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复习提纲-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1页
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复习提纲-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2页
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复习提纲-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3页
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复习提纲-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4页
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复习提纲-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医疗与公共卫生第14课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一、历史上的疫病1、概念:由细菌、病毒等强烈致病性微生物感染人体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2、表现天花古埃及时期天花席卷尼罗河沿岸,法老拉美西斯五世也罹患天花。18世纪欧洲天花肆虐,俄国彼得二世、英国玛丽二世、法国路易十五等多位君主就死于天花。中国清朝康熙皇帝得过天花。鼠疫前5世纪古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前期,雅典突然爆发严重鼠疫,死亡军民人数在一半以上。6世纪地中海沿岸爆发鼠疫,大量人口死亡,拜占庭帝国人口锐减一半。14世纪欧洲鼠疫大流行(黑死病)。黑死病流行了3个世纪,欧洲人口死亡过半。中国明朝末年鼠疫横行,明军、大顺军以及大量民众染病,大批患者死亡。黄热病17-19世纪爆发于墨西哥,在美洲、非洲与欧洲国家流行,肆虐两个世纪。斑疹伤寒20世纪早期俄国和波兰大流行,造成数百万人死亡西班牙流感1918-1919年西班牙流感全球大爆发,全世界死亡人口在2000万以上。3、特点(1)频繁性、周期性。(2)时空分布不均衡。(3)突发性、持续性。(4)危害大、范围广。(5)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4、影响(1)政治:导致社会秩序混乱、政局动荡、国家衰落甚至王朝更替。(2)经济:导致大量人口死亡、劳动力短缺,生产停滞,经济衰退。(3)军事:士兵大量死亡,军队战斗力降低,影响战争进程甚至战争胜负。(4)思想:带来精神冲击,导致信仰危机,客观上引起新思想的酝酿传播(文艺复兴)。(5)医学:客观上推动了医疗和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6)社会:对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产生深刻影响。5、防治古代重视公共卫生①古罗马把修建饮水道、下水道当作重要工程;②中国古代不少地方官组织人力清理污水、疏通井渠河道;在大灾之后,及时掩埋尸体,发放药物,采取各种方法预防疫病。采取防治方法①东晋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记载了青蒿对疟疾的治疗作用;②中国古人为了防治天花,发明了人痘接种。人痘接种法在明朝中期广泛使用,后来传到欧洲。建立救治机构①西汉后期,政府对疫病患者进行隔离;②隋唐时期,寺庙病坊也收治病人;③古罗马时期的医院也收治疫病患者。近代18世纪晚期英国医生詹纳发明牛痘接种法,使天花的发病率大大降低;19世纪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创立的巴氏消毒法,被广泛应用到医学领域;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改变了人类对细菌传染束手无策的状态。【拓展延伸】人类历史上造成大规模死亡的十大瘟疫(1)雅典鼠疫:公元前430年—前427年,雅典,死亡人数约500万。(2)古罗马“安东尼瘟疫”:公元164—180年,古罗马,死亡人数约500万,罗马帝王也未能幸免。(3)建安大瘟疫:公元195—220年,中国,死亡人数超过1000万。(4)查士丁尼瘟疫:公元541—542年,地中海世界,死亡人数约2500万。(5)黑死病:公元1347—1352年,全球,死亡人数超7500万。(6)美洲瘟疫:16世纪,美洲,死亡人数超400万。(7)米兰大瘟疫:1629—1631年,意大利,死亡人数约28万。(8)马赛大瘟疫:1720年,法国,死亡人数约10万人。(9)西班牙流感:1918—1920年,全球,死亡人数5000万到1亿人。(10)亚洲流感:1957—1958年,死亡人数约100万。二、中医药的成就1、古代中医学成就(1)理论体系与临床经验时间成就战国扁鹊已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进行诊断。战国至西汉《黄帝内经》是一部重要的中医基础理论著作。东汉①名医华佗:精通外科手术,创制麻醉药“麻沸散”以及健身方法“五禽戏”;②医学家张仲景:提出辨证施治的原则,著成《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唐朝“药王”孙思邈总结前代经验,著成临床百科全书《千金方》(2)针灸学的发展①针灸在中医治疗中发挥很大作用;②北宋时期出现的针灸铜人,是医学教学的模型;③针灸教学模型的使用,体现了中医针灸临床实践与教学的发展水平。2、古代中药学成就时间成就唐朝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明朝李时珍总结千百年来中药学的经验,著成《本草纲目》,集中药学知识之大成,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3、新中国的中医药事业焕发新生(1)创新:在中西医结合方针的指导下,新老中西医团结协作,使得中医药的治疗水平取得长足进步。(2)传承:①全国广泛设立中医院与中医院校,掀起学习研究中医的高潮;②中医工作者不断整理中医典籍,挖掘秘方验方,开发中成药制剂。(3)成就:①屠呦呦的研究团队,从青蒿中分离出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②21世纪以来,中医药蓬勃发展,走向世界。【拓展延伸】中医药的特征(1)重视临床经验;(2)辩证施治,药食同源;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3)形成了独特的医学遗产,如针灸、推拿、食疗;(4)留下了大量的中医典籍。三、西医在中国的传播1、西医的发展(1)背景:近代以来,西医在解剖学、诊断学、药学等方面取得很大成就。(2)成就:①17世纪,英国生理学家威廉·哈维著称《心血运动论》,揭示了血液循环的规律;②荷兰人列文虎克通过手工磨制的显微镜,对肉眼不可见的微生物进行了细致观察;③19世纪,人们将生理与临床结合起来,探索各种药物的功能和作用,创立了实验药理学。2、西医在中国的传播(1)明末清初:西医传入中国,但影响有限。(2)鸦片战争后①西式医院建立:这些医院分科完备,技术先进;②医疗技术传入:牛痘接种法、麻醉术、放射技术以及其他近代西医成就陆续被引入中国;③西医院校建立:它们把教学、科研与临床结合在一起,培养了相当数量的西医人才;④引入公共卫生措施、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公共卫生观念形成,公共卫生事业发展。3、影响: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拓展延伸】中西医的理念有何不同?(1)起源与理论基础:中医理论起源于阴阳五行等,发展取决于前人的总结经验。西医形成发展依赖于药物化学、生物学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2)研究疾病的观念:中医是整体观念和辨证治疗,治疗疾病注重经验。西医注重对症治疗,头痛医头脚痛医脚。(3)诊断方法的:中医讲究望闻问切。西医借助医疗器械诊断。(4)治疗方法的:中医通过中药和针灸、拔罐、推拿、按摩等手段治疗。西医通过手术等化学药物对疾病治疗。(5)优势:中医优势在于治疗慢性病、疑难杂症及功能性疾病。西医优势在于治疗急性病和器质性疾病。第15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一、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1、基本概况(1)内容: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包括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药品供应体系与医疗保障体系等。(2)意义:对保障人类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2、西方国家基本医疗卫生体系①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国家各层级的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单位大量出现;②公共卫生监督工作也取得很大进展,许多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传染病得到控制。医疗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城乡居民都享有一定的医疗服务权利。药品供应体系药品供应得到了基本保障。医疗保障体系①二战后,现代医疗保障制度在很多西方国家推广;②美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③北欧国家宣布建成“福利国家”。3、中国基本医疗卫生体系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搭建起覆盖全国的医疗网络,出台一系列相应的法律法规;②大力推行计划免疫,积极防治传染病;③把食品、饮用水、药品的安全监督视为重要的工作。医疗服务体系国家逐步把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处理等内容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药品供应体系药品供应体系不断完善,国家规范药品收费标准,加大医疗扶贫力度。医疗保障体系①20世纪60年代,国家把城镇工作人员纳入公费医疗系统;②改革开放后,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拓展延伸】现代医疗保障体系建立的意义(1)有利于实现收入再分配,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2)有利于消除劳动者对疾病风险的后顾之忧,增加消费支出,扩大有效需求。(3)有利于合理使用卫生资源,提高卫生服务的效率。(4)有利于保证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和劳动者的正常再生产,促进社会生产和经济的持续发展。(5)有利于稳定社会生活,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疾病而带来的社会不安定因素。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1、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促进了人民健康状况的改善(1)世界:①20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基础医学突飞猛进,自然科学领域的新技术广泛应用到临床中,为治疗一系列威胁人类健康的疑难杂症奠定了基础;②许多国家把防疫工作视为医疗卫生事业的重中之重,不少长期困扰人类的疾病得到了有效控制;③孕产妇与初生婴儿死亡率大大降低;④世界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大幅度提高。(2)中国:①中国的医疗技术发展迅速,在断肢再植手术、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人造瓣膜、试管婴儿等领域都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就;②人民健康状况明显改观,中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从1949年的35岁增加到2019年的77.3岁,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1)世界:①二战后,许多国家和地区注重公共卫生的建设,城市和乡村的卫生条件都有多改观;②刷牙、洗手、洗脸、洗澡等行为成为个人卫生习惯。(2)中国:①党和政府把公共卫生事业当作一件大事,将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发动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清理环境、预防疾病、保护健康的爱国卫生运动;②它体现出我国卫生工作的鲜明特色,有助于人民群众养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3、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强化了全民的卫生意识(1)公共卫生:许多国家的公共卫生观念日益深化,讲卫生成为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2)精神卫生:①不少国家越来越注重精神卫生,大力普及精神医学知识;②普通人也能够重视心理健康,采取有效方式预防精神疾患,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工作生活,从而实现身心幸福。【拓展延伸】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十条标准,你符合了吗?(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