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人美六年级下册1绣在服装上的故事扎染艺术中的“中国蓝”_第1页
小学美术人美六年级下册1绣在服装上的故事扎染艺术中的“中国蓝”_第2页
小学美术人美六年级下册1绣在服装上的故事扎染艺术中的“中国蓝”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扎染艺术中的“中国蓝”——新津区第三小学杨小霞【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学习能说出扎染的制作工具;了解蓝染的中国文化内涵;通过观察扎染制作过程及最后效果,能总结出扎染的艺术特色,能用基本的扎结方法进行简单扎染。(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观察、尝试、实践练习的过程中学会扎染一块方巾,并从中感受扎染的艺术特色。(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从认识扎染、体验扎染的过程中感受了扎染的独特魅力,引发学生对民族传统工艺的关注,激起学生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从而让学生更加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教学重点】扎染的制作方法和步骤。【教学难点】扎染的捆扎技巧、染色技巧及制作过程中自主表现的发挥。【准备材料】1.纯天然棉、麻、丝的布料。(化纤和毛的面料无法上色)2.蓝靛泥套装。(蓝靛泥、还原剂和助染剂)

3.橡皮筋或者稍粗的棉线。(不适合用尼龙绳,不易系紧)4.手套、脸盆、剪刀等工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谈天气感受并展示扎染作品,引起学生好奇。2、师:观察这些图片的共同特征是什么?(色彩:蓝白。花纹:不规则)这些蓝色的布料是运用“扎染”工艺制作的。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扎染。3、教师播放视频。(观看视频前提示要求:了解扎染所需要的工具和扎染的特点)二、讲授新课:(一)扎染:扎染又称绞缬(xié)。是织物在染色时部分扎结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工艺。(二)扎染的色彩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出示图片)。但是,其中的“蓝染”蓝染独树一帜。(三)蓝色的视觉心理:1、学生思考讨论。2、教师归纳总结。宁静、祥和,朴实。(四)蓝染染料的制作及其特性:1、蓝靛制作。2、中国蓝的好处1、对人体健康是没有任何害处2、凉血、解毒,皮肤不过敏。(五)中国蓝的文化内涵:1、中华民族“农业文化”艺术载体。2、中华民族“朴实”、“勤劳”、“智慧”、“乐观”精神的物质体现。3、中华民族“简洁”、“实用”美学的体现。(六)扎染主要工序:扎和染1、扎:这是扎染关键性的一步,也是体现染后效果和花纹设计感的一步。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扎多扎少。扎得越结实越密,颜色越少进入,也就越多留白,图案比较清晰。(1)叠扎法:向学生提问:图片中图案是怎样制作的,学生思考,教师讲解:叠扎法是将布料反复折叠进行捆扎,可对折、对角折等多种折法,叠扎法出来的纹样规整、有序;(2)抓扎法:向学生提问:图片中图案是怎样制作的,学生思考,教师讲解:抓扎法是将布料随意抓叠然后捆扎,捆扎时我们可成环状捆扎,成同心圆状,也可多点自由扎,成散点状,由于捆扎的宽度和松紧不同,出来的效果也就不同。在操作时可使用多种方法扎结。2、染:当我们把自己喜欢的图案扎好之后,我们就可以进入精彩的染色环节了。1、准备工作:戴手套,将布料用清水浸湿并拧干。2、染色要充分,布料需要浸泡5分钟。3、浸泡后凉置5分钟之后清洗拧干后拆线。视频展示染色过程。3、拆(线)1、注意剪刀使用安全2、细心、耐心3、注意不要剪坏布料。4、晾(干)打开绳结,展开布料,晾干即可。注意不要暴晒,否则容易脱色。三、学生实作:分组辅导。指导重点:1、工具安全使用;2、小组成员协作情况;3、扎的是否够紧;4、图案中蓝与白的分布;5、是否拧干后拆线。四、作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