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件!《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教案(下)_第1页
精品课件!《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教案(下)_第2页
精品课件!《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教案(下)_第3页
精品课件!《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教案(下)_第4页
精品课件!《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教案(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汉语教案(下)教学具体实施方案第一讲一、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第五章实词和句法:古汉语被动句(2学时)二、授课类别:理论课三、教学目的及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古汉语被动句的各种句型,培养学生辨别、翻译古汉语被动句的能力。四、教学内容提要三、古汉语被动句古代汉语被动句有六种常见句式,分别是“于”字句、“为”字句、“见”字句、“被”字句、“为……所……”式、“见……于……”式。其中前面四种是基本句式,后面两种由基本句式发展而来。(一)概念上表被动的句子在句法结构上同表示主动的句子在形式上没有区别的表示被动的句子,就是概念上表被动的句子。如:(例见教材301页)。这类句子虽然表示被动意义,但由于没有形式标志,所以不是被动句。如:①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左传·齐桓公伐楚)②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郑伯克段于鄢)(二)“于”字被动句①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孙子兵法·行军)[去掉“于”,变为主动句,意思也完全相反了。]“于”字被动句被取代,是因为“于”字表示被动外,还可以引进处所、时间等:①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孟子·梁惠王上)[经过历史考察,知“败于齐”“辱于楚”中“于”表被动;而“西丧地于秦七百里”意思为“西面丢失七百里地给秦国”,非被动。](三)“为”字被动句“为”字被动句被取代,是因为“为”字表义复杂,易产生歧义:①若民不为己用,不为己死,而求兵之劲,城之固,不可得也。(荀子·君道)②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起义)(四)“见”字被动句①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五)“被”字被动句被:寝衣(被盖)遭受覆盖被动①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战国策·冯諼)[动词性强,带名词性宾语]②今兄弟被侵,必攻者,廉也。(韩非子·五蠹)[廉:正直。带动词性宾语]③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史记·屈原列传)[表被动明显,但仅放在动词前]④臣被尚书召问。(蔡邕《被收时表》)[完全被动句,引进主动者](六)复合被动句①烈士为天下见善矣,未足以活身。(庄子·至乐)[刚勇之士被天下人称赞,却不能因此使自己活下来。用“为……见”式。]②圣者忧世,周流四方,犹为退士所见讥弹(指责)。(抱朴子外篇·正郭)[讥弹:指责。用“为……所见”式。]以下两例貌似复合被动句而其实不是:③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墨子·公输)[为何不向大王引见我?]④人主见弄于股掌之上,而莫之知恶。(汉徐干《七喻》)[君王在股掌上玩弄他]五、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办法重点:被动句的基本句式;复合被动句。处理办法:复合被动句虽然在正统文言文中少见,但对阅读接近口语的古代文献很有帮助,应当让学生在熟悉被动句基本句式的基础上,类推识别各种复合被动句。第二讲一、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实词和句法:古汉语特殊句式(一)(2学时)二、授课类别:理论课三、教学目的及要求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汉语特殊句式的结构,重点理解并熟练掌握最常见的三种宾语前置句。四、教学内容提要四、古汉语特殊句式词序是汉语的重要表达手段之一。汉语是一种没有词形变化的语言,词语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主要靠词语的组合顺序来表现。无论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充当句子成分的词语在句中的次序是比较固定的。在古代汉语中,有少数特殊的词序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这些特殊的词序实际上只存在于先秦以前的上古汉语里,到汉代就已经从口语中逐渐消失,但由于一些写文章的人习惯于仿古,因此在历代的古文中常常出现,了解这些特殊词序,对阅读古文是很有帮助的。(一)宾语前置句:这是古代汉语中主要的特殊词序。1、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句疑问代词无论是作动词的宾语,还是作介词的宾语,一般都要前置,这条规则在先秦是比较严格的,也是同现代汉语不一致的。这种句式有两个要点:⑴是疑问句代词作宾语。这些疑问代词实际上是我们辨别这种句式分标志。教材p288举了“谁、何、奚、安”四个,另外还有“孰、胡”等。如:王者孰谓?谓文王也。(公羊传·隐公元年)胡为至今不朝也。(战国策·齐策)⑵是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尤其是作介词宾语的疑问代词前置,容易被我们忽视。教材p289/上举有两个例句,再补三例于下:水奚自至?(吕氏春秋·贵直)许子奚为不自织?(孟子·许行)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论语·里仁)[恶乎:于何处]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句这种句式有两个要点:⑴宾语必须是代词,如果宾语不是代词,即使是否定句,宾语也不会前置;例见教材P290/下。⑵必须是否定句中,即必须要有实际上也是标志的否定副词“不、未、毋(无)”和否定性的无定代词“莫(没有准)”,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与否定词之间,如:居(平常)则曰:“不吾知也”(论语·先进)子不我思,岂无他人?(诗·褰裳)不好犯(触犯上级)上,而好作(造反)乱者,未之有也。(论语·学而)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孟子·许行)3、用“是”“之”作标志的宾语前置句古代汉语中,为了强调宾语,常常将宾语置于动词之前,并在宾语和动词之间插入一个代词,用以复指前置宾语。这些代词主要有“是、之、焉”三个,他们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一般不译。“是、之”复指的例句已见教材P292/中,另外补“焉”复指的两例: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左传·隐公六年)[我们周国室东迁,依靠的就是晋国和郑国。]夫子何命焉为?(墨子·公输)[先生有什么要见教的吗?句中“何命”“焉”都是宾语。]要注意的几点:⑴“宾语用代词复指”同上面所讲的两种宾语前置句不同,它的宾语不限于疑问代词或代词,往往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复指宾语的前置句比一般的动宾式语气要强得多。⑵不要误以为前置的宾语是全句的主语,代词“是、之、焉”另有所代;也不要误以为“是”等于现代汉语的判断词“是”“之”等于现代汉语的“的”。五、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办法重点:宾语前置句。难点:用“是、之”作标志的宾语前置句。处理办法:宾语前置句是古代汉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种特殊句式,可以从现代成语中保留的此类句式入手,弄清其结构和作用,让学生通过一定的练习,能够举一反三。用“是、之”作标志的宾语前置句,需要学生细致体味“是、之”在句子中的作用以及这种句式具有的强调前置宾语的作用,从而类推解决相关句子。第三讲一、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实词和句法:古汉语特殊句式(二)(2学时)二、授课类别:理论课三、教学目的及要求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汉语特殊句式的结构,理解并熟练掌握介词“以”的宾语前置句、特殊的行为数量表示法和定语后置句。四、教学内容提要4、介词“以”的宾语前置句:这种句式不属于语法规则,而是一种强调手段,即把介词“以”后的宾语提到“以”前加以强调。如: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秋以为期=以秋为期)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一言以蔽之=以一言蔽之)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是以=以是)(二)特殊的行为数量表示法古代汉语表示行为数量与现代汉语有三点不同:1、古代不用动量词;现代一般要用动量词。汉代以后,量词才逐渐多起来,最后形成了现代汉语中庞杂的量词体系。2、古代直接把数词放在动词前作状语;现代一般是把数量短语放在动词后面作数量补语。如:“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冯谖客孟尝君)3、古代强调行为数量时,把数词从动词前面移到句尾作谓语;现代数量短语一般不能单独作谓语。如: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捕蛇者说)(三)定语后置句在现代汉语中,定语在中心词之前;而在古代汉语中,有时可以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其作用主要是强调定语。这种句式的格式可概括为“中心词+(之)+定语+者”,“者”是判断后置定语止点的标志。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蔺列传)五、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办法重点:介词“以”的宾语前置句、特殊的行为数量表示法和定语后置句处理办法:可以从现代成语和中学阶段学过的名句入手,让学生弄清此类句式的结构和作用,然后通过一定的练习,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第四讲一、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第六章虚词和句式:古汉语虚词概述·副词(2学时)二、授课类别:理论课三、教学目的及要求让学生了解古代汉语副词的分类和特点,了解古今副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掌握古代重要副词的意义和用法。四、教学内容提要一、虚词概说(一)副词概说1、副词的特点:(1)半实半虚;(2)既重要又不重要。2、古代汉语副词的分类:分为程度、范围、时间、情态、否定、表敬六类。指代性副词指的是古代汉语中“相”和“见”这两个特殊的副词。它们用在及物动词前,具有称代作用,相当于受动者。其中“相”可以指代第一、二、三人称;“见”一般指代第一人称。重点介绍表敬副词的古今使用情况(有自谦和尊人两种)。谦敬副词是用来表示自己的谦恭和对人的尊敬的一类副词。它们原来都有实际意义,用作谦敬副词后,意义虚化,主要是向人表示敬重。表敬的副词主要有“请、敬、谨、幸、惠、辱”等;自谦的副词主要有“窃、忝、猥、敢”等。3、副词意义的古今差异:(1)少(稍微)、稍(逐渐)、渐(浸湿):三词演变的系列性。(2)略:略微(程度);全、皆(范围)。(3)颇:很(程度深);稍微(程度浅);多数(范围)(4)仅:将近。4、副词用法的古今差异:(1)古代汉语的副词可以修饰名词谓语。如:“此皆古之良马也。”(荀子·性恶)这与古今判断句的差异有关。(2)有个别副词古今词序有差异。如:“不治,将恐深。”“最比其羸弱者。”五、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办法重点:古今词义差异较大的副词。处理办法:在古书的阅读中,没有哪个副词最重要,但也没有那个副词不重要,尤其是古今词义差异较大的副词,教师必须明确指出,让学生掌握。第五讲一、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第六章虚词和句式:古汉语虚词概述·代词、介词、连词和语气词。(2学时)二、授课类别:理论课三、教学目的及要求让学生了解古代汉语代词、介词、连词、语气词的分类和特点;了解代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在体系上的古今差异。四、教学内容提要(二)代词概说1、古代汉语有两类较特殊的代词是现代汉语中没有的,一类是无定代词“或”和“莫”;另一类是辅助性代词“者”、“所”。2、古代汉语的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都使用了许多与今天完全不同的形式。3、上古汉语中第三人称代词有“其”和“之”;“他”作第三人称代词是晋代以后的事。(三)介词概说1、现代汉语的介词结构除表示处所外,一般只作状语;而古代汉语的介词结构既可作状语,也可作补语。2、现代汉语中介词的宾语总是放在介词的后面;而在古代汉语中,介词宾语有时可以前置。3、现代汉语中介词的宾语不能省略;而古代汉语中,介词的宾语有不少省略的情况。(四)连词概说1、连词连接的两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与现代汉语复句中分句间的关系类别相当。2、古代汉语中有一些貌似现代双音连词的双音结构,意义与后代有区别。如:虽然(连+代):虽然如此。所以(代+介):用来……的方法;导致……的原因。然则(代+连):既然这样,那么……然而(代+连):这样却(还)……(三)语气词概说1、古代汉语的语气词,从它们在句中的位置看,可分为句首、句中、句尾语气词三类。句首、句中语气词,现代汉语已经没有;句尾语气词古今变化很大。2、一个语气词表达的基本语气是固定的,不能把由别的词语或语调表示的语气强加给语气词。如句尾语气词:也——表示肯定语气。矣——表示陈述语气。哉、夫——表示感叹语气。乎、耶、邪、与、欤——表示疑问语气。五、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办法重点:古代汉语代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在体系上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处理办法:介绍古今汉语几类虚词在体系上的差异,可以使学生对古代汉语虚词先有一个总体的把握,便于他们分析掌握个体虚词。第六讲一、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第六章虚词和句式:之和其(2学时)二、授课类别:理论课三、教学目的及要求理解“之”和“其”的语法特点,熟练掌握它们在古文中的主要用法。四、教学内容提要二、常见重要虚词(一)“之”和“其”1、之:(1)动词:往、到。(2)代词:1)指人:译为“他(们)”。2)指事:译为“这件(些)事”。3)泛指:译为“这”、“那”。4)复指:译为“这(个、种、些)”(3)助词1)用在修饰语和被修饰语之间,译为“的”。如:是炎帝之少女。(《山海经·精卫填海》)足下上畏太后之严,下惑奸臣之态。(《战国策·范雎说秦王》)2)用在主语、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左传·齐桓公伐楚》)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邵公谏厉王弭谤》)3)凑足音节,不译。2、其:(1)代词:1)定语:①译为“他(们)的”;②译为“那样的”;③译为“自己的”。2)兼语:译为“他、它”。3)泛指:译为“这”、“那”。(2)语气词:“其”作语气词用,既可以用于句首,也可以用于句中。其用法有下面三种:1)表示推测语气,译为“大概”。如:齐其为陈氏矣。(《左传·晏婴论季氏》)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庄子·逍遥游》)2)表示反问语气,译为“难道”。如: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左传·郑伯克段于鄢》)虽如是,其敢自谓几于成乎?(韩愈《答李翊书》)3)表示委婉的祈使语气,译为“还是、可要”。如: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左传·齐桓公伐楚》)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左传·隐公三年》)五、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办法重点:“之”和“其”的语法作用。难点:“之”和“其”的语法作用。处理办法:教师应通过重例证、细比较、多练习的方法,使学生了解、熟悉常见重要虚词的语法作用。由于学生在中学阶段已有一定的积累,教师可以先举出一些中学学过的语例重点解剖,要使学生学会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了解虚词的特性、辨析虚词的用法,然后再让学生熟练掌握由已知到未知的类推过程,这种循序渐进的讲授方法,学生相对而言易于接受。第七讲一、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第六章虚词和句式:者和所(2学时)二、授课类别:理论课三、教学目的及要求理解“者”和“所”的语法特点,熟练掌握它们在古文中的主要用法。四、教学内容提要(二)“者”和“所”1、“者”庸者笑而应曰。(《史记·陈涉起义》)大者王,小者侯。(《汉书·高帝纪》)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史记·鸿门宴》)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论语·颜渊》)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韩非子·五蠹》)以上例句中的“者”作为辅助性代词,用在其他词或词组的后面,组成“者”字结构来充当句子成分。和“者”结合的可以是动词、形容词或动词、形容词行词组,也可以是数词或时间词等。可译为“……的”、“……的人”、“……的东西”等。2、“所”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左传·庄公十年》)民无所依。(《左传·晏婴论季世》)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论语·子路》)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史记·鸿门宴》)以上例句中的“所”都是作为辅助性代词,用在其他词或词组的前面,组成“所”字结构来充当句子成分。和“所”结合主要是动词或动词行词组。可译为“……的”、“……的人”、“……的东西”等。3、“者”、“所”指代对象的差别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庄子·养生主》)见者惊犹鬼神。(《庄子·达生》)以上例句中“者”指代行为的主动者,“所”指代行为的受事者。4、“所……者”结构的含义所爱者,挠法活之;所憎者,曲法诛灭之。(《史记·酷吏列传》)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战国策·齐策四》)以上例句中的“所……者”仍然指代的是行为的受事者,等于“所”字结构,不等于“者”字结构。5、“所以”的用法吾知所以距子矣。(《墨子·公输》)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争夺也。(《荀子·议兵》)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君不此问而问舜冠,所以不对也。(《荀子·哀公》)以上例句中“所以”是由“所”与介词“以”组成的凝固格式。古汉语中的“所以”与现代汉语中的“所以”不同,现代汉语中,一般用于因果复句中,起连接出结果的作用,一个连词。而古汉语中的“所以”是凝固结构,据其意义分析,主要有两种用法:第一,表示的意义比较具体,可理解为“……的工具”、“……的人”等。第二,表达的意义比较抽象,可理解为“……的方法”、“……的原因”。五、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办法重点:“者”和“所”的语法作用。难点:“者”和“所”的语法作用。处理办法:教师应通过重例证、细比较、多练习的方法,使学生了解、熟悉常见重要虚词的语法作用。由于学生在中学阶段已有一定的积累,教师可以先举出一些中学学过的语例重点解剖,要使学生学会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了解虚词的特性、辨析虚词的用法,然后再让学生熟练掌握由已知到未知的类推过程,这种循序渐进的讲授方法,学生相对而言易于接受。第八讲一、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第六章虚词和句式:于和以(2学时)二、授课类别:理论课三、教学目的及要求理解“于”和“以”的语法特点,熟练掌握它们在古文中的主要用法。四、教学内容提要(三)“于”和“以”1、于(於、乎)古汉语中介词“于”也可写作“於、乎”。“于”和“於”上古并不同音,作介词用时,它们的用法完全相同。“乎”与“于”古时音近,也经常作介词用,其用法与“于”也完全相同。(1)引入行为动作的处所与时间。如: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是干戚用于古,不用于今也。(《韩非子·五蠹》)(2)引入行为动作涉及的对象。如: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利泽施乎万世。(《庄子·大宗师》)(3)引入行为动作比较的对象。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4)引入行为动作的主动者,即表示被动。如:刑赏已诺,信乎天下矣。(《荀子·王霸》)2、以(1)引入行为动作凭借的工具、材料与依据。如:蛇出于其下,以肱击之。(《左传·鞌之战》)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荀子·劝学》)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韩非子·五蠹》)(2)引入行为动作凭借的资格、身份或地位。如: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史记·西门豹治邺》)骞以郎应募使月氏。(《汉书·张骞传》)(3)引入行为动作的原因。如: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战国策·魏策四》)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史记·陈涉起义》)(4)引入行为动作的时间。如:文(指田文,即孟尝君)以五月五日生。(《史记·孟尝君列传》)五、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办法重点:“于”和“以”的语法作用。难点:“于”和“以”的语法作用。处理办法:教师应通过重例证、细比较、多练习的方法,使学生了解、熟悉常见重要虚词的语法作用。由于学生在中学阶段已有一定的积累,教师可以先举出一些中学学过的语例重点解剖,要使学生学会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了解虚词的特性、辨析虚词的用法,然后再让学生熟练掌握由已知到未知的类推过程,这种循序渐进的讲授方法,学生相对而言易于接受。六、教学实施情况小结第九讲一、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第六章虚词和句式:而和则(2学时)二、授课类别:理论课三、教学目的及要求理解“而”和“则”的语法特点,熟练掌握它们在古文中的主要用法。四、教学内容提要(四)“而”和“则”1、而连词“而”的用法主要有三种:(1)连接联合结构,连接形容词、动词或形容词、动词性词组,表示两种性质或行为之间的联系。既可以是顺接,也可以是逆接。如:美而艳。(《左传·桓公元年》)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故令尹诛而楚奸不上闻,仲尼赏而鲁民易降北。(《韩非子·五蠹》)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韩非子·五蠹》)水浅而舟大也。(《庄子·逍遥游》)(2)连接偏正结构,即连接状语与谓语动词,是一种顺接。如: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太后盛气而揖之。(《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3)连接主谓结构,即连接主语和谓语,是一种逆接,或是一种假设。如: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智不若耶?畏之也。(《战国策·赵策三》)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左传·襄公三十年》)2、则连词“则”的用法主要有四种:(1)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相承,可理解为“就”、“便”等。如:战则请从。(《左传·庄公十年》)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晁错《论贵粟疏》)(2)表示因果或情理上的联系,可理解为“那么”、“那么就”等。如: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庄子·逍遥游》)民贫则奸邪生。(晁错《论贵粟疏》)是故无事则国富,有事则兵强。(《韩非子·五蠹》)(3)表示假设,可理解为“如果”、“假如”等。如: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庄子·逍遥游》)(4)表示发现,可理解为“原来已经”。如: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5)表示让步关系,可理解为“虽然”、“倒是”等。如:善则善矣,未可以战也。(《国语·吴语》)五、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办法重点:“而”和“则”的语法作用。难点:“而”的语法作用。处理办法:教师应通过重例证、细比较、多练习的方法,使学生了解、熟悉常见重要虚词的语法作用。由于学生在中学阶段已有一定的积累,教师可以先举出一些中学学过的语例重点解剖,要使学生学会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了解虚词的特性、辨析虚词的用法,然后再让学生熟练掌握由已知到未知的类推过程,这种循序渐进的讲授方法,学生相对而言易于接受。第十讲一、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第六章虚词和句式:也和矣焉和诸(2学时)二、授课类别:理论课三、教学目的及要求理解“也”和“矣”、“焉”和“诸”的语法特点,熟练掌握它们在古文中的主要用法。四、教学内容提要(五)“也”和“矣”1、也句尾语气词“也”主要用在判断句句尾,表达的是判断语气,有肯定与确认的意味。用在复句及命令、疑问句中的“也”,仍都是肯定与确认的语气。如: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孟子·许行》)虽杀臣,不能绝也。(《墨子·公输》)赏罚不信,故士民不死也。(《韩非子·初见秦》)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传·郑伯克段于鄢》)2、矣句尾语气词“矣”主要用在陈述句句尾,表达的是陈述语气,是把事情发展到现阶段出现的情况或将要出现的情况报道出来,告诉别人。与“也”所表达的语气的差别:第一,“也”表静态,无时间动程;“矣”表动态,有时间动程。第二,“也”是把对事物的判断告诉别人,现代汉语中没有与之对应的语气词;“矣”是把事情发展到现阶段出现的情况或将要出现的情况报道出来告诉别人,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语气词“了”。如:鸡既鸣矣。(《诗经·齐风·鸡鸣》)余病矣。(《左传·鞌之战》)吾属今为之虏矣。(《史记·鸿门宴》)吾君已老矣,已昏矣。(《谷梁传·僖公十年》)(六)“焉”和“诸”1、焉(1)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例: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焉:在其中)②不复出焉。(焉:从这里。)(2)疑问代词,哪里,怎么。例:①且焉置土石?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3)作语气助词,用于句末。例: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②今其室十无一焉。(4)作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例:①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②而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5)相当于“之”。例:①谨食之,时而献焉。(焉:它,指蛇。)②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焉:它,指作者自己所写的这篇文章。)2、诸只用作兼词,有两种情况:(1)相当于“之于”,放在句中。(2)相当于“之乎”,放在句尾。五、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办法重点:“也”和“矣”、“焉”和“诸”的语法作用。难点:“也”和“矣”的区别;“焉”的语法作用。处理办法:教师应通过重例证、细比较、多练习的方法,使学生了解、熟悉常见重要虚词的语法作用。由于学生在中学阶段已有一定的积累,教师可以先举出一些中学学过的语例重点解剖,要使学生学会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了解虚词的特性、辨析虚词的用法,然后再让学生熟练掌握由已知到未知的类推过程,这种循序渐进的讲授方法,学生相对而言易于接受。第十一讲一、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第六章虚词和句式:常见习惯句式(2学时)二、授课类别:理论课三、教学目的及要求让学生掌握古代汉语常见习惯句式的结构并能准确地翻译。四、教学内容提要三、常见习惯句式:(一)如(若、奈)……何1、“如(奈、若)……何”格式。如:“以君之力,曾不能换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2、“如(奈、若)之何”格式。如:“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论语·为政)[要使百姓严肃认真,尽心尽力和互相勉励,怎么办呢?]3、“如(奈、若)何”格式。如:“与不谷同好,如何?”(齐桓公伐楚)(二)何(以)……为:可译为“要……干什么呢?”或“哪里用得着……呢?”例如:①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三)孰与表示比较,用来表示人或事物互相比较的结果。都可译为“跟……比较,哪个更……”。例如: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②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③吾孰与城北徐公美?(四)不亦……乎可译为“不是……吗?”或“难道不……吗?”例如: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②今吾之优越,犹人只有腹心疾也,而王不先越而乃务齐,不亦谬乎?(五)无乃……乎(与)表反问语气,相当于“恐怕……吧”。例如:①无乃尔是过与?(《论语》)——难道不是该怪罪你吗?②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六)得无……乎可译为“该不会……吧”“莫非……吧”。例如:①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②日食饮得无衰乎?(七)何……之有可译为:“有……呢?”例如:①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②夫晋,何厌之有?五、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办法重点:常见习惯句式的翻译。处理办法:常见习惯句式的翻译可以通过分析句式结构、比较句式表义特点来使学生掌握。第十二讲一、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第七章修辞和古文今译:常见修辞手法(2学时)二、授课类别:理论课三、教学目的及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古代汉语常见的修辞手法,掌握这些修辞手法在古文中的具体运用。四、教学内容提要古代汉语常见修辞手法一、比喻:又叫“譬喻”,有四类:1、明喻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孟子·梁惠王上》)2、暗喻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鸿门宴》)3、借喻缲成白雪桑重绿,割尽黄云稻正青(王安石《木末诗》)4、博喻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苏轼《百步洪》)二、代称:代称的分类1、用该事物的性状、特征指代该事物乘坚驱良逐狡兔。(《史记·越王勾践世家》2、用泛称代特称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后汉书·华佗传》)3、用特称代泛称凌阳侯之泛滥兮,忽翱翔之焉薄。(屈原《哀郢》)4、用工具代本体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史记·鸿门宴》)5、用部分代全体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6、用具体代抽象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史记·廉蔺列传》)三、并提:并提,是古代汉语中的一种修辞手法,又叫“合叙”。即把两件相关的事合并在一个句子里来叙述。它能使句子紧凑,文辞简练,但也容易影响句意的正确理解。如: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水经注·巫山·巫峡》)四、互文:互文,又叫“互文见义”、“互见”等。指在结构相同或相近的两个并列语句中,相应位置上的词语互相补充、互相呼应的修辞手法。古人所说的“互文”,还包括为了避免行文重复,在同一语言环境里同义词或近义词交错使用的情况。如: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柳宗元《捕蛇者说》)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马駃騠不实外厩。(《谏逐客书》)五、委婉:不直言其事,故意把话说得含蓄、婉转一些,叫做“委婉”。有以下几类:1、避粗俗即阳为病狂,卧便利。(《汉书·玄成传》)2、避忌讳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3、避冒犯陛下富于春秋。(《史记·李斯列传》)4、交际辞令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于敝邑,使臣下犒执事。(《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六、倒置:使句中的词语颠倒顺序来达到新颖别致、强调突出、平仄合律等效果的修辞方式。如:野于饮食。(《墨子·非乐上》)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杜甫《秋兴八首》)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楚之谓矣。(《左传·昭公十九年》)五、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办法重点:并提、互文、委婉的修辞特点。处理办法:并提和互文形式相反,在现代一般不再使用,因此应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典型例句,把二者区别开来。委婉是很能体现汉民族语言特点的表义手段,教师应通过典型语例,细致解析委婉的类别和特点,使学生正确掌握这一修辞手法。第十三讲一、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第七章修辞和古文今译:古文今译(2学时)二、授课类别:理论课三、教学目的及要求熟练掌握古文今译的一般方法,掌握古文今译的特殊处理方法,在实践中能够运用古汉语知识较为准确地翻译古文。四、教学内容提要一、古文今译的作用古文今译就是把古文翻译成现代文,它的作用有二:(一)让现代人读懂古代文献。这通常是注释家要做的工作。(二)提高阅读古代文献的能力。这是学习古代汉语的人经常要做的事情。适当的古文今译练习,可以使我们进一步掌握古代汉语的语言特点,同时透彻了解原文的思想内容。二、古文今译的原则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翻译外文作品的原则“信、达、雅”,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古文今译。信:即忠实原文。(不增不减,有疑难就查工具书。)达:即翻译准确。(准确理解原文,译文要符合现代汉语规范,不能半文半白、语句不通、不合情理。)雅:即保持文采。(注意原文的修辞手法、表达习惯等,做到译文典雅优美。)三、古文今译的一般方法先看一个句子: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诸葛亮《出师表》)译文:先帝在世的时候,每次和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一次不对汉桓帝、汉灵帝(的作法)发出感叹、深表遗憾。古文今译的一般方法可以用“对、换、留、删、补、调”这六个字来概括:(一)对(对译):把古文中的单音词对译为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双音词或多音词。(二)换(替换):用现代的词或短语去替换古代的词语。(三)留(保留):古文中的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朝代名、国名、官职名、年号、某些典章制度的名称等)以及古今意义和用法相同的词语可以保留下来不译。(四)删(删除):古文中有些语气词、助词、连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对等的词来翻译,而删去又不影响句子的准确通顺,就可以删除不管。(五)补(补充):古文中省略了的而根据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却不能省略的成分,译文应补充出来。(六)调(调整):古文中的特殊词序,要根据现代汉语语法规范作相应的调整。运用一般方法,我们再来试译两个句子: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译文:扁鹊出去(以后),桓侯说:“医生喜欢医治没有生病(的人),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柳宗元《捕蛇者说》)译文:顶着风雨,冒着寒暑,呼吸着带有病毒的空气,死去的人到处躺在一起互相靠着。五、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办法重点:古文今译方法。处理办法:古文今译综合性很强,要求学生不断积累古代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同时也要求学生能妥善处理古今差异,使译文准确规范,教师可适当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句作示范,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第十四讲一、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第八章音韵:音韵学的构成和上古音韵、中古音韵(2学时)二、授课类别:理论课三、教学目的及要求要求学生了解上古的三十个韵部和上古声母研究的重要结论;了解中古韵部和中古声母的构成,了解中古四声及其与现代汉语四声的对应关系。四、教学内容提要一、古今语音的异同提问:汉语古今的语音是否有差异?1、建立语音发展的观点从方言看古今语音的差异丛书面看古今语音的差异2、汉语语音发展的历史分期上古音近古音《诗经》中古音《广韵》普通话《中原音韵》现代音二、古音的基本概念1、声母方面①字母声纽音纽纽提问:请说出现代汉语声母的发音部位。②五音七音唇音:重唇音齿音:齿头音喉音:轻唇音舌音:舌头音舌上音正齿音牙音:半舌音:半齿音:③清浊全清音:不送气、声带不振动全浊音:声带振动强烈2、韵母方面次清音:送气、声带不振动次浊音:声带振动不强烈提问:韵与韵母有何不同?①韵韵部韵目②阴阳入阴声韵:没有韵尾和以元音结尾的韵入声韵:以轻塞音bdg结尾的韵③四呼阳声韵:以鼻辅音结尾的韵开口呼:不是iuü或不以iuü为韵头的韵母齐齿呼:i和以i为韵头的韵母合口呼:u和以u为韵头的韵母3、声调方面撮口呼:ü和以ü为韵头的韵母提问:请说出现代四声及其调值。①平上去入三十六字母②平仄提问:现代汉语的声母有多少个?都是什么?“三十六字母”是古人总结的汉语的36个声母。是宋朝人在唐末和尚守温创制的三十字母的基础上增订而成的。三、上古声母的研究1、上古时期无舌上音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古无舌上音》:“凡轻唇者,古皆读为重唇。”2、上古时期无舌上音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舌音类隔之说不可信》:“古无舌头舌上之分,知彻澄三母,……求之古音,则与端透定无异。”五、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办法重点:上古声母研究的重要结论;中古四声。处理办法:上古声母研究的重要结论可以多举一些古今例证来帮助学生理解。中古四声的重点是平分阴阳和入派三声,除列表说明中古四声与现代四声的对应关系外,还应让学生在活的方言中,具体感知古入声字的去向。第十五讲一、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第八章音韵:诗律·句数和押韵(2学时)二、授课类别:理论课三、教学目的及要求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句式的发展,了解近体诗句数和押韵的要求。四、教学内容提要一、近体诗的分类在“永明体”诗的基础上形成的讲究平则与对仗的诗,就是近体诗,也叫做“格律诗”。格律诗在隋末唐初形成,成为我国诗体的正宗。五言律诗:每句五个字。七言律诗:每句七个字。五律:每句五个字,全诗共八句。七律:每句七个字,全诗共八句。五绝:每句五个字,全诗共四句。七绝:每句五个字,全诗共四句。排律:超过八句。二、近体诗的用韵1、近体诗是怎样押韵的押韵就是在诗歌中该用韵的地方用同韵部的字。如: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①近体诗除有的首句入韵外,都是隔句押韵。②近体诗一般只用平声韵。③近体诗不能出韵(出韵:即用了不是这个韵部中的字)。2、平水韵北宋陈彭年的《广韵》分206韵。根据“同用”的原则,一些邻近的韵可以合起来用。南宋江北平水人刘渊,著《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将《广韵》的206韵合并为107韵;与此同时,金人王文郁著《平水新刊韵略》,将《广韵》的206韵合并为106韵。后人就把这106韵称为“平水韵”。五、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办法重点:律诗句数和押韵的要求。处理办法:最好结合一、两首律诗来分析。第十六讲一、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第八章音韵:诗律·平仄(一)(2学时)二、授课类别:理论课三、教学目的及要求要求学生理解律诗的平仄特点,能熟练地分析律诗的平仄。四、教学内容提要三、近体诗的平仄1、近体诗的平仄格式四种基本句式:甲:(平平)仄仄——平平——仄乙:(仄仄)平平——仄仄——平丙:(仄仄)平平——平——仄仄丁:(平平)仄仄——仄——平平对:同一联中出句于对句的平仄应当相反。粘:上一联对句与下一联出句的平仄应当相同。四种基本格式:仄起仄收式:平起仄收式:仄起平收式:平起平收式:五、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办法重点:律诗平仄的四种不同格式。难点:推演律诗平仄的四种不同格式。处理办法:对律诗平仄的四种不同格式,教师应根据平仄交错和“粘”“对”的规律,反复引导学生学会推演,理解掌握,不必死记硬背。第十七讲一、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第八章音韵:诗律·平仄(二)(2学时)二、授课类别:理论课三、教学目的及要求要求学生理解律诗拗救的特点,能熟练地分析律诗的拗救。四、教学内容提要2、拗救问题“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1)一、三、五也要论的情况:①丁:(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五字必须是仄。否则,句尾就是三个平声字,叫做“三平调”,近体诗中不许出现。②乙:(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子必须是平。否则,除韵脚之外,全句就剩下一个平声字,叫做“犯孤平”。救的办法是将本句的第五字改为平声。(2)二、四、六可以不分明的情况:①丙:(仄仄)平平——平——仄仄,第五字用了仄,那么第六字必须改为平。②甲:(平平)仄仄——平平——仄,第六字可以用仄,但其对句的第五字必须改用平声。实践:分析下面近体诗的用韵情况与平仄句式。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