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10/291死因监测流程和分类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防所赵军2022/10/221死因监测流程和分类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12022/10/292主要内容死因监测工作规范ICD-10介绍及其应用基础死亡原因的定义和填写确定根本死因的规则和指导2022/10/222主要内容22022/10/293一、死因监测工作规范2022/10/223一、死因监测工作规范32022/10/294工作内容开展死因监测常规工作。各级各类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为死因监测工作的责任报告单位。(1)院内死亡,由临床医生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并由专人通过网络直报系统填报死亡个案信息。(2)院外死亡,应当建立村(居)委会、乡镇(街道)、县(区)逐级死因数据报告网络,由村医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向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保人员报告死亡数,防保人员和临床医生负责开展死因流行病学调查,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并通过网络直报系统填报死亡个案信息。2022/10/224工作内容开展死因监测常规工作。各级各类42022/10/295工作职责--疾控机构(1)负责建立健全死因监测系统,制订、完善、执行死因监测工作规范和技术方案。(2)制订培训计划,组织开展死因监测工作的培训。(3)对下级和监测点死因监测工作提供技术指导。(4)及时审核网络报告数据,定期(月、季度、半年、年)对死亡数据、人口资料进行质量评价,编制质量分析报告。(5)负责疾病监测点死因数据的收集、管理和分析,按照月、季和年度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并形成数据分析报告,及时逐级反馈数据报告地区。(6)定期对疾病监测点死因监测工作进行漏报调查,对辖区死因监测漏报情况进行评估,调整监测结果。(7)负责死因登记信息系统的维护,数据备份,确保数据安全;编写监测报告,及时发布数据,并为专业机构和相关部门提供技术支持。2022/10/225工作职责--疾控机构(1)负责建立健全52022/10/296工作职责--医院依据死因监测规范,建立院内死因登记报告流程和步骤,规范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定期进行院内考核和评价。指定专门人员定期收集、审核本医院出具的死亡医学证明书,审核合格后通过网络进行直报,并及时复核辖区疾控机构反馈的信息。2022/10/226工作职责--医院依据死因监测规范,建立62022/10/297工作职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所辖街道的死因监测管理工作;收集所辖服务站、卫生室的死因登记信息,统一上报;对死因明确的个案进行网络直报;对死亡原因不明的个案,开展死因推断并进行网络直报;及时复核辖区疾控机构反馈的有关死亡原因不明的个案;配合收集所辖街道、乡镇上一年度分年龄和性别的人口等资料,并提供给辖区疾控机构。(2)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出具死亡证明,按照要求定期上报到所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及时复核上级反馈的信息或死因不明的个案。2022/10/227工作职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社区72022/10/298
质量控制建立死因监测质量控制工作体系:制订完善质量控制工作制度、标准流程、评价指标体系,规范质量控制工作,确保死因诊断准确和死亡案例报告完整。网络报告资料质量控制:通过网络对死因监测数据进行及时审核,对各报告地区存在的问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通报,督促改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现场质量控制:开展漏报调查、现场督导检查与考核评价、专项培训等。2022/10/228质量控制82022/10/299信息收集1.报告对象发生在辖区内的所有死亡个案均为死因登记报告的对象,包括在辖区内死亡的户籍和非户籍中国居民,以及港、澳、台同胞和外籍公民。2.报告单位和报告人(1)报告单位: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均为死因信息报告的责任单位。(2)报告人:1)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均为死亡信息的报告人。2)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医疗卫生人员方可填报《死亡医学证明书》。2022/10/229信息收集92022/10/2910信息收集3.死亡个案的填报医疗卫生机构死亡个案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由诊治医生作出诊断并逐项认真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家庭或其他场所死亡个案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防保医生,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涉法死亡个案辖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防保医生,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2022/10/2210信息收集3.死亡个案的填报102022/10/2911信息收集4.报告内容《死亡医学证明书》一般项目致死的主要疾病诊断其他项目5岁以下儿童死因登记报告副卡孕产妇死因登记报告副卡2022/10/2211信息收集4.报告内容112022/10/2912信息收集《死亡医学证明书》一般项目致死的主要疾病诊断其他项目2022/10/2212信息收集《死亡医学证明书》122022/10/29132022/10/2213132022/10/29142022/10/2214142022/10/29152022/10/2215152022/10/2916网络报告1.死因信息报告方式《死亡医学证明书》及副卡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平台上的《全国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2022/10/2216网络报告1.死因信息报告方式162022/10/29172.报告程序、时限县及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由病案室或防保科在7天内完成对卡片的审核和网络报告。(将《死亡医学证明书》死因链、调查记录等原始信息如实录入,并进行根本死因确定及编码。)
不具备网络报告条件的医疗机构,收到《死亡医学证明书》7天内向属地的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出。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报告卡后,应在5个工作日内代为完成网络报告。网络报告
2022/10/22172.报告程序、时限网络报告172022/10/29182.报告程序、时限县级以下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保医生将收集到的《死亡医学证明书》,在30天内完成审核及网络报告;(将《死亡医学证明书》死因链、调查记录等原始信息如实录入。)不具备网络报告条件的医疗机构,收到《死亡医学证明书》后向属地的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出。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报告卡后,应在5个工作日内代为完成网络报告。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其他系统(军队、司法、农垦等)的医疗卫生机构应按照本规定进行死因登记报告。网络报告
2022/10/22182.报告程序、时限网络报告182022/10/2919信息管理1、死亡信息的审核医疗机构的死亡报告管理人员对填报的《死亡医学证明书》自查;县(区)级疾控中心、妇幼保健机构的死亡报告管理人员网络审核报告信息每个工作日需上网对辖区内报出的死亡信息、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信息进行审核对于核实无误的《死亡医学证明书》及副卡,应于7天内通过网络进行审核确认。县(区)疾控中心负责县级以下医疗机构报告死亡病例的根本死因确定和死因编码(具备条件的县级以下医疗机构也可承担根本死因确定和死因编码工作。)2022/10/2219信息管理1、死亡信息的审核192022/10/2920信息管理2、死亡信息的订正县(区)级疾控中心、妇幼保健机构负责订正;3、死亡信息的补报在质控过程中发现了漏报的死亡病例,应及时补报;4、死亡信息的查重每周对报告信息进行查重,对重复报告信息进行确认后删除;2022/10/2220信息管理2、死亡信息的订正202022/10/2921资料保存与管理1.报告单位和县(区)疾控中心应妥善保存死因登记信息原始资料;2.报告单位和县(区)疾控中心应定期下载个案数据和储存本单位网络上报的原始数据库,并采取有效方式进行数据的长期备份。幻灯片52022/10/2221资料保存与管理1.报告单位和县(区)212022/10/2922考核与评估一般采取网络报告资料考评与现场考评相结合的方式,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下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至少每年考评一次,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辖区全部报告单位的考评至少半年一次,医疗机构内部至少每季度考评一次。主要包括组织管理、网络建设、培训情况、报告质量、资料分析与利用等综合评价指标。死因及时报告率95%以上;及时审核率95%以上;漏报率小于5%。2022/10/2222考核与评估一般采取网络报告资料考评与222022/10/2923二、ICD-10介绍及其应用基础2022/10/2223二、ICD-10介绍及其应用基础232022/10/2924ICD(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ofDiseases)国际疾病分类ICD-10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2022/10/2224ICD242022/10/2925基本结构及特点
由三卷书组成(类目表、手册、索引)
字母数字编码形式(A00.0-Z99.9)
第1位第2位第3位.第4位
英文+数字+数字+小数点+数字
A00.0分类由22章组成(疾病、损伤中毒等)2022/10/2225基本结构及特点由三卷书组成(类目表252022/10/2926国际疾病分类(ICD-10)疾病诊断症状、体征和实验室异常所见损伤和中毒的临床表现损伤和中毒的外部原因影响健康状态的因素2022/10/2226国际疾病分类(ICD-10)疾病诊断262022/10/29271、每节末尾的三位数安排“其他特指”、“未特指”的疾病/情况;2、.8往往安排“其他特指的疾病/情况”;3、.9往往安排“未特指的疾病/情况”。
编码排列的一般规律_举例2022/10/22271、每节末尾的272022/10/2928用于特殊目的的“U”编码
第一版时用来暂时分配给某些病因不明的新疾病,第二版已正式采用为新的一章。对新发生的不明原因疾病的临时安排(U00-U49)重症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U04.9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菌株(U80-U89)耐青霉素类抗生素的菌株(U80)2022/10/2228用于特殊目的的“U”编码282022/10/2929·圆括号() 补充用词
·方括号[] 同义词
·冒号: 上下连接用
·大括号} 前后连接用
·点波折号.- 第四位编码用
·井号# 肿瘤表用
·菱形号
肿瘤表用有关符号2022/10/2229·圆括号() 292022/10/2930三卷书的结构及使用第一卷:类目表第二卷:指导手册第三卷:索引三卷书的联合使用第二版的主要更新内容2022/10/2230三卷书的结构及使用第一卷:类目表第302022/10/2931第一卷:类目表前言三(四)位数内容及类(亚)目表肿瘤的形态学编码内容死亡和疾病的特殊类目表定义2022/10/2231第一卷:类目表前言三(四)位数内容312022/10/2932章名称节类范围星归类1传染病寄生虫病21171A00-B990病因2肿瘤7149C00-D480病种3血液造血免疫634D50-D892病因4内分泌营养代谢873E00-E902病因5精神和行为障碍1178F00-F992病因6神经系统1167G00-G9916部位7眼和附器1147H00-H5912部位8耳和乳突424H60-H955部位9循环系统1077I00-I998部位10呼吸系统1063J00-J993部位11消化系统1071K00-K935部位2022/10/2232章名称节类范围星归类1传染病寄生虫病322022/10/2933章名称节类范围星归类12皮肤和皮下组织872L00-L996部位13肌肉骨骼结缔679M00-M9912部位14泌尿生殖系统1182N00-N999部位15妊娠分娩产褥期875O00-O990病种16起源于围生期1059P00-P961病因17畸形变形染色体1187Q00-Q990病种18症状体征临床1390R00-R990症状19损伤中毒性质21195S00-T980临床20损伤中毒外因8372V01-Y980外因21影响健康的因素784Z00-Z990非病22特殊目的编码25U00-U990特殊2022/10/2233章名称节类范围星归类12皮肤和皮下组332022/10/2934三位数类目表及主要内容疾病编码范围
A-R,U
明确的疾病A00-Q99
不明确的症状R00-R99
特殊目的的编码 U00-U99损伤中毒编码范围
S-T,V-Y
临床表现S00-T98
外部原因
V01-Y98非疾病编码范围
Z00-Z992022/10/2234三位数类目表及主要内容疾病编码范围342022/10/2935第二卷:指导手册(略)对ICD-10的说明如何使用ICD-10疾病和死亡编码规则和指导统计报告ICD发展史2022/10/2235第二卷:指导手册(略)对ICD-1352022/10/2936第三卷:字母顺序索引编译说明字母顺序索引的排列基本结构编码号交叉查找2022/10/2236第三卷:字母顺序索引编译说明字母顺362022/10/2937传统译名与现译名区别太大的名称:
1、 尘肺-见肺尘埃沉着病
2、 鸦片-现译名阿片
3、 霉菌-见真菌
4、 矽肺-现译名硅沉着病编译说明_(11)2022/10/2237传统译名与现译名区别太大的名称:编译372022/10/2938字母顺序索引的排列a,b,c(ch),d,e,f,g,h,j,k,l,m,n,o,p,q,r,s(sh),t,w,x,y,z(zh)第一部分:疾病、损伤的性质第二部分:损伤的外部原因第三部分:药物和化学物质中毒2022/10/2238字母顺序索引的排列a,b,c(c382022/10/2939疾病、损伤的性质第一部分可查找的编码A00-R99疾病及不明确的病况S00-T98损伤的性质(除药物中毒)Z00-Z99非疾病原因M800-M998肿瘤的形态学编码2022/10/2239疾病、损伤的性质第一部分可查找的编码392022/10/2940损伤的外部原因V01-Y98损伤的外部原因
(除外药物中毒)第二部分可查找的编码2022/10/2240损伤的外部原因V01-Y98损伤402022/10/2941第三部分可查找的编码T36-T65 药物中毒和毒性效应X40-X49 有毒物质的意外中毒X60-X69 药物中毒,故意自害Y10-Y19 药物中毒,意图不确定
Y40-Y59 在治疗中使用药物和生 物制品引起的有害效应
药物和化学物质中毒2022/10/2241第三部分可查找的编码T36-T65 412022/10/2942主导词的排列方法主导词-1级主导词--2级主导词---3级主导词----4级主导词
......(依此类推)病
-肺J98.4
--阻塞性(慢性)J44.9
---伴有----急性-----加重NECJ44.1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伴有急性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伴有急性加重2022/10/2242主导词的排列方法主导词422022/10/2943三卷书的联合使用第三卷查找编码第一卷核对编码第二卷指导应用2022/10/2243三卷书的联合使用第三卷第一卷第二卷432022/10/2944三、死亡原因的定义和填写2022/10/2244三、死亡原因的定义和填写442022/10/2945死亡原因的定义
所有导致或促进死亡的疾病、病态情况或损伤以及造成任何这类损伤的事故或暴力的情况。不包括症状、体征和临死方式,如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2022/10/2245死亡原因的定义所有导致或452022/10/2946根本死亡原因的定义(a)引起一系列直接导致死亡事件的那个疾病或损伤;或(b)产生致命损伤的事故或暴力的情况。2022/10/2246根本死亡原因的定义(a)引起一系列462022/10/2947死亡原因的填写
当只有一个死亡原因时,则填写并选择该原因。当不止一个死亡原因时,则应以ICD-10对根本死亡原因的定义为基础按照要求进行填写并选择根本死因。2022/10/2247死亡原因的填写当只有472022/10/2948死亡原因医学证明书的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第Ⅰ部分是分级填写的。按照导致死亡的顺序填写。每行只填一个死因。至少a行要填一个死因。根本死因永远填在最低一行。2022/10/2248死亡原因医学证明书的填写“死亡医学证482022/10/2949死亡原因医学证明书的填写第I部分(a)、(b)、(c)三栏,其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是:
(C)病(根本死因)发展
(b)病(中介原因)发展
(a)病(直接死因)导致死亡。各病发生到死亡的时间间隔一般是:(c)病最长,(b)病次之,(a)病最短。2022/10/2249死亡原因医学证明书的填写第I部分492022/10/2950死亡原因医学证明书的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第Ⅱ部分可以根据情况填写。填写所有促进死亡,但与第Ⅰ部分无关的疾病。按照严重程度依次填写。2022/10/2250死亡原因医学证明书的填写“死亡医学证502022/10/2951死亡原因医学证明书的填写发病至死亡时间间隔、时间长度一定从短到长。每张证明书填写行数不限定,根据病程填写。第一行不能填写临死情况。2022/10/2251死亡原因医学证明书的填写发病至死亡时512022/10/2952损伤中毒:疾病:慢支→慢支→肺气肿→意外被撞→意外被撞→颅骨骨折→意外被撞→颅骨骨折→颅内损伤→意外被撞→颅骨骨折→颅内损伤→死亡慢支→肺气肿→肺心病→慢支→肺气肿→肺心病→死亡死因链2022/10/2252损伤中毒:疾病:慢支→慢支→肺气肿→522022/10/2953
死亡原因
发病至死亡之间 大概的时间间隔
Ⅰ (a) 肺心病 5年
(b)
肺气肿
10年
(c)
慢性支气管炎
30年Ⅱ填写举例_(1)2022/10/2253532022/10/2954
死亡原因发病至死亡之间 大概的时间间隔
Ⅰ(a)颅内损伤 1小时
(b)颅骨骨折 1小时
(c)行人在道路上行走1小时意外被卡车撞倒Ⅱ填写举例_(2)2022/10/2254542022/10/2955常见“死亡医学证明书”
书写容易出现的错误简称:慢支、上感、呼衰、肺脑、甲亢、肾衰、心衰、乙肝、酒肝、药肝、再障、急粒、急淋、冠心、风心。 正确的书写应为: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俗称:儿麻后遗症正确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银屑病 牛皮癣。废止的诊断:美尼尔氏综合症 正确迷路水肿,梅尼埃氏病。2022/10/2255常见“死亡医学证明书”
书写容易出现552022/10/2956常见死亡原因的填写错误或不当死亡原因未填写:死亡原因部分为空白,没有填写任何死亡原因。死亡原因逻辑顺序错误:常见“流水账”式书写,将各种死亡原因罗列在死亡证明书上,一行填写多个死亡原因,没有顺序和关系;或顺序颠倒、混乱,不讲填写规律。2022/10/2256常见死亡原因的填写错误或不当死亡原因562022/10/2957常见死亡原因的填写错误或不当直接死因部分填写的是临死前的表现、症状、某一综合的症状群或非特异性表现,如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肝昏迷、休克、内出血、尿毒症、败血症、酸中毒、早产、窒息等,而未进一步追根填写死亡原因。填写“老衰”(或老死)、“病亡”、“猝死”、“暴死”、“来院已死”或“死因不明”等,而背面调查记录未填写生前病史或没有做出死因推断。2022/10/2257常见死亡原因的填写错误或不当直接死因572022/10/2958常见死亡原因的填写错误或不当全身性疾病情况,如高血压、风湿热、动脉硬化、糖尿病等,出现与之相联系的脑出血、脑梗死、昏迷、瘫痪等具有特异性的疾病情况,但予以未报告或报告不当。传染病而未核实具体病种,肿瘤而未明确良性或恶性及原发部位,未特指的心脏病,未特指的先天异常,未特指疾病的孕产妇死亡。2022/10/2258常见死亡原因的填写错误或不当全身性疾582022/10/2959常见死亡原因的填写错误或不当
意外伤害未填写外部原因或外部原因不明确,如填写为颅脑损伤、中毒、窒息、车祸、淹死等。使用英文名称或缩写:如“AIDS”、“肺Ca”、“VSD”等,由于英文缩写常出现多个病因,无法确定死亡原因。2022/10/2259常见死亡原因的填写错误或不当意外伤592022/10/2960四、确定根本死因的规则和指导2022/10/2260四、确定根本死因的规则和指导602022/10/2961分类规则总原则(首先应用的规则)选择规则(随后应用的选择规则)顺序(死因链的合理描述)修饰规则(必要时可进行的修饰)2022/10/2261分类规则总原则(首先应用的规则)选612022/10/2962顺序
两个或多个情况前后相继排列于第Ⅰ部分之各行上,每个情况都是记在其上行之另一情况可接受的原因。I (a)xxxxxx
(b)xxxxxx (c)xxxxxx (d)xxxxxx2022/10/2262顺序两个或多个情况前后相622022/10/2963总原则
总原则指出当证明书上列入不止一个情况时,应选择单独列在第Ⅰ部分最低一行占用线上的那个情况,只要它能够引起列在其上的所有情况。I (a)xxxxxx
(b)xxxxxx (c)xxxxxx (d)
xxxxxx
I (a)
肺心病
(b)
肺气肿
(c)
慢支
(d)2022/10/2263总原则总原则指出当证明书632022/10/2964使用总原则的必备条件
在证明书第Ⅰ部分的报告内容只存在一个合理的顺序;这个顺序的起点总是第Ⅰ部分的最低一行,而终点是第Ⅰ部分的(a)行。例2022/10/2264使用总原则的必备条件在证明书第Ⅰ部642022/10/2965
选择规则规则1:总原则不适用时使用;规则2:总原则、规则1不适用时使用;规则3:使用以上规则后再酌情使用。2022/10/2265选择规则规则1:总原则不652022/10/2966
规则1_(1)
如果总原则不适用,但存在一个终结于证明书上首先列入之情况的报告顺序,则选择该顺序的起始原因。I (a)xxxxxx
(b)xxxxxx (c)
xxxxxx (d)xxxxxxI (a)
肺心病
(b)
肺气肿
(c)
慢支
(d)
动脉硬化2022/10/2266规则1_(1)662022/10/2967
如果存在不止一个终结于首先提及之情况的顺序,则选择第一个提及顺序的起始原因。I (a)xxxx和
xxxxx
(b)
xxxx和xxxxx (c)
xxxxx
I (a)
脑梗死和坠积性肺炎
(b)
高血压和糖尿病
(c)
动脉硬化规则1_(2)2022/10/2267如果存在不止672022/10/2968使用规则1的必备条件例
在证明书第Ⅰ部分的报告内容存在着一个或多个合理的顺序;第一个顺序的起点不一定是第Ⅰ部分的最低一行,但终点是第Ⅰ部分(a)行首先提及的情况。2022/10/2268使用规则1的必备条件例在证明书第Ⅰ682022/10/2969
如果不存在终结于证明书上首先列入之情况的报告顺序,则选择首先提及的情况。I (a)
xxxxxx
(b)xxxxxx (c)xxxxxx (d)xxxxxxI (a)
肺癌
(b)
动脉硬化
(c) (d)规则22022/10/2269如果不存在终692022/10/2970使用规则2的必备条件例
第Ⅰ部分(a)行首先提及的情况不可能由于(b)行的情况所引起。2022/10/2270使用规则2的必备条件例第Ⅰ部分(a702022/10/2971
如果按照总原则、规则1或规则2所选择的情况明显为另一报告情况的直接后果,不管该情况处于第Ⅰ部分或第Ⅱ部分,均选择这个原始的情况。I (a)
xxxxxx
(b)
xxxxxx
(c)
xxxxxx (d)
xxxxxx
II xxxxxx规则3例2022/10/2271如果按照总原712022/10/2972另一情况的假定直接后果ICD-10并没有对合理的报告顺序作出具体的规定。一般,临床医生在结合死者生前病史并按照ICD要求填写的内容均可以被视为存在一个“合理的报告顺序”。
ICD-10第二卷中专门列出了一些可以接受的“另一情况的假定直接后果”,当证明书中存在这样的报告内容时,应该认为是合理的报告顺序。例2022/10/2272另一情况的假定直接后果722022/10/29734.3.5修饰规则规则A:对诊断不明进行修饰规则B:对琐细情况进行修饰规则C:对疾病之间建立联系规则D:对非特异诊断进行修饰规则E:对早期晚期情况进行修饰规则F:对晚期效应进行修饰2022/10/22734.3.5修饰规则规则A:对诊732022/10/2974规则A:衰老和其他不明确情况
当选择的原因是不明原因而在证明书上报告了另一种可以归类在他处的情况时应重新选择死因,就好象不明原因的情况未曾报告那样,除非这些情况能够用于修饰编码才加以考虑。2022/10/2274规则A:衰老和其他不明确情况742022/10/2975
下面的情况可以看作是不明原因:I46.9(心脏停搏,未特指);I95.9(低血压,未特指);I99(循环系统其他和未特指的疾患);J96.0(急性呼吸衰竭);J96.9(呼吸衰竭,未特指);P28.5(新生儿呼吸衰竭);R00-R94或R96-R99(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所见,不可归类在他处者)。不明原因2022/10/2275下面的情况可以看作是752022/10/2976
注意R95(婴儿猝死综合征)不被看作是不明原因。
例非不明原因2022/10/2276注意R95(婴儿762022/10/2977
规则B:琐细情况_(1)
当选择的原因是一个不大可能引起死亡的琐细情况,而又报告了一个更严重的情况
(除了不明原因或另一个琐细情况以外的任何情况),则重新选择根本原因,就好象琐细情况未曾报告那样。2022/10/2277规则B:琐细情况_(1)772022/10/2978
如果死亡是治疗琐细情况的一个有害反应的结果,则选择这个有害反应。当一个琐细情况被报告为引起任何其他情况,则不要抛弃琐细情况,即,规则B不适用。例规则B:琐细情况_(2)2022/10/2278如果死亡782022/10/2979规则C:联系
当选择的原因与分类中的一个条款或与证明书上用于伴有一个或多个其他情况时的“用于根本死因编码的注释”有联系时,则编码到联合情况。2022/10/2279规则C:联系当选择的原因792022/10/2980
规则D:特异性
当选择的原因以一般性术语描述了一种情况,而在证明书上用一个术语提供了这个情况在部位和性质方面更精确的信息,则优先采用这个信息更丰富的术语。这条规则常用于当一般性术语作为形容词去限定更精确术语时。例2022/10/2280规则D:特异性802022/10/2981
规则E:疾病的早期和晚期阶段
当选择的原因是一个疾病的早期阶段,而在证明书上还报告了同一个疾病的较晚阶段,则编码到较晚阶段。本规则不适用于一个慢性型被报告为由于一个急性型所引起的情况,除非在分类中对此效应给予了特殊的说明。例2022/10/2281规则E:疾病的早期和晚期812022/10/2982
规则F:后遗症
当选择的原因是在本分类中提供有独立的…的后遗症类目的某种情况的早期形式,而且有证据表明死亡是由于这种情况的残余影响所致而不是在它的活动期,则编码到适当的…的后遗症类目。例第四节结束2022/10/2282规则F:后遗症822022/10/2983对用于根本死因编码的注释(建立疾病之间联系的编码)解释死亡原因记录的注释(对填写内容的进一步整理)两个注释2022/10/2283对用于根本死因编码的注释解释死亡原因832022/10/2984编码1需要说明的编码类目名称及说明的内容类型1类型2类型3类型4编码3经过联系后产生的编码或给予的说明注释的基本形式对用于根本死因编码的注释2022/10/2284编码1类目名称及编码3注释的842022/10/2985如根本原因已知,则不使用此编码F03-F09需要说明的编码器质性精神障碍
(包括症状性)如果根本性躯体情况已知的话,则不使用此编码。没有新编码
这些编码所代表的疾病都是更早的器质性疾病或损伤所形成的后果,一般情况不能作为根本死因,应寻找根本性躯体情况。如果确实无法获得更早的根本原因,也只能以此作为根本死因。2022/10/2285如根本原因已知,则不使用此编码F03852022/10/2986伴有提及编码2则编码到编码3F10.-需要说明的编码由于使用酒精引起的
精神和行为障碍
伴有提及…:
K70.-
(酒精性肝病),
编码到
经过联系后产生的编码K70.-
当证明书中同时报告“酒精性精神障碍”(F10.-)和
“酒精性肝病”(K70.-)两种疾病,不管其间有无顺序关系,注释均对其建立联系並把合并后的“酒精性肝病”
作为根本死因,编码K70.9。2022/10/2286伴有提及编码2则编码到编码3F10.862022/10/2987报告为编码2前因时则编码到编码3I67.2
需要说明的编码大脑动脉粥样硬化症
当报告为…初始前因时:
F03
(未特指的痴呆),编码到——→经过联系后产生的编码F01.-
当证明书中同时报告“大脑动脉粥样硬化症”(I67.2)
和“未特指的痴呆”(F03)两种疾病,而且“大脑动脉粥样硬化症”是引起“痴呆”的最早原因,注释则对其建立联系
並把合并后的“大脑性痴呆”作为根本死因,编码F01。
2022/10/2287报告为编码2前因时则编码到编码3I6872022/10/2988例注释的内容及说明注释内容:第二卷第33-41页;编码之间联系的总结: 第二卷42-44页。2022/10/2288例注释的内容及说明注释内容:第二卷第882022/10/2989I22随后性心肌梗死I21急性心肌梗死I20,I24,I25某些缺血性心脏病I13高血压性心脏和肾脏病I12高血压性肾脏病I10特发性(原发性)高血压I70动脉粥样硬化I11高血压性心脏病I60-I69脑血管病其他联系有关疾病间层次关系示意图2022/10/2289I22随后性心肌梗死I21急892022/10/2990
“很不可能”/可接受的顺序ICD-10第二版把一直在使用的
“很不可能”的表达法与可接受的顺序结合起来,以指出不可接受或可接受的因果关系,作为在应用总原则和选择规则中对顺序可接受性的指导。2022/10/2290“很不可能”/可接受的顺序902022/10/2991手术_(1)
如果在证明书上把记载的手术作为死亡原因,但未提及实行该手术的适应情况或手术所见情况,而且在字母顺序索引中也未对该手术提供特定的编码,则编码到该手术名称所指明的器官或部位的残留类目(如“肾切除术”编码到
N28.9)。2022/10/2291手术_(1)如果在912022/10/2992
如果手术未指明器官或部位(如“剖腹术”),则编码到“其他原因不明确和未特指原因的死亡”(R99),除非存在提及了一种可分类于Y60-Y84的医疗事故或手术后的并发症。如果提及了在手术时的意外事故,则编码到Y60-Y69。如果提及了在手术时病人存在异常反应而未提及意外事故,则编码到Y83-Y84。例手术_(2)2022/10/2292如果手术未指明器官或922022/10/2993恶性肿瘤
含义;部位的精确性;原发部位的确定;肿瘤的交搭跨越;多个原发部位的处理;转移性及常见转移部位表;恶性肿瘤与传染病;恶性肿瘤与循环系统疾病;……2022/10/2293恶性肿瘤含义;932022/10/2994先天性畸形_(1)
当下列情况在述及的年龄引起死亡而并未提供任何迹象表明它们是在出生以后的后天性情况,则可以看作为先天性。·一岁以下:动脉瘤,主动脉狭窄/闭锁畸形,脑萎缩,脑囊肿/变形,器官易位/异位,器官发育不全/发育缺陷,肺动脉狭窄,心脏瓣膜病·四周以下:心脏病NOS,脑积水NOS。
2022/10/2294先天性畸形_(1)942022/10/2995
如果在发病和死亡之间的间隔以及死者的年龄表明此情况自出生就存在的话,任何疾病都应看作为先天性,即使在医学证明书上未特指为先天性时也是如此。先天性畸形_(2)
2022/10/2295如果在发病和死亡之952022/10/2996
在新生儿或婴儿死亡证明书上,当给出肺发育不全并且提及任何未成熟、早产、妊娠期短或低出生体重则编码到肺发育不全(P28.0)而不编码到Q33.6。
先天性畸形_(3)
2022/10/2296在新生儿或婴儿死亡962022/10/2997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当对任何情况(例如,一种血液病)
进行输血治疗并且被感染的供血导致发生HIV感染时,把HIV感染作为根本原因进行编码,而不考虑所治疗的情况。2022/10/2297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972022/10/2998能够引起糖尿病的情况列表
对“由于”其他疾病引起糖尿病的可接受顺序:2022/10/2298能够引起糖尿病的情况列表982022/10/2999与性别、年龄有关的死因(1)
只发生在男性/女性的死因;新生儿(围生儿)死因:吸入性肺炎、窒息、早产、先天性疾病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肺炎、腹泻、营养不良死因报告的逻辑性_(1)2022/10/2299与性别、年龄有关的死因(1)只发992022/10/29100孕产妇死因:梗阻性分娩、妊高症、产后出血老年人死因: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血管病中青年死因:损伤/中毒:机动车事故、工伤、自杀与性别、年龄有关的死因(2)
死因报告的逻辑性_(2)2022/10/22100孕产妇死因:与性别、年龄有关的死因1002022/10/29101常常不作为根本死亡原因的情况继发性疾病:继发性恶性肿瘤、继发性高血压呼吸和循环系统较早发生的疾病:动脉硬化、高血压、急性支气管炎医疗操作并发症损伤中毒的临床表现死因报告的逻辑性_(3)2022/10/22101常常不作为根本死亡原因的情况继发1012022/10/29102常常作为根本死亡原因的情况原发性疾病:原发性恶性肿瘤呼吸和循环系统较晚发生的疾病:脑血管病、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严重危害健康的各类疾病损伤中毒的外部原因死因报告的逻辑性_(4)2022/10/22102常常作为根本死亡原因的情况原发性疾1022022/10/29103
在正确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有关内容以后,还必须严格按照ICD-10关于选择和重新选择并修饰根本死因的规则和注释去开展工作,并最终得出用于单原因统计的根本死亡原因。只有这样才可以说我们的反映居民健康状况非常重要的指标之一__死因统计指标达到了国际标准化的要求。第五节结束2022/10/22103在正确填写死亡医学1032022/10/29104死因监测流程和分类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防所赵军2022/10/221死因监测流程和分类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1042022/10/29105主要内容死因监测工作规范ICD-10介绍及其应用基础死亡原因的定义和填写确定根本死因的规则和指导2022/10/222主要内容1052022/10/29106一、死因监测工作规范2022/10/223一、死因监测工作规范1062022/10/29107工作内容开展死因监测常规工作。各级各类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为死因监测工作的责任报告单位。(1)院内死亡,由临床医生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并由专人通过网络直报系统填报死亡个案信息。(2)院外死亡,应当建立村(居)委会、乡镇(街道)、县(区)逐级死因数据报告网络,由村医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向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保人员报告死亡数,防保人员和临床医生负责开展死因流行病学调查,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并通过网络直报系统填报死亡个案信息。2022/10/224工作内容开展死因监测常规工作。各级各类1072022/10/29108工作职责--疾控机构(1)负责建立健全死因监测系统,制订、完善、执行死因监测工作规范和技术方案。(2)制订培训计划,组织开展死因监测工作的培训。(3)对下级和监测点死因监测工作提供技术指导。(4)及时审核网络报告数据,定期(月、季度、半年、年)对死亡数据、人口资料进行质量评价,编制质量分析报告。(5)负责疾病监测点死因数据的收集、管理和分析,按照月、季和年度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并形成数据分析报告,及时逐级反馈数据报告地区。(6)定期对疾病监测点死因监测工作进行漏报调查,对辖区死因监测漏报情况进行评估,调整监测结果。(7)负责死因登记信息系统的维护,数据备份,确保数据安全;编写监测报告,及时发布数据,并为专业机构和相关部门提供技术支持。2022/10/225工作职责--疾控机构(1)负责建立健全1082022/10/29109工作职责--医院依据死因监测规范,建立院内死因登记报告流程和步骤,规范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定期进行院内考核和评价。指定专门人员定期收集、审核本医院出具的死亡医学证明书,审核合格后通过网络进行直报,并及时复核辖区疾控机构反馈的信息。2022/10/226工作职责--医院依据死因监测规范,建立1092022/10/29110工作职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所辖街道的死因监测管理工作;收集所辖服务站、卫生室的死因登记信息,统一上报;对死因明确的个案进行网络直报;对死亡原因不明的个案,开展死因推断并进行网络直报;及时复核辖区疾控机构反馈的有关死亡原因不明的个案;配合收集所辖街道、乡镇上一年度分年龄和性别的人口等资料,并提供给辖区疾控机构。(2)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出具死亡证明,按照要求定期上报到所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及时复核上级反馈的信息或死因不明的个案。2022/10/227工作职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社区1102022/10/29111
质量控制建立死因监测质量控制工作体系:制订完善质量控制工作制度、标准流程、评价指标体系,规范质量控制工作,确保死因诊断准确和死亡案例报告完整。网络报告资料质量控制:通过网络对死因监测数据进行及时审核,对各报告地区存在的问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通报,督促改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现场质量控制:开展漏报调查、现场督导检查与考核评价、专项培训等。2022/10/228质量控制1112022/10/29112信息收集1.报告对象发生在辖区内的所有死亡个案均为死因登记报告的对象,包括在辖区内死亡的户籍和非户籍中国居民,以及港、澳、台同胞和外籍公民。2.报告单位和报告人(1)报告单位: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均为死因信息报告的责任单位。(2)报告人:1)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均为死亡信息的报告人。2)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医疗卫生人员方可填报《死亡医学证明书》。2022/10/229信息收集1122022/10/29113信息收集3.死亡个案的填报医疗卫生机构死亡个案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由诊治医生作出诊断并逐项认真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家庭或其他场所死亡个案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防保医生,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涉法死亡个案辖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防保医生,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2022/10/2210信息收集3.死亡个案的填报1132022/10/29114信息收集4.报告内容《死亡医学证明书》一般项目致死的主要疾病诊断其他项目5岁以下儿童死因登记报告副卡孕产妇死因登记报告副卡2022/10/2211信息收集4.报告内容1142022/10/29115信息收集《死亡医学证明书》一般项目致死的主要疾病诊断其他项目2022/10/2212信息收集《死亡医学证明书》1152022/10/291162022/10/22131162022/10/291172022/10/22141172022/10/291182022/10/22151182022/10/29119网络报告1.死因信息报告方式《死亡医学证明书》及副卡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平台上的《全国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2022/10/2216网络报告1.死因信息报告方式1192022/10/291202.报告程序、时限县及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由病案室或防保科在7天内完成对卡片的审核和网络报告。(将《死亡医学证明书》死因链、调查记录等原始信息如实录入,并进行根本死因确定及编码。)
不具备网络报告条件的医疗机构,收到《死亡医学证明书》7天内向属地的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出。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报告卡后,应在5个工作日内代为完成网络报告。网络报告
2022/10/22172.报告程序、时限网络报告1202022/10/291212.报告程序、时限县级以下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保医生将收集到的《死亡医学证明书》,在30天内完成审核及网络报告;(将《死亡医学证明书》死因链、调查记录等原始信息如实录入。)不具备网络报告条件的医疗机构,收到《死亡医学证明书》后向属地的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出。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报告卡后,应在5个工作日内代为完成网络报告。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其他系统(军队、司法、农垦等)的医疗卫生机构应按照本规定进行死因登记报告。网络报告
2022/10/22182.报告程序、时限网络报告1212022/10/29122信息管理1、死亡信息的审核医疗机构的死亡报告管理人员对填报的《死亡医学证明书》自查;县(区)级疾控中心、妇幼保健机构的死亡报告管理人员网络审核报告信息每个工作日需上网对辖区内报出的死亡信息、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信息进行审核对于核实无误的《死亡医学证明书》及副卡,应于7天内通过网络进行审核确认。县(区)疾控中心负责县级以下医疗机构报告死亡病例的根本死因确定和死因编码(具备条件的县级以下医疗机构也可承担根本死因确定和死因编码工作。)2022/10/2219信息管理1、死亡信息的审核1222022/10/29123信息管理2、死亡信息的订正县(区)级疾控中心、妇幼保健机构负责订正;3、死亡信息的补报在质控过程中发现了漏报的死亡病例,应及时补报;4、死亡信息的查重每周对报告信息进行查重,对重复报告信息进行确认后删除;2022/10/2220信息管理2、死亡信息的订正1232022/10/29124资料保存与管理1.报告单位和县(区)疾控中心应妥善保存死因登记信息原始资料;2.报告单位和县(区)疾控中心应定期下载个案数据和储存本单位网络上报的原始数据库,并采取有效方式进行数据的长期备份。幻灯片52022/10/2221资料保存与管理1.报告单位和县(区)1242022/10/29125考核与评估一般采取网络报告资料考评与现场考评相结合的方式,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下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至少每年考评一次,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辖区全部报告单位的考评至少半年一次,医疗机构内部至少每季度考评一次。主要包括组织管理、网络建设、培训情况、报告质量、资料分析与利用等综合评价指标。死因及时报告率95%以上;及时审核率95%以上;漏报率小于5%。2022/10/2222考核与评估一般采取网络报告资料考评与1252022/10/29126二、ICD-10介绍及其应用基础2022/10/2223二、ICD-10介绍及其应用基础1262022/10/29127ICD(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ofDiseases)国际疾病分类ICD-10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2022/10/2224ICD1272022/10/29128基本结构及特点
由三卷书组成(类目表、手册、索引)
字母数字编码形式(A00.0-Z99.9)
第1位第2位第3位.第4位
英文+数字+数字+小数点+数字
A00.0分类由22章组成(疾病、损伤中毒等)2022/10/2225基本结构及特点由三卷书组成(类目表1282022/10/29129国际疾病分类(ICD-10)疾病诊断症状、体征和实验室异常所见损伤和中毒的临床表现损伤和中毒的外部原因影响健康状态的因素2022/10/2226国际疾病分类(ICD-10)疾病诊断1292022/10/291301、每节末尾的三位数安排“其他特指”、“未特指”的疾病/情况;2、.8往往安排“其他特指的疾病/情况”;3、.9往往安排“未特指的疾病/情况”。
编码排列的一般规律_举例2022/10/22271、每节末尾的1302022/10/29131用于特殊目的的“U”编码
第一版时用来暂时分配给某些病因不明的新疾病,第二版已正式采用为新的一章。对新发生的不明原因疾病的临时安排(U00-U49)重症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U04.9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菌株(U80-U89)耐青霉素类抗生素的菌株(U80)2022/10/2228用于特殊目的的“U”编码1312022/10/29132·圆括号() 补充用词
·方括号[] 同义词
·冒号: 上下连接用
·大括号} 前后连接用
·点波折号.- 第四位编码用
·井号# 肿瘤表用
·菱形号
肿瘤表用有关符号2022/10/2229·圆括号() 1322022/10/29133三卷书的结构及使用第一卷:类目表第二卷:指导手册第三卷:索引三卷书的联合使用第二版的主要更新内容2022/10/2230三卷书的结构及使用第一卷:类目表第1332022/10/29134第一卷:类目表前言三(四)位数内容及类(亚)目表肿瘤的形态学编码内容死亡和疾病的特殊类目表定义2022/10/2231第一卷:类目表前言三(四)位数内容1342022/10/29135章名称节类范围星归类1传染病寄生虫病21171A00-B990病因2肿瘤7149C00-D480病种3血液造血免疫634D50-D892病因4内分泌营养代谢873E00-E902病因5精神和行为障碍1178F00-F992病因6神经系统1167G00-G9916部位7眼和附器1147H00-H5912部位8耳和乳突424H60-H955部位9循环系统1077I00-I998部位10呼吸系统1063J00-J993部位11消化系统1071K00-K935部位2022/10/2232章名称节类范围星归类1传染病寄生虫病1352022/10/29136章名称节类范围星归类12皮肤和皮下组织872L00-L996部位13肌肉骨骼结缔679M00-M9912部位14泌尿生殖系统1182N00-N999部位15妊娠分娩产褥期875O00-O990病种16起源于围生期1059P00-P961病因17畸形变形染色体1187Q00-Q990病种18症状体征临床1390R00-R990症状19损伤中毒性质21195S00-T980临床20损伤中毒外因8372V01-Y980外因21影响健康的因素784Z00-Z990非病22特殊目的编码25U00-U990特殊2022/10/2233章名称节类范围星归类12皮肤和皮下组1362022/10/29137三位数类目表及主要内容疾病编码范围
A-R,U
明确的疾病A00-Q99
不明确的症状R00-R99
特殊目的的编码 U00-U99损伤中毒编码范围
S-T,V-Y
临床表现S00-T98
外部原因
V01-Y98非疾病编码范围
Z00-Z992022/10/2234三位数类目表及主要内容疾病编码范围1372022/10/29138第二卷:指导手册(略)对ICD-10的说明如何使用ICD-10疾病和死亡编码规则和指导统计报告ICD发展史2022/10/2235第二卷:指导手册(略)对ICD-11382022/10/29139第三卷:字母顺序索引编译说明字母顺序索引的排列基本结构编码号交叉查找2022/10/2236第三卷:字母顺序索引编译说明字母顺1392022/10/29140传统译名与现译名区别太大的名称:
1、 尘肺-见肺尘埃沉着病
2、 鸦片-现译名阿片
3、 霉菌-见真菌
4、 矽肺-现译名硅沉着病编译说明_(11)2022/10/2237传统译名与现译名区别太大的名称:编译1402022/10/29141字母顺序索引的排列a,b,c(ch),d,e,f,g,h,j,k,l,m,n,o,p,q,r,s(sh),t,w,x,y,z(zh)第一部分:疾病、损伤的性质第二部分:损伤的外部原因第三部分:药物和化学物质中毒2022/10/2238字母顺序索引的排列a,b,c(c1412022/10/29142疾病、损伤的性质第一部分可查找的编码A00-R99疾病及不明确的病况S00-T98损伤的性质(除药物中毒)Z00-Z99非疾病原因M800-M998肿瘤的形态学编码2022/10/2239疾病、损伤的性质第一部分可查找的编码1422022/10/29143损伤的外部原因V01-Y98损伤的外部原因
(除外药物中毒)第二部分可查找的编码2022/10/2240损伤的外部原因V01-Y98损伤1432022/10/29144第三部分可查找的编码T36-T65 药物中毒和毒性效应X40-X49 有毒物质的意外中毒X60-X69 药物中毒,故意自害Y10-Y19 药物中毒,意图不确定
Y40-Y59 在治疗中使用药物和生 物制品引起的有害效应
药物和化学物质中毒2022/10/2241第三部分可查找的编码T36-T65 1442022/10/29145主导词的排列方法主导词-1级主导词--2级主导词---3级主导词----4级主导词
......(依此类推)病
-肺J98.4
--阻塞性(慢性)J44.9
---伴有----急性-----加重NECJ44.1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伴有急性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伴有急性加重2022/10/2242主导词的排列方法主导词1452022/10/29146三卷书的联合使用第三卷查找编码第一卷核对编码第二卷指导应用2022/10/2243三卷书的联合使用第三卷第一卷第二卷1462022/10/29147三、死亡原因的定义和填写2022/10/2244三、死亡原因的定义和填写1472022/10/29148死亡原因的定义
所有导致或促进死亡的疾病、病态情况或损伤以及造成任何这类损伤的事故或暴力的情况。不包括症状、体征和临死方式,如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2022/10/2245死亡原因的定义所有导致或1482022/10/29149根本死亡原因的定义(a)引起一系列直接导致死亡事件的那个疾病或损伤;或(b)产生致命损伤的事故或暴力的情况。2022/10/2246根本死亡原因的定义(a)引起一系列1492022/10/29150死亡原因的填写
当只有一个死亡原因时,则填写并选择该原因。当不止一个死亡原因时,则应以ICD-10对根本死亡原因的定义为基础按照要求进行填写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虚拟股权协议书
- 护肤工厂转让协议书
- 个人房屋合建协议书
- 不在违规修建协议书
- 调解协议书双方称呼
- 废水委托协议书范本
- 撤销董事协议书格式
- 宾馆经营交接协议书
- 产业对外承包协议书
- 场地依托单位协议书
- 信用卡协商还款协议书模板
- GB 20997-2024轻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及评价指标
- 福建省福清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原卷版)
- 2023六年级英语下册 Fun Time(Recycle)教案 人教精通版(三起)
- 我是记忆小达人(课件)-心理健康六年级
- 应急预案编制计划再改样本
- 中医治疗失眠课件
- 2022年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单招面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聚焦核心素养《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2022年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课件
- 期末复习:苏教版四年级下《劳动与技术》含答案
- 《脏之将军-肝》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