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见酸碱的复习》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十三篇篇1:《常见酸碱的复习》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常见酸碱的复习》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新课标对常见酸碱的要求和过去大纲相比,有了较大的调整。从内容要求来看,该部分内容的学习要求整体降低了。《课程标准》对本部分内容的要求是:1.知道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酸碱的腐蚀性;2.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3.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根据上述要求,结合近年中考要求可知:上述三个方面的要求都是中考的重点要求。因此,复习教学时,如何有效地根据这些内容标准,有效实施教学,是本人教学设计必须关注的重点。从《课程标准》要求的三点内容来看,前面两点是重点,而且考试要求相对高一些;后面一点内容通常以选择或填空的形式出来,突出学生明确化学与生产、生活等的关系。于是本人的教学设计又重点关注在前面两点上。如何有效实施教学,从而使学生掌握前面两点内容呢?这是本人教学设计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设计时,我认为重点要突出酸碱性质的复习与归纳之上。又由于中和反应是新教材突出的一个方面,它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因此,教学设计时,必须充分强调中和反应这一内容。我们知道,复习教学要实现三个方面的功能:一要使学生对相关知识清晰化;二要通过复习,使相关知识系统化和网络化,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三要培养和发展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课程标准》的知识要求和复习教学的功能,笔者通过认真思考,决定采用如下的思路进行教学设计:一.重视设置问题情景,将裸露的化学主干知识情景化。即采用合适的情景“包装”要复习的知识,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研究常见酸碱的性质,并进行归纳;然后再将酸碱的知识应用到新的问题情景中,去分析解决问题,实现酸碱性质的迁移应用。二.通过“问题(情景)——知识归纳(总结)——迁移应用”的教学流程,实现复习教学的三个方面的功能。三.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组织等作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问题讨论、方案设计、表达交流,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教育,同时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获取成功的体验,体验化学知识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习化学的情感等。根据这样的设计思路,本人在搜集有关教学素材的基础上,采用以下的素材和流程进行教学:第一:呈目前关水污染的图片,让学生感知环境污染的问题及其危害。然后呈目前关环保部门将实验室废水纳入环境监管的新闻背景,让学生感知实验室废水也必须进行处理后方排放,从而体验到保护环境必须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第二:通过呈现学生进行酸碱检验(用酚酞)的实验情景,让学生明确酸碱与指示剂作用的性质以及中和反应等相关问题,同时明确酸碱废水的危害等。进一步巩固酸碱的性质和酸性、碱性废水的处理方法。第三:改变问题情景,要求学生在不限定试剂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试剂、设计合适的方案,进行酸碱(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检验。不但巩固实验设计方案的要求,而且通过交流与探讨,归纳总结酸、碱的有关性质,形成系统化、网络化的知识结构。第四:根据酸碱之间的相关性质,突出中和反应原理。为使学生明确中和反应的原理和有关应用,设计了与此内容相关的问题,促使学生体验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第五:基于上述设计,在学生明确酸碱性质的基础上,设计一个有关食盐和纯碱的鉴别问题,突出酸碱性质在盐鉴别中的应用(有关教学设计见附件)。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本人和同行们一致认为,本节教学基本达到预期的目的,很好的实现教学设计的要求。大家认为,本节教学及其设计较好的符合复习教学要求和新课标课堂教学要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新”上:一.内容处理“新”:本课教学不是仅为复习酸碱的性质而复习,不再简单的列举酸、碱的几条性质,而是将有关的知识置于具体的问题情
景中,将“裸露”的化学主干知识进行包装,将知识置于具体的'问题情景中。二.教学模式“新”:本课教学打破过去复习惯用的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逐一回顾酸、碱的主要性质,而是呈现问题,在问题中隐含相关知识;同时教学重视“敛、散”结合——设置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充分的思考与讨论,再讨论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相关的性质;并将有关的性质迁移到新的问题情景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学习方式“新”:知识的复习归纳,不是通过逐一回顾而得到的,而是让学生通过问题的解决,体验、归纳、总结相关的化学知识(酸碱的性质)。这种教学很好的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体验、思考、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和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由于本人第一次实践新课程、首次接触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考复习教学,尽管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上作了努力的尝试,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认真反思自身的教学,本人认为至少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不足:首先是教学关注“预设”还是“生成”的问题。由于教学课时紧、内容丰富,因此教学过程中,更多的关注教学任务的执行与完成,即关注“预设”的目标。而对于课堂中“生成”性的目标、内容,则挖掘不够。这是本节教学的最大不足。第二是如何有效处理学生活动与提升教学效益的问题。本节教学设计和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虽然已经注意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问题。但,由于教学理念还没有完全转化,还未能完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在学生活动的设计上,过于关注活动的频度,而没有充分关注学生活动的效度问题,从而影响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益。通过本节研讨课的教学,本人深深体会到: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理念、把握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要求,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只有用“心”去研究、体会、感悟,才能符合提升复习教学质量。篇2:《酸碱盐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酸碱盐部分的知识因其知识点多,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紧密而成为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难点,而和酸碱盐有关的考题又在中考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中考题中有不少题型都需利用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学生在做酸碱盐的题目时,不懂得利用酸碱盐的性质规律分析题目,做题时与物质的性质又联系不上,即使做出来也不清楚自身为什么这样做,没有清晰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全凭做题经验套解习题。因此这节酸碱盐的复习课首先要让学生识别物质类别,然后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总结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体会酸碱盐的化学性质的应用。旨在帮助学生梳理酸碱盐部分的知识点,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然后通过学案的例题分析,引导学生在解题时能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应用在解题中。在解题时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思维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二.教学设计: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酸碱盐的化学性质;2.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总结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和学习方法,学会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归纳推理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的过程和乐趣。重点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及应用难点引导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利用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判断反应的发生,对物质进行鉴别、讨论离子共存问题。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发给学生复习课的学案,展示教学情境一的内容:将提供的物质按类别进行分类整理。回忆所学的酸碱盐知识,将各物质类别进行分类整理。复习物质分类,辨认物质所属类别组织学生讨论,展示教学情境二内容,然后完成学案的内容:填写鉴别稀硫酸和石灰水的方法。完成填充,复习酸、碱的性质复习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培养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能力组织学生讨论教学情境三,然后完成教学案的内容:填写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内容。完成填充,复习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复习利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培养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能力组织学生完成反馈练习引导学生总结出解题时的思路。思考并完成反馈练习然后讨论总结出解题过程中的思路,小结解题方法陪养学生自觉利用酸碱盐的性质规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布置课后练习。巩固练习篇3:《酸碱盐复习》教学设计一.激趣引入:一日三餐,我们离不开食盐;改良土壤酸性,少不了熟石灰;化学实验,常用到酸,碱,盐。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酸碱盐的广泛应用。二.教学环节问题情境一:【学习方式:先自主思考,再全班交流】实验室桌面上放有:①铁钉、②铜丝、③稀盐酸、④氧化铜、⑤氢氧化钠溶液、⑥稀硫酸、⑦碳酸钠溶液、⑧石灰石、⑨酚酞溶液、⑩氧化铁、⑾石蕊溶液、⑿石灰水。实验老师让小华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指示剂进行分类整理。(溶液按溶质进行归类;混合物按主要成分进行归类)请你也来试着进行一次整理。(填序号)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指示剂:。问题情境二:【学习方式:先组内讨论,再组间交流,后概括性质】小华同学发现桌上有两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溶液,回想起应该是稀硫酸和石灰水,她想给这两瓶溶液贴上标签,请你帮助她,取用什么试剂采取什么方法可以把两瓶溶液区分开呢?【学生讨论解决方法】方法一:;方法二:;篇4:《酸碱盐复习》教学设计方法三:;方法四:;方法五:;方法六:;等【教师点拨】在这次物质鉴别中,你一定应用了酸、碱的多种化学性质,请你归纳一下。1.酸在溶液中均能解离出离子,因此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性质有:[各举一例,(2)--(5)可用化学方程式举例](1);(2);(3);(4);(5)。2.碱在溶液中均能解离出离子,因此碱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性质有:[各举一例,(2)--(4)可用化学方程式举例](1);(2);(3);(4);3.盐的化学性质?(可用方程式表示)(1);(2);(3);(4);小华进行归纳完以后,又对以上归纳进行了验证和思考,明确提出了以下一些疑问,你能帮小华解决吗?有些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但没有明显现象来判断是否确实发生了反应,他想设计一些实验来帮助他做出判断,你能帮小华完成吗?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问题情境三:【师进一步引导,生总结】酸碱盐化学性质除了涉及到酸碱盐的性质,还涉及到酸碱指示剂、金属单质、氧化物的性质。请大家将这些物质的性质及反应条件进行总结一下:(1)指示剂(2)金属:(①金属+酸….②金属+盐)(置换反应)(3)氧化物【①金属氧化物+酸(是复分解反应)②非金属氧化物+碱(不是复分解反应)】(4)酸碱盐(复分解反应)酸+碱→盐+水酸+盐→新酸+新盐(可溶)碱+盐→新碱+新盐(可溶)盐+盐→两种新盐【明确提出问题】是所有的酸、碱、盐之间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吗?酸、碱、盐之间发生反应的规律是什么?请你快速判断下列物质间是否发生反应?说明理由。(1)、氧化铜和稀硫酸(2)、碳酸钠和稀硫酸(3)、氯化钙和碳酸钠(4)、氯化铵和熟石灰(5)、氢氧化铜和稀硫酸(6)、氢氧化钠和硫酸铜(7)、石灰水和氯化钠(8)、碳酸钡和硫酸钠能反应的是:;不能反应的.是:;(填序号)[归纳小结]:请你归纳:复分解反应能否进行,需考虑的因素:三.[知识拓展与延伸]:反馈训练:【先自主思考,后全班交流--说思路、方法、根据、注意事项】(投影)通过对以上情境知识的学习,请同学们想一想如何判断哪些离子不能共存?【师点拨化学反应实质】1.常见的离子反应酸:H++OH-=H2O2H++CO32-=CO2+H2O碱:2OH-+Cu2+=Cu(OH)2盐:Ag++Cl-=AgClBa2++SO42-=BaSO4Ba2++CO32-=BaCO3Ca2++CO32-=CaCO32.离子共存的判断(判断的依据)【投影学生思考后回答】例1: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的是A、CO32-、H+、Na+、NO3-B、H+、Ag+、Cl-、SO42-C、K+、NH4+、Cl-、OH-D、OH-、NO3-、K+、Na+例2:在PH=1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Cl-、CO32-、Na+、OH-B、NO3-、Cu2+、Cl-、Fe3+C、NO3-、SO42-、K+、Zn2+D、SO42-、NH4+、Ba2+、Cl-【直击中考】1.下列离子能在pH=2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SO42-、Fe3+、Na+、OH-B.K+、SO42-、Cu2+、NO3-C.Cl-、K+、SO42-、Na+D.Ca2+、Cl-、CO32-、Na+2.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Fe2+、Ca2+、CO32-、OH-B.Na+、SO42-、Cl-、OH-C.Ba2+、H+、Cl-、OH-D.Ag+、NH4+、NO3-、OH-3.下列各组物质,能共同存在于水溶液中的是()A.BaCl2.Na2SO4.Ca(OH)2B.MgCl2.CuSO4.NaNO3C.AgNO3.BaCl2.K2SO4D.CaCl2.K2CO3.NaNO3四.课后作业1.在甲、乙两种溶液中,共有H+、Ag+、K+、Ba2+、OH-、Cl-、NO3-、CO32-八种离子,两种溶液中所含离子各不相同,已知甲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则乙溶液中所含的离子应该是。2.在A、B、C、D四种物质的溶液中含有Na+、Fe3+、Ag+、Cu2+、SO42-、Cl-、OH-、NO3-等八种离子,现将这四种物质的稀溶液两两混合,有如下现象产生:⑴A+B→蓝色沉淀⑵D+C→白色沉淀(此沉淀不溶于稀硝酸)⑶B+D→红褐色沉淀根据上述现象,推断并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ABCD。五.学生谈本节收获、教师留课后作业来源:(-《酸碱盐复习》教学设计_初中化学工作室_新浪博客记录激动时刻,赢取超级大奖!点击链接,和我一起参加“:我的世界杯Blog日志”活动!篇5:《酸碱盐的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对酸、碱、盐、氧化物概念的复习进一步掌握有关物质分类的知识。2.通过对酸、碱、盐、氧化物性质的复习进一步掌握各类物质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3.巩固有关重要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某些化学反应的规律。学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某些置换反应能否发生;学会利用酸、碱、盐溶解性表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4.利用各类物质的性质及相互关系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教学重点1.物质的分类。2.各类物质的通性及相互关系。教学难点综合利用本章知识解决一些具体问题。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总结物质的分类、性质及其相互关系。第二课时:综合利用本章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思路、方法。教学过程一.物质的分类(提问)请学生小结有关物质的分类(具体见板书设计),并复习有关的概念。(练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并将其分类。氢氧化钠、氧化铁、硫化锌、盐酸、硫酸钠、胆矾、氢氧化铜、三氧化硫、生石灰、硝酸、碳酸氢钠、碱式碳酸铜、氢氧化钙、硫酸亚铁。二.各类物质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提问)请依次说出酸、碱有哪些通性?盐有哪些化学性质?氧化物有哪些化学性质?(教师)可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板书,用图示法找到物质间的相互联系。(具体见板书设计)(练习)请学生对每一个具体反应举一个典型的化学反应。(口述)三.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某些置换反应能否发生,正确书写金属跟酸、金属跟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练习)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写出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能反应的说明理由。(1)Mg+H2SO4(2)Fe+HCl(3)Ag+H2SO4(稀)(4)Zn+HNO3(5)Zn+CuSO4(6)Ag+ZnSO4(7)Cu+AgCl(8)Cu+Hg(NO3)2(讨论)可进行分组讨论,并小结置换反应能否发生的条件。(小结)1.金属跟酸:(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的金属可置换出酸中的氢,排在氢以后的金属则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因此(1)、(2)可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氢气。而(3)则不能发生置换反应。(2)金属跟硝酸起反应时,由于硝酸的`氧化性很强,一般不生成氢气。如(4)不能发生置换反应。2.金属跟盐:(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因此(5)、(8)可以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新的金属。而(6)的反应中,Ag排在Zn的后面,反应不能发生。(7)的反应不能发生是因为AgCl不溶于水。篇6:酸碱盐复习课的教学设计酸碱盐复习课的教学设计酸碱盐是初中化学知识体系中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部分,该内容涵盖面广,上升空间大,教师要深刻思考“双基”与能力培养的关系,探索解决学生基础知识与能力提升之间有效衔接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才能适应当前改革和中考要求的.作者:杜悦
作者单位:南京晓庄学院附属中学,江苏南京,210011
刊名:化学教学
英文刊名:EDUCATIONINCHEMISTRY
年,卷(期):
“”(4)
分类号:G633.8
关键词:
篇7:《与复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材第47页整理和复习及练习十第6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笔算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2.培养学生总结和归纳的能力,加强应用意识。过程与方法:经历笔算加法、减法的计算方法及验算方法的归纳整理过程,使学生体验归纳、概括的思想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和验算的习惯。教学重点:能利用三位数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会选择适当的计算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教法与学法:教法:引导法。学法:练习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步骤:一.导入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学习就要结束了,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二.复习过程,练一练。1.教材P47第1题,课件展示。1)哪些算式中的个位相加不需要进位?哪些算式中的个位、十位都需要进位?2)、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指名板演,然后回答第一个问题,同位互说第二个问题,最后结合具体的题目指名汇报,说计算的`过程和需要注意的问题。2.教材P47第2题,课件出示。1)哪些算式中的个位相减不需要退位?哪些算式中的个位、十位相减都要退位?2)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指名板演,然后回答第一个问题,同位互说第二个问题,最后结合具体的题目指名汇报,说计算的过程和需要注意的问题。3.从以上加法和减法题中各选一题进行验算,并说说验算的方法。4.教材P47第33)题,课件出示。两个问题选择的计算策略是不一样的,问题1可以使用估算,问题2使用精算。学生上黑板计算,集体订正。三.作业设计1.课件出示,判断题。认真思考,集体回答。错的说出原因。2.连一连,课件出示。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指名回答,全班订正。3.教材P49第6题,课件出示。第1问采取估算的方法,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方法,汇报结果。第2问先让学生自身将要买的商品打上勾,再列算式计算。4.比一比,看谁算得快。课件出示。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再小组交流讨论有什么巧算的方法么?汇报结果。四.板书设计第十课时整理和复习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2.笔算加法时,哪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3.计算减法时,哪一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加10再减。篇8:《与复习》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复习目标: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个方法进行相关计算。2.使学生能分辨清楚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地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3.引导学生准确地找到单位1,并能熟练地解答一步和二步的乘法应用题。复习重点:引导学生找准单位1,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复习难点:让学生正确、独立地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复习过程:一.复习分数乘法1.学生独立计算P26第1题,并思考式子的意义及计算法则。2.分数乘法的意义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是什么?(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或表示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什么?(表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3.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1)分数乘整数:把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把整数与分子相乘,分母不变。2)分数乘分数:同样把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4.练习:练习七第1题。二.复习计算及简便计算1.复习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先算二级运算,再算一级运算,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2.复习乘法的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3.观察P26第2题,说说这三题适合利用什么运算定律?为什么?然后学生独立完成。4.练习:练习七第4题。三.复习分数乘法应用题1.复习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步骤:1)找到题目中的分率句,确定单位1。2)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求出所要求的部分量。2.P26第3题1)读题,分别找到两道题的单位1,并说说这两道题有何不同?2)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列式计算,全班讲评。3.练习:练习七第6题。四.复习倒数1.复习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2.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征?(分子、分母的位置刚好颠倒位置)1的倒数是多少?0有没有倒数?3.复习写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交换原来分子和分母的位置(注意强调如果是整数要先把它写成分母为1的分数,然后在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4.练习:练习七第7题。五.练习练习七第2.3.5题(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指名板演,讲评时让学生说清是怎样思考的)篇9:与复习教学反思讲了这么久的课,把复习课作为公开课来讲这是第一次,复习课应怎么上呢?在生本教学中,复习课还是对旧知识整理,,使之更加逻辑和系统,仅仅是学生对一部分知识理解吗?突然间,有点找不到北了。我们知道,复习课是最难上的一种课,是最能代表教师水平的课。我认为不能很好地体现生本教学的理念,关键是体现数学思想的一个高度,是构建数学知识的一个逻辑框架,具体操作可按下列步骤:首先要确定复习课的教学目的,其次要精心选择练习,第第三是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最后反思自身的设计是否能真正体现某种数学思想和方法,并进行修正。但在教研会上,各个教师都给与了很高的评价,针对这节课的教学,我反思了以下几点:1.确定教学目的,对一节课而言,我只是把教学目的缩小为一个教学目标来实现,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2.习题千千万万,有难有易,就象散落的珍珠,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的类型,围绕一个主题,精心筛选,然后再串成一条线,为主题服务。可以个个是简单题,可以是由易到难,也可以只由一个难题而展开。因此,我们要求数学教师胸中要有无数题,而且对每道题的结构了如指掌,落实到课上只有几道题的原因。3.复习课不只是为了提升解题能力而安排的,就题教题,永远也不会成为好老师。就题教题只能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厌烦情绪,更不用说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了!因此,在复习课中,要让学生自练、自得、自悟,自身得出解题技巧。任何一堂课总有多多少少的遗憾之处。在我的这节课的教学中,也出现了很多不足之处,例如说:复习除法算式的意义时,没有渗透总数,份数,每份数之间的关系;在复习解决问题时,没有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而是将时间用在了明确提出不同问题上,耽误了时间,错过了机会。从这些小的细节中可以看出我在教学中还要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的健全自身,才能不断的取得进步!篇10:与复习教学反思时间过得真快,六年级的孩子们马上就要毕业了。为了让他们在这最后的两节课里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并对自身六年的学习做以回顾总结,我采取了以下教学活动:背唱歌曲。首先让孩子们回顾以下这六年来印象最深刻的歌曲或乐曲,选择一首自身最喜欢的且唱得最拿手的来复习唱一唱,然后背唱。在背唱的过程中,可以选择自身喜欢的演唱形式和表演形式。在此活动中,有的孩子背唱了一年级的第一首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有的唱《两只老虎》、《小燕子》、《卖报歌》等一.二年级学唱的歌曲;还有的背唱了聆听歌曲《欢乐颂》、《两颗小星星》、《守住一片阳光》等。有的独唱,有的齐唱;有的模仿美声、爵士通俗唱法;还有的拿腔作调,尽最大努力模仿童声来演唱歌曲(好多孩子正处于变声期)。形式多样、精彩纷呈演唱,使得课堂变成了歌唱的音乐会。音乐知识。我首先引导学生从认识的第一个音乐符号开始,分类复习巩固。例如:装饰音、音符形式、力度标记、休止符等,然后以书面形式进行测试。如:标记符号名称;写出学过的音符形式、节奏形式、拍号及其含义等。另外,通过聆听不同乐器的音色来区分西洋乐曲中的弦乐器和管乐器,民族乐器中的拉弦乐器、弹拨乐器及打击乐器等。通过以上形式,既能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也能了解他们在这六年的时间里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利用,同时也为我以后的教学提供宝贵素材。朝夕相处的六年就这样过去了,祝愿他们未来的道路阳光灿烂、幸福健康!篇11:与复习教学反思甘老师上的是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复习第二课时,在开头老师联系上一节课内容谈话:同学们,刚才老师已经和大家一起整理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单元的内容。同学们都整理得非常好,结构性很强,调理清晰。你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腻觉得那些内容比较难掌握,或者学起来比较麻烦的?充分重视学生已有学习经验的作用,实目前效的迁移,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通过数学学习方法的掌握来奠定数学思想。老师很懂得利用学生的旧知识,学生根据前几个年级的学习,已经积累一定的有关数学复习的经验,要利用这些经验让学生自主复习。课程标准指出:要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基础出发进行教学。新《课标》把学习方式作为学习数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的伊始,教师是逻辑地显露与教学有关的旧知,朝着既定的方向牵引,充分相信学生,放开空间,让学生调度各自已有经验走向新知学习,本节课重视引导学生归纳复习与整理的方法。整理过程中,鼓励学生用合理、简洁、清晰、有特色的形式进行整理,借此培养学生独特的个性品质和创新意识;在相互评价整理情况时,引导学生比较归纳总结出根据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整理的方法,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可以很容易沿着教师铺设好的现成道路,毫不费力地学习。这样从整理和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获取知识的方法、步骤,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甘老师的这节课环节非常的清晰,学生复习效果非常好。篇12:与复习教学反思今天,我上了一节复习课,复习课一直是困扰我的课型,我也知道,复习对学生的重要,但他们在反复做题中已对它厌倦了,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决心把自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针对这一阶段的内容制作一张《数学手抄报》。《数学手抄报》分为四部分:知识仓储站、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5G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 云物流服务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 建筑风能利用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 宠物用首饰产品供应链分析
- 牙科用贵金属合金商业机会挖掘与战略布局策略研究报告
- 假发粘贴胶水产品供应链分析
- 医用拐杖产品供应链分析
- 卸妆霜产品供应链分析
- 制饮料用机器人出租行业经营分析报告
- 垫席产品供应链分析
- 2024二十届三中全会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4年江苏省昆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招聘编外13人历年(高频重点复习提升训练)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档案整理及数字化服务方案
- 注塑件生产成型质量控制计划
- 四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复习PPT课件
- 枸杞多糖的提取与分离
- 气缸工艺卡要点
- 机构编制重要法规文件汇编
- 年产5000吨PPR管材的生产设计
- 《刷鞋匠的绝招》阅读附答案
- 解剖-海马结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