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弗洛姆《逃避自由》中对自由的阐述_第1页
浅析弗洛姆《逃避自由》中对自由的阐述_第2页
浅析弗洛姆《逃避自由》中对自由的阐述_第3页
浅析弗洛姆《逃避自由》中对自由的阐述_第4页
浅析弗洛姆《逃避自由》中对自由的阐述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弗洛姆《逃避自由》中对自由的阐述摘要:“自由是人存在的特征,而且,其含义随人把自身作为一个独立和分离的存在物加以认识和理解的程度不同而有所变化”。不同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自由的理解也会不同。由于个人从“母体”中分离出来作为独立的个体和分离的存在物而产生的孤独感和无力感等因素,人们要么选择逃避自由,屈从于他人;要么积极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价值,从而实现积极的自由。本文揭示了弗洛姆《逃避自由》的自由观,并从个人与社会两个维度中浅析自由对现代人的意义。关键词:弗洛姆;逃避自由;积极自由;爱与自发性一、对弗洛姆《逃避自由》的解读(一)个体化进程的辩证特征个体化是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过程。个体的独立化程度越高,越脱离母体,反而越陷入不自由的境地中去。在弗洛姆看来,自由是一种状态,标志着人的存在,对自由的理解并不总是一致的,自由与人自身的独立状态与独立程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自由的理解是随着人对自身认识和理解的加深而变化的。个体化进程的辩证特征使得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既想要摆脱外在权威力量,增强自身的信心,获得自由,但又因为摆脱了始发纽带的束缚而独自面对一个危机重重充满未知和挑战的世界,个人感到惶惑不安、恐惧、产生一种无能为力、孤独感。婴儿从母体中脱离,脐带剪断后,在生物上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人,却只有在心理上真正脱离始发纽带,具备自主化意识后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的个体。(二)“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给人们带来孤独感的自由是消极意义上的自由。消极自由是消极地从以前的束缚里走出来,摆脱对行为的本能控制,它的特征是解放和解脱,是自然和社会对个人施加的外部障碍和约束的“解放”。消极自由是基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我的分离,是“摆脱束缚,获得自由”,在行动上挣脱控制,并不是“自由自在”、“自主思考和选择”这一积极意义上的自由。过去,我们主要获得消极自由,而不是积极自由。在所获得的是消极自由的情况下,个人往往会产生心理上的困惑和痛苦,消极自由并不能与积极自由相等同,它仅仅是一种“从束缚中解脱、摆脱出来”这个意义上的自由,并不能使人真正的自由自在。消极自由所带来的消极后果和种种症状只有在实现了真正的积极自由时才能根本消除,只有积极的自由才能使现代社会的成员摆脱自由的附加负担并实现其全面发展。那积极自由是什么呢?弗洛姆认为,积极自由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自由,他提出自由的另一面,即“积极自由”是一种有完整全面人格的自发性活动,人可以自由地发展并表达个人自我,不受那些束缚纽带的限制,自由自主的去做、去思考和选择、去展开自身的行动。在抛弃掉伪感觉、伪愿望的束缚之后可以无所顾忌地表达真感觉及真思想,达到心灵上的自由状态。毫无疑问,积极自由可以让个体成为真正独立的自己,同时又能广泛的发展自己的个性,与他曾觉得空旷庞大的世界产生积极的联系,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实现一种全面的发展。(三)逃避自由1.权威主义弗洛姆认为,突如其来的自由使个人陷入恐慌之中,微不足道感席卷了迷茫的个人,由此个人通过寻找到第二个束缚来代替己经失去的始发纽带,这就是权威主义。通过投靠权威主义者可以使个人获得自我所缺乏的力量,找回束缚感,要么束缚他人,要么屈从于他人束缚之下。权威主义分为受虐和施虐两种心理倾向。2.破坏欲弗洛姆认为,人的生命欲与破坏欲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生存的欲望是生命的动力,生命欲望就是想要在这样广阔的世界中存活下来,满足自己的生命欲。生命欲受阻越严重,破坏欲就越强烈;生命越得到实现,破坏欲就越小。破坏毁灭一切的冲动在心里发酵,影响着人们的行动。在弗洛姆看来,因为拥有强烈的破坏欲,纳粹才能有机会流行兴起,这不仅仅是现代人内心心理倾向的表现,也是宗教改革的遗留下来的后果。3.机械趋同弗洛姆认为,现代社会的人们常常被大众传媒、广告、社会舆论所影响,人们的感觉和思想受到干扰,那些我们真实的情感被我们无意识的隐藏起来了,那些根本不属于自己的真实愿望取代了原始的自我,外在表达表现出来的种种想法、感觉、情绪并非自我的真实表达,是一种“伪感觉”、“伪思想”,这些外部世界灌输而来的思想和愿望影响着个人的行动和选择,真实到个人往往无法详细分辨,深陷到逼真的“伪思想”陷阱之中,将真实的心理活动看成是偶然、例外。大多数人相信他们是在遵循自己的意志,而没有意识到他们的意志本身是被制约和操纵的。(四)解决方式一爱与自发性的活动通过自发活动与爱,人可以发展内心的力量和创造力与世界建立新型的关系,继续维持纽带,把自己作为独立的个体来将自己与世界联系起来,沿着“积极自由”之路前进,勇敢的面对孤独,克服它,同时又能很好地存留目前所获得的自由与个性的积极成果。在爱和创造性的劳动的指引下,个人能够自发地与世界相连,与周围相连,他找到了自己的正确位置,对自己和世界都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那种对自己以及生命意义的怀疑也不复存在,所获得的安全感和力量感是前所未有的,个人与世界的联结也与始发纽带不同,最重要的是这种通过自发性活动获得的安全是动态的,是由自由给予的,个人也在这样的活动中越发坚强,自我的成长显著,完整性得以保存下来。爱和自发性活动让人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得以保存,为发展积极自由,实现自我打下了基础。弗洛姆的积极自由状态正是保持人的完整性同时又兼具独立性,是在尊重自己和他人本性的基础上实现自我自由。在他看来,爱和自发性活动可以帮助个人达到这样的积极自由状态,既能够保持个体的独立状态,又能摆脱奴役状态,人也能够和谐的与自然相处,与世界融为一体,从之前隶属于自然的关系中摆脱出来,保障自身的完整性,与异化了的“单向度的人”和缺乏自发性的机器人区分开来。二、自由对现代人的意义(一)为现代人提供了追求自由的方法弗洛姆提倡我们走向积极自由,即“自由扩大的过程并非恶性循环,人可以自由但不孤独,有批判精神但并不疑虑重重,独立但又是人类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么如何实现积极自由呢?弗洛姆的观点是在于自我实现、在于自发活动。自发活动分为两种:一种是爱,一种是创造性的劳动。这种爱不仅仅是爱别人或者拥有别人的爱,而是在保留自我的基础上与他人、社会和自然融为一体的爱。这种爱迸发出的是对生命的热爱和活力。在现实社会中我们不仅要热爱自己的生活,做到人际关系的和谐,更要热爱整个社会,对事物保有好奇心和同理心。同时,创造性地去劳动——我们不是被利益驱动着工作,而是主动实现自己的价值。(二)有利于塑造健全的人格,实现人全面自由的发展一个人的性格总是和他的成长经历离不开的。在家庭教育和学校环境中处于弱势群体的学生中,我们更应该关注他们人格的健全发展。家庭、学校、社会除了教导学生学习以外,更多的还应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注重对他们的心理教育和心理疏导,这样才有利于个体健全的人格的形成,从而实现他们的自由发展,进而推动良好社会制度的构建。(三)制度改革是个人追求自由的保障追求自由的道路上,仅仅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个人的自由离不开国家及社会这个外部环境,也就是“母体”。因此,制度改革将是个人追求自由的保障。我们的政治制度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把人放在第一位,核心是人。经济上应更加注重生产资料和分配的社会化。文化上应该更加追求塑造健康的个性和思想上的百花齐放。这样人们将会更有能力承受外部的风雨,更加独立。(四)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理论启示除了制度、法律等外部约束力以外,也要加强对自我约束的追求。追求自由离不开心中的道德。越是自由的人,他的内心将会越有道德感。制度是人们创造出来的,但又反过来超出人自己的力量,支配着人。这种异化使得人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受到压制。而内心的道德约束力让我们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从而使得人的尊严、责任和担当不会被破坏。心中的道德力量越强,那么对外界风险的抵御能力也越强,也就更能够成为独立的个体。三、结语在当今社会生产力发展迅速,科学技术进步,社会竞争力增强的社会背景下,社会面临着一系列的矛盾,仍存在着很多问题,竞争意识和危机感时刻萦绕在人们心头,人们因此感到压力和焦虑,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也不像之前那么和谐,生存和竞争压力给人们带来困惑,生活环境变化使人们感到不安,社会信任缺失,人性异化曰益严重,人们感到孤单和迷茫,更清晰的感受到世界的无边无际和自身的渺小。弗洛姆他从人的角度出发,提出爱和积极性的创造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能使个人感到自身力量的增强,积极与他人与世界产生联系,在自发性活动中确立自身的存在,应对心理问题,也为人们指出了一条追求积极自由的道路。参考文献孙建莉,王萍.论弗洛姆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9,028(008):1-5.黄潇.浅谈弗洛姆的"逃避自由"思想[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v.19(02):93-94.阳轮弟.关于弗罗姆逃避自由思想的若干思考[C]//2016年第二届今日财富论坛.0.谢玮.关于弗洛姆逃避自由中逃避机制的表现和摆脱途径的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2):212-213.庞尧丹.浅谈现代人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从弗洛姆"逃避自由"入手分析[J].现代交际,2019,501(07):233-234.张莹莹,高立馨.从弗洛姆的"逃避自由"中寻找"积极自由"——以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为例[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18(004):29-32.蒿帆.社会文化行为研究之逃避自由——在娱乐至死中隐没自我[J].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2017,24(001):91-95.齐勇.自由:枷锁上的花朵r——分析弗洛姆"逃避自由"思想[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000(010):21-22.孙博文,马绅钟.弗洛姆逃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