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ChapterOnethemovementoftheEarth…
……
…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本章共分三讲第一讲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第二讲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三讲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第一章地球的运动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第一讲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
…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第一章地球的运动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综合思维:能够从时空综合的角度,分析黄赤交角及其影响。●人地协调观:能够利用地球运动的特点,说明地球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理实践力:遥望晴朗夜晚的星空,找到北极星,学会用北极星辨别方向,估算当地纬度。第一章地球的运动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目录CONTENTS01必备知识02关键能力03学科素养04课时跟踪检测第一章地球的运动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必备知识Whatyouneedtoknow01第一章地球的运动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侧视:_________。俯视:①从北极上空看:____时针方向,如图甲所示
②从南极上空看,____时针方向,如图乙所示。1.方向一、地球的自转第一章地球的运动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自西向东逆顺2.周期3.速度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第一章地球的运动时间旋转角度意义恒星日23时56分4秒360°地球______的真正周期太阳日24时360°59′__________周期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约为________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___________最大,极点为零自转昼夜交替15°/h减小,赤道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1.定义:绕______的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①从北极上空看:_______方向
②从南极上空看,_______方向3.周期(1)______年:365日6时9分10秒。(2)_______:365日5时48分46秒。4.轨道与速度第一章地球的运动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太阳逆时针顺时针恒星回归年名师点睛(1)时间不同:近日点为1月初,冬至日为12月22日;远日点为7月初,夏至日为6月22日。(2)公转轨道上位置不同:近日点位于冬至日以东,远日点位于夏至日以东。第一章地球的运动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三、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黄赤交角的含义地球公转轨道平面(即黄道平面)同________的交角。目前,其大小是_______。如图所示:2.黄赤交角的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___之间往返运动。第一章地球的运动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赤道平面23°26′南、北回归线关键能力Criticalcapability02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第一章地球的运动◎◎提能点一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基本特征在依据图文材料创设试题情境的前提下,通过图文材料中隐性或显性信息,通常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考查:角度一:根据北极星仰角大小判断纬度位置。角度二: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角度三:结合图文材料考查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第一章地球的运动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怎么考●明方向】[考题印证]●如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完成(1)~(2)题。(1)据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
A.低纬地区B.中纬地区
C.北极附近 D.南极附近(2)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
A.1个多小时 B.3个多小时
C.5个多小时 D.7个多小时获取解读信息信息①:图中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信息②:北极星距离地平面的高度角较小调动运用知识第(1)题,图中能看到北极星,并且北极星的仰角很小,说明当地在北半球,且纬度较低第(2)题,图中恒星的视运动实际上是地球自转运动的反映,天空中的恒星转过50°,说明地球自转了50°,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是15°/h,由此得出连续拍摄时间是3个多小时【思维流程】AB第一章地球的运动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1.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怎么学●提技能】第一章地球的运动因素影响关系纬度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负相关海拔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正相关2.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应用(1)判断南、北半球由北向南,线速度越来越大的为北半球;越来越小的为南半球。如上图位于北半球。(2)判断纬度带自转线速度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第一章地球的运动0—837km/h→高纬度837——1447km/h→中纬度1447——1670km/h→低纬度如上图位于中纬度。(3)判断地势高低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凸向低处,说明线速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大,即地势较高(如上图中A处可能为山地、高原等);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凸向高处,说明线速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小,即地势较低(如上图中B处可能为谷地、盆地等)。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第一章地球的运动3.地球自转方向的判断方法(1)常规法: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由此判断地球自转方向。(2)极点法: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同理,看到地球是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是在北极上空,看到地球是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是在南极上空。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第一章地球的运动(3)经度法:东经度增大的方向就是地球自转方向,西经度减小的方向也是地球自转方向。(4)海陆法:根据大洲和大洋的相对位置也可以判断地球的自转方向。如沿某一纬线从欧洲到亚洲的方向或从太平洋经巴拿马运河到大西洋的方向就是地球自转方向。【巧训练●抓落实】下图为地球自转等速度线分布示意图,R、T在同一纬线上。据此完成1~2题。1.该区域所在的位置是()A.南半球低纬度 B.北半球中纬度C.南半球中纬度 D.北半球高纬度2.R点地形最有可能是()A.丘陵 B.盆地C.山地 D.高原解析:1.A2.B第1题,图中线速度数值较大,且由北向南递减,可判断为南半球低纬度。第2题,同纬度地区,海拔越低,线速度越小;R点与同纬度T点相比,线速度较小,最可能为盆地地形。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第一章地球的运动AB下如图是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四等分,P点为地球近日点。读图,回答3~4题。3.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A.甲→乙 B.乙→丙C.丙→丁 D.丁→甲4.五四青年节前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A.甲点 B.乙点
C.丙点 D.丁点解析:3.A4.C第3题,图示P点为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又因为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分成四等份,所以甲乙之间公转运动所用的时间最少。第4题,据上题分析可知,图示P点为近日点,时间应为1月初,再根据甲、乙、丙、丁为四等分点,并结合地球公转方向可知,5月份大致位于丙点附近,故选C。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第一章地球的运动AC图甲示意地球自转速度随纬度变化,图乙示意一年中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乙中M为OP的中点。读图,回答5~6题。5.图甲中M点的纬度、图乙中M点的月份分别是()A.60°4月 B.60°7月C.30°1月 D.30°4月6.当地球公转速度为P时,太阳直射点()A.在北半球,并向南运动 B.在北半球,并向北运动C.在南半球,并向南运动 D.在南半球,并向北运动解析:5.A6.A第5题,图甲中M点的自转线速度约是赤道的一半,所以纬度是60°。图乙中M点的公转速度在减慢,位于OP中间位置,O点公转速度最快,是1月初,P点公转速度最慢,是7月初,M点月份大约是4月。故选A。第6题,当地球公转速度为P时,位于远日点附近,时间是7月初,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南运动。故选A。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第一章地球的运动
AA◎◎提能点二黄赤交角及其影响在依据图文材料创设试题情境的前提下,通过图文材料中隐性或显性信息,通常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考查:角度一:根据黄赤交角图,考查黄赤交角及大小。角度二:结合图文材料,考查黄赤交角的影响及应用。第一章地球的运动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怎么考●明方向】【考题印证】
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图1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读图,完成(1)~(2)题。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A.甲B.乙C.丙 D.丁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B.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相同C.日地距离相同D.太阳直射地表的纬度相同[思维流程]
获取解读信息信息①: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信息②:甲、乙、丙、丁出现的时间顺序为丁→丙→乙→甲调动运用知识第(1)题,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应在春分日与夏至日之间,在夏至日之前且靠近夏至日处,故应为丁第(2)题,太阳处于乙、甲位置时,实际上是地球处于距离冬至日相同的前后两个时间点,而1月初日地距离近,公转速度较快,所以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地球公转速度不可能相同,日地距离也不同;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相同,但向南北移动的方向不同DD第一章地球的运动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1.黄赤交角的形成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关系(1)形成:黄赤交角是指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如图所示:(2)关系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怎么学●提技能】第一章地球的运动2.与黄赤交角相关的几组数据关系理解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关键是弄清几组数据间的关系。如图:(1)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2)黄赤交角=90°-极圈度数。(3)黄赤交角=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大夹角。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第一章地球的运动3.黄赤交角的影响(1)思维流程(2)具体分析(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第一章地球的运动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季节变化和五带划分【巧训练●抓落实】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完成1~2题。1.读图,判断正确的是()A.②的度数为23°26′ B.③为赤道平面C.④为黄道平面 D.恒星M为北极星2.专家发现,由于北回归线每年大约以14.4米的速度由北向南移动。北回归线南移的结果是导致()A.①数值增加
B.回归年周期变长C.温带面积扩大
D.全球气温升高解析:1.D2.C第1题,②为黄道平面与地轴的夹角,与①黄赤交角互余,度数为66°34′,③为黄道平面,④为赤道平面。第2题,回归线度数等于黄赤交角度数。依题意,①黄赤交角度数不断变小,则热带范围变小,寒带范围变小,温带范围变大。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第一章地球的运动DC登封观星台位于河南省登封市约(34°N,113°E),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天文台建筑。观星台上有两间小屋,小屋之间有一横梁,台下正北方有一“长堤”(见图1),每天正午,横梁的影子会投在“长堤”上,利用它古人可以了解四季变化。据此完成3~4题。3.当地球由丙处向乙处运动期间,正午时横梁在“长堤”上的投影逐日移动方向为()A.东 B.西
C.南 D.北4.若黄赤交角变小,则夏至日该地正午时横梁在“长堤”上投影的位置有何变化()A.变远 B.变近C.向东北移动 D.向西北移动解析:3.D4.A第3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投影越短。读图可知,当地球由丙处向乙处运动期间,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正午太阳位于登封观星台的正南,且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减小,横梁的影子投在北面的“长堤”上且逐渐变长,所以投影变远。第4题,若黄赤交角变小,北回归线的纬度变低,该地最大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小,投影变长,所以向北变长变远。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第一章地球的运动DA学科素养DisciplineLiteracy03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第一章地球的运动情境命题(十五)航天发射基地【情境设置】●央视网消息,2021年7月29日12时01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绘一号04星,随后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天绘一号04星主要用于开展科学试验研究、国土资源普查、地图测绘等任务。北京时间5月29日20时55分,中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七号遥三火箭成功发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迎来第一位“访客”。此次天舟二号携带3名航天员3个月的消耗品、舱外航天服及平台物资,与核心舱进行对接;其在停靠空间站期间,将按计划开展多项在轨试验。第一章地球的运动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设问角度】1.说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附近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航天发射的影响。提示:地势平坦,气候干燥,晴天多,大气能见度高;地处西北地区,多大风和扬沙等天气。影响:晴天多、能见度高,便于卫星的发射和跟踪;大风和扬沙天气多,不利于卫星发射,并危害航天发射设备等。2.分析文昌成为我国大型航天器发射基地的原因。提示:纬度低,可充分利用地球自转速度,(可提高火箭运载能力、节省能源)节约发射成本;位置偏远,人口较少,可发展空间大、建设成本低;靠近港口,海运便利,可运输大型卫星设备,运输方式精简可靠;三面环海,射向宽,安全性高,可最大限度降低火箭航区和残骸落区安全隐患。【素养体现】区域认知从区域的角度认识航天基地的特征综合思维从时空角度分析航天基地建设的原因地理实践力借助图文材料分析航天基地建设的不同区位优势人地协调观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体现人类利用自然规律及人地协调统一第一章地球的运动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应用体验】据悉:从2021年开始浙江省要重点推进宁波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项目建设。下图为我国已建和在建的航天基地。根据材料,完成1~2题。宁波与已建成的四大航天基地相比,描述正确的是()A.与西昌相比,产业协作条件好,科技人才多B.与文昌相比,发射时,可以节省更多燃料C.与酒泉相比,多晴朗天气,“发射窗口”好D.与太原相比,线速度更大,发射安全性更好关于已建成的四大航天基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除文昌外,其他三大基地都位于我国西部地区B.四大基地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C.夏季气温最高的是酒泉D.年降水量最少的是西昌解析:1.A2.C第1题,宁波位于长三角经济带,经济更为发达,人才众多,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协作条件更好,A正确;纬度越低,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越大,卫星可以获得更大的向东运动的初速度,所以文昌发射卫星更节省燃料,B错误;酒泉位于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与宁波相比,晴朗天气更多,“发射窗口”更好,C错误;发射安全性与线速度无关,D错误。第2题,太原位于我国中部地区,A错误;酒泉位于非季风区,B错误;酒泉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夏季气温更高,降水更少,C正确,D错误。AC第一章地球的运动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3.西昌位于川西高原,海拔1500~2500m,其经纬度为(101°46′E~102°25′E、27°32′N~28°10′N),全年无雨日多达250天,全年日照时数多达2400小时,是我国著名的“航天城”。结合材料,分析西昌成为我国航天发射基地的有利条件。解析:根据材料,从航天基地发射条件来看,纬度较低,初始速度较大;海拔高,大气透明度高,晴天多,利于航天器发射;再结合对当地的影响,地处川西高原,人口稀少,对居民影响小。答案:纬度较低,初始速度较大;海拔高,大气透明度高,晴天多,利于航天器发射;地处川西高原,人口稀少,对居民影响小。第一章地球的运动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Lessontimetrackingtest04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第一章地球的运动◎◎课时跟踪检测第一章地球的运动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及海拔关系图。读图,回答1~2题。1.根据图中a、b、c、d各点判断,正确的是()A.a点纬度比c点低B.b点海拔比c点高C.c点纬度比d点低D.d点地势比a点低2.关于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纬度地区自转线速度一样B.同一经线地区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C.海拔相同,低纬度地区自转线速度小于高纬度地区D.纬度相同,海拔高的地区自转线速度大于海拔低的地区解析:1.B2.D第1题,地球自转线速度取决于纬度和海拔。一般来说,纬度越低,自转线速度越大;海拔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大,主导因素是纬度,其次是海拔。从图中可直接看出,b点的海拔比c点高。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在海拔相同的情况下,地球自转线速度与纬度呈负相关;在纬度相同的情况下,地球自转线速度与海拔呈正相关。BD◎◎课时跟踪检测星空观测、星空摄影等天文观测站点对纬度、地形、气象、人类活动有较高的要求。下图为某摄影师在非洲西南部沿海平原一天文观测站,长时间曝光拍摄的星空星轨图。据此完成3~4题。3.与南极天文观测站相比,该天文观测站()A.海拔高,视野更开图 B.观测范围更广C.大气透明度更高 D.信号干扰更少4.星空图中星轨的运动方向()A.逆时针方向
B.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C.顺时针方向
D.与地球公转方向一致解析:3.B4.C第3题,由材料可知,该地位于沿海平原地区,而南极主要为高原地形,是平均海拔最高的大陆,A错。该地纬度较南极低,观测范围更广,B对。南极地区没有常住人口,无污染,且海拔高,大气透明度高,信号干扰更少,C、D错。第4题,该地位于南半球,星空图中星轨运动方向为顺时针方向,C对,A错。星轨运动方向为自东向西,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B错。公转方向为自西向东,而星轨为自东向西运动,D错。第一章地球的运动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BC◎◎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和智慧的结晶,现已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遺产名录。下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相邻两个节气之间约为15天)。据此完成5~6题。5.下列相邻的节气间,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A.春分到清明 B.夏至到小暑C.秋分到寒露 D.冬至到小寒6.从立秋到立冬的整个过程中,太阳直射点所在位置或移动方向是()A.南半球 B.向南移动C.北半球 D.向北移动解析:5.D6.B第5题,地球在1月初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节气是冬至到小寒,D对。其他时段公转速度较冬至到小寒慢,A、B、C错。第6题,依据图示信息,立秋位于夏至与秋分之间,立冬位于秋分与冬至之间,故从立秋到立冬的整个过程中,太阳直射点是由北半球向南移至南半球的过程,B项正确。第一章地球的运动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DB◎◎课时跟踪检测2020年10月23日上午10点,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隆重纪念这一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重大而深远意义的正义之战。据此结合下图,完成7~8题。7.10月23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大约在()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C.③④之间 D.④①之间8.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后的十天内,关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直射点一直在北半球B.直射点先向北移动再向南移动C.直射点一直在南半球D.直射点先向南移动再向北移动解析:7.C8.C第7题,读图可知,当太阳直射点位于③时,为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当太阳直射点位于④时,为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所以10月23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大约在③④之间。第8题,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是在2020年10月23日举行的,在此后的十天内,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正向南移动。第一章地球的运动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CC◎◎课时跟踪检测读地球公转及其轨道示意图,回答9~10题。9.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公转轨道是正圆B.地球运行至a点时大致是1月初C.地球从a点出发回到a点所需的时间是365日5时48分46秒D.地球过a点时的运动速度略小于b点10.当地球处于图中公转轨道a处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太阳直射点由南向北移C.北半球为夏季 D.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解析:9.D10.C第9题,地球公转轨道为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A错误;图中显示,a点离太阳远,应为远日点,地球运行至a点时大致是7月初,B错误;地球从a点出发回到a点,公转了360°,应为一个恒星年,所需的时间是365日6时9分10秒,C错误;地球公转位于近日点时速度快,位于远日点时速度慢,因此地球过a点时的运动速度略小于b点,D正确。第10题,图中显示,a点离太阳远,当地球处于图中公转轨道a处时,应处于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A错误;当地球处于图中公转轨道a处(远日点)时,时间约为7月初,为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B错误;当地球处于图中公转轨道a处(远日点)时,时间约为7月初,直射点在北半球,此时北半球为夏季,C正确,D错误。第一章地球的运动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DC◎◎课时跟踪检测读下面四幅示意图。回答11~12题。11.上图中,能正确表示黄赤交角的是()A.① B.②C.③ D.④12.若黄赤交角由现状变为23°31′,下列现象中不会出现的是()A.北极圈的度数变为66°29′B.地球上太阳光直射的范围增大C.地球上出现极昼极夜的天数增加,范围增大D.地球上温带范围减小解析:11.B12.C第11题,黄赤交角是地球公转轨道平面(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是23°26′;赤道平面与地轴垂直。因此正确表示黄赤交角的是图②,故B正确。第12题,极圈的度数与黄赤交角度数互余,因此若黄赤交角由现状变为23°31′,则北极圈的度数变为66°29′。太阳光直射的范围为南北回归线及其之间的地区,回归线的纬度数与黄赤交角度数相等,因此若黄赤交角由现状变为23°31′,则地球上太阳光直射的范围增大。温带指回归线到极圈之间的地区,因此若黄赤交角由现状变为23°31′,则温带范围从23°31′到66°29′,较之前减小。极昼和极夜的天数受地球公转快慢的影响,与黄赤交角无关,因此黄赤交角的变化不会影响地球上出现极昼极夜的天数;极昼极夜的范围从极圈到极点之间,若黄赤交角由现状变为23°31′,北极圈的度数变为66°29′,极昼极夜的范围增大。本题要求选择不会出现的一项,C符合题意。第一章地球的运动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BC◎◎课时跟踪检测读二分二至日图,完成13~14题。13.图中a位置的节气是()A.春分 B.秋分
C.夏至 D.冬至14.当地球从b运行至c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
B.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C.地球自转速度逐渐变慢
D.黄赤交角不断变大解析:13.D14.A第13题,读二分二至日图可知,图中a位置离太阳近,太阳直射南半球,应为冬至日,图中c位置离太阳远,太阳直射北半球,应为夏至日,顺着地球公转方向判断,b应为春分日,d应为秋分日。由此判断,D符合题意,排除A、B、C。第14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图中b、c分别表示春分日、夏至日。从春分日(b)至夏至日(c),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A正确;地球在远日点(7月初)公转速度较慢,从春分日(b)至夏至日(c),地球逐渐向远日点靠近,因此地球公转速度一直变慢,B错误;地球自转速度比较稳定,没有季节变化,C错误;黄赤交角变化不大,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D错误。第一章地球的运动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DA◎◎课时跟踪检测黄赤交角是产生四季的原因,黄赤交角并非固定不变,现在约为23°26′,最大时可达24°14′,最小时为22°6′,变动周期约4万年。下图是黄赤交角变动时回归线和极圈的变动示意图。读图,完成15~16题。15.黄赤交角为24°14′时()A.热带的范围比现在小B.温带的范围比现在大C.寒带的范围比现在小D.极昼和极夜出现的范围比现在大16.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①移动周期约4万年②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③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④最小纬度为22°6′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15.D16.C第15题,当黄赤交角为24°14′时,回归线为24°14′,比23°26′度数增大;极圈与回归线的纬度数互余,因此极圈为65°46′,比66°36′度数减小。热带为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范围比现在大,A项错误。温带为回归线到极圈的区域,范围比现在小,B错误。寒带为极圈到极点区域,范围比现在大,C项错误。极昼和极夜出现在寒带,所以范围比现在大,D正确。第16题,材料中显示,黄赤交角的变动周期约为4万年,但并不是表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周期约是4万年,①错。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②③正确。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直射的最小纬度为0°,④错,故C项正确。第一章地球的运动2023高三一轮总复习DC◎◎课时跟踪检测下图示意某地天文爱好者在一天中连续拍摄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拍摄日期为北半球夏至日且M位于正南。读图,回答17~18题。17.拍摄地点可能位于()A.23°26′S以南 B.23°26′S以北C.23°26′N以南 D.23°26′N以北18.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A.a点 B.b点C.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镇江资格证模拟考试
- 公司合作养猪合同范本
- 冷镦模具合同范本
- 冰箱售后服务合同范本
- 农村水田改造合同范本
- 代理交易合同范本
- 兄妹赠予房产合同范本
- 北京出租车司机合同范本
- 农村承包经营户合同范本
- 临时店面员工合同范本
- DB11 938-2022 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问答题 (含答案)
- 2022译林版新教材高一英语必修二单词表及默写表
- 全国青少年机器人技术等级考试:二级培训全套课件
- 九种中医体质辨识概述课件
- (外研版)英语四年级下册配套同步练习 (全书完整版)
-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大赛实施方案
- 古诗词诵读《虞美人》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文物学概论-中国古代青铜器(上)
- 制作拉线课件
- 某物业公司能力素质模型库(参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