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环境监测复习内容西南大学_第1页
环境管理环境监测复习内容西南大学_第2页
环境管理环境监测复习内容西南大学_第3页
环境管理环境监测复习内容西南大学_第4页
环境管理环境监测复习内容西南大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监测复习题LEE第一章绪论.环境监测的概念、分类和任务环境监测: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主要包括污染源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性质和生态性能的变化趋势的监测等内容。也可表示为用科学的方法监测和测定代表环境质量及发展变化趋势的各种数据的全过程。环境监测分类:(1)按检测目的分:监视性监测;特定目的监测(特例监测);研究性监测(科研监测)(2)按检测介质对象分:水质,空气,土壤,固废,生物,生态监测等。(3)按专业部门检测分:气象,水力部门监测。(4)按监测区域分:广域,区域监测。环境监测的任务:(1)对环境中各项要素进行经常性监测,及时、准确、系统地掌握和评价环境质量状况及发展趋势。(2)对污染源排污状况实施现场监督监测与检查, 及时、准确地掌握污染源排污状况及变化趋势。(3)开展环境监测科学技术研究,预测环境变化趋 势并提出污染防治对策与建议。(4)开展环境监测技术服务,为环境建设、城乡建设和经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5)为政府部门执行各项环境法 规、标准、条例,全面开展环境管理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和资料。.环境监测目的、特点环境监测的目的: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具体为:(1)评价环境质量(2)追寻污染源(3)收集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4)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制定环境法律、标准、规划等服务。环境监测的特点:检测对象种类多;污染物浓度低;重视价态和形态分析;重视动态分析;方法和手段多样;涉及面广.主要环境标准环境标准:为了保护人群健康,防治环境污染,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依据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政策,对环境中有害成分含量及其排放源规定的限量阈值和技术规范。Page1of17环境监测复习题一一LEE第一类污染物:易蓄积、危害大、难降解一不管行业、受纳水体的功能,一律在车间排放口或车间处理设施取样。第二类污染物:长远影响小于一类污染物一在单位排污口取样。.环境监测在环境分析评价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第二章水体污染监测1.水污染监测的对象、目的、监测项目和主要的水质监测分析方法监测对象:环境水体、水污染源监测目的:(1)对进入江河湖库海洋等地表水体的污染物质及渗透到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经常性的监测,以掌握水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2)对生产过程,生活设施及其它排放源排放的各类废水进行监视性监测,为污染源管理和排污收费提供依据。(3)对水环境污染事故进行应急监测,为分析判断事故原因、危害及采取对策提供依据。(4)为国家政府部门制定环境保护法规、标准和规划,全面开展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提供有关数据和资料。(5)为开展水环境质量评价,预测预报及进行环境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手段。主要水质监测分析方法:(1)国家标准分析方法(GB),比较经典,准确度较高,为环境监测基 准方法,也是我国环境污染纠纷法定仲裁方法。(2)全国统一分析方法,又称通用法,尚未成熟,但急需测定。(3)等效方法(试行法,可采用的新技术),与前两类方法在灵敏度、准确度方面具有可比性,但需经方法验证和对比实验。2.河流水质监测方案制订(1)基础资料的收集:1)水体的水文、气候、地质和地貌资料。2)水体沿岸城市分布、工业布局、污染源及其排污情况、城市给排水情况等。3)水体沿岸水资源现状及用途。4)历年水质监测资料、水文实测资料、水环境研究成果等。(2)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布置原则:1)布设前,应先摸清监测河段内水流出入情况;2)应有代表性,即能较真实、全面地反映水质及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3)选择优化方案,力求以较少的断面、垂线和测点取得代表性最好的样品。4)应避开死水区及回水区,尽量选择河段顺直、河床稳定、 水流平稳、无急流湍滩且交通方便处。同时还要考虑实际采样时的可行性和方便性。Page2of17

环境监测复习题LEE环境监测复习题LEE监测断面设置河流监测断面种类:对照断面:反映河流水质的初始情况,具有参比和对照作用 ,一个河段一般只设一个。控制断面:反映本地区排放的废水对河段水质的影响,排污口下游500—1000m处,。削减断面:反映河流对污染物的稀释净化情况,通常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 1500m以外的河段上。采样点的设置1)采样垂线的设置水面宽 垂线数<50m 一条(中泓垂线)50-100m 二条(左、右近岸明显水流处)100-1000m 三条(左、中、右)>1500m 至少5条等距离采样垂线2)垂线上采样点的设置水深 采样点数<5m 一点(水面下0.5m)5-10m 二点(水面下0.5m,河底上0.5m)10-50m 三点(水面下0.5m,1/2水深、河底以上0.5m处)>50m 酌情增加(3)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应根据采样目的来选择适宜的采样时间和频率。一般,在枯、丰、平水期 各采样1-2次。为便于掌握水质的季节变化,一个月采样一次最好。1)河流①饮用水源地:全年不少于12次②长江、黄河干流和全国重点基本站:全年不少于12次,每月中旬③流经城市或工业区,污染较重的河流、游览水域、全年不少于 12次,每月一次④一般中小河流,全年采样不少于 6次,按丰、枯、平三期,每期采样2次。2)潮汐河流全年按丰、枯、平三期,每期采样2天,分别在大潮期和小潮期进行。每次应当在当天涨潮、退潮时采样。3)湖泊、水库①设有专门监测站的湖、库:每月采样不少于 1次,全年不少于12次②其他湖、库:每年采样2次,枯、丰水期各一次。③有废水排入、污染较重的湖、库:应酌情增加采样次数。4)排污渠:全年采样不少于3次。5)背景断面:每年一次。6)底质:每年在枯水期采样一次。(4)采样及监测技术的选择:要根据监测对象的性质、含量范围及测定要求等因素选择适宜的采样、监测方法和技术。(5)结果表达、质量保证及实施计划:对监测中获得的众多数据,应进行科学地计算和处理,并按照要求的形式在监测报告中表达出来。Page3of17

环境监测复习题LEE环境监测复习题LEE质量保证概括了保证水质监测数据正确可靠的全部活动和措施。质量保证贯穿监测工作的全过程。实施进度计划是实施监测方案的具体安排,要切实可行,使各环节工作有序、协调地进行。3.水样采集、保存和预处理水样采集:水样采集和保存的主要原则:水样必须具有足够的代表性;水样必须不受任何意外污染。1)采样前的准备:盛水容器、采样器、交通工具(船只)等。采样器具要求:①化学性质稳定②不吸附欲测组分③易清洗可反复使用④大小和形状适宜2)采样方法和采样器采样前,先用水样洗涤取样瓶及塞子2-3次。①自来水或抽水设备中的水: 先放水几分钟②表层水:在河流、湖泊等可以直接汲水的场合,可用适当的容器和水桶采样。③一定深度的水: 急流采水器④泉水、井水:自喷泉水:在涌出口处直接采样。不自喷泉水:将停滞在抽水器的水汲出,新水更替之后,再行采样从井水采样,必须在充分抽汲后进行。⑤底质样品的采样方法:一般通用的是掘式采泥器,其适用于采集量较大的沉积物样品;锥式或钻式采泥器适用于采集较少的沉积物样品;管式采泥器适用于采集柱状样品如水深小于3米,可将竹竿粗的一端削成尖头斜面,插入河床底部采样『水样保存:地表水现场测定项目有:pH值、色度、水温、浊度、透明度、电导率和溶解氧。保存容器:选性能稳定,不易吸附预测组分,杂质含量低的材料制成的容器保存时间:即最长贮放时间污水:越短越好清洁水样:保存时间:即最长贮放时间污水:越短越好清洁水样:72h轻污染水样:48h轻污染水样:48h严重污染水样:12h保存措施:1)选择适当材料的容器(聚乙烯和硼硅玻璃); 2)控制溶液的pH值;3)加入化学试剂抑制氧化还原反应和生化作用;4)冷藏或冷冻,以降低细菌活性和化学反应速度。容器材质的选择原则:1)容器不能是新的污染源;2)容器壁不应吸收或吸附某些待测组分;3)容器不能与某些待测组分发生反应;4)测定对光敏感的组分,则水样应贮于棕色试剂瓶中容器清洗原则:根据待测项目的要求来清洗容器。1)测定硫酸盐及铭时,不能用铭酸钾-硫酸洗液;2)测定磷酸盐时,不能用含磷的洗涤剂来清洗玻璃容器;3)测定油和脂类的容器不能用肥皂洗涤;4)细菌检验时,容器清洗后还要做灭菌处理。水样预处理:目的:由于环境样品中污染物种类多,成分复杂,而且多数待测组分浓度低,存在形态各异,而且样品中存在大量干扰物质。在分析测定之前,需要进行程度不同的样品预处理,以得到待测组分适合于分析方法要求的形态和浓度,并与干扰性物质最大限度的分离 。主要方法:水样消解、富集和分离。Page4of17

环境监测复习题LEE环境监测复习题LEE内容:1)悬浮物的去除:水样浑浊也会影响分析结果。用适当孔径的滤器可以有效地除去藻类和细菌,滤后的样品稳定性提高。自然澄清法、离心沉降法、过滤法2)水样消解:破坏有机物,溶解悬浮性固体,将各种价态欲测元素氧化成单一高价态,或

转变成易于分离的无机化合物。消解后的水样应清澈、透明、无沉淀。湿式消解法;干灰化法;3)富集与分离:过滤、挥发蒸储、溶剂萃取、离子交换、吸附、共沉淀、层析、低温浓缩等。第三章土壤污染监测1.了解土壤的基本组成和分类土壤矿物质:1)矿物组成:原生矿物质:是各种岩石经受不同的物理风化,仍遗留在土壤中的一类矿物,其原来的化学组成没有改变。次生矿物质:大多是由原生矿物质经风化后形成的新矿物。2)化学组成:土壤中氧、硅、铝、铁、钙、钠、镁、钾八大元素约占 96蛆上,其余诸元素含量甚微,称微量元素。3)机械组成:以土壤中各粒级含量的相对百分比作为标准.国际制采用三级分类法,即根据沙粒(0.02—2mm、粉沙粒(0.002—0.02mm)和粘粒(<0.002mm)在土壤中的相对含量,将土壤分成砂土、壤 土、粘壤土、粘土四大类和十二级 .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主要以腐殖质为主,它作为土壤有机胶体来说, 具有吸收性能、土壤缓冲性能以及与土壤重金属的络合性能等,这些性能对土壤的结构、性质、质量都有重大影响 .土壤水和空气:土壤水:土壤中各种形态水分的总称,为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土壤中物质的转化过程和土壤的形成过程起着决定性作用。土壤水非纯水,而实际是含有复杂溶质的稀溶液,因此,通常将土壤水及其所含溶质称为土壤溶液。土壤溶液是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和养分的主要供给源。土壤空气:存在于土壤中的气体的总称。是土壤的重要组成之一 。2.土壤背景值及确定方法土壤背景值:指在未受或少受人类活动影响下,尚未受或少受污染和破坏的土壤中元素的含量。确定方法:1)布点原则:而先倒立平杵羊科**力年JT的即分4根IK硼题目的.硒黄;驰倒段重PrIft切用用Ml第抑,货自内室喇土不?T*J泳不?T*J泳1法我L/砥坏为卜g***¥上.・帆忤点忡,公T巾:UMht以52上」4仃小点曲刎Page5of17环境监测复习题LEE环境监测复习题LEE2)样品采集: 巴品生集在耳个斜按蜗碗卜睇碎行耨,暗和有既朝曲断推京期津格一算眯1.以却⑶用8母情面海h』C 三是士样阴I层UH,BC)盘程宿当常下东越蕾钊,曲T事出却『酣能尊的果际也如TO.50-65.W-lO^fc在时女典型巾心断白和J■林।切马燃翩.黑痂_^茂谶愠醐啊.小我吧我又时'尹祥干躯蒲威目标励城.M砺正不高、衽前福碇比Q03晰朝褪用J,1J0优僻知品株63 )采样点数确定:3.土壤样品采集、预处理方法及污染物的监测和评价方法土壤样品采集:(一)污染土壤样品采集一、土壤采样特点1、土壤是固、液、气三相的混合物,主体是固体,污染物质进入土壤后不易得到混合,所以样品往往有很大的局限性。2、在一般的土壤监测中,采样误差对结果的影响往往大于分析误差,结果的分析值之间相差 10-20%是不奇怪的,有时还会相差数倍。所以,进行土壤样品采集时,要格外注意样品的代表性,最好在采样前通过调查研究,选择采样单元,合理布设采样点。二、采样点布设由于土壤本身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不均匀性,所以应多点采样并均匀混合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1、布设原则:| 布设族则J大,污染物弓IE.布G大,污染物弓IE.布G以污物

为中心,据多地风向,依通四污

轮保度等因宗亲确定有染粒布的地区布点要

密*t.帝根据士就污染发

生期因来写博布点多少域市污水或被科染的河水市溉

衣田引起工杞叶点应根据水流的

有径和距同奉者虑要在非K要在非K索区的同类土

程中布设一个或几个对化肥.在弱引起,特点是分布比

校均匀广访口恿文•京样点的而设*星是货蛀到上嗅的全面情况.乂弟现衿染情况和

监恻口的而定fflSJ-3土堪采祥底事没2、布点方法:Page6of17

表ST土壤呆耳布点.弓言掰鄙随布点浩藩角斯福法翻于面积小.也好坦的污槐娥受赫品蹦师做雌由田均的注水由时角空一直年将对第幽分为若干资-9)河等冉,镌等》告中点后稗总由点巷湖1指魏九陋产国,土嗡牛习的瞰甲浦艇而般蛾翅,-O5-10怪样点真信麻法号用于口善而耨睡护导峨另匹隹生壕藏不用班田块一世采秣京芝1C个以二,也适用于建体雕污染的土套设就忸上的采样点尼林点法道用苑珊尢蚪万n@±野嫄砒裳布曲果择愚目够.对豌客中评价土麻染管犯在布点的同时都囹W土壤生长盹螭耽f芮氨采电监利制丽比和分析环境监测复习题LEE环境监测复习题LEE3、采样深度4、采样方法;①采样筒取样;②土钻取样;③挖坑取样。5、采样时间:①为了解土壤污染状况,可随时采集样品进行测定。②如需同时掌握在土壤上生长的作物受污染状况, 可依季节变化或作物收获期采集。一年中在同一地点采样两次进行对照。6、采样量:由于测定所需的土样是多点混合而成的,取样量往往较大,而实际供分析的土样不需太多,一般只需1-2Kg。因此对所得混合样可反复按四分法弃取,最后留下所需的土量,装入塑料袋或布袋内,贴上标签备用。7、采样注意事项:(1)采样点不能设在田边、沟边、路边或肥堆边;(2)将现场采样点的具体情况,如土壤剖面形态特征等做详细记录;(3)现场填写两张标签,写上地点、土壤深度、日期、采样人姓名等,一张放入样品袋内,一张扎在样品口袋上。土壤样品预处理方法:(1)样品的分解:1、碱熔法(干法、湿法); 2、酸溶法(2)样品的提取:1、有效成分提取(活性成分):可溶于土壤溶液部分,可用水提取交换性部分,可用酸提取2、有机农药的提取3、污染物的分离与浓缩Page7of17

环境监测复习题LEE环境监测复习题LEE土壤污染物的监测和评价方法:优先监测原则土壤中非金属无机化合物的测定包括氧化物、氟化物、硫化物、神化物等第四章大气污染监测1大气污染:大气中有害物质浓度超过环境所能允许的极限并持续一定时间后,会改变大气特别是空气的正常组成,破坏自然的物理、化学和生态平衡体系, 从而危害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健康,损害自然资源及财产、器物的情况( 大气中污染物或由它们转化成的二次污染物的浓度达到了有害程度的现象)。2大气样品的采集方法和采样仪器大气样品的采集方法:采集大气的方法可归纳为直接采样法和富集(浓缩)采样法两类。1)直接采样法: ①被测组分浓度高;②分析方法灵敏度高注射器采样 塑料袋采样 采气管采样2)富集(浓缩)采样法:使大量的样气通过吸收液或固体吸收剂得到吸收或阻留,使原来浓度较小的污染物质得到浓缩,以利于分析测定。适用于大气中污染物质浓度较低(ppm-ppb)的情况。采样时间一般较长,测得结果可代表采样时段的平均浓度,更能反映大气污染的真实情况。具体采样方法包括溶液吸收法、固体阻留法、液体冷凝法、自然积集法等广1'溶液吸收法:是采集大气中气态、蒸汽态及某些气溶胶态污染物质的常用方法。溶液吸收法吸收液的选择:①对被采集物质溶解度要大;②与被采集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要快③稳定时间长;④有利于下一步分析,2'填充柱阻留法(固体阻留法):吸附型填充柱;分配型填充柱;反应型填充柱3'滤料阻留法:4'低温冷凝法:I5'自然积集法:大气样品的采集仪器:用于大气采样的仪器主要由收集器、流量计和采样动力三部分组成。1)收集器:如大气吸收管(瓶)、填充柱、滤料采样夹、低温冷凝采样管等。2)流量计:是测量气体流量的仪器,流量是计算采集气样体积必知的参数。当用抽气泵作抽气动力时,通过流量计的读数和采样时间可以计算所采空气的体积。常用的流量计有:孔口流量计、转子流量计和限流孔。均需定期校正。3)采样动力:非电源动力;电源动力。Page8of17

环境监测复习题LEE环境监测复习题LEE3气态和蒸汽态污染物质、颗粒物、大气降水、污染源和大气污染生物监测的内容和方法;S。、NO等的测定原理与方法第一部分:气态和蒸气态污染物质的测定1)二氧化硫SO2的测定2)氮氧化物(NOx)的测定3)一氧化碳的测定4)光化学氧化学剂和臭氧的测定5)硫酸盐化速率的测定6)总煌及非甲烷煌的测定7)氟化物的测定8)汞的测定9)其他污染物质的测定第二部分:颗粒物的测定1)总悬浮颗粒(TSP)的测定2)可吸入尘(飘尘,IP,PM10)的测定3)自然降尘的测定4)总悬浮颗粒物中主要组分的测定:某些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化合物的测定;有机化合物的测定第三部分:大气降水监测(二)测定方法.PH值的测定:这是酸雨调查最重要的项目,常用玻璃电极法测定。.电导率的测定:用电导率仪或电导仪测定。通过电导率的测定,能快速推测雨水中溶解物质总量。.硫酸根的测定:可用铭酸钢-二苯碳酰二肺分光光度法、硫酸钢比浊法、离子色谱法等。.硝酸根的测定:可反映大气被NOx污染状况,也是导致降水pH值降低的因素之一。测定方法有:镉柱还原-偶氯染料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及离子色谱法等。.氯离子的测定:氯离子是衡量大气中氯化氢(HCl)导致降水pH值降低的标志,也是判断海盐粒子影响的标志。可用硫条酸汞-高铁分光光度法、离子色谱法等测定。.镂离子的测定:镂离子的存在,可抑制酸雨,但可能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可用钠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或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测定。.钾、钠、钙、镁等离子的测定: 降水中K+、Na+浓度多在几mg/L以下,常用空气-乙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Ca2+是降水中主要的阳离子之一,其浓度多在几至数十mg/L,可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络合滴定法、偶氮氯瞬W分光光度法等测定。第四部分:污染源监测Page9of17

环境监测复习题LEE环境监测复习题LEE固定污染源监测: 排放废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mg/m3);有害物质的排放量(kg/h);废气排放量(m3/h);烟尘排放浓度和排放量。流动污染源监测:汽车排气是石油体系燃料在内燃机内燃烧后的产物,含有NOx、碳氢化合物、CO等有害组分,是污染大气环境的主要流动污染源。第五部分:大气污染生物监测法生物监测法是通过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生长发育状况及生理生化指标和生态系统的变化来研究环境污染情况,测定污染物毒性的一类监测方法。4大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订和评价方法。1)制定大气污染监测方案的程序:首先要根据监测目的进行调查研究,收集必要的基础资料,然后经过综合分析,确定监测项目,设计布点网络,选定采样频率、采样方法和监测技术,建立质量保证程序和措施,提出监测结果报告要求及进度计划等。2)监测目的:通过对大气环境中主要污染物质进行定期或连续地监测,判断大气质量是否符合国家制订的大气质量标准,并为编写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评价报告提供数据。 为研究大气质量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开展大气污染的预测预报工作提供依据。为政府部门执行有关环境保护法规,开展环境质量管理,环境科学研究及修订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3)大气污染监测的分类:对污染源的监测:排出口监测;对大气的监测:以大气为对象;职业暴露监测:在工作地点采样;4)大气污染监测的项目:5)监测网点的布设:布设采样点的原则和要求 :1'覆盖全部监测区:采样点应设在整个监测区域的高中低三种不同污染物浓度的地方。2'在污染源比较集中,主导风向比较明显的情况下,应将污染源的下风向作为主要监测范围,布设较多的采样点;上风向布设少量点作为对照。3'工业集中地区多取点,农村可少些4'人口密度大的地区多取点,少的地区可少些5'超标地区多取点,未超标地区少些采样点的数目:应根据监测范围大小、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特征、人口分布及密度、气象、地形及经济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布点方法:扇形布点法;同心圆布点法;网格布点法;功能区布点法。6)采样时间和频率:Page10of17

环境监测复习题LEE环境监测复习题LEE第五章固体废弃物的监测1固体废物:指人们在开发建设、生产经营和日常生活活动中向环境排出的固体和泥状废物。一般来讲,来自工业、交通等生产活动中的固体废物称工业固体废物。来自生活活动中的固体废物称为垃圾。2固体废物样品的采集、制备及监测方法采样工具:尖头钢锹、钢尖镐(腰斧)、采样铲(采样器)、具盖采样桶或内衬塑料的采样袋。采样程序:(1)根据固体废物批量大小确定应采的份样(在一批废物中按规定量取出的样品个数 )(2)根据固体随机采集份样,组成总样,并认真填写采样记录表。表代薪里春磔,襦荻船■挣邂鼠钿可诞登提居搬雨藻防戢调就阳粼蹦纵翻采样数:母小便由大俏电酬;:t)5540105C-10C15即:50(40DO25加]蒯3D浏旧35份样量:按表确定每个份样应采的最小重量。所采的每个份样量应大致相等,其相对误差不大于20%表为由翎国鞋笔差射脸逋if地)亲静逢.加>15113D库颁。H5蒯粒W]170Q3401就1300<1005采样方法:1)生产现场采样:首先确定样品的批量,然后计算出采样间隔,进行流动间隔采样采样间隔0批量(t)/规定的份样数2)运输车及容器采样:Page11of17

环境监测复习题LEE环境监测复习题LEE①车数不多于规定的份样数,每车采份样数按下式计算:每车应采份样数 =规定份样数②车数多于规定的份样数,按表选出最少的采样车数,然后从所选车中各随机采集一个份样。③在车中,采样点应均匀分布在车厢的对角线上,端点距车角应大于 0.5m,表层去掉30cm④对于一批若干容器盛装的废物,选取最少容器数,并且每个容器中均随机采两个样品。3)废渣堆采样法:在渣堆两侧距堆底0.5m处画一条横线,然后每隔0.5m划一条横线,再每隔2m划一条横线的垂线,其交点作为采样点。按表确定的份样数,确定采样点数,在每点上从0.5-1.0m深处各随机采样一份。制样要求:1)在制样全过程中,应防止样品产生任何化学变化和污染。若制样过程中,可能对样品的性质产生显著影响,则应尽量保持原来状态。2)湿样品应在室温下自然干燥,使其达到适于破碎、筛分、缩分的程度。3)制备的样品应过筛后,装瓶备用。样品的制备:1)粉碎:用机械或人工方法把全部样品逐级破碎,通过 5mm筛孔。粉碎过程中,不可随意丢弃难于破碎的粗粒。2)缩分:将样品于清洁、平整不吸水的板面上堆成圆锥型,每铲物料自圆锥顶端落下,使均匀地沿锥尖散落,不可使圆锥中心错位。反复转堆,至少三周,使其充分混合。然后将圆锥顶端轻轻压平,摊开物料后,用十字板自上压,分成四等份,取两个对角的等份,重复操作数次,直至不少于1kg试样为止。固体废物监测:一、有害物质监测.水分测定.pH.总汞.总镉.总铭.铅的测定.氧化物.碑的测定第六章环境污染的生物监测1生物污染监测相关概念、生物样品的采集、制备和预处理方法生物污染监测: 指利用对环境中受到污染和危害的生物所发出的各种信息进行监测,来判断环境污染的状况。即通过观察生物的分布状况、生长、发育、繁殖状况、生化指标及生态系统的变化规律,来研究环境污染的情况、污染物的毒性,并与物理、化学监测和医药卫生学的调查结合起来,对环境污染做出正确评价。生物浓缩:生物机体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使生物体内该物质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用浓缩系数表示(生物体内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的浓度同它所生存的环境中该物质的浓度的比值,以表示生物浓缩的程度)。形成原因:摄入大于分解消除量。生物放大:污染物浓度随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叫生物放大。生物积累:随生物生长发育,污染物浓度不断增大的现象。Page12of17

环境监测复习题LEE环境监测复习题LEE生物污染途径: 阁%L”上的帆步"it#生物样品的采集、制备:(1)植物样品:1)植物样品的采集原则:样品的代表性;样品的典型性;样品的适时性2)布点方法:在划分好的采样小区内,常采用梅花形布点法或交叉间隔布点法确定代表性的植株。3)采样方法:①采集样品的工具有小铲、枝剪、剪刀、布袋或聚乙烯袋、标签、细绳、登记表、记录簿等。②在每个采样小区内的采样点上, 采集5—10处的植株混合组成一个代表样品。 根据要求,按照植株的根、茎、叶、果、种子等不同部位分别采集,或整株采集后带回实验室再按部位分开处理。③应根据分析项目数量、样品制备处理要求,重复测定次数等需要,采集足够数量的样品。一般样品经制备后,至少有20—50g干重样品。新鲜样品可按含80—90%的水分计算所需样品量。4)鲜样的制备:测定植物内容易挥发、转化或降解的污染物质,如酚、氟、亚硝酸盐等;测定营养成分如维生素、氨基酸、糖、植物碱等,以及多汁的瓜、果、蔬菜样品,应使用新鲜样品。5)干样的制备:分析植物中稳定的污染物,如某些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有机农药等,一般用风干样品。6)分析结果的表示:(2)动物样品:尿液;血液(全血的制备;血浆的制备;血清的制备);毛发和指甲;内脏;鱼类。生物样品预处理:1)消解和灰化(1)湿法分解:常用的消解试剂体系有:硝酸-高氯酸、硝酸-硫酸、硫酸-过氧化氢、硫酸-高镒酸钾、硝酸—硫酸—五氧化二钗等。(2)灰化法:不使用或者少使用化学试剂,并可处理较大量的样品,有利于提高测定微量元素的准确度,但是因为灰化温度一般为450—550摄氏度,不宜处理测定易挥发组分的样品。此外。灰化所用的时间也较长。2)提取:测定生物样品中的农药、甲基汞、酚等有机污染物时,需用溶剂将欲测组分从样品中提取出来。振荡浸取法、组织捣碎提取、脂肪提取器提取 、直接球磨提取法3)分离:用提取剂从生物样品中提取欲测组分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将其他相关组分提取出来。因此,在测定之前,还必须将上述杂质分离出去。常用的分离方法有:液-液萃取法、层析法、磺化法、低温冷冻法 等。4)浓缩:生物样品的提取液经过分离净化后,其中的污染物浓度往往仍达不到分析方法的要求,这就需要进行浓缩。常用的浓缩方法有:蒸储或减压蒸储法、 K-D浓缩器浓缩法、蒸发法等。其中,K-D浓缩器法是浓缩有机污染物的常用方法。第七章噪声污染监测Page13of17

环境监测复习题LEE环境监测复习题LEE1声音和噪声的物理特性及其物理量频率:声源在一秒内振动的次数,记作f。单位为Hz。波长:沿声波传播方向,振动一个周期所传播的距离,或在波形上相位相同相邻两点间距离,记为入,单位为m声速:声波每秒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记作c,单位为m/so声速与传播声音的介质和温度有关。在空气中,声速(c)和温度(t)的关系可简写为:c=331.4+0.607t常温下,声速约为345m/s。频率f、波长入和声速c三者之间的关系是:c=入f声功率W单位时间内,声源向周围空间所发出的声音, W声弓虽I:单位时间内,通过与声波传播方向垂直的单位面积的平均声能, W/nl声压P:由于噪声能引起空气质点(分子)的振动,使周围空气质点发生疏密交替变化而产生的压强变化,Pa。分贝:N=101og(A/A2)声功率级:Lw=101og(WW2)声强级:Li=10log(I1/I2)声压级:L|=10log(P1/P2)2主要噪声标准和监测测试仪器3噪声监测方法及分析评价方法第八章 监测数据的处理与质量保证1实验室内质量控制、质量控制图1实验室内质量控制、质量控制图1)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标准方法;统一方法;等效方法2)空白实验:用蒸储水代替试样的测定。其所加试剂和操作步骤与试验测定完全相同。空白试验应与试样测定同时进行。影响因素有:实验用水质量、试剂的纯度、器皿的洁净程度、计量仪器的性能、环境条件等。3)标准曲线的线性检验:Page14of17

环境监测复习题LEE环境监测复习题LEE校准曲线是用于描述待测物质的浓度或量与相应的测量仪器的响应量或其它指示量之间的定量

关系的曲线。校准曲线包括“工作曲线” (配制标准系列的步骤与样品处理过程完全相同)和“标准曲线"(配制标准系列溶液时省去了样品的预处理) 。某一方法的标准曲线的直线部分所对应的待测物质浓度(或量)的变化范围,称为该方法的线性范围。4)加标回收实验:确定方法的准确度O5)某一方法的标准曲线的直线部分所对应的待测物质浓度(或量)的变化范围,称为该方法的线性范围。4)加标回收实验:确定方法的准确度O5)对照分析:将后者的测在进行环境样品分析的同时,对标准物质或权威部门制备的合成标准样进行平行分析,定结果与已知浓度进行比较,以控制分析准确度。将后者的测也可以由他人(上级或权威部门)配制(或选用)标准样品,但不告诉操作人员浓度值一一密码样,然后由上级或权威部门对结果进行检查,这也是考核人员的一种方法。6)质量控制图的绘制及使用:编制控制图的基本假设是:测定结果在受控的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并按正态分布。6)质量控制图的基本组成:t卧制圉Ori.)常用的有:I誓工曜t™.>上■■珏(BM)申4停-MMS(mit卧制圉Ori.)常用的有:I誓工曜t™.>上■■珏(BM)申4停-MMS(mi卜密色R!<L1L>均数控制图;均数-极差控制图均数控制部分.中口气一-父极差控制图部分:上控制限 D.1上警告阻 K*及R)i下控制限——a.Page15of17环境监测复习题LEE环境监测复习题LEE2监测数据的统计处理和结果的表述方法1、平行性:平行性是指在同一实验室中,当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