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质量改善报告书课件_第1页
比亚迪-质量改善报告书课件_第2页
比亚迪-质量改善报告书课件_第3页
比亚迪-质量改善报告书课件_第4页
比亚迪-质量改善报告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比亚迪--螺母脱落不良改善报告书耀鑫实业有限公司作成会签审核核准区国良作成日期全员参与精益求精客户满意持续改进比亚迪--螺母脱落不良改善耀鑫实业有限公司作成会签审核核准区A分析I改善

C管理螺母脱落改善-DD定义M测量

D1.问题述:

客户投诉:比亚迪品名:外壳_BYD10033D_SECC_RoHS250PCS订单投诉内容:产线投产螺母脱落比率达到10%,客户端使用存在很大的

隐患,按照正常

处理,应该把贵司250PCS壳体全部退货,找到不良原因,措施验证OK再生

产使用,但是客户交期不允许,其中风险由贵司承担,从问题反馈到现在已

经7天过去了,贵司还未给出不良原因以及改善措施,在我司多次督促下,仍未

改善.:D定义A分析I改善C管理螺母脱落改善-DD定义M测A分析I改善

C管理M测量

D2.问题述-临时对策:

*客户投投诉有螺母脱落异常,加焊后依然没有杜绝“螺母脱落”的不良问题。*品质/工程/生产—再次讨论新的方案。D定义D定义改善后:加焊产生虚焊-螺母脱落图片改善后--不良统计数据螺母脱落改善-DA分析I改善C管理M测量D2.问题述-临时A分析I改善

C管理D定义M测量

D3.团队:

D定义项目工程师:常磊生产主管:谢雄强IE工程师:陈桂平市场部:陈喻生产班长:陈辉项目组长(品质经理-)QC:陈QE工程师:区国良职责:提供技术支持,更新图纸、与客户工程沟通改善可行性职责:负责改善过程数据的收集,改善过程跟踪和确认,标准化的推广职责:分析制造过程产生不良的原因、改善对策的实施和验证职责:改善过程的参与,标准化的推广职责:改善过程参与,与客户沟改善过程和成果职责:分析制造过程产生不良的原因、改善对策的实施和验证职责:收集相关数据,测量改善后的产品,建立DATA,改善成果验证;参与改善D定义D定义螺母脱落改善-DA分析I改善C管理D定义M测量D3.团A分析I改善

C管理D定义M测量

D4.目标树立:

D定义改善前不良率—8.11%改善后不良目标—0%性能品质,必须保证“0”不良!D定义D定义螺母脱落改善-DA分析I改善C管理D定义M测量D4.目A分析I改善

C管理M测量

M1.不良实物:

D定义M测量M测量螺母脱落改善-M焊接不良---虚焊导致螺母脱落A分析I改善C管理M测量M1.不良实物A分析I改善

C管理M测量

M2.作业流程

D定义M测量M测量步骤工程名关键控制(过程&质量)特性可能发生质量问题主要原因管理123其它人员机器/治具原料作业方法其它检验频率输出DATA1数冲底孔大小底孔尺寸NG底孔有毛刺底孔变形

设计错误治具用错

次/H首件/巡检报告2

压铆

机器-安装力安装力不足,推力NG安装力不足,扭力NG

3

加焊

螺母脱落改善-MA分析I改善C管理M测量M2.作业流程A分析I改善

C管理M测量

M3.特性要因解析:

D定义M测量主要原因:※次要原因:*不涉及或无影响:№脱焊人机料法环设备性能(可靠性/稳定性)*设备操作便利№设备状态№板材№焊接材料№技能※100%按标准作业※精神状态№测作业步骤和顺序是否明确定义№各步骤的技术参数是否适用※测试/检验标准是否明确№作业环境是否有规定且被认证№作业环境是否满足作业要求№作业环境对人的心理或生理、情绪是否有影响*检测工具是否经校准和量测系统分析,测试QC持证上岗№按测试标准规定的频率、工具、方法执行检测※对焊接品质要求不熟悉※没有焊工证:NO焊接工作经验不足1年※没有焊接BYD产品经历*未接受专业品质培训※通常接习惯作业,忽略标准※作业纪律性差:NO作业员自律性不强※监督不到位*教育训练不足※设备未调试到适宜状态NO设备有故障:NO设备性能达不到焊接要求NO设备不稳定NO保养不到位※未方法认识不深入※未按要求调整作焊接电流:※未持续按SOP作业※检验员质量重点把握不到位*检验员不足,时间不充分:※检验过程用时较长*主要原因:※次要原因:*不涉及或无影响:№脱焊人机料法环设备性能(可靠性/稳定性)*设备操作便利№设备状态№板材№焊接材料№技能※100%按标准作业※精神状态№测作业步骤和顺序是否明确定义№各步骤的技术参数是否适用※测试/检验标准是否明确№作业环境是否有规定且被认证№作业环境是否满足作业要求№作业环境对人的心理或生理、情绪是否有影响*检测工具是否经校准和量测系统分析,测试QC持证上岗№按测试标准规定的频率、工具、方法执行检测※焊接异常特性要因分析图示本图只针对“主要原因”进行二次解析螺母脱落改善-MA分析I改善C管理M测量M3.特性要因解析A分析I改善

C管理M测量

M4.头脑风暴--

G&E矩阵:

D定义M测量M测量改善小组成员,每个人都提出产生不良原因的重要的前3项,由小组长汇总建立G&E矩阵:序号

重要程度10Y*101输入(X)螺母脱落

(Y)得分2工程图面底孔过大9903数冲冲孔过大9904压铆安装力不足9905压铆机异常9906焊接电流不足9907焊接技术不娴熟6608原材上有异物(油污/污渍)6609

10

11

12

13

14

15

螺母脱落改善-MA分析I改善C管理M测量M4.头脑风暴--A分析I改善

C管理M测量

M5.复原失效过程–验证失效原因:

D定义M测量M测量螺母脱落改善-M一、材料为1.0电解板,底孔为¢5.4MM。二、材料为1.0电解板,底孔为¢5.5MM。取相同厚度,不同底孔的原材实验;A分析I改善C管理M测量M5.复原失效过程A分析I改善

C管理M测量

M5.复原失效过程–验证失效原因:

D定义M测量M测量螺母脱落改善-M压铆作业:

设备:压铆机(5#)作业条件:安装力-138

作业方法:依SOP

作业员:陈辉原材料:电解板1.0、底孔¢5.4MM和¢5.5MM、螺母M4在以上作业要素相同情况,完成2种不底孔材料压铆作业。A分析I改善C管理M测量M5.复原失效过程A分析I改善

C管理M测量

M5.复原失效过程–验证失效原因:

D定义M测量M测量螺母脱落改善-M推力测试:

测试工具:推力计

测试方法:依推力计操作规范

测试过程:如图

测试数据:详见下页破坏性测试产品A分析I改善C管理M测量M5.复原失效过程A分析I改善

C管理M测量

M5.复原失效过程–验证失效原因:

D定义M测量M测量螺母脱落改善-M底孔5.4MM螺母样板序号螺母1螺母2螺母3螺母4螺母5螺母6螺母7135383536363638240363538363935332343632353634437353536383634535353635343635633343632353634底孔5.5MM螺母样板序号螺母1螺母2螺母3螺母4螺母5螺母6螺母7132283334353536233303233333834330323635363533432353434363432533352833343632632343226353233测试数据对比:A分析I改善C管理M测量M5.复原失效过程A分析I改善

C管理M测量

A1.测量阶段总结分析---Xs

D定义A分析排除了一些已改善了的失效模式在沿用了所建议的控制措

施之后,

我们必须进一步探讨的

Xs

:

X1S-M4-1-ZC螺母脱落:图纸要求底孔尺寸为¢5.4MM,实测为¢5.5MM,底孔偏大。影响压铆后的紧固力。X2S-M5-1-ZC螺母脱落:图纸要求底孔尺寸为¢6.4MM,实测为¢6.5MM。底孔偏大,影响压铆后的紧固力。X3X4X5螺母脱落改善-AA分析I改善C管理M测量A1.测量阶段总结C管理M测量

I1.改善方案导出:

D定义I改善根据X5我们建立改善方案:

对应问题改善方案担当者时限X1关于BYD10033D已经开好料的底壳、面板、固定支架、前面板、上盖所有压铆螺母全部加焊处理。订单数量为230套。生产部谢雄强12月15日前X2由工程部优化BYD10033D图纸,生产部数冲班严格按图纸要求尺寸制作10套产品交比亚迪作实配测试。若是没有发现螺母脱落现象,后续采用此方法生产。常磊12月11日开始X3X4X5A分析

I改善螺母脱落改善-IC管理M测量I1.改善方案导出C管理M测量

I2.改善方案实施:

D定义I改善

A分析

I改善螺母脱落改善-I工位预装组作者陈莹邦主题规范员工打热熔胶的手法改善前改善要点改善效果通过规范预装打热熔胶的方式,让员工打胶到位,加强箱体密封性能减少边角漏泡。工程焊接改善者龚长安主题焊接不良

改善要点改善效果在此追加改善图片C管理M测量I2.改善方案实施C管理M测量

I3.改善方案实施—效果确认:

D定义I改善

A分析

I改善螺母脱落改善-I连续三批确认改善效果并统计数据:第一批:12月14日-投入230PCS,不良0PCS第二批:12月23日-投入180PCS,不良0PCS第三批:12月28日-投入650PCS,不良0PCS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C管理M测量I3.改善方案实施—效果确认※SOP修订※SIP修订※CP修订※PFMEA※其它I改善M测量

C1.标准化:

D定义C管理

A分析

C管理螺母脱落改善-C※SOP修订I改善M测量C1.标准化I改善M测量

C2.推广计划:

D定义C管理

A分析

C管理螺母脱落改善-C标准化工序责任人标准化项目标准化推进前培训标准化其它线推广**月**日**月**日**月**日**月**日→

I改善M测量C2.推广计划I改善M测量

C3.过程总结:

D定义C管理

A分析

C管理螺母脱落改善-C收获:1、项目组各成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非常高;2、工作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团队凝聚力好,互帮互学。3、专业知识与实践得到提高,表现在对问题原因分析上准确,对策有效。4、需改善点:1、各项目成员对QC七大手法熟练使用水平上还有待提高.2、工作资料的原始积累与工作的总结水平有待提高。使用工具:调查表、因果图、推移图、柱状图、流程图、头脑风暴法等I改善M测量C3.过程总结I改善M测量

C4.下次改善课题:

D定义C管理

A分析

C管理螺母脱落改善-C下次课题改善点:改善周期:**月**日改善目标:**%以下I改善M测量C4.下次改善课题应用科学的方法Q&A谢谢!I改善M测量D定义C管理A分析

应用科学的方法Q&AI改善M测量D定义C管理A分比亚迪--螺母脱落不良改善报告书耀鑫实业有限公司作成会签审核核准区国良作成日期全员参与精益求精客户满意持续改进比亚迪--螺母脱落不良改善耀鑫实业有限公司作成会签审核核准区A分析I改善

C管理螺母脱落改善-DD定义M测量

D1.问题述:

客户投诉:比亚迪品名:外壳_BYD10033D_SECC_RoHS250PCS订单投诉内容:产线投产螺母脱落比率达到10%,客户端使用存在很大的

隐患,按照正常

处理,应该把贵司250PCS壳体全部退货,找到不良原因,措施验证OK再生

产使用,但是客户交期不允许,其中风险由贵司承担,从问题反馈到现在已

经7天过去了,贵司还未给出不良原因以及改善措施,在我司多次督促下,仍未

改善.:D定义A分析I改善C管理螺母脱落改善-DD定义M测A分析I改善

C管理M测量

D2.问题述-临时对策:

*客户投投诉有螺母脱落异常,加焊后依然没有杜绝“螺母脱落”的不良问题。*品质/工程/生产—再次讨论新的方案。D定义D定义改善后:加焊产生虚焊-螺母脱落图片改善后--不良统计数据螺母脱落改善-DA分析I改善C管理M测量D2.问题述-临时A分析I改善

C管理D定义M测量

D3.团队:

D定义项目工程师:常磊生产主管:谢雄强IE工程师:陈桂平市场部:陈喻生产班长:陈辉项目组长(品质经理-)QC:陈QE工程师:区国良职责:提供技术支持,更新图纸、与客户工程沟通改善可行性职责:负责改善过程数据的收集,改善过程跟踪和确认,标准化的推广职责:分析制造过程产生不良的原因、改善对策的实施和验证职责:改善过程的参与,标准化的推广职责:改善过程参与,与客户沟改善过程和成果职责:分析制造过程产生不良的原因、改善对策的实施和验证职责:收集相关数据,测量改善后的产品,建立DATA,改善成果验证;参与改善D定义D定义螺母脱落改善-DA分析I改善C管理D定义M测量D3.团A分析I改善

C管理D定义M测量

D4.目标树立:

D定义改善前不良率—8.11%改善后不良目标—0%性能品质,必须保证“0”不良!D定义D定义螺母脱落改善-DA分析I改善C管理D定义M测量D4.目A分析I改善

C管理M测量

M1.不良实物:

D定义M测量M测量螺母脱落改善-M焊接不良---虚焊导致螺母脱落A分析I改善C管理M测量M1.不良实物A分析I改善

C管理M测量

M2.作业流程

D定义M测量M测量步骤工程名关键控制(过程&质量)特性可能发生质量问题主要原因管理123其它人员机器/治具原料作业方法其它检验频率输出DATA1数冲底孔大小底孔尺寸NG底孔有毛刺底孔变形

设计错误治具用错

次/H首件/巡检报告2

压铆

机器-安装力安装力不足,推力NG安装力不足,扭力NG

3

加焊

螺母脱落改善-MA分析I改善C管理M测量M2.作业流程A分析I改善

C管理M测量

M3.特性要因解析:

D定义M测量主要原因:※次要原因:*不涉及或无影响:№脱焊人机料法环设备性能(可靠性/稳定性)*设备操作便利№设备状态№板材№焊接材料№技能※100%按标准作业※精神状态№测作业步骤和顺序是否明确定义№各步骤的技术参数是否适用※测试/检验标准是否明确№作业环境是否有规定且被认证№作业环境是否满足作业要求№作业环境对人的心理或生理、情绪是否有影响*检测工具是否经校准和量测系统分析,测试QC持证上岗№按测试标准规定的频率、工具、方法执行检测※对焊接品质要求不熟悉※没有焊工证:NO焊接工作经验不足1年※没有焊接BYD产品经历*未接受专业品质培训※通常接习惯作业,忽略标准※作业纪律性差:NO作业员自律性不强※监督不到位*教育训练不足※设备未调试到适宜状态NO设备有故障:NO设备性能达不到焊接要求NO设备不稳定NO保养不到位※未方法认识不深入※未按要求调整作焊接电流:※未持续按SOP作业※检验员质量重点把握不到位*检验员不足,时间不充分:※检验过程用时较长*主要原因:※次要原因:*不涉及或无影响:№脱焊人机料法环设备性能(可靠性/稳定性)*设备操作便利№设备状态№板材№焊接材料№技能※100%按标准作业※精神状态№测作业步骤和顺序是否明确定义№各步骤的技术参数是否适用※测试/检验标准是否明确№作业环境是否有规定且被认证№作业环境是否满足作业要求№作业环境对人的心理或生理、情绪是否有影响*检测工具是否经校准和量测系统分析,测试QC持证上岗№按测试标准规定的频率、工具、方法执行检测※焊接异常特性要因分析图示本图只针对“主要原因”进行二次解析螺母脱落改善-MA分析I改善C管理M测量M3.特性要因解析A分析I改善

C管理M测量

M4.头脑风暴--

G&E矩阵:

D定义M测量M测量改善小组成员,每个人都提出产生不良原因的重要的前3项,由小组长汇总建立G&E矩阵:序号

重要程度10Y*101输入(X)螺母脱落

(Y)得分2工程图面底孔过大9903数冲冲孔过大9904压铆安装力不足9905压铆机异常9906焊接电流不足9907焊接技术不娴熟6608原材上有异物(油污/污渍)6609

10

11

12

13

14

15

螺母脱落改善-MA分析I改善C管理M测量M4.头脑风暴--A分析I改善

C管理M测量

M5.复原失效过程–验证失效原因:

D定义M测量M测量螺母脱落改善-M一、材料为1.0电解板,底孔为¢5.4MM。二、材料为1.0电解板,底孔为¢5.5MM。取相同厚度,不同底孔的原材实验;A分析I改善C管理M测量M5.复原失效过程A分析I改善

C管理M测量

M5.复原失效过程–验证失效原因:

D定义M测量M测量螺母脱落改善-M压铆作业:

设备:压铆机(5#)作业条件:安装力-138

作业方法:依SOP

作业员:陈辉原材料:电解板1.0、底孔¢5.4MM和¢5.5MM、螺母M4在以上作业要素相同情况,完成2种不底孔材料压铆作业。A分析I改善C管理M测量M5.复原失效过程A分析I改善

C管理M测量

M5.复原失效过程–验证失效原因:

D定义M测量M测量螺母脱落改善-M推力测试:

测试工具:推力计

测试方法:依推力计操作规范

测试过程:如图

测试数据:详见下页破坏性测试产品A分析I改善C管理M测量M5.复原失效过程A分析I改善

C管理M测量

M5.复原失效过程–验证失效原因:

D定义M测量M测量螺母脱落改善-M底孔5.4MM螺母样板序号螺母1螺母2螺母3螺母4螺母5螺母6螺母7135383536363638240363538363935332343632353634437353536383634535353635343635633343632353634底孔5.5MM螺母样板序号螺母1螺母2螺母3螺母4螺母5螺母6螺母7132283334353536233303233333834330323635363533432353434363432533352833343632632343226353233测试数据对比:A分析I改善C管理M测量M5.复原失效过程A分析I改善

C管理M测量

A1.测量阶段总结分析---Xs

D定义A分析排除了一些已改善了的失效模式在沿用了所建议的控制措

施之后,

我们必须进一步探讨的

Xs

:

X1S-M4-1-ZC螺母脱落:图纸要求底孔尺寸为¢5.4MM,实测为¢5.5MM,底孔偏大。影响压铆后的紧固力。X2S-M5-1-ZC螺母脱落:图纸要求底孔尺寸为¢6.4MM,实测为¢6.5MM。底孔偏大,影响压铆后的紧固力。X3X4X5螺母脱落改善-AA分析I改善C管理M测量A1.测量阶段总结C管理M测量

I1.改善方案导出:

D定义I改善根据X5我们建立改善方案:

对应问题改善方案担当者时限X1关于BYD10033D已经开好料的底壳、面板、固定支架、前面板、上盖所有压铆螺母全部加焊处理。订单数量为230套。生产部谢雄强12月15日前X2由工程部优化BYD10033D图纸,生产部数冲班严格按图纸要求尺寸制作10套产品交比亚迪作实配测试。若是没有发现螺母脱落现象,后续采用此方法生产。常磊12月11日开始X3X4X5A分析

I改善螺母脱落改善-IC管理M测量I1.改善方案导出C管理M测量

I2.改善方案实施:

D定义I改善

A分析

I改善螺母脱落改善-I工位预装组作者陈莹邦主题规范员工打热熔胶的手法改善前改善要点改善效果通过规范预装打热熔胶的方式,让员工打胶到位,加强箱体密封性能减少边角漏泡。工程焊接改善者龚长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