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加技术规范_第1页
高加技术规范_第2页
高加技术规范_第3页
高加技术规范_第4页
高加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35PAGE招标编号:高压加热器技术规范书目录TOC\o"1-2"\h\z\u第一部分技术规范 31总则 32设计条件与环境条件 33设备规范(按1台机) 44技术要求 75质量保证 136包装、运输、装卸 157附图 158设备技术数据汇总表(投标时填写) 15第二部分供货范围 191一般要求 192供货范围 19第三部分技术资料及交付进度 221一般要求 222资料交付基本要求 23第四部分交货进度 27第五部分设备监造(检验)和性能验收试验 281概述 282工厂检验 283设备监造 284性能验收试验 30第六部分技术服务和设计联络 321投标人现场技术服务 322培训 343设计联络 34第七部分分包与外购 35第八部分大(部)件情况 36第九部分技术规格偏离表 37第一部分技术规范1总则1.1本技术规范书的使用范围仅限于xx项目(自备电站工程)高压加热器设备,它包括本体及辅助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1.2本技术规范书提出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未对一切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供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本技术规范书和有关最新工业标准的产品。1.3如供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那么需方可以认为供方提供的产品完全满足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1.4在签订合同(含技术协议)之后,需方有权提出因规范标准和规程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一些补充要求,供方应承诺予以配合。具体项目由供、需双方共同商定。1.5本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与供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2设计条件与环境条件2.1设计条件2.1.1安装位置:汽机房2.1.2汽轮机运行工况:本期共安装4台锅炉,3台汽轮机,高加运行工况图(详见附表)。2.1.3进入加热器的给水水质水中含氧量 ≤0.007毫克/升PH值 8.8~9.3总硬度 ≤2.0微摩尔/升Fe ≤0.02毫克/升Cu ≤0.005毫克/升SiO2 应保证蒸汽二氧化硅符合标准油 ≤0.3毫克/升2.1.4 给水泵型式:锅炉容量520t/h电动定速给水泵4台,电动变频给水泵1台给水泵流量630m3/h给水泵设计点出口压力 20.51MPa2.2厂址条件:大庆市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地带。本地区冬季受蒙古及西伯利亚冷高压的控制,多偏北风,气温较低,降水量较少;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东南风盛行,气温较高,降雨多;春秋两季则为过渡性气候。受季风和海洋环境的影响,本地区气候温和,空气湿润,植被茂盛,夏季温暖多雨,冬季多风寒冷,全年四季分明。设备安装地点:室内主厂房零米海拔高度:137米(暂定)多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23.4℃/-18℃多年平均气温:4.6℃年平均相对湿度: 63%地震基本烈度:6度3设备规范(按1台机)3.1设备名称:1号高压加热器(HP-1);2号高压加热器(HP-2)3.2需方提供的设计数据:(按汽机厂工况图填写)加热器编号(按蒸汽顺序)单位HP-1HP-21、加热器型式管壳表面式加热器,U形管2、布置方式立式3、加热器数量11一、按3机4炉运行,冬季工况(2017.3.25工况图)给水1流量t/h6486482进口工作压力(暂定)MPa20.5120.513进口温度℃186.5159.74进口热焓KJ/Kg7986825出口温度℃226.4186.56出口热焓KJ/Kg9767987最大允许压降MPa0.050.058最大允许流速m/s9设计压力(管侧)MPa10设计温度(管侧)°C11试验压力(管侧)MPa抽汽12流量(HP-2为抽汽+前汽封漏汽)t/h51.7127.47+3.6913进口压力MPa.a2.7561.22314进口温度℃337.3245.615进口热焓KJ/Kg3093292416最大允许压降MPa0.0350.03517最大允许流速m/s18设计压力(壳侧)MPa.g19设计温度(壳侧)℃20试验压力(壳侧)MPa进入加热器的疏水疏水来源HP-121流量t/h/51.7122温度℃/196.523热焓KJ/Kg/837排出加热器的疏水24流量t/h51.7182.8725温度℃196.5169.626热焓KJ/Kg83771827疏水端差℃二、3机4炉,夏季工况(2017.3.25工况图)给水1流量t/h5645642进口工作压力(暂定)MPa20.5120.513进口温度℃179.7159.74进口热焓KJ/Kg7686825出口温度℃212.9179.76出口热焓KJ/Kg914768抽汽7流量(HP-2为抽汽+前汽封漏汽)t/h36.2916.11+4.008进口压力MPa2.1271.0489进口温度℃336.5256.210进口热焓KJ/Kg31052955进入加热器的疏水11疏水来源/HP-112流量t/h/36.2913温度℃/189.714热焓KJ/Kg/807排出加热器的疏水15流量t/h36.2956.4016温度℃189.7169.717热焓KJ/Kg807718说明:给水泵尚未招标,给水设计压力待给水泵招标后确认。上表中空的数据由供方提供。3台机的髙加承担4台炉的给水加热,每台髙加应能通过4/3台锅炉的最大给水流量707.2t/h以上数据非最终的正式资料,可以暂按以上资料投标,最终的正式资料如有调整,不应有价格的变化。4技术要求4.1设备性能基本要求4.1.1在不变更管束和其它主要部件的条件下,加热器应与主机同寿命,即安全运行30年。4.1.2高压加热器应按汽机冬季工况的给水流量乘以1.02作为设计保证工况。并留有10%的换热面积余量,并能满足各种工况安全连续运行,且能满足随机启动运行方式。高压加热器应能满足在供方提供的所有热平衡图工况下安全运行。以最大给水流量707.2t/h作为校核工况4.1.3加热器应能承受全部异常工况的运行,异常运行的累计时间至少为其设计寿命的10%,此时,水室进口、加热器管入口和壳体内部部件均不应出现过量冲蚀。在各种负荷下不产生过大噪声、振动和变形。4.1.4高压加热器水侧采用电动大旁路。4.1.5设有内置式疏水冷却段的高压加热器疏水端差(DCA)应不小于5.5°C,不考虑任何形式的外置式疏水冷却器。4.1.6设有内置式蒸汽冷却段的高压加热器给水端差(TTD)应不小于-2°C,无蒸汽冷却段的高压加热器给水端差应不小于1°C,不考虑任何形式的外置式蒸汽冷却器。末级高压加热器的出口给水温度不得低于设计值4°C。高加设计必须保证给水端差、疏水端差、给水温升、水侧及壳侧压降符合本规范书要求。4.1.7在设计工况下高压加热器壳侧压力降应小于相邻两级加热器间压差的30%。加热器内每段的压力损失不超过35Kpa。4.1.8当采用螺旋管管高压加热器时,高加内流速在16℃下不超过4.0m/s。当采用U形管式高压加热器,管侧水速在16°C时,无论采用何种管材均不大于3m/s。4.1.9疏水出口管内水速应不大于1.2m/s、当加热器中的疏水为饱和疏水且水位不受控制时、其疏水管内水速应不大于0.6m/s。4.1.10疏水进口管内的介质流速:1.10.1两相流体的质量流速应不大于下列两公式中的小值。G=77.16(ρ)0。5G=1220(1)4.1.10.2疏水进口扩容后的蒸汽流速应不大于45.7m/s,且蒸汽质量流速不大于下式计算值。G=38.58(ρ)0。5(2)4.1.11蒸汽进口管内的蒸汽流速不大于下式计算值。υ=48.7/P0.09(3)上三式中G质量流速kg/m2.sρ扩容后的蒸汽密度kg/m3υ蒸汽流速m/sP蒸汽进口管处的蒸汽压力Mpa(a)4.1.12加热器水侧应设置安全阀,以防止在水侧进出口阀门关闭时,水受热膨胀而超压,接管内径应不小于20mm。4.1.13加热器壳侧也应设置安全阀,防止由于管子破裂而造成超压,其最小容量应能通过最大超负荷给水流量的10%或一根管子两个断口排放的流量,两者取大值并加10%的裕度。4.1.14加热器疏水冷却段要有足够的深度,当最低水位时保证水封不破坏。4.1.15高压加热器应能随机投入运行,给水温度变化率在升负荷时能达到5℃/min,降负荷时能达到2℃/min,而不影响高加的安全和寿命。4.1.16高加设计在堵管率最大为5%时,仍能保证加热器的特性。4.1.17加热器及附件的设计应能承受运行时可能出现的最严重的荷载组合,这些荷载至少应包括:(1)管侧、壳侧内压。(2)运行或试验情况下设备自重及水重。(3)保温层及管道荷重。(4)安全阀排放时的反力。(5)外部接管的推力和推力矩。(6)支座反力。(7)地震载荷。4.1.18供方应保证在距设备外壳体1米处的噪声不得大于85dB(A)。4.1.19高加疏水调节装置(汽液两相流液位控制器)应能有效的控制疏水、防止管道的冲刷,以减少运行、检修人员的劳动强度。4.2设备制造要求:4.2.1高压加热器应包括下列各部件:壳体及封头水室及管板支撑板及隔板换热管束活动、固定支座(包栝支座地脚螺栓)压力密封人孔各接口管座放水、放气阀门及安全阀各检测控制仪表、测量筒及附件固定保温层用钩钉4.2.2高压加热器由过热蒸汽冷却段、凝结段和疏水冷却段组成(供方可根据本工程情况分别详述两台高加的具体结构型式)。4.2.3高加应有检修和安装时起吊用的吊攀,吊攀位置按整体起吊高度设置。高加采用全焊接结构,为维修需要,在壳体上应标有切割线,在切割线部位设计应有保护管束的不锈钢保护环。4.2.4为防止管束受冲击、振动和冲刷,在加热器设计中所有蒸汽和疏水进口管座内侧处设有不锈钢防冲击板。4.2.5加热器管束中所有隔板和支撑板要可靠的固定,隔板和支撑板的孔径应按有关规定略大于管子外径,孔边无毛刺,支撑板间距按有关规定要求设置,以保证在任何运行工况下管子不产生振动。4.2.6为避免高温蒸汽对管板及筒壳的热冲击,过热蒸汽冷却段需用包壳板、套管和遮热板将该段密封。4.2.7制造厂应采取严格有效地措施,防止管束与管板连接处产生裂缝和泄漏,管束与管板连接宜采用焊接加胀接工艺,并采用先进的检漏技术(如氦检漏技术),确保每根管子与管板连接强度及严密安全可靠。4.2.8为防止传热管口被高温水的冲蚀而损坏,对采用碳钢管的高压加热器需在管口处内壁衬厚度不小于0.3mm的不锈钢套管。4.2.9加热器的传热管应采用无缺陷的管材,凡有缺陷的管材均不允许修复后采用,也不允许采用环焊缝来接长管子。4.2.10加热器管子的壁厚应按有关规定计算,不考虑腐蚀余量。4.2.11如采用U型管,U型管的最小半径应为1.5倍的管子外径,且圆度偏差应不大于管子名义外径的10%。4.2.12为防止换热管在冷弯过程中造成的应力腐蚀裂纹,根据所选用的管材需考虑消除换热管的应力的热处理。4.2.13换热管应进行100%无损探伤检查。4.2.14高加壳侧应按规定设置放气管,其排气量按进入加热器汽量的0.5%设计,但管内径应不小于25mm。4.2.15加热器疏水或过冷段的设计,应在能适当控制疏水水量的前提下,使加热器内积水的表面积暴露最小,以便减少在汽机甩负荷时疏水扩容后倒入汽机。4.2.16高加壳侧应设置放水口。4.2.17高加管侧应有注水门及放空气门。4.2.18高加应设置正常疏水和危急疏水及相关附件。4.2.19高加应设充氮保护接口。4.2.20加热器所有接管座从加热器外表面向外伸出长度不小于200mm。为了使系统协调统一,接口规格需经设计院确认。4.2.21加热器应设有两个或更多的支座,这些支座要能承受满水时所出现的最大荷载组合。4.2.22加热器壳体和水室上的保温钩钉由供方负责,已热处理消除应力的壳体和水室部分,不允许在施工工地再焊接。4.2.23高加进、出口旁路阀采用电动阀,当高加水位达到高一水位值时,高加旁路阀应自动打开,启、闭灵活。4.2.24加热器安装、检修起吊的高度必须满足行车起吊要求,行车吊钩标高19.1m,运转层标高9.00m。4.3材料4.3.1高压加热器材料的选择原则,钢材标准按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第四章“材料”的规定,也可按GB150-1998附录A“材料的补充规定”选用。4.3.2对采用进口技术制造的加热器材料的选用除应遵守4.3.1节外,也可按技术进口国家的标准或HEI标准《表面式给水加热器》及ASME标准第Ⅱ卷《材料》选用。4.3.3需方要审查高压加热器材料是否适当,供方在投标时应提供详细的材料清单。4.4焊接4.4.1对高压加热器容器的焊接必须由持有《锅炉压力容器焊工合格证书》的人员担任。4.4.2高加受压部件施焊前的焊接工艺评定应按JB4708-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标准进行。4.4.3焊接工艺基本要求按JB/T4709-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执行。4.4.4设备焊接完毕应进行形状尺寸及外观检查,合格后按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第10章10.8条及10.9条的要求进行无损检测及压力试验。4.4.5设备焊缝质量检查焊缝质量的要求和受压部件的焊后热处理应符合《管壳式换热器》中的要求。焊缝质量达不到要求应返修,同一部分的焊缝返修次数不得超过两次。4.5仪表控制要求4.5.1供方应提供第6节中所列仪表和设备(不限于此),并按第6节中所列内容要求填写。供方应在投标书中详细列出仪表和控制系统的供货范围及工作范围,并由需方确认。4.5.2供方应采用符合最新国家标准的元件和设备组件,热电阻采用Pt100(双只);模拟量信号为4~20mADC;开关量为无源干接点,接点形式为DPDT,接点容量为230VAC,5A、220VDC,3A。严禁使用非标准测量元件。所有仪表应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4.5.3高加的水位是通过水位开关发出信号实现下列控制。4.5.3.1高水位信号:当加热器水位达到高一值时报警;高二值报警,全开事故疏水阀;达到高三值时报警,打开加热器给水旁路阀,自动关闭抽汽止回阀及电动闸阀,开启抽汽管道疏水阀,1#,2#高加同时解列。4.5.3.2正常水位4.5.3.3低水位报警4.5.4加热器上就地测量水位接口的设置应能保证水位测量的准确性。就地水位计宜设有并联的平衡容器、正常水位和紧急水位控制器以及水位开关的平衡连接管要各自独立设置。4.5.5提供的液位测量接口内径不得小于50mm,在加热器图纸上应标出所有水位,即正常水位、高水位、高—高水位、低水位。4.5.6用于压力测量的接管内径尺寸最小应为25mm,用于水位测量的接管内径尺寸最小应为50mm。压力及水位测量接口应配供一次门前取样管和一次门,一次门应采用质量可靠的进口阀门。温度测点应留有测温元件的安装管座(M32X2)。4.5.7对需方为实现控制功能而在本体上增加的测点,供方应无条件地为其提供安装接口。4.5.8供方配套供应的仪表和控制设备范围及选型须应由需方认可,这些仪表和控制设备应安全、可靠、与全厂热控设备选型相一致并与需方对热力系统控制的整体设计方案相协调。4.6设备清洁及防腐4.6.1设备出厂前,应对设备进行清理。所有杂物,如金属碎片、铁屑、焊渣、碎布和一切其它异物都应从各部件内清除掉。4.6.2所有碳钢材料的内外表面,均应进行机械的或化学方法除锈。采用化学方法除锈时,不应使材料产生腐蚀或斑点。4.6.3应使用不含卤化物的溶剂、砂布对不锈钢表面进行清洗。用来清洗碳钢的材料不应用来清洗不锈钢表面。4.6.4水压试验及清洗后应排尽设备内的积水,碳钢管加热器可采用加热法或真空法进行干燥,并充以氮气保持正压。4.6.5加热器的油漆按JB2536-80《压力容器油漆、包装、运输》的规定。4.6.6距焊口100mm以内的设备表面需现场施焊时,应采用合格的能够耐高温的底漆。4.6.7供方应向需方提供完整的防腐说明,包括清洗和涂漆程序及使用涂层的特性说明。4.7设备标记4.7.1在高压加热器的明显部位,应装设用耐腐蚀材料制作的金属铭牌,金属铭牌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设备名称:制造厂名称:制造厂产品编号:制造许可证编号:设备型号:容器类别:设计温度(分管侧和壳侧):设计压力(分管侧和壳侧):试验压力(分管侧和壳侧):加热器总传热面积:重量:制造日期:4.7.2金属铭牌型式、尺寸、技术条件和检验规则,应符合JB8-82《产品标牌》的规定。5质量保证5.1设备产品设计﹑制造﹑检验和验收遵照的标准5.1.1标准 (1)GB150《钢制压力容器》 (2)GB151《管壳式换热器》 (3)JB/T8190《高压加热器技术条件》 (4)GB699《优质碳素结构钢》 (5)GB3077《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 (6)GB3274《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钢带》 (7)GB3280《不锈钢冷轧钢板》 (8)GB4237《不锈钢热轧钢板》 (9)GB4238《耐热钢板》 (10)GB6654《压力容器用钢板》 (11)GB5310《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 (12)GB13296《锅炉、热交换器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13)GB9112《钢制管法兰类型》 (14)GB9113~9128《钢制管法兰》 (15)GB/T228《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16)GB/T2294《金属夏比缺口冲击试验方法》 (17)GB/T232《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 (18)《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19)GB/T12242《压力释放装置性能试验规范》 (20)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21)JB4708《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 (22)JB/T4709《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23)JB4726《压力容器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锻件》 (24)JB4730《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25)JB/T4711《压力容器涂敷与运输包装》5.1.2上述只列出遵照的基本标准,并未列出投标人遵循的所有标准,如投标人提出了更经济合理的设计、材料、制造工艺;同时又能使投标人提供的设备满足本协议的要求,并确保安全持续运行,在征得招标人同意后,可执行投标人提供的标准。5.1.3从订货之日起至投标人开始投料制造之前这段时间内,如果因标准发生修改或变化,招标人有权提出补充要求,投标人应满足并遵守这些要求。5.1.4采用引进技术制造的设备,还必须考虑引进国的有关标准,或采用美国标准HEI《表面式给水加热器标准》及ASME标准第Ⅱ卷材料规范,第Ⅷ卷压力容器及ANSI/ASME-B31.1动力管道。并按较高要求的标准执行。5.1.5投标人在开始投料制造之前,向招标人提供一份准备正式使用的有关标准的目录清单。5.2设备性能保证5.2.1设备的性能应能满足4.1节的性能基本要求,以及4.2节的要求。5.2.2设备至少应满足协议的要求,如投标人能提出更高的性能数据,以投标人提供的数据作为性能保证值。在250t/h抽汽工况下,投标人保证的技术指标如下:加热器编号单位1号高压加热器2号高压加热器1终端(上)端差℃2疏水(下)端差℃3管侧压降MPa4壳侧压降MPa设备设计使用寿命:30年;噪声:离开设备外表面1.0米距离处,噪声小于85dB(A)。6包装、运输、装卸6.1高压加热器的包装、运输按JB/T4711《压力容器涂敷与运输包装》的规定执行。6.2在装运前将加热器内的水排尽,保持干燥并充氮保护。6.3所有的孔、管接头以及法兰螺栓和末端焊接的连接件都有保护装置,以防止在运输和保管期间发生损坏、腐蚀及掉进异物。7附图汽轮机各运行工况见第一部分第3条8设备技术数据汇总表(投标时填写)8.1设计性能数据表,并提供计算书加热器编号设计参数单位HP-1HP-2加热器型式加热器数量台加热器总面积:M2蒸汽冷却段热交换面积M2凝结段热交换面积M2疏水冷却段热交换面积:M2壳侧设计压力MPa壳侧设计温度°C管侧设计压力MPa管侧设计温度°C壳侧试验压力MPa管侧试验压力MPa壳侧最大允许压降MPa管侧最大允许压降MPa管侧流速m/s蒸汽进口流速m/s疏水出口管内流速m/s疏水进口管内流速m/s给水端差(TTD)°C疏水端差(DCA)°C8.2结构特性数据加热器编号设计参数单位HP-1HP-2壳体封头型式壳体最大外径及壁厚mm加热器全长m抽壳体或抽芯子尺寸m壳体材料(筒节/筒身)冲击板材料管束管子流程管子与管板连接方式型式管子根数根材料管径×壁厚mm最大允许堵管数%水室与管板水室与壳体连接方式水室材料水室盖材料管板材料管板与水室连接方式接管水室进口(外径×壁厚)mm水室出口(外径×壁厚)mm壳体上抽汽进口(外径×壁厚)mm壳侧疏水进口(外径×壁厚)mm壳侧疏水出口(外径×壁厚)mm壳侧安全阀规格/数量水侧安全阀规格/数量壳侧放气阀规格/数量壳侧压力表规格/数量壳侧温度表规格/数量水位控制器接口规格/数量水位开关接口规格/数量壳侧排水口规格/数量水室排水口规格/数量水位计危急疏水口(外径×壁厚)其它水室接管材质抽汽接管材质疏水接管材质

第二部分供货范围1一般要求1.1本附件规定了合同设备的供货范围,投标人保证提供设备为全新的、先进的、成熟的、完整的和安全可靠的,且设备的技术经济性能符合附件1的要求。1.2投标人应提供详细供货清单,清单中依此说明型号、数量、产地、生产厂家等内容。对于属于整套设备运行和施工所必需的部件,即使本合同附件未列出和/或数目不足,投标人仍须在执行的同时补足。1.3投标人应提供所有安装和检修所需专用工具和装置性材料等,并提供详细供货清单。1.4投标人提供加热器各部件需要更换的时间周期,运行所需备品备件(包括仪表和控制设备),并在投标书中给出具体清单。1.5提供所供设备的进口件清单。1.6投标人提供的技术资料清单见附件3。1.7专用工具(1)投标人应提供一套设备及附件的安装、运行、维护和调整所必须的专用工具。(2)投标人应提供专用工具清单,并附有这些专用工具使用功能详细说明书。(3)专用工具应包括:高压加热器拆装人孔门的专用工具。 2供货范围2.1投标人提供的设备包括2.1.1加热器本体及仪表接口管座(包括支座地脚螺栓及附件,各系统中接口管座)。2.1.2成套范围的附属设备 (1)壳侧安全阀(进口) (2)管侧安全阀(进口) (3)壳侧连续放气阀及节流孔板 (4)壳侧启动放气阀 (5)壳侧放水阀(6)管侧放水阀(7)管侧放气阀 (8)磁翻板水位计及连接阀门 (9)压力表 (10)双金属温度计(万向型) (11)平衡容器及液位发送器(包括开关接口及一次阀) (12)充氮接口及阀门 (13)人孔及密封垫(每台加热器的密封垫提供两套) (14)所有法兰连接接口的反法兰及配套连接件(15)投标人提供的所有阀门和仪表的所有附件(16)高压加热器正常疏水两相流控制器及事故疏水电动门(17)进出口电动闸阀及旁路电动闸阀,并应与髙加进出口管径一致2.2详细供货范围(单台机组,至少,但不限于)序号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生产厂家备注注:投标人可根据自身设备特点进行完善和补充。2.3进口件清单(单台机组)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产地生产厂家备注1换热管根2壳侧安全阀只3管侧安全阀只4水位计接口用球阀只5压力表用三通阀只6平衡容器接口用球阀只注:以上产品选用进口的知名品牌,由投标方提供三家及以上供招标人确认。2.4备品备件(新建两台机组):序号名称安装部位规格型号单位数量产地生产厂家备注1人孔密封垫套22平衡容器接口一次阀只3压力表只44双金属温度计(万向型)只4注:注:表中的单位“套”是指一台机组所需,投标人可根据自己设备特点进行调整和补充。2.5专用工具(按新建两台机组):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产地生产厂家备注1人孔门专用拆装工具套2第三部分技术资料及交付进度1一般要求1.1投标人提供的资料应使用国家法定单位制即国际单位制,语言为中文。进口部件的外文图纸及文件应由投标人免费翻译成中文。1.2资料的组织结构清晰、逻辑性强。资料内容要正确、准确、一致、清晰、完整,满足工程要求。1.3投标人应根据招标书提出的设计条件,技术要求,供货范围,保证条件等提供完整的标书文件和图纸资料。图纸资料的交付进度应满足工程进度的要求。投标人应在技术协议签订后7个工作日内提供工程设计的基础资料,满足设计院的基础设计。在技术协议签定后15个工作日内给出全部技术资料清单和交付进度,并经招标人确认。1.4投标人提供的技术资料一般可分为投标阶段,配合工程设计阶段,设备监造检验及施工调试、试运、性能验收试验和运行维护等四个方面。投标人须满足以上四个方面的具体要求。1.5对于其它没有列入合同的技术资料清单,却是工程所必需的文件和资料,一经发现,投标人也应及时免费提供。如本期工程为多台设备构成,后续设备有改进时,投标人也应及时免费提供新的技术资料。1.6招标人要及时提供与合同设备设计制造有关的资料。1.7投标人提供的随机技术资料为每台设备套,电子版套。1.8投标人在配合工程设计阶段应提供的技术资料为本期工程6套(设计院、电厂各3套),电子文件2套(设计院、电厂各1套)。1.9投标人提供的所有资料和图纸均应有“_____工程用”与“正式资料”章,修改版资料对修改部分应有明显的标识和标注。1.10投标人所提交的技术资料内容至少应包括本附件中所要求的。如招标人在工程设计中需要本附件以外的资料,投标人应及时无偿地提供。1.11投标人提交给招标人的每一批资料都应附有图纸清单,每张资料都应注明版次,当提交新版资料时应注明修改处并说明修改原因。1.12工作配合和资料交换所用的语言为中文。1.13本工程设计采用KKS编码标识系统(编码深度为至元件级),故投标人供货范围内所有的设备、阀门、管道、元器件等均应在最终版的图纸及供货实物上标明其KKS编码,具体内容在以后的配合中确定。2资料交付基本要求2.1投标时投标方应提供的文件计算书高加系统图设备外形图基础荷载图(含地震荷载)设备规范表进出接口和规范表供货清单(各附件材质、规格、数量应分别列出) 热工测点布置控制保护系统图及仪表清单。 性能试验和故障诊断方法、公式资料、测点清单及布置图。2.2技术协议签订后应提供的文件2.2.1投标方在技术协议签订后两周内应提供满足设计院施工图设计要求的第一版文件 高加系统图 设备总图﹑总安装图 基础荷载图(含地震荷载) 进出接口和规范表 各接口允许推力和推力矩及热位移 所有基础和支撑的地脚螺栓孔及吊耳的位置和尺寸 所有接口的位置和尺寸(包括法兰或焊接坡口详图和壁厚) 制造厂供货的全部阀门的外形及接口图(包括法兰或焊接坡口详图和壁厚) 安全阀设计技术数据及资料 高加各水位线值及功能 拆卸时抽出需要的空间 高加热工检测系统图、仪表清单、高加启停运行说明、联锁保护说明及相关图纸。 性能试验和故障诊断方法、公式资料、测点清单及布置图。运行参数、参数报警保护设定值设备规范表 设计压力(壳侧、管侧)设计温度(壳侧、管侧)水压试验压力(壳侧、管侧)水压试验温度(壳侧、管侧)终端端差疏水端差加热器进出口给水温度汽侧、水侧的流速 高加u形管破裂时的危急疏水量计算资料 高压加热器大旁路电动闸阀开启时间计算资料 各加热器汽、水侧压降 设备重量(无水﹑满水﹑正常运行)重心位置(无水﹑充水)加热器总传热面积及各段的换热面积 安全阀起排压力、回座压力、排放量 供货清单(各附件材质、规格、数量应分别列出) 设计、安装、运行、维护及检修的说明书。2.2.2投标方在收到设计院反馈意见后两周内应提供以上文件的最终设计文件2.2.3投标方应在图纸的适当位置表示出供货分界线2.2.4检查与试验报告 (1)材质试验报告:包括重要部件如水室、管板、管子、壳体的化学成份、物理性能以及探伤、水压试验报告等。 (2)焊接记录及试验合格证:包括焊接方法、热处理工艺、射线探伤及透视拍片报告。 (3)管子与管板的焊接接头的检查及检漏报告。 (4)加热器整体管侧、壳侧水压试验报告。 (5)安全阀试验报告。 (6)加热器装配记录文件。2.2.5供货清单:包括加热器设备本体、附件、热工测量控制、保护以及备品备件、专用工具等。清单中应有型号、规范、数量、材质、制造厂家﹑使用地点。2.2.6产品合格证。2.2.7供需双方一致通过的“变更”文件及证明。2.2.8图纸应标明随每项部件所供给的附件,以及部件制造厂家﹑型号﹑参数和容量。2.3投标人在开始制造之日以前,向招标人提供一份准备正式使用的规程、规范和标准的目录清单。2.4投标人前期提供给招标人的技术文件和图纸,不能取代设备发运前装箱时应同时装入的技术文件和图纸。装箱资料的内容,满足设备在现场的安装、调试、验收、运行、维护和检修的需要。2.5设备监造检查所需要的技术资料投标人应提供满足合同设备监造检查/见证所需要的全部技术资料2.6施工、调试、试运、机组性能试验和运行维护所需的技术资料(招标人提供具体清单和要求,投标人细化,招标人确认)。包括但不限于:2.6.1提供设备安装、调试和试运说明书,以及组装、拆卸时所需用的技术资料。2.6.2安装、运行、维护、检修所需详尽图纸和的技术资料(包括设备总图、部件总图、分图和必要的零件图、计算资料等)。2.6.3设备安装、运行、维护、检修说明书(包括设备结构特点、安装程序和工艺要求、启动调试要领、运行操作规定和控制数据、定期校验和维护说明等)。2.6.4投标人须提供备品备件清单和易损件零件图,检修专用工具清单。2.7投标人提供的其它技术资料(招标人提供具体清单和要求,投标人细化,招标人确认)。2.7.1检验记录、试验报告及质量合格证等出厂报告。2.7.1.1产品检验合格证书;2.7.1.2制造、检验记录;2.7.1.3主要零部件材料检验合格证书、主要零部件材料试验报告;2.7.1.4性能试验报告;2.7.1.5电气试验报告;2.7.1.6投标人要求的其他记录、试验报告和证件2.7.2设备和备品管理资料文件(包括设备和备品备件发运和装箱的详细资料,设备和备品备件存放与保管的技术要求,运输超重超大件的明细表和外形图)。2.7.3详细的产品质量文件(包括材质、材质检验、焊接、热处理、加工质量、外形尺寸、水压试验和性能检验/试验等)的证明。

第四部分交货进度招标人要求#_____机组设备(含公用部分)到达交货地点的时间为____年____月____日前,#____机组设备到达交货地点的时间为____年____月____日前。在投标阶段投标人应按下表提出设备各部件的交货时间和顺序(各分项交货时间为设备该部件全部到达交货地点的时间):设备的交货顺序要满足工程安装进度的要求。序号设备/部件名称、型号发运地点#机组交货时间#机组交货时间1234567备品备件和专用工具的交货随设备部件的交货时提供。

第五部分设备监造(检验)和性能验收试验1概述1.1本条款用于合同执行期间对投标人所提供的设备(包括对分包外购设备)进行检验、监造和性能验收试验,确保投标人所提供的设备符合本技术规范书规定的有关标准要求。1.2投标人应在本合同生效后1个月内,向招标人提供与本合同设备有关的监造、检验、性能验收试验的标准。有关标准应符合技术规范书规定的有关标准要求。2工厂检验2.1工厂检验是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投标人须严格进行厂内各生产环节的检验和试验。投标人提供的合同设备须签发质量证明、检验记录和测试报告,并且作为交货时质量证明文件的组成部分。2.2检验的范围包括原材料和元器件的进厂,部件的加工、组装、试验至出厂试验。2.3投标人检验的结果要满足附件1的要求,如有不符之处或达不到标准要求,投标人要采取措施处理直到满足要求,同时向招标人提交不一致报告。投标人发生重大质量问题时应将情况及时通知招标人,处理方案应经招标人认可。2.4工厂检验的所有费用包括在合同总价之中。3设备监造3.1监造依据电力部机械工业部文件电办(1995)37号《大型电力设备质量监造暂行规定》和《驻大型电力设备制造厂总代表组工作条例》,以及国家有关部门规定。3.2监造方式文件见证、现场见证和停工待检,即R点、W点、H点。每次监造内容完成后,投标人和监造代表均须在见证表上履行签字手续。投标人复印3份,交监造代表1份。R点:投标人只需提供检查或试验记录或报告的项目,即文件见证。W点:招标人监造代表参加的检验或试验的项目,即现场见证。H点:投标人在进行至该点时必须停工等待招标人监造代表参加的检验或试验的项目,即停工待检。招标人接到见证通知后,应及时派代表到投标人检验或试验的现场参加现场见证或停工待检。如果招标人代表不能按时参加,W点可自动转为R点,但H点如果没有招标人书面通知同意转为R点,投标人不得自行转入下道工序,应与招标人商定更改见证时间,如果更改后,招标人仍不能按时参加,则H点自动转为R点。不论招标人监造代表对投标人产品质量签证与否,并不免去投标人对产品质量的责任。3.3监造内容。监造的主要项目如下表。招标人可以对表中的项目增加或对监造方式调整,投标人保证接受。质量监造主要内容序号零部件或工序名称监造内容监造方式RWH备注1材料确认√2管子涡流探伤√100%3管板超声探伤√4环缝射线探伤√5管子管板焊口检漏√6管板孔精度尺寸(5%抽查)√7主要受压焊缝检查√8最终尺寸检查√9热处理报告√10管子胀管检查√11水压试验√3.4对投标人配合监造的要求:3.4.1投标人有配合招标人监造的义务,并及时提供相关资料,并不由此发生任何费用。3.4.2投标人应给招标人监造代表提供工作、生活方便。3.4.3提前10天将设备监造项目及检验时间通知招标人监造代表和招标人,监造项目和方式由投标人、招标人监造代表、招标人三方协商确定;3.4.4投标人应提供监造代表查(借)阅合同与本合同设备有关的标准、图纸、资料、工艺及检验记录(包括之间检验记录)方便,如招标人认为有必要复印,投标人应提供方便。3.4.5招标人人员在监造过程中如发现设备和材料缺陷或不符合规定的标准要求时,招标人有权提出意见,投标人应采取相应改进措施,以保证设备质量。无论招标人是否要求和知道,投标人均应主动及时向招标人提供合同设备制造过程中出现的较大的质量缺陷和问题,不得隐瞒。在招标人不知道的情况下投标人不得擅自处理。3.4.6投标人应在见证后十天内将有关检查或试验记录或报告资料提供给招标人监造代表。4性能验收试验4.1性能验收试验的目的为了检验合同设备的所有性能是否符合第一部分技术规范的要求。4.2性能验收试验的地点为招标人现场。4.3性能验收试验的时间在机组168小时满负荷试运后6个月内进行,具体试验时间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4.4投标人提供性能验收试验所需的测点、一次元件和就地仪表并负责装设,招标人配合。投标人也要提供试验所需的技术配合和人员配合。4.5性能验收试验的内容 详见第一部分中5.2条款内容。4.6性能验收试验的标准和方法 详见第一部分中5.2条款内容。4.7性能验收试验由招标人主持,投标人参加。试验大纲由招标人提供,与投标人讨论后确定。具体试验由买、卖双方认可的测试部门完成。4.8性能验收试验结果的确认性能验收试验报告由测试单位编写,报告结论买卖双方均承认。如双方对试验的结果有不一致意见,双方协商解决。4.9进行性能验收试验时,一方接到另一方试验通知而不派人参加试验,则被视为对验收试验结果的同意。

第六部分技术服务和设计联络1投标人现场技术服务1.1投标人现场技术服务人员的目的是保证所提供的合同设备安全、正常投运。投标人要派出合格的、能独立解决问题的现场服务人员。投标人提供的包括服务人天数的现场服务表应能满足工程需要。如果由于投标人的原因,下表中的人天数不能满足工程需要,招标人有权追加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