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备战老高考一轮复习语文专题2 论述类文本阅读:认识八种设误陷阱、熟知三级比对 作业_第1页
2022届备战老高考一轮复习语文专题2 论述类文本阅读:认识八种设误陷阱、熟知三级比对 作业_第2页
2022届备战老高考一轮复习语文专题2 论述类文本阅读:认识八种设误陷阱、熟知三级比对 作业_第3页
2022届备战老高考一轮复习语文专题2 论述类文本阅读:认识八种设误陷阱、熟知三级比对 作业_第4页
2022届备战老高考一轮复习语文专题2 论述类文本阅读:认识八种设误陷阱、熟知三级比对 作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2论述类文本阅读:认识八种设误陷阱、熟知三级比对一、论述类文本阅读(2021·邵东市第三中学高三其他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蓝诗玲认为,中国的诺贝尔奖情结关乎中国现代性的一个关键问题:怎样回应一个同时需要民族意识和超民族意识的时代?她的看法是,只要民族国家仍然是我们思考问题的凭借,民族本位的思维就会压倒国际主义的思维。此种说法未免画地为牢,事实上,至少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问题上,民族本位与国际主义一直保留相互成就的可能性。以中国为例,中国文学传统与外来文学资源一直在互动之中,将中国与西方截然两分已经价值不大。前面说到汪曾祺,重要的不是诺贝尔奖是否有能力领会汪曾祺文学语言的古典韵味,而是它如何评估汪曾祺熔铸古今中西的创造性。汪曾祺并不仅仅是一个中国士大夫,他并非简单地回归传统,而是以其独到的才情与智慧,为当代中国小说闯出一条新路。而且,汪曾祺并非只是在语言上用力,其语言的背后是中国人独特的人情之美,而这种美又并非一味的诗意,而是在“极左”语言的灰烬中抢救出来的一种灵明,是温润如玉却潜藏着丝丝裂纹的优雅,是从洞明世事的悲悯中释放出的生气。如果诺贝尔文学奖没有能力对其进行评估,那就需要更恰当的奖项来承担这一使命。但无论如何,问题不能被简化为要民族性还是要世界性的问题,既不能偏激地认为中国文学不需要在意来自他国的奖项,也不能简单地搬用西方现代主义的行话作为文学的评价标准。就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学来说,立足传统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恰相反,诺贝尔奖所代表的卓越性标准之所以能够为某一民族国家严肃的文学人所尊重,是因为它可以成为一种有益的刺激,用来疗治民族与个人盲目的文化自信。诺贝尔文学奖的诱惑如此强大,这诱惑不仅来自于奖金,更来自于从“国民作家”一步跃进为“世界文豪”的无上荣光。鲁迅当然明了这种诱惑,所以他在拒绝诺贝尔奖提名的信中把话说得十分严厉,他说“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赏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在鲁迅看来,中国作家认为自己不配,比认为自己足以与别国大作家比肩更好。这似乎缺乏文化自信,其实却是从中国文学的主体精神出发。倘若我们不是埋头做自己的事,而是一直将“中国人离诺贝尔文学奖还有多远”当作最大的问题,对诺贝尔奖孜孜以求,这个奖的存在就会成为破坏民族文学发展生态的因素。对于鲁迅的这一告诫,中国文学人一直心有戚戚,不过时至今日,情况又有所不同。一则,在后殖民的语境中,第三世界国家似乎应当放下“国民性批判”的包袱,何况,中国人对于诺贝尔奖的渴望未必就超过其他国家,我们不必责己太过;二则,中国正处于全面、高速的发展时期,完全应该在未来获得更多国际奖项,以彰显中国的文化软实力。鲁迅自有低调的理由,那时的中国整体地被西方无视,但是此一时彼一时,莫言的获奖或许预示一个辉煌时代的开始。而更进一步的想法也许是:将来是否有可能出现更适合于中国文学且有能力与诺贝尔文学奖抗衡的国际奖项?是否有可能出现以中国城市为首都的新的文学世界共和国?我们的关键诉求,其实是让各类文学奖百花齐放,它们不是复制诺贝尔奖,也不是以地区垄断者的身份进行竞争,而是共同应对当今世界多向度、多层次的中心与边缘的矛盾。使不同地区的作家追逐单一奖项,必然会使原本参差多态的文学世界共和国呈现出极不对称的供求关系,使缺乏相关文化资本的国家产生强烈的匮乏感,从而导致对新殖民主义秩序的强化。让文学创作立足于地方经验,立足于特定时空中人们的欢乐、苦难与抗争,这是我们对文学之为文学的期待;让文学不仅仅关心地方,亦能自然而然地关心远方和他人,同样是我们对文学之为文学的期待。而要使这类期待成为可能,首先是要在具体的命运共同体的内部以及共同体与共同体之间找到富有文学生产力的沟通方式,使具体的“我们”能够通过文学不断扩大自身。这既是作家和文学研究者的使命,也是国际性文学奖的责任。(摘编自汤拥华、朱国华《诺贝尔时代的终结与文学世界共和国的重建》)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的诺贝尔奖情结揭示了民族本位思维与国际主义思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B.如果诺贝尔奖对汪曾祺的创作性没有能力进行评估,那么中国不需要诺贝尔奖。C.鲁迅拒绝诺贝尔奖提名,是因为担心助长国人虚荣心,不利于民族文学的发展。D.真正找到了富有文学生产力的沟通方式的国际文学奖,无须考虑作家的民族性。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针对中国诺贝尔情结中出现的片面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对其进行分析。B.文章在论证中国文学传统与外来文学资源处于互动中时,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手法。C.文章对鲁迅拒绝诺贝尔奖的观点既有肯定,又有新时代下的思考,彰显辩证的态度。D.文章对新的文学世界共和国的设想,证明了多极化文学评奖系统会战胜单一奖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问题上,既有可能从民族本位发展出一种新的国际主义,又可以通过积极的国际主义重新定义民族本位。B.鲁迅低调地拒绝诺贝尔奖提名和莫言欣然获奖,这种变化背后透露着这样的信息:中国国际地位和文化软实力在不断提高。C.诺贝尔奖所代表的卓越性标准可以用来刺激、疗治民族和个人盲目的文化自信,所以获诺贝尔奖越多的民族越谦逊。D.倘若未来在主要大洲上都有诺贝尔奖级别的国际文学奖,可能会对某一文化在全球的霸权地位产生一定制衡作用。(2021·全国高三其他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实践的深化,中国道路的拓展,中国问题的解答,必然要求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从本质上看,就是要以哲学的方式表达中国的时代精神。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实现现代化,使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征程中实现伟大复兴,同时使社会主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上再造辉煌,这凝聚着几代中国人的思索与奋斗、光荣与梦想,构成了与民族精神融为一体的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中国的时代精神的思想表达,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的真实内涵。任何背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背对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去构建所谓的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只能使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空心化”。哲学思维具有突出的民族性,不同的民族或国家有着不同的哲学话语体系。不同的哲学话语体系,不仅展示的概念、范畴不同,而且体现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也不同,更重要的是,反映的现实问题、利益关系也不同。哲学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是以抽象的概念体系反映现实的社会运动和特定的社会关系,反映特定的民族或阶级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因此,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应当避免用西方哲学的话语体系来评判中国实践、阐释中国道路、解答中国问题。我们不能任由西方哲学话语来为我们“代言”,这种言说方式所展示的都不是真实的中国,而是西方视野中的中国,是被西方话语“制造出来”的中国,这一话语体系的意向、理念乃至学术机制都具有凝重的西方话语色彩和深厚的西方文化基础以及“潜伏”的西方利益关系。不能用西方哲学话语体系构建中国哲学话语体系,主要是就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及其背后的利益关系而言的,而不是拒绝借鉴西方哲学中的合理因素,不是一概拒斥西方哲学的范畴、概念、术语。话语体系离不开语言,但又不等于语言。话语体系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并与权力交织,而语言本身没有意识形态属性。实际上,“自由”“平等”“公正”乃至“哲学”“话语”,原本都是西方哲学的范畴、概念、术语。因此,我们既不能照单全收西方哲学的范畴、概念、术语,也不能一概拒斥西方哲学的范畴、概念、术语,而是要对其进行批判借鉴,并使之融入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之中。实际上,自从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后,中国的语言和言语结构本身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毫无疑问,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不能脱离中国传统哲学,不仅要吸取传统哲学中的深沉智慧、合理观点,而且要吸收其中能够容纳当代内容的范畴、概念。但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的范畴、概念、术语,我们应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不是范畴、概念、术语的简单转换,不是把物质变成气,矛盾变成阴阳,规律变成道,类比变成格义,共产主义社会变成大同社会,等等。语言同样具有历史性、时代性,我们既不能操着一口“纯正”的西方话语来表达中国的时代精神,也不能说着一口“地道”的古代汉语来表达中国的时代精神。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以哲学的方式表达中国的时代精神,关键在于把握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珍贵的遗产”。(摘编自杨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的内涵》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融为一体,其思想表达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的真实内涵。B.不同哲学话语体系的最大差别在于反映的现实问题、利益关系不同,可见,哲学思维具有民族性。C.西方哲学话语体系所展示的都不是真实的中国,而是西方视野中的中国,目的是潜藏西方利益关系。D.话语体系和语言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区别是前者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并与权力交织,而后者正好相反。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这-背景,揭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的本质与内涵。B.文章按照为什么一是什么一怎么样的思路展开,其中着重论述了第三个方面,思路清晰,重点突出。C.文章认为不能用西方哲学话语体系构建中国哲学话语体系,但可借鉴其中合理因素,体现了辩证思维。D.文章对待西方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的态度迥然不同,否定前者而肯定后者,显示出鲜明的学术立场。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必须贴近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和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否则,就会失之“空心化”。B.不能用西方哲学的话语体系来评判中国实践、阐释中国道路、解答中国问题,这是因为,哲学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体系。C.对西方哲学的范畴、概念、术语要进行批判借鉴,使之融入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之中,如“自由”“平等”“公正”等。D.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要继承中国传统哲学的有益成分,对其中的范畴、概念、术语应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021·全国高三其他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说起最近最受关注的通信技术革新,恐怕非5G莫属。当人们还在享受4G带来的红利时,5G已经在很多重要场合频频向人们招手了。2月28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落下帷幕的2019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5G当仁不让地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多款5G商用手机发布、5G技术在汽车驾驶方面的应用展示、5G技术支持远程手术的展示……种种围绕5G展开的操作让人们对5G将如何改变生活充满更多想象和期待。具备高速度、泛在网、低功耗和低时延等特点的5G可以实现更快的传输速度和更多的设备连接。其建立的高速信息通路、推动的新型智能终端,都将促进数字化生产要素与产品的高效流通,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触发文化产业尤其是数字文化产业的业态创新与生态蜕变。不止5G,近年来,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横空出世并得到广泛应用,为文化产业创造了层出不穷的新玩法,让文化更加多彩。这种多彩体现在通过VR、AR等技术,人们不用赶赴敦煌,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如身临其境般地欣赏莫高窟的精美壁画;体现在借助8K超高清互动技术、高清动态动画技术、全息影像,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动”了起来、“活”了起来,原本静态的文物有了更真切灵动的全新表达;体现在杜比全景声、4K超清、VR等在演唱会直播中流畅应用,使得人们足不出户就能“置身”演唱会现场,与偶像一起互动。再向前追溯,从更长的时间尺度上看,从纸质乐谱到黑胶、留声机,从磁带到CD,从网络下载到在线收听;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从2D影片到3D立体电影;从早早去影院现场排队购票到通过各种App提前几天选好心仪的场次和座位……随着时代的发展,一批批应运而生的新技术,全方位地改变了文化内容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和消费方式。凡此种种都表明,正是有了科技赋能,文化产业更加多彩,人们的生活也更加精彩,也证明了科技和文化深度融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要继续做好科技和文化的深度融合,就要主动拥抱新技术,提高文化产业创作、生产、传播、流通和消费等环节的科技含量,将丰富的文化资源以更现代更多样的方式呈现,更便捷更高效的手段传播;提升创意水平,让文化资源与科技手段找到恰到好处的结合点,在创意创新的护航下给人们留下难以磨灭的美好记忆;注重内容生产,倾听和满足大众高品质的文化需求,在技术创新的同时补齐内容生产短板。唯此,科技才能更好地与文化共舞,才能为提升文化产业的活力注入强大动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精彩。(摘编自陈晨《科技,让文化更多彩》)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享受4G的红利时,具有高速度、泛在网、低功耗和低时延等特点的5G时代已到来。B.5G所能促进的数字化生产要素与产品的高效流通,能够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C.文化依靠VR、AR、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创造了不少新玩法。D.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内容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都因新技术的产生得到全方位的改变。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引出倍受关注的5G技术到来的话题。B.文章提出了拥抱新技术、提升创意水平、注重内容生产等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方法。C.文章用莫高窟和《清明上河图》两个事例,论证了5G技术与文化融合的成果。D.文章在论证科技对文化的影响时,层层推进地分析了由5G到各种新技术的作用。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更快的传输速度和更多的设备连接,这样的通讯技术革新自然会引起人们的关注。B.从时间尺度上看,新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应运而生,也使得文化更加丰富多彩。C.拥有新技术,就能有利于文化资源更好地传播,使文化产业的发展有更多精彩。D.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能使文化产业更加多彩,也能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精彩。(2021·贵州高三其他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打开一条全国两会报道视频日记,从“云端”直播现场中感受传播变革的伟力;观看一段珠峰侧量视频日记,从攀登者大口喘息中感受测量人的辛苦与执着;点开一段插秧视频日记,从劳动者辛苦劳作的身姿中体会种田的艰辛不易……当前,一种新的传播形态—视频日记,在各大信息平台流行起来。许多遥不可及的生活工作场景,以视频日记方式生动地映现在网络世界,让分散在各个角落里的受众,足不出户同样可以感受世界的丰富精彩。视频日记英文名Vlog,主要以视频形式记录拍摄者的日常所见,被广大网友接受并应用到新闻生产当中。前段时间,各种各样的视频日记让居家隔离的人们了解到不同群体的杭疫实景,满足了人们对信息的渴望。与传统视频新闻相比,视频日记实现了亲历者和传播者的统一,以“我在场”的叙述模式,带给用户代入感很强的观看体验,从而打开受众感知世界的新大门。作为一种视听兼备的谋介形态,视频日记让受众实现了从“看新闻”到“体验新闻”的转变,满足了人们体验感以及临场感需求。《人民日报记者夜访风暴之眼金银潭医院ICU病房》中,行进式镜头的现场聚焦触发受众强烈的情感体验,屏幕仿佛不存在了,受众切身感受到ICU病房平静而忙碌的背后,实际上是生与死的较量,实现了身体的“虚拟在场”,获得了身临其境之感和强烈的情感共鸣。视频日记之所以能够产生这样的传播效果,一方面是因为视频能再现真实的生活场景,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可以帮助受众对事物进行直接把握,形成认知印象。另一方面,视频日记中,亲历者以第一视角进行讲述,其语态、表情、身体姿势都成为语言之外的伴随文本,传递着第三方视角所没有的潜在语义和默会知识。如“康辉大国外交视频日记”,主持人拍摄自己跟随出访台前幕后的故事,让受众了解到许多往常电视新闻中看不到的细节,并因为亲历者的亲身讲述变得更为可感可亲可近。在视频日记中,第一视角给受众带来极强的代入感,从而形成了自我虚拟在场的认知模式。受众的视觉、听觉甚至触觉等多种感官卷入传播场域,使得传播主体之情境,化作受众之情境,传播主体之体验,化为受众之体验。视频日记这种新的传播形态带来“在场”影像的直接呈现,减少信息转播的疑虑,满足人们对世界深度认识的渴望。另一方面,这种体验式传播方式,使得受众与新闻中的人物建立起情感关联,当听到视频日记中的人物像朋友一样诉说他的经历,受众很难置身事外,从而更容易接受视频传达的思想、立场、观点等,对新闻内容有了更多的认同和理解。无论媒介形态如何变迁,受众对优质内容的追求不会改变,对真实世界认知探索的创新不会改变。主流媒体只要牢牢立足自身内容权威、解读专业的优势,紧跟传播技术变革的前沿实践,努力强化以用户为中心的传播理念,就能提高信息传播效能,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典论阵地。(摘编自路畅《视频日记—以“虚拟在场”服务引导受众》)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视频日记兼取传统日记和新闻的功能与价值,主要以视频形式记录拍摄者的日常所见,依附于各大信息平台,借助互联网传播。B.视频日记由视频新闻和传统日记相结合而产生,虽然名之曰“视频日记”,但在新闻和日记之间,其特征和用途更接近于新闻。C.用户身临其境的真切体验应归功于视频日记创作者“我在场”的叙述模式,视频日记的传播者同时也是事件的亲历者和叙述者。D.第一视角给受众带来极强的代人感,传播主体的情境和体验向受众转化,从而把受众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卷人传播场域。1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举疫情期间各种各样的视频日记让居家隔离的人们了解到不同群体的抗疫实景一例,形象地证明了视频日记的独特功用。B.文中举《人民日报记者夜访风暴之眼金银潭医院ICU病房》一例,目的在于更有力地体现视频日记带给受众强烈的情感体验。C.文中举“康辉大国外交视频日记”一例,说明因披露了主持人跟随出访的一些台前幕后的故事,才让受众感到更为可感可亲。D.文章主体部分由浅人深地介绍视频日记的特点和它优于一般新闻的功效,运用了举例的论证方法,三个事例的运用恰到好处。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视频日记取材广泛而不拘一格,政治、科考、生产等题材随时可摄人镜头,让天南海北的观众在不同的时空中共享世界的精彩。B.文中的“我在场”和“虚拟在场”位于创作者和受众之两极,具有因果关系,创作者的“我在场”必然带来受众的“虚拟在场”。C.视频日记使受众很难置身事外,受众超越信息的获取而建立与新闻中人物的感情关联,更容易接受视频传达的思想、立场、观点等。D.本文从提高信息传播效能和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阵地的高度,以视频日记这一崭新业态观照社会发展,对新生事物给予了肯定和赞扬。(2021·黑龙江哈尔滨市·哈九中高三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新冠疫情俨然已成为二战以来全球最为严重的公共危机,其涉及国家之广,对于政治、经济、生活甚至生态环境影响之深,在不少方面已超过1929-1933年的大萧条。新冠疫情何以会迅速蔓延全球?这对于世人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全球化与技术化的发展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使得各国居民间的往来愈加便捷。但是,另一方面,这也会推动新冠病毒在全球的迅猛传播,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人口拥挤的大城市往往首当其冲。从九省通衢的武汉、意大利最为富裕和现代化的伦巴第城市圈、英国的经济中心伦敦到世界之都纽约皆成为疫情的重灾区。基于经济效益导向的全球产业链高度分工,因疫情供应链的突然中断,使得不少国家从N95口罩、医用棉签、防护服到呼吸机皆捉襟见肘,无法有效供给。黑格尔曾言,遍览各民族的历史,我们可以得知,各民族未从历史中学到东西。回眸过往,霍乱作为“十九世纪的世界病”,随着火车、轮船的发明肆虐全球,人口聚集而拥挤的大城市由于城市地下水系统匮乏、卫生设施薄弱,霍乱通过粪口途径广为传播,昔日的“全球化之都”伦敦首当其冲。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认为近代以来社会所依赖的各种技术手段与生产方式,其实都蕴含了众多风险。如果说,过往阶级社会的驱动力可以概括为“我饿”,风险社会的驱动力可以表达为“我害怕”,焦虑的共同性代替了需求的共同性,“风险社会”由此产生。一言以蔽之,全球化与技术化给世人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蕴含着深不可测的社会与技术的风险。当前,如何应对新冠疫情这场全球性的公共危机,是世界许多国家政策议程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基于全球新冠肺炎确诊数、感染率、治愈数、死亡数以及累积趋势的数据分析(时间截至2020年4月),不少西方国家成为新冠肺炎的重灾区。与此同时,有可能成为新冠肺炎重灾区的东亚主要国家与地区疫情防控,已见阶段性成效。中国基本控制疫情,率先全面复工复产,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思潮逐步成为西方社会的主流,倡导“小政府、大社会”治理理念,使得疫情暴发之初,西方国家在病毒检测、公共医疗设施与防疫物资供给等方面严重不足;各国政府政策不一,甚至各行其是,缺乏统一连贯而有效执行的疫情防控政策,以致西方国家难以实现精准防控,新冠疫情从欧洲到北美呈波浪式发展,且一浪高过一浪。反之,能够实施精准、统一疫情防控政策的国家,其治理图景呈现从波峰逐渐滑落至波谷的曲线趋势,虽然在某一阶段的数据会呈现高位,但是随之不断下滑至谷底。因此,有效应对疫情,国家能力建构至为重要,东亚取得成效在于其悠久的强大国家传统,以及民众的自觉与自律精神,后者也体现于侨居海外华人的行为方式之中。对于这场全球性公共危机,政府之间的全面合作以及政府有效治理显得尤为重要。事实上,政府的有效度体现于国家能力,即安全秩序的供给力和公共政策的执行力两个重要层面。同时,国家能力需要跳出“大政府、小社会”抑或“小政府、大社会”论争的窠臼,建构“强政府、强社会”良性互动的治理结构,这是全球新冠疫情下应对的路径选择。(摘编自陈辉《新冠疫情下全球治理之道》)1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新冠疫情是全球最为严重的公共危机,对全球很多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等方面都产生巨大影响。B.推动新冠病毒在全球的迅猛传播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化与技术化的发展,人口拥挤的大城市首先深受其害。C.新冠疫情期间,不少国家的N95口罩、医用棉签、防护服等防护物资断供,原因是疫情供应链的突然中断。D.东亚国家能够有效应对疫情,是因为东亚国家具有悠久的强大国家传统,能够实施精准、统一疫情防控政策。14.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把新冠疫情的影响与1929-1933年的大萧条进行对比,目的是引发人们思考如何应对新冠疫情。B.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问题,再深入分析全球化与技术化带来的影响,然后指出应对新冠疫情的办法。C.文章既肯定了全球化与技术化的发展给人们带来的好处,也指出了它的潜在风险,显示了作者的思辨性。D.文章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论证方法恰当,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伦敦曾经因为城市地下水系统和卫生设施问题,而导致霍乱广为传播。人们已从这件事中受到警觉。B.只要焦虑的共同性代替了需求的共同性,“我害怕"代替了“我饿”,“风险社会”就会产生。C.没有政府之间的全面合作以及政府有效治理,就难以在化解这场新冠疫情全球性公共危机中获胜。D.作者认为,全球新冠疫情下应对的路径选择,应该建构“强政府、强社会”良性互动的治理结构。(2021·全国高三其他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书法与国学有诸多联系,但不能直接画等号。书法是艺术,国学是学问。把书法当成国学,与把传统文化当成国学如出一辙。书法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组成部分,但只有用国学方法研究传统文化的学问才是国学。那么研究书法的学问是不是就是国学了?不全是。举个例子,用传统文献学方法研究的传统书学,可称得上国学。古代书论文献大多是文学性描述,多运用比喻、夸张和想象等文学手法,且行文简略,如孙过庭《书谱》中有一句经典概括“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意思是取法古人,不能背离时代条件,同时又不能随大流,过于迎合今人。写不出自己,看不到古人,是书法大忌。孙过庭以简短八个字,把古今书学的道理说通了。而这用短短几个字就能说透的问题,今人千言万语也未必能达其真谛。所以,凡遇古书论,都需用文献学方法,对所涉字词进行训诂学研究,这些自然属于国学范畴。按照国学大师梁启超的划分,国学研究总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智识的学问,一类是关于人生的学问。前者侧重于认识,后者侧重于实践体悟。书学也是如此。书学是关于智识的学问。书法的基础是汉字,研究书法必须研究汉字本体,故此,书学的基础是字学,也即小学,小学又融于国学之中。所以,国学中的字学或小学,对书学研究有直接作用和影响。辑校和注疏是国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传统书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在阅读和运用古代书论文献时,必须对其中的字词进行训诂或校注,否则易发生误读。譬如现在我们时常用“天真烂漫”一词形容书法作品至高的美学境界,但从包世臣《艺舟双楫》中对“烂漫”一词的注解可知,“烂漫”的本意是花开十分,已渐有凋疏之意,用在书法上,则是指笔法粗疏导致的墨法凋疏,字法散乱。书学还是有关人生体悟的学问。它不但需要对古代书论进行研究,更需要亲自实践。美感体验,或者说有关书法美的积淀,是在长期的笔法实践中培养出来的。而笔法的获得,又在于对人生、生命与自然的体悟,即唐人张璪所说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要有向外和向内的追求。向外追求最后都归于向内追求。向外追求自然,于自然万物中获得关于笔法的学问。譬如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黄庭坚观荡桨而悟笔法等,都是这方面的典范。向内追求内心的自证圆融,这方面,古代书论多有描绘,但过于玄虚。当然,笔法也可通过读书尤其是阅读古代书论获得,但读书也需进行人生体悟,读书而不体悟,等于吃饭而不细嚼,必定是“囫囵吞枣”。所以,虽然书学与国学息息相关,但国学只是方法和途径。研究美、探讨美,是书学研究的终极旨归。但这美,是基于中国本土的美学,而不是西学体系中的美学,故美学又必须建基于国学之上。国学也不是贴标签,而是实实在在地坐冷板凳,需要一种几十年如一日的“工匠精神”。(选自朱中原《国学与书法》,有删改)16.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书法是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国学是用国学方法研究传统文化的学问,二者有诸多联系,但不能直接画等号。B.孙过庭《书谱》中用“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八个字,将“既看到古人,又写出自己”的古今书学的道理说透了。C.书学的基础是字学,字学对书学研究有直接的作用,而辑校和注疏是国学研究和传统书学研究的重要方法。D.作者反对读书者“囫囵吞枣”,意在表明在笔法的获得途径中,人生体悟比阅读古代书论更重要。1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在文章开头即表明观点,然后对书法和国学的区别和联系进行解说,引出了后面的论述。B.作者在第三段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说明书学是靠文献学方法研究的,从这一点来说它属于国学范畴。C.文中举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黄庭坚观荡桨而体悟出笔法的例子,强调了书学需要向外追求自然。D.文章结构属于“总—分—总”模式,最后一段给出结论,再一次说明书学和国学虽有联系但并不等同。1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书学和国学是息息相关的,国学是书法研究最终探究的美学的基础,书法是国学研究的对象。B.现在人们常用来形容书法作品至高境界的“烂漫”用在书法上指笔法不好,说明当下已没人关注古书论。C.书学不仅是关于智识的学问,还是关于人生体悟的学问,对其研究既要加深认识,又要实践体悟。D.书学向内追求内心的自证圆融,但因古代书论的描述过于玄虚,还需要向外追求自然,亲自体验。(2021·四川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三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美育是培养人认识美、体验美、热爱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国家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对帮助人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②家庭美育、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是做好美育工作的三大支柱。当前,我国学校美育改革发展进入加速提质阶段,美育课程建设稳步推进,呈现良好势头。与社会日益崛起的精神文化需求直接联系,以博物馆、美术馆为代表的社会美育也展现出蓬勃发展之势。但作为美育实施的基本途径,家庭美育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并在实际生活中表现出明显的功利倾向。③遵循美育特点做好美育工作,必须重视家庭美育的基础性作用。习近平同志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由一块璞玉塑造成一座雕塑,在成长的路上需要多方面的合力,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家庭。”可以说,美育的根在家庭,家庭是美育的摇篮。家庭美育的特点是润物无声,但影响深远持久。家庭日常的环境、气氛、情感和活动,是孩子认知外在环境的基础,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对自然社会的认知,对文化人文的体察,影响着孩子道德修养的建立,审美观念、价值体系的形成。④遵循美育特点做好家庭美育,必须重视艺术思维的培养。现在家庭教育普遍重视智力开发,对审美教育的关注,往往又将重点放在美术、音乐、舞蹈等技能特长的培养上,以期在未来的升学和求职中有一技之长,功利倾向明显。其实,比技能特长训练更重要,对孩子一生影响更深远的,是艺术思维的建立。艺术思维是一种以情感、符号和形象为基本要素的思维方式,艺术思维让人不断思考自我局限性,并从中找到突破的方法和答案。艺术思维对于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艺术思维的建立,重在熏陶,这种熏陶需要适宜的环境。许多家长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参加各种美育活动,这样的安排对孩子艺术思维的提升有一定作用,但更为根本、持续的,还是家庭日常生活的熏陶。⑤遵循美育特点做好家庭美育,必须拓展家庭美育的实施途径。要将自然美作为家庭美育的重要内容。春夏秋冬四季更迭,风霜雨雪阳光,沙丘泥土树木花草,鸟兽虫鱼……丰富的自然环境是最好的家庭美育素材。家长要多带孩子走进大自然,让他们在自然玩耍的过程中用手用脑用心感受,对人从哪来,如何与万物共存形成丰富独特的感知,这些感知是滋养孩子健康审美意识的丰厚土壤。要在节庆习俗中引导孩子认识社会文化之美。从食物制作,到家庭装饰,再到日常礼仪,传统节日习俗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思想,表达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族群的关系,是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塑造孩子审美情趣的基础材料,家长应该充分利用各种传统节日进行家庭美育。要鼓励孩子在动手劳作中认识美、体味美。孩子动手去操作,不论是多变的还是重复的,粗犷的还是精细的,都会形成身体上的感受,从而传达到大脑中形成认知,这种改造事物的经验会在主观和客观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强化他们的信心,萌发进一步的创造。(摘编自陈佳《美育的根在家庭》)19.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个人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国家文化的传承,都必须通过美育来完成。B.家庭美育是美育工作的支柱之一,做好家庭美育,就能做好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C.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的基础,因为家庭美育润物无声,所以其影响深远持久。D.现在家庭教育大多重视智力开发,把精力放在技能特长的培养上,不够重视家庭日常生活的审美熏陶。20.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首段从美育的重要性出发,联系现实中美育实施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论题。B.文章引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论证了家庭美育对美育工作的基础性作用。C.文章第四段通过对比论证,映证做好家庭美育须重视艺术思维培养的观点。D.文章第五段从自然美、社会文化美两个角度论证了拓展家庭美育的实施途径。2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前美育工作中除家庭美育还未起步,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均势头良好,已经取得成功。B.对于家长而言,要想真正搞好家庭美育,必须转变以升学和求职为目的的功利主义思想。C.家长在家的日常表现,都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审美趣味,对孩子产生审美熏陶作用。D.拓展家庭美育的实施途径,重视艺术思维的培养,可以强化孩子的信心,提高审美能力。(2021·山西朔州市·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日前,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八位老教授回信强调,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这一要求充分体现了美术教育的重要性,有助于通过美育为青少年涵养一颗“美丽心灵”。没有美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育。一朵云在大人眼中是一团水汽,在孩子眼中是大象、城堡乃至一整个奇异世界,而美育就是回归对孩子生命直觉的引导,用美来温润孩子的眼睛和心灵。今天,美育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不论是校园里的美育课、家庭中的亲子绘画,还是美术馆里孩子们的身影,都反映出“以美育人”理念的深入人心。通过绘画、音乐、文学作品等,让美的元素进入孩子的世界,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成功的美育,能让孩子们感受到什么是“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什么是中国画的“远山如黛、近水含烟”,什么是诗词书画背后的人生机遇、家国情怀。也正是这种可感可知的审美,可以引导孩子领略古今中外的艺术瑰宝,让美进入日常生活,进而在审美中感受我们的历史与文化。美育不是应试,也不仅仅是传授技能,而是让孩子们的眼睛因为发现美而闪亮。勿庸讳言,一段时间里,美育在整个教育中相对属于短板。在一些人看来,美育工作是少数人的事,也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要接受美育;在具体的美育工作中,存在着以技代艺、重应试轻素养等现象;在社会上,各种类型的美术培训机构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存在功利导向、利益驱动,“美术考级热”就是其中一例。从学校到家庭和社会,都要更加重视美育,摒弃功利化的美育倾向,保护好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到让他们受益一生的美育。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正如中央美术学院首任院长徐悲鸿所倡导的,中华美育精神应该是《中庸》里阐述的“尽精微,致广大”。从细处说,美育是教育孩子发现美、理解美、追求美,让美的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从大处说,美育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让中华美育为文化自信铸基。近代以来,从王国维将美育和智育、德育并举,到鲁迅写就《拟播布美术意见书》,再到蔡元培发表《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思想家们从来都是站在民族兴盛、文明赓续的高度看待美育。也正是因为美育有着塑造灵魂的重要作用,更需要通过美育工作,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把优秀传统文化深植于孩子们的内心,让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继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汲取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哲学家以诗意的语言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美育的根本目的是人格的养成、灵魂的塑造。美育关乎孩子们的快乐幸福,关乎国家民族的未来,需要从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整体美育环境和美育共识。通过春风化雨的美育工作,让孩子们成长为有信念、有情怀、有担当的人,成就更加丰富和饱满的人生。(摘编自《人民日报》,有删改)22.下列关于“美育”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强调指出美育的重要性,说美育关乎祖国青年身心的健康成长。B.当下时代美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人们都认为没有美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育。C.美育不仅是应试和对技能的传授,更应该是让孩子们的眼睛因为发现美而闪亮。D.美育从细处说是在教育孩子发现美、理解美、追求美,从大处说是在以文育人、以美化人。2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言简意赅地叙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大学老教授的事件,并鲜明地引出了文章观点。B.文章第二段中三个“什么是”句式铺排而出,含蓄而富有文采的表明了美育的重要作用。C.文章第三段条分缕析地列述了我国美育的不良现状和短板问题,从反面论述了美育,要义。D.文章第四段运用举例论证的手法,借王国维、鲁迅、蔡元培的素材论证了美育的重要作用。2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孩子靠着生命的直觉画出了蓝苹果、黑苹果、紫苹果等五颜六色的样式,我们要积极地引导。B.美育是情操、心灵教育,美育工作者应该通过美育引领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深植优秀传统文化于内心。C.如果从学校到家庭和社会能摒弃功利化的美育倾向,就能确保每个孩子接受到受益一生的美育。D.民族伟大的复兴要靠青少年来赓续接棒,当代学生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而成为有信念、情怀、担当之人。(2021·江西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当下,城市生存焦虑表现在各个方面。究其原因,社会的转型升级带给个人的“成长阵痛”首当其冲。复旦大学唐亚林教授认为,当今中国是一个大转型时代,主要表现出三个基本特质:第一,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第二,高流动性的社会:第三,经济社会、社会文化价值、社会生活方式都面临着大转型。清华大学教授邹广文则突出强调了经济社会原因,即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过程中人们焦虑心态产生的原因。中央编译局薛晓源突出强调了当下社会的科技发展对焦虑产生的影响。事实上,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焦虑的生成具有必然性。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晏辉就指出,真正的焦虑起源于人本身,即入们需求的多样性与能力的有限性的矛盾。他进一步指出,解构焦虑真正需要思考的问题有三个:一是现代化导致对本体论的追问被重新提出;二是变动性导致人们身份的断裂;三是人和人之间伦理共同体的解体,导致人们希望建构命运共同体。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董慧通过“地方性”这一概念强化了晏辉教授对命运共同体建构的论证。她指出,以资本与理性为主导的城市化,造就了抽象化、物质化、功能化和不均衡的城市生存空间。“地方意识”与城市生活空间的文化性、价值性、差异性和生活性具有深刻的关联,从根源上解决焦虑问题,需要通过现代意义上“地方”的回归,重建当代城市人的精神家园。针对当代社会出现的普遍焦虑,党的十九大报告已经作出了具体安排,突出表现在情感治理模式和社区情感治理模式方面,强调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上海大学教授贾文娟强调了情感治理对社会焦虑情绪的治理意义,指出:在娱乐性劳动中,管理者通过关系工作、情感工作、情怀工作将高强度劳动转化为令人愉悦的娱乐。劳动控制依托于关系、氛围、情怀等曾处于辅助地位的文化性因素,劳动者在意识形态化的现实中追求自己的剩余快感,最终使劳动者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劳动之中。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强调,心理上的负担和脆弱导致根本性的焦虑,与焦虑相关的是城市生活的脆弱。年轻人与中产阶级在城市生活中面对梦想之焦虑、现实之焦虑、情境之焦虑。“但四十年的改革发展为我们超越焦虑提供了可能,这种中国式的乐观主义实际是我们超越焦虑的内在的动力。蓬勃向上的社会发展,为所有中国人提供了美好期待,焦虑在此意义上转化为了前进的动力。”解决焦虑问题,归根结底得回到自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指出,不光现代人有焦虑,纵观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历史,焦虑无处不在。与其说焦虑是一种需要克制和避免的情绪,不如学会在焦虑中成长。北京师范大学沈湘平教授也表示,焦虑是生存性的,是不可能避免的,焦虑在当代社会不可能完全解决。但事实告诉我们,我们是在一种不可避免的生存焦虑当中追求和创造美好生活。我们总有一些方法能让焦虑少一点,让生活变得更美好。(摘编自光明网《积极对待现代社会焦虑,化焦虑为前进动力》)2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复旦大学唐亚林教授和清华大学邹广文教授一致认为,焦虑的产生有经济社会方面的原因。B.上海师范大学晏辉教授认为,从哲学角度看,焦虑的产生有必然性,焦虑本质上源于人自身。C.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认为,社会发展带来的美好期待在某种意义主使焦虑转化成了前进的动力。D.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认为,从历史角度看,焦虑具有历史性,从古至今,焦虑无处不在。2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主要从焦虑产生的原因解决焦虑的方法等层面对“城市生存焦虑”这一话题进行了阐释。B.作者在论证过程中转述了诸多学者的看法,不仅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而且使文章富有学术色彩。C.文章从经济社会、科技发展、哲学管理、心理、历史等视角探讨焦虑问题,视野开阔,立论高远。D.文章结尾提到,焦虑是生存性的,是不可避免的,这与全文有逻辑相悖、自相矛盾的嫌疑。2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虽然主要探讨的是当下城市生存的焦虑问题,但社会转型升级给农村带来焦虑情绪也是不可避免的。B.建设具有“地方意识”“地方性”的城市文化,重建当代城市人的精神家园,可以从根源上解决城市焦虑问题。C.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如果善于利用关系、氛围、情怀等文化因素,那么劳动者的焦虑情绪可能得到缓解。D.焦虑的解决本质在内因,归根结底需要回归到自身。所以,在当代社会中焦虑是不可能得到完全解决的。(2021·全国高三其他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每个时代都需要英雄榜样的精神力量。文学作品对当代英雄的书写彰显出文学对理想人性的不懈追求。今日之中国让我们踌躇满志,伟大的时代需要英雄的书写,更需要塑造符合时代特征和历史潮流的英雄人物。新时期以来虽然有不少主旋律题材作品试图延续英雄叙事,但英雄叙事失语的情况时有发生。人们期待着新时代英雄的出现,不断重新解读新英雄主义的时代内涵。英雄书写在我国有丰富的历史经验与丰厚的文学传统。从历史经验看,中华民族有着英雄书写的悠久历史,崇尚英雄始终是中华民族精神建构的一部分。从文学传统看,对于英雄主义的阐释和书写,几乎贯穿于20世纪不同历史时期的文本创作。新时期以来,在改革大潮和时代主题的引领下,一批新英雄形象纷至沓来,如《乔厂长上任记》中的改革英雄乔光朴,《新星》中的改革先锋李向南等。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创作开始呈现出彰显个体化的倾向,琐碎、平庸的烦恼人生成为作家关注的焦点,作家沉迷在光怪陆离的个人“碎片化”记忆中不能自拔,英雄叙事随之日渐式微。英雄书写的渐行渐远,让文学的地位和价值遭受怀疑。塑造符合时代精神的英雄人物,赋予其全新的文化自信和文化价值,实现英雄在当代的“唤起”和“鼓舞”目标,不但意义重大,而且是时代的需要。重新梳理当下英雄书写的意义和必要性,重构国人精神图腾的英雄形象,既是这个伟大时代的召唤,也是从文艺角度重构精神指引、充实国人的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那么,作家如何在新时代准确树立起代表“民族脊梁”的新英雄的新形象?新时代的英雄书写,基调应该是昂扬的、向上的,也应该是深沉的、审美的。文学作品中的英雄形象,理当有现实生活的根基,从人民群众中间走来,同时在做人做事上又给读者以心灵的震撼和精神的指引,彰显出灵魂的高贵和精神的力量。同时,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英雄。不论是保家卫国的战士、手术台上救死扶伤的医生,还是勤于钻研的科学家、默默清扫街道的清洁工,他们都在朝着伟大梦想努力奔跑,都是时代的追梦人。时代召唤对英雄的深度书写,这就要求作家自身要具备英雄主义情结,走近英雄,尊重英雄,热爱英雄,崇尚英雄,理解英雄,着力涵养自己的英雄气概。作家心中的英雄气象饱满几分,他笔下的英雄形象才有几分饱满。作家自身有了厚重的英雄主义情结,笔下的英雄才有了底气和尊严。在这个基础上,作家再以恢宏广博的气度、高尚的家国情怀、精妙的艺术手法,重构“红色经典”的宏大叙事,重塑大众心目中的英雄图谱,让英雄的形象变得更加饱满、更加亲近、更加有力,在纸上立起来,在读者的心目中立起来,在文学艺术的人物长廊上立起来。(摘编自李军辉《时代召唤对英雄的深度书写》)28.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学作品以书写时代英雄为主旋律,是文学不懈追求理想人性的一个具体体现。B.悠久而丰富的英雄书写历史经验使得崇尚英雄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建构的有机组成部分。C.新时代应塑造代表“民族脊梁”的新英雄形象,并赋于其新英雄主义的时代内涵。D.新时代的英雄书写应兼具昂扬而深沉的基调,并以“唤起”和“鼓舞”为目的。29.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针对新时期以来英雄叙事的失语现象,强调了深度书写英雄的时代意义。B.文章3-5段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逻辑上是逐层递进的。C.作者以乔光朴、李向南等英雄形象为例,佐证新时期以来文学创作中新英雄形象频出。D.作者在论证过程中先破后立,最后指明新时代树立新英雄形象的具体方法。3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现实生活中有着伟大梦想的人都应当成为新时代文学作品创作中讴歌的英雄形象。B.英雄叙事的衰落,致使新时期文学创作中个体化倾向明显,文学的价值也受到怀疑。C.我国20世纪英雄书写的丰厚文学传统为当代作家深度书写英雄提供了必要的条件。D.作家具备英雄主义情结,心中的英雄气象饱满,就能让笔下的英雄形象长盛不衰。(2021·邵东市第三中学高三其他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国家治理的中心问题是“制”与“治”,即制度与治理。完整的国家治理由“制”与“治”共同构成。辩证把握“制”与“治”,对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具有积极意义。“制”与“治”内在联系。一方面,“制”是“治”的依据。国家治理体系根据国家制度构建,治理体系的结构、联系、规则、运作等是由国家制度性质决定的;国家治理的一切工作和活动都是依据国家制度来展开的,国家治理的方向、道路是由国家制度确定的。另一方面,“治”是“制”的实现。例如,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国家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其中治理体系是国家制度在国家治理中的具体化、实体化,治理能力是国家制度在贯彻落实中的主体化、应用化。“制”与“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制度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问题,只有建立好的制度,才能形成合理有效的治理。同时,治理的好坏直接关乎制度的存亡与兴废。没有有效治理,再好的制度也难以发挥作用。不能将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等同起来,并非国家制度健全了,国家治理水平就能自然而然地提高。只有不断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制度效能,彰显制度优越性。治理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也会使制度进一步完善、发展。例如,治国理政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常常会为制度所吸收,转化为成熟定型的制度。“制”与“治”的统一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只有从实践出发才能合理把握“制”与“治”的关系。先进的国家制度不是主观设定和随意创造出来的,而是根据社会发展规律形成和制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入探索的结果。随着实践的发展,制度和治理也需要发展。一般来说,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但不能停滞不变。实践在发展,制度须创新,以不断增强制度的适应性。与此同时,治理也必须面对社会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切实改进方式方法,提高现代化水平。制度建设要增强前瞻性、把握主动权,既积极应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又研判思考我国改革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多一些未雨绸缪。治理要增强协调性,持续有序推进。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既有顶层设计,又有配套实施,应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要提高精准性,实现精细治理。随着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治理从粗放管理走向精准治理。这就要求增强问题意识、树立问题导向,努力使治理扎实到位,力求取得实效。辩证把握“制”与“治”,关键在于明确合理方式与途径,使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首先,要提高制度执行力。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强化制度执行力,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切实把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提高制度执行力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只有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才能有效增强治理能力。其次,要全面深化改革。让制度优势充分释放出来,需要继续把新时代改革开放推向前进。只有破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才能充分释放制度潜能,提高治理现代化水平。正因如此,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实现总目标的过程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再次,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现代制度文明的基本标志,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要不断完善各方面法律制度,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用法治来实现制度与治理的有机衔接,不断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丰子义《辩证把握“制”与“治”》人民日报2020-02-24)3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家制度确定了国家治理的方向、道路,决定了治理体系的结构、联系、规则、运作等,是治理国家的一切工作和活动的依据。B.国家制度的健全,关乎国家治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国家治理能力和水平的提高,能发挥国家制度效能,彰显国家制度优越性。C.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口律深入探索,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D.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3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提出国家治理的中心问题,明确了辩证把握“制”与“治”的现实意义,并统率全篇。B.文章第二、三两段分析了“制”与“治”的紧密联系又相互依存的关系,衔接紧密,结构严谨。C.文章第四段从实践的角度集中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初步建立到逐步完善的全面过程。D.文章结尾从三个方面指出了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方式与途径,具有极强的时代价值。3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集中体现了国家制度及其执行能力,国家制度在国家治理中具体化、实体化,在贯彻落实中主体化、应用化。B.国家制度健全,国家治理能力水平就会不断提高,国家制度的效能就能充分发挥,国家制度的优越性就能在国家治理中更好地彰显。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理应与社会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相适应,并在实践得以完善。D.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是要不断完善各方面法律制度,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用法治来实现制度与治理的有机衔接。(2021·江西吉安市·高三零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我国广袤的大地上,分布着数以百万计的自然村落。在这里,人们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乡村图景。江浙古村落多与水为邻,水天之间,营造出诗画般的意境;西南梯田村落变化多样,独具韵致,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美;北方窑洞村落质朴厚重,与黄土高原的雄浑相和,谱写一曲恢弘的交响乐章……各具特色的村落布局、向往自然的营造理念与寄情山水的人文情怀相融,成就了中国传统村落独特的美学特征。那么,如何做好传统村落的保护、更新和发展,再现传统村落质朴之美?传统村落,既要有“形”,也要有“神”。在修复改造中,设计者既要在传统村落物质性的空间存续上做文章,保护、修复、回归传统聚落形态,强化乡村风貌特色,也要在精神性的文化传承上下功夫,发展、织补、延续传统乡村文脉,在为乡村可持续发展注入现代文明的同时,兼顾地域文化的保护,留住乡愁。在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板万村的改造实践中,团队对村中尚留的传统木构吊脚楼和风貌迥异的新建砖混房屋,进行了建筑风貌统一修缮设计,并合理划分区域,切实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同时,还在村中人流聚集的地方,设计了可供聊天、休息的木廊、凉亭,为村民搭建交流空间。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更重要的是通过“形”的塑造,激发“神”的活力。设计团队努力将振兴传统工艺、活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村落改造相结合。比如,团队将板万村闲置民居改造成刺绣、织布、酿酒等传统手工艺作坊;新建文化传习所、风雨桥;修整戏台;对村小学进行整体改造和扩建,增建了图书馆和文化乡土教室;改建土陶窑以恢复传统制陶工艺……经过改造,板万村“形”“神”兼备,整体风貌更美了,传统手工艺的生产性保护做了起来,非遗展演活动也多起来了。苍山下、洱海边的白族村落,河网纵横的江南水乡,高山密林中的苗岭山寨……传统村落往往与大自然相融相生。大自然给予了传统村落宁静优美的环境,人、建筑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在大地上绘就一幅幅美丽画卷。传统村落的振兴,需要尊重自然、细心呵护大自然的馈赠,还需适应自然、因地制宜。这既是先民的营造智慧,也是传统村落与自然环境相融相生的关键。浙江松阳县“拯救老屋行动”,强调在改造中尊重当地古村落的原生态,从而绘就一幅别具韵味的“山居图卷”。松阳县群山环绕、云蒸霞蔚,黄墙黛瓦的传统村落置于其中,更添古朴之美。坐落于自然天坑中的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雨补鲁村,设计团队依托天坑地貌和古寨风情,将其打造成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新村落——通过对古泉、古树、古道的保护与规划,保持了村落依山势呈半环状的空间布局,使其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随着乡村振兴步伐加快,如何让传统村落既不被迅速发展的现代文明抛下,也不被过度开发所破坏,是需要认真思考的时代课题。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从传统村落独特的自然形态和人文价值出发,以艺术的视角介入乡村振兴,将有助于实现传统村落自然美与人文美的回归。(摘编自吕品晶《传统村落,回归自然与人文之美》)3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江浙古村落与水为邻,营造出诗画意境;北方窑洞村落质朴厚重,与黄土高原相和,亦不失为一种浑朴之美。B.设计团队将板万村的传统木构吊脚楼和新建砖混房屋进行了建筑风貌统一修缮设计,打造出了全新的宜居环境。C.设计团队将闲置民居改造成刺绣、织布、酿酒等传统手工艺作坊,改建土陶窑,都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D.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既不能让传统村落被日新月异的现代文明抛弃,也要避免城镇化快速发展所作开发的破坏。3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点带面,概述了中国数以百万计的自然村落丰富多彩的乡村图景,以及传统村落独特的美学特征。B.文章结合传统乡村改造的典型例证,阐述了实现传统村落自然美与人文美的回归的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C.文章就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出了加强整体修复改造、书写自然生态诗篇和注重文化传承创新的建议。D.文章既注重传统村落的“形”“神”兼备,又主张传统村落与自然环境的相融相生,体现了作者的思辨态度。3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北方窑洞村落、江浙古村落和西南梯田村落,虽然在布局上各具特色,但都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美。B.修复改造传统村落,既要注意物质性的空间存续,也要考虑精神性的文化传承,兼顾地域文化与现代文明。C.“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白族村落、江南水乡、苗岭山寨等地打造出的新村落的共同特征。D.只要以艺术视角介入乡村振兴,就能保留传统村落独特的自然形态和人文价值,使其回归自然与人文之美。(2021·河南许昌市·高三零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有些学者认为西方文论是“先进”的、“科学”的,而中国古代文论则是“落后”的、“非科学”的,于是拥抱西方文论,对中国古代文论则弃之如敝履,并且说西方文论的价值根据是“人”与“自然”,考察的是规律;而中国古代文论的价值根据仅仅是政治“教化”,不考察规律。真是这样吗?在那些追求西方时髦的人眼中,中国古代文论与封建专制的政治“教化”理论密切相连。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开始作为官方的正统理论。儒家的文学思想的确提倡政治“教化”,特别是《诗经》,体现了诗歌的“经夫妇、厚人伦、美教化、成孝敬、移风俗”的功能,这就是说,中国古代关于文学的“教化”说,明显是官方的文学理论,其价值的根据是王者的统治。白居易《采诗官》中说:“郊庙登高赞君美,乐府艳词悦君意。”白诗说的这种情况历朝历代都有,但不能否认的是,中华文学和文论的主流并不建立在这种为统治者“教化”的价值上面。在百家争鸣的条件下,孔子的学说最初也并非官方学说,孔子讲“道”,他的“人道”是儒家学说的价值根据。作为儒家文论的起点,其价值追求全在一个“人”字上面,即对人自身成长的关切、对人的道德修养的完美追求与对人的尊重与信赖。道家老子的“无之以为用”、庄子的“心斋虚静”“以天合天”等思想,后来被转化为文论思想,更成为历代作家创作内在依据。儒家文论的价值在“人的精神”,道家文论的价值在“自然精神”,非官方的儒道结合所构建的文学价值,终于为中国文学的发展赢得了胜利。在中华古代文学艺术的发展中,儒道文论相互补充,相互为用,形成了中华民族古代文论的人与自然合一、物我合一的价值根据。《文心雕龙》提出了“自然之道”,在刘勰看来,自然是有文采的,人也是自然,不过是比一般的自然更高贵的自然,因为人有心,有心则有言,有言则自然有文。就是说,有心智的人类和其他自然一样也是有文采的,或者说更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