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定稿 教学课件_第1页
《我的叔叔于勒》定稿 教学课件_第2页
《我的叔叔于勒》定稿 教学课件_第3页
《我的叔叔于勒》定稿 教学课件_第4页
《我的叔叔于勒》定稿 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入新课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马克思作家作品

莫泊桑(1850—1893),是19世纪法国最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一。他的短篇小说侧重摹写人情世态,构思布局别具匠心,细节描写、人物语言和故事结尾均有独到之处。莫泊桑一生创作6部长篇小说,300多篇短篇小说,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主要作品有《一生》《漂亮朋友》《项链》《羊脂球》。拮(

)据 栈()桥撬()开诧()异牡蛎()褴()褛jiéqiàolìzhànchà

lán字词认读整体感知整体感知

事件:菲利普夫妇企盼被其赶走却发了财的于勒早日回来,以改变他们的经济状况,但当他们发现于勒已沦为穷人后,再次抛弃了他。

情节: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

线索:菲利普夫妇盼于勒发财归来是叙事明线,于勒离家到美洲冒险10年的经历为暗线。局部探究(一)探究人物形象。

1.找出对菲利普夫妇的描写,谈一谈你对他们的认识。可以“从……中,我看出她(他)是一个……的人”句式说话。

【示例】从“母亲回来了。我看出她在哆嗦。她很快地说:‘我想就是他。去跟船长打听一下吧。可要多加小心,别叫这个小子又回来吃咱们!’”中,我看出她是一个自私冷酷的人。局部探究

2.于勒是怎样一个人?

3.“我”在文章中是怎样的存在?

4.你觉得小说的主人公是谁?局部探究

1.找出对菲利普夫妇的描写,谈一谈你对他们的认识。可以“从……中,我看出她(他)是一个……的人”句式说话。

文中“我”、菲利普夫妇、于勒各有何性格特点?

“我”:善良,有爱心,同情于勒叔叔。菲利普夫妇:自私、虚荣、冷漠、虚伪、唯利是图。于勒:身世浮沉,染上社会恶习而最终“咎由自取”的落魄小资产者的形象。局部探究局部探究2.于勒是怎样一个人?穷——富——穷。局部探究3.“我”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小说中“我”在小说中起了什么作用?

小说中的“我”作为叙事的主体贯穿全篇。其他人物的态度和行动,都是从“我”的眼里看到的;对其他人物的感受和评述,也都是从“我”的角度表示的。局部探究4.你觉得小说的主人公是谁?局部探究

小说的主题是:金钱至上,而最能体现这一主题的人物形象就是菲利普夫妇,所以小说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局部探究(二)探究小说景物描写的作用。文中有两处环境描写,请找出来并谈谈他们的作用。局部探究第一处:“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作用:烘托人物愉快的心情,展示人物活动的舞台,为刻画人物性格作好铺垫。第二处:“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作用:烘托人物沮丧的心情;与第一处形成对比,进一步突出主题。局部探究

菲利普是典型的小市民形象,他虚荣、势利、自私、贪婪、冷酷,有着一副可怜又可鄙的拜金相。

菲利普太太除了有和丈夫一样的小市民阶层的共性外,还精细、刻薄、泼辣。

文中的“我”富有正义感和怜悯心。

于勒则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受害者和失败者。总结拓展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将课文编排成课本剧并演出。作业设计

仿写训练:文章的结局,菲利普一家人在船上发现了落魄的于勒,害怕他再回去,连累他们的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