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初中化学方程式归纳总结(最终版)-初中化学方程式必背
初中化学方程式归纳总结
1、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Ca(OH)2+CO2===CaCO3↓+H2O
现象:石灰水由澄清变浑浊。
相关知识点:(1)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2)石灰浆粉刷墙壁。
2、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2Mg+O2点燃2MgO
现象: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热,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相关知识点:(1)这个反应中,镁元素从游离态转变成化合态;(2)物质的颜色由银白色转变成白色。(3)镁可做照明弹;(4)镁条的着火点高,火柴放热少,不能达到镁的着火点,不能用火柴点燃;(5)镁化学性质很活泼,为了保护镁,在镁表面涂上一层黑色保护膜,点燃前要用砂纸打磨干净。
3、水通电分解(分解反应)
2H2O通电2H↑+O↑
22
现象:通电后,电极上出现气泡,气体体积比约为1:2
相关知识点:(1)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2)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
(3)电解水时,在水中预先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增强水的导电性;(4)电源为直流电。
4、生石灰和水反应(化合反应)
CaO+H2O===Ca(OH)2
现象:白色块状固体变为白色未溶解粉末。
相关知识点:(1)为生石灰制备石灰浆的反应,最终所获得的溶液名称为氢氧化钙溶液,俗称澄清石灰水;(2)在其中滴入无色酚酞,酚酞会变成红色;(3)生石灰是氧化钙,熟石灰是氢氧化钙;(4)反应发出大量的热。
5、实验室制取氧气
MnO
①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分解反应)
2KClO322KCl+3O↑
Δ2
相关知识点:(1)二氧化锰在其中作为催化剂,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度或氧气的生成速度;(2)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3)反应完全后,试管中残余固体是
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进行分离的方法是:洗净、干燥、称量。
②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分解反应)2KMnO4ΔK2MnO4+MnO2+O2↑
由紫色固体变为黑色
2
初中化学方程式归纳总结(最终版)-初中化学方程式必背
相关知识点:在试管口要堵上棉花,避免高锰酸钾粉末滑落堵塞导管。
③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分解反应)2HOMnO22HO+O↑
22
22
共同知识点:(1)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导管要伸到集气瓶下方,收集好后要正放在桌面上;(2)实验结束要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避免水槽中水倒流炸裂试管;(3)加热时试管要略向下倾
斜,避免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4)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要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再收集;
(5)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满,伸入瓶中检验是否是氧气。
6、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1)充分燃烧:C+O2点燃CO2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不充分燃烧:2C+O2点燃2CO
煤炉中常见反应、生成气体为空气污染物之一、煤气中毒原因。
相关知识点:反应后的产物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来进行检验。
7、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化合反应)S+O2点燃SO2
现象:在空气中是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是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体。
相关知识点:(1)应后的产物可用紫色的石蕊来检验(紫色变成红色);(2)在集气瓶底部事先放少量水或碱溶液(NaOH)以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8、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3Fe+2O2点燃FeO4
3
现象: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相关知识点:(1)铁丝盘成螺旋状是为了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2)在铁丝下方挂一根点燃的火柴是为了引燃铁丝;(3)等火柴快燃尽在伸入集气瓶中,太早,火柴消耗氧气,铁丝不能完全燃烧;太晚,不能引燃;(4)事先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细沙,避免灼热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q、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4P+5O2点燃2PO5
2
现象: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并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相关知识点:可用红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3
初中化学方程式归纳总结(最终版)-初中化学方程式必背
10、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22
2H+O点燃2HO
2
现象: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放热,有水珠生成(使无水CuSO4变蓝)。
相关知识点:(1)氢气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11、木炭还原氧化铜(置换反应)
C+2CuO高温2Cu+CO↑
2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放热,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相关知识点:(1)把木炭粉和氧化铜铺放进试管,使受热面积大,反应快;(2)导管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为了检验是否产生CO2;(3)在酒精灯上加网罩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4)先撤出导气管防止石灰水倒流炸裂试管;(5)试管冷却后在把粉末倒出,防止灼热的铜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CuO;(6)反应中C是还原剂,CuO是氧化剂;(7)可用于冶炼金属。
12、氢气还原氧化铜(置换反应)
H+CuOΔCu+HO
22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同时试管口有水滴生成
相关知识点:(1)实验开始时,应先通入一段时间氢气,目的是赶走试管内的空气;(2)实验结束后,应先拿走酒精灯,后撤走氢气导管,目的是防止新生成的铜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又生成氧化铜。
1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除水垢(复分解反应)
大理石(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
现象:白色固体逐渐溶解,同时有大量气泡产生,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相关知识点:(1)碳酸钙是一种白色难溶的固体,利用它能溶解在盐酸中的特性,可以用盐酸来除去某物质中混有的碳酸钙;(2)不能用浓盐酸是因为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HCl气体混入CO2中,使CO2不纯;(3)不能用稀硫酸是因为碳酸钙和硫酸反应,产生CaSO4微溶于水,覆盖在固体表面,使反应停止;(4)不能用碳酸钙粉末是因为反应物接触面积大,反应速度太快。
14、工业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和生石灰(分解反应)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
相关知识点:CaO俗名为生石灰。
4
初中化学方程式归纳总结(最终版)-初中化学方程式必背
15、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2CO+O2点燃2CO2现象:产生蓝色火焰
相关知识点:(1)一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3)亦是煤气燃烧的反应式。
16、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CO+CuOΔCu+CO2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粉末,生成气体使石灰水变浑浊。
相关知识点:(1)一氧化碳是还原剂,氧化铜是氧化剂,(2)可用于冶炼金属。
17、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CH4+2O2点燃CO+2HO
22
现象:火焰明亮呈浅蓝色,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和使无uSO4变蓝的液体(水)。相关知识点:甲烷是天然气(或沼气)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很好的燃料。
18、工业制造盐酸(化合反应)
H+Cl2点燃或光照2HCl
2
现象:点燃有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
相关知识点:该反应说明了在特殊条件下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另:2Na+Cl2点燃2NaCl剧烈燃烧、黄色火焰;离子化合物的形成
1q、实验室制取氢气(置换反应)
Zn+H2SO4===ZnSO4+H2↑
现象:有大量气泡产生、锌粒逐渐溶解。
相关知识点:(1)氢气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20、木炭和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化合反应)C+CO2高温2CO
相关知识点:(1)一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3)二氧
化碳通过灼热碳层的反应。
21、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化合反应)
CO2+H2O===H2CO
3
现象:生成了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碳酸。(证明碳酸的酸性)
5
初中化学方程式归纳总结(最终版)-初中化学方程式必背
22、碳酸不稳定分解(分解反应)H2CO3===H2O+CO2t
相关知识点:(1)碳酸是一种不稳定的酸,受热易分解;(2)分解时,二氧化碳从溶液中逸出,使红色石蕊溶液变成紫色(石蕊试液红色褪去)。
24、金属和水的反应(置换反应)
①2K+2H2O===KOH+H2t
③3Fe+4H2O===Fe3O4+4t
②2Na+2HO===2NaOH+Ht22
25、水与非金属的反应(置换反应)
C+H2O高温CO+Ht
2
26、水与氧化物的反应(化合反应)
①SO3+H2O=H2
②Na2O+O=2NaOH
27、碳酸氢铵受热分解(分解反应)
NH4HCO3ΔNHt+HO+COt
322
现象:白色固体消失,管壁有液体、有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生成。碳酸氢铵长期暴露空气中会消失。
28、用盐酸来清除铁锈(复分解反应)
Fe2O3+6HCl===2FeCl3+3H2O铁锈溶解、溶液呈黄色
29、铁丝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反应)
Fe+CuS=FeS+Cu湿法炼铜、镀铜。
现象: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铁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
30、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复分解反应)CuSO4+2NaOH===Cu(OH)2↓+Na2SO4
现象:产生蓝色沉淀,上部为澄清溶液。
31、二氧化硫与烧碱溶液反应
SO2+2NaOH===Na2SO3+O2NaOH+SO3===Na2SO4+O
处理硫酸工厂的尾气(SO2)。
6
初中化学方程式归纳总结(最终版)-初中化学方程式必背
32、点燃酒精
C2H5OH+2O2点燃2CO2+3H2O
现象:蓝色火焰、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热。
33、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性沉淀(复分解反应)NaCl+AgNO3===NaNO3+AgCl↓
应用于检验溶液中的氯离子。
现象:产生白色不3溶解于稀硝酸的沉3淀(其他氯化物反应-类似)。
HCl+AgNO===AgCl↓+HNO检验Cl
34、稀硫酸溶液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不溶性沉淀的原理。H2SO4+Ba(NO3)2===BaSO4↓+2HNO3检验SO42-的原理。
现象: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35、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复分解反应)
2NH+Ca(OH)2Δ2NHt+2HO+CaCl
322
现象:生成使湿润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36、碳酸纳与盐酸反应(复分解反应)
Na2CO3+2HCl===2NaCl+Ct+H2O泡沫灭火器原理
现象: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相关知识点:碳酸钠俗名为纯碱、苏打。
化学方程式分类总结
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镁在氧气中燃烧:2.铁在氧气中燃烧:3.铜在氧气中受热:
4.铝在空气中燃烧:
2Mg+O23Fe+2O22Cu+O2
3O
4Al+2
点燃
点燃
加热
2MgO
Fe3O4
2CuO
(点燃)2Al2O3
22
5.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O
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
点燃
点燃
2HO
2
2PO
25
7.硫粉在氧气中燃烧:S+O2点燃SO2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点燃
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点燃
CO2
2CO
银白金属变为白色固体。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7
初中化学方程式归纳总结(最终版)-初中化学方程式必背
10.汞(水银)在氧气中燃烧:2Hg+O2点燃2HgO银白色液体变为红色粉末。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2CO2
点燃
11.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
4222
12.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2O点燃CO+2HO
13.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点燃2CO2+3H2O
222
14.乙炔在氧气中燃烧:2CH+5O
二、分解反应:
点燃4CO+2HO
22
蓝色火焰。
蓝色火焰。
蓝色火焰。
(氧炔焰)
MnO
15.双氧水催化制氧气:2H2O222H2O+O2↑制取氧气
16.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通电2H2↑+O2↑
17.加热碱式碳酸铜(铜绿):
Cu2(OH)2CO3
加热2CuO+HO+CO↑
22
现象:绿色变黑色,试管壁有液体产生,有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生成。
18.加热氯酸钾:2KClO3MnO22KCl+3O2↑制取氧气
19.加热高锰酸钾:2KMnO4热K2MnO4+MnO2+O2↑制取氧气
20.碳酸不稳定而分解:21.高温煅烧石灰石:
2HgOΔ2Hg+O2↑
三、氧化还原反应:
H2CO3=H2O+↑
CaCO3高温CaO+CO↑
2
红色变为银白色、生成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22.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加热Cu+H2O23.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CO2↑24.焦炭还原氧化铁:3C+2Fe2O3高温4Fe+3C↑25.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Fe3O4高温3Fe+2CO↑26.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加热Cu+CO22
高温2Fe+3CO2
27.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Fe2O3
冶炼金属
冶炼金属
(炼铁原理)
28.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Fe3O4
高温3Fe+4CO2
3H2+Fe2O3
Δ2Fe+3O
红色逐渐变为银白色、试管壁有液体;冶炼金属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酸-----盐+氢气(置换反应)
29.锌和稀硫酸Zn+H2SO4===ZnSO4+H2↑实验室制取H2
30.铁和稀硫酸Fe+S===FeS+↑
31.镁和稀硫酸Mg+H2SO4===MgSO4+H2↑
32.铝和稀硫酸2Al+3H2SO4===Al2(SO4)3+3H2↑
33.锌和稀盐酸Zn+2HCl===ZnCl2+H2↑
8
初中化学方程式归纳总结(最终版)-初中化学方程式必背
34.铁和稀盐酸Fe+2HCl===FeCl2+H2↑
35.镁和稀盐酸Mg+2HCl===MgCl2+H2↑
36.铝和稀盐酸2Al+6HCl===2AlCl3+3H2↑
(2)金属单质+盐(溶液)-----另一种盐+另一种金属(置换反应)
37.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FeS+Cu
38.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Cu湿法炼铜、镀铜
39.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Hg(NO3)2===Cu(NO3)2+Hg
Mg+FeSO4===Fe+MgSO4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
Cu+2AgNO3===2Ag+Cu(NO3)2红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镀银
(3)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40.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O3+6HCl===2FeCl3+3H2O
41.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O3+3S===Fe2(S+3O铁锈溶解、溶液呈黄色;铁器
除锈
42.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2HCl===CuCl2+H2O43.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H2===CuS+O44.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H2SO4===MgSO4+H2O45.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2HCl===CaCl2+H2O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
白色固体溶解
白色固体溶解
MgO+2HCl===MgCl2+HAl3+6HCl===2AlCl3+3H白色固体溶解
Al3+3H2SO4===Al2(SO4)3+3H2O
CuO+2HNO3===Cu(NO3)2+H2O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
(4)酸性氧化物+碱-----盐+水
46.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C===Na2C+O吸收CO、O、H中的CO
47.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Na2SO3+H2O222
48.氢氧化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Na2SO4+H2O49.熟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CO2===CaC↓+H2O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可用来检测CO2。
50.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SO2===CaSO3↓+H2O
(5)酸+碱-----盐+
水
51.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HCl+NaOH===NaCl+H2O白色固体溶解
52.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KOH===KCl+H
53.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Cu(OH)2===CuCl2+2H2O蓝色固体溶解
54.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Ca(OH)2===CaCl2+2H2O
9
初中化学方程式归纳总结(最终版)-初中化学方程式必背
55.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Fe(OH)3===FeCl3+3H2O
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56.氢氧化铝药物(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3HCl+Al(OH)3===AlCl3H白色固体溶解
57.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H2SO4+2NaOH===Na2+2O
58.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2KOH===K4+2H2O
59.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Cu(OH)2===CuSO4+2H2O蓝色固体溶解60.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2Fe(OH)3===Fe2(SO4)3+6H2O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61.硝酸和氢氧化钠反应:HNO3+NaOH===NaNO3+H
Mg(OH)2+2HCl===MgCl2H
白色固体溶解
2Al(OH)3+3H4===Al(O)43H白色固体溶解
Ba(OH)2+H2SO4===BaSO4↓+2H2O生成不溶解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检S2—的原理Cu(OH)2+2HNO3===Cu(NO3)2+2H2O蓝色固体溶解
Fe(OH)3+===Fe(NO3)3+3H2O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6)酸+盐-----另一种酸+另一种盐
62.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t制取CO2
63.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Na2+2HCl===2NaCl+O+Ct
64.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MgCO3+2HCl===MgCl2+H+CO2t
65.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AgNO3===AgCl↓+HNO3
66.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H2===Na2S+O+Ct泡沫灭火器原理67.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BaCl2===↓+2HCl
NaHCO3+HCl===NaCl+H+CO2t
BaCl2+H2SO4===BaSO4↓+2HCl生成不溶解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检S42—的原理(7)碱+盐-----另一种碱+另一种盐
68.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Cu(OH)2↓+Na2SO4
69.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FeCl3===Fe(OH↓+3NaCl溶液黄色褪去、有红褐色沉淀生成70.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MgCl2===Mg(OH)2↓+2NaCl
71.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CuCl2===Cu(OH)2↓+2NaCl溶液蓝色褪去、有蓝色沉淀生成72.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Na2CO3===CaCO3↓+2NaOH有白色沉淀生成;工业制烧碱、实验室制少量烧碱
3NaOH+AlCl3===Al(OH)+3NaCl有白色沉淀生成
Ba(OH)2+Na2CO3===BaCO3↓+2NaOH有白色沉淀生成
Ca(OH)2+K2CO3===CaCO3↓+2KOH有白色沉淀生成
10
初中化学方程式归纳总结(最终版)-初中化学方程式必背
NaOH+NN===NaNO3+NH3↑+H2O生成使湿润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应用于检验溶液
中的铵根离子
KOH+NH4Cl==Cl+NH3↑
+H
生成使湿润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8)盐+盐-----两种新
盐
73.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AgNO3===AgCl↓+NaNO3
74.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BaCl2===↓+2NaCl白色不溶解于稀硝酸的沉淀;应用于检验硫酸根离子
CaCl2+Na2CO3===CaCO3↓+2NaCl有白色沉淀生成
MgCl2+Ba(OH)2===BaCl2+Mg(OH)2↓有白色沉淀生成
五、其它反应:
75.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H2O===H2CO3
76.生石灰溶于水:CaO+O===Ca(OH)2
77.氧化钠溶于水:Na2O+H2O===2NaOH
78.三氧化硫溶于水:SO+HO===HSO
79.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3:CuO4·5H2O2加4热CuSO4+5H2O蓝色晶体变为白色粉末80.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5O===CuS·5O白色粉末变为蓝色;检验物质中是否含有水
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
CaCO3+CO2+H2O===Ca(HCO)白色沉淀逐渐溶解;溶洞的形成,石头的风化
Ca(HCO3)2===CaCO3↓+CO23↑2+H2O白色沉淀、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水垢形
成、钟乳石的形成
2NaHCO3
ΔNa2CO3+H2O+↑
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小苏打蒸馒头。
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变成红色,遇碱溶液变成蓝色;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
遇碱溶液变成红色。
11
初中化学方程式归纳总结(最终版)-初中化学方程式必背
一、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1、单质:金刚石、石墨、炭黑:C汞、水银:Hg硫、硫磺:S
2、氧化物:固体二氧化碳、干冰:CO2氧化钙、生石灰:CaO氧化铁、铁锈的主要成份F:e2O3
3、酸:盐酸:HCl的水溶液碳酸(汽水):H2CO3
4、碱:氢氧化钠、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氢氧化钙、熟石灰、消石灰C:a(OH
氨水: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
5、盐:碳酸钠、苏打、纯碱(不是碱,是盐,但其溶液显碱:N性a)2C
碳酸氢钠、小苏打:NaHCO3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份CCO3
食盐的主要成分aCl亚硝酸钠、工业用盐:NaNO2(有毒)
硫酸铵:(铵盐是一类不含金属离子的盐(N)H4)2SO4碳酸钾、草木灰的主要成份K:2CO3
6、有机物:甲烷、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份C:H乙醇、酒精:CHOH425
葡萄糖:C6H12O6甲醛:有毒
醋酸CH3COOH(具有酸的通性)
二、常见物质的颜色和状态
1、白色固体:CaO、MgO、P2O5、NaOH、Ca(OH)2、KClO、3KCl、NaO、3NaCl、CaCO等3
2、黑色固体: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固体
3、红色固体:单u、红磷化合物:Fe2O3▲硫:淡黄色固体
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无色。
5、常见七大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
①盐:白色↓:CaCO3、BaC3O(溶于酸,有气泡);AgCl、BaS4O(也不溶于稀HNO3)等
②碱:蓝色↓:Cu(O);红褐色↓:Fe(O3H);白色↓:Mg(O2H)(溶于酸)。
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S、HCl、NH3(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O(剧毒)
(3)可燃性气体:H2、CH4、CO
三、物质的某些性质和用途(用于判断物质)
1、单质:
①N2:焊接金属作保护气、填充灯泡和食品包装袋(都是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液氮作医疗冷冻麻醉剂
②O2:供给呼吸(潜水、医疗急救),支持燃烧(炼钢、气焊氧)气。作助燃剂,不是燃料。
③稀有气体:制多种用途的电光源如航标灯,霓虹灯(利用物理性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④H2:最轻的气体、清洁能源用途:冶炼金属充气球一般用更安全的氦气
⑤碳:金刚石:制钻头;石墨:电极材料、高温润滑剂;炭黑:制油墨、填橡胶
木炭和活性炭(吸附性):除异味、除色素,防毒面具中一般用活性炭;
⑥P: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发令枪、烟幕弹白磷燃烧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探究燃烧条件
⑦S:制火药、火柴、鞭炮⑧Mg:作照明弹
2、氧化物:2O:生命必须物质、常温下呈液态的氧化物、最常用的溶剂、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②CO:煤气的主要成份、作燃料、冶炼金属、有毒
③CO2:引起温室效应气体:灭火、汽水、气体肥料干冰:人工降雨、致冷剂、舞台云雾剂
④SO2:引起酸雨,煤、硫磺燃烧、放鞭炮时产生的气体
⑤NO2:引起酸雨和光化学烟雾、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
12
初中化学方程式归纳总结(最终版)-初中化学方程式必背
⑥P2O5:白磷或红磷燃烧产生的大量白烟(固体小颗粒)
⑦CaO:食品干燥剂、建筑材料,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热
3、酸:①碳酸:制碳酸饮料(汽水、雪碧等)
②盐酸:金属除锈、除水垢、胃液中助消化
③硫酸:金属除锈、蓄电池中的填充液、浓硫酸作干燥剂
4、碱:①氨水N(H3·H2O):作氮肥
②NaOH:易吸水潮解,溶于水放出大量热,用于制肥皂、石油炼制、造纸,去除油污如做炉具清洁剂,固体可作干燥剂、溶液用于吸收酸性气、SO2
③Ca(OH)2:建筑材料、改良酸性土壤,中和酸性废水,澄清溶液用验
5、盐:①NaCl:调味、防腐剂、选种、腌渍食品、生理盐0水.9%()、融雪剂、维持人体酸碱性平衡
②CaCO3:重要的建筑材料、工业生产石灰、补钙剂、实验C2制、除CaCl2中的盐酸
Na2:洗涤剂、做馒头去酸性物质并使其松软、用于玻璃造纸和纺织业、泡沫灭火器的填充物
NaHCO3:发酵粉、治疗胃酸过多、干粉灭火器的填充物、
③CuSO4:用于湿法炼铜、农业杀菌剂、波尔多液、检验水
6、有机物:①CH:最简单的有机物、沼气、天然气、可燃冰,气体化石燃料、大量燃烧会产生温室效应
4
②C2H5OH:酒精、有特殊香味、可再生能源、作饮料、医疗消毒杀菌、实验室用得最多的燃料
③CH3COOH:调味、厨房中可用其区别食盐和纯碱、除水垢、制无壳鸡蛋
7、有毒的物质:
气体:CO、SO2、NO2、甲醛:有毒;甲醇(CHOH),致失明、死亡
3
固体:NaNO2、黄曲霉素、CuSO4(可作杀菌剂,与熟石灰混合配成粘稠状的波尔多)液
8、常见化肥氮肥:NH4Cl、NH(NH)4ONaNO、3NHOCO(NH)2
钾肥:KCl、K2SO4、K2CO3(草木灰的主要成分),
磷肥:磷酸二氢钙、过磷酸钙、磷矿粉,
复合肥:KNO3、NH4H2PO
9、三大白色建筑材料:CaO、Ca(OH、4
10、治疗胃酸过多Mg(OH)2、Al(OH)3(中和)、NaHCO、3CaCO3
2
.
使叶浓绿
使茎粗壮.
使根发达.
11、三大干燥剂:浓硫酸(能不干燥碱性气体H3)固体NaOH、生石灰(不燥酸性气体如CO、2SO)212、三大还原剂:固体单、气体单质H氧化物CO
五、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金属元素是铝。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金属元素是钙。
3、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金属元素是钠。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H4。
7、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9、熔点最低的金属是汞、熔点最高的金属是钨。
11、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4、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6、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单质是氢气、氧化物是水。
8、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导热性最好的金属是银。
10、硬度最大的金属是铬。
12、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是铜
13、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15.含氮量最高的常见化肥是尿素;
14、最早利用天然气的是中国,最早运用湿法炼铜的是中国
16.最理想的气体燃料是氢气;
17、在金属活动顺序中:等质量的活泼金属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最多的是铝。
18、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与化学知识联系最密切的两大发明是造纸、制火药。
七、能量变化:
13
初中化学方程式归纳总结(最终版)-初中化学方程式必背
1、溶于水放出大的物质:生石灰(CaO)、固体NaOH、浓硫酸
2、溶于水吸收大量热的物质:硝酸铵(NHNO)43
3、放热反应:氧化反应、中和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CaO与水反应
4、吸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氧化物的还原反应(冶炼金属)、C高分温别下与CO、水蒸气反应2
八、原子结构知识中的几种决定关系:
1、质子数(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种类2、质子数+中子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3、有关原子的等量关系: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3、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类别(最外层电子数≥4: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4: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8:稀有气体
元素,氦为2)
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4:易得到电子;最外层电子数<4:易失去电子;最外层电子=数8:化学性质稳定)
主要化合价、形成离子时所带电荷数(得电子:带负电形成阴离子;失电子:带正电形成阳离子)
4、金属活动性决定金属与酸、金属与可溶盐能否反应
十、关于洗气瓶:
..2
1、检验并吸收少O:瓶内盛石灰水,气体a从进
除去并吸收大O2:瓶内盛氢氧化钠溶液,气体a从进
2、除去CO.的HCl:瓶内盛饱和NaHCO从a进检验HCl:瓶内盛硝酸银溶液,气体a从进
3、除去水蒸气:瓶内盛浓硫酸,气体a
4、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气a体进从密度比空气小:气体进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瓶内盛满水,气体b,a处接导管通入量筒中
5、输氧:瓶内装水,氧瓶a接(观察气泡速度、控制输氧速)度
6、贮气瓶:瓶内盛满气体,要把气体导出,a应进从水
注:气体检验及除杂和干燥:先检验再除杂后干燥
十二、重要知识提示
1、碱+盐、盐+应的反应物应溶于水,生成物中一般要有沉淀(铵盐与碱反会生成氨气)。
4、气体吸收:
NaOH固体:吸水和酸性气体(如少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硫化氢等)
NaOH溶液:吸酸性气体:CO2、SO2、HCl等
浓硫酸:水和碱性气体(NH3)
5、常用干燥剂及干燥范围:
(1)浓硫酸:不能干燥碱性气体。
(2)氢氧化钠固体:不能干燥酸性气体。
(3)生石灰:不能干燥酸性气体。
(4)碱石灰(NaOH和CaO的混合物):不能干燥酸性气体。
6、除杂(括号中的是杂质):
(1)CO(CO2):NaOH溶液(2)CO2(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3)O2(H2O):浓硫酸或氢氧化钠固体或生石灰(4)CO2(H2O):浓硫酸
(5)CO2(HCl):饱和NaHCO3溶液(6)CO(O):灼热的铜网
22
(7)NaOH(Na2CO3):Ca(OH溶液(8)NaCl(NaCO):稀盐酸或CaCl溶液
232
(9)NaOH[Ca(OH)2:]Na2CO3溶液(10)FeSO(CuSO):铁粉
44
(11)CaC2l(HCl):CaCO3(12)CuO(C):在空气中灼烧
(13)C(CuO):稀硫酸或稀盐酸(14)Cu(Fe):稀硫酸或稀盐酸
(15)KCl(MnO2):溶解、过滤
...
7、用浓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时,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原因是气体中混有的氯化氢先与石灰水反应。
14
初中化学方程式归纳总结(最终版)-初中化学方程式必背
8、用浓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时,生成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石蕊溶液变红的原因可能是CO2与水反应生成2CO3,也可能是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溶于水生成了盐酸。
9、相对分子最小的氧化物,同时既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又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是水
10、相同质量的锌、镁、铁、铝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盐酸(或硫酸)中,
(1)若酸完全反应,则产生氢气一样多
(2)若酸完全反应,消耗金属最多的是锌,最少的是铝(消耗金属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化合价成正比)
(3)若金属完全反应。则产生氢气质l:>Mg>Fe>Z氢气质量与化合价/相对原子质量成正比)
(4)反应速度最快的是镁,最慢的是铁(可据此判断金属活动性)
11、化学肥料:上中下,氮钾磷。叶黄缺氮,易倒伏缺钾,植株矮小、谷穗不饱满缺磷。
1、H[HCl]通入氢氧化钠溶液:HCl+NaOH=NaCl+OH22
2、CO[HCl]通入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HCl+NaHCNaCl+HO+CO↑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吉林职业技术学院《文字学与汉字教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过程控制系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中医药大学《室内设计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华中农业大学《公司金融》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施工与概预算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云浮中医药职业学院《园艺生态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春建筑学院《中学语文微型课训练》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果树栽培学各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扎兰屯职业学院《高等化工热力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忻州职业技术学院《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网络营销讲义网络营销产品策略课件
- 《小型混凝土预制件标准化生产管理办法》
- 六年级上册英语教案-Culture 2 Going Green 第二课时 广东开心英语
- 警察叔叔是怎样破案的演示文稿课件
- 青年教师个人成长档案
- 2021译林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三课文翻译
- 2022年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真题
- 《网店运营与管理》整本书电子教案全套教学教案
- 打印版 《固体物理教程》课后答案王矜奉
- 中考《红星照耀中国》各篇章练习题及答案(1-12)
- Q∕GDW 11612.43-2018 低压电力线高速载波通信互联互通技术规范 第4-3部分:应用层通信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