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中考教学指导-湖北省安陆市德安初级中学九年级地理《人口资源与环境》复习教案_第1页
初中地理中考教学指导-湖北省安陆市德安初级中学九年级地理《人口资源与环境》复习教案_第2页
初中地理中考教学指导-湖北省安陆市德安初级中学九年级地理《人口资源与环境》复习教案_第3页
初中地理中考教学指导-湖北省安陆市德安初级中学九年级地理《人口资源与环境》复习教案_第4页
初中地理中考教学指导-湖北省安陆市德安初级中学九年级地理《人口资源与环境》复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透析]一、环境问题的表现、特点及形成原因1.当前全球性最紧迫的环境问题可归纳为六大问题:①人口增长或人口膨胀问题。②全球性气候变迁问题。③大气污染问题。④遗传学方面的变化,有些动植物种类灭绝。⑤土地贫瘠化问题。⑥生态平衡失调问题。以上六大问题在热带雨林区、干旱地区、温带地区、海洋中表现比较严重。二、世界人口:1、

世界人口增长:(1)世界人口增长的时间差异:时期增长状况原因备注产业革命前人口增长速度极其缓慢社会生产力落后世界人口压力产生原因:①庞大的人口压力;②较高的人口增长率。产业革命后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人口倍增时间不断缩短资本主义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二战后人口迅猛增长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过快20世纪70年代后人口增长速度出现下降趋势很多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2)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地区增长状况原因备注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迅猛广大发展中国家二战后,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和医疗卫生的进步,使死亡率大幅下降。世界人口超1亿的国家:中国、印度、俄罗斯、美国、印尼、巴西、日本、孟加拉、尼日利亚、巴基斯坦来欧洲、北美发达地区人口增长缓慢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完善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使人们的世界观和生育观的改变。

2、世界人口分布:影响因素社会因素①社会经济条件(决定性因素);②政治、军事、历史因素自然因素①地理位置;②地形;③气候;④水源;⑤土壤分布状况区域影响因素备注密集地区东亚、南亚人文:世界古老文化中心、人类聚居历史悠久自然:地处中低纬度,气候条件优越;沿海地带,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河流中下游地区,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衡量人口分布合理的标准:一定历史时期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和人口资源的结合和利用程度。西欧人文:资本主义发展最早,工业发达,商业贸易活动频繁自然:气候温暖湿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水陆交通便利美国东北部人文:工业发达、城市密集,商贸金融活动频繁自然:地处五大湖区,矿产资源丰富、水源充足、地势平坦,水陆交通便利、气候条件湿润稀少地区①北美、亚洲的高山和寒冷地带;②撒哈拉、中亚、澳大利亚沙漠地带;③亚马孙河、刚果河流域的热带雨林地带;④南极洲至今无人定居三、中国人口:1、中国人口增长:时期增长状况原因备注建国前人口增长速度缓慢生产力落后、战争频繁、医疗技术条件差建国后人口增长迅速国家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和医疗卫生技术及设备的改善70年代以来人口增长迅速下降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2、中国的人口形势和政策:(1)人口形势:我国人口形势严峻,20世纪70年代以来,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虽使人口增长速度得到有效控制,但因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仍达1500多万。如不严加控制,将会严重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安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基本国策:实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3、中国人口分布:分布特点:地区分布不平衡,东部沿海多、西北内陆少。分布状况影响因素备注密集地区(东部沿海)①地处沿海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城市密集;②东部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中国人口分布分界线:“黑河-腾冲”线(东南人口稠密;西北人口稀疏)稀少地区(西北内陆)①深居内陆,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差,经济文化落后;②气候干燥,冬冷夏热,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中国人口密度在500人/平方千米以上的省份:江苏、山东、河南、台湾4.中国“民工潮”现象分析:A、成因: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剩余劳动力过多,就业压力大;②城乡或地区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经济收入差距悬殊;③国家户籍制度改革为流动人口的大量涌现提供了机会。B、特点:①流动依据经济定向;②流动的季节性和不稳定性特征突出;③文化素质偏低。C、利弊:(利)①有效调整了劳动力资源的地区配置,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发展;②缓解了农村的就业压力和人地矛盾,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弊)③民工盲目无序的流动增加了社会治安和局部(城市)就业压力;④民工流入地区常因人口的急剧膨胀导致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和生态环境恶化。四、我国土地、森林资源的特点、分布、开发措施。

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特点①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②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小③农业用地总量多,人均少④分布不均,生产力差异明显①宜林地区广,森林树种丰富②森林覆盖率低,林木蓄积量少③森林资源分布不均,破坏严重分布、存在的问题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①水土流失和沙漠化严重②次生盐碱化③工交、城市、农村建房占用耕地东北、西南、东南三大林区①毁林开荒,乱砍滥伐仍未杜绝②采伐多、更新少、造林多、存活少③森林火灾时有发生解决措施①依法切实保护耕地②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农、林、渔、牧生产③努力发展技术,提高粮食单产①依法保护和经营现有森林②提倡全民植树造林,绿化祖国③营造七大防护林带五.我国主要能源的分布情况

我国主要分布区著名产区外运干线煤炭华北(山西、陕西、内蒙古、河北)、新疆、贵州大同、平朔、神府、东胜、准噶尔、霍林河、开滦、峰峰、阳泉、焦作、六盘水、淮南大同—秦皇岛、焦作—石臼、神府—黄骅港石油东北、华北、新疆大庆、辽河、华北、胜利、中原、塔中、塔北、玉门大庆—大连、秦皇岛,胜利—青岛、南京、上海水电西南、中南、西北三峡、二滩、隔河岩(长江)、岩滩、天生桥(西江)、龙羊峡、小浪底、李家峡(黄河)三峡输电网

天然气四川盆地、陕甘宁地区自贡六、环境问题1、温室效应问题:⑴温室气体:主要是CO2;其它有氯氟烃等⑵对全球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影响: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国家、地区被淹原因:①海面因温度升高而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②极地增温强烈,部分极冰融化。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导致各国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①干旱地区将变得更干旱。②温带耕作业发达的地区,因气温升高,蒸发加强,气候会变得更干旱、退化成草原③亚寒带某些地区,因气温升高,热量条件有所改善,适应温带作物生长。⑶产生原理:CO2能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而使大气温度增高,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产生原因①工厂、交通工具、家庭炉灶大量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释放大量的CO2。②森林被子大量砍伐,植物吸收的CO2减少,使大气中CO2的含量增多。⑷解决措施①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量②植树造林、保护植被③推广使用绿色能源。2、酸雨(酸雨、酸雾、酸雪)十几年来,由于硫氧化合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日渐增多,酸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现在中国已成为仅次于欧洲和北美的第三大酸雨区。⑴形成条件:大量硫氧化物(SO2)和氮氧化物(NOX)和湿润的气候。⑵主要污染源:工矿企业、家庭炉灶、交通工具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排放SO2、NOX;有色冶金工业大量排放SO2。⑶危害: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的生长繁殖及死亡;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危害人体健康。⑷欧洲和北美的酸雨危害比我国严重得多,试从历史角度加以说明(欧洲、北美工业化起步早,比我国多经历了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生产规模也比我国大得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忽视了环境的治理,因此酸雨危害比我国严重得多)⑸十几年来,我国酸雨危害为什么越来越突出(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工业迅猛发展,由于现代工业起步较晚及追求经济效益的片面性,再加上治污经验不足等原因,环境污染严重;西方国家利用科技优势,在投资的同时,也把污染转嫁到我国)。⑹我国酸雨污染严重的地区:贵州、湖南、江西、广东等省区(有色冶金工业发达,大量排放酸性气体)、沪宁杭、京津唐、辽中南工业基地(工矿企业、家庭炉灶、交通工具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酸性气体)⑺解决措施:①减少矿物燃料的消费量②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等有害气体的排放③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回收SO2气体制成硫酸(发展洁净煤技术和洁净燃烧技术)3.赤潮问题⑴概念:赤潮是一种海洋生态灾害,指的是一些在海洋中浮游生活的赤潮生物(主要是浮游植物或原生动物)在短时间内暴发性繁殖或高度聚集、且引起水色异常的现象(注水色不一定是红色),联合国已将赤潮列为世界三大近海污染问题之一。⑵赤潮爆发的主要原因①丰富的营养物质②强烈的阳光③较高的水温④停滞的海水⑶我国最易爆发赤潮的海域是珠江口、长江口、渤海4.沙尘暴⑴概念:什么是扬沙、沙尘暴与浮尘呢?扬沙与沙尘暴都是由于本地或附近尘沙被风吹起而造成的。其共同特点是能见度明显下降,出现时天空混浊,一片黄色。⑵形成时间:大多在冷空气过境影响时出现,北方都是在春季容易出现。所不同的是扬沙天气风较大,影响的能见度在1公里到10公里之间;而沙尘暴风很大,能见度小于1公里。而浮尘是由于远地或本地产生沙尘暴或扬沙后,尘沙等细粒浮游空中而形成,俗称“落黄沙”,出现时远方物体呈土黄色,太阳呈苍白色或淡黄色,能见度小于10公里,大致出现在冷空气过境前后。⑶形成条件——主要是自然因素造成的①气温高、降水少、大风多是形成沙尘暴天气的主要原因:沙尘暴的形成及其大小,直接取决于风力、气温、降水及与其相关的土壤表层状况。气温高、降雨少、大风多是形成沙尘暴天气的主要原因,生态环境和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也是重要原因。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春天气温常常偏高,使土壤解冻的时间比往年提前,加速了土壤水分的蒸发。而北方地区冬春降水稀少,地表土壤干燥、疏松,植被还未形成,难以抑制沙尘天气的产生。与此同时,全球性气候变暖、厄尔尼诺现象等气候异常,造成冷空气活动异常频繁,多大风天气,为沙尘天气的形成提供了动力。②生态环境是形成沙尘暴的重要原因我国西北和华北北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人为破坏活动造成土地沙化不断扩展,为沙尘天气提供了重要土沙物质。此外,在北方城市建设中在建工地很多,由于缺乏工地表土保护设施,表土裸露,旋风刮来,极易扬尘,也是加剧沙尘天气的一个重要原因。⑷危害:①造成环境质量下降②使农作物受灾③造成人畜伤亡⑸治理和缓解沙尘暴的措施——治沙工程(保护和发展林草植被)5.厄尔尼诺(ELNINO)⑴概念:“厄尔尼诺”是西班牙文“圣婴”的意思。每年年终圣诞节前后,南美的秘鲁和厄瓜多尔沿岸海温上升的现象称为厄尔尼诺现象,它就像一口“暖池”,通过表层温度的变化对大气加热场产生变化进而给各地的天气带来变化,使原来干旱少雨的地方产生洪涝,而通常多雨的地方易出现长时间的干旱少雨。从我国6~8月主要雨带位置来看,在75%的厄尔尼诺年内,夏季雨带位置在江、淮流域。⑵表现:当上述厄尔尼诺现象异常发展,遍及整个中、东太平洋海域,表面水温正距平高达3℃以上,海温的强烈上升造成水中浮游生物大量减少,秘鲁的渔业生产受到打击,同时造成厄瓜多尔等赤道太平洋地区发生洪涝或干旱灾害,这样的厄尔尼诺现象称为厄尔尼诺事件。一般认为气温连续三个月正距平在0.5℃以上,即可认为是一次厄尔尼诺事件。相反,如果南美沿岸气温连续三个月负距平在0.5℃以上,则认为是反厄尔尼诺事件,又称拉尼娜事件。当前据气象学家的研究普遍认为: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对全球不少地区的气候灾害有预兆意义,所以对它的监测已成为气候监测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中考题型例1](2023山东滨州)下图是“20世纪世界人口、资源、环境污染相关示意图”,回答问题:(1)20世纪以来人口、资源、环境三者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变化对人类造成的威胁是_________。(2)人类必须协调与环境的关系,才可做到既能不断满足人类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需要,又能_____;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是①②并开展国际合作。[解析]:(1)20世纪以来人口和环境污染在迅速地增长,而可利用的资源在迅速减少,这是由于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不合理,人为原因对环境资源的破坏造成的。(2)要解决人类同环境对立的矛盾,促进两者的统一,就是要研究人类的发展方向问题。首先要读懂图意,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的数量从1900—2000年是迅速地增长,而环境污染的曲线也是迅速地增长,资源的数量是在不断地下降,说明出现了环境和资源问题。接下来论述环境污染和资源下降所产生的后果,以及如何使人类、资源、环境协调统一。[答案]:(1)人口剧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加剧环境承载量受到的压力过大,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有失去平衡的危险;(2)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质量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搞好国土整治。[2023年中考预测]1.我国“黑河—腾冲”以西地区面积占全国的53%,人口只占%,下列关于其成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西部地区气候干燥,有大面积干旱区,生态脆弱B、地形复杂,多高山、高原C、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便D、人口的出生率低,人口迁出量大2.目前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是A、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比较慢B、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缓慢C、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口增长越快D、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口增长都快3.有关中国、美国和印度资源比较,不正确的是A.人口数量:中国>印度>美国B.耕地占国土比重:印度>美国>中国C.人均耕地:美国>印度>中国D.人均粮食:美国>印度>中国4.根据各洲人口状况和下表资料,正确的结论是地区亚洲非洲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地区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注:北美指不含墨西哥的北美洲A.非洲的出生率高,死亡率最低B.欧洲的人口总数最少C.世界新增人口不超过50%分布在亚洲D.非洲的新增人口至少是北美的2倍5.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亿人,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A.93%%%D.60%6.下图反映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A.=3\*GB3③B.=2\*GB3②C.=1\*GB3①D.=4\*GB3④7.该图所示的城乡人口比中考题型例,比较符合下列国家中的A.美国 B.英国 C.巴西 D.印度8.下图为某一国家沿回归线的地形剖面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处为太平洋,乙处为大西洋B.该国居民绝大部分为白色人种C.目前,采矿业已成为该国的经济支柱D.该国首都是全国最大的港口城市9.右图是“世界人口分布图”你会发现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

A.2000米以上的山地地区

B.1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

C.500米以上的丘陵地区

D.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10.读图“我国部分能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分布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能源生产和输出地区,甲、乙、丙为能源输入地区,箭头表示能源输送方向。读图回答:我国部分能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分布示意图我国部分能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分布示意图(1)图中属于我国重点开发的三个水能基地有(填写字母),其中三峡水利工程位于基地(填写字母),该地区水能资源极为丰富的原因是;水能作为能源与煤炭相比,最突出的优点是(至少答出两点)(2)图中属于我国重点开发的石油、天然气能源基地是(填写字母),由该基地向乙地区的能源输送工程为工程,由B、C、D、E地区输往甲、乙、丙地区的输电工程被称为工程。建设这些能源工程的重要意义在于(选择填空)。①缓解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紧张状况 ②改善西部地区的能源供应状况③减少西部地区的环境污染 ④调整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3)此图反映出我国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的分布特点是。为缓解我国能源供应紧张问题,除建设上述大型能源工程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主要措施?(至少答出两点)11.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图图-8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人—地关系示意图-——自然因素动力降水量降水强度地面地质活动地表物质地貌形态植被状况人类对资源的开发利用社会经济因素社会经济结构区域经济水平土地资源人口土地利用产业结构工业化城市化政策农业政策人口政策水保政策人为破坏作用坡耕地开荒毁林开矿基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