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件的非线性分析-参考稿课件_第1页
构件的非线性分析-参考稿课件_第2页
构件的非线性分析-参考稿课件_第3页
构件的非线性分析-参考稿课件_第4页
构件的非线性分析-参考稿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章构件的非线性分析第5章1第5章构件的非线性分析第5章15.1概述一.构件非线性分析的目的及内容

确定构件从开始加载到最终破坏这一全过程的受力及变形性能。

确定构件的真实受力性能;确定构件的承载力;确定构件的延性。第5章25.1概述一.构件非线性分析的目的及内容第5章2二.构件弯曲的一般理论第5章3二.构件弯曲的一般理论第5章3因此当构件截面曲率的大小及分布确定以后,则构件任一截面的转角和位移即可确定。上述分析公式与材料特性无关,故对线性材料和非线性材料组成的构件均可适用。对于线弹性材料组成的构件,则有:第5章4因此当构件截面曲率的大小及分布确定以后,则构件任一三.共轭梁法第5章5三.共轭梁法第5章5实际梁共轭梁qq第5章6实际梁共轭梁qq第5章6共轭梁法——实梁与虚梁的关系①

x

轴指向及坐标原点完全相同。②几何形状完全相同。④依实梁的“位移”边界条件,建立虚梁的“力”边界条件。⑤依虚梁的“内力”,求实梁的“位移”。a:固定端自由端b:铰支座铰支座c:中间铰支座中间铰链③第5章7共轭梁法——实梁与虚梁的关系①x轴指向及坐标原点完全相同一.梁的基本情况5.2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非线性分析MVVPPh0asas’A

s’Asb第5章8一.梁的基本情况5.2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非线性分析MVV二.钢筋混凝土梁非线性分析的解析法基本假定

截面的弯矩-曲率关系为三折线;构件的剪切变形忽略不计。

基本思路与三折线的弯矩-曲率关系相对应,构件的荷载-位移关系亦为三折线;根据弯矩-曲率关系,确定与截面混凝土开裂、纵向受拉钢筋屈服以及受压混凝土压碎等特征点对应的刚度分布;第5章9二.钢筋混凝土梁非线性分析的解析法基本假定第5章9根据弯矩-曲率关系,确定与截面混凝土开裂、纵向受拉钢筋屈服以及受压混凝土压碎等特征点对应的刚度分布;根据各特征点的弯矩分布确定相对应的外荷载大小;注意对应不同刚度分布时的位移增量和全量。第5章10根据弯矩-曲率关系,确定与截面混凝土开裂、纵向受拉钢筋屈服以

截面弯矩-曲率关系的三折线模拟0.40.60.81.0McrMyMu0

fM/Mu

fcr

fy

fu延性破坏梁截面弯矩-曲率关系的三折线模拟第5章11截面弯矩-曲率关系的三折线模拟0.40.60.81.0Mc

相应的荷载-挠度曲线0.40.60.81.0ⅠaⅡaⅢaⅠⅡⅢPcrPyPu0

fP/Pufcrfyfu0.40.60.81.0ⅠaⅡaⅢaⅠⅡⅢPcrPyPu0

fP/PufcrfyfuPcr、fcr;Py、fy;Pu、fu

分别为截面开裂、屈服和破坏时的荷载与挠度。第5章12相应的荷载-挠度曲线0.40.60.81.0ⅠaⅡaⅢaⅠ不同受力阶段截面的切线刚度第5章13不同受力阶段截面的切线刚度第5章13

开裂点Pc、fcPcPcLaaMcEIcPc、fc第5章14开裂点Pc、fcPcPcLaaMcEIcPc、fc第5章1

屈服点Py、fyPyPyLaaMyMcMcEIyEIcEIc第5章15屈服点Py、fyPyPyLaaMyMcMcEIyEIcEI

极限点Pu、fuPuPuLaaMuMcMcMyMyEIuEIcEIcEIyEIy第5章16极限点Pu、fuPuPuLaaMuMcMcMyMyEIuE三.钢筋混凝土梁非线性分析的数值法1.基本假定

截面的弯矩-曲率关系为数值型;构件的剪切变形忽略不计。2.基本思路将截面划分成Nc个混凝土条带、Ns个钢筋条带,求出每一截面离散型的弯矩-曲率关系;将梁划分为m段,借以刻划截面刚度沿梁长的分布;根据荷载P作用下的截面弯矩和截面的弯矩-曲率关系,确定此时每一截面的曲率;第5章17三.钢筋混凝土梁非线性分析的数值法1.基本假定第5章17根据每一截面的曲率积分或采用共轭梁法求制定截面的转角和挠度。第5章18根据每一截面的曲率积分或采用共轭梁法求制定截面的转角和挠度。qMih0asas’A’s

Asbxyo第5章19qMih0asas’A’sAsbxyo第5章193.分析步骤分级加变形-分级加控制截面的曲率第5章203.分析步骤分级加变形-分级加控制截面的曲率第5章20分级加变形-分级加控制截面的挠度第5章21分级加变形-分级加控制截面的挠度第5章21分级加荷载第5章22分级加荷载第5章22一.构件的基本情况5.3钢筋混凝土压弯构件非线性分析h0asas’A

s’AsbNM一阶线性弯矩二阶非线性弯矩PPNN第5章23一.构件的基本情况5.3钢筋混凝土压弯构件非线性分析h0M一阶线性弯矩二阶非线性弯矩fNNPPNNaa第5章24M一阶线性弯矩二阶非线性弯矩fNNPPNNaa第5章24二.压弯构件非线性分析的解析法基本假定

截面的弯矩-曲率-轴力关系为三折线;构件的剪切变形忽略不计。

基本思路与三折线的弯矩-曲率-轴力关系相对应,构件的荷载-位移关系亦为三折线;根据弯矩-曲率-轴力关系,确定与截面混凝土开裂、纵向受拉钢筋屈服以及受压混凝土压碎等特征点对应的刚度分布;第5章25二.压弯构件非线性分析的解析法基本假定第5章25根据弯矩-曲率-轴力关系,确定与截面混凝土开裂、纵向受拉钢筋屈服以及受压混凝土压碎等特征点对应的刚度分布;根据各特征点的弯矩分布确定相对应的外荷载大小;注意对应不同刚度分布时的位移增量和全量。第5章26根据弯矩-曲率-轴力关系,确定与截面混凝土开裂、纵向受拉钢筋参考文献:成文山、程翔云,用界点分析法计算钢筋砼压弯构件的延性系数,建筑结构学报,Vol.9(1982),NO.22.邹银生,CompleteAnalysisofR.CMemberswithFlexureandaxialForceUsingEngergyPrinciple,

JournalofHunanUniversity,Vol.13(1986),NO.1第5章27参考文献:第5章27三.压弯构件非线性分析的数值法1.基本假定

截面的弯矩-曲率-轴力关系为数值型;构件的剪切变形忽略不计。2.基本思路将截面划分成Nc个混凝土条带、Ns个钢筋条带,求出每一截面离散型的弯矩-曲率-轴力关系;将梁划分为m段,借以刻划截面刚度沿梁长的分布;第5章28三.压弯构件非线性分析的数值法1.基本假定第5章28根据荷载P作用下的截面弯矩和截面的弯矩-曲率-轴力关系,确定此时每一截面的曲率;根据每一截面的曲率积分或采用共轭梁法求制定截面的转角和挠度。第5章29根据荷载P作用下的截面弯矩和截面的弯矩-曲率-轴力关系,确定h0asas’A’s

AsbxyoqNNMi第5章30h0asas’A’sAsbxyoqNNMi第5章303.分析步骤分级加变形-分级加控制截面的曲率第5章313.分析步骤分级加变形-分级加控制截面的曲率第5章31第5章32第5章32分级加荷载第5章33分级加荷载第5章33一.构件基本情况5.4钢筋混凝土偏压构件非线性分析h0asas’A

s’AsbM一阶线性弯矩二阶非线性弯矩NNe0e0第5章34一.构件基本情况5.4钢筋混凝土偏压构件非线性分析h0aM一阶线性弯矩二阶非线性弯矩NNe0e0fNNe0e0第5章35M一阶线性弯矩二阶非线性弯矩NNe0e0fNNe0e0第5章二.偏压构件非线性分析的数值法1.基本假定

截面的弯矩-曲率-轴力关系为数值型;构件的剪切变形忽略不计。2.基本思路将截面划分成Nc个混凝土条带、Ns个钢筋条带,求出每一截面离散型的弯矩-曲率-轴力关系;将梁划分为m段,借以刻划截面刚度沿梁长的分布;第5章36二.偏压构件非线性分析的数值法1.基本假定第5章36根据荷载P作用下的截面弯矩和截面的弯矩-曲率-轴力关系,确定此时每一截面的曲率;根据每一截面的曲率积分或采用共轭梁法求制定截面的转角和挠度。第5章37根据荷载P作用下的截面弯矩和截面的弯矩-曲率-轴力关系,确定h0asas’A’s

AsbxyoMifiNNe0e0第5章38h0asas’A’sAsbxyoMifiNNe0e0第53.分析步骤分级加变形-分级加控制截面的曲率第5章393.分析步骤分级加变形-分级加控制截面的曲率第5章39第5章40第5章40分级加荷载第5章41分级加荷载第5章41第5章构件的非线性分析第5章42第5章构件的非线性分析第5章15.1概述一.构件非线性分析的目的及内容

确定构件从开始加载到最终破坏这一全过程的受力及变形性能。

确定构件的真实受力性能;确定构件的承载力;确定构件的延性。第5章435.1概述一.构件非线性分析的目的及内容第5章2二.构件弯曲的一般理论第5章44二.构件弯曲的一般理论第5章3因此当构件截面曲率的大小及分布确定以后,则构件任一截面的转角和位移即可确定。上述分析公式与材料特性无关,故对线性材料和非线性材料组成的构件均可适用。对于线弹性材料组成的构件,则有:第5章45因此当构件截面曲率的大小及分布确定以后,则构件任一三.共轭梁法第5章46三.共轭梁法第5章5实际梁共轭梁qq第5章47实际梁共轭梁qq第5章6共轭梁法——实梁与虚梁的关系①

x

轴指向及坐标原点完全相同。②几何形状完全相同。④依实梁的“位移”边界条件,建立虚梁的“力”边界条件。⑤依虚梁的“内力”,求实梁的“位移”。a:固定端自由端b:铰支座铰支座c:中间铰支座中间铰链③第5章48共轭梁法——实梁与虚梁的关系①x轴指向及坐标原点完全相同一.梁的基本情况5.2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非线性分析MVVPPh0asas’A

s’Asb第5章49一.梁的基本情况5.2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非线性分析MVV二.钢筋混凝土梁非线性分析的解析法基本假定

截面的弯矩-曲率关系为三折线;构件的剪切变形忽略不计。

基本思路与三折线的弯矩-曲率关系相对应,构件的荷载-位移关系亦为三折线;根据弯矩-曲率关系,确定与截面混凝土开裂、纵向受拉钢筋屈服以及受压混凝土压碎等特征点对应的刚度分布;第5章50二.钢筋混凝土梁非线性分析的解析法基本假定第5章9根据弯矩-曲率关系,确定与截面混凝土开裂、纵向受拉钢筋屈服以及受压混凝土压碎等特征点对应的刚度分布;根据各特征点的弯矩分布确定相对应的外荷载大小;注意对应不同刚度分布时的位移增量和全量。第5章51根据弯矩-曲率关系,确定与截面混凝土开裂、纵向受拉钢筋屈服以

截面弯矩-曲率关系的三折线模拟0.40.60.81.0McrMyMu0

fM/Mu

fcr

fy

fu延性破坏梁截面弯矩-曲率关系的三折线模拟第5章52截面弯矩-曲率关系的三折线模拟0.40.60.81.0Mc

相应的荷载-挠度曲线0.40.60.81.0ⅠaⅡaⅢaⅠⅡⅢPcrPyPu0

fP/Pufcrfyfu0.40.60.81.0ⅠaⅡaⅢaⅠⅡⅢPcrPyPu0

fP/PufcrfyfuPcr、fcr;Py、fy;Pu、fu

分别为截面开裂、屈服和破坏时的荷载与挠度。第5章53相应的荷载-挠度曲线0.40.60.81.0ⅠaⅡaⅢaⅠ不同受力阶段截面的切线刚度第5章54不同受力阶段截面的切线刚度第5章13

开裂点Pc、fcPcPcLaaMcEIcPc、fc第5章55开裂点Pc、fcPcPcLaaMcEIcPc、fc第5章1

屈服点Py、fyPyPyLaaMyMcMcEIyEIcEIc第5章56屈服点Py、fyPyPyLaaMyMcMcEIyEIcEI

极限点Pu、fuPuPuLaaMuMcMcMyMyEIuEIcEIcEIyEIy第5章57极限点Pu、fuPuPuLaaMuMcMcMyMyEIuE三.钢筋混凝土梁非线性分析的数值法1.基本假定

截面的弯矩-曲率关系为数值型;构件的剪切变形忽略不计。2.基本思路将截面划分成Nc个混凝土条带、Ns个钢筋条带,求出每一截面离散型的弯矩-曲率关系;将梁划分为m段,借以刻划截面刚度沿梁长的分布;根据荷载P作用下的截面弯矩和截面的弯矩-曲率关系,确定此时每一截面的曲率;第5章58三.钢筋混凝土梁非线性分析的数值法1.基本假定第5章17根据每一截面的曲率积分或采用共轭梁法求制定截面的转角和挠度。第5章59根据每一截面的曲率积分或采用共轭梁法求制定截面的转角和挠度。qMih0asas’A’s

Asbxyo第5章60qMih0asas’A’sAsbxyo第5章193.分析步骤分级加变形-分级加控制截面的曲率第5章613.分析步骤分级加变形-分级加控制截面的曲率第5章20分级加变形-分级加控制截面的挠度第5章62分级加变形-分级加控制截面的挠度第5章21分级加荷载第5章63分级加荷载第5章22一.构件的基本情况5.3钢筋混凝土压弯构件非线性分析h0asas’A

s’AsbNM一阶线性弯矩二阶非线性弯矩PPNN第5章64一.构件的基本情况5.3钢筋混凝土压弯构件非线性分析h0M一阶线性弯矩二阶非线性弯矩fNNPPNNaa第5章65M一阶线性弯矩二阶非线性弯矩fNNPPNNaa第5章24二.压弯构件非线性分析的解析法基本假定

截面的弯矩-曲率-轴力关系为三折线;构件的剪切变形忽略不计。

基本思路与三折线的弯矩-曲率-轴力关系相对应,构件的荷载-位移关系亦为三折线;根据弯矩-曲率-轴力关系,确定与截面混凝土开裂、纵向受拉钢筋屈服以及受压混凝土压碎等特征点对应的刚度分布;第5章66二.压弯构件非线性分析的解析法基本假定第5章25根据弯矩-曲率-轴力关系,确定与截面混凝土开裂、纵向受拉钢筋屈服以及受压混凝土压碎等特征点对应的刚度分布;根据各特征点的弯矩分布确定相对应的外荷载大小;注意对应不同刚度分布时的位移增量和全量。第5章67根据弯矩-曲率-轴力关系,确定与截面混凝土开裂、纵向受拉钢筋参考文献:成文山、程翔云,用界点分析法计算钢筋砼压弯构件的延性系数,建筑结构学报,Vol.9(1982),NO.22.邹银生,CompleteAnalysisofR.CMemberswithFlexureandaxialForceUsingEngergyPrinciple,

JournalofHunanUniversity,Vol.13(1986),NO.1第5章68参考文献:第5章27三.压弯构件非线性分析的数值法1.基本假定

截面的弯矩-曲率-轴力关系为数值型;构件的剪切变形忽略不计。2.基本思路将截面划分成Nc个混凝土条带、Ns个钢筋条带,求出每一截面离散型的弯矩-曲率-轴力关系;将梁划分为m段,借以刻划截面刚度沿梁长的分布;第5章69三.压弯构件非线性分析的数值法1.基本假定第5章28根据荷载P作用下的截面弯矩和截面的弯矩-曲率-轴力关系,确定此时每一截面的曲率;根据每一截面的曲率积分或采用共轭梁法求制定截面的转角和挠度。第5章70根据荷载P作用下的截面弯矩和截面的弯矩-曲率-轴力关系,确定h0asas’A’s

Asbx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