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2012年中考化学复习研讨会(3月31日)课件_第1页
大理2012年中考化学复习研讨会(3月31日)课件_第2页
大理2012年中考化学复习研讨会(3月31日)课件_第3页
大理2012年中考化学复习研讨会(3月31日)课件_第4页
大理2012年中考化学复习研讨会(3月31日)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改革的思考大理州教育局教科所王干才E-mail:dlwgc@QQ:1031327416考试时间日期时间科目时间科目6月27日8:00—9:3010:30—12:00生物地理15:30—17:00数学6月28日8:30—11:00语文14:00—15:4016:30—18:00物理历史6月29日8:30—11:00英语14:00—15:4016:30—18:00化学思品一、2011年八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分析与评价二、初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改革的思考三、初三化学复习建议大理州2010年与2011年区分度比较:年份区分度D<0.20区分度D介于0.20~0.40区分度D>0.40小题数所占分值小题数所占分值小题数所占分值2010年1282021782011年125122486注:区分度D在-1至+1之间,D≥0.4时,说明该题目能起到很好的区分作用;D≤0.2时,说明该题目的区分性很差。从上表可知2011年中考化学试题的区分度中,除极少数题目外均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年份难度P<0.40难度P介于0.4~0.70难度P>0.70难中易所占分值小题数所占分值小题数所占分值小题数所占分值难中易2010年411114915401149402011年31110381852133552注:难度值P在0至1之间,P>0.7,属于容易题;P<0.4时,属于难题,0.4<P<0.7,属于中等题。2011年中考化学试题的易中难比值为:5:4:1,难题控制与中考说明基本吻合。大理州2010年与2011年难度比较:2011年“八州市”中考评价化学试题满分2平均分1.58难度0.79区分度0.56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铁生锈 B.苹果腐烂 C.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D.蜡烛燃烧常考、不新,较易,送分,突出考查化学变化的本质的掌握情况2.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O3B.Cu2(OH)2CO3 C.Fe(OH)3

D.SiO2

满分2平均分1.7难度0.85区分度0.47考查物资的分类、氧化物概念的理解,尽量给陌生的物资,比较公平,也对物资的分类考查比较有效4.下列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满分2平均分1.54难度0.77区分度0.53考查重要基本实验操作,促进基本实验教学的落实,常考,但初三化学基本实验操作有限,攻克不难,6.某试验田的玉米叶色淡黄,有倒伏现象,你认为应施用的复合肥是 A.CO(NH2)2 B.KCl C.Ca(H2PO4)2 D.KNO3满分2平均分1.28难度0.64区分度0.57化学与生产、化肥的合理使用,题目一般不难8.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打气筒给篮球充气,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B.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水结成冰,体积发生变化,说明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D.生活中我们能看到水,但看不到单个的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满分2平均分1.79难度0.89区分度0.27分子的性质的考查,考查方式单一,题目不新9.近年来,一滴香、地沟油、瘦肉精、染色馒头、塑化剂等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发生,人们更加关注食品安全。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霉变大米洗净后继续食用 B.降价销售过期、变质食品 C.奶粉中加入三聚氰胺 D.焙制糕点时加入适量小苏打满分2平均分1.93难度0.97区分度0.09对重大食品安全进行宣传教育,警示人们关注、重视食品安全10.下列化学实验的主要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固体变成红色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满分2平均分1.39难度0.70区分度0.60初三化学重要实验的考查,考查一实验细节,有一定难度引导教师重视实验教学11.右图是用比例模型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能用该图示表示的反应是A.N2+O2

2NO B.2SO2+O22SO3C.2CO+O2

2CO2

D.2H2+O22H2O满分2平均分1.56难度0.78区分度0.53放点点燃催化剂△点燃化学反应微观模型的理解应用,注意原子半径的大小,作图不能太随意。12.把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分别滴加到装有甲、乙、丙三种金属的试管中,只有乙表面产生气泡;再把甲和丙的金属丝分别插入硫酸铜溶液中,甲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丙表面无明显现象。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甲>乙>丙 B.丙>甲>乙C.丙>乙>甲D.乙>甲>丙满分2平均分1.61难度0.80区分度0.5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应用,规律性强,是金属性质的重要的考查方式,试题的呈现方式比较多,容易变型14.右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0℃时,将2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所得溶液质量为70gC.t1℃时,将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有晶体析出D.在t1℃时,甲的饱和溶液和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满分2平均分1.43难度0.72区分度0.42对溶液、溶解度概念的理解的考查,用图示的方式,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最常见的一种考查方式15.向烧杯中的物质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关系能用如图所示的曲线表示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④ D.③④满分2平均分0.67难度0.34区分度0.25沉淀或气体的质量/gx溶液的质量/g序号烧杯中的物质x溶液①铜锌合金稀盐酸②盐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BaCl2溶液③混有硝酸的硝酸银溶液NaCl溶液④混有盐酸的FeCl3溶液NaOH溶液17.(5分)从H、C、O、Na、S、Ca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填化学式)。(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2)导致酸雨的气体

。(3)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4)吸烟有害健康,因为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一种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气体是

。(5)2011年5月1日开始对酒后驾车实施更严厉的处罚,驾驶员开车前饮用的饮料中严禁含有的物质是

。满分5平均分3.60难度0.72区分度0.73考查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式的书写,通过化学式的书写,加深对身边化学物质的认识。18.(4分)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造成数百万人饮水困难。水是生命之源,认识水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1)生活中可用

区分硬水和软水,常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2)生活中你是如何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的(请各举一例)。节约用水

;防止水体污染

。满分4平均分3.74难度0.94区分度0.20水资源的认识、利用和保护,知识点单一试题一般较易20.(4分)下图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4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C、D、E、F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最容易得到电子的是

。(2)A和B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3)写出一条从图A中获得的信息

。满分4平均分2.98难度0.74区分度0.60元素周期表的简单应用和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意义的考查21.(4分)某同学为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他查阅资料得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会产生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并能与水反应。(1)他按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铜片上的红磷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根据实验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2)欲使白磷在热水中燃烧,可采用的方法是

,白磷完全燃烧后,往烧杯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证明五氧化二磷与水反应所得溶液的pH

7(填“>”“=”或“<”)。(3)实验时不慎将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其灭火原理是

。满分4平均分2.77难度0.69区分度0.59燃烧条件的探究及灭火原理的应用,源于课本,对课本实验的拓展变型22.(4分)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金属,高科技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也需要金属。(1)根据下图金属应用的实例推断,金属具有的物理性质有

。(2)铝的活动性比铁强,但铝在空气中却表现出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其原因是

。(3)据有关资料报导,现在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请写出铁锈蚀的主要条件

。(4)合金在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下列合金能用来制造人造骨的是

(填序号)。A.不锈钢B.黄铜C.钛合金D.硬铝满分4平均分2.79难度0.70区分度0.65金属资源的认识、合理应用、有效保护24.(5分)A、B、C、D、E、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黑色固体,D为难溶于水的蓝色固体,F为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固体,其余均为溶液,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根据上述转化关系回答问题:(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D

;E

。(2)写出上述关系中D转化成C的化学方程式:

,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满分5平均分2.16难度0.39区分度0.8625.(5分)图甲是实验室中常见的化学仪器,图乙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装置。(1)根据图甲按下列要求填写仪器名称:①用作少量试剂反应的容器是

;②配制溶液时,溶解溶质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2)实验室可用图乙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①写出实验室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②制取并收集氧气时,仪器的连接顺序是a连

(填“b”或“c”)。满分5平均分3.09难度0.62区分度0.63常见仪器的选择、连接、应用气体的制备,气体的制备年年考26.(5分)小李和小高同学用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做中和反应的实验,为了能够观察到明显现象,他们先向盛装10mL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再逐滴滴加稀硫酸并不断搅拌。(1)滴加稀硫酸的过程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他们发现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请你写出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化学方程式:——————————(2)他们对该瓶氢氧化钠溶液的变质情况进行探究【猜想】猜想一:全部变质猜想二:部分变质【实验探究】他们按下列实验方案进行探究,请你帮他们把下表补充完整:(温馨提示:氯化钡溶液呈中性)【反思与评价】小李认为在上述实验中可用氢氧化钡溶液代替氯化钡溶液,也能证明猜想二成立,你认为

(填“可行”或“不可行”)。满分5平均分2.69难度0.52区分度0.76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少量上述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然后滴加过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①

猜想二成立②向所得滤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②

27.(4分)正确的实验操作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先

。(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通入一氧化碳和加热的先后顺序是

。(3)配制氯化钠溶液时,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

。(4)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且学生面对刻度,他先俯视读数为68mL,倾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60mL,则该生实际倒出的液体的体积

(填序号)。 A.等于8mLB.大于8mLC.小于8mL满分4平均分2.57难度0.64区分度0.59三点成一直线(平视)25.70ml

ⅹ26.10ml

ⅹ25.90ml28.(4分)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下列各项中,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填数字序号)。

①元素的种类②物质的种类③原子的种类④分子的种类⑤原子的数目⑥分子的数目(2)应用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化学方程式:(3)实验室常用右图所示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四位同学设计了如下A、B、C、D四个实验,并按右图实验操作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观察到B、C实验前后天平依然保持平衡,某同学认为B、C实验都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他的说法

(填“是”或“否”)正确;而A、D实验天平不平衡,其中D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

。满分4平均分2.19难度0.55区分度0.67以课本实验为载体,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应用及对课本实验的拓展29.(6分)已知某纯碱样品中含有NaCl杂质,为测定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可用下图中的装置进行实验(温馨提示: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NaOH和CaO)。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按图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将ag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得到样品溶液③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得到bg④从分液漏斗滴入稀硫酸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⑤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⑥再次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得到cg⑦重复步骤⑤和⑥的操作,直到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基本不变,为dg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用托盘天平称量样品时,如果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说明

;(2)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3)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4)如果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硫酸换成浓度相同的盐酸,测定的结果会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5)步骤⑤的目的是

;(6)该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满分6平均分1.56难度0.26区分度0.4330.(6分)将6.5g锌放入盛有50g稀硫酸溶液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内的物质的总质量为56.3g。请计算:(1)生成氢气的质量是

。 (2)该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满分6平均分3.07难度0.51区分度0.81中考化学试题特点1、试题突出开放性(发散性思维培养)开放性试题也称为创新能力评价题、扇形题、发散题等,一般是指那些正确答案不唯一,或是思维过程不唯一的试题。开放性试题的开放方式有三种:一是条件开放(给定多余的条件或者没有限制条件),二是过程开放(解决问题的途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三是结果开放(可以得到并列的多个答案)。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多个方位理解试题,处理信息。评卷难度较大,评分标准不好把握,开放性试题只能适当设置。例: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总结或发现许多具有一定规律性的知识。例如:(1)实验室制气装置都要检查气密性;(2)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溶液质量都增加。你还能总结出哪些规律?试写出两条(不重复课本中已总结出的原理或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对学生思维品质的考查比较有效。例:已知每个电子的质量约为每个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836。表2是教材中的一张表格。通过此表,可总结出“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电子数”。还能总结出:(1)

。(2)

。(3)

。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氢1011碳66612氧88816钠11121123铁26302656利用“发现式”习题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2、试题突出科学探究这类试题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对科学探究的八个要素进行考查,常通过列举资料、思维辨析等方式,考查学生对比较、分类、概括、抽象等科学方法的应用能力。例:小红和小刚两位同学对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完全分解后的黑色固体产物的成分进行探究。(1)小红根据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对黑色固体产物作出以下猜想:①可能是碳;②可能是氧化铜;③可能是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她作出以上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2)小刚根据碳的化学性质,认为猜想③可以排除,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验证①、②猜想,他们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向盛有少量黑色固体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振荡,待完全反应后静置观察,发现试管中溶液变蓝色,黑色固体全部溶解,你认为猜想_______正确,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试题突出化学新信息新情境信息给予题,又称化学新信息题、化学新情境题,一般由“新信息”和“问题”两部分组成。此类试题能考查学生获取知识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题给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有利于选拔有潜能、有创造力的学生,符合中考命题从“知识型”向“能力型”、“素质型”转变的要求,对学生自学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考查十分有效,成为近年中考的热点题型。例.自来水消毒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表示氯原子,

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⑴请写出图中物质D的化学式

⑵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有

(填化学式)。4、试题突出归纳和总结归纳、总结性试题,是将物质的分类、组成、性质、用途、制法等方面进行对比而进行命题的一类题型,这类题所涉及的知识面广、考点深,成为近年来的中考热点。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物质的分类、组成、性质、用途、制法等方面进行对比,形成知识块,准确、快速地解答问题。初三化学注重启蒙教育,较为基础,化学学科的特点,学生记忆压力大,通过归纳总结可以减轻学生记忆的压力,归纳和比较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容易命题,命题组合方式较多,比较机动灵活。例:下列各组物质中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他三种物质不同

(1)CaO、Na2O、CO2、CuO;(2)S、C、P、Cu;(3)O2、MgCl2、Na2SO4、KNO3、HCl;(4)H2O、H2SO4、HNO3。(1)这四种物质依次是(填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四种物质相互作用可生成一种新的物质,颜色为绿色,该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使知识升华,对观察的敏锐性、思维的开放性有较好的考查。小丽同学用连线的方式对某一主题知识进行如下归纳,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A.性质与用途B.生活常识天然最硬的物质——镶玻璃刀头熟石灰呈碱性——改良酸性士壤

防菜刀生锈——用湿布包起来取暖防中毒——煤炉上放一壶水C.元素与人体健康D.环保与物质的利用人体缺碘——甲状腺肿大人体缺氟——易生龋牙减少白色污染——使用可降解塑料减少水质污染——禁止生产含磷洗衣粉12.及时对知识进行分类归纳,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面是小洁同学以连线方式对相关主题知识进行归纳的情况,其中完全正确的是(A)化学与健康(B)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C)安全常识(D)化学与能源

人体缺氟——会引起龋齿人体缺锌——会影响人体发育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症氢氧化钠能中和酸——可治疗胃酸过多氧气支持燃烧——可用作燃料食盐溶于水后溶液凝固点降低—可作融雪剂误服重金属盐溶液——立即喝鲜奶使用煤气炉取暖——注意室内通风厨房煤气泄露——打开排气扇煤、石油、天然气——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风能、水能、太阳能——未充分利用的绿色能源干电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14.下列归纳中有错误的是A.灭火方法B.食品安全森林着火时,向火源喷水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用湿抹布盖灭工业酒精中含甲醇等有毒物质,不能饮用含亚硝酸钠的工业盐对人体有害,不能食用C.能源与环境D.实验安全太阳能、水能、风能是人类正在利用的主要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燃烧后的产物对环境没有影响不能用嘴吹灭燃着的酒精灯用试管加热少量液体试剂时,试管口不能对着人16.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食品保鲜的办法B、灭火实例与原理填充氮气——防止变质放入生石灰——防止受潮放入细铁粉——防止受潮和变质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住宅失火时用水灭火——降低着火点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隔离可燃物C、日常物质的区别D、化学中常见的“三”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并搅拌羊毛和化纤——点燃后闻气味氯化铵和磷矿粉——观察颜色三种可燃性气体——H2、CO、CH4三种可加热仪器——试管、烧杯、蒸发皿三种构成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5、试题重视对化学用语的考查

化学用语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符号,是一种统一的国际性科技语言,是研究化学的工具,是学生进一步掌握其他化学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基础。九年级学生所学的化学用语主要包括化学符号(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元素的化合价)、化学图式(化合物的分子图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是学生学习化学的第一个分化点,有老师曾说:得化学用语得天下。6.试题重视化学与社会发展的考查(1)大多属于社会的热点问题,题目“起点高、落点低”,多数是简单题、送分题。(2)以生活实际、新科技成果、新能源开发和重大事件为情境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创新意识。(3)试题突出“食品安全”,“健康”教育。例:下列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利的是A、霉变的大米B、用工业盐(含亚硝酸钠)腌制的鱼C、用甲醛水溶液浸泡过的鱿鱼D、用食醋凉拌的黄瓜例.“群众利益无小事,食品安全是大事”,下列关于生活和健康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福尔马林不可用于水产品保鲜

B.含亚硝酸钠的工业用盐不能用于腌制食品C.用地沟油烹饪的食物危害人体健康D.可用硫磺熏制白木耳、粉丝等食品例.我国将2008年奥运会办成人文奥运、环保奥运、科技奥运。兴奋剂检测是奥运会对运动员的一项重要检测。其中一种兴奋剂的化学式为C20H26O2,下列关于兴奋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兴奋剂属于氧化物B.该兴奋剂是由多原子构成的化合物C.该兴奋剂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D.该兴奋剂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20:26:27、试题突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1)重视物质结构及元素周期表基础知识的考查(2)重视酸碱盐的考查(3)重视化学用语的考查(4)重视实验基本操作的考查(5)重视气体制备的考查二、初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命题改革的思考(一)命题原则(起好导向作用)1、有利于学生的学,能全面和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化学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学科的终结性考试。2、有利于教师的教,正确引导初中化学教学,引导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促使初中化学课程改革稳步、健康发展。3、有利于高中和中专学校的招生,考试成绩与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的招生相联系,试题必须具有适当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二)命题范围及要求要求认知性学习目标要求技能性学习目标要求体验性学习目标要求a知道、记住、说出、列举、找到初步学习体验、感受b认识、了解、看懂、能表示、能进行初步学会意识、体会、认识、关注、遵守c理解、解释、说明、区分、判断、掌握初步形成、树立、关注、保持、增强、发展主题学业水平考试内容目标要求主题一科学探究(12)(1)能识别试管、洒精灯、烧杯、量筒、胶头滴管、集气瓶、铁架台、水槽、漏斗等常见仪器,能根据图形说出名称、用途和操作方法。a(2)能根据设置的问题情景,发现基本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对问题可能的结果作出猜想或假设。b(3)能根据探索的具体问题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并具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c(4)能初步运用观察、阅读资料、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信息。b(5)能初步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并能初步判断事实证据与假设之间的关系;能对探究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价。c(6)学会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连接和使用、加热等实验基本操作。c主题学业水平考试内容目标要求主题一科学探究(12)(7)能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b(8)初步学会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c(9)初步学会应用物质的性质检验、鉴别常见的物质。c(10)初步学会运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c(11)学会运用简单的实验装置和方法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并能掌握其化学反应原理、收集方法、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学会装置气密性的检查。c(12)初步学会实验事故的处理和实验误差分析。c主题学业水平考试内容目标要求主题二身边的化学物质(23)(13)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a(14)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B(15)了解氧气、碳单质、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a(16)认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B(17)认识水的组成。B(18)认识纯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a(19)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b主题学业水平考试内容目标要求主题二身边的化学物质(23)(20)认识溶解现象;了解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意义。b(21)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和汽油是常用溶剂。a(22)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义;了解结晶现象。b(23)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b(24)了解金属的物理特性和常见金属的应用;认识金属材料的重要作用;了解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b(25)能区分常见的金属与非金属。a(26)知道一些金属矿物。a(27)了解从铁矿石中还原铁的方法。b主题学业水平考试内容目标要求主题二身边的化学物质(23)(28)了解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b(29)认识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良金属特性的重要性。b(30)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金属的重要性。a(31)了解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名称和作用。b(32)认识酸碱的腐蚀性;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b(33)能列举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有机物。a(34)认识有机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b(35)初步学会稀释常见的酸碱溶液;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能根据物质的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用物质。c主题学业水平考试内容目标要求主题三物质构成的奥秘(14)(36)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认识物质的多样性。b(37)能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b(38)能区分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b(39)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a(40)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并能看懂一些常见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b(41)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认识物质的微粒性。a主题学业水平考试内容目标要求主题三物质构成的奥秘(14)(42)能用微观的观点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c(43)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记住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a(44)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b(45)认识“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点。b(46)知道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a(47)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含量。b(48)能利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b(49)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b主题学业水平考试内容目标要求主题四物质的化学变化(14)(50)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b(51)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c(52)认识催化剂的重要作用。b(53)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a(54)认识通过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重要性。b(55)初步形成物质是变化的观点。a(56)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b(57)能根据四种基本反应类型解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现象。c(58)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一些现象。c(59)了解人们如何利用化学反应改善和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b主题学业水平考试内容目标要求主题四物质的化学变化(14)(60)认识质量守恒定律。b(61)能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c(62)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b(63)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b主题学业水平考试内容目标要求主题五化学与社会发展(15)(64)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b(65)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沼气)、石油液化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b(66)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的条件及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b(67)理解水对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c(68)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形成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b(69)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知道石油是由沸点不同的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知道石油液化气、汽油、煤油等都是石油加工的产物;知道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a主题学业水平考试内容目标要求主题五化学与社会发展(15)(70)了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认识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性。b(71)知道常见的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及其应用。a(72)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b(73)了解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了解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如糖类、油脂、氨基本、蛋白质、维生素等)。b(74)知道某些物质(如一氧化碳、甲醛、亚硝酸钠、黄曲霉素等)有损人体健康。a(75)认识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抵御有害物质的侵害。b(76)初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方面的重大贡献。b主题学业水平考试内容目标要求主题五化学与社会发展(15)(77)认识“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处理的必要性以及处理的一般原理;了解典型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b(78)认识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认识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b(三)试题结构

1、题型分布:(展示样题

试卷结构比较)(1)选择题(20小题,40分)(四选一)(2)填空与简答(6个小题,36分)(3)实验与探究(3个小题,18分)(4)分析与计算(1个小题,6分)2、试题的难易程度分布(7:2:1)较易题:约70%中等题:约20%较难题:约10%难度系数:0.70左右(四)考试内容及知识点分布

1、科学探究(12)约占25%2、身边的化学物质(23)约占30%(25%)3、物质构成的奥秘(14)约占20%4、物质的化学变化(14)约占15%5、化学与社会发展(15)约占10%(15%)(五)命题要求“依据课标、遵循学业水平标准与考试说明,注重基础、突出应用、重视探究”是考试命题的基本要求。

1、严格依据课标,遵循学业考试标准与考试说明,参照学业水平考试的样题。

2、注重基础要求

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考查。3、突出实际应用

将基础知识和技能放在实际问题的背景中去考查。通过情景化的试题素材的设置,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体现化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相互关系。问题的设置具有新颖性、启发性、探索性,以避免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4、注重科学探究注重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关注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设计实验方案、解决开放性问题等过程,试题的设置不仅在形式上有新意,而且在答题要求上充分反映学生的思维品质。5、杜绝繁、偏、怪试题,题量适中,难度适宜。6、不依赖、偏向于某一版本的教材。7.知识覆盖率:力求覆盖“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的绝大部分基本知识。“复习不是单纯的重复,而是用旧知识的砖瓦建造新的高楼大厦”----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三、2012年学业水平考试化学复习建议1、更新观念,抓好复习复习是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复习不是对已学知识的简单重复和重现,而是从更高层次和角度对所学知识、技能、方法进行重新认识和再学习的过程。通过复习,学生既可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建立对所学知识间深层次的联系,形成对化学学科整体的认识与体会,增强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加强对复习教学的研究,彻底改变简单罗列、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复习模式,使复习成为促进师生共同提高的过程。没有分数过不了今天,只有分数过不了明天。2.加强复习方向的研究

(1)准确把握复习的广度和深度。区分课程标准、云南省学业水平考试标准与考试说明。课程标准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教育部的纲领新文件,依据课程标准编写教材。云南省学业水平考试标准与考试说明是省教育厅依据课程标准制定的指导全省学业水平考试的纲领性文件。各州市的命题都是在云南省学业水平考试标准与考试说明指导下进行。(2)认真研究学业水平考试样题。掌握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广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3)认真研究教材和教材上的题。教材是课程标准的体现,即使教材的版本不同,但都是以课程标准来编写的。试题源于课本,从课本知识点,能力点衍生而来。复习的关键首先要过好教材关。在总复习中必须重视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如: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的辨别;化合价的推断;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式、的意义的理解;金属活动性和溶液的酸碱性;四种基本反应类型;O2、C、CO、CO2、Fe的性质;常见气体(O2、CO2)的制取、收集、检验和净化;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及其鉴别;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等。3.重视主干知识的复习

试卷讲评是初三化学复习阶段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高效的试卷讲评不仅能纠正学生平时学习中对某些知识点的错误认识和理解,还能规范解题、熟练技巧、查漏补缺,同时也能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不要“就题论题”,需要“借题发挥”由“一个及一类”的学习,因此,讲评课必须精心设计和策划。

4.注重试卷的精选、精练、讲评及时批阅,在学生未忘之前讲评注意:(1)切忌只讲不练(纸上谈兵)或只练不讲(让学生自己对答案)的做法;(2)克服讲评课上成流水课,汤渣全要,滴水不漏。(3)克服讲评课只对答案,只讲不评,就题论题;讲评课讲的内容要来源于学生,有的放矢;讲评课突出评,评能使问题拓展;讲评要实现难点突破,要有反思和跟踪练习。5.减少非智力因素失分(1)培养学生自我反思的能力,让学生在整个复习过程中建立错题档案(月考次、题号、应得分、实得分、出错知识点、找出错误根源,是概念不清原理不明方法不当造成的,还是非知识性的错误、纠错对策、落实情况),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做一次成果总结,看看哪些毛病已经“痊愈”,哪些“顽症”尚未根除,哪些是新犯的“毛病”,从而不断消除复习中的凝点、盲点、努力使学生在复习中达到“会做的保证全对,错过的不再错”。(2)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应试能力。在平时训练中要体现“平时是中考,中考是平时”的思想,这样在考试中才能沉着应考,不会紧张,把平时掌握的水平发挥出来。

新课程改革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和幸福。新课程中考备考更要注重关爱学生,鼓励学生、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成长。(3)关爱学生,鼓励学生要会调试学生心理,增强学生信心每天都保持微笑偶尔失误也不要伤心要和同学和睦相处自信要敢于面对困难(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规范答题,减少非智力因素失分,做到颗粒归仓。无论知识的考核还是能力的考查反映到试卷上均是化学现象的描述、化学问题的解释及化学用语的表达。简答题文字表述简练准确等。不求草草答完,但求所做全对不求多得(分),只求少丢(分)慢做会,求全对;稳做中等题一分不浪费;弃舍全不会。6.提倡三轮复习,把握好复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