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势而新我给学生这样讲信仰_第1页
因势而新我给学生这样讲信仰_第2页
因势而新我给学生这样讲信仰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因势而新,我给学生这样讲信仰【一线讲述】信仰是永恒命题,贯通历史、现在和未来。战争年代,信仰在血与火中淬炼而成。和平年代,信仰该如何落地生根?解决这一问题,思政课责无旁贷。适应时代之需,在选题中融入现实关怀。历史映照现实,现实连接未来。“纲要”讲历史,不应“为史而史”,而应以史观今。在课程第七章“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的授课中,我将其中一讲的题目明确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赢得解放战争——以信仰为视角”。这样既紧扣章节核心内容,又能以小见大,科学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问题。适应思维之需,在设计上着力巧妙构思。对学生而言,“信仰”理解起来可能偏于抽象。如何适应学生的思维方式,将抽象的、政治的概念变为具体的、生活的概念?我深挖“信仰”概念内涵,将其本质概括为两个方面:价值追求上“为了什么”,主体力量上“依靠什么”。依据这一分析形成教学框架,即“为谁而战”“靠谁而战”,在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对比中找素材、讲故事、谈道理。如此,适应了学生特点,思政课不再是从理到理、就事论事,而是有事有理、寓理于事;适应了教学场景,思政课不再是照本宣科、千篇一律,而是百花齐放、精彩纷呈。适应价值之需,在互动中聚焦信仰塑造。1949年渡江战役期间,共产党军队中有相当数量的指战员为“解放战士”(被俘后加入解放军的原国民党军战士)出身。学生会有疑问:同一个士兵,为何在国民党军队中信仰丧失、士气低落?又为何在共产党军队中信仰坚定、士气高昂?亲历者的言辞是最有力的证据。我以国民党老兵王鼎钧的回忆解答前者,其提及国民党新兵在训练中被班长打骂的场景,“打一下,骂一声‘死老百姓’,好像和老百姓有深仇大恨”,“这样的军队怎么能得到老百姓支持”。为解释后者,我以诉苦教育作为案例,详细讲述共产党如何通过组织动员、情感共鸣、逻辑归因等方式,帮助“解放战士”确立信仰,又如何在信仰引领下迸发出磅礴伟力。适应实践之需,在思考中注重能力提升。教学是一个过程,任何环节都不应轻易略过。有人把课后思考题视为“鸡肋”,可有可无。但我觉得只要用心,处处可以有新意。我将“纲要”第七章课后思考题设置为:如果你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一名政工干部,你会如何动员农民参军?请你写一份“农民参军动员计划”。经过几年实践,我给这样的思考题命名为“角色代入式问题”。学生反映,这种创设情境、安排角色、指定任务的方式,挑战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