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集成服务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_第1页
大数据集成服务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_第2页
大数据集成服务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_第3页
大数据集成服务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_第4页
大数据集成服务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可行性研究报告I目录1项目概述1.1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1.2建设项目编制依据1.2.1项目建设规划批复.................................................................11.2.2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11.2.3国家有关法令、法规、规范、标准.....................................21.3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内容和范围1.4建设单位基本概况1.5项目建设目标、内容、规模、建设期........................................41.5.1建设目标.................................................................................41.5.2主要建设内容.........................................................................71.5.3建设规模.................................................................................81.5.4建设期.....................................................................................81.6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需求分析2.1项目背景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3建设需求分析..............................................................................143建设条件分析3.1建设地点......................................................................................163.2建设条件......................................................................................163.2.1自然条件...............................................................................163.2.2社会经济条件.......................................................................173.2.3交通及基础设施条件...........................................................173.2.4环境保护条件.......................................................................203.2.5地震安全条件.......................................................................204建设方案4.1总体建设方案..............................................................................214.1.1建设目标...............................................................................214.1.2建设原则...............................................................................234.1.3总体框架...............................................................................244.2大数据集成服务平台..................................................................274.2.1概述.......................................................................................274.2.2平台业务模式.......................................................................294.2.3平台组成...............................................................................374.2.4平台功能...............................................................................444.2.5基础数据库建设...................................................................884.2.6标准规范体系.......................................................................894.2.7信息安全体系.......................................................................914.2.8主要技术指标要求...............................................................944.2.9具体设备配置.......................................................................945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地震安全、节能分析........................975.1环境保护......................................................................................975.1.1编制依据...............................................................................975.1.2建设园区环境状况...............................................................975.1.3主要污染物及环境保护措施...............................................975.2劳动安全和卫生..........................................................................985.2.1编制依据...............................................................................985.2.2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985.3地震安全......................................................................................995.4节能分析......................................................................................995.4.1编制依据...............................................................................995.4.2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1005.4.3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1006组织机构和人员培训6.1领导和管理机构........................................................................1026.2项目实施机构............................................................................1036.3运行维护方案............................................................................1046.4人员配置与培训........................................................................1077项目实施计划7.1项目建设期................................................................................1077.2项目进度计划............................................................................1088工程招标方案8.1编制依据8.2招标内容与范围8.3招标方式....................................................................................1118.4招标组织形式............................................................................1119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9.1编制依据9.2编制说明9.3项目总投资估算9.4资金来源与资金筹措10效益分析10.1项目建成后的水平10.2经济社会效益分析11结论与建议11.1结论............................................................................................12211.2建议............................................................................................12212附表V11.1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项目名称:大数据集成服务建设项目项目建设单位:能源化工基地管理委员会1.2建设项目编制依据1.2.1项目建设规划批复(1)宁夏回族自治区能源化工基地管理委员会文件《关于批复智慧建设总体规划的通知》(管发[2016]7号);(2)《能源化工基地开发建设总体实施方案》(2012-2020年)。1.2.2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1)《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务民生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的通知》(宁政发[2014]65号);(2)《关于转发2015年全区信息化重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宁政发办[2015]24号);(3)《关于印发全区电子政务外网和公共云平台实施方案>的通知》(宁党网办发[2015]5号);(4)《关于加快全区电子政务外网和公共云平台建设工作的通知》(宁信办发[2015]38号);(5<三五”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协同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意见的第1页函》(宁信办函[2015]66号);(<关于加强政府大数据应用服务工作的总体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7)《智慧(8)《智慧建设总体规划(2015—2016)》;建设总体规划实施行动方案》。1.2.3国家有关法令、法规、规范、标准(1)《能源化工基地开发建设总体实施方案》(2012-2020年);(2)《自治区党委办公厅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意见》,宁党办[2013]1号;(3)《计算机软件需求说明编制指南》(GB9385-1988);(4)《信息建模方法》(IEEE1320.2-1998);(5)《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6[1998]1(GB/T8567-1988(8)《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T17859-1999);(9)《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准则》(GB/T18336-2001);(10)《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联高层安全模型》(GB/T17965-2000);(11GB/T9387第2页(12)《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联应用层结构》(GB/T17176-1997);(13)《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联开放系统安全框架》(GB/T18794);(14GB/T18237(15)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16)国家关于工程建设项目在设计、节能、环保、劳动安全卫生、消防等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1.3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内容和范围根据能源化工基地“智慧”建设任务的配套要求,对能源化工基地管委会现有信息化条件与未来发展需求之间的差距进行分析,提出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并制定合理可行的建设方案,为项目审批提供决策依据。本可行性研究报告从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需求分析、建设方案、环保、职业安全卫生、节能分析、实施计划、招标方案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并对项目进行投资估算和经济社会效益分析。1.4建设单位基本概况能源化工基地管理委员会是负责对能源化工基地的发展建设进行综合指导的政府派出机构,具体职能如下:(1)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研究拟定基地的发展革方案,促进可持续发展。第3页(2)研究制定基地发展和管理的相关政策,起草相关地方性法规草案、政府规章草案。(3)协调整合各类创新资源,开展基地创新创业、高新技术研发及其成果产业化,重点发展煤炭、电力、现代煤化工和石油化工四大产业,构建产业高端集群,积极推动科技金融、人才资源、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促进和服务工作。(4)负责管理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拨付的基地发展专项资金,并协助有关部门监督专项资金的使用。(5)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授权,对宁夏开发投资公司市级财政投入资金履行出资职责,依法对其国有企业进行监督管理,并加强业务指导。(6)统筹产业空间布局,对基地空间规划、产业布局、项目准入标准等重要业务实行统一领导。(7)负责基地内各类协会组织的联系工作。(8)开展基地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基地国际化发展水平。(9)承担基地外事、宣传、联络等工作。(10)承办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1.5项目建设目标、内容、规模、建设期1.5.1建设目标通过于园区发展、政务服务、民生服务领域的智慧应用,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形成以大数据应用服务为支撑的智慧系统,打造一个具有“绿第4页色、环保、安全、共享、智能”特点的智慧,使基地成为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智慧能源化工基地,促进“互联网+”与基设,实现办事网络化、资源数字化、服务智能化、决策科学化,全面地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基基1)建立完善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基90%立互联,信息共享率达到70%以上,信息准确率达到以上,形成资源、农业、就业、社保、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和科技等相关领域的数据集向社会开放,形成与自治区各厅局、镇、基地各单位、企业和社区的信息资源共享环境。2)建设健全的业务应用体系以服务产业为重点,政务、民生为支撑,积极推进基地建设安全监管、环境保护、应急管理、园区服务、政务服务等重点应用领第5页域智慧化应用,并实现与“智慧宁夏”无缝连接。依托业务应用服务体系,为企业、居民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政务公开信息网上发布率达到100%100%实现网上办公,90%以上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及社会民生事项可通过网络办理,城市管理100%实现网格化管理。在企业监管、质量安全、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建设等领域,推动有关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将市场监管、检验检测、违法失信、企业生产经营、销售物流、投诉举报、消费维强事中事后监管和服务,提高监管和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推动改政府简政放权、依法行政。3)形成优质的智慧基地发展环境通过智慧建设,务,知政策、寻商机、找机遇;政府能够充分整合运用政府数据和社会数据,掌握企业需求,推动行政管理流程优化再造,在招商引资、服务。在城乡建设、人居环境、健康医疗、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质量安全、文化教育、交通旅游、消费维权、城设备等数据的汇聚整合,开发各类便民应用,优化公共资源配置,9第6页个社区的75%以上的居民均能享受到智能化的公共服务。1.5.2主要建设内容结合12111”发展战略,重点开展大数据集成服务平台、基础设施等工程建设。1)大数据集成服务平台建设范,将智慧的全部应用系统有机地连接成一个整体,打通与“智慧宁夏”大数据中心的信息交换通道;以人口数据库、法人数据库、地理信息库、宏观经济数据库为基础,融合环保监测、安全监管、消防设施等智慧应用形成专业数据(库),整合形成大数据的共享数据台管理系统、信息资源交换与集成系统、大数据存储系统、大数据共享服务系统、大数据分析与挖掘系统、视频云管理系统、视频云集成系统、视频云服务系统、应用集成支撑系统、安全管理系统和运维监控系统等。2)基础设施建设完善IT服务中心基础建设,建设视频云网络、移动网络指挥平融合、安全的新一代信息网络体系,实现基地应用系统集。第7页1.5.3建设规模本项目根据能源化工基地的智慧工程建设任务的需求核心基础设施。项目主要围绕建设方案、大数据集成服务平台等进行建设,新增工艺设备12台(套)。1.5.4建设期本项目建设期12个月。1.6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本项目估算总投资为4980万元,资金来源由政资金。基地管委会财第8页22.1项目背景宁夏回族自治区积3484平方公里,跨银川、吴忠、灵武等多个行政区域,其核心区包括煤化工产业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区,是宁夏煤、水、土等资源的核心地带和富聚区,也是宁夏举全区之力开发建设的“一号工程”,承担着建设开放宁夏、富裕宁夏、和谐宁夏、美丽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近年来,随着入驻企业越来越多,园区规模越来越大,聚集的人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管理手段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了加强对基地的管理,在新城新建了企业总部大楼,管委会、镇政府将入驻办公大楼,同时,相关公安、消防等管理部门也在区内建设了配套设施。各政府部门将陆续搬迁进驻新的办公区,届时,政府的服务和管理条件都会有较大的改善。目前,战,为了进一步促进基地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强基地管理,加快推进新城建设,保障服务民生,提高公共服务水管委会于2014年10”第9页设“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基地”为目标,推动物联网、云基地的融合应用,”结合基地的工业集群基础,立足实际,以建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高效的企业服务、保监测、安全生产、循环经济、电子政务、民生保障、园区运行管理基地在环“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发展的新格局,促进信息化与政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推动通过一期建设,“智慧基地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信息化核心基础设施中指挥中心、IT96123”基地能源化工企业日常运行状态监控、应急指挥、远程会商、专题汇报等方面服务,提供政务服务、招商引资、投诉建议、应急管理、民生等方面7*24小时的“一站式咨询服务”;IT服务中心建设部署了网络、计算机系统、存储系统、安全管理系统、机房及相关配套设施,建立了集中的虚拟化计算和存储资源,实现了已建应用系统的迁移,为“智慧”应用、管委会和镇政府办公提供了基础的数据服务、网络服第页务和安全管理,初步实现了与互联网、通信网等公共网络的连接,完成了环保专网的接入,预留了安监、公安、消防等专网信号接口以及与“智慧宁夏”互联互通的接口;环境安全应急信息化平台(一期)已经投入运行;(一期)、人员绩效考核系统、企业申报事项管理系统、安全生产预警与监管平台及政务服务系统(一期)正处于建设中。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新一轮信息网络技术发展和应用正在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为基地信息化向更高阶段的智慧化发展带来新的契机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下一代互联网技术、无线宽带技势进一步显现,信息网络向宽带、融合方向发展的趋势进一步显现,信息技术与其他产业技术的融合不断加深,涵盖了技术、产品、业务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是信息获取,海量的、各式各样的数据需要实时采集、传输、处理、整合和分析,发掘其中的智慧,以支持决策。基地发优势。2)国家“新四化”的提出,为智慧环境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宏观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第页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同时,十八大报告中有19处表述提及信息、信息化、信息网络、信息技术与信息安全。这充分反而深远的影响,也必将指引智慧建设走向新的阶段。3)基地的综合竞争力和发展愿景,为智慧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基地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点开发区,是自治区煤、水、电号工程”,基地具备强大的综合竞争力,具有专业的一体化园区运营服务、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基础、稳定的水资源供给、丰富的烯烃原基地具有长远宏大的发展目标:建成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能源化工基地,成为全国重要标的重点开发区,实现经济工业发达、社会和谐、自主创新、生态环境良好的综合发展。4)智慧城市建设对基地管理模式提出了新要求第页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把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大型煤炭基地、煤化工产业基地、‘西电东送’火电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区”,同时,根据自治区的一系列政策文件精神和发展规划,基地是自治区经济发展跨越式发展的主战场。下审批权限的项目。根据智慧城市建设的特点及发展规律,其对新的挑战,单一的供给体系向多样化的供给体系转变。5)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城市发展对智慧考验当前,建设提出了实质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基地以能源化工工业为主体的经济增基地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快速增长,不得不面对社会安全监管难度加大、环境污染、城市交通拥堵、医疗资源紧张、就业压力等问题,不断考验着管委会的执政第页智慧基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企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宜居质量,是基地面临的一个重要考验。6)智慧建设对资金、人才、安全等要素保障提出新的挑战基地的高科技人才资源、高校资源尚处于薄弱地位,一旦全面推进智慧建设,必要求的人建设投融问题,后果将不堪设想,这是智慧面临的又一个潜在风险。2.3建设需求分析智慧建设需要存储海量数据并对数据安全进行差别化划分;需要全面收集来自公安、工商、税务、经济统计、环保、安监和应急管理等业务应用系统中的各种信息数据并集成分析,形成内容全面、业务广泛、数据规范、组织合理的智慧海量公共信息资源;需要安全监管、消防设施等智慧应用形成专业数据(库),形成大数据的第页先进技术,实现为政府决策、企业管理、民生服务提供数据综合(智能)服务的目的。因此,大数据集成服务平台是“智慧”的核心组成部分。第页33.1建设地点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3.2建设条件能源化工基地。3.2.1自然条件高压控制,正当冷空气南下之要冲,夏季处在南季风西行的末梢,形成较典型的大陆性气候。西边。同时又是季风气候区,夏季东南风波及全市,带来水气,冬季地势上。银川地处内陆,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贺兰山呈北偏东走向经响。在上述因子的综合影响下,形成明显的大陆性气候。银川市气候的基本特征是:干旱少雨,蒸发强烈,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冬寒无奇冷,夏热无酷暑,春季多风沙,秋季雨集中,春迟、夏短、秋早、冬长,无霜期短而多变。第页3.2.2社会经济条件企业提供专业便捷的基地物流服务;同时基地将提供一体化的仓储、包装和车辆维护服务,从全方位满足园区企业物流服务需求。能源化工基地将计划于2015年在基地核心区域建立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的新城项目,为本地居民和工人提供一体化的配套设施,包括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娱乐、社会保障、物流、金融、办公、居住等基础公共服务。构,由自治区党委常委、常务副主席担任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授予重大项目启动“绿色通道”,实行“保姆式”服务。化工企业投资环境。3.2.3交通及基础设施条件能源化工基地位于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中东部,规划面积3484平方公里,距宁夏首府银川市40公里,与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榆林共同构成了中国能源化工的金三角,地区资源丰富,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储量约占全国的50%第页为能源化工行业在当地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宁夏地处内陆腹地,已拥有发达的航空、铁路、公路等综合交通物运输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能源化工基地的货银川河东国际机场距能源化工基地仅30公里距离,目前运营航线55个,通航城市46个,未来更计划增加银川至中亚、中东、达程度。目前银川河东国际机场正在规划航站楼三期改造工程,到2020年机场旅客吞吐量将达1,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万吨。里程1029公里,有包兰铁路、宝中铁路、太中银铁路等铁路线路,通达性良好,能源化工基地则可以通过太中银铁路直接接驳国家网,提升与中西亚、中东、俄罗斯的通行能力,能源化工基地可辐射的市场范围将进一步扩展。高速公路,可非常便捷的通往华北、华东、华南等东部沿海地区。同时,能源金三角区域内将规划建设-榆林、-鄂尔多斯快速通实现1+1+1>3的效果。第页基地地势平缓开阔,不占用耕地,无移民搬迁,土地开发成本低,价格低廉。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完善,已实现七通一平。达公路、铁路网络。各园区主干道路与青银高速、京藏高速、211国道、307203省道等形成了便捷的公路交通网络,路网密度已达每百平方公里45.6公里。区域内已建成地方铁路375公里,形成了“两纵两横”路网络,各工业园区铁路专用线通过地方铁路连接太中银、京包、宝中、陇海线,辐射全国,形成通畅高效的铁路外受限制。供电通讯设施完善,已建成330KV变电站4110KV变电站6座,形成了多回路供电电源,供电条件可靠、有保障。已建成了一期供水工程,供水能力达到40万立方米天;二期工程建成后,将达到80万立方米天,生产和生活供水便利、有保障。长庆-银川天然气输气管线在园企业的需求。基地留有供气口,充分满足入在项目建设地点,能源供给量完全可以满足本次信息化建设需要。第页3.2.4环境保护条件项目建设于企事业单位,无污染源,无历史文物、名胜古迹以及珍贵动植物等重要保护目标。能源化工基地针对本地区气候特点,制定了“三废”处理办法,对企业的废气、废水、固废进行统一的处理和回收利用。基地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可达到80%,科学处置率达到100%;基地将定严格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脱硫脱硝除尘设施稳定运行率达100%,同时,基地将实施2014年投资已达58亿元,建成73个项目,建立324个监控点,实现了24小时全方位动态监控。3.2.5地震安全条件斯块体和青藏块体之间的过渡地带,属于鄂尔多斯周缘断陷盆地之一,银川地堑的新构造运动比较活跃,地震地质条件比较严峻。鉴于银川的地震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工业和民用建筑应按八度设防,并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第页44.1总体建设方案4.1.1建设目标通过于园区发展、政务服务、民生服务领域的智慧应用,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形成以大数据应用服务为支撑的智慧系统,打造一个具有“绿色、环保、安全、共享、智能”特点的智慧,使基地成为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智慧能源化工基地,促进“互联网+”与基设,实现办事网络化、资源数字化、服务智能化、决策科学化,全面地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基基1)建立完善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基90%立互联,信息共享率达到70%以上,信息准确率达到以上,形成第页资源、农业、就业、社保、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和科技等相关领域的数据集向社会开放,形成与自治区各厅局、镇、基地各单位、企业和社区的信息资源共享环境。2)建设健全的业务应用体系以服务产业为重点,政务、民生为支撑,积极推进基地建设安全监管、环境保护、应急管理、园区服务、政务服务等重点应用领域智慧化应用,并实现与“智慧宁夏”无缝连接。依托业务应用服务体系,为企业、居民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政务公开信息网上发布率达到100%100%实现网上办公,90%以上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及社会民生事项可通过网络办理,城市管理100%实现网格化管理。在企业监管、质量安全、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建设等领域,推动有关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将市场监管、检验检测、违法失信、企业生产经营、销售物流、投诉举报、消费维强事中事后监管和服务,提高监管和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推动改政府简政放权、依法行政。3)形成优质的智慧基地发展环境通过智慧建设,务,知政策、寻商机、找机遇;政府能够充分整合运用政府数据和社第页会数据,掌握企业需求,推动行政管理流程优化再造,在招商引资、服务。在城乡建设、人居环境、健康医疗、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质量安全、文化教育、交通旅游、消费维权、城设备等数据的汇聚整合,开发各类便民应用,优化公共资源配置,9个社区的75%以上的居民均能享受到智能化的公共服务。4.1.2建设原则1)系统引领,综合集成基地的煤炭、电力、煤化工、有色金属等支柱产业,围绕安全监管、环境保护、企业服务、政务服务、民生服务的需求,综合集成相关领域先进技术,开展智慧基地建设,以业务应用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式,建立安全可信的大数据技术体系,形成政产学研用多方联动、协调发展的大数据产业生态体系。2)把握机遇,强力推进顺应世界“互联网+”发展趋势,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创新驱动作用,推进能源生产与消费模式革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节能减排;以促进创业创新为重点,推动各类要素资源聚集、开放和共享,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第页3)开放合作,汇聚智慧调动发挥业团队和个人提供绿色通道服务,引导建立社会各界交流合作的平台,推动跨区域、跨领域的技术成果转移和协同创新。4)基础共建,资源共享适应基础建设的信息化应用向IT服务中心迁移,加强物联网网络架构研究与建设,优化数据中心布局。同时,积极推进“智慧宁夏”的落地,统一部署上级单位或部门配发的应用系统,并在基地同步驻留数据,在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同时,形成基地全面、准确的大数据体系。4.1.3总体框架大数据集成服务平台以绿色、环保、安全、共享、智能为核引领技术流、物质流、资金流、人才流,有力地支撑基地煤炭、电力、煤化工、有色金属等产业的发展,促进基地在环保、安监第页等领域的信息化处于国内一流水平,并在市政管理、居民生活、资源环境等方面进一步推动基地的发展。总体架构如下:图4.1总体架构图(1)基础设施层和区域性、行业性数据汇聚平台,避免盲目建设和重复投资。主要内容包括指挥中心、IT服务中心、基础网络、智能感知设施设备,提供智慧夏”之间应用系统横向协同、纵向打通的硬件基础设施。同时,加强对重要数据资源的备份。(2)大数据平台层第页库四大基础数据库及环保信息库、安监信息库等专业数据库的基础上,开展大数据平台建设。形成覆盖基地3484平方公里中的近12万人口和近70基地不同行业、重为基础,打造涵盖数据汇集、数据管理与应用、数据服务功能的“一体化”数据共享机制,明确各部门数据共享的范围边界和使用方式,护标准,实现数据、系统、网络等多方面多角度地信息安全保护,推进数据传输加密、数据存储加密、数据混淆处理和阅后即焚处理,从网络传输,数据落地、数据脱密、数据销毁等方面进行全生命周期的IT服务中心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应用资源的统一管理,特别是高效地监控、调配、管理虚拟化后的计算资源、分布式存储资源以及传统的物理机资源、磁阵资源、网络资源以及相关的设备。(3)重点应用领域层结合12111”发展战略,重点开展园区服务、政务服务、民生服务等领域的工程建第页设。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防护要求和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分级保护要求,通过身份认证、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应用系统安全和物理安系建设。结合国家、自治区相关标准和要求,在网络建设、应用系统基地信息化技术标准规范和相关规章制度的制信息安全体和工作考核体系。建设的通用技术标准规范体系)主要特色(1)以系统工程思想为统领,顶层规划,体系化设计,统筹建(2)建立智慧大数据中心,打通各应用领域的数据通道,的智慧应用。(3)建设基地多网融合的移动互联体系,以机动协同指挥为引领,全面实现掌上办公、移动执法和居民生活等移动服务。4.2大数据集成服务平台4.2.1概述面向智慧第页交换接口规范,将智慧的全部应用系统有机地连接成一个整体,打通与“智慧宁夏”大数据中心的信息交换通道;以人口数据库、法人数据库、地理信息库、宏观经济数据库为基础,融合环保监测、安的共享数据支撑体系;以面向综合分析、数据挖掘、综合服务的基础服务为手段,支撑跨应用、多维度、多层次的大数据服务,为政府决策、企业管理、民生服务提供有力的数据综合服务。数一源、一源多用、数据共享、智能分析、辅助决策”的大数据中心建设目标,平台全面收集来自公安、工商、税务、经济统计、环保、监、应急等业务领域的业务信息、感知数据、视频数据等进行有机集成,并按主题有序分类管理,形成内容全面、业务广泛、数据规范、组织合理的智慧现智慧境风险,并为战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同时,也为各级管理人员提供地经济社会智慧化水平和生活品质。基大数据平台的作用主要体现以下几点:基地各有关部门共享的第页数据资源范围;规范各类数据采集口径、采集方式,规范数据的服务方式;市公共数据的交换、清洗、整合和加工;实现城市公共数据的组织、编目、管理以及应用绩效评估;共享服务,为政务外网和互联网上的各类智慧应用提供基于城市公共数据库的数据服务、时空信息承载服务、基于数据挖掘的决策知识服务等。4.2.2平台业务模式环保、安监、应急等业务领域的业务信息、感知数据进行实现智慧对发展,提高基地经济社会智慧化水平和生活品质。第页工商业务信息税务业务信息地理测绘数据安监业务信息环保业务信息应急业务信息行政并联审批环境综合管理法人信息业务信息地理信息宏观经济信息提高政府科学大数据集成视频资源政务信息建筑物信息环保信息大数据分析环保视频监控数据污染因素影响安监视频监控数据感知数据环境感知数据库污染物感知数据环境变化趋势安监感知数据图4.2大数据平台业务模式图第页大数据集成针对和感知数据,同时结合人口、工商、税务、地理测绘等信息,基于统一业务语义的公共数据模型,运用先进的多源海量信息自动抽取技加工、时空化等技术手段,以标准数据格式存储在大数据存储平台,各类大数据综合应用。)数据源据。业务信息:由公安、工商、税务、经济统计、环保、安监和应急管理中各业务管理系统产生的业务信息,包括:人口户籍信息、工商业务信息、税务业务信息、经济统计信息、地理感知数据:感知数据是由各种探测仪、检测仪器、视频探头、卫星航空遥感设备等感知设备产生的数据,包括:环保视频监控数据、安监视频监控数据、环境感知数据、污染源感知数据和安监感知数据。安监领域包括以下类型的数据资源:(1)安全生产标准数据,主要包括按照国家安监总局政策要求第页建立的九大国家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库和十大国家应急救援指挥基础危险化学品监管数据库、政策法规数据库、重特大事故档案数据库、抢险救灾资源数据库、调度与统计数据库、行政执法数据库。十大国应急资源和资产数据库、应急资质评估数据库、演练方案数据库、统计分析数据库、事故救援案例数据库、地理信息数据库、知识管理数据库、决策支持模型库。(2)安监基础数据,包括企业基本数据、空间数据。企业基本数据包括人员信息、机构信息、设备设施信息、管理制度、环境信息等;空间数据包括基础空间数据、安监专业图层等。(3)监管数据,许可种类、有效期限等许可数据、执法时间、职业病信息、危险源基本信息,监测信息、报警及处置信息,应急救(4)监测数据。包括煤矿监测数据、金属非金属矿山监测数据、面大面积沉降、井下人员、井下环境、采空区与压力、主采区、排土场、油库、运输巷道、降雨量、防雷等信息。危险品监测数据包括危第页据等。(5)共享数据。行政区划库、行业库等国家级公共类库,危险源分布数据,行业和领域的专家信息,来自其他部分的数据,气象数据,风险源周边单位信息和人口信息,事故发生位置信息、急救车辆信息、周边视频信息、交通路况信息等。(6)其他数据,包括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管理规定、标准规范、知识库等。环保领域包括以下类型的数据资源:(1)污染物数据,包括污染源基础信息、排污许可证信息、投诉信访信息、固废管理信息、在线监测数据、环境统计信息、行政执法信息、申报收费信息、项目审批信息、排污口监测数据、实验室水样监测数据、大气数据、厂区大气监测数据、降尘数据、生功能监测数据生态环境数据、应急环境事件数据等。(2)环境空间数据,包括电子地图数据、企业标绘数据、监控点地图数据、控点POI数据、视频数据、危险源数据、无线遥感数据等。(3)环保数据,包括环境事件数据、风险数据、应用预案数据、保障数据、生成准入数据、公共服务信息、危险源数据、环境保护数据、公文数据、行政规划数据、公报年报数据、应急预案数据等。(4)环保共享数据,包括应急资源数据、危险源分布数据、建障资源数据、应急保障队伍资源数据、交通运输保障资源数据、医疗第页卫生保障资源数据、物资保障资源数据等。(5)环保空间监测数据,包括电子地图数据、企业标绘数据、监控点地图数据、控点POI数据、视频数据、危险源数据、无线遥控数据、图像数据等。(6)其他数据,包括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管理规定、标准规范、知识库、信访数据等。)数据种类有三类,分别是公共基础数据、公共业务数据和公共服务数据。公共基础数据公共基础数据由人口数据、法人数据、宏观经济数据、地理空间提供。公共业务数据务数据由根据业务应用需要而扩展的各类指标项构成,是一种动态自各类智慧应用的建设。公共服务数据对公共基础数据、公共业务数据进行清洗、挖掘、分析后形成的有特第页源服务。主要包括: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传输方式环保专网上,部署的地域包括:IT服务中心、环保楼,为确保数据传输。大数据服务公共信息交换服务,为智慧应用的业务协同、公共数据开放、GIS服务提供公共数据支撑,为基地管委会、园区企业、科研院校和公众提供大数据的融合应用服务。)订阅推送第页续数据处理,这种方式称为“订阅推送”方式。)综合数据服务称为“综合数据服务”方式。大数据分析针对地范围环境情况的多种分析和预测奠定基础。基法准确的反应各类要素产生的综合影响。开展环境、气象、生产等多源数据的关联性分析与评估,明确经济的绿色发展。基地环境保护的现状、成因、基地环境免受污染和进综合集成决策在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第页化展示的基础上,采用综合集成研讨厅,为环保专家经验的引入,为支撑。4.2.3平台组成第页大数据平台图4.3大数据平台组成图存储系统、大数据共享服务系统、大数据分析与挖掘系统、视频云管理系统、视频云集成系统、视频云服务系统、应用集成支撑系统、安全管理系统和运维监控系统组成。整个智慧集成,包括各种视频监控探头采集的视频流数据;平台管理系统、视频云管理系统则分别负责大数据交换共享、视频集成共享的业务管理;而大数据共享服务系统、大数据分析与挖掘系统、视频云服务系统负责为智慧务系统负责为上层应用以及其他系统提供视频应用服务。联网链路的服务支撑能力。平台管理系统为保障大数据平台高效、稳定、安全、有序地运行,充分发挥大数据中心对据平台的运行模式、访问规则和系统配置进行集成管理,包括:资源目录体系、交换规则、共享服务规则、系统运行配置等。第页信息资源交换与集成系统信息资源交换与集成系统从各类数据源中有序集成各种信息资源,包括:环境感知数据、污染物感知数据、视频监控数据、环保业值,实现数据向信息的转变。大数据存储系统大数据平台将是智慧纽,需快速处理大量、高并发需求的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例如全基地感知数据、数十个部门文档数据、互联网上的关键网页数据等。为了满足整个基地数据交换共享需求,平台需要运行在HADOOP等分布式大数据操作系统上,采用大数据分布式集群技术(MapReduce、YARN等)的并行计算能力、实时内存数据库技术(SPARK等)的高速处理能力、分布式文件存储技术(HDFS等)感知数据和业务信息进行集中存储管理,并实现信息资源的高性能交换、高速计算和处理、海量存储、高并发下的可靠服务。大数据共享服务系统大数据共享服务系统通过应用访问控制保证使用大数据平台的用户(即使用数据服务的应用系统)的合法性,通过订阅推送、综合第页服务,包括目录服务、数据服务、文件服务,各智慧应用可以基于大数据共享服务系统的数据支撑,实现业务协同、公共数据开放、GIS服务,为为基地管委会、园区企业、科研院校和公众提供大数据的融合应用服务。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服务系统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服务系统基于Hadoop等大数据处理架构,构法及工具,通过分布式计算框架,对海量、异构的智慧城市数据进行高效的分析,从中挖掘价值,寻找关系,为智慧的相关综合性数据分析、决策支持提供强有力的计算平台支持。视频云管理系统对视频云的视频设备、视频存储和数据安全进行统一管理。视频云集成系统视频数据进行统一的存储、管理与服务。IP网络技术为基础,统内部通过IP网络进行互联互通,实现存储设备整合、任务统一调访问模式,可满足各种系统通过IP网络针对海量视频资源进行统一第页存储与管理。视频云存储系统可在线透明扩展,并可按需配置或增加节点数,自动负载均衡,无性能瓶颈,性能亦随容量增长,由此有效的解决传统监控存储方案所存在的管理困难、扩容困难、难以共享等问题。视频云集成系统能够支持多路高清或标准视频并发写入、读取,同时还可快速配置,做到即插即用,再加上完善的访问认证过程,可以全面解决视频监控数据的高效存储、灵活调用以及数据安全等要求。视频云服务系统用系统提供视频资源的查询、摘要、播放、转发等服务。当收到需求应用终端的视频请求时,先进行权限验证,验证通过后,根据路径选择算法选择一条当前在线的最短路径的流媒体服务给终端连接使用。的开发和部署。应用集成支撑系统构架思想,将环保应用中有关公用功能如认证与授权、日志管理、工作流、GIS服务等功能以公用组件或公共服务的形式集成到支撑平台API部署。第页0安全管理系统据,涉及政府敏感信息、商业机密以及个人隐私,必须采取足够的安全措施保证数据在传送、存储等各个环节的安全性。因此,数据安全是智慧种智慧应用场景下普遍、大量需要用到的安全技术,包括容灾体系、密钥管理、数字证书、等级保护体系等。安全管理系统是从技术方面对数据进行防护,包括数据的内外网隔离,数据传输加密,数据存储加密,数据混淆处理,阅后即焚处理,从网络传输,数据落地,数据脱密,数据销毁等方面进行安全防护,保证智慧城市的数据安全。安建立一套安全、实用、高效的安全接入平台,来保障移动办公,外网供保障。1运维监控系统工作状态,统一管理大数据平台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应用资源,全方位实时监控平台运行状态,记录平台数据使用日志,实现对大数据平台的全局性、主动式、集中化、透明化的全过程智能无忧管理。大数据平台运行监控体系面向实时数据监测、数据处理、数第页据分析、综合展现等应用需求,支持从任务规划、任务准备、过程监控、效果展现、回溯分析的全程管理,提供对各类数据的实时监测、处理、集成、管理、分析等功能;支持多地域、跨平台、各类设备的统一监控,确保在不影响任务的情况下对大数据平台进行实时监测,采集重要参数,并快速存储、分析和处理。同时还具有稳定性、安全性、实时性、可移植性等特点。2基础网络环境基础网络环境主要服务于智慧信息及视频信息传输到析和挖掘能力。IT服务中心的大数据应用平台,并实现基地大数据平台进行数据的综合分4.2.4平台功能平台管理系统)主体目录管理管理系统以全局资源目录的形式组织并展现覆盖环保业务相关领域的信息资产,以便提供符合用户业务需求的环保信息服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是贯穿整个大数据集成服务共享过程的元数据标准和资源目录,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必须保证信息资源的权威性、第页源:地理信息、人口信息、法人信息和宏观经济信息,而专题信息目录则是针对各种定向信息服务的要求而形成的各专业领域信息资源目录,包括安监、环保、政务、应急等。在元数据维度上,需要将信备的基本属性,如编码、名称、权属单位等,而业务元数据是针对信权使用提供标准依据。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业务信息安监信息环保信息视频资源人口信息法人信息经济信息地理信息图4.4智慧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统一的数据语义及数据格式是信息资源交换平台完成业务数据第页为各种信息主体,信息规划就是针对需要进行导入的各类业务数据,务数据进行统一定义。主体目录管理的主要功能包括:信息主体管理对信息主体进行管理,包括:创建新的信息主体,修改已有信息主体的基本属性值,删除信息主体和切换信息主体生效状态。导出导入信息主体信息主体的定义和结构导出到XML文件,然后导入其它网络环境的交换站点。字典管理码转换。)主体元数据管理义和维护信息主体的数据元素的定义、业务规则和算法以及数据特第页征,包括:信息主体属性的创建、修改和删除的功能。)业务应用管理审核通过的业务应用才能够加入大数据集成与共享体系。)共享服务管理问规则、许可业务应用等。)交换策略管理括:抽取策略、推送策略和数据映射策略。(1)抽取策略数量等。(2)推送策略业务数据的属性进行定义。如数据分发的频度和时间窗口等。(3)数据映射策略在需要共享交换数据之间的建立映射关系。)融合策略管理第页对数据融合加工流程的参数进行配置,实现清洗、转换、比对、数据导出、数据拆分等数据整合规则的动态配置。)系统配置管理对平台各系统的运行环境、系统运行参数进行统一管理。信息资源交换与集成系统数据,经格式转换、数据校验后写入大数据存储系统的公共数据库,而实现人口、法人、建筑物等信息资源的同步更新,以及数据比对、清洗、转换、异常处理等交换服务所需的基本功能。建立信息资源交换系统,用于支持:跨单位业务应用系统之间信息交换;跨单位共享信息资源和应用单位业务信息资源的信息共享;跨单位工作人员之间的业务协同应用;跨单位之间非结构化数据文件实时/定时交换。信息资源交换系统将达成以下目标:复杂度;用适当隔离,保证数据的安全;第页交换等问题的出现,保证系统的稳定性。信息资源交换系统由一系列交换结点组成,它们依托统一的网络,通过采用一致的信息交换协议,实现跨地区、跨单位应用系统之据/文件类数据)的接收和发送。中心交换结点主要为交换信息提供间可以有0个或若干个中心交换结点。信息资源交换系统交换和处理的数据资源内容涵盖结构化数据)交换适配器管理享信息资源的各种云应用和需求应用系统可以向大数据平台提出资适配器可以按照需求方的业务逻辑,对资源数据进行映射转换。第页交换适配器管理包括抽取适配器管理和推送适配器管理。(1)抽取适配器管理括适配器注册、生效、失效和注销等,并提供业务数据源的各种获取参数的配置功能,如:数据库连接参数等。抽取适配器的采集方式支持数据报文/触发器方式/时间戳方式/CDC方式/标准文件格式/FTP文件交换/消息队列文件交换等多种方式,支持常用数据库。(2)推送适配器管理完成业务数据的自动分发功能,因此系统提供推送适配器的管理功能,包括适配器注册、生效、失效和注销等,并对需要进行分发的应系统存在的地点、应用系统所使用的数据接受接口等。)加工组件管理系统以组件形式对清洗、转换、比对、导出、拆分等数据处理过程进行封装,同时提供这些整合组件的注册、发布、撤销、查询等整合组件管理功能。)任务调度管理类任务以完成实际的业务工作,为大规模数据传递提供基础支撑。第页(1)业务数据收集任务刷新定期检测收集策略,创建符合条件的业务数据收集任务。(2)推送任务刷新定期检测分发策略,创建符合条件的业务数据自动分发任务。(3)控制任务执行控制任务处理模块执行已就绪的业务数据收集任务和自动分发任务。)分布式大数据交换引擎由前置交换子系统、交换控制子系统和中心处理子系统等组成。务信息库和业务应用系统的独立性。(1)前置交换子系统统的隔离。前置交换环境由交换适配器、管理监控接口、安全加密模控接口,交换控制子系统通过管理监控接口对交换前置环境进行监控。前置交换子系统功能包含:a)支持交换信息库与站间数据传输子系统间的双向信息交换。交换适配器能够从交换信息库中提取数据交给站间数据传输子系统传递,也能够从站间数据传输子系统中获取数据存储到交换信息库;b)支持各种主流操作系统;第页c)支持国内外主流数据库;d)采用适配器访问交换信息库,实现对交换信息库中数据的获取与存储;e)提供图形化的交换服务配置工具,配置、测试、部署交换服务,应提供远程部署功能;f)支持多个交换服务并发运行;g)提供管理与监控接口,支持远程管理与监控的功能。(2)交换控制子系统换系统运行进行监控、管理,包括交换流程管理、交换监控和管理。信息实时交换到共享信息库。面。交换流程配置管理交换体系需要提供图形化的交换流程配置工具,支持流程设计、配置、测试功能。主要的功能包含:a)具有标准的交换流程描述规范;b)提供图形化的流程设计与配置工具配置信息交换流程,并支持信息交换流程的动态部署;第页cd)提供信息交换流程监控功能。系统管理与监控系统管理与监控用于监控信息交换系统的状态、服务、日志、消状态、系统性能及资源占用情况、日志及系统异常情况,监控各前置交换子系统部署的交换服务运行情况以及整个交换域中消息传递的情况。主要的功能包含:a)提供前置交换子系统注册接口,各前置交换子系统可注册到交换管理中心,注册的前置交换子系统能够被统一管理与监控;b)提供前置交换子系统状态查询功能,能查询各注册前置交换子系统及其中部署的交换服务的运行状态;c)提供前置交换子系统信息更新及删除功能,以保证前置交换子系统可动态配置及部署;d)提供交换流程基于IT服务中心的远程部署功能;e)提供交换服务远程部署与管理功能,能够远程启动、停止交换服务;f)提供信息交换日志管理及日志查询的功能,能实时监控信息交换的情况。(3)集成处理子系统阅、整合数据订阅、中心文件服务、数据转换及组件处理等工作。第页主要工作进程如下:a)交换数据监听服务:针对各个应用单位换入数据进行实时监听,并针对当前数据数据记录交予该数据所参与的订阅/整合流程进行处理;b)数据融合处理服务:根据平台管理系统融合规则管理功能配库中形成主题数据;c)交换数据订阅服务:根据平台管理系统交换规则管理功能配单位的交换表中交予订阅应用单位的适配器进行处理;d)动态组件处理服务:根据平台管理系统配置融合及订阅流程过程中,针对各个流程、字段选择不同的组件处理方式,将需要处理减、乘、除、截取、连接等)相关规则供选择,并且支持用户自主开发组件进行处理;e)文件共享服务服务:负责根据平台管理系统配置的文件共享并提供智能安全下载接口供各应用单位实时下载所需要的文件内容。f)运行状态监听服务:该进程随启动而启动,不需要web控制,属于一个被动监听进程,在web控制台向该进程发送相关参数,通第页及名称。)数据抽取信息资源数据及文件,其中功能如下:(XMLxml文件xml数据导入交换控制表中,参与交换管理所配置的交换订阅/主题信息整合等流程。(2)TXT文件导入:负责实时监控管理体系中配置的txt文件路径下文件动态,并处理根据交换系统指定格式上传的txt文件,将数据导入交换控制表中,参与交换管理所配置的交换订阅/主题信息整合等流程。(3)数据触发器采集:负责根据平台管理系统配置的当前应用数据表,并实时将增量数据采集并提交至交换系统参与交换流程。(4)数据时间戳采集:负责根据平台管理系统配置的当前应用数据表,并实时将增量数据采集并提交至交换系统参与交换流程。(5CDC位共享数据库CDC采集数据流程(数据库须支持CDC),监听已配置CDC采集的共享数据表,并实时将增量数据采集并提交至交换系统参与交换流程。第页(6)文件共享交换:负责根据平台管理系统配置的文件交换及阅各应用单位的文件下载至当前应用单位共享前置指定路径。(7)数据拆分:负责根据平台管理系统配置的字段拆分对应关用单位共享前置指定数据表中。(8)监测数据采集:负责根据平台管理系统配置的监测数据采统参与交换流程。)数据推送将需要分发的业务数据、文件信息和文件内容推送到需求的应用系统。)数据融合加工为了能够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高质量的综合数据支持,需利用、数据仓库、OLAP等数据处理和加工工具,对数据进行整理、转换、匹配、校验、整合和分析,实现环境数据的共享和综合利用。流程,通过数据合并、消除冗余、数据项名称与类型的归一化等,完第页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建立起对基础信息资源的统一维护、更新和使用的长效管理机制,以提高数据资源的质量和保证数据资源的安全。理,在建筑物库、人口库、法人库等基础数据库的基础上,通过进行清洗、转换、集成,构建业务应用所需的业务数据库,充实公共服务数据库,提升数据的价值,实现数据向信息的转变;另一方面,在新智慧应用的建设中,支撑业务数据库及公共服务数据库的指标项扩展,这些指标项的扩展也会充实基础数据库的指标项及数据内容。年龄、性别、职业等)进行融合,生成不同主题的融合数据库;根据一个公民完整的信息视图,这称为纵向融合。数据融合加工模型如下图所示:第页数据关联公共业务数据库公共基础数据库图4.5数据融合加工模型)站间数据传输系统。传递、路由、解包等功能,实现应用单位前置交换信息库之间的信息第页中间件产品的集成,也可选择内置传输模式完成数据传输。主要的功能包含:a)提供消息寻址功能,支持基于消息头以及基于内容的信息路由功能;b)提供消息确认和消息选择性重发机制以实现前置交换子系统c)提供消息差错处理功能,能够按照处理消息ID重复、身份认SOAP要求进行差错处理;d)支持各种主流操作系统;e)提供信息转换功能,支持基于规则配置的格式、内容转换功能。)数据交换安全控制对于信息资源交换与集成的安全和可靠性问题,主要包括以下4方面:(1)信息资源的安全性智慧源,这些信息资源必须定义安全级别-密级,在这些信息资源数据的整个生命周期里,其密级必须保持不变,且不可篡改;信息资源的使用要按照“谁的数据谁做主”的原则,由用户向信息资源权属人申请授权。(2)交换站点的安全性第页级的交换站点,为此,在向低密级的交换站点推送信息资源数据时,必须按照目的站点的密级,对信息资源数据进行密级过滤;(3)需求系统的安全性每个希望获取共享信息资源的需求业务应用系统都必须进行系统认证,并标注其密级,交换站点向其推送信息资源数据时,必须按照需求系统的密级,对信息资源数据进行密级过滤;(4)站间交换信道的安全性智慧的运行环境包括开放的互联网环境,其传输信道公开,可靠性和安全性差,因而必须解决站间交换的可靠安全信道的问题,在信道可靠性方面,除保证一个数据包能完整地被目的站点接收外,还应该采用“发送/确认”的机制来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即目的间交换之前,必须通过一种握手机制,协商一个可信的通信链路,保对数据进行加解密处理,保证涉密数据不会泄露,另外,还要对传输的数据进行数字签名和验证,保证数据的可信性和完整性。大数据存储系统)技术原理第页处理的数据,结构化数据可保存在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如Hbase;XMLHTML等半结构化数据可保存存。(1)数据存储模型析结果专题库。元数据库对业务数据本身及其运行环境的描述与定义的数据称之为元数据。元数据是描述数据的数据。从某种意义上说,业务数据主要用于支持业务系统应用的数据,而元数据则是信息门户、数据仓库、决策支持等应用所不可或缺的内容。基础数据库码信息,如行政区划编码、河流编码、监测因子编码、行业分类编码操作日志信息等。业务数据库第页9个主题数据库,实现对环境数据的分类集中存储。主要包括:环境质量信息、生态环境信息、污染源信息、环境管理业务信息、环境科技信息、环境保护产业信息、环境政务管理信息、环境政策法规标准、环境保护相关信息。大数据存储系统使用HDFS来存储上述数据库和文件。HDFS具有很高的数据吞吐量,并且很好的实现了容错机制。HDFS提供了多种访问接口,包括API以及各种操作命令。使用可以为原始的大数据集提供存储空间,对临时文件进行存储,为数据预处理、数据挖掘过程提供输入数据,同时输出数据也保存在HDFS中。第页处理引擎内存计算图计算资源层电子地图关系数据视频网页文本图像安全保障运维保障数据库MongoDB文件系统基础设施层HDD图4.6业务数据库结构图)分布式文件存储引擎HDFS点面向用户,负责接收CURD请求,完成和存储节点的数据分片的第页常态事件,具体实现技术均实现了冗余备份加协调调度的管理机制。个存储节点的负载在一个合适的区间内。)分布式数据库引擎分布式数据库引擎结果集合并动态配置加载与管理SQLServerRedisMongoDB图4.7分布式数据库引擎结构图库中的数据进行访问,通过结果集合并,获得最终数据结果。第页SQL语句即可实现单机数据查询。对于NOSQL数据库,可用Pig或Hive这样的类SQL语言来进行检索查询,Pig或Hive查询语言会自动转换成MapReduce的编程模式,大大提升了查询处理效率。)数据组织与管理通过自动分片将一个大的数据集切分成多个小的数据分片存放户,负责接收CURD请求,完成和存储节点的数据分片的汇总和分支撑20TB以上的存储量。应将多个文件合成一个数据块进行存储,这样减少了数据块的数目,同时也增加了存储空间利用率。频和图片源文件直接存储在文件系统中。的数据采用NOSQL数据库进行存储。第页)数据存储安全控制实现数据存储的安全性。)数据容灾备份复制或者删除操作,直至等于规定值。对于多个副本的位置,主节点行调整。可以支撑的数据备份总规模达到10TB以上。运行。当数据存储节点宕机后,通过快速恢复机制来进行容错。当通来保证数据块级的容错。在容灾方面,采用一体化的容灾技术,集OFS对象文件系统、FAST引擎和重复数据删除等基础执行框架、重复删除数据、存储对象、传输通道等技术特性于一身,无论是应用容灾、数据的备份都可备份。第页大数据共享服务系统同层次的信息服务需求,有针对性的及时、准确、多渠道提供环境信息服务。大数据共享服务系统通过环境数据共享服务接口为“智慧”数据共享服务接口执行。数据共享服务接口采用WebService的形式提供,通过服务注册管理平台进行统一发布,为应用平台提供位置透明的数据访问服务。大数据共享服务系统一方面通过集成第三方提供时空信息承载、系统。式实现智慧应用对公共数据库资源的访问。包括:目录服务、数据服务、文件服务和视频服务。1)主体目录服务接口第页的详细内容。2)数据查询服务接口(访问)接口。3)文件服务接口文件服务。4)应用访问控制的应用系统)的合法性。大数据分析与挖掘系统1)分布式大数据处理引擎式大数据处理引擎,包括批处理模式(MapReduce(S4SparkPregel第页图4.8大数据处理技术体系理。应急防灾类应用具有实时、在线处理的要求,数据处理服务要及时预测结果,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对于离线处理的数据,通常保存在分布式数据库和分布式文件系统,可基于Hadoop分布式计算框架分析该类数据,如ApacheMahout。对于需要在线实时处理的数据,如流式数据,其数据处理的方法与离线数据区别很大。多个传理要及时。影响数据处理速度的因素有数据的I/O慢和数据处理引擎的效率。采用分布式数据库和分布式文件系统可以保存更多的数据,但I/O速度慢;内存数据库具有存取速度快的优势,可与数据处理引擎结合,提升处理速度。复杂事件处理(CEP)技术是一种数意义的事件,提供决策依据。第页2)工具集成管理系统提供安全可控、可扩展的、开放式的工具集成管理功能,预这些算法及工具的元数据、计算资源(程序)包进行统一的管理,包括:工具注册、工具计算资源(程序)包更新等。3)综合分析工具集析、综合查询等多种类型的数据分析处理算法,对来源于不同部门、和规律,从而发挥大数据的优势。4)数据挖掘工具集预置面向大数据的相关性分析和通用挖掘工具集和专项挖掘工具,包括神经网络法、遗传算法、聚类分析算法、决策树方法、粗集方法和模糊集方法等。5)多维大数据透视面深入分析,从各个维度对建筑物、个人、法人的个体对象的数据全集进行探查,从而提供多应用单位数据联查、协查功能,提供个人数据比对和户口迁移、人际关系分析、建筑物信息查询、建筑节能分析等功能。6)大数据融合第页务远远不能满足需求,需要基于公共基础数据库和公共业务数据库,协作过程中按需提供信息资源服务。大数据融合的应用场景包括:(1)以企业法人数据为基础,融合地理信息、环保监测数据、安全监测数据、经济运行数据、信誉信息、关键设备信息、物流车辆信息、原材料和产品(仓储)数据、企业用能数据、人员信息等专业集合,通过基于模型的分析手段,提供环保监管系统、安全监管系统营与发展提供大数据支持;融合循环经济、技术情报、技术交易等企业发展支撑信息构成企业关联性大数据,通过关联性分析和挖掘手生产情况、仓储情况、物流情况、安监情况、消防设施情况、人员情足的局限性,为政府的综合应急指挥和现场处置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数据支持。第页(2)以机构法人为基础,融合地理信息、职能信息、财务运行信息、用能信息、服务信息、消防设施信息、关键设备信息、人员信次的数据集合,通过综合集成分析手段,提供事务处理、服务效果、为群体事件提供大数据支持。(3)以地理信息为基础,融合园区法人信息、不动产与生态资源信息、市政工程信息、交通信息、人员活动信息等专业数据,依托析服务;同时,提供面向园区规划、市政管理、个人出行等全方位地理信息服务。7)大数据挖掘来确定数据的趋势和模式,掘信息、发现知识,因此具有未知、有效和实用三个特征。海量数据基础技术已逐渐发展成熟。目前常用的数据挖掘方法包括神经网络法、遗传算法、聚类分析算法、关联性分析算法、决策树方法、粗集方法、覆盖正例排斥反例方法和模糊集方法等。第页视频云管理系统1)视频设备管理对接入平台的所有设备进行管理,主要完成:范遵循国标GB/T28181规定。于非标准SIP设备,通过网关进行认证。资源分级管理:按照管委会、镇政府的统一组织机构,对平台所辖的设备资源进行分级管理,包括本部门的监控前端设备、服务器、监视屏组、平台其它控制管理设备等。的参数配置,修改设备的参数,通道的参数等。为保证所添加的服务正常运行。2)视频存储管理索等功能。主要包括:存储注册、存储配置、数据转存、吞吐量负载控制以及权限控制功能。录像计划配置,集中存储的录像计划配置。视频存储操作主要包括:配置录像存储位置、视频存储、存储检索、录像计划模板编辑、支持录像计划和补录功能、清盘策略和录像第页优先保留权以及录像完成后提示录像结果功能。支持录像策略设置,支持TS格式录像文件设置,支持格式音频数据存储,支持报警录像相存储,支持前端回传录像存储。3)在线配置SIP信令网关、流媒体转发、视频网关等服务器设备的配置与管理;实现各服务器和设备的添加、删除、远程注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