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第四课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ba77a08d59cb4d3ce6e1031c76c819b/4ba77a08d59cb4d3ce6e1031c76c819b1.gif)
![哲第四课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ba77a08d59cb4d3ce6e1031c76c819b/4ba77a08d59cb4d3ce6e1031c76c819b2.gif)
![哲第四课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ba77a08d59cb4d3ce6e1031c76c819b/4ba77a08d59cb4d3ce6e1031c76c819b3.gif)
![哲第四课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ba77a08d59cb4d3ce6e1031c76c819b/4ba77a08d59cb4d3ce6e1031c76c819b4.gif)
![哲第四课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ba77a08d59cb4d3ce6e1031c76c819b/4ba77a08d59cb4d3ce6e1031c76c819b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4:《生活与哲学》滚动背诵《政治生活》双基专题7、民主监督:(1)方式?(2)意义?(3)怎样行使?7、民主监督一、是什么?(民主监督的渠道)(1)通过信访举报制度行使监督权。①含义:我们可以给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或当面向有关人员反映自已的意见,提出批评、建议,这是通过信访举报制度行使自已的监督权。(补充)②特点:是我们行使宪法所规定的提出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权利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我们在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实行民主监督的有效方法。(补充)③作用:为公民行使监督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补充)(2)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实行民主监督。①含义: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反映给人大代表,形成人大代表的议案,上传到国家权力机关。这是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实行民主监督。(补充)
②特点:这好比一条纽带,一头连着国家权力机关,一头连着广大人民群众。(补充)③作用:能够使公民行使监督权、参与民主监督得以真正落实,得到切实的保障。(补充)(3)通过舆论监督制度行使监督权。①含义:我们可以依法在新闻媒体上公开发表意见。这是通过舆论监督制度行使监督权,参与民主监督。(补充)②特点:舆论监督具有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等特点(补充)③作用:在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不员的监督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补充)(4)此外,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都是近年来出现的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5)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各级政府还在不断创造新形式,尝试新方法,为公民行使监督权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渠道。二、为什么?(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P291、有利于消除腐败现象,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2、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3、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三、怎么样?(公民正确行使监督权的要求?)P291、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2、必须采取合法形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本课高考考点:9、哲学的物质概念10、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11、运动与物质的关系1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13、规律的概念14、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及其方法论意义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本课高考考点:15、意识的起源16、意识的生理基础17、意识的内容与形式18、意识能动性的特点19、意识能动性的表现20、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本课高考考点:21、实践的概念22、实践的特点2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4、真理的客观性25、真理的具体性26、真理的条件性27、认识的反复性28、认识的无限性29、认识的上升性第四课●出处:《学》P130;《哲》P291、物质的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是指,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独立性,无论人们是否感受到或者是否承认它的存在,它都客观地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是指,物质具有可知性,能被人们所反映,所认识。(补)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夯实双基:◆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2)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3、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二者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补)夯实双基:哲学的物质概念是怎样的?限时记忆:考点10: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出处:《学》P130;《哲》P28-301、自然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已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2)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3)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什么上帝,当然也不会有上帝和诸神创造世界的活动。(补)(4)自然界的物质性要求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世界时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补)夯实双基: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从产生来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由古猿发展而来。◆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2)从存在来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夯实双基: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从发展上看: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补)3、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4、关于世界的物质性,有以下几种说法:(补)(1)世界的本质是物质;(2)世界的本原是物质;(3)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4)世界统一于物质;(5)世界是物质的。夯实双基:考查方式以选择题为主重点点拔:(2009、海南卷·20)2009年事达尔文诞辰200周年,他发表于1859年的《物种起源》至今深刻影响着人们对生命起源和进化历程的认识,尽管人们对其进化假说一直存在争议,但他的基本观点还是闪烁着真理的光彩,不断被科学的发展所证实,例如()①生物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不是神的意志的产物②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说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根本内因③人类的起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否定了上帝造人说④劳动在从古猿到人的转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A高考回放:考点11:运动和物质的关系●出处:《学》P130;《哲》P311、运动的概念: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区分“运动”、“变化”和“发展”2、运动与物质的关系:(1)区别:含义不同①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②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夯实双基: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主体)。◆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必然会陷入唯心主义的泥坑。夯实双基:哲理2[哲学范畴]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原理名称]物质和运动关系原理[原理内容]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3、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方法论要求]1、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要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或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判断参考]无。[哲理运用]少用、专项[典型例题]无。考查方式以选择题为主重点点拔:1、什么是运动?2、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限时记忆:滚动背诵《政治生活》双基专题8、公民怎样有序参与政治生活?8、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怎么样?(公民应如何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或公民有序的与无序地政治参与的区别在哪里?)1、遵循法律、规则、程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2、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3、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4、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遵循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职责、程序、要求。5、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温故知新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为什么世界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考点1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出处:《学》P130;《哲》P321、静止的含义:(1)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2)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夯实双基:●出处:《学》P130;《哲》P322、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1)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2)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3)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夯实双基:哲理3[哲学范畴]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原理名称]运动和静止关系原理[原理内容]1、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因而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2、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方法论要求]1、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还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2、要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或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判断参考]无。[哲理运用]少用、专项[典型例题]无。考查方式以选择题为主重点点拔:(2010、天津10)亚洲有一种毛竹,最初5年里在地下生根长达几千米,人们几乎看不到它的生长。第6年雨季到来时,它钻出地面,以每天60厘米的速度迅速长到30米高。这种现象反映了()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B.只要发生量变,就有质的飞跃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D.认识事物要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A高考回放:(2009、广东卷·23)关于运动有几种看法:甲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乙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丙说:“飞鸟之景未尝动也”。这些观点按照顺序分别是()A.辩证法、相对主义、形而上学B.二元论、形而上学、辩证法C.辩证法、相对主义、两点论D.辩证法、形而上学、相对主义A高考回放:(2009、江苏卷·26)“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C高考回放:1、什么是静止?2、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限时记忆:考点13:规律的概念●出处:《学》P130;《哲》P33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哲学上的规律与具体规律:(1)哲学上讲的规律概念,是对各种具体规律共同特性的概括和总结,不同于具体规律。(2)哲学上讲的规律概念和具体规律是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夯实双基:◆规律与现象:(1)区别:A、规律是隐藏在事物的内部,相对稳定、深刻的本质联系,需借助抽象思维才能揭示;B、规律性现象是浮于外表的联系,形式多样且多变易逝,能够借助感官直接感知。(2)联系:虽然规律总会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现象的背后也总会隐藏着规律,但规律不等于规律性现象。
夯实双基:◆规律与规则:(1)区别:A、含义不同: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则是人们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B、性质不同: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制定、修改或废除规则是主观的,可以制定、修改、补充或废除(2)联系:一个正确的、合理的规则总是根据客观规律制定的,是对客观规律的反映夯实双基:考查方式以选择题为主重点点拔:什么是规律?限时记忆:考点14: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及其方法论意义●出处:《学》P130;《哲》P33-341、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可以讲认识、利用、把握、发现、遵循、尊重规律◆不可以讲创造、消灭、改变、改造、发明、摆脱、战胜规律2、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没有规律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夯实双基:●出处:《学》P130;《哲》P33-34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我们就能够体会到规律对于我们的意义。一旦违背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这时人们往往能更深刻地感觉到规律的存在和它的作用。4、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夯实双基:考查方式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重点点拔:哲理4[哲学范畴]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原理名称]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3、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厂房施工合同纠纷解决协议(新版)
- 2025年度渔船租赁及船舶保险风险评估与管理合同
- 2025年度金融中心保安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宠物行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合同
- 2025年地面瞄准设备、定位定向设备项目发展计划
- 幼儿园农业与自然知识教育计划
- 非营利组织保安工作总结与志愿者管理计划
- 班级学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计划
- 班级建设与发展的长远规划计划
- 领导家电行业的品牌发展计划
- 动物检疫技术-动物检疫的分类(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
- 2024医师资格考试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
- 钻井安全操作规程中英文
- 根据铜价计算各种电缆参考价格
- 2022年虚拟数字人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 JJF(石化)007-2018铅笔硬度计校准规范
- GB/T 13364-2008往复泵机械振动测试方法
- 【培训课件】有效沟通的技巧与方法
- 子宫瘢痕处妊娠-课件
- 烟花爆竹合作协议书模板(5篇)
- 老年社会工作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