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小调查1.一天工作之后我感到筋疲力尽2.对病人慢慢变的冷漠,处理完事情后就避免跟他们接触3.我经常有换个工作的想法4.工作让我变的对待家人性情暴躁5.由于人手不足,我感到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第1页/共61页小小调查1.一天工作1你感到职业倦怠了吗?第2页/共61页你感到职业倦怠了吗?第2页/共61页2护士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
及应对第3页/共61页护士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
及应对第3页/共61页3职业倦怠—心身耗竭综合征职业倦怠又称“心身耗竭综合征”(BurnoutSyndrome,BS),即指在从事连续、紧张、大量的工作,因心理能量的长期奉献给别人的过程中被索取过多,而产生的以极度心身疲惫和感情枯竭为主的综合征,表现为自卑、厌恶工作,失去同情心等由此导致的身心耗竭状态,在公共服务职业中如护士、医生、老师等尤为突出。第4页/共61页职业倦怠—心身耗竭综合征职业倦怠又称“心身耗竭综合征”(Bu45职业倦怠的简要历史
1974年,美国心理学家首先使用术语Jobburnout用于描述:助人工作者因工作所要求的持续情感付出和人际压力而出现的身心耗竭状态。
1981年,马斯洛等提出工作倦怠三维理论模式:
个人应激维度:情感耗竭(emotionalexhaustion)人际交往维度:人际冷漠(depersonalization)自我评价维度:效能缺乏(ineffectiveness)1990年以来,工作倦怠引起欧洲及亚洲学者的关注第5页/共61页5职业倦怠的简要历史1974年,美国6
职业倦怠的简要历史
90年代以来工作倦怠研究的拓展研究地区:由美国辐射到欧洲及亚洲国家研究范围:从公共服务行业逐渐扩展到教育、技术、培训、执法从业人员甚至婚姻、政治领域研究手段:由个别访谈、案例分析、现场观察扩展到队列研究、数学模型的建立等研究内容:由个体扩展到组织因素、各维度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工作倦怠的干预与预防第6页/共61页6职业倦怠的简要历史97
医务人员职业倦怠
浙江省宁波市对该市市属医院1771名护士的调查结果显示:
96%的被调查护士存在着一定的工作倦怠,其中近45%的被调查护士存在严重工作倦怠,临床护士工作幸福指数极低,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护理质量。近1/4的医务人员常有消极情绪,更易引发工作倦怠,从而严重影响医疗服务的质量。
第7页/共61页7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浙8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去年,曾有人对425名护士进行了问卷调查,包括了解护士的职业倦怠水平、工作负荷等内容,结果显示:48.7%的护士有职业紧张感,55.1%有负荷感,职业倦怠水平高于其他职业的人群。护理成为真正的“高危工种”。第8页/共61页8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去年,曾有9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虽然研究者对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角度和出发点有所不同,但结论都表明护士的心理健康的问题比较突出。
英国于1991年对急救中心1800名护士调查显示,护士承受较高程度的压力,产生了身体、心理行为方面的问题,其中64%感到头痛,62%有睡眠障碍,30%有肠道疾病,30%体重增加,心理压力的症状也很明显,82%有疲乏感,67%心情不好,58%有挫折感,49%有焦虑;1/3的护士反映压力使他们易于发生工作事故,29%容易被激怒,42%人际关系不良。
第9页/共61页9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虽然研究者对护10职业倦怠:不该被忽略的主题
2001年的一项调查在美、加、德、英国和苏格兰五个国家的医院展开,发现医院中的工作倦怠现象非常严重。在参与调查的5个国家中有4个国家40%的护士对目前工作不满意。在美国所有护士中有1/5声称将在一年内停止工作,而年轻护士则有1/3表示将在近期辞职。第10页/共61页10职业倦怠:不该被忽略的主题职业压力威胁护士心理心理专家骆宏说:“现在从事护理工作的人群已和职业经理人、学校老师并称为职业压力最大的三个群体。在对医院护士职业压力的调查中,专家按压力大小给各个科室的护士排了个序,发现急诊科护士所承受的压力最大,其次是ICU以及外科的护士”。第11页/共61页职业压力威胁护士心理心理专家骆宏说:“现在从事护理工作的人群11判断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方法
——健康问卷
(1)能集中精力于你所做的任何事吗?(2)由于焦虑而失眠?(3)感到对事物发挥作用了吗?(4)感到对事情能做出决定吗?(5)一直感到精神紧张?(6)感到不能克服困难?(7)能喜欢日常的活动吗?(8)能不回避矛盾吗?(9)感到不高兴的抑郁?(10)对自己失信心了吗?(11)认为自己是一个没有价值的人?(12)总的看来,感到适度的愉快吗?结果以总得分评定,总分≥27分视为心理状况不佳。计分方式:采用4级记分,从“从不”“很少”“有时”“经常”分别计1—4分。第12页/共61页判断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方法
——健康问卷(1)能集中精12判断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方法
——健康问卷
得分范围在12~48分之间,分数越高,表示心理健康水平越低,总分超过27为心理状况不佳。其中有6项为积极性项目,回答“很少”或“从不”者视为异常;6项为消极性项目,回答“经常”或“有时”者视为异常。第13页/共61页判断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方法
——健康问卷得分范围在1213职业倦怠的一些表现
职业倦怠心理表现:害怕或者故意避免参与竞争,没有竞争热情;逐渐失去工作乐趣,长期处于挫折、焦虑、沮丧状态,情绪波动很大,逆境下容易焦躁;对工作任务产生本能的厌倦,对业务指标缺乏动力;工作过程中极易产生疲累感,对工作的新异事物敏感度降低离职愿望职业倦怠生理表现:食欲不振,失眠,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精神恍惚第14页/共61页职业倦怠的一些表现第14职业倦怠的特性职业倦怠的普遍性一个人长期从事一种职业,日复一日重复机械作业,任何职业都可能发生职业倦怠工作1年以上的白领40%想跳槽职业倦怠的特殊性被认为最容易在助人行业中出现的一种情绪性耗竭的症状。如教师,医生,护士都是最易产生职业倦怠的人群第15页/共61页职业倦怠的特性职业倦15职业倦怠的特性职业倦怠的必然性职业倦怠是人们就职的必然产物,从事任何职业的任何人,在其职业生涯的任何阶段,都可能产生职业倦怠。有职业,有就职就有职业倦怠,职业倦怠的双重性职业带给人们倦怠,困绕,更多的是人从职业中获益第16页/共61页职业倦怠的特性职业倦16护士工作相关倦怠感的发生的百分数第17页/共61页护士工作相关倦怠感的发生的百分数第17页/共61页17危害在心理上的表现为焦虑、压抑、迷惑、急躁、疲劳、注意力分散,自信心不足。在生理上主要症状是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肠胃失调,身体疲劳、心脏疾病、呼吸问题、汗流量问题、皮肤功能失调、头痛、睡眠不好等在行为上的症状为拖延和避免工作,表现和生产能力降低,工作完全破坏.同时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使护士产生工作疲惫感,对患者漠不关心第18页/共61页危害在心理上的表现为焦虑、压抑、迷惑、急躁、疲劳、注意力分散18CompanyLogo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应对方式人格特征工作负荷职业倦怠社会地位角色压力工作环境第19页/共61页CompanyLo19人格特征
人格特征
人格特征是职业倦怠一个不可忽略的影响因素,在同一工作环境中,管理相同、教育和经验背景相同的个体对相同的压力源通常有不同的反应,这说明具有某些人格特征的人容易成为工作倦怠的高发群体。倔强、低自尊、外控性、神经质、A型性格、感觉型以及采用逃避型应激策略的人表现出较高的工作倦怠。第20页/共61页人格特征人格特征
20应对方式应对方式
人们遇到压力时常产生焦虑、沮丧等情绪。有关研究发现,有稳定家庭的社区护士往往期盼工作结束后回家,通过发展室外兴趣和爱好以及与相处较好的朋友交谈作为减轻倦怠的应对措施。这说明当护士面对职业压力应对时,首先要承认面对这些负性情绪,然后进行合理的分析、排解,并采用恰当的方法处理好自己的情绪。采取积极行动,寻求外界支持,直接面对并解决问题,可缓解情绪的疲惫感及工作的冷漠感,也可增加护士的个人成就感,有利于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反之,采取消极、逃避的方式会加重身心耗竭第21页/共61页应对方式应对方式
21超负荷工作的护士第22页/共61页超负荷工作的护士第22页/共61页22工作负荷工作负荷
在影响职业倦怠的因素方面,许多研究结果支持人们的通常观点,即倦怠是工作超负荷的反应。为追求成本效益,医院均消减护士编制,而病人数量、周转率在增加,护士缺编严重,长期超负荷工作和“三班倒”的工作制使生活无规律,易产生身心耗竭综合征;新的医疗管理条例的出台,医疗纠纷日益增多,使护士在躯体和心理上承受巨大的压力第23页/共61页工作负荷工作负荷
23家庭中女性的各种社会角色女儿母亲妻子祖母概述第24页/共61页家庭中女性的各种社会角色女儿母亲妻子祖母概述第24页/共6124角色压力
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也称为角色压力)都是影响护士职业倦怠的因素,即角色压力水平越高,护士职业倦怠水平越高。临床工作职责不明确导致护士从事大量非护理性工作。并且护士多数为女性,她们不仅要完成好护士的角色,还要承担起妻子、母亲的角色。病人、病人家属、医生及医院管理者都对护士的工作质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使护士感到角色压力过重。病人病情复杂多变,治疗监护手段也越来越复杂,使护士感到缺乏自信和角色不胜任。多重的角色,以及过多过高的角色要求常常使护士感到力不从心,身心疲惫。第25页/共61页角色压力25应激源强度高的环境第26页/共61页应激源强度高的环境第26页/共61页26近年来职业“医闹”出现
集体闹事要索赔医闹第27页/共61页近年来职业“医闹”出现
集体闹事要索赔医第27页/共6127工作环境
医院是一个特殊的公共场合,护士面对的是心理生理不健康的人,体会的是抑郁悲伤的负面情绪,而且,病人家属带有的教强的负面情绪,容易将对医院及其他部门的怨气发泄到护士身上。护士还要经常面对针刺伤,接触化疗药物,传染病等这样不安全的因素。这样的环境也加剧职业倦怠的发生。第28页/共61页工作环境医院是一个28社会地位和社会支持
社会地位和社会支持
国内护理职业社会地位低、护士继续深造的机会及晋升的机会少,工作独立性少,与上级的矛盾,同事的矛盾,医院的政策考虑护士利益少,一味的要求护理质量提高,而护士的待遇没有相应的提高。护士付出的多得到的少,这样极易引起护理人员的不满,护士情绪低落,工作无积极性。第29页/共61页社会地位和社会支持29其他因素职业风险
护理行业是高风险、高责任的服务行业,由于职业的特殊性、疾病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及医学技术的局限性,使得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法律责任
职业暴露第30页/共61页其他因素职业风险第30页/共61页30其他因素复杂的人际关系护士与医生协作
护士与患者信任
护士与护士友爱
护士与护士长服从第31页/共61页其他因素复杂的人际关系第31页/共61页31其他因素睡眠紊乱
睡眠是一项重要的生理活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护理工作与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息息相关,夜班护士因为受到单独值夜班、患者夜间病情变化等应激源的刺激,易产生焦虑情绪。值夜班频繁将导致护士焦虑比例相应增加。同时上夜班为单独作业,单独处理急、危、重症患者时,因为一个人忙不过来而带来心理紧张,同时夜班工作容易产生疲倦。第32页/共61页其他因素睡眠紊乱第32页/共61页32减压――不是护士个人的事医院管理者护士个体第33页/共61页减压――不是护士个人的事医院管理者第33页/共61页33应对护士职业倦怠的策略
管理者的支持系统关心体贴护士的心理感受积极疏导不良情绪,帮助护士提高心理调节能力,同时要培养护士的积极情感,加强意志锻炼,提高心理耐受力。加强业务培训,以减少无效反复行为,改变盲目持久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和心理紧张状态,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护理工作岗位上应设有专人从事遭受伤害和损失后的协商工作第34页/共61页应对护士职业倦怠的策34应对护士职业倦怠的策略为护士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丰富其业余生活组织多项活动,鼓励她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文娱活动,以积极的方式放松身心,并组织专题心理讲座、座谈、个别沟通等,引导护士学会适当的发泄方式疏解压力,保持心理健康。第35页/共61页应对护士职业倦怠的策35应对护士职业倦怠的策略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班次充分考虑轮班对护士生理、心理和生活等各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护理任务忙闲不均,而护理人员又缺编或配备不足,针对病房特点计算各工作时段的工作量,实行弹性工作制,使有限的人力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在不影响工作情况下,合理调配人员,保证护士足够的休息和睡眠。尽可能创造条件使护士能劳逸结合。第36页/共61页应对护士职业倦怠的策36应对护士职业倦怠的策略努力营造平等竞争的人文环境,形成激励机制
积极鼓励和提高业务水平突出或在临床教学、科研和管理方面有突出表现的护理人员,充分发挥其工作动机和成就感。护理形象定格在高知识、高智能、高能力,以知识创造为目标上。加强护理科研理论学习,鼓励有科研意识的同志参加课题研究的尝试,体现自我价值。第37页/共61页应对护士职业倦怠的策37应对护士职业倦怠的策略创造条件提高护士的收入
通过不断深化医疗改革和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将护理服务工作与经济效益挂钩,并不断创新,以高质量的护理增值服务,为医院取得经济效益,同时使护士的辛勤劳动得到合理的回报第38页/共61页应对护士职业倦怠的策略创造条件提高护士的收入
第38页/共38应对护士职业倦怠的策略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护理管理者还应加强医护之间、医患之间的交流,促进其相互理解与支持,尽可能的减少或消除护理职业倦怠,提高护士工作质量与效率。第39页/共61页应对护士职业倦怠的策略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第39页/共61页39护士的心理健康谁来护理?重视自我护理意识,正确对待工作压力第40页/共61页护士的心理健康谁来护理?重视自我护理意识,正确对待工作压力40应对护士职业倦怠的个人策略树立献身护理事业的崇高理想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护士,具有优良的心理品质“我们护士每天只做2件事,一是想方设法让病人活着,二是想方设法让病人活着时快乐”第41页/共61页应对护士职业倦怠的个41应对护士职业倦怠的个人策略塑造一个身心健康的自我面对护理工作中的种种不尽人意,护理人员只有下决心摒弃惰性思想,培养积极情绪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才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既不会感到力不从心,也不会人云亦云、毫无主见,并能够改善自己的工作环境,觉得所从事的护理工作是美好的。第42页/共61页应对护士职业倦怠的个42应对护士职业倦怠的个人策略消除无益的情绪,告别消极护理人员绝大多数为女性,由于其生理特点和沉、悔恨、内疚情绪;为自己、子女和家庭未来担忧的忧虑情绪;遇到不合意愿的事情时的愤怒情绪。这些不良情绪若不能及时调整,将会影响到护士的工作。所以,我们应该下决心消除这些负性情绪,以新的思维方式让自己保持精神愉快。第43页/共61页应对护士职业倦怠的个43应对护士职业倦怠的个人策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护士与病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好,有利于病人身心健康,有助于医疗护理计划的顺利执行;护士与病人家属的关系好,就能更深入地了解病人情况,并可发挥家属的积极性;护士与医生关系好,就会在医疗护理过程中配合默契,得心应手。第44页/共61页应对护士职业倦怠的个44应对护士职业倦怠的个人策略不可求自己和他人真诚的对待身边的每位同事,学会宽容,不要因为一些小事而斤斤计较,生活中保持幽默以缓解紧张气氛。做现实的选择,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改善个人的心理压力反应。第45页/共61页应对护士职业倦怠的个人策略不可求自己和他人第45页/共61页45应对护士职业倦怠的个人策略处理好家庭成员间的和谐关系,与丈夫、孩子、公婆和睦相处,让家成为身心放松的温馨空间,成为支持自己努力工作的动力来源。第46页/共61页应对护士职业倦怠的个人策略处理好家庭成员间的和谐关系,与丈夫46自我压力的管理
运用适合自己的减压方法第47页/共61页自我压力的管理
运用适合自己的减压方法第47页/共61页47自我放松在工作之外,注意培养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参加单位或集体组织的社团活动。第48页/共61页自我放松在工作之外,注意培养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参加单位或48自我放松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舒畅、愉快的精神状态,如每天适量的运动,保证均衡的营养和充足睡眠等,正确对待情感。第49页/共61页自我放松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舒畅、愉快的精神状态,如49自我放松自我情绪的发泄应寻求合适的途径,在面临压力时,可通过听音乐、画画、看书等方式寻求适当的解决方法,建立亲人、朋友、同事等支持系统,寻求可倾诉的对象。第50页/共61页自我放松自我情绪的发泄应寻求合适的途径,在面临压力时,可50让我们共勉直面人生,做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知足长乐,做一个主宰自身健康的人爱岗敬业,做一个播撒人间关爱的人勤学苦练,做一个胜任职业角色的人自强不息,做一个不断自我完善的人第51页/共61页让我们共勉直面人生,做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知足长乐,做一个主51ThanksThanks!第52页/共61页ThanksThanks!第52页/共61页52你感到职业倦怠了吗?第53页/共61页你感到职业倦怠了吗?第53页/共61页5354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去年,曾有人对425名护士进行了问卷调查,包括了解护士的职业倦怠水平、工作负荷等内容,结果显示:48.7%的护士有职业紧张感,55.1%有负荷感,职业倦怠水平高于其他职业的人群。护理成为真正的“高危工种”。第54页/共61页54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去年,曾55职业倦怠:不该被忽略的主题
2001年的一项调查在美、加、德、英国和苏格兰五个国家的医院展开,发现医院中的工作倦怠现象非常严重。在参与调查的5个国家中有4个国家40%的护士对目前工作不满意。在美国所有护士中有1/5声称将在一年内停止工作,而年轻护士则有1/3表示将在近期辞职。第55页/共61页55职业倦怠:不该被忽略的主题危害在心理上的表现为焦虑、压抑、迷惑、急躁、疲劳、注意力分散,自信心不足。在生理上主要症状是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肠胃失调,身体疲劳、心脏疾病、呼吸问题、汗流量问题、皮肤功能失调、头痛、睡眠不好等在行为上的症状为拖延和避免工作,表现和生产能力降低,工作完全破坏.同时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使护士产生工作疲惫感,对患者漠不关心第56页/共61页危害在心理上的表现为焦虑、压抑、迷惑、急躁、疲劳、注意力分散56工作负荷工作负荷
在影响职业倦怠的因素方面,许多研究结果支持人们的通常观点,即倦怠是工作超负荷的反应。为追求成本效益,医院均消减护士编制,而病人数量、周转率在增加,护士缺编严重,长期超负荷工作和“三班倒”的工作制使生活无规律,易产生身心耗竭综合征;新的医疗管理条例的出台,医疗纠纷日益增多,使护士在躯体和心理上承受巨大的压力第57页/共61页工作负荷工作负荷
57近年来职业“医闹”出现
集体闹事要索赔医闹第58页/共61页近年来职业“医闹”出现
集体闹事要索赔医第58页/共6158其他因素职业风险
护理行业是高风险、高责任的服务行业,由于职业的特殊性、疾病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及医学技术的局限性,使得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法律责任
职业暴露第59页/共61页其他因素职业风险第59页/共61页59自我放松自我情绪的发泄应寻求合适的途径,在面临压力时,可通过听音乐、画画、看书等方式寻求适当的解决方法,建立亲人、朋友、同事等支持系统,寻求可倾诉的对象。第60页/共61页自我放松自我情绪的发泄应寻求合适的途径,在面临压力时,可60感谢您的观赏!第61页/共61页感谢您的观赏!第61页/共61页61小小调查1.一天工作之后我感到筋疲力尽2.对病人慢慢变的冷漠,处理完事情后就避免跟他们接触3.我经常有换个工作的想法4.工作让我变的对待家人性情暴躁5.由于人手不足,我感到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第1页/共61页小小调查1.一天工作62你感到职业倦怠了吗?第2页/共61页你感到职业倦怠了吗?第2页/共61页63护士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
及应对第3页/共61页护士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
及应对第3页/共61页64职业倦怠—心身耗竭综合征职业倦怠又称“心身耗竭综合征”(BurnoutSyndrome,BS),即指在从事连续、紧张、大量的工作,因心理能量的长期奉献给别人的过程中被索取过多,而产生的以极度心身疲惫和感情枯竭为主的综合征,表现为自卑、厌恶工作,失去同情心等由此导致的身心耗竭状态,在公共服务职业中如护士、医生、老师等尤为突出。第4页/共61页职业倦怠—心身耗竭综合征职业倦怠又称“心身耗竭综合征”(Bu6566职业倦怠的简要历史
1974年,美国心理学家首先使用术语Jobburnout用于描述:助人工作者因工作所要求的持续情感付出和人际压力而出现的身心耗竭状态。
1981年,马斯洛等提出工作倦怠三维理论模式:
个人应激维度:情感耗竭(emotionalexhaustion)人际交往维度:人际冷漠(depersonalization)自我评价维度:效能缺乏(ineffectiveness)1990年以来,工作倦怠引起欧洲及亚洲学者的关注第5页/共61页5职业倦怠的简要历史1974年,美国67
职业倦怠的简要历史
90年代以来工作倦怠研究的拓展研究地区:由美国辐射到欧洲及亚洲国家研究范围:从公共服务行业逐渐扩展到教育、技术、培训、执法从业人员甚至婚姻、政治领域研究手段:由个别访谈、案例分析、现场观察扩展到队列研究、数学模型的建立等研究内容:由个体扩展到组织因素、各维度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工作倦怠的干预与预防第6页/共61页6职业倦怠的简要历史968
医务人员职业倦怠
浙江省宁波市对该市市属医院1771名护士的调查结果显示:
96%的被调查护士存在着一定的工作倦怠,其中近45%的被调查护士存在严重工作倦怠,临床护士工作幸福指数极低,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护理质量。近1/4的医务人员常有消极情绪,更易引发工作倦怠,从而严重影响医疗服务的质量。
第7页/共61页7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浙69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去年,曾有人对425名护士进行了问卷调查,包括了解护士的职业倦怠水平、工作负荷等内容,结果显示:48.7%的护士有职业紧张感,55.1%有负荷感,职业倦怠水平高于其他职业的人群。护理成为真正的“高危工种”。第8页/共61页8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去年,曾有70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虽然研究者对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角度和出发点有所不同,但结论都表明护士的心理健康的问题比较突出。
英国于1991年对急救中心1800名护士调查显示,护士承受较高程度的压力,产生了身体、心理行为方面的问题,其中64%感到头痛,62%有睡眠障碍,30%有肠道疾病,30%体重增加,心理压力的症状也很明显,82%有疲乏感,67%心情不好,58%有挫折感,49%有焦虑;1/3的护士反映压力使他们易于发生工作事故,29%容易被激怒,42%人际关系不良。
第9页/共61页9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虽然研究者对护71职业倦怠:不该被忽略的主题
2001年的一项调查在美、加、德、英国和苏格兰五个国家的医院展开,发现医院中的工作倦怠现象非常严重。在参与调查的5个国家中有4个国家40%的护士对目前工作不满意。在美国所有护士中有1/5声称将在一年内停止工作,而年轻护士则有1/3表示将在近期辞职。第10页/共61页10职业倦怠:不该被忽略的主题职业压力威胁护士心理心理专家骆宏说:“现在从事护理工作的人群已和职业经理人、学校老师并称为职业压力最大的三个群体。在对医院护士职业压力的调查中,专家按压力大小给各个科室的护士排了个序,发现急诊科护士所承受的压力最大,其次是ICU以及外科的护士”。第11页/共61页职业压力威胁护士心理心理专家骆宏说:“现在从事护理工作的人群72判断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方法
——健康问卷
(1)能集中精力于你所做的任何事吗?(2)由于焦虑而失眠?(3)感到对事物发挥作用了吗?(4)感到对事情能做出决定吗?(5)一直感到精神紧张?(6)感到不能克服困难?(7)能喜欢日常的活动吗?(8)能不回避矛盾吗?(9)感到不高兴的抑郁?(10)对自己失信心了吗?(11)认为自己是一个没有价值的人?(12)总的看来,感到适度的愉快吗?结果以总得分评定,总分≥27分视为心理状况不佳。计分方式:采用4级记分,从“从不”“很少”“有时”“经常”分别计1—4分。第12页/共61页判断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方法
——健康问卷(1)能集中精73判断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方法
——健康问卷
得分范围在12~48分之间,分数越高,表示心理健康水平越低,总分超过27为心理状况不佳。其中有6项为积极性项目,回答“很少”或“从不”者视为异常;6项为消极性项目,回答“经常”或“有时”者视为异常。第13页/共61页判断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方法
——健康问卷得分范围在1274职业倦怠的一些表现
职业倦怠心理表现:害怕或者故意避免参与竞争,没有竞争热情;逐渐失去工作乐趣,长期处于挫折、焦虑、沮丧状态,情绪波动很大,逆境下容易焦躁;对工作任务产生本能的厌倦,对业务指标缺乏动力;工作过程中极易产生疲累感,对工作的新异事物敏感度降低离职愿望职业倦怠生理表现:食欲不振,失眠,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精神恍惚第14页/共61页职业倦怠的一些表现第75职业倦怠的特性职业倦怠的普遍性一个人长期从事一种职业,日复一日重复机械作业,任何职业都可能发生职业倦怠工作1年以上的白领40%想跳槽职业倦怠的特殊性被认为最容易在助人行业中出现的一种情绪性耗竭的症状。如教师,医生,护士都是最易产生职业倦怠的人群第15页/共61页职业倦怠的特性职业倦76职业倦怠的特性职业倦怠的必然性职业倦怠是人们就职的必然产物,从事任何职业的任何人,在其职业生涯的任何阶段,都可能产生职业倦怠。有职业,有就职就有职业倦怠,职业倦怠的双重性职业带给人们倦怠,困绕,更多的是人从职业中获益第16页/共61页职业倦怠的特性职业倦77护士工作相关倦怠感的发生的百分数第17页/共61页护士工作相关倦怠感的发生的百分数第17页/共61页78危害在心理上的表现为焦虑、压抑、迷惑、急躁、疲劳、注意力分散,自信心不足。在生理上主要症状是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肠胃失调,身体疲劳、心脏疾病、呼吸问题、汗流量问题、皮肤功能失调、头痛、睡眠不好等在行为上的症状为拖延和避免工作,表现和生产能力降低,工作完全破坏.同时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使护士产生工作疲惫感,对患者漠不关心第18页/共61页危害在心理上的表现为焦虑、压抑、迷惑、急躁、疲劳、注意力分散79CompanyLogo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应对方式人格特征工作负荷职业倦怠社会地位角色压力工作环境第19页/共61页CompanyLo80人格特征
人格特征
人格特征是职业倦怠一个不可忽略的影响因素,在同一工作环境中,管理相同、教育和经验背景相同的个体对相同的压力源通常有不同的反应,这说明具有某些人格特征的人容易成为工作倦怠的高发群体。倔强、低自尊、外控性、神经质、A型性格、感觉型以及采用逃避型应激策略的人表现出较高的工作倦怠。第20页/共61页人格特征人格特征
81应对方式应对方式
人们遇到压力时常产生焦虑、沮丧等情绪。有关研究发现,有稳定家庭的社区护士往往期盼工作结束后回家,通过发展室外兴趣和爱好以及与相处较好的朋友交谈作为减轻倦怠的应对措施。这说明当护士面对职业压力应对时,首先要承认面对这些负性情绪,然后进行合理的分析、排解,并采用恰当的方法处理好自己的情绪。采取积极行动,寻求外界支持,直接面对并解决问题,可缓解情绪的疲惫感及工作的冷漠感,也可增加护士的个人成就感,有利于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反之,采取消极、逃避的方式会加重身心耗竭第21页/共61页应对方式应对方式
82超负荷工作的护士第22页/共61页超负荷工作的护士第22页/共61页83工作负荷工作负荷
在影响职业倦怠的因素方面,许多研究结果支持人们的通常观点,即倦怠是工作超负荷的反应。为追求成本效益,医院均消减护士编制,而病人数量、周转率在增加,护士缺编严重,长期超负荷工作和“三班倒”的工作制使生活无规律,易产生身心耗竭综合征;新的医疗管理条例的出台,医疗纠纷日益增多,使护士在躯体和心理上承受巨大的压力第23页/共61页工作负荷工作负荷
84家庭中女性的各种社会角色女儿母亲妻子祖母概述第24页/共61页家庭中女性的各种社会角色女儿母亲妻子祖母概述第24页/共6185角色压力
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也称为角色压力)都是影响护士职业倦怠的因素,即角色压力水平越高,护士职业倦怠水平越高。临床工作职责不明确导致护士从事大量非护理性工作。并且护士多数为女性,她们不仅要完成好护士的角色,还要承担起妻子、母亲的角色。病人、病人家属、医生及医院管理者都对护士的工作质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使护士感到角色压力过重。病人病情复杂多变,治疗监护手段也越来越复杂,使护士感到缺乏自信和角色不胜任。多重的角色,以及过多过高的角色要求常常使护士感到力不从心,身心疲惫。第25页/共61页角色压力86应激源强度高的环境第26页/共61页应激源强度高的环境第26页/共61页87近年来职业“医闹”出现
集体闹事要索赔医闹第27页/共61页近年来职业“医闹”出现
集体闹事要索赔医第27页/共6188工作环境
医院是一个特殊的公共场合,护士面对的是心理生理不健康的人,体会的是抑郁悲伤的负面情绪,而且,病人家属带有的教强的负面情绪,容易将对医院及其他部门的怨气发泄到护士身上。护士还要经常面对针刺伤,接触化疗药物,传染病等这样不安全的因素。这样的环境也加剧职业倦怠的发生。第28页/共61页工作环境医院是一个89社会地位和社会支持
社会地位和社会支持
国内护理职业社会地位低、护士继续深造的机会及晋升的机会少,工作独立性少,与上级的矛盾,同事的矛盾,医院的政策考虑护士利益少,一味的要求护理质量提高,而护士的待遇没有相应的提高。护士付出的多得到的少,这样极易引起护理人员的不满,护士情绪低落,工作无积极性。第29页/共61页社会地位和社会支持90其他因素职业风险
护理行业是高风险、高责任的服务行业,由于职业的特殊性、疾病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及医学技术的局限性,使得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法律责任
职业暴露第30页/共61页其他因素职业风险第30页/共61页91其他因素复杂的人际关系护士与医生协作
护士与患者信任
护士与护士友爱
护士与护士长服从第31页/共61页其他因素复杂的人际关系第31页/共61页92其他因素睡眠紊乱
睡眠是一项重要的生理活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护理工作与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息息相关,夜班护士因为受到单独值夜班、患者夜间病情变化等应激源的刺激,易产生焦虑情绪。值夜班频繁将导致护士焦虑比例相应增加。同时上夜班为单独作业,单独处理急、危、重症患者时,因为一个人忙不过来而带来心理紧张,同时夜班工作容易产生疲倦。第32页/共61页其他因素睡眠紊乱第32页/共61页93减压――不是护士个人的事医院管理者护士个体第33页/共61页减压――不是护士个人的事医院管理者第33页/共61页94应对护士职业倦怠的策略
管理者的支持系统关心体贴护士的心理感受积极疏导不良情绪,帮助护士提高心理调节能力,同时要培养护士的积极情感,加强意志锻炼,提高心理耐受力。加强业务培训,以减少无效反复行为,改变盲目持久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和心理紧张状态,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护理工作岗位上应设有专人从事遭受伤害和损失后的协商工作第34页/共61页应对护士职业倦怠的策95应对护士职业倦怠的策略为护士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丰富其业余生活组织多项活动,鼓励她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文娱活动,以积极的方式放松身心,并组织专题心理讲座、座谈、个别沟通等,引导护士学会适当的发泄方式疏解压力,保持心理健康。第35页/共61页应对护士职业倦怠的策96应对护士职业倦怠的策略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班次充分考虑轮班对护士生理、心理和生活等各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护理任务忙闲不均,而护理人员又缺编或配备不足,针对病房特点计算各工作时段的工作量,实行弹性工作制,使有限的人力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在不影响工作情况下,合理调配人员,保证护士足够的休息和睡眠。尽可能创造条件使护士能劳逸结合。第36页/共61页应对护士职业倦怠的策97应对护士职业倦怠的策略努力营造平等竞争的人文环境,形成激励机制
积极鼓励和提高业务水平突出或在临床教学、科研和管理方面有突出表现的护理人员,充分发挥其工作动机和成就感。护理形象定格在高知识、高智能、高能力,以知识创造为目标上。加强护理科研理论学习,鼓励有科研意识的同志参加课题研究的尝试,体现自我价值。第37页/共61页应对护士职业倦怠的策98应对护士职业倦怠的策略创造条件提高护士的收入
通过不断深化医疗改革和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将护理服务工作与经济效益挂钩,并不断创新,以高质量的护理增值服务,为医院取得经济效益,同时使护士的辛勤劳动得到合理的回报第38页/共61页应对护士职业倦怠的策略创造条件提高护士的收入
第38页/共99应对护士职业倦怠的策略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护理管理者还应加强医护之间、医患之间的交流,促进其相互理解与支持,尽可能的减少或消除护理职业倦怠,提高护士工作质量与效率。第39页/共61页应对护士职业倦怠的策略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第39页/共61页100护士的心理健康谁来护理?重视自我护理意识,正确对待工作压力第40页/共61页护士的心理健康谁来护理?重视自我护理意识,正确对待工作压力101应对护士职业倦怠的个人策略树立献身护理事业的崇高理想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护士,具有优良的心理品质“我们护士每天只做2件事,一是想方设法让病人活着,二是想方设法让病人活着时快乐”第41页/共61页应对护士职业倦怠的个102应对护士职业倦怠的个人策略塑造一个身心健康的自我面对护理工作中的种种不尽人意,护理人员只有下决心摒弃惰性思想,培养积极情绪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才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既不会感到力不从心,也不会人云亦云、毫无主见,并能够改善自己的工作环境,觉得所从事的护理工作是美好的。第42页/共61页应对护士职业倦怠的个103应对护士职业倦怠的个人策略消除无益的情绪,告别消极护理人员绝大多数为女性,由于其生理特点和沉、悔恨、内疚情绪;为自己、子女和家庭未来担忧的忧虑情绪;遇到不合意愿的事情时的愤怒情绪。这些不良情绪若不能及时调整,将会影响到护士的工作。所以,我们应该下决心消除这些负性情绪,以新的思维方式让自己保持精神愉快。第43页/共61页应对护士职业倦怠的个104应对护士职业倦怠的个人策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护士与病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好,有利于病人身心健康,有助于医疗护理计划的顺利执行;护士与病人家属的关系好,就能更深入地了解病人情况,并可发挥家属的积极性;护士与医生关系好,就会在医疗护理过程中配合默契,得心应手。第44页/共61页应对护士职业倦怠的个105应对护士职业倦怠的个人策略不可求自己和他人真诚的对待身边的每位同事,学会宽容,不要因为一些小事而斤斤计较,生活中保持幽默以缓解紧张气氛。做现实的选择,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改善个人的心理压力反应。第45页/共61页应对护士职业倦怠的个人策略不可求自己和他人第45页/共61页106应对护士职业倦怠的个人策略处理好家庭成员间的和谐关系,与丈夫、孩子、公婆和睦相处,让家成为身心放松的温馨空间,成为支持自己努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利代理人资格证书学习计划安排试题及答案
- 卫生管理考试全能备考试题及答案
-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4黄鹤楼教学设计 苏教版
- 如何提升企业专利申请中技术方案的创新性及可行性试题及答案
- 光电工程师考试面对的挑战与机会试题及答案
- 小学英语沪教牛津版(五四制)四年级下册Unit 2 Cute animals教案
- 实施计划2025年乡村全科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卫生管理证书考试面试准备技巧与策略试题及答案
- 光电工程师证书考试效率提升的方法探讨试题及答案
- 文化产业管理区域发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届安徽省池州市普通高中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统一监测物理试卷(含答案)
- 库房管理工作职责与规范化
- Unit 3Keep Fit.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
- 专题06文学文化常识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 WMS仓库管理系统采购协议
- 2024国家数字化范式与路径-公共政策立场-67正式版
- 2025年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必考题
- 瑞吉欧幼儿教育
- 2025年中国人寿招聘笔试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中国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行业发展状况及前景规模调查报告2025-2030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