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1.孟德尔之所以选取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是由于:(1)豌豆是
植物,且是
的植物;(2)豌豆具有明显的
。2.孟德尔在做杂交实验时,先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这叫做
。3.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
。4.孟德尔把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
,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
。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
和
的现象叫做
。5、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P:高茎X矮茎→F1:
→F2:
:
(比例:
)16.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如下假说:(1)生物的性状是由
决定的,其中决定显现性状的为
,用
表示,决定隐性性状的为
,用
表示。(2)体细胞中的
是成对存在的,
组成相同的个体叫做
,
组成不同的个体叫做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
彼此分离,分别进入
中,配子中只含有
的一个。(4)受精时,
的结合是随机的。7.测交是让
与
杂交,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
。8.孟德尔第一定律又称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
成对存在的,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
发生分离,分离后的
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随
遗传给后代。2第2节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1.孟德尔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作亲本杂交,无论
还是
,结出的种子(F1)都是
。这表明
和
是显性性状,
和
是隐性性状。2.孟德尔让黄色圆粒的F1自交,在产生的F2中发现了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还出现了亲本所没有的性状组合
和
。3.纯种黄色圆粒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YYRR和yyrr,它们产生的F1遗传因子组成是
,表现型为
。4.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YyRr)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
,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
。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
,数量比例是: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
的,雌、雄配子结合的方式有
种,遗传因子的结合形式有
种:
。性状表现有
种:
,它们之间的数量比是
。5.让子一代F1(YyRr)与隐性纯合子(yyrr)进行杂交,无论是F1作
,还是作
,后代表现型有
种:
,它们之间的比例是
,遗传因子的组合形式有
种:
。36.孟德尔第二定律也叫做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
和
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
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
自由结合。7.1909年,丹麦生物学家
给孟德尔的“遗传因子”一词起名叫做
,并提出了
和
的概念。8.表现型指
,控制
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叫做
。4假说--演绎法的大概步骤是:①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②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③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④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⑤若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对的,反之则是错的。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成功解释了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后人将其归纳为基因分离定律。具体过程是:(A)孟德尔用豌豆的多对相对性状进行遗传杂交实验,统计每一对性状,F2均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B)孟德尔在观察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果断地摒弃了前人融合遗传的观点,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假说;(C)然后又通过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证明了假说是正确的。现在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孟德尔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问题是:
。(2)孟德尔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请问下列表述哪些符合孟德尔假说的内容?
(多选)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②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③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3)孟德尔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他巧妙地设计了
实验,请用图解表示实验的过程。(4)设计实验后,孟德尔在教堂的菜地里进行了实际杂交试验,得到后代64株,30株高茎,34株矮茎。由此证明了他的假说是
(填“对”或“错”)。5(1)为什么F2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2)①②③④(3)测交表现型高茎矮茎基因型Aa×aa
↓配子Aaa后代基因型Aaaa后代表现型高茎矮茎(4)对6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1、减数分裂是进行_______________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__________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________,而细胞分裂_____。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________。2、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精子是在_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__形成的;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卵细胞是在________中形成的。3、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征:______、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移向细胞两极。4、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征:染色体____________________;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__________,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5、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_______,一条来自__________,叫做同源染色体。6、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7、精细胞要经过复杂的_________才成为精子。8、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的主要区别是: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大小不同的两个细胞,大的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的叫做________。次级卵母细胞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一个大的_________和一个小的_________。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形成的极体也分裂成________极体。这样,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就形成____卵细胞和____________。9、受精作用是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____________的过程,这样,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一半的染色体来自_______,另一半来自______。10、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对于维持每一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8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1、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假说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他利用的科学研究的方法是_______,应当注意的是,此方法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其正确与否,还需要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检验。2、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__________关系。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________和_____。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_________________;在体细胞中,染色体和基因成对存在,在配子中,只有成对的基因中的___________个,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________条;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________,一个来自___________,_______也是如此;非等位基因和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__________________。93、用实验证实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_,他利用的实验材料是果蝇,由于果蝇_________________,所以生物学家们常用它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4、果蝇的体细胞中4对染色体,3对是_____染色体,1对是_____染色体。在雌果蝇中,这对性染色体是同型的,用________表示;在雄果蝇中,这对染色体是异型的,用______表示。5、一条染色体上应该有许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__________排列。6、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______________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7、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______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由组合。10第3节伴性遗传1、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_____。2、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色盲问题的人是______________。3、表示一个家系的图中,通常以正方形代表________,圆形代表_______,以罗马数字代表_______,以阿拉伯数字表示__________,深颜色表示________。4、Y染色体只有X染色体大小的1/5左右,携带的基因比较少。所以许多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________________。115、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女性男性基因型表现型正常正常(携带者)色盲正常色盲6、男性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这种遗传特点,在遗传学上叫做_______________。7、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的遗传特点是:________多于________;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结婚的后代中,_______都是患者,_________正常。8、鸡的性别决定方式和人类、果蝇正好相反。雌性个体的两条染色体是_______的(),雄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上是________的()。121..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 B.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C.染色体复制两次,细胞分裂一次 D.染色体复制两次,细胞分裂两次2.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个体,在一次排卵时发现该细胞的基因型为Ab,则在形成该卵细胞时随之产生的极体的基因型为() A.AB、Ab、ab B.Ab、aB、aB C.AB、AB、ab D.ab、AB、ab133.下图是某生物的精子细胞,根据图中的染色体类型和数目,判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A.①②B.②④C.③⑤D.①④144.某生物有二对染色体,下列各图表示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不同时期的五个细胞。表示次级卵母细胞的是()
5.右图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它属于下列何种细胞()A.肝细胞B.初级卵母细胞C.第一极体D.卵细胞156.下列是具有二对染色体的动物卵细胞图,正常情况下不能出现的是()
7、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A.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B.同源染色体联会C.有纺锤体形成D.着丝点分开169.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②同源染色体是有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③同源染色体的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④在减数分裂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20个卵原细胞与8个精原细胞如果完成减数分裂并受精,理论上可产生合子()A.20个B.8个C.32个D.28个11.果蝇体细胞有4对染色体,它的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的染色体数目依次是()条A.4、4、2、2B.4、4、4、2C.8、8、4、4D.8、16、8、412.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能保持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是由于有()A.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B.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C.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D.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1713.精子形成过程中出现联会现象时,DNA分子数与染色体之比是()A.1:1B.1:2C.2:1D.4:114.下列关于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D.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15.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导致的遗传病:A.如果父亲患病,女儿一定不患此病B.如果母亲患病,儿子一定患此病C.如果外祖父患病,外孙一定患此病D.如果祖母患病,孙女一定患此病18下图表示某种雌性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及DNA相对量变化的曲线图。根据此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注:横坐标各个区域代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区域的大小和各个时期所需的时间不成比例)
(第6小题)(1)图中代表染色体相对数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__。(2)图中8处发生的生理过程叫________,8以后开始的细胞的增殖方式是_________。(3)细胞内含有染色单体的区间是________和_________。(4)若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0条,则一个细胞核中的DNA分子数在4—6时期为____条。(5)发生基因自由组合的区间是_____。(6)以该生物体细胞中的两对同源染色体为例,在上图左侧的方框中画出该生物细胞处于6—7时期的细胞分裂示意图。19第3章基因的本质
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⑴、主导观点:
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⑵、对DNA的认识:①生物大分子:由许多
聚合而成。②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A化学组成:
、
和
三部分。B种类:4种,差别在于
的不同,分别是
、
、
、
。20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⑴、肺炎双球菌:种类项目S型细菌R型细菌菌落
粗糙菌体有多糖类荚膜
多糖类荚膜毒性
无毒性⑵、格里菲思的实验:注射①实验过程及现象A、
小鼠体内不死亡注射B、S型活细菌小鼠体内死亡,鼠体内有
R型活细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射C、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 小鼠体内
注射
D、小鼠体内
,鼠体内有
②实验设计遵循的原则是:
③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
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21⑶、艾弗里的实验:分析:①S型细菌的
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②S型细菌的其他物质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结论:S型细菌体内只有
才是“转化因子”,即
是遗传物质,
不是遗传物质22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⑴、T2噬菌体:①结构:头部和尾部的外壳由
构成,头部内含有
。②增殖特点:在自身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利用
体内的物质合成自身成分,进行增殖。⑵、实验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⑶、过程及现象:细菌+含
的培养基→含35S的细菌①标记细菌细菌+含
的培养基→含32P的细菌噬菌体+
的细菌→含35S的噬菌体②标记噬菌体噬菌体+
的细菌→含32P的噬菌体含35S的噬菌体+细菌→
没有35S,③噬菌体侵染细菌35S主要分布在
外含32P的噬菌体+细菌→
几乎没有32P,32P主要分布在
内⑷、实验表明:①噬菌体侵染细菌时,
进入到细菌细胞中,而
留在外面。②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
来遗传的。⑸、结论:
是遗传物质,蛋白质未起到遗传作用。234、生物体的遗传物质⑴、R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①实验材料:烟草花叶病毒组成
②实验过程:①②③③实验结果分析与结论烟草花叶病毒的RNA能自我复制,并控制生物的遗传性状,因此RNA是它的遗传物质。RNA蛋白质24⑵、遗传物质类型
①细胞生物真核生物:遗传物质是DNA原核生物:遗传物质是DNA②非细胞生物大多数病毒:遗传物质是DNA极少数病毒:遗传物质RNA,如艾滋病病毒、流感病毒、SARS病毒25第2节DNA的分子结构1、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⑴、构建信息①DNA分子是以4种
为单位连接而成的长链,这4种脱氧核苷酸分别含有
、
、
、
四种碱基。②腺嘌呤(A)的量
胸腺嘧啶(T)的量;鸟嘌呤(G)的量
胞嘧啶(C)的量。⑵、模型建立1953年由美国生物学家
和英国物理学家
建立。2、DNA分子的结构(1)、结构特点①整体: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
平行盘旋而成的
结构。②外侧——基本骨架:由排在外侧的
和
交替连接构成。③内侧——碱基对:在内侧由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
连接而成。⑵、碱基互补配对DNA分子中A(腺嘌呤)一定与
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
配对。26组成元素:
A:
组成化合物
基本单位:
(
种)平面结构:
条脱氧核苷酸长链
空间结构:
A:
G:
C:
T:
273、DNA分子特性:⑴、稳定性:DNA分子双螺旋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决定因素:①DNA分子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成规则双螺旋结构。②DNA分子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的顺序稳定不变。③DNA分子双螺旋结构中间为碱基对,碱基之间形成氢键,从而维持双螺旋结构的稳定。④DNA分子之间对应碱基严格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配对。⑤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数量和排列顺序稳定不变。⑵、特异性:每种生物的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⑶、多样性:DNA分子碱基(脱氧核苷酸)的数量、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284、碱基互补配对的应用――碱基计算的一般规律:⑴、双链中,不配对碱基和相等且占总数一半;不配对两碱基之和的比值为1。⑵、配对的两碱基之和在双、单链中所占比例相等。⑶、整个双链DNA分子中,某碱基所占百分比等于每条链中的平均值。29第3节DNA的复制1、对DNA分子复制的推测:⑴、依据:DNA分子双螺旋结构。⑵、假说:
复制方式。2、DNA分子的复制:⑴、概念:以
为模板合成
的过程。⑵、时间:细胞有丝分裂的
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
,是随
的复制而完成的。⑶、过程:①解旋:DNA首先利用线粒体提供的能量在
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②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每一段
为模板,以游离的四种
为原料,遵循
原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一段子链。③形成子代DNA:每一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模板链盘绕成
,从而形成
与亲代DNA完全相同的子代DNA。30⑷、特点:①边
边
;②
。⑸、条件:①模板:
②原料:
③能量:
④酶:
⑹、结果:一个DNA分子形成了
DNA分子。新复制出的2个子代DNA分子通过细胞分裂分配到2个子细胞中去。⑺、准确复制的原因:①DNA分子独特的
提供精确的模板;②通过
保证了复制准确无误。⑻、意义:使
从亲代传给子代,从而保持了
的连续性。313、DNA的复制为半保留复制,一个DNA分子复制n次,则有⑴DNA分子数①子代DNA分子数=
个;②含有亲代DNA链的子代DNA分子=
个;③不含亲代链的子代DNA分子数=
个。⑵脱氧核苷酸链数①子代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链数=
条;②亲代脱氧核苷酸链数=
条;③新合成的脱氧核苷酸链数=
条。⑶消耗的脱氧核苷酸数若一亲代DNA分子含有某种脱氧核苷酸m个,经过n次复制需要消耗该脱氧核苷酸
个。32第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1、基因与DNA的关系:⑴基因是有
的DNA片段;⑵每个DNA分子含有
个基因;⑶DNA分子中存在不是基因的片段。2、DNA片段中的遗传信息:⑴DNA分子能够储存足够量的
;⑵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
之中;⑶DNA分子的多样性源于
的多样性;⑷DNA分子的特异性源于每个DNA分子的碱基的
顺序。3、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4、生物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331.噬菌体在繁殖的过程中所利用的原料是()A.自身的核苷酸和氨基酸B.自身的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核苷酸C.细菌的核苷酸和氨基酸D.自身的氨基酸和细菌的核苷酸2.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下列能在死亡小鼠体内出现的细菌类型有()A.R型B.S型C.S型和R型D.S型或R型3.与DNA相比,RNA所特有的成分是()A.脱氧核糖和鸟嘌呤B.核糖和尿嘧啶C.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D.核糖和胸腺嘧啶4.某生物的碱基组成是:嘌呤碱基60%,嘧啶碱基40%。它不可能是() A.棉花 B.绵羊 C.噬菌体 D.烟草花叶病毒345.体外进行DNA复制实验,向试管加入有关的酶、四种脱氧核苷酸和ATP,37℃下保温。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能生成DNA,DNA的碱基比例与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比例一致B.不生成DNA,因为缺少DNA模板C.能生成DNA,DNA的碱基比例不确定,且与酶的来源有一定的关联D.不生成DNA,因为实验中缺少酶催化的适宜的体内条件6.牛、噬菌体、蓝藻中参与构成核酸的碱基种类数依次分别是A.4,4,5B.5,4,4C.5,5,4D.5,4,57.把培养在含氮(14N)环境中的细菌,转移到含重氮(15N)环境中培养相当于复制一轮的时间,然后放回原环境中培养相当于连续复制两轮的时间后,分析表明细菌DNA组成为()A.3/4轻氮型、1/4中间型B1/4轻氮型、3/4中间型C.1/2中间型、1/2重氮型D1/2轻氮型、1/2中间型PPT
8.组成核酸的单位它的全称是()A.胸腺嘧啶核糖核苷酸B.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C.腺嘌呤脱氧核苷酸D.胸腺嘧啶核糖核酸PT359.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方式是()A.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B.能精确进行自我复制,保证代与代之间的连续性C.能够精确地指导蛋白质的合成D.产生可遗传变异的机会
10.在制作DNA双螺旋模型时,各“部件”之间需要连接。下列连接中错误的是()11.下列图式中,碱基的种类和核苷酸的种类数分别是A.6种和6种B.5种和5种C.4种和8种D.5种和6种12.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若细胞内有4个四分体,那么它所含的脱氧核苷酸链共有A.4条B.8条C.16条D.32条13.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T)/(C+G)=a,则其互补链中该比值为()A.a
B.1/a
C.1
D.1-1/a36请根据下列DNA结构模式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1、2、3、4代表的碱基(中文名)分别是:1
、2
、3
、4胸腺嘧啶。(2)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它由[]
、[]
和[]
三部分构成。(3)图中,G和1之间通过[]
连接起来,形成[]
。(4)图中所示有
个脱氧核苷酸,
种脱氧核苷酸。(5)[7]的具体名称是
,[10]
。37第4章基因的表达
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1.基因的表达包括
过程。2.转录:主要在细胞核内,以
为模板,按照
原则,合成
的过程。有DNA的结构都有转录过程。所以,在细胞质的
中也存在这个过程。原料:
,酶
,能量
。3.DNA的复制和转录都发生在_________(细胞结构)内,但mRNA在合成后会从模板上脱离下来,通过_______由细胞核进入细胞质,最终到达_________进行翻译。4.翻译:在细胞质的
中,以
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
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原料
,模板
,能量
,有关的
催化。385.RNA有三种:
。与DNA相比,RNA中:五碳糖是
,碱基组成中有
而没有
;从结构上看,RNA一般是
。6.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每3个这样的碱基称为
。蛋白质合成的“工厂”是
,搬运工是
。每种tRNA能转运并识别
种氨基酸,其一端是携带氨基酸的部位,另一端有3个碱基,称为
,与
中的密码子配对。tRNA分子中的碱基数
(远多于3个、等于3个)。一种密码子能编码
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由
种密码子编码,一种氨基酸由
种tRNA运载39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一、相关概念1.中心法则(1957年克里克):遗传信息可以从______________;也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遗传信息可以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可以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中心法则及其发展:右图中的
是克里克最早提出的中心法则;图
是对克里克中心法则的补充。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1、基因可以通过控制____的合成来控制______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如________。2.基因也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_____控制生物的性状。如_____________病。3.生物的性状并不都是简单的由一个基因决定,而是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基因与________,基因与_______________,基因与___________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生物的性状是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401.在“基因的表达”过程中,不需要的物质是()A.核糖核苷酸 B.脱氧核苷酸 C.氨基酸 D.核糖核酸2.有关蛋白质合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个氨基酸只对应一个密码子 B.每个密码子都对应一种氨基酸C.都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 D.氨基酸由mRNA密码子决定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基因的功能是贮存、传递、表达、改变遗传信息B.决定信使RNA中核苷酸顺序的是DNA分子上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C.一种转运RNA能转运一种特定的氨基酸D.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和结构单位4..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如果禽流感病毒的组成物质在某些酶的作用下彻底水解,可以得到的水解产物主要有()A.碱基、脱氧核糖、磷酸、氨基酸 B.碱基、核糖、磷酸、葡萄糖C.碱基、葡萄糖、磷酸、甘油、脂肪酸D.碱基、核糖、磷酸、氨基酸415..与DNA相比,RNA所特有的成分是()A.脱氧核糖和鸟嘌呤B.核糖和尿嘧啶C.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D.核糖和胸腺嘧啶6.下列有关DNA复制、转录、翻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DNA复制只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所以称为半保留复制B.转录需要以信使RNA为模板,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C.一段DNA含有600个碱基,由它控制合成的多肽链最多含氨基酸200个D.复制时遵循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A与T配对,G与C配对.在绝大多数生物中,遗传信息传递的顺序是()①蛋白质②DNA③mRNA④tRNAA.①→②→③B.①→④→②C.②→③→①D.②→④→①428.下图所示的过程,正常情况下在动植物细胞中都不可能发生的是()A.①② B.③④⑥ C.⑤⑥ D.④⑤⑥9、蒜黄和韭黄是在缺乏光照的环境下培育的蔬菜,对形成这种现象的最好解释是()A、环境因素限制了基因的表达B、两种均为基因突变C、叶子中缺乏形成叶绿素的基因D、黑暗中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10、在同一草场,牛和羊虽吃同样的草料,但牛肉和羊肉的味道却不同,其根本原因是()A、牛羊肉中所含物质不同B、牛羊的染色体数目不同C、不同的DNA(基因)控制合成不同的蛋白质D、牛和羊的祖先不同11、关于“中心法则”含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表示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B、表示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C、DNA只能来自DNA的复制D、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合成控制生物的性状12、“转录”与“复制”过程相同的是()A、只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B、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合成C、合成的产物是mRNAD、以碱基U与碱基A配合成对13、生物性状的主要控制者和主要体现者依次是 ()A、DNA(基因)和蛋白质(性状)B、染色体和DNAC、RNA和蛋白质D、细胞核和蛋白质4315、下列各组细胞结构中都可以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是()
①细胞核②线粒体③叶绿体④中心粒⑤高尔基体⑥核糖体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⑥ C、①④⑤⑥ D、①②③⑥
16、下列对DNA的正确叙述是
①在某人的白细胞中,DNA上含有某人的全部遗传信息;②同一物种个体之间的DNA是完全相同的;③DNA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④一个DNA分子可以控制许多性状;⑤转录时是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
A、②③④B、③④⑤C、①③⑤D、①④⑤
17、某一个DNA分子中含有30%的G+C,则由它转录成的RNA中G+C应为
A、60%B、30%C、20%D、15%4436.下图为蛋白质合成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l)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在细胞核进行的过程是__________,其模板是__________,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细胞质的[
]________上进行的过程是_________其模板是[
],其基本单位是[
]_____________,合成的直接产物的化合物名称是__________。(3)查阅下面的密码子,写出所形成的化合物中氨基酸的种类及排列顺序_________.(4)由此可见,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于________的碱基排列顺序,最终决定于__________的碱基排列顺序。注:有关氨基酸密码子:甲硫氨酸(AUG)、丙氨酸(GCU)、丝氨酸(UCU)、苯丙氨酸(UUC)、酪氨酸(UAC)、精氨酸(AGA、CGA)、赖氨酸(AAG)。(5)该过程不可能发生在(
)A.神经元B.肝细胞C.心肌细胞
D.成熟的红细胞45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1、基因突变(1)实例:
(2)概念:由于DNA分子中
的替换、
和
而引起的
的改变。(3)发生的过程及时间:基因突变发生在
期DNA分子复制过程中。(4)发生基因突变的细胞体细胞
发生基因突变,这种突变
导致下一代产生变异,有性生殖细胞(配子)
发生基因突变,经
作用,这种突变可使下一代出现变异。(5)基因突变
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只改变
。(6)基因突变
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由于一种氨基酸可以对应
密码子,有的基因突变并不改变氨基酸种类,这样的突变
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某种突变虽改变了蛋白质中个别氨基酸的个别位置,但并不影响该蛋白质的功能,所以也不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46(7)引起基因突变的因素很多,可以归纳为如下三类:(1)物理因素:包括
、
等;(2)化学因素:包括各种能够与DNA分子发生作用而改变DNA分子结构和性质的物质,如
等;(3)生物因素:如
等。 (8)基因突变的特点主要包括①
;②
;③
。(9)基因突变是
的根本来源。基因突变虽然
是有害,
有利,但由于它能产生新的
,从而产生前所未来的新性状,为自然选择提供了
。472、基因重组(1)概念:生物体进行
过程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篮球裁判员评估办法与试题及答案
- 种子繁育员的行业背景试题及答案
- 核心技能足球裁判员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游泳救生员考题深度解析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游泳救生员考试的职业规划建议及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植保员考试的复习资料推广试题及答案
- 游泳救生员考试策略与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种子繁育员资格考试信息更新试题及答案
- 种子繁育员考生经验交流试题及答案
- 学校防溺水协议书(2篇)
- 2023中国偏头痛诊断与治疗指南
- 2025年浙江省杭州淳安县事业单位招聘笔试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水电站经营权承包合同3篇
- RoHS供应商环境稽核检查表
- 2025中国华电集团限公司校招+社招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吹膜工艺流程
- 起重伤害应急预案培训
- 手术室护士入科汇报
- 【MOOC】电视采访报道-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铁矿石采购合同三篇
- 国开数据库运维网考复习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