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知用中学2022-2023学年物理九年级上册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知用中学2022-2023学年物理九年级上册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知用中学2022-2023学年物理九年级上册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知用中学2022-2023学年物理九年级上册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知用中学2022-2023学年物理九年级上册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九上物理期中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灯泡L1、L2都发光.现将一根导线接在该电路中的某两个接线柱上,只导致灯泡L1熄灭的是()A.a和b B.c和d C.e和f D.g和h2.对欧姆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对同一导体,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B.对同一导体,导体中两端电压与通过电流的比值不变C.在电压相同时,导体的电阻与电流成反比D.在电压相同时,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3.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A.千克(kg) B.焦耳(J) C.牛顿(N) D.瓦特(W)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B.10°C的水比20°C的水含有的热量少C.把生鸡蛋放到沸水中,水将温度传给鸡蛋D.把烧红的铁块放到冷水中,铁块的内能一定减少5.在相同温度下,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粗细相同的两根铜线,长的那根电阻较大B.长度相同的两根铜线,粗的那根电阻较大C.长度相同粗细也相同的铜线和铝线电阻相等D.铜线的电阻一定比铝线的小6.如图所示为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要使滑片P向左移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接线柱连接正确的是()A.B.C.D.7.表是小丽在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判断:当电阻R=12Ω时,电功率P=______W.()A.2.2 B.2.3 C.2.4 D.2.58.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为定值电阻,电路各元件均完好无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闭合S2,断开S1、S3,将滑动变阻器片向上移动,V1示数不变,V2示数减小B.闭合S2,断开S1、S3,将滑动变阻器片向上移动,V1与A1示数的比值变大C.保持滑片位置不变,先闭合S2,断开S1、S3,再断开S2,闭合S1、S3,A1示数不变,A2示数变大D.断开S2,闭合S1、S3,向下移滑片的过程中,A1与A2示数的差值减小9.在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将一根粗细均匀的导体截成ab、cd两段后,分别把它们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这是在探究导体电阻与导体()A.横截面积的关系 B.材料的关系C.长度的关系 D.温度的关系10.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A.钢直尺 B.干燥木棍 C.盐水 D.铅笔芯11.下列生活情景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锯木头时,锯条变热B.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变热C.用冰袋降温D.跑步使身体变得暖和12.我们的家乡环境优美四季如画,国内外游客,写下了很多赞美烟台景象的诗文,下列诗句中我们从报刊杂志中摘录的,其中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初春的果园鸟语花香B.盛夏的海滨微风吹拂C.深秋的塔山红叶纷飞D.隆冬的田野大雪茫茫二、填空题13.两个定值电阻分别标有“21Ω,1A”和“21Ω,1.5A”字样,将两定值电阻串联起来接在某一电路中,则该电路两端所加的最大电压为_________;若将两定值电阻并联起来接在某一电路中,则该电路两端所加的最大电压为_________.14.小付买了一盒“雪月饼”,为了保持低温,工作人员在月饼包装盒内装入了一定量的“干冰”.回到家中,打开包装盒,发现周围空气出现了“白雾”,这是因为“干冰”在_____过程中吸收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成了小雨滴.(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5.中午去食堂打饭时,你能闻到饭菜的香味儿,这是物质的__________现象。热汤在变凉的过程中,其内能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16.某同学由于粗心,将放在厨房中一个装有液化石油气的气罐打开后(没有打着火),忘记将其关闭,过一会整个屋里都闻到刺鼻的气味,这是____现象;高速公路服务区司机把大货车停在水坑中,这是通过___方式给轮胎降温.三、实验题17.(8分)如图所示,在探究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电动机通过细线将砝码吊起。(1)此实验中,当电流做功时,电能主要转化为_____________能。(2)实验中,将一段时间电流做功的多少转化为____________来比较。18.(8分)某小组同学在学习了“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后,想探究轮船的吃水深度的影响因素。他们用如图所示柱形容器来模拟轮船,此时可以认为该柱形容器的吃水深度等于容器底部到水面的距离。然后他们将不同质量的物块放入不同底面积的柱形容器内。相关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1)根据实验序号1与5(或2与6或3与7或4与8)相关现象和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漂浮在水面上的不同柱形容器,_____。(2)根据实验序号_____相关现象和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漂浮在水面上的同一柱形容器,容器底面积相同,所装物块质量越大,吃水深度越大。分析(2)中的结论时,柱形容器的吃水深度与所装物块的质量没有成正比关系的原因是:_____。(3)为了找出隐含的正比关系,该小组同学分别计算了物块质量增加量和吃水深度的增加量,分析实验序号1、2、3与4(或5、6、7与8)可得出的结论是漂浮在水面上的同一柱形容器,____。分析(3)中的结论时,组内同学认为现实生活中,上述结论仍不会成立。这一分析的依据是_______。(4)完成上述实验后,该小组同学发现同一艘轮船满载质量相同的货物,如图所示吃水深度却有几个值。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19.(8分)小明同学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S应处于_______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放在电阻最______的位置。(2)小明同学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电流表____示数,电压表____示数。(两空均选填“有”或“无”)(3)他仔细检查电路.发现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答图甲中错误的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一根连接导线。(_________)(4)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

V时,观察到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他记下数据并算出电阻R的阻值为_____Ὠ(5)同组小斌同学继续向__(选填“A”或“B”)端移动滑片P,适当增大电阻R两端的电压,并进行了多次测量计算电阻的平均值从而减小实验误差。四、作图题20.(8分)在图中,重为6牛的小球静止在水面上,用力的图示法画出该球所受的浮力F浮.21.(8分)在图中,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正确连接电路,要求:灯L1和灯L2并联,电流表测量通过灯L1的电流.五、计算题22.(10分)今年入夏以来我市长时间出现干旱现象,造成农田缺水,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为缓解旱情,很多地方采用柴油抽水机从江湖中引水灌溉。如图所示是某村抽水抗旱的示意图,水泵的流量为180m3/h(每小时流出管口的水的体积),抽水高度H为12m。(ρ柴油=0.8×103kg/m3,q柴油=4.0×107J/kg,g取10N/kg)求:(1)该机械装置所做有用功的功率为多少?(2)带动水泵的动力装置为柴油机,每小时燃烧的柴油为1.25L。则整个机械装置的效率为多少?23.(12分)国庆长假期间,小李驾驶着装有32kg汽油的小轿车去相距300km的西安旅游。小轿车沿高速公路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920N.油箱中的汽油完全燃烧产生的内能有30%转化为机械能,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请你解答:(1)小轿车在此过程中,牵引力所做的功:(2)通过计算说明,小李是否需要在高速服务区加油。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解析】由实物图可知,灯泡L1、L2串联,串联电路只有一条电流路径.A.导线连接a和b两接线柱时,灯泡L2被短路,只有灯泡L1发光,故A不符合题意.B.导线连接c和d两接线柱时,灯泡L1被短路,只有灯泡L2发光,故B符合题意为答案.C.导线连接e和f两接线柱时,开关被短路,两灯都能发光,故C不符合题意.D.导线连接g和h两接线柱时,电源被短路,两灯均不发光,故D不符合题意.点睛:局部短路,被短路的用电器不能工作;电源短路会造成电流过大,会烧坏电源,甚至造成火灾.2、C【解析】

AB.欧姆定律的内容是: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故AB选项不符合题意;CD.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所具有的性质,与通过它的电流、它两端的电压无关;对同一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电流的比值保持不变,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3、B【解析】

千克是质量的国际单位,焦耳是功的国际单位,牛顿是力的国际单位,瓦特是功率的国际单位,故B正确。故选B。【点睛】考点:物理量及其单位4、D【解析】A、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故A错误.B、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多少热量,故B错误.C、温度是指物体冷热的程度,不能传递温度;把生鸡蛋放到沸水中,是水将热量传给鸡蛋,故C错误.D、把烧红的铁块放到冷水中,铁块向外放出热量,其内能一定减少,故D正确.故选D.5、A【解析】

A.根据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可知粗细相同的两根铜线,横截面积一样,材料也一样都是铜,长的那根电阻是较大的,A正确;B.根据材料和长度相同时,导体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可知长度相同的两根铜线,长度一样,材料也一样都是铜,粗的那根电阻较小,B错误;C.根据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不同材料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可知长度相同粗细也相同的铜线和铝线,一个是铜,另一个是铝,电阻是不同的,C错误;D.只知道材料不一样,长度和横截面积大小不清楚,是不能比较铜线和铝线的电阻大小,D错误。6、B【解析】解:A、图中连入电路中的是一个定值电阻(最大电阻),这种接法是不能变阻的,也就无法改变电流,故A不正确.B、图中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丝是左半部分.当滑片P向左滑动时,电阻丝长度变短,电阻变小,故B正确.C、图中连入电路的上面的金属杆,没有电阻丝接入电路,这种接法是不能变阻的,故C不正确.D、图中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丝是右半部分.当滑片向左滑动时,电阻丝长度变长,电阻变大,故D不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和作用,能够正确判断哪一段电阻丝被连入电路中是本题的解题关键所在.7、B【解析】分析表格数据可知,电阻每增大4Ω,电功率就减小0.2W,则P与R的关系为一次函数,设电功率P和电阻R的关系为:,把P=2.6W、R=6Ω和P=2.4W、R=10Ω代入可得:,解得:所以,电功率P和电阻R的关系为,当电阻R=12Ω时,故选B.【点睛】本题是探究电功率与电阻之间的关系,考查了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要学会从数据中总结规律性的结论.8、D【解析】

AB.闭合S2,断开S1、S3,R1、R2串联,电压表V1、V2都测电源电压,电流表A1测电路中的电流,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即表V1、V2示数不变,将滑动变阻器片向上移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路总电阻变小,V1与A1示数的比值等于电路中的总电阻,故V1与A1示数的比值变小,故AB错误;C.先闭合S2,断开S1、S3,再断开S2,电路由R1、R2串联改为并联,电流表A1改为测干路中的电流,电流表A2改为测R2的电流,电路由串联改为并联时,R2两端的电压增大为电源电压,通过R2的电流变大,电路总电阻变小,干路电流变大,即A1、A2示数均变大,故C错误;D.由C知,断开S2,闭合S1、S3,R1、R2并联,电流表A1测干路中的电流,电流表A2测R2的电流,向下移滑片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通过R1的电流变小,R2两端电压不变,通过R2的电流不变,即电流表A2示数不变,电流表A1示数变小,则A1与A2示数的差值减小,故D正确.9、C【解析】

由导体的决定因素可知,电阻的大小与四个因素有关,因此要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决定因素的关系,需要用到控制变量法。将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分成两段,由此可以确定这两段电阻丝的材料、横截面积是相同的。根据图示的两根电阻丝,可以知道电阻丝的长度不同。因此实验探究的是导体的电阻与长度的关系,故C正确。10、B【解析】

A.钢直尺主要成分是铁,是导体,A不符合题意;B.干燥的木头是绝缘体,B符合题意;C.纯水是绝缘体,盐水是导体,C不符合题意;D.铅笔芯是石墨,是导体,D不符合题意。11、C【解析】

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是从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锯木头时,锯条变热,是因为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故A不合题意;反复弯折铁丝,是对铁丝做功,使铁丝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不合题意;用冰袋降温,是冰从人体吸收热量,儿使人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即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符合题意;跑步使身体变得暖和,是通过做功的方法,使人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故D不合题意,故选C.12、A【解析】

A.初春的果园鸟语花香,是芳香油分子运动的结果,是分子运动;B.盛夏的海滩微风轻抚,是空气的流动;CD.深秋的塔山红叶纷飞,隆冬的田野大雪茫茫,属于机械运动.二、填空题13、21V11V【解析】

[1]∵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两电阻串联时电路中的最大电流I=I2=1.5A,∵I=,∴电阻两端的电压:U=I(R1+R2)=1.5A×(21Ω+21Ω)=21V;[2]两电阻两端允许所加的最大电压分别为:U1=I1R1=1A×21Ω=21V,U2=I2R2=1.5A×21Ω=11V,∵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该电路两端所加的最大电压为11V。14、升华液化【解析】

根据题意知道,盒内装入了一定量的“干冰”,当打开包装盒时,盒内的干冰发生升华现象,此过程中吸热,温度降低,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滴即出现了“白雾”.15、扩散减少【解析】

[1]能闻到饭菜的香味儿,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这是物质的扩散现象;[2]热汤在变凉的过程中,温度降低,内能减小。16、扩散热传递【解析】

[1]液化石油气的气罐打开后,整个房间都可闻到它的气味,这是石油气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运动到空气中被人们闻到,这种现象叫扩散现象;[2]高速公路服务区司机把大货车停在水坑中,这是通过热传递方式给轮胎降温.【点睛】三、实验题17、机械砝码提升的高度【解析】

(1)[1]实验中电流通过电动机做功,消耗电能,得到机械能,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2)[2]在一定时间内电流做功越多,砝码被提升得越高,故电流做功的多少可以通过砝码提升的高度来比较,应用了转换法。18、所装物块质量相同,底面积越小,吃水深度越大1、2、3与4或5、6、7与8柱形容器自身有质量吃水深度的增加量与所装物块质量的增加量成正比现实中的轮船并不是柱形航行水域的水的密度不同【解析】

(1)根据实验序号1与5(或2与6或3与7或4与8)相关现象和数据可知,当所放的物体质量相同时,柱形容器的底面积越小,浸入水中的深度越大,所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漂浮在水面上的不同柱形容器,所装物块质量相同时,底面积越小,吃水深度越大。(2)比较实验序号1、2、3与4或5、6、7与8可知,当柱形容器底面积一定时,所装的物体质量越大,浸入水中的深度越大,所以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漂浮在水面上的同一柱形容器,容器底面积相同,所装物块质量越大,吃水深度越大。柱形容器的吃水深度与所装物块的质量没有成正比,原因是不能忽略柱形容器的本身质量,而增加量是正比的。(3)分别比较计算实验序号1、2、3与4中的物体质量增加量和浸入水中深度的增加量可知,物体质量每增加50g,吃水深度增加0.5cm,比较实验序号5、6、7与8可知,物体质量每增加50g,吃水深度增加1.0cm,物块质量增加量和吃水深度的增加量,所以可得出的结论是漂浮在水面上的同一柱形容器,吃水深度的增加量与所装物块质量的增加量成正比。因为实际的轮船不是柱形的,当吃水深度不同时,其横截面积是变化的,所以现实生活中,上述结论仍不成立。(4)当同一艘轮船满载质量相同的货物时,根据浮沉条件知,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所以浮力是相等的,而如图所示吃水深度却有几个值,即排水液体的体积不同,根据知,只能是液体的密度发生了变化,所以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航行水域的水的密度不同。19、断开大无有10A【解析】

(1)为了保护电路,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闭合开关前,应使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处于最大状态;(2)实验时闭合开关,由于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相当于电路断路,此时电压表测电源电压,所以电压表有示数,而电流表无示数;(3)由图知道,电流表与电表串联了,导致电流表没有示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