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绪论-简介PPT幻灯片_第1页
微生物学-绪论-简介PPT幻灯片_第2页
微生物学-绪论-简介PPT幻灯片_第3页
微生物学-绪论-简介PPT幻灯片_第4页
微生物学-绪论-简介PPT幻灯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要内容微生物的概念及其特点微生物的分类微生物学的创立与发展微生物学的基本内容微生物学的重要性一、微生物及其特点1、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对所有形体微小的单细胞,或细胞结构较为简单的多细胞,或没有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通称。微生物的特点体积小,比表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适应强,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德国科学家H.N.Schulz等1999年在纳米比亚海岸的海底沉积物中发现的一种硫磺细菌(sulfurbacterium),其大小可达0.75mm,Thiomargaritanamibiensis,---------“纳米比亚硫磺珍珠”微生物获取营养的方式多种多样,其食谱之广是动植物完全无法相比的!纤维素、木质素、几丁质、角蛋白、石油、甲醇、甲烷、天然气、塑料、酚类、氰化物、各种有机物均可被微生物作为粮食2吸收多、转化快3生长旺、繁殖快:24小时后:4722366500万亿个后代,重量达到:4722吨48小时后:2.2×1043个后代,重量达到2.2×1025吨相当于4000个地球的重量!大肠杆菌一个细胞重约10–12克,平均20分钟繁殖一代一头500kg的食用公牛,24小时生产0.5kg蛋白质,而同样重量的酵母菌,以质量较次的糖液(如糖蜜)和氨水为原料,24小时可以生产50000kg优质蛋白质。4适应性强、易变异:个体小、结构简、且多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繁殖快、数量多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变异后代突变率:10-5–10-10易变异、适应性强:青霉素的生产:20单位/ml(1943)10000单位/ml青霉素的用量:最高:10万单位/天(40年代)数百万-千万单位/次细菌抗药性的产生:抗(逆)性强:抗热:有的细菌能在265个大气压,250℃的条件下生长;自然界中细菌生长的最高温度可以达到113℃;有些细菌的芽孢,需加热煮沸8小时才被杀死;抗寒:有些微生物可以在―12℃~―30℃的低温生长;抗酸碱:细菌能耐受并生长的pH范围:pH0.5~13;耐渗透压:蜜饯、腌制品,饱和盐水(NaCl,32%)中都有微生物生长;抗压力:有些细菌可在1400个大气压下生长;5种类多、分布广很多细菌都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人工培养!在自然界中(土壤、水体、空气,动植物体内和体表)都生存有大量的微生物!微生物的特点:体积小、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适应性强、易变异,种类多、分布广。二、微生物的分类1、两界系统(亚里斯多德)

动物界Animalia:不具细胞壁,可运动,不行光合作用。

植物界Plantae:具有细胞壁,不运动,可行光合作用。

三界系统:动物界、植物界和原生生物界Protista:(E.H.Haeckel,1866年提出)

2、五界系统

R.H.Whitakker,Science,163:150~160,1969

原核生物界Monera:细菌、放线菌等

原生生物界Protista:藻类、原生动物、粘菌等

真菌界Fungi:酵母、霉菌

动物界Animalia:

植物界Plantae:

五界系统是以细胞结构分化的等级以及和光合、吸收、摄食这三种主要营养方式有关的组织类型为基础的。六界:前五界加上病毒界。3、三界(域)系统Woese用寡核苷酸序列编目分析法对60多株细菌的16SrRNA序列进行比较后,惊奇地发现:产甲烷细菌完全没有作为细菌特征的那些序列,于是提出了生命的第三种形式--古细菌(archaebacteria)。随后他又对包括某些真核生物在内的大量菌株进行了16SrRNA(18SrRNA)序列的分析比较,又发现极端嗜盐菌和极端嗜酸嗜热菌也和产甲烷细菌一样,具有既不同其他细菌也不同于其核生物的序列特征,而它们之间则具有许多共同的序列特征。于是提出将生物分成为三界(Kingdom)(后来改称三个域):古细菌、真细菌(Eubacteria)和真核生物(Eukaryotes)。1990年,他为了避免把古细菌也看作是细菌的一类,他又把三界(域)改称为:Bacteria(细菌)、Archaea(古生菌)和Eukarya(真核生物)。并构建了三界(域)生物的系统树。

三、微生物学的创立与发展1.萌芽期初创期(16世纪):观察到了细菌和原生动物巴斯德的主要贡献否定了自生说免疫学---提出了预防接种措施(制备了狂犬疫苗)证实发酵由微生物引起(酒精发酵)其他:消毒法、家蚕软化(病原学说)柯赫的主要贡献提出了柯赫法则(炭疽杆菌、结核分支杆菌)配制培养基技术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化微生物的技术其他人:SergeWinogradsky,1856~1953,发现微生物的自养生活;

BeijerinckM.W.,1851~1931,发现了非共生固氮菌;

JosephLister,1864年提出无菌外科操作技术;ElieMetchnikoff发现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Ivanovsky发现烟草花叶病毒;P.Ehrlich现代化疗的开始。

20世纪的微生物学微生物学的全面发展(微生物遗传学、微生物生理学、分子遗传学及其它分支学科),50年代全面进入了分子研究的水平微生物学的广泛应用微生物学推动生命科学的发展(1)重大理论的突破(2)对生命科学研究技术的贡献(3)微生物与人类基因组计划

四、微生物学的基本任务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它的基本内容是:①微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细胞的构建及其能量、物质、信息的运转;②微生物的进化和多样性,研究微生物的种类,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和区别,以及微生物的起源;③生态学规律,研究不同微生物之间以及它们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④微生物同人类的关系。五、微生物的重要性微生物与人类生活所有方面紧密联系,下面仅列出几个:1、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环境保护微生物在碳循环、氮循环和磷循环(地球化学循环)中承担主要作用,构成生物体的所有基本成分。它们可与植物相连系存在共生的关系,维持土壤肥力和环境中有毒化合物的清洁剂(生物除污)。某些微生物是破坏植物的病原菌,它们毁灭重要的作物,但是,也可有另外的作用,即它们是针对这些疾病的生物防治剂。2、医药某些微生物可引起众所周知的疾病如:天花(天花病毒)、霍乱(霍乱弧菌)和疟疾(疟原虫属,原生动物)。但是,微生物也能向我们提供抗生素)和其他的医学上的重要药物,通过此种方式控制它们。3、食品微生物在生产食品的许多加工业中已被应用了几千年,从酿造、酒的酿制、干酪和面包制作到酿造酱油;害处方面,微生物引起食品酸败和常由于携带在食品上的微生物而引起疾病。4、生物工程传统的微生物已被用于合成许多重要的化合物,如丙酮、醋酸。最近,遗传工程技术的进步已经引导可在微生物中克隆药用的重要多肽,然后,可以大规模的生产。5、科学研究微生物由于比其更复杂的动物和植物更容易操作,已被广泛用作模式生物去研究生物化学和遗传学的过程。几百万个同样的、单细胞的拷贝,能以大量、非常快速而且低值获得均质的实验材料。另外的益处是大多数人对用这些微生物进行实验没有种族上的异议。展望与高等动植物相比,已知微生物种类只是估计存在数量的很小一部分。哺乳动物和鸟类的物种几乎全部为人们所掌握,被子植物已知种类达93%,但细菌已知种数仅为估计数的12%,真菌为5%,病毒为4%(Bull,1992)。目前研究的也只是已知种类的很少一部分。根据SCI(scie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