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地球的物质组成
内容提要
3.岩石王国
2.矿物世界
1.地球中的元素元素矿物岩石地壳金属地核、地幔地球是一个物质世界,近60万亿亿吨的物质几乎都集中在固体地球里面,并主要以岩石和金属的形式出现。其中地核和地幔主要由金属组成,地壳主要由俗称石头的岩石(如石灰岩、花岗岩、砂岩等)组成。
岩石又是由各式各样的矿物集合而成(如石灰岩是方解石、白云石等矿物的集合体;花岗岩是石英、长石、黑云母等矿物的集合体)。
矿物和金属则是由化学元素结合而成的,有的矿物为元素单质(如金刚石是碳的单质);有的为元素的化合物(石英是氧和硅的化合物)。
在地球演变的进程中,各种岩石、矿物和元素始终进行着成分、能量的交换和状态的变化,原有的岩石和矿物不断遭到破坏,新的岩石和矿物不断形成,尽管其过程是极其缓慢的,但却时刻都在不停地进行着,从而可造成某些元素或矿物的分散和富集作用,形成有价值的矿产资源。人们把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可以利用的岩石统称为矿石,而把不能利用的称为岩石。从发展的眼光看,自然界所有的岩石都将可能成为矿石。第一节地球中的元素-元素概念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称为元素。原子:元素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呈电中性的中子和带负电荷的电子等基本粒子构成。质子居于中心并可能与中子一起构成原子核,电子围绕原子核作高速运动而形成不显电性的原子。原子的结构和质量分配与太阳系十分相象,电子绕原子核运动占据了比原子核大上亿倍的空间,但原子核却集中了原子几乎全部的质量。同位素:同一元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但其中子数是可变的,当中子数增加时,原子质量会相应增加,而原子核的电荷数和电子数不会改变。这样,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会处于同一位置,人们把这类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如11H、21H、31H和23492U、23592U、23892U)。主量元素:主量元素有时也称为常量元素。是指那些在岩石中含量大于1%(或0.1%)的元素,在地壳中大于1%的八种元素都是主量元素,除氧以外的7种元素在地壳中都以阳离子形式存在,它们与氧结合形成的氧化物(或氧的化合物),是构成三大类岩石的主体,因此又常被称为造岩元素。微量元素:在地壳(岩石)中含量低于0.1%的元素。一般来说不易形成自己的独立矿物,多以类质同象的形式存在于其他元素组成的矿物中,这样的元素被称为微量元素。如钾、钠的克拉克值都是2.5%,属主要元素,在自然界可形成多种独立矿物。与钾、钠同属一主族的铷(Rb)、铯(Cs)由于在地壳中的含量低,在各种地质体中的浓度亦低,难以形成自已的独立矿物,主要呈分散状态存在于钾、钠的矿物中。硫(硒和碲)和卤族元素:在地壳中,除氧总是以阴离子的形式存在外,硫(硒、碲)和囱族元素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以阴离子形式存在。虽然硫在特定情况下可形成单质矿物(自然硫S2),硫仍是地壳中除氧以外最重要的呈阴离子的元素。硫在热液成矿阶段能与多种金属元素结合生成硫盐和硫化物矿物。这些矿物是金属矿床的物质基础。若矿物结晶时硫含量不充分,硒可以进人矿物中占据硫在晶格中的位置,硫、硒以类质同象的方式在同种矿物中存在。蹄与硫的晶体化学性质差别比硒大,故蹄通常不进人硫化物矿物,当硫不足时,它可以结晶成碲化物。氯、氟等卤族元素,通过获得一个电子就形成稳定的惰性气体型的电层结构,它们形成阴离子的能力甚至比氧、硫更强,只是因为卤族元紊的地壳丰度比氧、硫低得多,限制了它们形成独立矿物的能力。卤族元素与阳离子结合形成典型的离子健化合物。离子健化合物易溶于水,但气化湿度较高,在干旱条件下,卤化物是比较稳定的。当卤族元素的浓度较低,不能形成独立矿物时,它们进人氧化物,在含氧盐矿物中,常见它们以类质同象方式置换矿物中的氧。
金属成矿元素:在地质体中金属元素多形成金属矿物(硫化物、单质矿物或金属互化物,部分氧化物),在矿产资源中作为冶炼金属物质的对象。金属成矿元素按其晶体化学和地球化学习性以及珍稀程度可以分为:贵金属元素、金属元素、过渡元素、稀有元素、稀土元素。
贵金属元素:Ag、Au、Hg、Pt等,贵金属元素在地壳中主要以单质矿物、硫化物形式存在,在地质体中含量低.成矿方式多样;但矿物易分选,元素化学稳定性高,成矿物质的经济价值高。
金属元素:Pb(铅)、Zn、Cu等(又称贱金属元素),在地壳中主要以硫化物形式存在。成矿物质主要通过热液作用成矿。矿床中成矿元素含量较高,是国民经济生活中广泛应用的矿产资额。过渡元素:Co、Ni、Ti(钛)、V(钒)、Cr、Mn等,这些元素在自然界多以氧化物矿物形式存在,部分也可形成硫化物。稀有元素:Li、Be、Nb(铌)、Ta(钽)、Zr(锆)在地壳中含量很低,主要形成硅酸盐或氧化物。稀土元素:钇和锶系元素统称为稀土元素,地壳中稀土元素含量低,但它们常成组分布。稀土元素较难形成自己的独立矿物,主要进人钙的矿物,在矿物中类质同象置换钙。较常见的稀土元素矿物或含稀土元素的矿物都是氧化物或含氧盐类矿物。亲生物元素和亲气元素:主要C、H、O、N和P、B(硼)。它们是组成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的主要化学成分,在地壳表层的各种自然过程中起相当重要作用。放射性元素:现代地壳中存在的放射性元素(同位素)有67种。一、元素的形成根据宇宙大爆炸学说,地球上千姿百态、复杂多样的物质都是从基本粒子通过聚变形成氢开始的,然后再由四个氢合成一个氦,氦再进一步合成其它元素。这样从轻元素到重元素依次核聚变而成。大约在150亿前的大爆炸后50-100万年时,现今所有的元素就已通过核聚变而逐渐形成。因此,元素的形成时间远比太阳系形成要早。根据现代物理、化学理论和实验观察结果,太阳上目前仍在进行着氢合成氦的热核聚变和其它天体化学现象。宇宙中的元素通过热核聚变反应,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形成演化过程。世界万物无不从“一(一个氢)”开始。难怪当代不少科学家对两千多年前期)我国著名的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学思想,大为叹服。
元素在地球中的分布其它1.9%其它3%其它1.5%其它<2%其它<2%其它<0.8%其它0.04%氦20.9%氦27%硫1.9%钾1.68%钠1.1%钙0.3%氩0.94%氢77.2%氢70%该、铝2.2%钠2.30%氯1.9%氮0.5%氧20.94%镍2.4%镁2.77%氢10.8%氢6.6%氮78.08%镁12.7%钙5.06%氧84.6%碳39.4%硅15.2%铁5.8%氧52.4%氧29.5%铝8%铁34.6%硅27.2%氧45.2%二、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目前已知的化学元素有108种,在地壳中发现的有92种。化学元素在各个宇宙体和地球的化学系统(如地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中的平均含量称为丰度。19世纪末,美国化学家克拉克(F.W.Clarke,1847-1931)根据采自欧美地壳16km范围内的5159个岩石、矿物、土壤、天然水样品的分析数据,于1889年首次发表了地壳50种元素的平均含量,开创了地球化学研究的先河。后人为了纪念克拉克的这一创举,便把元素的地壳丰度称为克拉克值,其中把用重量百分数表示的称为重量克拉克值,用原子百分数表示的称为原子克拉克值。继克拉克之后,许多学者对克拉克值作了进一步研究、补充和修改。克拉克值研究表明,地壳中元素分布有如下规律:不同元素的克拉克值相差悬殊。O、Si、Al、Fe、Ca、Mg、Na、K等8种元素(称为八大元素)占地壳总重量的98%以上,其余的80多种元素不足2%。地壳元素的克拉克值大致随其原子序数的增加而递减地壳中偶数元素的分布量高于奇数元素,且序数相邻的元素之间偶数元素的分布量一般高于奇数元素地壳元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配存在不均匀性。某些元素在某个地质历史时期的某些地带相对富集。第二节、矿物世界当你漫步于高山峻岭、田野荒原或是都市皇城、乡村小院时,仔细观察,你会发现那些山石、土石、基石、观赏石等无一不是由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的颗粒所组成的,这些颗粒就是矿物。它是由一种或多种元素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除少数呈气态(硫化氢)和液态(水银)外,绝大多数呈固态。固态矿物往往各异的形态、颜色、光泽、透明度、比重、硬度和其它物理、化学性质,因而构成了姿态万千、色彩斑斓、绚丽璀璨、奥妙无限的矿物世界。目前,已知的矿物多达3300余种,并且不断有新的矿物发现。这些矿物是人类乃至整个生物界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没有矿物,就没有人类,更没有人类的现代文明。一、矿物定义所谓矿物是指地壳中由一种或多种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所形成的天然无机化合物或元素单质,它们大多具有比较固定的化学成分、内部构造、形态特征和物理性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矿物称为单质矿物或自然元素矿物,如自然金(Au)、金刚石(C)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矿物称为化合物矿物,如岩盐(NaCl)、方解石(CaCO3)、石英(SiO2)等。某些人工合成的矿物称为人造矿物,虽然它们与自然矿物类似,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矿物,故常在其名称前冠以“人造”或“合成”二字,如人造金刚石等,以示与真正矿物的区别。固态矿物按其内部构造可分为晶质矿物和非晶质矿物,当组成矿物的原子、离子或分子等内部质点呈有序规则排列时,称为晶质矿物(如方解石)。当内部质点呈无序排列时称为非晶质矿物(蛋白石)。非晶质矿物可以由胶体化学沉积作用形成(如蛋白石),也可以由岩浆喷发快速冷凝作用形成(如燧石)。这些非晶质矿物在自然界中经过漫长的地质历史时间可逐渐转化为晶质矿物,这种作用称为“脱玻化”作用。
只有具备以下5个条件的物质才能称为矿物:
1)矿物是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比如火山作用。它们可以是固态(如石英、金刚石)、液态(如自然汞)、气态(如火山喷气中的水蒸气)或胶态(如蛋白石)。
2)矿物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如金刚石成分为单质碳(C),石英为二氧化硅(SiO2),但天然矿物成分并不是完全纯的,常含有少量杂质。
3)矿物还具有一定的晶体结构,它们的原子呈规律的排列。如石英的晶体排列是硅离子的四个角顶各连着一个氧离子形成四面体,这些四面体彼此以角顶相连在三维空间形成架状结构。如果有充分的生长空间,固态矿物都有一定的形态。如金刚石形成八面体状,石英常形成柱状,柱面上常有横纹。当没有生长空间时,它们的固有形态就不能表现出来。
4)矿物具有较为稳定的物理性质。如方铅矿呈钢灰色,很亮的金属光泽,不透明,它的粉末(条痕)为黑色,较软(可被小刀划动),可裂成互为直角的三组平滑的解理面(完全解理),很重(比重为7.4-7.6)。
5)矿物是组成矿石和岩石的基本单位。二、矿物的化学性质化学结构:矿物中的元素以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分子键相连结,按尽量紧密原则作规律性重复排列。由于阴离子较大,所以实际上是阴离子按尽量紧密原则排列,阳离子按电价相等原则有规律地分布于阴离子的空隙之中。晶体中离子排列的格式称为晶体格架或晶体构造。如石盐的晶体格价为立方体。类质同象:矿物的化学成分具有相对稳定性,但由于形成作用的复杂多变和杂质的介入,可使矿物成分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改变。矿物在结晶过程中,电价和半径相近的离子可以同时进入晶体格架相互替代,但矿物的形态和理化性质未发生根本改变。如闪锌矿(ZnS)中的Zn2+可以部分地被Fe2+(不超过26%)替代,这种化学成分稍有改变但晶体格架保持不变的现象称为类质同象,类质同象矿物仍属同一种矿物。同质多象:同种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自然物理化学条件下可以形成形态和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矿物。如碳(C)在地壳深部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金刚石,在温压较低的变质作用中形成石墨。这种化学成分相同但内部结构迥然不同的现象称为同质多象。三、矿物的物理性质---形态
矿物的形态是指矿物单体、
矿物规则连生体及同种矿物集合体的外貌特征。
影响因素:
内因:矿物的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
外因:矿物形成时的环境条件
研究意义:
1)鉴定矿物
2)推测矿物形成时的物理化学条件,指导找矿。矿物单体的形态,包括整个单晶体的外貌及晶面花纹特征。
1、矿物单体的形态
一、晶体习性
概念:
晶体习性(crystalhabit,结晶习性或晶习):矿物晶体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常常趋向于形成某种特定的习见形态。
晶习的含义有二:
1)主要强调矿物晶体的总体外貌特征,即主要考虑晶体在三维空间相对发育的情况和形态;
2)有时又具体指晶体常见的单形的种类。
2.类型依据晶体在三维空间的发育程度,晶体习性大致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1)一向延长型一向:晶体沿一个方向
特别发育,呈柱状、针状和纤维状等。
(2)二向延展型二向:晶体沿两个方向
相对更发育,呈板状、片状、鳞片状和叶片状等。
(3)三向等长型三向:晶体沿三个方向发育大致相等,呈粒状或等轴状。
此外,尚有短柱状、板柱状、板条状和厚板状等过渡类型。
注意:
晶体习性是晶体的成分和结构,及生长环境的物理化学条件(包括温度、压力、组分浓度及介质的PH值和Eh值等)和空间条件的综合体现。
具体规律为:①化学成分简单,结构对称程度高的晶体,一般呈等轴状。②晶体常沿其内部结构中化学键强的方向发育,如具链状结构的矿物呈柱状、针状晶习,而层状结构的矿物则呈片、鳞片状习性。③晶体上发育的晶面对应于晶格中面网密度较大的面网。④外部因素是通过直接或间接地改变不同晶面间的相对生长速度而影响晶体习性的。
二、晶面花纹由于受复杂的外界条件和空间的影响,实际晶体往往长成歪晶,且晶面上常具某些规则的花纹:晶面条纹、蚀像、生长丘等。
1.晶面条纹
由于不同单形的细窄晶面反复相聚、交替生长而在晶面上出现的一系列直线状平行条纹,也称聚形条纹。这是晶体的一种阶梯状生长现象,只见于晶面上,故又称生长条纹。
特征:晶面条纹
①粗细、宽窄不均匀,可见其呈宽窄不一的阶梯状。
②在晶体上的分布必然符合晶体本身固有的对称性。
③只出现在晶体的表面—晶面上,且随晶面的消失而消失;在晶体内部及解理面上则不能见到。
2.蚀像蚀像
晶体形成后,晶面因受溶蚀而留下的一定形状的凹坑(即蚀坑)。
特点:同一晶体上同一单形的晶面上的蚀像相同;即蚀像本身的形状和取向符合晶体固有的对称特性。
3.生长丘生长丘
晶体生长过程中形成的、略凸出于
晶面之上的丘状体。
如:-石英的菱面体{}晶面上的生长丘最发育。
矿物集合体:同种矿物的多个单体聚集在一起的整体。
矿物集合体的形态取决于其单体的形态及集合方式,也即决定于矿物的内部结构和生成环境。2矿物集合体的形态
一、显晶集合体显晶集合体
显晶集合体:肉眼或借助于放大镜即能分辨出矿物各单体的集合体。
根据单体的晶体习性及集合方式,显晶集合体的形态常见有:
柱状(columnar)、针状(acicular)、
板状(tabular)、片状(schistic)、
鳞片状(scaly)、叶片状(foliated)
和粒状(granular)等。
常见的特殊形态的集合体:
1)纤维状集合体:
由一系列细长针状或纤维状的矿物单体平行密集排列而成。
2)放射状集合体:
由长柱状、针状、片状或板状的许多单体围绕某一中心成放射状排列而成。
3)晶簇:
在岩石的空洞或裂隙中,丛生于同一基底,另一端朝向自由空间发育而具完好晶形的簇状单晶体群。
此外,尚有束状集合体、毛发状集合体、树枝状集合体等。
二、隐晶及胶态集合体
隐晶集合体:只有在显微镜下才可分辨矿物单体的集合体。
胶态集合体:显微镜下也不能辨别出单体的界线,其实际上并不存在单体。
隐晶及胶态集合体可由溶液直接结晶或胶体作用形成。
常见的隐晶及胶态集合体按形成方式及外貌特征,主要有:
1)分泌体:
在球状或不规则形状的岩石空洞中,由胶体或晶质物质自洞壁逐渐向中心层层沉淀充填而成。
特征:
①
外形常呈卵圆形,具同心层状构造,中心常有空腔,有时其中还见有晶簇。
②
各层在成分和颜色上往往有所
差异。分泌体分泌体:
⑴晶腺:平均直径>1cm。
⑵杏仁体:平均直径<1cm,充填于火山熔岩气孔中的次生矿物所构成的杏仁般白色扁球形集合体。
2)结核:
由隐晶质或胶凝物质围绕某一中心(如砂粒、生物碎片或气泡等),自内向外逐渐生长而成。
特征:
①形状有球状、瘤状、透镜状和不规则状等,直径一般>1cm。
②内部常具同心层状、放射纤维状或致密状构造。
③一般多见于沉积岩中,常形成于海洋、湖沼中。
④常见Fe质、P质、Ca质、Mn质和Si质等结核。
3)鲕状及豆状集合体:
由胶体物质围绕悬浮状态的细砂粒、矿物碎片、有机质碎屑或气泡等层层凝聚而成并沉积于水底。
特征:
①
外形呈圆球形、卵圆形。
②
具同心层状内部构造。
鲕状集合体鲕状集合体:
>50%球粒的
直径<2mm,形状、大小如鱼卵。
豆状集合体豆状:球粒大小似豌豆,
直径一般为几mm
。
4)钟乳状集合体:
在岩石的洞穴或裂隙中,由真溶液蒸发或胶体凝聚,在同一基底上向外逐层堆积而成。
特征:
①
外形呈圆锥形、圆柱形、圆丘形、
半球形和半椭球形等,通常具体地分为钟乳状、葡萄状和肾状
钟乳状、
葡萄状和肾状等。
②
内部具同心层状、放射状、致密状或结晶粒状构造。此外,描述矿物集合体时,常用其他术语:
块状集合体:凭肉眼或放大镜不能辨别颗粒界限的矿物致密块体。
土状集合体:矿物呈细粉末状较疏松地聚集成块。
粉末状集合体:矿物呈粉末状分散附在其他矿物或岩石的表面。
被膜状集合体:
矿物成薄膜状覆盖于其他矿物或岩石的表面。一向延长型:返回二向延展型:返回三向等长型:返回晶面条纹之一:下一页晶面条纹之二:返回蚀像:返回返回显晶集合体:下一页显晶集合体:下一页显晶集合体:返回分泌体:返回鲕状集合体:返回豆状集合体:返回钟乳状:
返回葡萄状肾状
返回块状集合体:
返回土状集合体:
返回被膜状集合体:
下一页矿物的物理性质---颜色和条痕矿物的物理性质(光泽和透明度)矿物的物理性质(解理mineralcleavage
)矿物的物理性质(硬度)矿物的物理性质(熔点和磁性)常见矿物1方解石方铅矿橄榄石辉石角闪石斜长石正长石石英云母黄铜矿常见矿物2赤铁矿褐铁矿磁铁矿白云石高岭土红柱石绿铜矿的形成(影片00:0048)黄铜矿的形成(影片00:01:49)灰铜矿的形成(影片00:01:03)第三节、富有情趣的岩石王国岩石是组成地壳和上地幔固体部分的主要物质,由地质作用形成。已命名的多达1000余种。岩石与矿产、工程地质、地貌、构造以及地球演化有着密切关系。岩浆岩和变质岩统称结晶岩陆地表面的75%和几乎全部洋底为沉积岩。地壳的64.7%为岩浆岩、27.4%为变质岩、7.9%为沉积岩岩石概述(影片00:02:25)1、岩浆岩---概述定义:由岩浆冷凝形成的岩石称为岩浆岩,也称火成岩元素组成:O、Si、Al、Fe、Mg、Ca、Na、K、Ti等八种占岩浆岩总量的98%。称为造岩元素化学成分:SiO2、Al2O3、Fe2O3、FeO、MgO、CaO、Na2O、K2O、H2O等9种占98%矿物组成:长石、石英、黑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霞石、白榴石、磁铁矿、磷灰石等十余种占99%。称为造岩矿物根据岩浆岩中矿物的含量和在岩石分类命名中的作用可将造岩矿物分为主要矿物(含量大于10%,是划分大类的依据)、次要矿物(含量小于10%,确定岩石种属的依据)、副矿物(含量小于1%,偶尔可达5%,在分类中不起作用,但可用于研究岩浆岩的形成条件)根据造岩矿物的化学成分可分为铁镁质矿物(暗色矿物)和硅铝质矿物(浅色矿物)一、岩浆岩的化学成分1.造岩元素:
O,Si,Al,Fe,Mg,Ca,Na,K,Ti等,其总和约占岩浆岩总重量的99.25%
氧的含量最高,占岩浆岩重量的46.59%,占体积的94.2%2.次要元素:P,H,Mn,B等
3.以氧化物表示:
SiO2,Al2O3,Fe2O3,FeO,MgO,CaO,K2O,Na2O和H2O等9种最重要,占岩浆岩平均化学成分的98%左右.SiO234~75%少数可达80%Al2O310~20%在纯橄榄岩中较低MgO1~25%CaO0~15%但某些辉长岩中达23%Fe2O3+FeO0.5~15%一般FeO>Fe2O3Na2O0~15%霞石岩中可达19.48%K2O一般<10%白榴石岩中可达17.94%H2O+(结晶水)和H2O-(吸附水)一般<2%个别达10%TiO20~2%很少超过5%P2O50~0.5%很少超过3%MnO0~0.3%很少超过2%4.SiO2
是最重要的成分。是岩石酸性程度(基性程度)的标志。超基性岩SiO2<45%
基性岩SiO2=45~53%
中性岩SiO2=53~66%
酸性岩SiO2>66%5.岩浆岩化学成分变化规律6.微量元素岩浆中存在大量微量元素:Li、V、Cr、Co、Ni、Cu、Zn、Rb、Sr、Y、Zr、Nb、Ba、Ta、Pb、Th、U等微量元素丰度及其比值(如K/Rb、K/Ba、Rb/Sr、Nb/Ta、Th/U等〕,对探讨岩石成因和岩浆演化有重要意义。7.同位素及其比值
Sr87/Sr86,Pb206/Pb204,Pb207/Pb204,O18/O16,S34/S32
等
同位素丰度及其比值对于探讨岩浆起源及其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岩浆岩的矿物成分
●岩浆岩的矿物成分,对于了解岩石的化学成分、生成条件,以及岩石成因都有重大意义。同时,它也是岩浆岩分类和鉴别的主要依据。
●
组成岩浆岩的矿物,常见的不过20几种,这些构成岩石的矿物统称为造岩矿物。(一)、硅铝矿物和铁镁矿物●
1.硅铝矿物
:SiO2
和Al2O3
含量较高,不含铁镁。如石英、长石类及似长石类。这些矿物颜色均较浅,所以又叫浅色矿物。●
2.铁镁矿物:FeO
与MgO
含量较高,SiO2
含量较低。如橄榄石、辉石类、角闪石类和黑云母类。这些矿物颜色一般较深,又叫暗色矿物。●
3.色率:岩浆岩中暗色矿物的百分含量称为色率。●
4.浅色岩:习惯上把花岗岩、正长岩等浅色矿物占优势的岩石称为浅色岩。其色率在0~30之间。●
5.暗色岩:色率在60~100,以暗色矿物占优势的岩石称为暗色岩。如橄榄岩、辉长岩等。●
6.根据色率:可以粗略判断岩石的成分和酸性程度。(二)、主要矿物、次要矿物、副矿物●
主要矿物:在岩石中含量众多,对于确定岩石名称是不可缺少的,在分类命名上起主要作用。如石英、钾长石是花岗岩的主要矿物。●
次要矿物:在岩石中含量次于主要矿物,对于划分岩石大类不起主要作用,但对确定岩石种属起一定作用的那些矿物。如闪长岩中的石英,含量约2%,没有石英也叫闪长岩;当石英5%时,则叫石英闪长岩。●
副矿物:含量很少,常小于1%,个别情况可达5%,在一般的分类命名中均不起作用。但它们对于了解一个岩体的形成条件,对比不同岩体,确定岩体时代以及研究稀散元素有重要意义(三)、岩浆岩矿物的成因类型
按矿物形成阶段及形成时的物理化学条件划分●
原生岩浆矿物:岩浆冷凝过程中形成的矿物。按成因特点又可分为以下三类:
正常矿物:直接从岩浆中结晶出来而且在岩石形成过程中稳定的矿物。
残余矿物和反应矿物:矿物从岩浆中析出后,因温度、压力、成分等发生变化,使这些矿物受到部分溶蚀、反应或分解。其中尚未遭受变化的残余部分叫残余矿物;已经受反应、分解而形成的新矿物称反应矿物。如橄榄石的辉石反应边。
●2.成岩矿物:在岩浆完全结晶后,由于外界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主要是温度和压力的降低〕,使原生岩浆矿物发生转变而新形成的矿物叫成岩矿物。如透长石→正长石。●3.岩浆期后矿物:在岩浆已基本上凝固成固体的岩石后,由于受残余挥发份和岩浆期后溶液作用而生成岩浆期后矿物。它们往往交代原生矿物或充填在矿物的孔隙及晶洞中。●4.它生矿物:它们是由于岩浆同化了围岩和捕虏体所引起的。这类矿物的形成反映了岩浆中外来组分的参与。如富铝矿物红柱石、堇青石、矽线石就是岩浆同化了富铝围岩的产物。●5.外生矿物:岩浆受外营力,如地表风化形成的矿物,也称表生矿物。如绢云母、高岭石。岩浆期后矿物,尤其是一些自变质矿物常常与外生矿物难以区别,镜下无法区分时,统称为次生矿物。岩浆岩的结构(texture):
指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晶体形态、自形程度和矿物间(包括玻璃)相互关系。2、岩浆岩---结构(一)、岩浆岩的结晶程度●1、全晶质结构:岩石全部由结晶的矿物组成。多见于深成侵入岩中,结晶条件好,缓慢结晶的产物。●2、玻璃质结构:岩石几乎全部由未结晶的火山玻璃所组成。多见于火山岩中,是快速冷凝结晶的产物。●3、半晶质结构:岩石由部分晶体和部分玻璃质组成。多见于浅成岩和火山岩中。全晶质结构半晶质结构(玻基纯橄岩)
雏晶结构:玻璃质是一种未结晶的、不稳定状态下的固态物质,随着地质时代的增长,玻璃质将逐渐脱玻化,转化为结晶物质。在脱玻化初期,形成一些颗粒极细的结晶物质,称为雏晶。如果岩石主要由雏晶组成,则其结构称雏晶结构。雏晶结构
霏细结构霏细结构:脱玻化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形成极细的、它形的长英质矿物颗粒的隐晶质集合体,但颗粒间界线模糊,形状不规则,称霏细结构。
球粒结构球粒结构:脱玻化可形成球粒,它是由中心向外呈放射状生长的长英质纤维构成的球状生成物,也可呈扇状、束状等。如果外形似球状,但其成分不是长英质,而是辉石和斜长石,则称球颗结构球颗结构。返回霏细结构返回(二)、岩石中矿物的颗粒大小●1、显晶质结构:肉眼观察时基本上能分辨矿物颗粒者。
(1)粗粒结构:矿物直径
>5mm
(2)中
粒结构:矿物直径
2~5mm
(3)细粒结构:矿物直径
2~0.2mm
(4)微粒结构:矿物直径
<0.2mm●2、隐晶质结构:矿物颗粒很细,肉眼无法分辨出矿物颗粒者。如果在显微镜下可以看清矿物颗粒者,称
显微晶质结构;如果境下只有偏光反映,而无法分辨矿物颗粒者,称
显微隐晶质结构。根据矿物颗粒的相对大小又可划分为三种结构类型:(1)等粒结构:岩石中不同种主要矿物颗粒大小大致相等。(2)不等粒结构:岩石中不同种主要矿物颗粒大小不等。(3)斑状及似斑状结构:岩石中所有矿物颗粒可分为大小截然不同的两群,大的称为斑晶,小的称为基质,其中没有中等大小的颗粒。如果基质为隐晶质或玻璃质,则称斑状结构;如果基质为显晶质,则称似斑状结构。
熔蚀结构和暗化边结构:深部结晶的斑晶在随岩浆上升过程中,由于物化条件的改变,而产生熔蚀,形成浑园状、港湾状形态,称熔蚀结构;而含挥发份的斑晶在上升过程中常发生分解,在晶体边缘形成铁质分解氧化形成的磁铁矿等不透明矿物细粒集合体,称暗化边结构。不等粒结构暗化边结构斑状结构、基质安山结构、熔蚀结构斑状结构、基质安山结构(三)、岩石中矿物的自形程度●1、自形晶结构:岩石主要由自形晶组成。●2、它形晶结构:岩石主要由它形晶组成。●3、半自形晶结构:岩石主要由半自形晶组成。(四)、岩石中矿物颗粒间的相互关系
●1、交生结构:两种矿物互相穿插有规律地生长在一起。如文象结构、蠕虫结构及条纹结构等。
(1)文象结构:许多石英往往呈一定的外形(如尖棱形、象形文字形等),有规律地镶嵌在钾长石中。
(2)条纹结构:钾长石和斜长石有规律的交生。它可以是固溶体分解形成,也可以是交代成因的。斜长石在钾长石中呈条纹称正条纹长石,反之称反条纹长石。
(3)蠕虫结构:许多细小的形似蠕虫状的石英穿插生长在长石中。成因有三种:共结蠕虫、交代蠕虫、分解蠕虫。蠕英(蠕虫)结构蠕英(蠕虫)结构●2、反应边结构:早生成的矿物与熔浆发生反应,当这种反应不彻底时,在早生成的矿物外圈,形成另一种成分完全不同的新矿物,完全或局部包围早结晶的矿物,这种结构称反应边结构。如橄榄石的辉石反应边,单斜辉石的角闪石反应边。●3、环带结构:与反应边结构类似,不同的是反应生成矿物和与被反应矿物同属一种矿物,仅端元成分及光性方位有差异,因而呈现为环带特征。●4、包含结构:较大的矿物颗粒中包含有许多较小的矿物颗粒,称为包含嵌晶结构。如果大的辉石或橄榄石中包含许多自形柱状的斜长石晶体,称嵌晶含长结构。●5、填隙(间)结构:斜长石微晶组成的间隙内,充填有辉石等暗色矿物,以及隐晶质、玻璃质等。斜长石的环带结构间粒结构(粗玄结构)间粒结构(粗玄结构)(五)岩浆岩结构与岩浆冷凝条件的关系一般来说,矿物都是在过冷区域,即低于其熔点若干度的条件下结晶的。如果冷却缓慢,过冷度小,有充分的时间结晶,则结晶好;反之,则结晶不好,或形成玻璃。●1.岩浆在地壳深部,
冷却缓慢,结晶作用发生在a区,晶体生长速度大于形成结晶中心的速度。因此,围绕少数结晶中心晶体迅速生长,形成粗粒结构。●2.岩浆在地壳浅部,冷却较快的情况下,结晶作用发生在b区,形成结晶中心的速度大于晶体生长速度,围绕大量结晶中心形成大量的细小晶体,构成细粒结构。●3.岩浆喷出地表或很近地表,冷却很快,结晶作用在c区,形成结晶中心的能力及晶体生长速度都大为减弱,但前者仍大于后者,结晶中心非常多,晶体生长速度近于零,结晶能力很弱,形成微晶、隐晶、霏细或半晶质结构。
●4.冷却极快的情况下,冷凝作用发生在d区,几乎不形成结晶中心,更谈不上晶体生长,因而形成玻璃质结构。3、岩浆岩-----构造
构造是指岩石中不同矿物集合体之间或与岩石其它组成部分(如玻璃质)之间的排列方式及充填方式所表现出来的特点。
1.块状构造(均一构造):组成岩石的矿物在整块岩石中分布是均匀的,岩石各部分在成分上或结构上都是一样的。
2.带状构造:不同成分的岩石彼此逐层交替,或者是成分相同但结构、颜色及造岩矿物成分或数量不同的岩石彼此逐层交替呈带状、条带状彼此平行或近于平行。●3.斑杂构造:在岩石的不同部分,其矿物成分或结构构造差别很大,因此整个岩石看起来是不均一的,斑斑块块,杂乱无章。●4.球状构造:表现为侵入体中有一些球体,而每个球体中的矿物,围绕某些中心呈同心层分布,有的在某些层内矿物呈放射状分布。●5.晶洞构造和晶腺构造:在侵入岩中出现的孔洞称为晶洞构造,如果孔壁上生长着排列很好的晶体则称为晶腺构造。晶腺与晶洞构造
●6.气孔和杏仁构造:
喷出岩中常见构造,主要见于熔岩层之顶部,它是由于从冷凝着的岩浆中,尚未逸出的气体,上升汇聚于岩流顶部,冷凝后留下的气孔,称为气孔构造。气孔的拉长方向代表着岩流流动的方向。当气孔被岩浆期后矿物所充填,则形成杏仁构造。
●7.枕状构造:这是岩浆水下喷发的典型构造。枕状体常具玻璃质冷凝边,有的气孔呈同心层状或放射状分布,中部有空腔。●8.流纹构造:酸性熔岩中最常见的构造。它是由不同颜色的条纹和拉长的气孔等表现出来的一种流动构造。气孔构造(浮岩)熔岩枕水下实地观测深潜器机械手采集深海枕状熔岩样品深海枕状熔岩流纹构造●9.流动构造:岩浆岩中的片状矿物、板状矿物和扁平捕虏体、析离体的平行排列,形成流面构造;而柱状矿物和长析离体、捕虏体的定向排列,形成流线构造。它们是岩浆流动的遗迹,流面与围岩接触面平行,流线与岩浆流动方向一致。
●10.原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环保教案:牧羊人植树故事的新解读
- 2024年BIM技术在环保设施中的应用
- 2024年《画漫画》课程:开启学生的创意之旅
- 十一月执业医师资格公共卫生执业医师综合训练卷(附答案)
- 2024年《咏鹅》陶艺作品创作指南
- 2024年《垃圾分类》教案-环保小卫士在行动
-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案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8SaveOurWorldLesson43LetsCleanUp课时作业新版冀教版
- 2025版高考英语一轮复习必修3Unit9Wheels学案北师大版
- 2024年智能交通工具:绿色出行安全驾驶
- 租房合同电子版下载(标准版)
- 成人氧气吸入疗法护理标准解读
- 教育从看见孩子开始
- 学校“中华古诗词大赛”备考试题库(300题各题型)
- 《运动生理学》第三版考试复习题库(汇总版)
- 道德与法治-《公民身份从何而来》观课报告
- 市政工程资料整理与归档汇编
- 初中生物说题
- 《一次函数》单元作业设计
- 网络营销试卷
- 斯德哥尔摩生态城市空间规划的路径、特征与启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