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分数的初步认识_第1页
苏教版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分数的初步认识_第2页
苏教版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分数的初步认识_第3页
苏教版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分数的初步认识_第4页
苏教版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分数的初步认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一篇:2015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分数的初步认识(二)2015年改版后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课题:认识几分之一第1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并将其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表示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2.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初步认识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同学们,你们看过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吗?村长今天带了一些饼干要分给羊村的小羊们。请同学们帮村长算一算。(1)村长把2块饼干平均分给喜羊羊和美羊羊,他们每人得几块?(1块)(2)如果把1块饼干平均分给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沸羊羊,他们每人得到几块?(1块)4(3)如果把1块饼干平均分给喜羊羊和美羊羊,每人得到几个?(1/2)小结:1块饼干我们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把“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1份,就是几分之一。2.揭题:今天我们将继续来认识分数。二、交流共享1.教学例1。(1)讲述:一天,羊村来了小猴一家——猴妈妈和一对可爱的小猴,村长特意买了桃子招待它们。出示一盘6个桃子图,提问:6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子的几分之几呢?学生独立思考,分组汇报讨论交流结果。指名汇报,说出想法。师小结:把6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就是把这6个桃看成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2份,每只小猴分得一份,就是这盘桃的1/2。(2)提问:如果是4个桃,你会表示图中一盘桃的1/2吗?让学生把4个桃平均分成2份,表示出1/2。(3)追问:如果是8个桃,你会表示图中一盘桃的1/2吗?得出:把8个桃看成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2份,每只小猴分得一份,就是这盘桃的1/2。(4)思考:对比上面三道题,每份的个数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1/2来表示?小组讨论,指名回答。明确:把一盘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就是把这盘桃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1/2。2.教学例2。谈话:如果村长要把这6个桃平均分给猴妈妈、猴哥哥和猴弟弟,那么每份是这盘桃的几分之几?出示6个桃图,让学生先分一分,再填一填。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分的情况。交流反馈学生分出的图形,指名说说是怎么分的,并解释1/3表示什么意思。3.试一试。出示教材第77页“试一试”题目,谈话:那12个桃可以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各是它的几分之一?先分一分、填一填,再和同学交流。学生动手分,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分的情况。学生交流反馈,说说是怎么分的。讨论:都是12个桃,表示每一份的分数为什么不同?指名回答,教师小结:因为平均分的份数不同,把一些物体和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三、反馈完善1.完成教材第77页“想想做做”第1、2题。(1)第1题: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要把几个看成1份,每个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2)第2题:让学生填写分数,说说把什么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是几分之一。小结:只要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2.完成教材第78页“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先根据分数,在每个图里分一分,并涂色表示。然后说说分数表示的意义,再独立填写,集体反馈。3.完成教材第78页“想想做做”第4题。(1)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小棒。(2)教师提出要求:分别拿出这堆小棒的1/2和1/3。(3)提问:你还能拿出这堆小棒的几分之几?学生两人一组,一人提要求,另一人拿小棒。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课题: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第2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对图形的观察或事物操作,初步学会解决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合理性。2.在探究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实际含义,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初步学会解决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解决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课件出示题目:(1)8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2)12朵花,每3朵一束,可以分成几束?(3)10个蘑菇,平均分给5只小兔,每只小兔分几个?让学生口答,说说计算列式的理由。师: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用另一种方法来解决这类问题。二、交流共享1.教学例3。(1)谈话:今天天气真好,小兔一家去山上采蘑菇,一共采了36个蘑菇。(出示教材第78页例3情境图)提出问题:这篮蘑菇的1/3是白蘑菇,白蘑菇有几个?(2)合作探究。谈话:你们能帮助小兔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大家先思考一下,这篮蘑菇的1是什么意3思?再想想怎样解决问题,可以借助圆片分一分,也可以想其他的方法,然后在小组交流讨论,看哪个小组讨论得更好。(3)学生汇报。方法一:可以用圆片分一分,把6个,平均分成3份,1/3是2个。方法二:联系分数的含义:把6个蘑菇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方法三:把这篮蘑菇平均分成3份,白蘑菇是其中的1份,是2个。提问:把6个蘑菇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除法)得出:6÷3=2(个)(4)比较方法。提问:比较这几种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最简便?说说你的理由。学生自由发表看法。2.试一试。出示问题:这篮蘑菇的1是多少个?2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答,教师适时表扬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学生。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重点让学生说说“6÷2=3(个)”表示的意思。三、反馈完善1.完成教材第79页“想想做做”第1、2题。(1)摆一摆,说一说,完成第1题。让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同桌合作摆一摆。先摆8个,拿出它的1/2;再摆个12个,拿出它的1/2。提问:都是拿出的1/2,为什么个数不一样?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不同整体的1/2所表示的物体个数不同。(2)分一分,完成第2题。读题后,要求学生先画竖线分一分,再独立填写算式。12个草莓的1/3和12个草莓的1/4哪个多?师小结:同一个整体的1/3和1/4的个数也不同。2.完成教材第79页“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读题,说说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学生直接列式解答,在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全班订正。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课题:认识几分之几第3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情境,认识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2.通过练习,体会把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3.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表达能力。教学重点:认识并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教学难点: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谈话:(出示小猴图)还记得它们吗,上一次我们在小猴子分桃子中学到了什么知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几分之一)揭题:今天我们要来进一步认识分数。二、交流共享1.教学例4。(1)出示教材第80页例4情境图,提出问题。出示图片。谈话:猴妈妈准备了一盘桃,要把这盘桃平均分给3只小猴,2只小猴一共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2)自主探究,小组交流。让学生图上分一分,涂一涂。议一议: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1/3)引导:一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一份是1/3,2只小猴取走这盘桃的几份?(2份)是几分之几?(2/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小结并板书:把一盘桃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1/3。2只小猴一共分得2个1/3,2个1/3是2/3。2.试一试。(1)出示问题:把10个桃平均分成5份,2份是这些桃的几分之几?3份、4份呢?让学生先分一分,再填一填,并交流自己的想法。提问:把10个桃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这盘桃的几分之几?引导学生明确:把10个桃平均分成5份,1份是2个,每份就是1/5,2份就是2个1/5是2/5;3份就是3个1/5,是3/5;4份就是4个1/5,是4/5。(2)辨析:有的同学认为把10个桃平均分成5份,2份就是这些桃的2/10,你认为对吗?为什么?让学生讨论,说说自己的理由。3.小结: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几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三、反馈完善1.完成教材第81页“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先仔细观察,思考把什么看成一份。再填一填、说一说,集体交流。2.完成教材第81页“想想做做”第3题。先让学生根据分数思考:把灯笼和鱼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有几个灯笼或几条鱼,应该把这样的几份图上颜色。然后让学生涂一涂。3.完成教材第82页“想想做做”第4题。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18根小棒,分别拿出这些小棒的2/3和5/6。提问:分别把这堆小棒平均分成几份,拿出这样的几份?(指名上台演示)说一说:你还能拿出这些小棒的几分之几?4.完成教材第82页“想想做做”第7题。让学生先观察线段图,说说把这条线段图平均分成了几份,再独立填空,最后指名汇报答案。5.完成教材第82页“想想做做”第9题。让学生观察图片,并思考:几角是1元?(10角)1角是1元的几分之几?(把1元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1元的1/10,即1角)让学生独立填空,指名汇报答案。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课题: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第4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能运用生活经验和分数的认识,初步学会解决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解决这类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合理性。2.在具体的活动中,体会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思维能力。教学重点:探究并掌握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教学难点:能正确运用几分之几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课件出示例图。提问:认识它们吗?小兔采了6个蘑菇,上一次我们帮助小兔求出了这篮蘑菇的1/3,还记得怎么列式吗?6÷3=2(个)追问:它表示什么?(把6个蘑菇平均分成3份,求其中的一份是多少)2.揭题:同学们的记性真好,本节课我们将继续帮助小兔解决问题。二、交流共享1.教学例5。(1)谈话:我们来看看小兔提出了什么问题?出示问题:一共采了6个蘑菇。把这篮蘑菇的2/3分给小兔,小兔一共分得多少个?(2)提问:把这些蘑菇的2/3分给小兔,要知道分给小兔多少个,该怎样分?学生先动手用6个圆片分一分,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的分法,并说明这样分的理由。最后选出代表进行汇报。学生汇报:可以用圆片分一分,把6个,平均分成3份,2/3是4个。同理,把6个蘑菇,平均分成3份,给小兔2份,所以是4个。(让学生投影分的过程)(3)归纳算法。谈话:刚才我们通过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解决了“分给小兔多少个蘑菇”的实际问题,你能不能把我们刚才动手分蘑菇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呢?学生独立列式,小组交流列式的方法。(让学生说说怎样列式)6÷3×2=4(个)师小结:把6个蘑菇,平均分成3份,每份2个,给小兔2份,就是4个。2.分析比较。(1)出示课前复习的题目及例题。①一共采了6个蘑菇,这篮蘑菇的1/3是白蘑菇,白蘑菇有多少个?6÷3=2(个)②一共采了6个蘑菇,把这篮蘑菇的2/3分给小兔,小兔一共分得多少个?6÷3×2=4(个)(2)引导思考: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小组交流想法)小结:6个蘑菇的1/3,就是把6个蘑菇平均分成3份,求出每份是多少,再算出2份是多少。3.归纳总结。在解决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时,要先把这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出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再乘所需要的份数。三、反馈完善1.完成教材第84页“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利用图片自主进行操作,并与同桌交流算法。然后指名汇报,并让学生实物投影演示分的过程。提问:都是拿出3/4,为什么拿出来的个数不同?(因为总数不同,所以拿出的个数也不同)2.完成教材第84页“想想做做”第2题。让学生根据“几分之几”的含义,在每幅图中用虚线分一分,并讨论:分别分成几份,每份几个?要求的份数分别是几个?3.完成教材第84页“想想做做”第3题。先指名读题,明确要求。然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最后全班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课题:练习十第5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分数的认识,以及对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的认识,并会用分数来表达信息。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对分数意义的认识。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知识再现谈话: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并把知识点记录下来。揭题:本节课我们来复习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点。二、基本练习1.完成教材第85页“练习十”第1题。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填写,再同桌交流想法,最后集体订正。2.完成教材第85页“练习十”第2题。让学生先独立涂色,然后集体订正,并说说自己的想法。3.完成教材第85页“练习十”第3题。提问:1分米是几分之几米?6分米是几分之几米?追问:1角是几分之几元?4角是几分之几元?4.完成教材第85页“练习十”第4题。让学生分一分,再列式,并说说计算方法以及每道算式表示什么。最后指名订正,集体交流。5.完成教材第85页“练习十”第5题。让学生先拿出小棒摆一摆,再列出算式,并说说每次分别拿出了几根。讨论:每次都拿出2/3,为什么拿出的结果也不同)6.完成教材第86页“练习十”第6题。想一想:1时的1/2是多少分,在钟面上先怎样分,分针应该走到了几?涂一涂。1时的3/4呢?三、综合练习1.完成教材第86页“练习十”第7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说说比较的方法。小结:分母相同,分子大的这个分数就大;分子相同,分母大的这个分数反而小。2.完成教材第86页“练习十”第8题。先让学生计算得数,再指名汇报,并让学生说说计算方法。小结: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3.完成教材第86页“练习十”思考题。学生读题,理解:先把一个三角形平均分成4份,再把其中的1份平均分成更小的4份。提问:可以将其他的小三角形平均分后,再计算。4.完成教材第86页“练习十”“动手做”。(1)出示图形,让学生理清题意。分小组讨论,把下面的图形都分成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4份。(2)集体交流,展示学生的作业。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五、课堂作业《补》

第二篇: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角的初步认识一、教学内容:苏教版教科书第84-85页1、“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5题。二、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联系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2、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角,初步积累认识图形的活动经验;在认识角的过程中感受角的特点,体会角的大小变化过程,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3、学生感受角来自实际生活里一些物体的表面,初步培养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图形特点的意识。三、教学重点:掌握角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教学难点:直观区分角的大小。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放满各种图形的不透明布袋(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圆形、六边形)、小棒、两根硬纸条、四、教学方法:本节课中通过“看一看、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动,促进学生思考,鼓励学生交流。在活动中教师大胆放手,采取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在探究知识的同时,既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又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学生通过有趣的探究活动,品尝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成功和喜悦,自信心和成就感也随之增强了。五、教学过程:一、游戏入手,激活促思1、“摸一摸,猜一猜”(1)介绍一下游戏规则。谈话:今天老师和同学们玩一个游戏,不用眼睛只用手摸,说出老师的布袋子里放了什么图形,比一比谁最厉害。(2)每组派一位同学摸一次,说出摸得是什么图形。并运用已学的平面图形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回答:通过摸感知物体有几条边,几个尖尖的角就知道是手摸图形。)2、揭示课题之前我们已经认识了边,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角”,并与“角”交朋友,好吗?二、操作实践感知,自主建构1.抽象角,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1)从实物中感知角(出示多媒体画面)调皮的“角”就藏在这些物体中,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比比,谁的眼睛最亮。(通过百度搜索各种带角的物体)谁来说说,你从哪里找到了角?引导学生在物体表面找到角并指一指。(2)抽象角(多媒体演示)老师也从这些物体上找到了一些角,并把它们画了下来。指出:象这样的图形都是角。(在角上画弧线)提问:这些图形都是什么?说明:这些图形都是角。2.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1)请小朋友用尖尖的地方戳一下手心,有什么感觉?(尖尖的)再用手摸一摸它的两条线,有什么感觉?(直直的)(2)那你知道这个尖尖的地方和直直的线叫什么吗?它们就藏在数学书的第68页里面,赶快去找一找吧。(3)小结: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看老师来画一个角。先点一个点,(板书画点)在从这点画两条直的线,(板书画两条射线)这个图形就是——(角)(4)你能指出这几个角的顶点和边吗?现在你脑子里有角的图形了吗?请闭上眼睛,用你的小手指在脑袋里画一个角吧!3、判断比较,深化表象谈话:听说我们在认识角,课堂上来了一些小客人,都争着说自己是角,谁能来判断一下。(出示课件想想做做第1题)(1)你能指出这些图形中哪些是角?那些不是角吗?(2)角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找一找,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表面也有角?4、制作角,感悟角有大小(1)尝试操作,实践体验谈话: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想不想亲手做个角呢?赶快动手试一试吧!从学具盒中拿出做角的材料自己做一个角。(2)成果展示——以小组为单位,谁来介绍一下你做的角?(将所做的角用实物投影展示出来。(3)感知角有大小师:小朋友们都有一双巧巧手做出了各种各样的角,老师有个问题了,小朋友们谁做的角最大呢?同桌互相比较下,看看都用什么方法比角大小的?(4)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要使角变大些,只要怎样?要使角变小些,只要怎样?小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度无关,与两条边的张开度有关,张的越大角越大。5.比较角的大小问:现在你能比较角的大小了吗?(1)直接比较,引导观察这里有三个钟面,时针和分针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你能看出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2)看书上85页第4题,自主探究,诱发思考问:你能想办法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3)和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讨论,你有什么发现?师: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三、综合应用,巩固深化师:角娃娃真调皮,现在它都躲到小朋友的课本里去了,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1.“想想做做”第2题(1)独立完成,集体交流。(2)引导思考,根据你看到的图形和填出的答案,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根据自己的发现推想出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吗?3.出示五角星,你知道这颗星星上有几个角吗?是不是只有五个角?请同学找一找、指一指。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看到小朋友这么聪明,角朋友非常高兴,要送给大家一把金剪子,请你回家试着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剪掉一个角,看还剩几个角,比一比,谁的剪法多,好吗?

第三篇: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二年级下册教案授课时间月日星期课型本学期第课时教学内容:角的初步认识(一)教科书第84-85页。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在平面图形中正确辨认出角。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能够直观区分角的大小。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教学难点:直观区分角的大小。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圆片纸、小棒、两根制作活动角的硬条。教学方法:本节课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动,促进学生思考,鼓励学生交流。在活动时教师大胆放手,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探索。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丰富数学活动经验。通过有趣的探究活动,学生品尝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成功的喜悦。教学过程:一、游戏入手,激活促思1、“摸一摸,猜一猜”(1)介绍一下游戏规则。谈话:今天老师和同学们玩一个游戏,看谁最聪明,能不能不用眼睛用手摸,说出老师的布袋子里放了什么图形,比一比谁最厉害。(2)每组派一位同学摸一次,说出摸得是什么图形。并运用已学的平面图形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回答:通过摸感知物体有几条边,几个尖尖的角就知道是手摸图形。)2、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角”,并与“角”交朋友,好吗?[教学设想:这一环节创设了学生喜爱的游戏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同时帮助学生找到旧知与新知的链结点,即图形中都藏着角。]二、操作实践感知,自主建构1.抽象角,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1)从实物中感知角(出示多媒体画面)调皮的“角”就藏在这些物体中,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比比,谁的眼睛最亮。(通过百度搜索各种带角的物体)谁来说说,你从哪里找到了角?引导学生在物体表面找到角并指一指。(2)抽象角(多媒体演示)老师也从这些物体上找到了一些角,并把它们画了下来。指出:象这样的图形都是角。(在角上画弧线)提问:这些图形都是什么?说明:这些图形都是角。[教学设想: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实物上找角,在学生直观认识的基础上,抽象出角的图形]2.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1)请小朋友用尖尖的地方戳一下手心,有什么感觉?(尖尖的)再用手摸一摸它的两条线,有什么感觉?(直直的)(2)那你知道这个尖尖的地方和直直的线叫什么吗?它们就藏在数学书的第68页里面,赶快去找一找吧。(3)小结: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看老师来画一个角。先点一个点,(板书画点)在从这点画两条直的线,(板书画两条射线)这个图形就是——(角)(4)你能指出这几个角的顶点和边吗?现在你脑子里有角的图形了吗?请闭上眼睛,用你的小手指在脑袋里画一个角吧!3、判断比较,深化表象谈话:听说我们在认识角,课堂上来了一些小客人,都争着说自己是角,谁能来判断一下。(出示课件想想做做第1题)(1)你能指出这些图形中哪些是角?那些不是角吗?(2)角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找一找,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表面也有角?[教学设想:在抽象出角的图形后引导学生回到生活情境中,在找角过程中丰富对角的表象的积累,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4、制作角,感悟角有大小(1)尝试操作,实践体验谈话: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想不想亲手做个角呢?赶快动手试一试吧!从学具盒中拿出做角的材料自己做一个角。(2)成果展示——以小组为单位,谁来介绍一下你做的角?(将所做的角用实物投影展示出来。(3)感知角有大小师:小朋友们都有一双巧巧手做出了各种各样的角,老师有个问题了,小朋友们谁做的角最大呢?同桌互相比较下,看看都用什么方法比角大小的?(4)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要使角变大些,只要怎样?要使角变小些,只要怎样?小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度无关,与两条边的张开度有关,张的越大角越大。5.比较角的大小问:现在你能比较角的大小了吗?(1)直接比较,引导观察这里有三个钟面,时针和分针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你能看出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2)看书上85页第4题,自主探究,诱发思考问:你能想办法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3)和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讨论,你有什么发现?师: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三、综合应用,巩固深化师:角娃娃真调皮,现在它都躲到小朋友的课本里去了,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1.“想想做做”第2题(1)独立完成,集体交流。(2)引导思考,根据你看到的图形和填出的答案,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根据自己的发现推想出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吗?3.出示五角星,你知道这颗星星上有几个角吗?是不是只有五个角?请同学找一找、指一指。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看到小朋友这么聪明,角朋友非常高兴,要送给大家一把金剪子,请你回家试着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剪掉一个角,看还剩几个角,比一比,谁的剪法多,好吗?五、作业设计:补充习题每日一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授课时间月日星期课型本学期第课时教学内容:角的初步认识(二)教科书第84-85页。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在平面图形中正确辨认出角。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能够直观区分角的大小。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教学难点:直观区分角的大小。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圆片纸、小棒、两根制作活动角的硬条。教学方法:本节课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动,促进学生思考,鼓励学生交流。在活动时教师大胆放手,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探索。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丰富数学活动经验。通过有趣的探究活动,学生品尝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成功的喜悦。教学过程:一、游戏入手,激活促思1、“摸一摸,猜一猜”(1)介绍一下游戏规则。谈话:今天老师和同学们玩一个游戏,看谁最聪明,能不能不用眼睛用手摸,说出老师的布袋子里放了什么图形,比一比谁最厉害。(2)每组派一位同学摸一次,说出摸得是什么图形。并运用已学的平面图形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回答:通过摸感知物体有几条边,几个尖尖的角就知道是手摸图形。)2、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角”,并与“角”交朋友,好吗?[教学设想:这一环节创设了学生喜爱的游戏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同时帮助学生找到旧知与新知的链结点,即图形中都藏着角。]二、操作实践感知,自主建构1.抽象角,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1)从实物中感知角(出示多媒体画面)调皮的“角”就藏在这些物体中,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比比,谁的眼睛最亮。(通过百度搜索各种带角的物体)谁来说说,你从哪里找到了角?引导学生在物体表面找到角并指一指。(2)抽象角(多媒体演示)老师也从这些物体上找到了一些角,并把它们画了下来。指出:象这样的图形都是角。(在角上画弧线)提问:这些图形都是什么?说明:这些图形都是角。[教学设想: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实物上找角,在学生直观认识的基础上,抽象出角的图形]2.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1)请小朋友用尖尖的地方戳一下手心,有什么感觉?(尖尖的)再用手摸一摸它的两条线,有什么感觉?(直直的)(2)那你知道这个尖尖的地方和直直的线叫什么吗?它们就藏在数学书的第68页里面,赶快去找一找吧。(3)小结: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看老师来画一个角。先点一个点,(板书画点)在从这点画两条直的线,(板书画两条射线)这个图形就是——(角)(4)你能指出这几个角的顶点和边吗?现在你脑子里有角的图形了吗?请闭上眼睛,用你的小手指在脑袋里画一个角吧!3、判断比较,深化表象谈话:听说我们在认识角,课堂上来了一些小客人,都争着说自己是角,谁能来判断一下。(出示课件想想做做第1题)(1)你能指出这些图形中哪些是角?那些不是角吗?(2)角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找一找,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表面也有角?[教学设想:在抽象出角的图形后引导学生回到生活情境中,在找角过程中丰富对角的表象的积累,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4、制作角,感悟角有大小(1)尝试操作,实践体验谈话: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想不想亲手做个角呢?赶快动手试一试吧!从学具盒中拿出做角的材料自己做一个角。(2)成果展示——以小组为单位,谁来介绍一下你做的角?(将所做的角用实物投影展示出来。(3)感知角有大小师:小朋友们都有一双巧巧手做出了各种各样的角,老师有个问题了,小朋友们谁做的角最大呢?同桌互相比较下,看看都用什么方法比角大小的?(4)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要使角变大些,只要怎样?要使角变小些,只要怎样?小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度无关,与两条边的张开度有关,张的越大角越大。5.比较角的大小问:现在你能比较角的大小了吗?(1)直接比较,引导观察这里有三个钟面,时针和分针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你能看出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2)看书上85页第4题,自主探究,诱发思考问:你能想办法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3)和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讨论,你有什么发现?师: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三、综合应用,巩固深化师:角娃娃真调皮,现在它都躲到小朋友的课本里去了,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1.“想想做做”第2题(1)独立完成,集体交流。(2)引导思考,根据你看到的图形和填出的答案,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根据自己的发现推想出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吗?3.出示五角星,你知道这颗星星上有几个角吗?是不是只有五个角?请同学找一找、指一指。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看到小朋友这么聪明,角朋友非常高兴,要送给大家一把金剪子,请你回家试着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剪掉一个角,看还剩几个角,比一比,谁的剪法多,好吗?五、作业设计:补充习题每日一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第四篇: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角的初步认识一、教学内容:苏教版教科书第84-85页1、“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5题。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能够直观区分角的大小。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三、教学重点:掌握角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教学难点:直观区分角的大小。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放满各种图形的不透明布袋(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圆形、六边形)、小棒、两根硬纸条、四、教学方法操作与思维是互不可分的,操作是前提,思维是关键。在本节课中通过“看一看、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动,促进学生思考,鼓励学生交流。在活动时教师大胆放手,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在探究知识的同时,既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又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学生通过有趣的探究活动,品尝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成功和喜悦,自信心和成就感也随之增强了。五、教学过程:一、游戏入手,激活促思1、“摸一摸,猜一猜”(1)介绍一下游戏规则。谈话:今天老师和同学们玩一个游戏,看谁最聪明,能不能不用眼睛用手摸,说出老师的布袋子里放了什么图形,比一比谁最厉害。(2)每组派一位同学摸一次,说出摸得是什么图形。并运用已学的平面图形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回答:通过摸感知物体有几条边,几个尖尖的角就知道是手摸图形。)2、揭示课题之前我们已经认识了边,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角”,并与“角”交朋友,好吗?[教学设想:这一环节创设了学生喜爱的游戏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同时帮助学生找到旧知与新知的链结点,即图形中都藏着角。]二、操作实践感知,自主建构1.抽象角,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1)从实物中感知角(出示多媒体画面)调皮的“角”就藏在这些物体中,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比比,谁的眼睛最亮。(通过百度搜索各种带角的物体)谁来说说,你从哪里找到了角?引导学生在物体表面找到角并指一指。(2)抽象角(多媒体演示)老师也从这些物体上找到了一些角,并把它们画了下来。指出:象这样的图形都是角。(在角上画弧线)提问:这些图形都是什么?说明:这些图形都是角。[教学设想: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实物上找角,在学生直观认识的基础上,抽象出角的图形]2.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1)请小朋友用尖尖的地方戳一下手心,有什么感觉?(尖尖的)再用手摸一摸它的两条线,有什么感觉?(直直的)(2)那你知道这个尖尖的地方和直直的线叫什么吗?它们就藏在数学书的第68页里面,赶快去找一找吧。(3)小结: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看老师来画一个角。先点一个点,(板书画点)在从这点画两条直的线,(板书画两条射线)这个图形就是——(角)(4)你能指出这几个角的顶点和边吗?现在你脑子里有角的图形了吗?请闭上眼睛,用你的小手指在脑袋里画一个角吧!3、判断比较,深化表象谈话:听说我们在认识角,课堂上来了一些小客人,都争着说自己是角,谁能来判断一下。(出示课件想想做做第1题)(1)你能指出这些图形中哪些是角?那些不是角吗?(2)角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找一找,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表面也有角?[教学设想:在抽象出角的图形后引导学生回到生活情境中,在找角过程中丰富对角的表象的积累,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4、制作角,感悟角有大小(1)尝试操作,实践体验谈话: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想不想亲手做个角呢?赶快动手试一试吧!从学具盒中拿出做角的材料自己做一个角。(2)成果展示——以小组为单位,谁来介绍一下你做的角?(将所做的角用实物投影展示出来。(3)感知角有大小师:小朋友们都有一双巧巧手做出了各种各样的角,老师有个问题了,小朋友们谁做的角最大呢?同桌互相比较下,看看都用什么方法比角大小的?(4)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要使角变大些,只要怎样?要使角变小些,只要怎样?小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度无关,与两条边的张开度有关,张的越大角越大。5.比较角的大小问:现在你能比较角的大小了吗?(1)直接比较,引导观察这里有三个钟面,时针和分针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你能看出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2)看书上85页第4题,自主探究,诱发思考问:你能想办法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3)和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讨论,你有什么发现?师: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三、综合应用,巩固深化师:角娃娃真调皮,现在它都躲到小朋友的课本里去了,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1.“想想做做”第2题(1)独立完成,集体交流。(2)引导思考,根据你看到的图形和填出的答案,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根据自己的发现推想出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吗?3.出示五角星,你知道这颗星星上有几个角吗?是不是只有五个角?请同学找一找、指一指。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看到小朋友这么聪明,角朋友非常高兴,要送给大家一把金剪子,请你回家试着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剪掉一个角,看还剩几个角,比一比,谁的剪法多,好吗?[设计意图]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小数的加减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2、通过探究活动,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教学重难点一位小数的加法、减法计算。进行加法、退位减法。小数点对齐。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出示主体图。(用幻灯投影或挂图)请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获取了哪些信息?(学生到商店里买学习用具。从图中可以知道一些商品的单价:铅笔盒6.8元,书包25.8元,练习本2.6元,橡皮擦0.5元,卷笔刀0.8元,铅笔0.6元,水笔1.2元)。二、经历探究,获取新知1、教师:同学们已经学过了整数的'加、减法,也学会了简单的分数加、减法,现在,我们又认识了小数,请猜一猜,我们也应该学习小数的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2、教学例31个卷笔刀和1枝铅笔,一共多少钱?(1)卷笔刀多少钱?铅笔多少钱?要计算一共多少钱?必须用什么方法计算?(加法)(2)你们认为怎么算?是怎么想的?放手让学生探究方法,尝试计算。学生经过讨论、交流,一般会出现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化角为单位计算;另一种是以元为单位,直接用小数计算)。学生汇报计算结果后,教师引导全体学生一起探究用小数直接计算的方法。(3)要点分析。①验证答案:1.4元=1元4角,结果正确②观察算式:特征1:小数点对齐。(相当于整数加法的数位对齐)这里不仅要求二个加数的小数点对齐,而且要强调和小数点要和加数的小数点对齐。特征2:计算过程,方法与整数加法相同。3、教学例4.(1)提出问题:一个卷笔刀比一枝铅笔贵多少钱?(2)探究计算,引导用小数直接计算。0.2元=2角8角-6角=2角结果正确(3)出示例4一枝水笔比一枝铅笔贵多少钱?①要求学生用小数直接计算。②尝试计算,汇报结果。(展示演示板)1.2-0.6=0.6元③说一说计算要点。两点:一是小数点对齐;二是减法退位,方法于整数减法退位是一样的。4、课堂小结(1)教师说明直接用小数计算的简便情况,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认识掌握小数计算的重要性。(2)学生说明小数计算要点。三、课堂活动1、课本第96页的“做一做”第(1)题是小数加法。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既有小数加法知识,又有小数大小比较知识。第(3)题,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引导学生提简单的加、减法计算问题,并进行计算。2、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