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考点专题测试卷近代中国经济_第1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考点专题测试卷近代中国经济_第2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考点专题测试卷近代中国经济_第3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考点专题测试卷近代中国经济_第4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考点专题测试卷近代中国经济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5蓝精灵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单元测试卷——近代中国经济一、选择题1.有学者认为,徽商胡雪岩“垄断蚕丝,冀获暴利。此既为出口大宗,适光绪九年〔1883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而胡氏存货山积,悉归腐敝。由是尽丧其资,涉及全国,钱庄分设各地者,纷纷倒闭,而胡氏一蹶不振。〞在该学者看来,胡雪岩破产的主要原因是A.没有投资近代工矿企业 B.买办商人势力的恶性竞争C.金融业形势发生了变化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2.清末某著名官员谈到铁路修建时说:“内开未尽之地宝,外收已亏之利权。是铁路之利,首在利民,民之利既见,而国之利因之。利国之大端,那么征兵转饷是矣。〞这一言论的含义是A.“求富〞“自强〞B.“师夷长技〞C.“中体西用〞D.“民生主义〞3.有历史学家认为,在近代中国“1860年同样是一个重要年份,就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它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这一认识主要基于当时A.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

B.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C.维新思想逐步走向成熟

D.民族共和思想兴盛4.“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以北,万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对此解读准确的是A.当时中国人重农思想依然

B.近代工业意识远未深入人心C.近代工业地区开展非常不平衡

D.沿海地区大都赞同近代工业5.分析以下表格数据:1840年前与1856年、1894年中国生丝销量时间总销售量〔万包〕出口量〔占总量%〕内销量〔占总量%〕1840年前6.40.9〔14.06%〕5.5〔85.94%〕1865年10.14.2〔41.58%〕5.7〔56.43%〕1894年16.028.23〔51.94%〕7.7〔48.06%〕A.生丝成为近代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B.中国生丝业已经普遍使用机器生产C.中国生丝业对世界市场的依赖逐渐增强D.中国生丝业开展仍然非常缓慢6.?剑桥中国晚清史?载:19世纪90年代初期,清中央政府年收入田赋25,088,000库平银,关税21,989,000库平银,关税成为仅次于田赋的第二大收入来源。这说明当时中国A.工业文明已成主流

B.逐渐卷入世界市场C.辞别小农经济时代

D.贸易逆差得以扭转7.〔2019·浙江湖州高二第二学期期末·11〕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对近代中国经济产生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响。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逐步瓦解自然经济②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有了一定开展③由于外国商业势力的侵入,洋行大量出现④导致中国的贸易中心从广州转移到南京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8.?南浔志·南浔丝市行?记载:“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华丽压苏杭。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假设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学者们普遍认为这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变化的缩影,以下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A.鬼国通商是南浔地区经济发生变化的诱因B.反映了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C.反映了中国社会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反映了资本输出是当时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9.“自洋纱盛行,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假设忘。幼弱女子,亦无有习之者。〞“通商大埠及内地市镇城乡,衣大布〔粗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该情景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洋布物美价廉,成为国人首选B.开埠通商,严重冲击了中国的自然经济C.追求时尚,享受生活成为主流D.机器产品竞争力强,完全占据中国市场10.对下表所示信息解读合理的是近代中国进口商品分类比重〔%〕表〔节选〕年份生产资料消费资料机器及大工具原料及建筑用品合计消费品原料直接消费资料合计18930.67.88.413.078.691.619101.516.117.617.065.482.419303.723.226.917.357.873.1A.进口商品一直占据中国市场的绝对优势B.中国没有受到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冲击C.中国制造业中尤其是轻工业逐步在开展D.外来经济压力逐步减轻促进民族工业开展11.荣德生等刊登宣言:“东〔三〕省沦亡,于今两月,我国民政府迁延无措……且于国际联盟中显示让步……同人等以匹夫有责之义,谨先发起‘国难自救会’之组织〞,相约“监督政府之外交进行,对于一切有碍国家利益之行动,共抗争之。〞这可以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A.国际联盟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迁就B.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历史命运C.近代实业家具有较强的民族救亡意识D.国民政府对日本侵华采取不抵抗政策12.读下表,表中中国进口的日本纱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918—1920年日本纱和印度纱的进口情况年代日本纱印度纱合计1918.5—1919.41919.5—1920.4增减7089134177-3671439251138996+99745110142173173+63031A.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B.抵抗日货运动高涨C.北洋军阀政府限制纺织品进口

D.天津、青岛等成为新的纺织业中心13.观察华商、日商纱厂资本分配及变化表〔单位:国币万元〕年份华商日商实数比重实数比重19219482.275.91967.115.2193115251.856.710851.140.3193617294.644.219615.150.1造成华商、日商开展变化的因素有①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一系列开展经济措施②一战结束后,外国资本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受到挤压③日本加紧对华侵略,在华势力不断扩张④华商开展缓慢,日商资本迅速增长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14.定量分析是依据统计数据,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历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判断,以下图中的民族企业最有可能是A.矿山开采业

B.机器制造业

C.航运业

D.面粉业15.下表是1912年和1936年中国轻工业和重化工业产品进出口比例表,对其解读正确的选项是工程1912年1936年轻工业产品进口比例54.7%14.3%出口比例10.9%25.2%重化工业产品进口比例13.7%47%出口比例3.6%6.9%A.中国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B.列强加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C.中国的工业化水平有所提高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不大16.1912—1919、1927—1937年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开展的两个“黄金时期〞,其出现的共同原因是A.国家统一的实现

B.列强放松对华侵略C.政府政策鼓励支持

D.自然经济完全解体17.右边是抗日战争期间大前方七省〔川、滇、黔、陕、甘、湘、桂〕开办的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1937.7~1944〕。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大前方七省开办工厂的速度逐年递增B.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大前方工业开展迅速C.大前方和沿海工业比例发生很大变化D.大前方工厂开办的主要原因是抵抗日本的经济侵略18.民国初期,〔政府〕公布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等法规,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政府管理等领域。在全国工商会议上,工商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商部在制订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并在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根底上,较多地注意了本国状况。这反映了当时A.南京临时政府公布?临时约法?开展实业B.社会转型过程中近代法治制度的逐步建立C.北洋军阀政府加强了对民族工商业的控制D.民族工商业占据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19.对下表中数据变化的重要原因分析,最确切的一组是1936—1947年中国进口贸易价值中各国所占比重表〔各时期各国总计=100〕年份香港日本及台湾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苏联其他19361.916.619.611.715.91.90.132.319471.81.750.16.9/1.20.338.0〔说明:1936年台湾出入口贸易包括于日本以内,1947年,日本对华贸易不包括台湾〕A.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西欧的衰落B.德、日的投降;中美新的不平等条约签订C.西欧的衰落;苏联的崛起D.德、日的投降;国共内战的爆发20.根据以以下图片,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中国当时的工业格局发生根本改变

B.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得了长足开展C.外商企业在重庆遭到消灭性的打击

D.抗战是重庆工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21.浙江籍的著名诗人、文艺理论家阿垅在其长篇小说中这样描述:“〔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敌人入城。……敌人在紫金山下含笑作‘斩杀千人竞赛’。敌人侵入金陵女子大学,掳去了女人。敌人在街道上一面走一面放枪,街道流着血。……〞此描述的场景①出现于淞沪会战期间②延续了六周,三十万中国人被杀害③是珍贵的史料,具有非常高的历史价值④在发生及之后的几年内,中国西南地区的民族工业得到了开展,逐步改变了民族工业的布局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22.以下图是中国近现代四种经济形式的开展走势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选项是A.①的开展主要得益于英国对华资本输出B.②的变化主要原因是日本对华军事侵略C.③的趋势说明我国根本完成所有制的转变D.④的产生促进了抗战时期民族企业的开展二、非选择题23.〔16分〕阅读材料,加深对历史上江南经济变化的认识。材料二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假设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摘编自清末史志资料材料三马克思在1853年就预言:“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马克思在这里使用了“暴力〞一词,这无疑是侵略的同义词。但他并没有用侵略和被侵略来概括全部中外关系。……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2〕仔细阅读材料二中的诗歌,结合时代大背景,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7分〕〔3〕阅读材料三,按照“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的思路,概括19世纪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9分〕24.〔12分〕历史的前进是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阅读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会有变动。——费孝通?乡土中国?材料二一闻有人招雇女工,遂勃然以兴,全家相庆,举国假设狂,利之所在,人争趋之……无论小家碧玉,半老徐娘,均各有鼓舞踊跃之心,说项钻求,唯恐不能入选。——?申报?1888年4月材料三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即使在据说是受“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之害最深的纺织工业方面,61%的国产棉布仍是手工织成的。——?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现象存在的社会原因。并分析这种现象对中国新经济因素开展的影响。〔4分〕〔2〕从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角度,分析材料二中出现妇女打工热潮的背景。〔6分〕〔3〕材料三中纺织业的开展状况表达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哪个特点?〔2分〕2019届高三复习练习中国近代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与民族工业曲折开展姓名班级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二、非选择题23.(2)(3)24.(1)(2)(3)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与民族工业曲折开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DAABCBCDBC11121314151617181920CDADCCBBBD2122DC二、非选择题23.〔2〕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