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知识课件_第1页
大蒜知识课件_第2页
大蒜知识课件_第3页
大蒜知识课件_第4页
大蒜知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岁女童早熟之谜(2007年4月3日)来源:CCTV.com2007年04月05日09:23居住在辽宁朝阳市偏远山村的女孩文文,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平静幸福,文文今年5岁,和同龄孩子相比,文文的个头高出不少,这一直都让家人引以为傲。说来也怪,5岁的文文不仅长得高、长得大,身体壮实得不得了,而且体质也一直不错,平时连感冒都很少得,可是从2006年8月下旬开始,文文身体出现一系列变化,让所有的人感到触目惊心,母亲发现5岁的文文居然来了月经。牛奶掺假揭秘2007年04月11日17:56来源:CCTV.com

医学界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在美国买枪很容易,买抗生素很难

滥用抗生素将给中华民族带来一场灾难

画面上这个可爱的小女孩,叫刘思辰,但这张照片已经成为我们在2006年的一个悲伤的记忆,这个会弹钢琴、又会跳舞的六岁女孩,因为一瓶小小的注射液,再也没能回到父母的身边

“救命药”变成“致命药”

刚出生的婴儿就产生普遍耐药性,一生病就输液、医院输液室人满为患,我国每年有8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滥用抗生素,我国7岁以下儿童因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数量多达30万人……出席两会的部分代表委员对我国滥用抗生素的现状表示担忧,建议百姓医生应尽快走出抗生素滥用误区治疗与预防的区别对待疾病:传统医学:被动去病;预防医学:主动防病。病控制症状,减轻痛苦传统医学:汽车修理工:救命,出了问题解决。预防医学:汽车保养工:长寿,保不出或少出问题。人类没有原厂件吃药打针输液开到放射药物购买越来越方便,行动越来越不便药店比粮店多(为什么?需求)心脑血管病人占50%,颈椎病、腰间盘、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人体亚健康血越来越稠,头发越来越稀腰越来越粗,血管越来越细书越看越远,尿越尿越近脸色越来越黑(青)(红),眼珠越来越白(白内障)血压越来越高,个头越来越低(骨质疏松)肝脏越来越硬,骨头越来越软。良好的习惯酒越喝越多,水越喝越少吃进去越来越细,说出来越说越粗压力越来越大,精力越来越小吃的越来越好,睡眠越来越坏均衡的饮食物质越来越丰富,能吃的越来越贫乏2006年11月13日《每日新报》白洋淀“红心鸭蛋”是舔加苏丹红Ⅵ号,强致癌物,毒性比“肯得基”苏丹红Ⅰ号强。猪越吃越瘦,人越吃越胖吃的种类越来越少,添加剂的种类越来越多毒素造成我们很多东西不敢吃了怎样获得健康相信1、科学和自己相信健康的重要性(生命被健康问题袭击时,美妙的生活被迫停止)相信健康的主体是自己吗?谁使你痊愈?相信自己拥有健康吗?2、帐目存小钱看大病,花小钱防大病。3、食物永远不能让药物变成食物,但让食物可以替代药物学习使我们相信真理大蒜原产于亚洲西部高原。汉代张骞通西域时引入我国中原地带,在我国已有两千余年历史。最初引自胡地,叫作胡蒜,因其头大,所以称作大蒜。大蒜按蒜瓣大小分为大瓣蒜和小瓣蒜;按皮色分为紫皮蒜和白皮蒜;按叶形及质地分为宽叶蒜、狭叶蒜和硬叶蒜。大蒜生育期短,适应性较强,全国各地普遍栽培,品种繁多。大蒜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料,在烹调鱼、肉、禽类、蔬菜时,有去腥增味的作用,特别是在拌凉菜中,既可增味又可杀菌。大蒜的保健功能

我国应用大蒜防治疾病的历史也很悠久,《名医别录》就有大蒜入药的记载。从宋代的《本草衍义》到明代的《本草纲目》等古药志,对大蒜的性味、功用、主治等也都有详细记述。《本草纲目》说:“胡蒜,其气熏烈,能通五脏,达诸窍,去寒湿,辟邪恶,消痈肿,化症积肉食。”祖国医学认为,大蒜性味辛温,入脾、胃、肺经,有行滞气、暖脾胃、消症积、解毒杀虫等功效,可治饮食积滞、脘腹冷痛、水肿胀满、泄泻、疟疾、痈疽肿毒。大蒜所含的大蒜素是一种抗菌谱广、毒性低的“植物抗生素”,而且大蒜素本身具有很强的氧化作用,能够侵蚀和破坏细菌的蛋白质,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故常用于细菌引起的肠炎、痢疾,伤寒,霍乱、感冒、流脑、百日咳、咳嗽、哮喘等肠道和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人们经常说起的“免疫力”实际上是指人体自身的防御功能,也就是说当人体受到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衣原体等多种)侵袭时,人体的防御部队─免疫细胞会对外来致病物质加以识别,并产生一种特殊的抵抗力,从而更有效地清除微生物,维护人体的健康。这支奇特的防御部队由两部分组成─由T淋巴细胞“领导”的“细胞免疫部队”和由B淋巴细胞“领导”的“体液免疫部队”。前者主要发挥调节人体免疫反应和细胞直接杀伤外来入侵物的功能,后者则是通过产生抗体(免疫球蛋白分子)来中和外来病原微生物产生的毒素和杀死病原微生物。在实际战斗中,“细胞免疫部队”和“体液免疫部队”之间会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互协调,我们不能截然分清哪支部队的功劳更大一些,而只能说在某一场战役中,哪一支免疫部队起主导作用而已。第三道防线(特种兵):获得终身免疫免疫器官:

胸腺:产生淋巴细胞、胸腺激素;能促进淋巴细胞分化和成熟(不成熟):识别能力差天花、麻疹:抗体,终身免疫。淋巴结:吞噬细胞;

脾脏:产生白细胞,吞噬细胞

免疫细胞:

淋巴细胞—B细胞(抗体),胸腺中成熟、T细胞直接攻击细菌、病毒。骨髓中制造。Vc:1、预防滤过性病毒,细菌感染;2、治疗尿染路感染;3、治疗感冒并起预防作用。Vc、Ve使免疫细胞正常、提高识别能力。松果菊、大蒜直接释放免疫细胞,提高免疫力。那么怎样才能拥有更加精锐的防御部队呢?除了要积极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和心态,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营养。人体的营养状况对免疫功能有很重要的影响,因为我们每天所摄取的各种营养素是维持人体正常免疫功能的物质基础。让我们先来看看这支防御部队的组成。蛋白质是构成免疫细胞和其他各种细胞的基础,人体每天只有摄入充足优质的蛋白质,才能保证这支精锐的防御部队的规模以及保持旺盛的精力和体力!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想打一场漂亮的保卫战,后勤工作一定要跟得上。作为人体细胞运输氧分以保证能量供应的血红蛋白,就挑起了后勤的大梁。由于铁是组成血红蛋白主要成分,因此补充充足的铁是战斗中后勤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如果说体内的所有细胞能够上下齐心,那对付外来的入侵者的进攻也并非难事。但是人体内偏偏还是存在着一部分破坏分子,他们每天都在侵袭各种细胞,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降低人体防御部队的作战能力,他们就是“自由基”。为了把这些破坏分子对人体安全的危害降到最小,人体内也有专门的“治安警察”─抗氧化物质来对付他们。抗氧化物通过消灭自由基来保证人体的免疫系统不受侵害,从而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常见的抗氧化物质包括β-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E和锌、硒等矿物质。杀菌作用

大蒜对多种球菌、杆菌(如百日咳等)、霉菌(肺部和消化道霉菌感染)、真菌(如隐球菌脑膜炎等)、病毒、阿米巴原虫、阴道滴虫、蛲虫等均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大蒜汁和大蒜浸液对葡萄球菌、脑膜炎双球菌、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副伤寒杆菌、结核杆菌、霍乱弧菌等均有明显的抑菌和杀菌作用。因此大蒜被誉为“天然广谱抗菌素”。抗肿瘤大蒜的抗肿瘤试验始于20世纪50年代,近些年来,有关大蒜防癌机制的研究在世界各国广泛开展,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都取得了大量的成果,研究内容涉及皮肤癌、乳腺癌、结肠癌、肺癌、肝癌及胃癌等。研究表明,大蒜不但能抑制致癌物质如亚硝胺类在体内的合成并保护亚硝胺所致的组织损害,而且对肿瘤细胞有直接的杀伤作用。调节血糖水平

研究人员用25g大蒜汁喂养家兔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测得大蒜组的最大血糖下降值为12.4%±1.2%,蒸馏水对照组则为1.8%±0.5%,说明大蒜对控制血糖有明显效果。他们又给由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的大鼠经口摄取大蒜提取物,也显示出大蒜有降血糖作用,摄入2h后其血糖浓度降低17.9%~26.2%。研究表明,大蒜能影响动物肝脏中糖原的合成,减少其血糖水平并增加血浆的胰岛素水平。近几年来,医学界对大蒜又有新发现,如大蒜可以治愈艾滋病继发性感染,常吃大蒜可降低患前列腺癌的危险等。另外,大蒜还能对几十种食品腐败真核细菌有很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其抗真菌作用强度相当于化学防腐剂苯甲酸和山梨酸,是目前发现的具有抗真菌作用植物中抗菌作用最强的一种。保护心血管系统

国外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大蒜对心血管疾病的作用。美国Gupta等人首先报道洋葱对高脂膳食导致的血清胆固醇升高与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影响血栓形成的因素)降低等现象有抑制作用。印度N.Bordia受启发,考虑到大蒜与洋葱味同属近缘植物,故于1975年以10名健康成年男子为研究对象,观察大蒜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结果表明,大蒜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