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1.“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宋代“商业革命”的突出表现是指A.一年两熟的稻麦复种制在南方相当普及B.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C.长江流域和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D.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2.如表为当代学者统计的中国古代状元地域分布表。据此表可以推知(

)地区唐五代北宋南宋辽金元明清北方40628061181110南方181024370027769共计58165237611108879A.古代科举考试制度尚不完善 B.理学兴起推动考试内容变化C.政治形势对科举制影响较小 D.经济重心变化影响文化发展3.南朝时期,江浙的太湖流域、江西鄱阳湖流域、湖南洞庭湖流域和浙江东部的会稽地区,成为著名的产粮区,且“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主要得益于(

)A.江南地区少战乱社会较安定 B.劳动力和技术在区域间的交流传播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 D.统治者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4.运用下表(《汉至宋南北方户数变化表》单位:万户)可以说明(

)地域年代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唐朝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北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南宋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北方965493459679南方1112578301280A.政治中心移到南方 B.南方商业超过北方C.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D.民族交融逐渐加强5.如表为唐、宋时期水利工程的分省统计,这反映了(

)省份时代陕西河南山西河北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湖北湖南总计唐3211322441812442029

47237宋20112520217143025640244215939A.宋比唐水利兴修技术先进B.安史之乱造成北方经济衰落C.宋代南方水利工程的发展D.宋灌溉工具在南方普遍推广6.宋代传统的分餐制,不符合消费者对美食和氛围的热切追求,也不符合经营者多元经营和对成本的要求。同桌群聚,同盘而食,各取所需,满足了官场结党、商业联系、亲朋联谊等各类需求。这一转变反映出,宋代(

)A.统治者引领了饮食习俗新风尚 B.坊市制度瓦解促进了市民阶层兴起C.集体主义观冲击了传统的礼制 D.门第观念淡化和阶层流动性的加强7.如表为西夏流通货币统计情况。这体现出(

类型主要代表西夏发行汉文货币元德通宝西夏文货币贞观宝钱北宋货币祥符元宝、通宝A.西夏的货币体系混乱不堪 B.宋夏和平推动两地的经济发展C.中原与西夏地区交往密切 D.宋夏贸易中西夏居于优势地位8.电视剧《清平乐》中有两场离婚大戏,曹皇后的离婚和再嫁,赵徽柔的主动离婚申请,这些情节符合历史的真实。事实上,宋朝法律不仅允许女子主动申请离婚和再嫁,而且对于妻子的离婚权也给予了一定保护。这反映了当时(

)A.政府法律尚未受到理学思想的影响B.专制皇权削弱后对社会的控制放松C.女子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有提高D.礼制文化已经褪去了保守精神内核9.宋朝城市中的坊市界限已完全打破,大城市消费水平的高涨、文化娱乐活动的丰富、夜生活的发达,都达到空前水平;国内市场形成城市、镇市、草市三级金字塔结构,在地方贸易网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江南、川陕、北方、西北几个较大的区城市场。这主要得益于(

)A.政府放松对市场时空限制 B.海内外商品贸易畅通无阻C.纸币交子开始在市场流通 D.农业和手工业的迅速发展10.在宋代之前,镇的设置,主要出于军事和政治上的需要。但宋代镇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主管镇的官员为镇监。北宋时,监镇一职多为贬官或武人所任,以收税为主要职能;南宋中后期,出任者逐渐以进士为主,职权扩大到司法、社会文化和社会救济等,又有监镇、巡检、监酒、监盐等职能分工。该变化说明宋代(

)A.基层治理体系逐渐完备 B.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强化C.经济发展提升镇的地位 D.城市的功能在不断完善11.司马光指出:“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欧阳修说:“治国如治身,四民犹四体,奈何窒其一。”同时代的李觏认为“今日之宜,亦莫如一切通商,官勿买卖,听其自为。”这表明宋代(

)A.传统经济观念受到挑战 B.重农抑商政策趋于瓦解C.重商主义理念备受推崇 D.商人政治地位不断提高12.如表所示为宋代地方墓志铭所记载的农民经营土地致富的几种情况。这可以用来说明宋代(

)1《祝昌宥墓志铭》载:“公身材魁伟,襟量博达,遇宾亲樽俎间,拍掌豪饮,豁如壮年。尚气节,不藉祖赀,奋臂力穑,忘劳苦。已而业益增,赀至钜万”2《赵和墓志铭》载:“太父湮,父士元,皆隐德不仕。世以服田力。穑为业,冠乡户之甲”3《张嵩墓志铭》载:“君既壮,服田力穑,益饶于财,又推其余赊贷,以快赢息,不以义牟利。延营建第宅,占膏腴为永业,未几以赀豪闻”A.抑商政策的强化 B.租佃经营比较普遍C.农耕为重的观念 D.农业生产效率较高13.南宋时期,北方的面食在南方推广开来。专门制作与贩售糕饼的面食店在临安随处可见。店内饼类食物种类很多,有开炉饼、甘露饼、糖榧饼、薄脆饼、玉延饼、通神饼、菊花饼等。这反映出当时(

)A.南北经济贸易联系密切 B.临安饮食文化地域性强C.南方粮食种植结构变化 D.权贵阶层追求健康养生14.北宋仁宗时选用人才多取北人,后“仁宗皇帝照知其弊,公听并视,兼收博采,无南北之异。于是范仲淹起于吴,欧阳修起于楚,蔡襄起于闽,杜衍起于会稽,余靖起于岭南,皆一时名臣……及绍圣(宋哲宗年号)崇宁(宋徽宗年号)间,取南人更多,而北方士大夫有沉抑之叹。”这反映了宋代(

)A.经济重心南移 B.政治中心南移C.取士人数增多 D.文官地位提高15.《宋书》记载刘宋的一段描述:至于元嘉……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A.北民南迁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技术B.江南成为全国粮食生产中心C.三吴地区的工商业繁荣局面形成D.南方经济开发取得一定成就16.下表为有关宋代小商贩(小经纪)的记载。这些记载说明宋代(

)小商贩(王良佐)“居临安观桥下,初为细民,负担贩油。后家道小康,启肆于门,称王五郎”。《夷坚志》(南宋)洪迈小经纪“就门卖羊肉、头肚、腰子、白肠、鹑兔、鱼虾、退毛鸡鸭、蛤蜊、螃蟹、辣熝、香药果子”或“博卖冠梳、领抹、头面、衣着、动使(日用器具)、铜铁、器皿、衣箱、磁器之类”。《东京梦华录》(宋)孟元老“小经纪”条记录的名目有一百七十八种,有卖猫粮的,卖新闻报纸的,卖火柴的,也有卖假发的,卖肥皂团的;还有洗衣店、宠物美容店、修皮鞋店、冰镇饮料摊子。无数小商贩在京城里开设各类小商用,经营各种小商品或提供生活小服务。《武林旧事》(宋末元初)周密A.传统农本观念遭到颠覆 B.商业繁荣拓展城市空间C.城市发展促进社会流动 D.城市商业经济魅力巨大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书院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民间教育组织形式,唐代始有其名,宋代是书院发展的黄金时期,比如宋代有四大书院之称的应天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和嵩阳书院。书院的主持人多为名师宿儒,他们既热衷于从事培养人才的教育教学工作,又积极从事学术理论的研究与传播。书院课程内容完全是由执教的山长、主讲教师确定,除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经典外,部分书院还教授关于农田、治民、水利、算术以及军事等一些实用技能型知识。书院的资金主要来自官府的赐田和赐币以及民间捐输,也有部分来自书院自营收入。随着书院影响力的扩大,政府也加强了对书院的控制,书院的官学化色彩愈加严重,书院走出的学生主要还是参加科举,同治光绪年间,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已经与科举合为体的书院,也一并成为历史。——摘编自刘河燕《宋代书院的课程内容特点分析》等材料二

宋初,实行茶叶专卖制度。种茶的百姓为园户,官府向园户提供种植本钱,园户则将所培制之茶除输租外全数交由政府收购,其性质相当于解放初期实行的“统购”。政府榷货机构根据收购茶叶的数量向商贾出售茶券(亦称茶引),商贾凭茶券到茶场提货(称为交引)。由于政府向园户以较低的价格收购,又以较高的价格批发给商贾,政府获取了丰厚利润。至嘉佑中,由于主管官吏的官商作风,对园户的茶叶压级压价收购,影响了园户种茶的积极性,产量和质量逐年下降,导致产销脱节。加之管理不善,成本上升,使整个官卖制度经济效益下降。为了克服和改变这一状况,遂将全国茶的专卖改行通商法:茶商园户交易,则按质论价,也可讨价还价。这样既提高了园户生产积极性,又减少了官府收购及调拨的环节,使茶叶交易趋于优质优价的经济原则,也减少了交易程序。《宋史》记载,行禁椎(即官卖法)时平均每年从茶利得到的财政收入109.41万贯,改行通商法后平均每年得117.75万贯,可见改通商法财政收入有了增加。——摘编自屠振林《我国古代茶叶专卖政策和茶税征收办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书院的特点,并分析宋代书院兴盛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茶叶销售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并分析改革的原因。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宋代农业和民营手工业经济的增加,推动了商业资本的较快发展,不少富商大贾拥有巨额货币资本。宋人把当时的商业资本所有者的经营活动称之为“营运”,又叫“居物逐利”。其经营主体已扩展到官吏、士人、僧尼、个体手工业者和城镇市民等。通过长短途贩运、行商坐贾联营、批发零售结合以及包买包卖等类型进行营运。商业资本对宋代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摘编自张熙惟《宋代商品经营资本的发展及其历史地位》(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商业资本发展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商业资本的基本特点及积极影响。参考答案:1.B2.D3.B4.C5.C6.D7.C8.C9.D10.C11.A12.C13.C14.A15.D16.D17.(1)特点:书院的教育经费来源多样化;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管理体制日趋完备;学生的前途主要是参加科举考试;书院实行开放式的教学和研究;求学者不受地域、学派的限制均可前来听讲、求教;书院的教学注重启发引导,提倡切磋讨论,讲究身心涵养。影响:书院扩大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类型,起到了弥补官学不足的作用;书院提倡自由讲学,注重讨论式,学术风气浓厚,开辟了新的学风,成为推动教育和学术发展的重要动力;书院在办学和管理领域也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措施,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2)主要内容:由茶叶官卖(专卖)法改为通商法;由政府收购(统购)改为茶商直接收购,收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