和风格上应该具有鲜明的特点,它不仅要实用美观,还应该与学校的办学理念相吻合。校门建筑是学校文化内涵的体现,是对该校历史文化积淀和办学特色的诠释。因此,它应该是校园建筑的点睛之作,和学校的其他建筑相协调。这就要求我们,在校门设计上要讲究个性,不能千篇一律,应注重体现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14.2022天津,3分下面这封信有四处不合规范,请指出其中的三处。××学兄:寄呈的大作收悉,拜读再三,激动不已。你的诗构思巧妙,语言隽永,弟自愧不如。只是个别字句略有笔误或不合韵律,我冒昧地作了一点雅正,随信寄回,谨供参考。顺祝夏安!弟××

2013年6月6日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应用类文体格式和语言得体的能力。称谓和祝语应当顶格写;“呈”是恭敬地献上,不能用来说别人对自己;“雅正”,请人校正,敬辞,不能用来说自己。答案:①称谓“××学兄”没有顶格;②祝语“夏安”没有顶格;③“寄呈”不得体;④“雅正”不得体。15.2022新课标全国,6分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不得照抄材料,每句不超过20个字。材料:司马迁《史记》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晋代王嘉在《拾遗记》中说:“神农采峻岭之铜,以为器。”如果这些史料可靠,则我们祖先大约在5000年前就开始使用铜器了。但是,考古学家一直没有发掘到可以确证是夏代之前的铜器。因此,这些记载还只能视为传说。早在传说中的远古时期,__①__。从传世文献记载来看,我国在夏代之前就已进入铜器时代,但是__②__。上个世纪5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带发掘出了不少青铜器。经鉴定,这批青铜器的制作年代距离现在3500多年,这个时间大概是夏晚期。它们出土的地点正好是古书中所说的夏代开采铜矿之地,因此,可以确信,__③__。命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的扩写能力。解析:补写句子要注意前后语境及前后句式特点。结合第一段的内容,补写第①处;第②处补写时要注意“但是”一词和最后一句“可以确信”;结合前面的“因此”推断第③处要补写总结句,并照应第一段的论点“这些记载还只能视为传说”。答案:①我们的祖先就开始采掘铜矿,铸造铜器了;②这却一直没有得到考古发掘的证实;③我国至迟在夏晚期就已经开始使用铜器了16.2022广东,6分以下是一家公司发布的招聘信息,请将这一信息改写成正式的招聘启事以“本公司”开头,要求内容准确、层次清晰、表达得体。不超过75个字含标点符号,电话号码占两格。帅哥靓女,你大学本科毕业不办公软件使用熟练不英语交流顺溜不有没有驾照会不会粤语快来看哦,这儿招人啦!这是个中日韩三国合资公司,马上要在“2022亚运会”举办的地方广州开业咯。现需要行政秘书3名,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哦。要是有意,可以电话168168,8月31日面试,海心大厦908,不见不散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命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现有信息进行概括归纳提炼表达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解析:本题要求把一段话的主要内容用简明的语言表达出来,设置为一则招聘启事,那么在上述要求的前提下还需要注意招聘启事的正确写法。招聘启事正文主要包括用人的单位、部门、业务、目的、对象、条件、待遇、询问事宜、联系办法、联系时间等项内容,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特别是介绍本单位情况和应聘待遇等事项,不要言过其实。一般为表示诚意,待遇最好写清楚,以便应聘者自我衡量。所给材料用语不够庄重,口语化过于明显,宜改为较正式的书面语表达。因为材料未提供待遇问题,且有字数限制,所以,做题时仅需将口语改为书面语并适当调整内容顺序即可。答案:本公司系合资公司,即将开业,现拟聘行政秘书3名,要求会操作办公软件,会说粤语,英语口语流畅,有驾照,本科,性别不限,待遇面谈,有意者请拨打168168。17.2022安徽,5分请根据上下文,在下面文字的画线处补写出相应内容。要求: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2字。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基本思想是可游、可居、可望。其中,①________________。一切美术都是“望”,都是欣赏。不但“游”可以发生“望”的作用,②________________,也同样要“望”。一切亭台楼阁,都是为了“望”,都是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的美的感受。在园林建筑艺术中,③________________,有了窗子,内外就能发生交流。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望出去,④________________,于是引发人们不同的联想。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丰富了。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人从一个小房间“望”到千秋之雪、万里之船,以小见大,从而获得了⑤________________。命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解析:解题要审清题意要求,理解整个语段含意,抓住关键词“可游、可居、可望”之间的关系,注意层次条理,同时还要注意形式的特点,如一些关联词“不但、也、都是、而且、从而”等在行文中的提示作用。答题时不能离开“居、望、游”三个关键词。答案:①“望”最重要②即便是“居”③窗子起着“望”的重要作用④景色都不相同⑤丰富的审美感受18.2022天津,2分请把下面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写序号。①随着各种高效储能技术的成熟和智能电网的兴起,太阳能携手海浪和海风,向我们输送源源不断的电力。②同时,化石能源的燃烧导致了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这已经是公认的全球性头号环境问题。③说不定人们会用墙体太阳能发电系统为自己的电动汽车充电,我们的住宅和办公楼会更为节能、舒适。④而新能源在不远的未来会大踏步走进我们的生活。⑤工业化国家通过大量使用化石能源提高了自身的福利水平,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则需要不断提高能源消费水平,存量有限的化石能源其实是在加速消耗中。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解题时,可以先分析这些语句主要讲述了什么,哪些语句是总写,哪些是分写,哪些是观点,哪些是事例;然后分析语句之间的关系,按照总分或分总的关系排列。答案:⑤②④①③19.2022江西,15分参照下面鲁迅先生的画像,结合你对鲁迅的了解,刻画你心目中鲁迅的形象。要求:1使用第二人称,侧重肖像描写。2运用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手法。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4不少于200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这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语言表达题,俗称小作文。作答时,考生首先应注意题干中几项具体要求,其次应结合对鲁迅的点滴记忆,可以回忆平时学过的相关课文,如鲁迅研究专家唐弢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